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500000024

第24章 安步当车

有人问我:工余之暇有些什么爱好:打麻将?下象棋?莳花?养鸟?看电视?聊闲天?我一一摇头。细想一下,要谈业余爱好,除了读书,便是散步了。

住在一个人口多达六百万的大城市里,车辆鱼贯、穿梭,多得如“过江之鲫”,没有事愿意遛大街的人,恐怕不是很多的。我呢,倒不是喜欢上街,商店三五个月不去光顾一回;我的出行,意在散步。只要时间允许,无论是办事情,参加会,看节目,我都喜欢徒步而行,不想坐车。

至于晚饭后,信步徜徉于林荫路上,湖畔河边,花木扶疏的庭园曲径,风俗画面一样的僻巷街头,默默地走,平静地走,轻松地走,尽兴地走,无意其他,无顾其他,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更是早已成为习惯了。有时,夜间读书、写作,感到头昏目眩,就寝之前,也要到院子里走上几圏。回来后,带着几分凉意钻进被窝,很快便悠然入睡。

适量喝酒,到底好不好?吃红烧肉,是否健脑强身?可说是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但是,生命在于运动,散步有益身心,却是古今中外从无异议。我国流传已久的《十叟长寿歌》中就有“饭后百步走”、“安步当车久”的经验。古希腊哲人也曾讲过:你要健壮吗?走路吧!俄国大文豪果戈理说,走路永远是祛病疗疾的良药。也许是这个缘故吧?据说,欧洲有的城市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习俗:不论贫富、老幼,入城都必须步行;外地客人驾车来访,也要停车郊外,而后徒步进城。

我的切身体会是:散步不仅能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增强身体的素质,而且可以使心胸获得扩展,神志得到超脱,精神上进入一种新的境界。无论是精力高度集中造成的疲劳,案牍劳形沉积下的闷倦,还是“不虞之誉”、“求全之毁”,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无法摆脱的干扰所带来的重重烦恼,都可以借助缓步徐行,抛诸脑后,排遣无遗。苏东坡就有过这种体验,他写道Z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学者都有散步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步是他们特有的精神活动方式。古代的大思想家庄子,好像整天都在散步,濠间、浓上、郊野、田园,到处都有他的身影。诗人陆放翁更是随时随地策杖闲游,翻开《剑南诗稿》,触目皆是:“信步闲行遍四邻,拥篱老稚看纶巾”,“端闲何以永今朝,拈得筇枝度野桥”,“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旅饭风埃小市傍,却呼拄杖踏斜阳”。当代着名作家巴金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散步,每当写不下去或者需要深入思索的时候,他都要出去走走,实际上,散步已成了他创作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外国,也有类似情况。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就唤作“散步学派”。列夫·托尔斯泰经常穿一件肥大的外衫,在查谢卡林区,顺着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幽径、溪谷,走到他从未到过的地方。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回思着过去,审视着现在,憧憬着未来,品味着人生三昧,为自己的创作探寻种种新的路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流放、苦役生涯中,只要健康允许,就坚持户外散步,从未间断过。他觉得,走路时的回忆是最温馨可人的。卢梭认为,散步促进了他对问题的思考。歌德老人甚至说,他的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在散步时出现的。

这种认识和感觉,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为散步时心肌收缩加强,血液流动变快,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多,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逐渐松弛,思维自然随之而重新活跃起来。人在散步中会产生一种美妙的情思。近代女诗人林蕴林暮春时节在济宁郊外闲步,得句云:

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

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

诗人因心造境,化虚为实,构建一个诗意盎然的鲜活的新境界。

据我亲身感受散步也确能益智怡情提髙思维能力。多年来我习惯在业余时间,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散文、随笔之类的作品,总共也有几百篇了。回顾它们诞生的历程大部分都是在散步中完成构思的。现在,竟至出现这种情况:真要我静坐桌旁,凝神结想,或者在品茗衔杯之际梳理文思倒没门儿了。即使是夜静更深绝无半点扰攘有时也会出现文思迟滞的情况不肯像平日那样泉流、潮水般地涌来,这时我便立即起身,出外散步,伴着风声林籁月色星光展开点点、丝丝、片片、层层的遐想。此刻的散步,看似悠闲自在,散漫无羁,实则脑子里进行着紧张的活动。思维空前活跃,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兴奋点上,上下古今,云山万里联翩浮想,绵邈无穷。

当然,也不能认为,“踏遍青山人未老”,只是革命家的豪情;“步随流水赴前溪”,仅是诗人的雅兴。今天,无论走在哪里,无论是普通公务员,还是各级负责干部,安步当车,随处可见。可以说,散步现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普遍的活动形式。但是,在旧时代的官场,出外办事,却必须乘车、坐轿,步行走路是不可想象的。唐代的李贺弱冠能诗,才名卓着,都官员外郎韩愈和侍御皇甫缇听说后,想亲自考察、了解一番,便坐着车子到家去看他,李贺当场作诗,题目就叫《高轩过》。所谓“高轩”,就是高车,“轩”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专供大夫以上官职的人乘坐。后来,诗人刘迎吟咏这件盛事,有句云:“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飘蓬。”

在封建时代,为着“谨出入之防,严尊卑之分”,读书士子一经入仕,便与徒步绝缘。《聊斋志异·夜叉国》中有个形象的描述问:何以为官?日: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真是威风了得!据古籍诠释,官者,管也,牧也,为民父母也。旧时代把长官治理下民看成牧人看管牛羊一样,典型地反映出封建制度下处于对立状态的官民关系。清末一首《京都竹枝词》就是这样描写的:

一双蔗棍轿前催,曲巷回过喊若雷,

更有双鞭前叱咤,威风扬起满城灰。

对于这种腐朽的官场习气在旧社会是不易摆脱的包括杜甫那样“恫瘰在抱”、体恤民瘼的伟大诗人在内。他曾在朝做过一任微官,入了仕自然就与普通士子不同了。在一首名为《逼侧行赠毕四曜》的诗中,他是这样写的:

逼侧何逼侧,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邻里间,十日不一见颜色。

自从官马送还官,行路难行涩如棘。

我贫无乘非无足,昔者相过今不得。

不是爱微躯,非关足无力。

徒步翻愁官长怒此心炯炯君应识。

过去还可以街头徒步,常相过从,但做了微官之后就不能了,尽管住得非常的近。“不是爱微躯,非关足无力”只是因为徒步上街有碍官家体面,那要惹官长生气的。

其实,这种当了官就不能步行的规矩,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据《论语》记载,孔子的高足颜渊死了,其父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为颜渊置办外椁。孔子说:“我儿子孔鲤死时,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来替他买外椁,因为我也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

记得老作家曹靖华过去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嗟呼,艰难岂止穿着事,行路当年未等闲!

同类推荐
  • 阳春集

    阳春集

    《阳春集》作为冯延巳词作的集合,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既流露出“泪眼问花花不语”这样悲春伤秋、相思恨别的细腻情感,也时常发出“人非风月长依旧”这样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由此劝君珍惜年少时光,不负人生。《阳春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有评:“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 马语:六十年风雨

    马语:六十年风雨

    这是六位马年出生的老人在60岁来临之际为自己送上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六位老人都曾参加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如今人到暮年,欲以文字的方式来梳理过去六十年人生的悲欢离合。书中内容多为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对故土故人的怀恋,充满了人生的沧桑,也蕴含着对生命印记的深层思考。
  • 写作

    写作

    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虽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五张犁

    五张犁

    该书收录了被称为“当代小说之王”的王祥夫先生的25个短篇小说。所收小说多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及首次出版的新作,其中的代表作品荣获各类大奖,如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国内重要奖项。这些小说不仅集中反映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窘迫状态和积极进取精神,从而体现出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和关注。加上点评者准确到位的剖析,使得该书读起来更加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若爱若幻

    若爱若幻

    走过半段青春,没有资格对它指指点点,就自作主张对它怀念,没有来得及观览它的一切,就遗憾中发现许些情节开始泛黄开始断片。这才想起在亦真亦幻中成长的自己,这才想起曾经梦见的未来,这才想起过去憧憬的现在。这才想起他们,她们,想起她。她也会吧。现在不会未来也会吧。未来的我们是否会仍记得现在的过去和现在,想起对过去而言的未来?那段未来,又是否平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级修仙同步系统

    超级修仙同步系统

    “滴,同步对象信息获取已完成,是否进行同步!”萧寒如是道:“虽然你很天才,很强,但是下一秒我就将变得和你一样的天才,一样的强!”发现天才,同步资质;发现灵材,同步年份;发现丹药,同步功效;......携带着超级修仙同步系统的萧寒开启了他的修仙之路。
  • 善财龙女之灌愁海

    善财龙女之灌愁海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但受不住情伤,又能奈何。
  •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碎羽寒妆

    碎羽寒妆

    妖气似黑云,在梅芜镇上方的天空如旋涡一般流转着。寒妆的柳眉微微蹙起。只见远处的山头上有一抹红色的艳影,一名青丝如瀑的女子正挽了竹篮,将初开的鲜花采进篮中。寒妆怀里的玄空宝镜在这时闪起白光。那是预警。寒妆可以断定,采花女就是她此次要降服的对象——专以年轻美貌的女子为食的鱼仙。鱼仙非鱼,亦非仙,而是修炼千年,修得人形的山林野妖,只因相貌丑陋,故而挑选美貌的女子为食。她将女子吃掉以后,自己就会变成这个被吞食的女子的模样,甚至会承袭她的记忆,因而即便是亲人也很难觉察出异样。鱼仙法力高强,寒妆并没有胜算。
  •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红楼梦中隐藏着许多管理智慧,尤其在王熙凤的身上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之道。本书作者通过幽默的构思和语言从《红楼梦》中提炼出了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与当代管理学相结合的管理心经,角度新颖,内容幽默,构思奇妙,颇具实用性。
  • 人间四月芳菲尽

    人间四月芳菲尽

    之后她四海漂泊,住着狭隘的茅草屋,风雨不避。日日清茶淡饭,时时望着远方,默默流泪。没有几年,她已沧桑地不似人形。但她的心底,仍没有一丝一毫忘却过去那场梦。远在邙山修炼的青柏,亦日日夜夜和她做着同样的梦。他抄了半载经书,念了一年佛理,仍旧被旧梦纠缠,被自己曾亲手埋下的一道道线纠缠,至此他也才敢承认,自己也从未忘却过那个女子,那个英豪不羁的巾帼女子。还有那场宿醉方休的约定。
  •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现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态;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选择心情,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心,倒尔可以事事尽力!
  • 那颗星照亮了她

    那颗星照亮了她

    一位平凡学生与当红巨星之间的美好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