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9100000013

第13章 中编2011年高考古诗词鉴赏(1)

一、北京卷

1.入选理由

钱钟书先生说,在“苏门四学士”中,张耒的诗作最富有关怀人民的内容。张耒的这首《示秬秸》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诗中对卖饼儿的描写和寄寓的同情会让我们自然地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尤其“不忧衣单忧饼冷”便直接化用自白居易的“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本诗的另一个突出之处是从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中发掘出“业无高卑志当坚”的积极意义,并借以警示激励儿辈。据陆游《老学庵笔记》云:“文潜三子:秬、秸、和,皆中进士第。”儿辈的成功与张耒的这种形象化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2.真题再现

示秬秸①

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②未旦③,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④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②五鼓,即五更,古代将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称作五鼓、五更或平旦,相当于现在的三点到五点。③未旦,天未亮。④射,即吹,形容风的猛烈。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试题解析】“歌一声”,诗人是想通过卖饼儿的这一动作来突出卖饼儿起得早,喊得卖力,从而表现出卖饼儿为生计奔忙的动人情景。本项错在没有结合全诗语境,没有把握住全诗的情感基调,先入为主地做出了脱离情景的判断。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试题解析】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韵味,答题时不可偏废。

(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试题解析】要答好这道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受展开对教育内容的阐释,二是抓住诗人教育孩子运用的体裁形式——诗歌,诗歌一般的特点就是艺术性和形象性,因此,诗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特点就应该具备艺术性和形象性。总结这两点基本上可以给出了比较完整的答案。

【参考答案】(1)B。(2)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词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如“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涵丰富。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3)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第二问: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3.深度赏析

古代示儿诗中的人生哲学

——张耒《示秬秸》赏析

张耒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并非真的求学于苏轼,而是仰慕苏轼的才学和人品,一生追随苏轼,因苏轼的仕途坎坷而多受牵连,然而不改初衷,仕途亦曲折坎坷。

古人写诗,除非需交代的文字过长,一般不用序言来交代创作缘由,而是在题目中说明,因此诗题一般都比较长,此诗的小序原本就是诗题,出题人嫌长,于是改作了小序,另立诗题——《示秬秸》。这个小序不仅交代了写诗的原因和目的,更加凸显了诗歌内容的真实性,如家常语,拉近了读者与诗人的距离。

张耒写了好多首“示秬秸”的诗,如《堂前种二桃诗示秬秸》、《北堂斋居示秬秸》、《赋得风示秬秸》和《东堂夜坐偶成示秬秸》等诗,堂前种二桃、北堂斋居、赋风、东堂夜坐,这些都是极其生活化的场景,张耒不仅能够从中发现诗意,同时还能够挖掘出其中的警示教育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张耒很会从身边小事入手,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和品格教育,这种形象生动的教育方式在今天仍是有借鉴意义的。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首两句通过写景交代时间和渲染气氛,“城头月落”与“楼头五更”写时间很早,“月落霜如雪”让我们想起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这里没有乌鸦的啼鸣,只有五鼓的更声,一如夜半钟声,衬托出夜的静与冷,“声欲绝”是对上句的进一步肯定说明。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捧、出、歌是卖饼儿的一系列紧张而熟练的动作,写出卖饼儿勤快与熟练,“歌一声”,即叫卖声,紧承上句欲绝的更声而来,清脆嘹亮,响彻夜空,惊破了多少富贵人家的美梦。“市楼东西”点明卖饼儿为了卖饼走街串巷的奔忙状,而其结果却是“人未行”,既承接上两句的早与冷,也交代奔忙的结果,人未行自然无人买了。

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叙事,都没有华丽辞藻,简洁平实,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但蕴涵却很丰富,一、二句写景时,既从视觉方面的霜如雪表现早晨的寒冷,又从听觉方面用“声欲绝”衬托寂静无人的情景;三、四句,诗人通过“捧”、“出”、“买”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和市楼东西奔走卖饼、却无人买饼的情景,前四句的朴实描写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这两句自然会使我们想起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个忧炭贱,一个忧饼冷,一个衣单而却愿天寒,一个风吹不顾却要用衣遮饼,这些反常的举动,为的却是同一个目的——生存!无论是简练传神还是反常心理的刻画,白居易的两句比张耒的都要高明许多。《宋史》说张耒晚年“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吴之振《宋诗钞》说张耒诗效白居易,“近体工警不及白,而蕴藉闲远,别有神韵”。工警不及白居易,我们从这两句的比较中可以明白地看出,但蕴藉闲远,别有神韵体现在何处呢?请看最后两句!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一般诗人写到同情也就完了,而张耒却能荡开一层,从中发现积极的人生意义,可见其见识高人一筹,别有神韵正在于此。有“业无高卑”的见识,其心胸气度可见一斑。张耒不仅学了白居易的明白晓畅,还得到了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因此能从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人生意义。“志当坚”、“有求”、“安得闲”从具体的事件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不仅激励自己,教育儿子,还启示了无数的读者。几乎每一个朝代每一个诗人都写过涉及民生疾苦的诗词,但未必每一个诗人都是真心关心下层人民的,就像写隐逸诗的未必都是真想做隐士一样。只有平等的意识才能产生真正的关心。有了“业无高卑”这样的意识,加上贫寒的出身,沉沦下僚的仕途生涯,张耒又对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因此能够以朴实无华的言辞写出别有神韵的诗词。

古人很注重对子孙的教育,常常作诗以诫。白居易晚年官做得很大,过着悠闲的日子,他在《狂言示诸侄》中写道:“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白居易怕的是子孙们的奢华无度,因此诫之以节俭知足,但此诗的说教味很浓,不像张耒的申发自然。我们更熟悉的是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把后事托付子孙,写得沉痛悲壮,令人感喟!但少了与子孙交流的生活味和亲切感。总之,张耒这首《示秬秸》能于平实亲切的生活细节申发出的积极的人生意义,别有神韵,独具匠心。

4.拓展训练

阅读北宋苏轼《洗儿》和清初钱谦益《反东坡洗儿诗》,试析二诗观点有何不同。

洗儿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反东坡洗儿诗

清·钱谦益

坡公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

还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参考答案】两诗立意不同:苏轼《洗儿》侧面表现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和人生的多灾多难。钱氏翻案之作旨在揭露明末官场阿谀奉承狷巧钻营的风习。两诗皆用调侃幽默之语,使读者在审美中获得新奇的心理满足。

二、天津卷

1.入选理由

“壮观应须好句夸”,历代诗人写骤雨的诗词很多,不乏佳篇妙制。华岳这首《骤雨》虽然在精练纯熟方面略显欠缺,但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的《骤雨》一诗运用口语,显得朴素清新;又能置身雨中写切身感受,极富生活气息;结构上更是放笔写去而又能转折自如,使诗歌顿生波澜,摇曳多姿;炼字炼意方面也极用心,如“泼”、“翻”二字从正面描写骤雨的急与猛,“卷”、“吼”二字从侧面烘托雨势,将骤雨写得有声有色。全诗以“山又绿”收尾,更将牧童微妙的心情传达了出来,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2.真题再现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片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试题解析】第一题考查炼字。第二题考查对某一句的赏析。第三句考查谋篇布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问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局限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1)“卷”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字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3.深度赏析

壮观应须好句夸

——华岳《骤雨》赏析

题解:本诗既然题做“骤雨”,一定会围绕骤字展开。骤,本义为马奔驰状,有两层意义:一、快,如白骥过隙一闪而逝;二、猛,冲决一切势不可当。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骤雨的快与猛来展开的。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根据五、六句溪西溪北的交代,我们可以推测,牛尾朝西北,牛头向西南。牧童刚刚瞧见西北山上的乌云滚滚如泼浓墨一般,知道骤雨将来,于是立即掉转牛头,准备急速回家,可见这是个有经验的牧童,此前有遭逢骤雨的经验。然而,即便经验丰富,动作迅捷,也快不过骤雨,就在牧童调转牛头之际,风助雨势,如水车翻轴,泼向牧童与老牛。牛尾墨云,暗示骤雨之将来;牛头翻轴,状骤雨泼面之势。两者相隔,只在牛头牛尾之间,骤雨之急如在目前。这两句写牧童在山中突逢骤雨的感觉,因为只是匆匆一瞥,所以只有乌云泼墨的粗略视觉印象和轴翻浇体的切身体验,与东坡舟中远观青山云起不同,因为苏轼可以从容细观,所以不仅注意到了“黑云翻墨”的视觉效果,而且还写出了“未遮山”的状态和“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情趣。开头两句先声夺人,摄人心魄,将骤雨的迅急与豪猛呈现在读者面前。

“怒涛片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如果说首二句是正面描写雨势雨貌的话,那么这两句就是侧面表现了。怒涛卷上沙滩,只需片刻,从侧面写出瞬间的雨量之大来势之迅猛,一个卷字极为传神,视觉感很强,水面骤然升高,浊浪翻滚,裹挟一切。骤雨如注的声音,怒涛翻卷的声音,如十万军队齐声吼叫军威尽显,又如瀑布从天而落、撞击巨石、震耳欲聋,连用两个比喻,再加一个吼字,从听觉方面凸显骤雨的声势之大。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溪西指西南,溪北即西北,与首句牛头牛尾呼应,侵,渐近,侵晓即渐近黎明之时,写牧童起身之早。这两句不仅补写牧童遭逢骤雨的原因,也点明他着急回家的原因(一旦溪水猛涨,牧童便回家不成),同时还使三、四两句从侧面写雨声雨势有了着落。因此,有人以为五、六两句应放在开头,这样可以以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增强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显得自然有致。然而,诗人将这两句放在五、六句的位置以补写的姿态出现自有诗人的道理,开篇即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摄人心魄,与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诗人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前一句交代骤雨来时牧童慌忙渡溪的形态,慌忙、冒雨、急渡,六字中只有一个动作,即“渡”,而却用慌忙、冒雨、急三个词来修饰,极写牧童慌忙着急之状,同时也暗暗呼应三、四两句描写的雨势雨声,那正是牧童着急的原因。后一句“雨势”紧承前面六句,“骤晴”一转,既点明题旨,又写出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山又绿”意味深长,值得玩味,写出牧童复杂微妙的心态,既有因骤雨早归牛儿未饱的不足和遗憾,又有被骤雨骤晴来去不定的夏雨捉弄的微微不满,可能还有一种对着因骤雨清洗后山青叶绿景色的欣然。

苏轼说“壮观应须好句夸”,历来写骤雨来去迅猛之势的诗词不少,如杜审言“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江中涛声与雨声混杂之声还在耳边回荡,忽而夕阳残虹又出现在眼前,真是来不多时去难觅;如辛弃疾“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先写来势,再写疾去;又如裴说“骤雨拖山过,微风拂面生”,一个拖字极为传神地写出骤雨一闪而逝的情状;还有杨凝的“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与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极为相似,而倒过来写,也别有情趣。可以说,写骤雨各有好句,华岳这首诗虽然在精练纯熟方面略显欠缺,但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在诗中运用口语,显得朴素清新;又能置身雨中写切身感受,极富生活气息;他放笔写去而又能转折自如,使诗歌顿生波澜,摇曳多姿。

华岳是武学学生,“粗豪使气”是他的风格,因此,他的诗歌妙处在意气而不在文采。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初晴游沧浪亭

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1)诗歌意境上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

【参考答案】(1)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

同类推荐
  • 教学管理概论

    教学管理概论

    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而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管理者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管理。
  • 爱情精选

    爱情精选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下)

    给小学生讲世界地理(下)

    从富有古老底蕴的亚洲,到深情浪漫的欧洲,从阳光灼热的非洲,到热情神秘的美洲,每翻开一页就展示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瑞典南部一个村庄里的小男孩尼尔斯不爱读书,调皮捣蛋,在捉弄小精灵时被小精灵用妖法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为了阻止家中的一只雄鹅跟随路过的大雁飞走,尼尔斯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走南闯北,漫游瑞典各地。他在鹅背上饱览祖国的奇峰异川、旖旎风光,学习了地理知识,听了许多故事和传说,也经受了不少风险和苦难。在漫游中,他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不少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热门推荐
  • 游戏攻略指北

    游戏攻略指北

    穿越到游戏世界,穿越成为自己创建的游戏角色,历史进程是游戏进度,悲哀,为什么我当时玩的是新的存档?也好,这个时候世界还是没有被战火烧尽,许多悲剧还没有发生,那些喜欢的NPC还没有被剧情杀,许多神兵利器还没有主人……PS:原创啦,不是同人,全文节奏可能有些慢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玉簪心

    玉簪心

    命中注定的相遇寡笑的她与他因他而笑魇生辉,却又因他痛彻心扉,她的恨,他仍无怨无悔隐忍守护。
  • 乱世盛宠:妖女要逆天

    乱世盛宠:妖女要逆天

    常小满的运气真是坏透了!幼时丧母,被亲生父亲抛弃,好不容易随表姨嫁到顾家,却偏偏被选中,成了逃婚的顾家大小姐的替嫁,糊里糊涂的就被送上了花轿。远嫁就远嫁吧,反正顾家对自己也不算太坏,就当报答他们吧。原本已经认命了,可偏偏远嫁路上,又遇到抢亲。难道她的运气真那么背吗?no、no、no,其实,她的好运还在后头。本书慢热,大家给点儿耐心,等小满慢慢长大,后面会精彩的哦!
  • 混沌魔尊

    混沌魔尊

    一个从坟堆中刨出的婴儿,身藏惊天之秘,以天骄之姿强势崛起,一步步揭开身体暗藏的可怕真相。背负家族的血仇,心怀守护至亲的信念,浴血杀戮,执戟而行,与天争命,当真相浮出水面,却又是晴天霹雳……
  • 拳镇周天

    拳镇周天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上一世因身患重疾而自愿充当试验品的普通人,灵魂穿越至仙魔位面,变成了深陷重重劫波的世家子。神秘诡异的道士,凶恶嗜血的妖魔,人心如鬼的算计,一切的一切汹涌如狂潮,誓要将人吞噬殆尽!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暗流之中,小小穿越者又将如何夹缝求存,化身为翻手为云覆手雨的绝世大魔头?
  • 正义轮回

    正义轮回

    阴阳太极,风翼纵横。蚂蚁弱小,亦可挽天。正义轮回,往返复复。光明始出,一定乾坤。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 南烛一梦

    南烛一梦

    这是一个小狐狸千里寻夫的故事:南烛说:以我此生,许你一梦,大梦将醒,从此无悲无喜。
  • 南湖集

    南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