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500000026

第26章 我的四代书橱

有惠施“腹载五车”,边韶“腹便便,五经笥”的佳话。《明史·文苑传》记载:周玄“尝挟书千卷,止高様家,读十年,辞去,尽弃其书,曰:“在吾腹笥矣。’”

腹笥繁富,自是令人艳羡,但其人终属奇才异秉,而平凡如吾辈者流,大概是无法企及的。因此,自幼便渴望有个专门藏书的书橱。

这个愿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初终于实现了。书橱样式,即在当时也谈不上新颖,但十分宽大、坚固。抬将过来,居然有二三同道称羡不已。他们帮我把二十年来积聚起来的书籍一一细心地存放进去。其中,解放后出版的新书居多,也有我在童蒙时期读过的“四书五经”、《纲鉴易知录》、《唐诗合解》、《昭明文选》等旧书数十种。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它们原来挤压在几个木箱里,随我出故里、入县城、进都市,历尽流离转徙之苦。于今,看到这些“故人”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中颇觉畅然,甚至有一种“向平愿了”之感。

当时书价低廉,但薪俸也少,去掉必要的开支,已经所余无几。每当走进书店,总是贪馋地望着琳琅满架的新书,不想移步,无奈阮囊羞涩,只能咽下唾涎,空饱一番眼福,无异于“过屠门而大嚼”。尽管如此,几年过去,书橱里竟也座无虚席。工余归来,即使再累再乏,只要启开橱门,浏览一番书卷,顿觉神怡目爽,倦意全消。

不料胜景不常,“文革”浩劫到了,“破四旧”的狂飚席卷全城。自忖橱中书籍十之八九当在横扫之列。为了安全度过劫波,只好将它们再度塞回木箱,放置楼顶天花板上。尽管有些过意不去,但形势所逼,也只好屈尊了。转眼间三年过去,我从劳动锻炼的工厂归来,进门第一件事,便是从楼顶上搬下木箱,拂去蛛网尘灰,将书籍重新摆上书橱。“故友”重逢,恍如梦寐,相对唏嘘久之。

七十年代后期,大批新书上市,许多旧版书也陆续重印。冷落已久的书店,又是熙熙攘攘,门庭若市了。我呢,由于十年间物资匮乏,开销不大,手头略有些许积蓄。这样,几乎每次从书店出来,都要带回几本新书。加之,在“海、北、天、南”等大都市工作的朋友,知我嗜书如命,也都纷纷为我代购。一时间,床头、桌下,卷帙山积,竟然“书满为患”。于是,我又添置了两个新的书橱,是为第二代。

八十年代中期,散文集《柳荫絮语》出版后,我开始了随笔集《人才诗话》的创作。当时,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购置与借阅上百种历代诗词别、总群集,从中选出三百余首与人才问题有关的诗词;二是搜集、研读各种人才学论着,以及古今中外关于人才问题的故实、轶闻、佳话。在此基础上,兼顾“人才诗”(这是我杜撰的一个名词)的内容与人才现象、人才思想、选才制度、成才规律等各方面课题,拟定近百个题目,边准备、边构思、边创作,以文学的形式、史论的笔法,把情与理、诗与史熔于一炉,每月可得五六篇。其中有些篇章,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随笔”专栏中刊载过。

通过这部书的写作,使我有机会研究了大量诗文典籍,也积聚了相当数量的书籍。为此,我又新置了两个书橱,是为第三代。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新书出得更多,但书价之高昂,令人瞠目咋舌。这个期间,虽然我又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一本旧体诗词,但稿费无多。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因工作之便,可以定期收到省内各出版社的样书。日积月累,数量也颇为可观。我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美学与清前史的研究,相应地置备一些有关学术着作。适应这些方面的需要,我添置两个高与梁齐、装上有机玻璃拉门与铝材滑道的现代化书橱。后来居上,这第四代可称是“佼佼者”了。

多年来,书籍随进随放,见缝插针,有些杂乱无章。最近,我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它们进行一次综合治理,实行分级管理,分类陈放。藏书中,以散文与诗词为多我让它们进驻第四代书橱;史书与理论、学术着作,由第三代书橱安置;第二代书橱中,一个用于存放诗词、散文以外的文学着作,一个用于存放各类社会科学杂着,三教九流,百家诸子。

与上述三代书橱相比,制作于六十年代的第一代书橱,未免有些寒酸、陈旧,有的朋友劝我改作它用,另置新橱,我却敝帚自珍,割舍不得。算来,它已经与我同甘共苦三十年了,伴我由青春年少到绿鬓消磨,渐入老境,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贫贱之交不可忘”,我为它派下了特殊用场,专门陈放各地文友签名、惠赠的书籍,现在已经达到几百种了。

四代书橱,比肩而立,占去了我的卧室与客厅的半壁江山,使原本就不宽敞的居室显得更为褊窄。但环堵琳琅,确也蔚为壮观。纵然谈不上桂馥兰馨,书香盈室,但“四壁图书中有我”,毕竟不失雅人深致。尽可以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说上一句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清夜无眠,念及众多古圣先贤、硕学鸿儒、骚人墨客,各以其佳篇名着,竞技闲庭,顿觉蓬荜生辉,萧斋增色。陶彭泽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今却伫立橱中,静候主人光顾;而开创了中国大写意派,“病奇于人,人奇于诗”的徐文长,也居然俯首降心,屈己以待。

惭愧的是,橱中只有部分书籍我曾匆匆过眼,余则连点头之识也谈不到。我当在有生之年,焚膏继晷,夕惕朝乾,加倍地黾勉向学,以不负诸贤的青睐。

同类推荐
  • 中年人的寂寞

    中年人的寂寞

    纵观夏丏尊的散文,思路清断、逻辑严密,朴素严谨,精炼畅达,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深沉、诗意浓郁。叶圣陶在《<夏丏尊文集>序》中说:“他是个非常真诚的人,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剖析自己尤其深刻,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所以读他的作品就像听一位密友倾吐他的肺腑之言。”他的散文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文。
  • 无花

    无花

    这是作者从20多年创作的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一部分文字。篇目不多,却纵贯作者从青涩少女到天命人生的心灵轨迹。小到一枚花瓣,大到无垠神迹,没有章法可循,却处处是信手拈来自成一统的痕迹;似乎老套,却又不拘一格;看不出技巧,却又字字匠心;尚有各种瑕玼,却不又失珠玉般的珍贵……这样的文字,论风格无法归类,但曾有评论家称之为“王子君散文现象”。
  •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名媛,还是民间女子,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风雅的趣味,再现那些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风飞扬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钦契恨歌

    钦契恨歌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钦契恨歌》是雪莱著名的悲剧,这部五幕悲剧应属英国道德剧的优秀典范。雪莱根据发生在意大利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案例,创作了本剧。雪莱在剧中,用简练的线索和诗意的语言,除了道尽人性的美丑外,还描写出了“神权”、“君权”、“父权”如何一步步地酿成了这场大祸。
  •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2000年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行迹遍布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车轮紧贴地面,一公里一公里的碾过去,完全不知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真实的故事。这是一部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热门推荐
  • 清穿之齐妃修真记

    清穿之齐妃修真记

    应劫而生,破而后立。既然得了这身子,少不得要圆了身上的因果。这具前身心心念念不过……是要嫁给四阿哥。那么便嫁了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界无敌好掌门

    万界无敌好掌门

    不就是把个妹吗?还被打了,打了也就算了,还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好在成为一派掌门,却发现,整个门派只有两个人,不过好在有一个漂亮的师妹,但是师妹一见面就要砍死他。这还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自己前身因为调戏人家老婆被人给算计了。这还让人怎么活。不过不怕,好在我有金手指,这一切都不是事....。
  • 一无所期

    一无所期

    那些挥洒了的青春有多少成为了回忆多少成了伤
  •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是作者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和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三上湄公河及多次赴滇采访,又参阅了400多万字的资料,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介于非虚构与虚构之间,分两条线索,以两种笔法展开:一条围绕湄公河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一条围绕发生在金三角的“10.5”惨案。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在依据事实的基础上,作了细节性的想象与描述。特别是被毒枭屠杀的。13名中国船员,当时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煎熬。13条鲜活无辜的生命啊,作者力图把他们梦断之前的美好,与面对屠杀的痛苦挣扎还原出来,以祭他们最后的一段人生航程。本刊选载如下几章,以飨读者。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尽殇令

    尽殇令

    魔教遗孤海璐一夜之间家门被灭,震荡仙门百余门派,而后偶遇明楼小公子渝小梵、桥北一枝花花云。一群心怀正义涉世未深的郎朗少年,在除魔过程中慢慢揭开多年前父辈伐魔大战的黑暗面纱,魔教教主明楼小黄鹂,明菱,死亡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邪恶与正义,爱与仇恨,曾经梦想匡扶正义拯救天下苍生的他们,该如何抉择?一曲别离半生凉,欲唱不唱歌尽殇
  • 词径

    词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消失的殖民星球

    消失的殖民星球

    为人类在群星之中争取一席之地!宇宙就是一个彼此争战的战场,每个文明都不给对方任何机会。16世纪,英国在美洲洛诺克岛建立殖民地,随后该殖民地神秘消失。在未来太空,412个外星种族成立联合体,禁止联合体之外的种族殖民,企图让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种族自生自灭。为对抗种族联合体,退役军官约翰和简,再次进入争战不断的宇宙,领导一个新开辟的殖民星球——洛诺克。约翰和简不知道的是,他们领导的星球会是第二个消失的殖民地……
  • 在骨王世界里转生成为史莱姆

    在骨王世界里转生成为史莱姆

    两大魔王,一个没有骨头,一个只有骨头,如果两位魔王在同一个世界里面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