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500000056

第56章 闲话过年

过年习俗的形成,大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家家饮宴,笑语喧哗。”这是民间,朝廷上还有圣驾坐大庆殿,百官联辔入宫城,随班入贺的“大朝会”。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重整河山,收复失地,抵抗入侵者,却在西子湖边的“销金锅子”里,搞什么“大朝会”,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宴安鸩毒,醉生梦死。说来,也是堪叹亦堪悲的。

同有权者、有钱者、有闲者不同,普通人家亦要过年。当然,铺排张设,大吃大喝,谈不上;更多的是情绪上的欢乐,而且,最兴奋的是小孩子。小时候家在农村,常听大人们说:“小孩小孩你别哭,一过大年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闹,过了大年放花炮”,因而从旧历冬月初一“关场院门”(结束粱谷脱粒),就开始掐着手指算计,离大年还有多少天。待到进了腊月门儿,饭就不好好吃了。盼哪,盼到“灶王爷爷”带着夫人走下灶台,返回天宫述职去了,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这时候,便夜夜梦魂萦绕着花炮、糖果、新衣裳,锣鼓、高跷、野台戏。

至于贫寒之家,怕是连欢娱也谈不到了。“春到贫家不当春,蓝衫添得泪痕新。”平素缺衣少米,生计维艰,已经费尽了周折;年根临近,孩子们哭哭闹闹,要东要西,加上债主登门,追魂逼债,无异于雪上加霜。年关,年关,“年”是一关。那年月,临近新年,有多少人家能够开怀一笑呢?

而今,时逢盛世,民安国泰,丰衣足食,人们过年的兴劲自然是分外红火。但是,出人意外的是,闲谈中竟也听到有人讲,一到新年、春节,心里就打怵。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发现,凡是持这种看法的,大都年龄较大。那么,是不是悚惧岁月之飞逝,感叹年华之迟暮一所谓“无情岁月增中减”,过一年少一年呢?一问询,倒也不是。他们说,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你欢迎它是那样,排拒它也是那样,只能顺时应命,处之泰然,有什么可怕的!那么,是不是因为年龄大了,过惯了安静生活,不愿因为过年亲人欢聚、几代同堂、男喧女闹,打破日常生活规律呢?也未必尽然。或许是有些人惯于怀旧,总嫌现在的年味儿不足,内涵单调,觉得不过瘾。这固然足以影响过年的心绪;但要说到“怵惧”,总还不至于吧?

不管怎样,反正是存在决定意识,身临老境,情怀、心态总会产生一些变化。陆放翁的诗句:“老觉人间岁月遒”,“老不能闲真自苦”,讲的是年届高龄关于“岁月聿遑”的感觉。清人诗中还有“老经故地都嫌小”、“老眼渐花同辈少”、“老去尘缘已尽删”之类的句子谈的也都是切身的感受。同样,关于过年的感觉,必然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

时间长了,听大家闲聊,终于弄清楚了原委。原来,打怵过年,大体上有四方面情况,都同传统的风俗习惯有关:

一怕滥放鞭炮。一些老年人平素喜欢安静,每天到时候就想休息。可是,新年、春节期间,几乎就没有安静时候,万炮轰鸣,烟花满眼,日以继夜,响声震天。尤其是三十晚上,整个楼群简直像坐在火药桶上,又宛如置身于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咕哮——咔!”霹雳一声,震天动地;“噼哩啪啦,噼哩啪啦”,有如鼙鼓频敲,爆豆不停,没有片刻的消歇;“嗵!嗵!嗵!”这是高程排炮一百发、三百发、五百发的连射。楼前楼后,楼上楼下,轮番地轰炸,彻夜地翻腾,搅得人心意不宁,神魂错乱,通宵无法安眠。走到外面去看看吧,你会惊骇地发现,天地为之改容,风云为之变色,烟雾升腾,纸屑翻飞,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还不如紧闭房门,床头枯坐,犯不上让鼻孔、肺叶、眼睛,跟着耳朵一同去遭灾受罪。

二怕大吃大喝。过年就要放开肚皮,猛吃猛喝,这种陈规陋习,自古已然,于今为烈。本来应该细水长流匀着吃,有计划地安排开不!偏偏都要集中在过年时节调动嘴巴向肠胃发起猛攻。白天已经是“大水漫灌”、“沟满壕平”了,在那“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到了亥正时刻,还必须合家老少团团围坐,放开肚量大吃一顿饺子。有道是:“打一千,骂一万,不能舍掉三十晚上这顿饭。”不弄到肚皮鼓胀,肠胃炎发作,上吐下泻,直至住进医院挂上几天吊瓶,是绝不肯罢休的。

三怕串户拜年。如果说,大吃大喝,属于自作自受,咎由自取;那么,大年初一、初二的串户拜年,就带有“强加于人”的性质了。整个除夕,已经是撑得难受,睡得不好,弄得脑胀头昏,四肢酸痛了;可是,“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人得少休”,大年初一又脚跟脚地来到了。一家人都要早早起来,穿戴整齐,然后兵分两路:年轻人、晚辈的要鱼贯而出,走门串户,出去拜年;而户主和长辈人则须稳坐家中静候,接待串门的客人。抬眼望去,但见街头巷尾,人头攒动,进进出出,连绵往复,不绝如缕。有的单兵教练,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是一家人联翩而至,有的是全单位整个班子列队出行。前呼后拥,摩肩接踵。这一伙客人话音未落,席不暇暖,另一拨人马已经“毕毕剥剥”地在外叩门,于是,“前客让后客”,匆匆忙忙,交换场地。好在来者都是熟人,头一天多数都曾见过面,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沟通,只不过走走过场,打个照面。在客人那边,算是尽了礼数,在主人这里,也从熙熙攘攘、送往迎来中,获得些许心灵慰藉,心理平衡。

四怕“人情债”。过年就要送礼,或者半摊派性质的“随份子”,既要花钱,又要耗神费力,也令人不堪重负。长辈的要孝敬,年轻的结婚要馈送礼物,亲戚那里要应酬,孩子们小的要“压岁”,大些的要买衣物一七十二路神仙,哪一路答对不到、失礼了,也不行。有钱没钱,都免不了破费,却又“哑子吃黄连一有苦说不出”。

不过,人情世事总是错综复杂的,是多元多向的。静下神来,细加玩味,又觉得上述种种,未必尽然。对于过年,也并非人人都觉得打怵。且看以下三类人群:

一类是青少年(当然并非全部)。他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过剩的精力,也有着过分发达的胃口,尤其拥有难于排遣的空闲时间;他们过不惯孤单、枯寂的日子,习惯聚堆儿,喜欢热闹,觉得逢年过节比平时有情趣、有意思,因此不唯不觉其苦,而且还嫌时间过得太快一几天假日,一眨眼间就过去了。另一方面,过年期间,在年轻人来说,也确是个会亲访友的机会,通过聚会欢谈,交游酬酢,既可以扩大接触面,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又能够开阔视野,增长阅历。

第二类是各类商家、厂家、店家的经营者。过年,就意味着花钱、购物,能够搞活市场,促进消费,扩大卖钱额,有利于营销各类商品,大发其财,塞满腰包,何乐而不为!

还有一类人盼望过年,他们是那些急着往上爬、专靠拉关系的官员。这是走门子、送礼物、打通门径、跑官要官的绝好机会。平时请客送礼,上门私谒,还要找个引子,借个由头;过年了,这一切行径,均属因风就俗,顺理成章,用不着遮遮掩掩。夤缘求进,可以开门见山;馈遗往还,无须半推半就。年节到了,原是交往双方久经企盼、求之不得的大好时机,“害怕”云乎哉!“叫苦不迭”云乎哉!

这三类人群渴望过年的心情大致相同,而出发点与操作规程因人而异,世人对他们的观感也迥然不同。应该说,前两种情况,或为习性使然,或为利益驱动,总还都是顺乎人情、合于事理,属于正常范围。如果不嫌多管闲事的话,我愿向青少年进一忠言。西方有一条谚语成年期收获着少年时种下的成果。”意义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似。所以,应该作息有时,嬉游有度,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学习,提高自己,造就本领。“莫倚儿童轻岁月”,这是古人的悟道之言。至于第三种情况,只能令人作呕,鄙夷不屑,嗤之以鼻了。

最后,回到节假活动本身。呜呼,繁文缛礼,积渐成习,那种毫无节制地滥放鞭炮、大吃大喝和“呼呼拉拉”串门子拜年等传统陋习,不知道还将延续多久,为害到什么时候!想起来,这本身就是很可怕的。估计同我有类似看法的人,大约不在少数。但任谁恐怕也没办法去革新它,整饬它,规范它,只要看看有些城市禁止鸣放鞭炮,后来又相继恢复,就可知此事非同小可,正所谓:“思通天上星河易,力挽人间风气难”,是也。

记得十多年前出访马来西亚,我们在华人聚居的马六甲城赶上了过旧历年。腊月三十那天,我们一行在庙街漫步,那种异常浓烈的“年味儿”,大家都叹为观止,甚至发出了“礼失而求诸野”的感叹。家家门外挂起了大红灯笼,高悬着朱红的贺年喜幛,门上张贴着“招财进宝”“接福迎祥”等类字句的联语,以寄托主人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整条街市打扮得鲜红火爆,金碧辉煌,置身其间,简直忘却了是在他乡异国。但是,却并没发现有人在街头、院落里燃放鞭炮。商店在除夕之夜灯火通明照常营业,也没有见到哪一家在那里摆酒设宴,“胡吃海喝”。他们说,过年了,人们难得休闲几天,更应该好好养生,讲究科学饮食。大年初一,我们应邀到一户华侨家里作客,看到祖孙三代人团聚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娓娓话桑麻”,其乐也融融。我问东道主:“怎么没见有人串户拜年?”答复是,谁也不愿意破坏这种难得的合家团聚,促膝谈欢的气氛。这番话,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同类推荐
  • 隐居三年

    隐居三年

    这是一本自我之书,是一幅风景画卷,也是一画镜子。徐南歌子画着画,把生活过成诗,蓦然回首还创造了一个新自己。在创立的“南歌子丝巾品牌”蒸蒸日上,获得资本投资时,她毅然放下企业与品牌,在上海隐居,“我的内心需要表达,我也急需滋养,我只是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稍离五色五味。”徐南歌子这样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隐居三年是诗意而长情的三年,是举轻若重的三年,是不为旁人的自我修炼、寻找生命底色的过程。她把对艺术、对创造、对生活的不同视角的体验和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把对自我生命的追溯与表达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隐居三年》,提醒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慢下脚步,一边滋养一边前行。我们本可以不按牌理出牌,我们本可以另有轨迹生活。
  • 凌叔华文集:女人

    凌叔华文集:女人

    《女人》集中向读者展现了传统文化与都市文明畸形结合背景下女性的道德丧失与人性沦落。其中,《小刘》写的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女性的沉沦。《送车》中的旧太太们在时髦的现代交际中暴露了她们的虚荣心和寄生心理。凌叔华不加掩饰地表现了她们的丑态和不堪的内里以及她们的枯燥的灵魂,塑造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她不仅书写新旧更替时代的女性生活,也镌刻一代女性的历史印痕。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冯骥才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活跃在课本中的文坛奇人,守护着文化根脉,收录《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冯骥才散文》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精选珍藏本,优中选优,遴选40余篇散文,既有《花脸》《珍珠鸟》《挑山工》《快手刘》《黄山绝壁松》《捅马蜂窝》等经典代表作,也收入了《母亲百岁记》《老母为我“扎红带”》等新作。书中散文有对人生岁月的回忆与感悟,有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描写与礼赞,有对亲朋的怀念与人间温暖的珍惜,有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有对域外旅行的感想。
  • 海和鱼的秘密

    海和鱼的秘密

    本书为作者一路开花的文集,选取一路开花历年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过的青春校园类文章汇编而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吴敬琏传

    吴敬琏传

    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书中,吴敬琏娓娓道来,历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动声色地姗姗走近,又姗姗走远,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回忆者与记录者之间穿梭,如画卷般展开。
  • 分裂的星球

    分裂的星球

    一个精神分裂患者,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他可以走出那个世界,回到现实中吗?
  • 囵吞印

    囵吞印

    命案现场惊现双重意思的六字血书,究竟哪一个才是正解?隐于都市的妖监局探员付清之带队追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想要条狗,老天却塞给他一只妖狐。狐狸就狐狸吧,狐狸也算犬科~【悬疑、奇幻、妖宠】(此文已完结?感谢书友们的陪伴?)
  • 斗罗之无尽

    斗罗之无尽

    来自不同世界的主角,会发生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刘凯:我想保护好每一个自己,不再受欺负。红灵刃:我来自杀界,只为杀而活。林紫萧:吾乃玄神,而且单身可撩。曼多拉:这个世界对我不公,我要毁了这个世界。古天秋:只要你跟了我,咱俩都好说古月娜:刘凯我喜欢你,咱俩私奔吧。金龙王:你看你都把我妹妹的手都摸了,所以你俩结婚吧。幻圣:好像没有我什么事了。
  • THE PORTRAIT OF A LADY

    THE PORTRAIT OF A L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家生活录

    修家生活录

    三界烽烟起,人间现危局。明朝斩龙之后,绝地天通,灵气外泄,有出无进。得薪火殿出面,以人族先贤圣器,布九星连环大阵,接引星力,延续人间修行一脉。众修以为末法之劫已过,却不知终焉之劫将至。妖魔仙佛,布局落子,小小人间,波诡云谲。
  • 妖天帝之穿越诸天

    妖天帝之穿越诸天

    “早知道呀!就不坐那趟车了。唉!要知道能出这事!打死我也不敢坐呀!”秦燚心中很是苦闷。秦燚醒来之后竟然来到了修仙界,还变成一只老雕!没有功法、宝物,血脉薄弱天赋极差……还好!老子有个轮盘可以穿越诸天。天龙八部、倩女幽魂、不良人、风云、仙剑奇侠、风语咒、古剑奇谭、大圣归来、花千骨、武庚记、西游记、完美世界、斗破、……在修仙界中称王称霸,问道成仙,最终成为一代妖天帝……书友QQ群:861196576……
  • 肉身加点

    肉身加点

    周凡降临仙域,什么竟然不能修行道法、神通?没关系我无敌肉身,什么妖法、道法我自一拳破之。
  • 寤生吾爱

    寤生吾爱

    一个喜欢惊险刺激和讲究“食,色,性也”的现代女子因名字与历史上郑庄公的小妾名字相似而被卷入春秋时代从而引发的一段狗血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