登陆注册
2223600000014

第14章 劳筋饿体(2)

此人,便是时任大佛寺文物管理所所长的黄高彬先生。他生性豪爽热情,为人谦和敦厚,热爱文化艺术,酷好川戏,并常常能来两段旦角唱腔。他任乐山文化馆馆长时,对李琼久十分崇敬,百般照顾。调任文管所任所长后,更是尽心扶持地方文化,并热情接待全国各地到峨眉、乐山来写生采风的艺术家。为感谢黄馆长的知遇之恩,登山者必留下书画墨宝,其中不乏李可染、黄胄、范曾、程十发、关山月、宋文治、孙其峰、方济众、亚明,以及川内冯建吴、陈子庄、李文信等一大批名家。后来,还得到家乡人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一大批书法佳作,为丰富乐山文管所收藏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974年,黄高彬得知李琼久处境异常艰难,亲自前往天后宫看望李琼久。他说:“你已是年近七十的老人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到哪里去找临时工作呢 最近返城的知青又多,工作更不好找。不如到大佛寺我那里来,做点轻巧工作,写写画画拿份工资,虽然收入不多,但细水长流,也可以找点饭钱嘛。”于是,李琼久就到大佛寺山上,当了一名打工仔,名曰:美工。所谓美工,就是为各景点、接待处写一些标语口号、毛主席语录、风景名胜的内容介绍等。黄所长则要他多画多写,为开展“书画外交”提供资源。到大佛寺打工,一来可以画画混口饭吃,二来每天还可登山揽胜,正如李琼久在给苏国超的信中所说:“子瞻相遇凌云、乌尤都没有做到‘日日载酒凌云游’,我虽无酒可载,但可以日日乌尤、凌云之游。”

为赚得每月三四十元工资糊口,李琼久每天起早贪黑,过河渡水,登山上班,努力工作,勤恳作画。在这段时日中,为文管所作了不少书画。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李琼久在山上仍然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和排斥。有人认为,这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来做临时工,是山上的额外负担,供的“活老人”来混饭吃的。

当时,参观乐山大佛只需买五分钱的门票,大佛寺收入十分有限,经费开支捉襟见肘,养不起多余的人。在一些人心目中,临时工应当身强力壮,凭劳力拿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儿,怎么能算临时工呢 这些不满情绪,有时便演变成刁难。李琼久在给学生的一封信中写道:“在大佛寺做临工,每天一早起来,从城内渡江上山,工资每天一元二角钱,做一天算一天。就是挣一碗稀饭钱,也要看‘唐七、唐八’的脸色……”说起他在大佛寺遭遇唐七、唐八们刁难之事,后来成为李琼久常常在茶余饭后自嘲的一段往事。

川戏中,有一段《评雪辨踪》,说的是后来当了宋朝宰相的吕蒙正穷愁潦倒时,为求一箪食、一瓢饮到卢兰寺乞讨,被唐七、唐八两个恶僧刁难的故事。愤怒中,吕秀才有一句台词:“有朝一日吕老爷高中归来,你才认得我哪。”道出了对市井小人的不齿与无奈。

一天晨起,秋雨绵绵的古城嘉州满天阴霾,一时难以放晴。为赶上班时间,李琼久撑起雨伞高一步、低一足冒雨渡江。登岸后,风雨大作,举步维艰。于是便寻个岩边避雨。举目四顾,烟雨朦胧,岷江河水波涛滚滚,信口拈来打油诗一首:

舍舟登凌云,城浮江上头。

远望三峨峰,已被云挟走。

待风住雨停,登山入寺,已误了上班时间。经过办公室时,两个管事人员便开始发难:“李老师,你早 ”看来是在打招呼,后面的话就带刺了,“你要迟来就先打个招呼嘛,我们好给你准备午餐。”这样的奚落已是家常便饭,李琼久不予理会,直奔工作间。一路想来,“为了讨口饭吃,不怕什么鬼,我本身就是鬼。”“君子不得志,反被小人欺……有朝一日李老爷高中归来,你才认得我哪。”心中不禁一番自嘲。

李琼久在山上日子难过,一些老朋友少不得偷偷上山看望。这让唐七、唐八们非常不满,便精心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上班法规:其一,上班不能接待会客,更不能作应酬画;其二,为量化上班劳动纪律,每天必须画几张画,领几张纸,剩下的退还结账。

为了生活,李琼久不得不忍气吞声,谨遵“法规”。在给学生苏国超的一封信中,李琼久写道:“我被安排在大佛寺,目前任务是勾写毛主席词诗书法,准备刻木板。今年大佛寺文管所成立之后,对我的工作制度有一定规定,上班时间不会客,不许应酬(画画赠人),要应酬必须通过领导,这样只好将就。为了要维持生活,一切都要看在这份临工活上,否则,把这个饭碗打烂,吃饭就成问题了。”

听说李老师处境艰难,远在成都的苏国超经过周旋,从工艺美术公司拿到一些竹帘,带到乐山让李琼久画,画一张,可得一元二角钱报酬,如此基本能解决他和老伴的生计。

学生盛志中回忆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画竹帘正是炎热夏天,在小阁楼里,光线暗,头顶上的瓦晒久了,热死人。他画累了,伏在桌上睡觉,我在旁边帮助他染色。”尽管如此艰辛,这样的活儿也有不少人争着干。由于僧多粥少,落到李琼久手中的活儿就不多了。1974年6月26日,在给苏国超的信中,他写道:“竹帘不能供应,僧多粥少,目前真的走投无路,如不能保证,我只好另找出路,准备下月从大佛寺退回来,不再做临工了……”由此结束了在大佛寺的短工活。

峨眉山上临时工

辞去大佛寺的临时工,而画竹帘又难以维持生计,此时此刻,峨眉山文管所所长童谣挺身而出,帮他渡过难关。

童谣个头不高,面目清瘦,头发梳理得干净整齐,显得特别精神。这个军旅出生的文化干部,早年在军中就酷爱文学艺术,转业后当过新华书店经理,然后调任峨眉山文管所任所长。

童谣对李琼久仰慕已久,把李琼久当成良师益友。当得知李琼久在大佛寺打工心情不快,三番五次到乐山周旋,开出了每月四十五元的“高工资”,将他接到峨眉山文管所。

当时,临时工每月能拿三十元就很不错了。李琼久的“高工资”优待,招来不少人的嫉妒,立即反映到县上,县领导随即找童所长问责:

问:“听说你们报国寺最近招了一个老先生来当临时工呀 ”

答:“有这么回事。”

问:“有人反映他有历史问题,是这样吗 ”

答:“是有点。他原来是教师,并没有戴什么帽子。”

童谣显得有点紧张。领导在办公室来回踱了几步,关切地说道:“你才上任,又是党员干部,阶级斗争这根弦不能放松哦。对这个问题群众有反映,要注意立场。”童谣忙回道:“他是一个比较老实规矩的人,我们找他来,是利用他的一技之长,帮助整理一下山上的碑刻资料,恢复些牌匾碑刻。当然,我们也安排了对他严格控制使用。”

领导话锋一转:“听说你们每月给他开四十五元工资,群众有意见,不是高了些吗 ”

童谣连忙解释道:“工资是高了点。但他干的不是一般工作,过去收藏的古籍和稀奇古怪的碑帖,别人都不认识,搞不清楚,只有他才弄得懂。他不是一般工人,是高级文化工人,不能同木工、泥水匠相比。”面对领导步步逼问,童谣急出一身冷汗,甚至冒出个“高级文化工人”来搪塞这位文化不高的上司。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总算顺利过关。

童谣为李琼久安排的工作,比较轻松自由。除了指导木匠、石匠打造牌匾碑刻外,有时也可登峨眉山写生游览,同时还有宽裕的时间作画。

“文革”刚结束,文管所所长便萌发了开发旅游的设想。李琼久十分体察所长的心思,帮助他设计规范景区旅游设施,并策划组织了一次征集全国名家字画的活动。他利用自己在全国的影响,短期内很快就免费为峨眉山征得三百多张名人字画。这批珍贵的艺术品,不仅丰富了文管所的收藏,也为后来筹建峨眉山博物馆奠定了基础。

李琼久建议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印制一批峨眉山风景画片来宣传、推广峨眉山旅游。童谣采纳后,便从成都请来赵蕴玉、吴一峰、岑学恭三位名画家,由李琼久牵头,四人组成创作组。童谣回忆说:“创作组上山写生,每天管吃管住,没有任何报酬,后来画了一批峨眉山花鸟、山水,精选了十幅,以李老师的山水、花鸟为主,编辑后在乐山印制了一套如明信片大小的《天下名山》小画辑。印制费是从峨眉山每张五分钱的门票收入中集资,印了一千多套,放在山门口当做旅游纪念品出售,每套一元。”

尽管印制粗糙、毫不起眼,但画辑上,李琼久的山水、花鸟,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让人耳目一新,广告效应显著。这些画辑一经面世,便成为业内外人士争相购买的“香饽饽”。信息传到乐山,书画爱好者和画家们争相索取,几乎人手一册,不少人珍藏至今。成都的画家,纷纷托人邮寄,甚至专程到峨眉山购买,瞬间在川内刮起一股不小的“李旋风”。

《天下名山》小小画辑在当时已成为新鲜、独特、时尚、价廉、容易携带的旅游纪念品,为峨眉山游客所青睐。随着游客的推广,迅速流传全国。当转辗到时任全国美协副主席的华君武手中时,完全征服了这位艺术权威,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立即打电话给四川省美协主席李少言说:“我在你们四川发现了一个活文物——李琼久。”同时很想见到李琼久,看看他更多的作品。

一套小小的画辑,很快改变了李琼久后来的命运。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

    名人传记丛书——瓦格纳——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歌剧大师:“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路遥:平凡世界里的人生

    路遥:平凡世界里的人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兴盛的年代,路遥正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家。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和广播剧《平凡的世界》曾风靡一时,他作品中的人物高加林、孙少安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人。在路遥去世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是书店中的长销书,他笔下的故事依然为文学青年们津津乐道,他的人生之路依然鼓舞着许多年轻人,他依然是这个文坛不能忽视的存在。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民国教授往事(下)

    民国教授往事(下)

    性情教授吴宓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热门推荐
  •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性格决定命运的24堂课

    本书对人生性格做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告诉每一位读者,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因为,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所以,改变性格即改变命运!书中的每一课都是成功者的经验,创造者的智慧。相信您全面阅读、深刻领悟后,必将突破人生性格的局限,获取非凡的成功和无穷的财富。
  • 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

    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的原著,影片主角原型CIA负责人门德兹的真实讲述。电影的导演本阿弗莱克称赞它是“一个伟大的故事”。这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的勇气与责任,以及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坚定信心。1979年11月4日,六位美国外交官设法逃出了激进分子围攻的美国大使馆。其余人员遭到扣押,长达444天。六位逃亡者在加拿大使馆留宿了两个多月,直到中央情报局展开冒险营救行动。
  • 豪少的甜心妻

    豪少的甜心妻

    戚铭轩,在戚氏集团工作,对于自己的婚姻和事业有着自己的主见,不喜欢被别人掌控。但是他的爷爷却暗中为了家族的事业希望他商业联姻,希望他与苏家的千金小姐苏婉沫好好相处,戚铭轩心想还是逃不过老爷子的算计,依旧免不了做一颗棋子。但是他有喜欢的人,女孩叫叶薇,叶薇好像不明白他的心,还想着要逃离他的身边,对于戚铭轩喜欢的女孩老爷子横加阻拦,不管怎么样都不同意,而叶薇也是一直在逃避,他会怎么面对这件事情呢?
  • 王妃逍遥记

    王妃逍遥记

    在这个异世界,完全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活着。选秀,暗算总能以自己的方式有个欣喜的结局。偶尔兴致来潮,玩票似的逸聚,开的活色生香。 因缘际会,学得一身不错的武艺和毒术,当起了悠茗宫宫主。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遍布各国,有了在这个朝代逍遥的资本。 因为他,心甘情愿的入宫,只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幸福偶尔也会开玩笑,所以意料外地事,总是措不及防的重重又匆匆。。。。。。 是否爱情,能逍遥? 是否幸福,任逍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皇下凡间

    玉皇下凡间

    本是草根一书生,万中无一好运行。替天行道除妖魔,还我凡间皆太平!不一样的玄幻,不一样的精彩表现,不一样的另类发展,不一样的……屌丝,宅男,苦逼,只想说,越努力越幸运!
  • 太古练仙决

    太古练仙决

    吾名万修,只想当个咸鱼,不以天下为己任,只求个安安稳稳,度过永生。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逆旅》作者精心构思,采用立体的叙述方式,用人称多角度、多视角描写了几个“问题学生”叛逆的生活旅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扣人心悬的社会现实,从宽度和广度上来探究人性的深度,传神地暗示出厚重的思想意蕴,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和审美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