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1900000003

第3章 经营理念:CEO的主要任务是对机会说“No”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为客户创造价值之后,才轮到为自己创造价值。

·任何企业家不会等到环境好了以后再做任何工作,企业家是在现有的环境下,改善这个环境。光投诉、光抱怨有什么用呢?今天,失败只能怪你自己,要么大家都失败,现在有人成功了,而你失败了,就只能怪自己。就是一句话:哪怕你运气不好,也是你不对。

·我们的“危机”是指危险之中才有机会。当所有人都在撤退,我们要像抗战胜利时一样迅速抢占地盘。在大家都觉得是一个机会的时候,我们不会去凑热闹。而越在大家都还没有开始准备,甚至避之不及的时候,往往正是最大的机会所在。

·如果一个方案有90%的人说好的话,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因为这么多人说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机会肯定不会是我们的了。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永远是在形势最好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等到形势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你要修屋顶的时候一定麻烦大了,所以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借雨伞,修屋顶。

一个优秀的品牌、优秀的名字

我取名字叫阿里巴巴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我做淘宝,有一天也要打向全球。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优秀公司。

——马云

从阿里巴巴创立的第一天起,马云就将公司的目标定位在一个全球化的公司上。既然要做全球化的公司,那公司的名字也应该是响亮的、国际化的。大家准备了一百多个域名,但都找不到让人特别满意的,总觉得缺少了点国际化的气魄。这件事也就一直在马云的脑海里盘旋。他为了想个好名字日思夜想,费了不少心思。

直到马云去美国出差,有一次在餐厅吃饭时,他突然想到:互联网就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这使他立刻想到了《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那个故事。故事中,善良正直的阿里巴巴凭着一句“芝麻开门”打开了通往财富的大门,而马云他们的宗旨也是要为商人们敲开财富的大门。想到这,马云兴奋了。

为了测试阿里巴巴和这个故事的知名度,马云找来了餐厅的侍应生,问他知不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那个侍应生笑着说:“Yes,Alibaba——Open Sesame!”(是的,阿里巴巴——芝麻开门。)那个侍应生不仅知道阿里巴巴,还告诉马云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咒语是“芝麻开门”。

马云听了后非常高兴,之后他又在各地反复地询问他人是否知道阿里巴巴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回答说知道,还有人告诉他:“从我外婆到我儿子,他们都读阿里巴巴。我就是听我外婆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长大的,现在我每天还都给我儿子讲这个故事呢!”

经过这个测试,马云发现:“从美国人到印度人,他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只要懂英语,都能拼出‘Alibaba’。”而且,不论是什么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这让马云感到非常兴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这个名字,全世界的商人都可以没有困难地接受并听懂它!”就这样,马云最终确定了将“阿里巴巴”作为公司的名字。

于是,马云兴高采烈地跑去注册域名,却被告知“阿里巴巴”已经名花有主了。这个域名已经在两年前被一个加拿大人抢先注册了。为了拿回这个名字,马云与对方谈了几个月,人家就是不愿放弃这个域名。马云还为此事专门征询了当时还在雅虎的吴炯的意见,吴炯说:“你不是要办国际化公司吗?赶快买,省得对方抬价。”听到吴炯这么说,马云果断地在双方未达成协议前,从当时捉襟见肘的50万人民币启动资金中拿出1万美元打入对方账户。

马云终于从那个加拿大人手中买回了阿里巴巴的域名,他说:“我凭直觉对方会同意。”虽然代价不菲,但与全球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斥资百万赎回被别人抢注的两个CN域名相比,马云当初的花费还是值得的。

后来,马云在回答当时为何给网站取名阿里巴巴时,是这么说的:

“因为最早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全世界的十大网站之一,也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我们。既然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们就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品牌、优秀的名字,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

“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住”,这就是马云取名的学问。后来给“淘宝”取名也是这样,要的就是好听又容易记。淘宝、淘宝,没有淘不到的宝贝。马云为淘宝这个好名字还给自己记了一功:“想出这个好名字的同事,有功;孙彤宇把这个名字写在纸上没有划掉,一起拿来给我看,有功;马云选中了这个名字,也有功。”

马云对取名其实还有着深层的目的,他说:“我取名字叫阿里巴巴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我做淘宝,有一天也要打向全球。我们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优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将阿里巴巴域名从加拿大人手里买回来后,马云还十分细心地将alimama.com、alibaby.com域名也注册了下来。他想得挺远的:“阿里爸爸、阿里妈妈、阿里贝贝本来就应该是一家,他们是不能分开的,要永远在一起!”

CEO的主要任务是对机会说“No”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马云

可能很多人认为CEO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机会,可马云的看法恰恰与此相反,他认为“CE0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要对机会说‘No’”。

为什么这么说呢?马云打了一个比方: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所以阿里巴巴有一点不会改变,永远为商人服务,为企业服务。我们不会因为投资者而建网站,我们也不会因为媒体的批评而建网站,我们更不会因为网络评论家们说,现在流行ASP了而改变我们的方向,我们只做B2B。对于机会,我绝大多数时候都说No。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正是因为马云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所以从踏上创业之路开始,不管潮流怎么变,不管出现多少概念、机会,马云始终坚持“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的目标,沿着电子商务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其他的机会、行业即使诱惑再大,也决不涉足。比如那时兴起的房地产,尽管阿里巴巴的高管们在谈论到这个的时候,都忍不住说:“如果我们做了房地产,那就赚大了。……不过,这钱,不是我们赚的。”

在阿里巴巴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类似的诱惑和挣钱的机会,但只要与电子商务无关,马云都对它们说了“No”。

2002年底,互联网行业开始回暖。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等网络公司都相继实现盈利。当时很多人认为:“阿里巴巴拥有那么多有价值的注册客户,具备了开拓任何领域的最佳条件。”而阿里巴巴也确实在寻找新的机会和新的增长点。“那时候我们的想法是,阿里巴巴已经赢利了,而且发展趋势相当平稳,也是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和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了。”这是阿里巴巴高层的表述。

当时,马云面前有三条路可走:“盈利最好办法第一条是收短信,第二条是迅速投资网络游戏,第三条是走电子商务路线。”

投资游戏、短信可以迅速盈利,而电子商务可能要5年后才赚钱。是投资游戏、短信还是继续做电子商务呢?马云最终的选择仍然是继续做电子商务。在回应当初的决策时,马云是这么说的:

“如果我们投资短信很快会赚钱,2002年、2003年短信业务拯救了中国互联网很多站点。只要投入这个就能够赚钱,但是我后来发现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互联网经济,只能够拯救一段时间。”

“我去一些门户站点作调查,说你可以注册一个免费的邮箱,我看到有一个很长的合同,在一个合同里面我看到中间很细的一条写着如果你这个免费邮箱3个月以后还将继续使用的话,那么我们将会从你这个手机号码里面扣除5块钱到8块钱。我想一般的人是不会去看合同的,我不知道在座很多人你们会不会看每一份合同。我开始也很奇怪,为什么注册免费邮箱需要我手机号码,我看了这个合同之后感觉到中国可能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免费注册的时候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使得每个月都扣5块到8块,我认为这是一种欺诈行为。随着人们对网络了解的加深,我相信不用很长时间,人们马上就能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所以阿里巴巴不希望通过欺骗客户的钱来让自己赚钱。所以我放弃短信。”

“不做游戏这是跟我的价值观有关,阿里巴巴到现在为止在游戏上面没有投入过一分钱。那是两年前我妹夫跟我说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对游戏的看法。我妹夫一天早上跟我说,说我昨天跟你妹妹玩游戏玩到早上3点半,你妹妹去上厕所的时候我又偷偷地玩了半个小时,我被他吓了一跳,我妹夫是一个很能干的小企业家,这么一个成年人并且是一个很精明的人,竟然玩到半夜3点半甚至没有一点儿自控能力,想想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样。我不希望我儿子玩游戏,如果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而且通过分析,我发现在全世界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你会发现全世界最先进的游戏国家是哪些?美国、韩国、日本,但是这些国家永远不鼓励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戏,它用来出口。有一天我们的领导突然会醒悟过来问我们的孩子在干什么?如果在玩游戏的话,一定要对它进行限制,因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所以我说不做游戏,饿死也不做游戏。”

在短信、游戏和电子商务三者中,马云还是最看好电子商务的前景。所以,“我们还是坚定不移地做电子商务,尽管我们相信电子商务也许3年,也许4年5年都挣不到钱,但我们坚信8年10年一定能够挣到钱。”

今天,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在电子商务领域,它将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马云更是宣称:“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这一切都是阿里巴巴对其他机会、诱惑说“No”,坚定不移地走电子商务道路的结果。

“我们第一天集中在B2B,今天还是如此。不管外面的潮流怎么变,我们学习,但是不跟随、不拷贝。后来各种概念很多,阿里巴巴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也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在这1年半时间内我们面对机会斩钉截铁地说了无数次的‘No’。我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不管外面怎么千变万化,我们还是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

有时候死扛下去总是会有机会的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马云

由于卓越的事业和突出的才能,马云当选为2004年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之一。在颁奖现场,马云对大家说:

“感谢CCTV,也感谢所有的评委,我的客户,还有我的同事,是大家把我的梦想变成一个现实。5年以前也是这个时候,在长城上我跟我的同事们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中文网络公司,我们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我们的网络,当时这个想法,很多人认为是疯子的想法。这5年里很多人认为我是疯子,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个中国人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公司的梦想。”

“1999年的时候,我们提出要活80年,在互联网最痛苦的时候——2001年、2002年的时候,我们在公司里面讲的最多的词就是‘活着’。如果全部的互联网公司都死了,我们只要还跪着,我们就是赢的。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

“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你都有可能成功。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谢谢大家!”

马云认为“永不放弃”是自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有时候死扛下去总是会有机会的”。华为总裁任正非也说:“什么叫成功?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创业的道路从来都是艰辛的,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就必须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创业者是没有退路的,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马云说:“我认为要成功的话,永不放弃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每个创业者都非常重要。”

马云的创业人生就是“永不放弃”的最好体现。从他1995年辞去大学教师的职名下海创办“中国黄页”到后来被迫离开黄页创办阿里巴巴,再到阿里巴巴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这一路上马云遭遇的挫折、困难是难以计数的,但马云凭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持了下来。

早在1999年3月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马云就说过:“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

到2002年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马云对阿里巴巴员工说的是“跪着过冬”,坚持下去,等待“春天”的到来。“中国网站6个月之内有80%会死掉,就像新经济,有70%的想法要扔掉,只有30%能实现下去。这时你跟竞争者拼谁能活着,谁能专注。不管多苦多累,哪怕是半跪在地下也得跪在那儿。跪着过冬,就是你站不住了也得跪着,不要躺下,不要倒。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所有的网站公司都要死的话,我们希望我们是最后一个死。这是个3000米的长跑,不是100米的短跑,所以我说,需要有兔子一样的速度,有乌龟一样的耐力。我们要学会半跪生存。”

最终,阿里巴巴不仅奇迹般地熬过冬天,活了下来,还实现了盈利。对此,马云说:“很多人比我们聪明,很多人比我们努力,为什么我们成功了?难道是我们拥有了财富,而别人没有?当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其实放弃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坚持下去。坚持还是放弃,这一念之差的结果却是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区别。“网络人最重要的是不能放弃,放弃才是最大的失败。放弃是很容易的,但从挫折中站起来是要花很大力气的。结束,一份声明就可以,但要把公司救起来,从小做大,要花很多代价!英雄在失败中体现,真正的将军在撤退中出现。”

对这些年来创业道路上的困难、挫折,马云说:“这些事太多太多。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会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样?来吧,我都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所以我现在最欣赏两句话,一句是丘吉尔先生对遭受重创的英国公众讲的话:‘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另一句就是:‘满怀信心地上路,远胜过到达目的地。’”

将灾难消灭在摇篮之中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消灭在摇篮里。

——马云

2005年8月11日,马云给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这个好消息,北京时间2005年8月1 1日,我们与雅虎达成协议,结成战略联盟关系,我们全面并购雅虎中国的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

我们并购的雅虎中国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3721、一搜、雅虎的搜索技术、通讯、广告业务,还将“一拍在线”拍卖业务中雅虎的所有部分并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公司还将获得领先全球的互联网品牌“雅虎”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

雅虎出资10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公司的股东之一。我们将因此享有雅虎公司的所有核心技术平台,丰富的内容资讯及其遍布全球的渠道资源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雅虎将在全球网络为中国企业出口提供全力的支持。

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行动,我们同时得到雅虎的“五朵金花”:雅虎中国的资产、雅虎的品牌、资金、技术和海内外渠道,加上我们6年运营形成的电子商务市场平台、诚信体系和安全支付机制,我们将打造全球最为完整、功能最为强大的电子商务体系——电子商务的四大护法:市场、诚信、支付和搜索。

在成功并购雅虎中国后,马云对雅虎中国的业务进行了整合,开始强攻搜索。马云宣布:

“未来2到3年内,我们将动用所有资源全力发展搜索业务。我们已经赢得了与易趣的竞争,收购了雅虎中国的业务,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阻击Google。”

“在网络搜索领域,Google是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它在中国还不够强大。”

马云为什么要并购雅虎中国,进军搜索领域呢?用马云自己的话来回答就是:“我们进军搜索不是因为现在搜索很热门,而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实在绕不开搜索这道坎。”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搜索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占领大型门户网站仅仅相当于封锁购物街上大的店面而已,而占领搜索则等于完全封锁整条购物街。”

马云知道搜索是阿里巴巴的软肋,但是电子商务离不开搜索。另一方面,Google在美国的异军突起,也使马云注意到来自Google的威胁。

“我们调查发现,eBay在美国越来越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尴尬境地。eBay的卖家很多,但钱都花哪儿去了呢?结果发现钱都投到Google上去了。这些企业不光将广告投到Google上去了,还将店也开到Google上去了。用Goog1e一搜索,全是eBay卖家们开的店。从某种意义上说,Google也是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CTO吴炯也分析说:“美国eBay是Google最大的广告客户,Google为eBay带来了相当大比例的客户流量,所以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的结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GoogleBase的推出相信会让eBay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如果Google决定做电子商务的话,eBay会遭受沉重的打击。”

尽管Google式的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没有出现,但三五年后肯定会出现。因此,马云现在就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威胁,将灾难消灭于摇篮之中。

正好此时雅虎酋长杨致远也决定在中国市场大举反击Google,于是就发生了开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一幕。

让我们来看看双方当事人对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怎么说的。

杨致远:“我们选择的都是优秀团队。我们知道雅虎是日本最大的拍卖、搜索网站,虽然雅虎中国只有八九年的历史,但在很多方面有大量新的开发。能够真正把握这个市场上的潜力、这个市场上的机会,还需要有当地优秀的团队,跟我们做跨国公司的资源、品牌,互相帮助、互相依靠。我想我们是互相需要的,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中国成功,就像在日本成功一样,这也是吸引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

马云:“我查过eBay每年有30%-40%的收入是用来交给Google和雅虎的搜索引擎的。所以eBay如果把百度买去就会使我心里很乱,我不想将40%的钱花在搜索引擎上,很自然,在想这个的时候我认识了雅虎,雅虎也找到了我,我们就自然地走到一起了。就跟淘宝一样,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投资人孙正义给我打的电话,有的时候是追1年、2年追不到,一个电话就联系上了,我追杨致远7年了还在追啊!”

马云认为,对一个公司的CEO来说,更重要的不是看到机会,而是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消灭在摇篮里。当然,这并不容易,马云为此经常睡不着觉。

“我睡不着觉的时候多着呢!因为作为领导者,CEO不只是给大家指明未来一个灿烂的前景,你要做的事情是要发现在这个灿烂前景的路程中有很多很多的灾难,你必须把这些灾难消灭在摇篮之中,而你每天考虑的就是什么是下一个灾难,什么东西可能会癌变,你必须今天就动手。有些东西是不会出问题的,你应该让它慢慢走。”

“所以,作为CEO,你必须是看到灾难,同时把灾难处理掉。但是在灾难处理掉的时候,你并没有成就感。很多人很有成就感,天天很忙,忙着拔草,可是天天又有杂草出来的时候,那你应该考虑的就不是拔草,而是用除草剂把土地改善。”

永远是在形势最好的时候改革

我们先比别人判断到了冬天的到来。永远是在形势最好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等到形势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你要修屋顶的时候一定麻烦大了,所以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借雨伞,修屋顶。

——马云

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都有着高度敏锐的危机意识。例如,比尔·盖茨经常告诫自己“微软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张瑞敏形容自己每天的心情则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马云也不例外,他始终有一种危机意识。这使得马云总是在危机到来之前就行动。

2000年9月11日,“西湖论剑”刚刚结束,马云就宣布阿里巴巴进入高度危机状态。他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的泡沫时期必将结束,“冬天”快要来临了。

“比起2001年,我们在2000年运气比较好一点,我们突然感觉到全中国人民都在做互联网,那时候在中国一个月至少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那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好像炒股票一样,我不相信中国具备一个月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这样的能力。……什么时候中国有一个月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的时候,也一定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月关闭1000家互联网公司的情况。”

对阿里巴巴当时施行的全球战略,马云描述说:

“我们是全球的眼光当地制胜,我们的拳头打到这个位置,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力量了,就迅速收回来,回来后当地制胜,形成文化,形成自己的势力再打出去。如果不在中国制胜的话,我们会漂在海外。我们要防止的对手在全球,而非中国内地。在中国,互联网真正要赚大钱还要有二三年时间,这二三年内挣的钱只能让你活得好一点,但活得很舒服、很富有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不可以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养一支300-500人的队伍,成本太高了,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在香港在台湾也都不行,只有在中国内地才行,而且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马云迅速作出了决定,公司战略收缩,启动B2C的计划,即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和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城市)。同时进行全球大裁员,关掉了很多办事处。

几个月后,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即告崩盘,大批网络公司相继倒下。马云提出“跪着过冬”的口号,号召员工坚持下去。由于马云的及早行动,阿里巴巴最终坚持了下来,熬过了互联网的“冬天”。现在回过头去看,马云还心有余悸,幸运的是他提前了半年行动,否则阿里巴巴就熬不过那个“冬天”了。

所以,马云告诫人们:“要在形势最好的时候改革,千万不能等到形势不好的时候改革。下雨天你要修屋顶的时候一定是麻烦大了,所以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借雨伞、修屋顶。”

“任何时候,当你发现一片繁荣的时候,请记住背后的灾难很快就会来了,全世界的调查证明85%的企业倒闭都是在前一年形势特别好,特别是整个市场形势很好,或者这个企业特别好的时候,第二年公司突然倒闭(的比例)达到85%。”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了雅虎中国,制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案。马云丝毫没有被成功冲昏了头脑,相反,他更加警惕了。

“今天是大家都好了,我反而更加警惕,好了不等于我们会好,在以前‘冬天’的时候大家都不好,不等于我们不好。其实阿里巴巴现在经营一直不错,应该来讲今年的利润会在一个亿以上,所以整个公司已经开始慢慢地进入一个比较好的(状况)。”

同类推荐
  • 重新认识你自己

    重新认识你自己

    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自我省察: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的自我把握。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悲: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可悲的。我们要理性地正确认识自己,然后轻松地继续上路。
  • 善于变通

    善于变通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问题迎刃而解,让人生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的睿智,败局变胜局的法宝;走出职场迷途的罗盘,告别人生困境的圭臬;战胜职场危机的利刃,走向人生成功的秘诀。山重水复+变通=柳暗花明,穷途末路+变通=康庄大道。
  • 魅力说话100招

    魅力说话100招

    古人云:“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说话是何等的重要。在相同的环境中,因为说话的方式和技巧的不同,往往效果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话说好,把话说到位,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 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

    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

    苦乐都是信念的投射,改变信念,就能改变人生。只有正向的信念,才能带你走向正向的人生。
  •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

    《你为什么想不到:打造不可替代的自己》为美国执业心理医师玛德莲·赫克所作。全书分为11章,每一章均以“盲点”和“策略”两部分揭示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的十大思考及生活盲点,深入剖析了盲点产生的原因并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消除盲点的策略。
热门推荐
  • 飞鸟

    飞鸟

    《飞鸟》是周大新的电影剧本集,包括了《飞鸟》《古榆》《诬告》《JS卫星的发现》《重铸真情》《热与冷》等多个电影剧本。在创作小说和散文的同时,周大新创作了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的剧本。这些剧本多以他的故乡南阳和参军的部队为背景,也多与他的小说故事有关联。作家将落脚点放在普通小人物上,极富画面感地讲述了曲折的故事和人物的成长经历,融舞台性、画面感、紧凑度于一体。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绯闻巨星

    绯闻巨星

    “梁沐枫,我不欠你的!这辈子,我只欠了一个人,他叫言深叶……”风起云涌的娱乐圈中,有一群人占据着最顶端的位置,而他们的星途并不一帆风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对他们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室有佳人

    室有佳人

    林姜:若姻缘真是天定,那为何上天为我们安排了那么多次的相遇,却落得一个落花逐流水,有情怨无情。为何责怪我纠缠不休,为何对我不闻不问,知己情谊荡然无存?罢了罢了,既然如此,不如就此结束,却怎么也敌不过姻缘天定……林芸:从未想过思念的那个人会再次出现,时过境迁那人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儿时的誓言我必须该遵循吗?在我生命中出现的那个我无法抗拒的人,如果天意如此,我是否该顺从。季东和:本王说过,你不能推拒我的追逐,即使是束缚,也要让你留在我的身边,只要你愿意,我会为你扫清一切顾虑!魏言:请来到我身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祭忘

    祭忘

    习沐:“我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你,可那又怎样,我们都长大了,不再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了,不能自以为一切都没变。”齐宸:“为了你,我甘愿变成流星,哪怕只有一次我也希望你能再看我一眼,如果没有你,我的荣华富贵没有任何意义。”沈逸:“我叫沈逸,可我这一辈子过得并不安逸,我的世界充满了黑暗,你的出现让我的世界有了光,所以我怎么能轻易放手,你只能是我的。”张芸:“以后你有你的锦衣玉食,我有我的粗茶淡饭,我们桥归桥路归路。”卢生:“我卑微地像地道里的鼹鼠,渴望走出黑暗,没想到最后迎接我的是烈焰的灼烧。”立洋:“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了你抛弃原则,背弃信仰,从天堂堕入地狱,万劫不复。”洛瑶:“太阳东升西落,就像我对他的爱一样,浮浮沉沉,永远不会改变。”K:“从我开始恨这个世界,我就没有未来了。”…………纵使时光变迁,岁月流逝,我们之间就像日月星河,遥望彼此。时间渐渐磨去了我们的年少轻狂,留下残忍的回忆,让我们余生苦不堪言。祭忘,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忘记我们故去的年华。
  • 指腹为婚

    指腹为婚

    从小家里为我指腹为婚,二十二年后,没想到女人竟然是……我从一个农村走出的乡下单身小子,慢慢的学会在大城市立足,最后真正和未婚妻生活在一起……
  • 超业余风水探秘

    超业余风水探秘

    风水堪舆,古已有之。正所谓罗盘连达阴阳,八卦推演万千,一本《易》,道尽了过去未来。我观兄台,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慈眉善目,白皙水嫩。最近肯定胖了吧?女孩儿不喜欢了吧?羡慕那些肌肉饱满,印堂发黑的人吧?别犹豫,来这里,我们有专业的团队,竭力破解您身边的难题。建了个小群:792693720,欢迎大家加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FBI心理操控术

    FBI心理操控术

    在多年的实战经验中,FBI越来越重视心理操纵的作用。FBI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心理控制,在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场合中,心理操控术都可以使人在人际交往中胜出。在社交场合中,懂得并且运用心理操纵术可以使人们笼络更多的人呢新白妍可以有效驾驭他人,如此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便是为读者揭开心理操控的密码,让心里操控成为人人能读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