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71900000133

第133章 水泥窑

今年的除夕祭祖饭,比起去年还要丰盛的多,三钱九分银子一斤的金华火腿切了十斤,四钱银子一只的鹅买了三只。

一尺长的温州大虾一人一只,酒水终于换上了绿蚁楼的剑南烧春,还有必不可少的白面馒头。

三个长辈坐在上首相互敬酒,朱舜带着几个弟弟坐在下首,端过酒以后,也是开始相互敬酒。

朱舜有六个身材高大的弟弟,今年只剩下了四个在这里吃饭,老二去了松江府做了一名造船工匠,老六去了辽东边疆。

剩下的几个弟弟,老三朱金这小子因为家里有点小钱了,沾染了一些富家少爷的习气,喜欢上了听曲斗蝈蝈。

朱金坐在大哥旁边,目光躲躲闪闪,一直不敢直视朱舜,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的他,只怕朱舜这个大哥。

朱舜怕了拍朱金的肩膀,差点没把这小子给吓死,赶紧给朱舜敬酒。

朱舜碰了一下朱金的酒碗,笑道:“老三你别害怕,大哥不会说你的。”

“只想给你说一句,要玩就玩出一个极致来,成为大明第一玩家,也是一条出路。”

交代老三一句,朱舜看向了老四朱银老五朱铜,这两个小子今年读了几本书,比以前自信了很多。

但他们已经过了学习的黄金年龄,还一门心思死读书的话,这辈子很难有大成就。

朱舜还是忍不住劝了一句:“老四老五,还是那句话,你们俩要是和老二一起去松江府,未来肯定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实业家。”

实业家说的好听,说到根子上还是商贾,老四朱银老五朱铜哪里看得起商贾,不敢反驳朱舜,只是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知道了大哥。

老七朱玉年纪最小,这一年经过在王恭局的历练,又见过不少朝廷的正式官员,比起其他几个兄长还要成熟的多。

朱玉主动敬了大哥一杯酒,笑意款款的说道:“兄长不要发愁了,过了年父亲准备聘请一位常熟的《诗经》先生,过来当四兄和五兄的私塾先生。”

大明一些地方的私塾先生,因为精通某一种儒家经典,往往成为官僚乡绅家炙手可热的私塾先生。

福建莆田的《尚书》先生,江苏常熟的《诗经》先生,江西安福的《春秋》先生等等。

炙手可热了,聘请这些先生所用的银子可不少,管吃管住不说,一年少说也得五六十两银子,这还是不出名的私塾先生,要是一些有名气的,价格更高。

老四朱银和老五朱铜立即出现了激动的表情,心里对于老爹的一点不满,也就是跟着朱舜的机会给了老幺朱玉,烟消云散了。

大过年的,朱舜不想打击老四老五高兴的心情,不再说了,看向了已经有点官员样子的朱玉:“老幺,你今年表现的不错。”

“大哥准备举荐你当王恭局的掌厂,只是大哥卸任掌厂以后,这个特批的品秩就没了,只是相当于一个胥吏头子。”

虽然只是一个胥吏头子,不过对于前年还是个庄稼汉儿子的朱玉来说,不亚于一步登天了。

朱玉赶紧给大哥敬了一杯酒:“大哥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给你丢脸的。”

工厂主朱寿听到小儿子明年就是掌厂了,端着酒碗的手掌,颤了一下,差点没把金贵的剑南烧春给洒了。

以前没少见县里的小吏带着一群帮虎,作威作福,现在自己的儿子竟然是胥吏头子了。

工厂主朱寿接连灌了两碗酒,红着脸拍了一下朱玉的肩膀说道:“俗话说,长兄为....那啥...就是爹,你以后可要好好的听你大哥的话。”

朱玉撇了撇嘴,不耐烦道:“知道了爹。”

朱舜看着和和睦睦的一大家子,笑了笑,继续说道:“三叔,咱家的纺纱厂已经扩张到五十台了,明年扩张的脚步可能就要慢一些了。”

慢一些?现在朱氏纺纱厂的纱线供不应求,每多一台水力纺纱机,每个月就多赚二十两银子,应该越快越好才对,怎么要慢一些。

朱舜也没去解释,看向了醉醺醺的老爹:“爹,明年我准备在京城东面的潮河附近,开设一座圆窑。”

老爹朱忠仁晃了晃脑袋,打了一个酒嗝:“在潮河附近建一座圆窑?儿子,你是想烧瓷器?”

朱舜摇了摇头,给老爹的空碗倒了一碗酒:“不是的爹,烧制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

老爹朱忠仁一口干掉,放下酒碗乐呵呵道:“不管你做什么,爹都...支持...你...”

这句话刚说完,老爹朱忠仁脑袋一歪,打起了呼噜,好在百户朱忠义及时扶住了他,要不然肯定扑倒在酒菜上了。

百户朱忠义放下酒碗,沉默着把朱忠仁给背到了房间里。

老爹朱忠仁有一句话一直想说,也是他活着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家里的房子推倒重建,建造一处青砖绿瓦的宅子。

儿子说要建造一座圆窑,少说也要花费一百多两银子,还要聘请窑工,朱忠仁只能放弃这个只要动动嘴就能完成的心愿。

这顿除夕祭祖饭,又吃了一个多时辰,就各自回家守岁了。

大年初一。

大早上就听见各家燃放编炮的声音,朱忠仁今天起得尤其的早,喜滋滋的坐在正堂中间,等着别人过来拜年。

往年都是他带着兄弟和儿子侄子们,去给别人家拜年,今年可不同了,他是官老爷的老爹,一大清早就不断有人过来拜年。

人数越积越多,都把空旷的院子挤得站不下人了,只能一家一家的轮流进去磕头。

平辈过来寒暄两句,然后让儿子孙子给朱忠仁磕头,等小孩子们磕完头,朱忠仁抓一把核桃枣子这些干果,放在小孩子的小手里。

小孩子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想着明年还要先来这里拜年。

刚送走第十六波过来拜年的乡里乡亲,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阵惊呼声,堆在院子里的乡民们,也是发出了惊呼声。

“乖乖,老朱这下是真的发达了。”

“可不是,你瞅瞅外面的轿子,足足有七八顶。”

“我的老天爷,咱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轿子,更别说上家里来拜年了。”

“哎,我家要是有七八顶...嗯...别说七八顶了,就是一顶轿子过来拜年,死了也值了。”

同类推荐
  •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本书在区域总体史视野下考察了西南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在探讨土司制度推行前中央政府治理西南边疆的基础上对土司制度推行后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我国处理西南边疆地区因土司制度所引发的与中南半岛三国的关系、边疆跨国民族关系、边疆民族社会发展、我国西南疆域的变动、边疆政治安全与稳定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土司制度在西南边疆安全稳定方面所暴露的政治文化问题。
  • N道贩子康采恩

    N道贩子康采恩

    汉唐有我的商店,宋明有我的商船,春秋与三国更是有我的军队!你问我一个商人要军队做什么?岂不知:下贾贾粮、中贾贾丝、上贾贾国。且看康采恩如何打造一个时空贸易帝国?!
  • 霸明

    霸明

    胡惟庸急匆匆奔了进来,气急败坏道:“郭晓聪,你三个老婆,还要与我的女儿吊膀子,我要到皇上那儿告你去。”朱元璋从屏风后转出,拍拍胡惟庸的肩膀:“郭爱卿是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朕正准备招他做驸马,你不要和朕争哦。”郭晓聪勉为其难挠挠脑袋:“臣的府邸太过狭窄,只怕委屈了公主。”;朱元璋笑眯眯指着胡惟庸:“听说他新盖了一座大宅子,你即可带人抄了他的家,宅子就赏你了。”
  • 武松要救潘金莲

    武松要救潘金莲

    穿越过后的武松,想要让潘金莲,还有林冲娘子、扈三娘、李师师等女人,以及那么多兄弟,都过上好日子。庙堂纵横,沙场征战,力挽大宋,再创华夏历史,这酸爽!—————————————————————更新时间:一般为中午或晚上23:30以后,视情加更。为保证质量,慢工细活,非特殊情况不多更。
  • 大唐暮云

    大唐暮云

    新书《大宋清欢》已发,请大家移步支持。一场大唐帝国分水岭式的兵变,一位史上有争议的多疑帝王,初见钟情的藩镇鸳侣,两度错过缘分的封疆大吏,三个政权的暗中较量,四方节度使叛乱与勤王的胶着,五年的纷乱时光。精彩终是我大唐。
热门推荐
  • 现代求子记

    现代求子记

    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全世界人口出生率下降生个孩子有多难?你不知道,生个孩子有多难!路曼万万没想到“不孕不育”这样的噩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懊恼伤心绝望希望……她在五味杂陈中一路求索
  • 紫金千目兽沈一

    紫金千目兽沈一

    耸立于浩荡长江边的江宁城,本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可谓虎踞龙蟠,气势雄浑。上下数千年,曾留下过无数悲壮惨烈的传奇故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举兵伐越,灭掉越国后,楚威王登临钟山之巅,俯视长江,见这里大江奔腾,山川峥嵘,有“王者都邑之气”。为镇山川灵异,除却“王者之气”,楚威王听从谋士之计:倾全国稀有紫金二百余两,着巧匠铸成造型奇异的紫金异兽一只。这紫金异兽双眼炯炯,四面环顾,仿佛有目千只,故名曰“紫金千目兽”。楚威王将紫金千目兽葬于钟山之巅,钟山古名“金陵山”和“紫金山”,即因此而得名。
  • 来自深海的你

    来自深海的你

    所有细腻的感觉都会被时间的拱流淹没,被丑陋的街区覆盖,并且遭受粗俗生命的扼杀。感受一下,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我就像它一样被动。在大海的最深处,我和全世界睡过。
  • 目门

    目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儒家的处世之术早已成为世人可循的经验,千百年来,《论语》《孟子》更成为世人的必读经典。本书概括了儒学中众多精华的内容,分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贫而乐,富而好礼”“德不孤,必有邻”等章节。这些穿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其实用的指导意义。若能认真阅读,仔细参悟,当可为自己的修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 什么龟职业

    什么龟职业

    兄弟你是什么职业?”“什么鬼?”“就是职业啊,职业,可以让你的属性加强,还能很多的技能,那个职业。”“什么鬼”“你不会是小白吧,职业都不知道?”“我说什么鬼”“你怕不是个傻子呦……”“老子职业就是什么鬼,懂了吗?”“……”
  • 七小姐嫁到

    七小姐嫁到

    她是中州首富凤财神家的独女,而他,则是权势滔天的碧落殿天家的世子。她是凤七凤无忧,他的名字叫做,天镝暗。曾经,这个名动九天的男子,是她的未婚夫。现在,则是她不共戴天的仇敌。因为他,她的爹爹失踪,六个师兄败亡,母亲也受了重伤,富甲天下的凤家,以冰消雪化的速度破落下去。她一怒烧了被他夺去的府第,也因此欠了他巨额的债务,只能卖身天府为奴,时间是——一千二百万零三千又五十二年!成了天府四等丫鬟的七小姐坚决不承认自己个儿是落架的凤凰,她要让天镝暗知道,奴才也是有尊严的!
  • 重生之莽夫英雄

    重生之莽夫英雄

    我捡到了一件破碎的复活甲,我败了,如果有来世我要做个莽夫,那一颗子弹,我替你挡了! 梦醒重生回到少年时代,竟发现这世界的另外一面,英雄降临,再和兄弟们玩一次不一样的英雄联盟!
  • 男人要懂礼仪学

    男人要懂礼仪学

    礼仪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掌握以后多多应用,自然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男人要懂礼仪学》收录了大部分社交礼仪,包括穿衣礼仪、沟通礼仪、交际礼仪、电话礼仪、职业形象礼仪、商务礼仪等。编者墨墨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阅读《男人要懂礼仪学》以后,懂得礼仪,在交际场合可以应用自如。
  •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

    老舍的小说主要描写市民尤其是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京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具有极为鲜明的艺术个性。书中精选了老舍短篇小说十八篇:前十三篇,如《黑白李》、《断魂枪》、《月牙儿》等,选自1956年老舍先生自选成集的《老舍短篇小说选》;后五篇,如《大悲寺外》、《开市大吉》、《我这一辈子》等,选自老舍早年出版的多部短篇小说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选目丰富,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老舍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