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9200000006

第6章 上简单的课,做不简单的人(3)

朱老师之所以能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宗师,有些理论确有独到见解,诸如“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云,治学思想,有自己的一套打人的把势。然而,过分提及“三纲五常人伦秩序”,如概括性的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点,压抑人性,流毒千年,那是一把看不见的杀猪刀,屠宰了千千万万的子子孙孙。

清代著名哲学家戴震,在《与某书》中说:“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将理学比作酷吏,两者皆杀人,一个以法律杀人,另一个则杀人于无形之中。于是,清代末年,出现了谭嗣同、邹容、宋恕、孙中山、陈独秀、吴虞、胡适、鲁迅、巴金、曹禺等一批反封建反礼教的革命斗士。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称之为“五四运动”。运动前夕,先锋舆论媒体《新青年》杂志,连续刊登吴虞撰写的《吃人与礼教》等多篇文章,强有力地抨击封建礼教和旧文化,并喊出嘹亮震撼的口号——打倒孔家店。

原始儒家思想,思无邪,非常厚道,实用也实在,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孔子无罪,人伦秩序,压抑人性,这些理论也不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朱学原是一种学术思想,由于很对统治阶级的胃口,许多想法与上峰极为吻合,所以它才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统治阶级“拿来主义”将其原有思想直接异化,适合其需要。理学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当时社会生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过分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限制了中国人的思维。自此,昔日那个积极的、血性的、健康的、向上的中华民族,由攻转守,变为消极的、保守的、病态的、迷茫的民族。

朱熹代表作《四书集注》,被官方修订放大为《四书集注大全》,以朱熹本人思想为主,收录朱熹门人的理论以及其他一切符合统治阶级思想的哲学理论,全国推行,为科举考试之教科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判明代官方教材“抄袭成书,内容陋劣,经学之废,实自此始”,看来顾老师一点都不糊涂。

明代确定朱熹理学为官方教材后,出现了两位大师级人物——薛瑄和吴与弼。

薛瑄与弟子张鼎、阎禹锡和私淑段坚等形成河东之学,再由段坚门徒周蕙及其再传弟子吕等,形成明中期的关中之学,这是理学的分支之一。另一分支,也就是吴与弼的理学,门人有陈白沙、娄谅、胡居仁、罗伦、谢复、胡九韶、周文、杨杰等。学生们又分为两派,以陈献章为代表,得吴老师静观涵养之理,开启白沙学派。娄谅、胡居仁得吴老师笃志力行之精神,创立余干学派。另,吴老师这里又是姚江之学(阳明心学)根源始肇。

6.近代时期

进入清朝,特别是鸦片战争爆发后,促使清朝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洋务运动,洋务人士主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态度。后,清朝末年又出现了新儒学。

以上哲学发展简史,有着一个极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也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哲学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指导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

第二,每种哲学思想都经历了漫长岁月,无数哲人智慧积累,前仆后继,形成体系,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政治选择思想,哲学服务统治。第四,难易程度因人而定,认为哲学难,有时很简单;认为哲学简单,有时很玄奥。

折腾人的学术热点

儒家思想创立伊始,经过千年变化,几度浮沉,最终确定为中国人的思想核心。犹如一款软件的诞生,经过使用,不断地改良升级,但总有经典的一款。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分支,好比一棵果树,有若干枝干,有的枝干有花无果,有的枝干硕果累累。阳明心学这一枝,果实丰沛,影响深远。只可惜,在它的产生地未能落地生根,反而在别处土壤姹紫嫣红。

儒家思想经典著作,主要有儒家十三经,即《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其中,《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经典著作是孔子他老人家编著的,每本著作教育范围和意义大不相同。

如《诗》《书》明志:简言之,一个人为啥活着?这是很多人在人生路上百转千回之后,来自心底最沉重的一问,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问题一旦上升到哲学层面,会变得复杂起来。对于此,孔子他老人家为诸位提供了参考文献《诗经》和《尚书》。《尚书》里面记载尧、舜、禹、夏、商、周的历史故事,看看先贤们是怎么活着的。另外,《诗经》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结,孔子对《诗》有一句经典的评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呢?读读诗经,看看史书,或许能从中找到人生的真谛。

又如《礼》《乐》明养:在《诗》《书》中能够找到一个人为了什么活着,《礼》《乐》则告诉我们,人怎么活着?混吃等死、坑蒙拐骗、丢人现眼、急功近利云云,人各不同,各有自己的活法。这两部著作,体现出了儒家思想实实在在的想法,告诉了我们该如何活着。先要解决个人修养问题,不说人见人爱,至少不能人见人踹。时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极为迫切,礼仪不可缺少。另,《礼记》中明确提出了“三纲八目”的人生目标,此后文详述。这些不是封建糟粕,更不是思想禁锢。仔细琢磨琢磨,儒家思想非常实在。“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他老人家厚道地告诉我们,追求金钱没什么错误,活着离不开钱。社会在发展,很多儒家经典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时下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学好专业技能,把你的手艺搞得呱呱叫,方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知识分子,除了修身养性外,《礼》《乐》还告诉了我们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随着社会不断向高级文明发展,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如《易》《春秋》明知:这两本著作旨在教会读书人谋生的技能。假如从前面四本书中找出了“人为什么活着”和“人怎么活着”,那么这两部著作则是告诉我们“人(读书人)活着的基本技能”。学而优则仕,大凡取士,最起码也得有两把刷子。领导问什么,你总得对答如流,触类旁通,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此,方觉得你是个人物,才有可能享受高官厚禄金钱美女的待遇。这叫做学问,也就是读书人谋生的技能。《易》如果是一部算卦的书,不会流传至今。孔子他老人家轻易不教人这个,属于上乘武功秘籍。《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前481年)的历史,因为这部书的时间与历史时代吻合,所以史学界将东周分为两段,即春秋和战国。《尚书》是史书,《春秋》也是史书,但《春秋》属于近代实事,意义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综合知识。

花开两朵,单表一枝,且说儒家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儒家各学派的学术切磋焦点,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格物致知”源于《礼记》中的《大学》篇,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短短一百九十八字,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皆在这一百九十八个字。此处是吾乡,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摆在眼前,即便你不知有此一说,这辈子也在其中,并非踽踽独行,在人生的路上,你并不孤单,因为有千百万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共同前行,一起裸奔。

《大学》篇明确提出了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人生奋斗目标,即“三纲八目六证”,三大纲领,八小条目,六个补充,读书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六证:止、定、静、安、虑、得《大学》开篇提出了“三纲八目”的全文总纲领,然后逐条解释,也不知因为疏漏还是其他原因,文中提及的“格物”和“致知”,没有明确解释,并且先秦古籍也没有出现过“格物”、“致知”,无参照物,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了儒学思想的千年谜题。很多大儒发现了这个漏洞,纷纷根据自己的阅历学识理解体会,注上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于是各位大师纷纷钻空子,“格物致知”遂有了多种版本。时间一长,形成习惯,关于此的注疏是学者能否成为大师的学术标志。

最早做出注解的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他注解为: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唐代孔颖达与之心得一致,较之更加细化。

唐代李翱注解为: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北宋司马光注解为: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北宋程颢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北宋程颐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南宋朱熹注解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南宋陆九渊注解为: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明代王阳明注解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明代王艮注解为: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明代益智旭(明代高僧,俗名钟益)注解为:修持唯心识观,转意识为妙观察智。

明代憨山德清(明代高僧,俗名蔡澄印)注解为: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

诸位大儒对“格物致知”的注解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当初孔老师的一个疏漏,导致后世争论不息,每个人的哲学思维截然不同,就这句话来说,一百个人会有一百零一种解释,无法统一。究竟哪种注解才最近接孔老师的本意?后世儒家学者模棱两可,也提不出来新鲜命题,遂从历代注疏中寻找心中最接近孔子本意的那一个。经过激烈争论,朱熹胜出,他的格物致知注解成为主流说法,即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和道理”。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思想,盖因元代中期朝廷将朱熹的《四书集注》定位官学,公务员科举考试的教材。

到了明代,有臣建议朱元璋认南宋大儒朱熹为祖宗。历代皇帝都希望能成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英明伟大的帝王,想方设法地往自己脸上贴金。朱元璋与朱熹虽为同乡,但他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朱元璋一代性情帝王,断然拒绝了大臣的建议,老子就一农民,贴金给谁看?但这并未影响朱熹《四书集注》的官学地位,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还受其影响。

在朱熹理学为明代官学的历史条件下,王阳明振聋发聩的呐喊,能否惊醒国人儒家思想原始的本性,翘首期盼,拭目以待。

同类推荐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 大才子丰子恺

    大才子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美学教育家。初名润,后改为仁,乳名慈玉,别署缘缘堂主人,晚年号缘缘堂老人。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现桐乡市)石门湾。他的漫画,萧疏淡远,酣姿活泼,出神入化,不求工巧却工巧之极。他写散文,清明玄妙,与画相通,又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他对音乐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说成是极深奥神秘的“天地之道”,也作了通俗的讲解:“用研究西洋音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音律时,所谓五音十二律,并不见得何等困难、何等深奥了,也不过是用别种格式组成的一个‘音阶’罢了。”他的书法,可说是秀韵天成,没有丝毫做作气。
  •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世界都是他的故乡:“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传记译林)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传记译林)

    这部书立体地展现了赖斯早年的生活,细致诚恳,真实感人。这是赖斯从未讲述过的故事。她描写了愉快的家庭时光,回想了母亲与癌症的坚强斗争;展现了自己与前苏联领导人的近距离交锋。在这里,她不是叱咤风云的国际政要,而只是一名小女孩、一位年轻姑娘,她要在不太友善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有一对杰出的父母,一个可亲的大家庭,还有赖斯成长于其中的美国社会。出人意料地引人入胜……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处理公共事务的钢铁女士背后的浪漫柔情。赖斯对父母的尊重,对充满年少回忆的泰特斯维尔社区的永恒之爱,感人至深。
热门推荐
  • 捡个娘子会修仙

    捡个娘子会修仙

    人主秦羽偌穿到了一个小山村,被一个猎户所救。为了报恩,秦羽偌成了猎户的小娘子。秦羽偌原本以为可以过上理想中的小田园生活。可是,有鸟可以长到这么大吗,还可以喷火,变异了吧。原本老实羞涩的小相公怎么变了。让来自21世纪的自己都招架不住。这和我想的不一样。能让我在穿一次吗?黑化后的相公微微一笑:“娘子,相公在这,你还想穿去哪。”
  • 妈咪情人(全本)

    妈咪情人(全本)

    天啊,离奇的一夜,孕育了两颗种子,为日后又一段爱埋下了炸雷。江若非和江小雨,一对离奇的母女,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几个酷酷多金男。爱,被爱,千百年来被多少人描来写去,本文也难免俗套,到底是灰姑娘和王子是一对儿呢?还是注定门当户对才是正确的呢?看看女主笔下那些帅哥美女是怎么抉择自己的爱情吧。新坑也开始填了,喜欢小白文的同学,别忘记了收哦。http://m.pgsk.com/a/106948/喜欢的tx可以加群:60595721霉运还是霉运为何倒霉的总是汤家二女小洛原本可以嫁入豪门享受一世荣华的儿沦落陪酒女好歹熬得云开见月明了却不想再次被逼成为契约情妇为了老爸老妈老姐她都可以忍了。是可忍熟不可忍居然小算盘打到她肚子里的宝宝头上这世道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天理大冰块受死吧小洛我现在可以是有人撑腰三岁的宝宝小迷糊给我上哇谁敢欺负我妈咪哼
  • 三国1:桃园结义

    三国1:桃园结义

    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也是日本历史小说中空前的典范大作。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 总裁只听我的

    总裁只听我的

    自从决心离开渣男,她的生命就好像开挂了一样,升职加薪,还当上了管理层。但是无心情爱的她却偏偏遇上了他,被人当成情敌,当众出丑不说,还被闺蜜出卖。好啊,你们一个个都这样对我,我便成全你们,即使他是机长又如何,即使他是季氏集团的太子爷又如何,我偏偏要他以后都听我的!
  • 轩岐救正论

    轩岐救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快穿之主神饶了我吧

    快穿之主神饶了我吧

    为了帮助主神收集回他的灵魂碎片,底下的员工季漓可哭惨了。无奈,她作为最优秀的时空穿越者,此重任只好交给她了。但是,却不知他的每一个轮回只为了一人……
  • 词旨

    词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在阳光之下

    爱在阳光之下

    他从小受到辱骂和挨打只是因为他是豪门的私生子,外人不知道他的存在更没有人在意他,从小到大只有父亲少有的爱让他感到自己还是有人在乎他,他努力的生活只是想完成自己梦想,在大学里他碰到了他一生都感到荣幸的挚友,生活里他也在慢慢的改变着自己和他人,在他身边的人都因为他的存在而改变了自己,在他成长的路上有爱他的人,帮他的人还有不想让他活着的人,这一切都成为了他要实现自己目标的动力,友情是美好的家是温馨的爱情是甜蜜的,人生的种种足以让他明白自己在这世上是不同的
  • 指染天下之倾世帝王姬

    指染天下之倾世帝王姬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这弱水是毒呢?即便你给的是砒霜,本王也甘之如饴。佛说:若无相欠,怎会遇见?她说:我不信佛,亦不信命,我的路,佛挡杀佛神挡弑神。从血雨腥风的江湖到暗流涌动的朝堂,楚若水一步一步,在皑皑白骨之中复仇归来,剑指王座,号令群雄。乱世之中,步步为营,谁是谁的棋子,谁又是谁的救赎?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这条不归路没有尽头,可是他相信,只要她转身就会发现,他还在原地,一直在等她,一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