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500000009

第9章 吊客

里年的记忆,宛如朦胧的月光,披着薄雾般的夜色,悄手蹑脚地透过轻纱的窗帘,向梦中的我露出恬静而意味深长的笑靥。而童年旧事,则好似这梦中情景,许许多多都变得模糊不清了,有的却又异常清晰地浮现在脑际,像是刚刚发生过的一样。

现在,我仿佛回到了生活过十四年的土屋前,紧跟在父亲、母亲的身后,到门前的打谷场上纳凉。场上的人渐渐地增多了,左邻右舍的诸姑伯叔们吃过晚饭,都搬出小板凳或者拎着麻袋片,凑在一起,展开那种不反映信息,也没有明确目的和特殊意义的“神聊海侃”。

几乎每天晚上都是这样,人们闲话的主题和内容散漫无际,随机性相当大。大都围绕着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人情世相,以及狐鬼仙魔、奇闻异事,天南海北地胡扯闲拉,不过是为了消磨时光,解除烦闷。

夜静更深,月光暗了下去,只能听得见声音,却看不清人们的面孔,时而从抽烟人的烟袋锅里闪现出一丝微弱的红光。对那些张家长李家短的生活琐事,我们这些小孩子是没有多大兴趣的,最爱听的还是神仙鬼怪故事。听了不免害怕,可是,越是害怕,越想听个究竟,有时,怕得紧紧偎在母亲怀里不敢动弹,只露出两个小眼睛,察看着妖魔鬼怪的动静。最后,小眼睛也合上了,听着听着,就伴着荷花仙子、托塔天王遁入了梦乡,只好由父亲抱回家去。

“说书讲古”,在旧时农村文化生活完全空白的情况下,未始不是一种世俗化的文化消遣手段。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当时人们的兴味似乎也并不浓烈。每个人的神情都有些木然,再逗趣的事儿也很少听到有谁“咯咯咯”地笑出声来。一个个总是耷拉着脑袋,无聊中夹上几分无奈,持续着百年如一日的浑浑噩噩、自发自在的生计流程。

那个年月,人们活着无聊,死了倒是出奇地热闹,一当然也是活人的热闹。最有意思的要算是祭灵、哭灵了。

在我入塾读书的第六年,我的一个伯母故去了,母亲让我请一天假,去给一向待我很好的伯母吊灵送终。进了大门,见到长长的院落里搭起了灵棚,一口红漆棺材摆放在灵堂正中,两旁挂着许多蓝幡素嶂,微风拂过,发出“刷拉刷拉”的声响;纸车纸马、纸糊的衣箱被褥,摆满了半个院子。为这种悲凉、肃穆的气氛所感染,我忍不住一腔悲痛,暗暗地滴下了两行清泪。可是,马上就被另一种异样的氛围吸引住了。

从我的身后急匆匆地走过来几个吊丧的女客,还离灵堂远着呢,她们竟同时喧腾起一阵响亮的哭声,一直哭到灵前,然后,一个个半跪半伏在地下。伴着那一阵阵的拉着长声的嚎哭,一无例外地有节奏地舞动着胳膊,接连不断地向空扑打着;长嚎过去之后,转为哀哀地哭泣,开始有韵味、有腔调地数落着,咏唱着,肩头上下耸动不停,却不见有泪珠滴落。

细听起来,这种半是数落、半是咏唱的内容,倒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了对于死者的空泛的溢美之词,还表达了生者的思念之情,诉说着无边的哀痛、悲戚和无法舍身替死的遗憾。

我有个族叔,绰号魔怔,博学多识,阅历丰富,对于民俗也颇有研究。一天,我和魔怔叔说起了这件事。他讲,这种咏唱属于挽歌性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历了一个由俗入礼,后又依礼成俗的发展过程。《庄子》里有“绋讴”的记载。绋,是牵引灵车的绳子。绋返——拉灵车的役夫唱的劳动号子,后来演进为挽歌。

《礼记》上也有“执绋不笑”的规定。

总之,当时唱挽歌的都是局外人,并不是丧家自身的事。所以,到了晋代,还曾发生过一场“挽歌该不该进入丧葬礼仪”的激烈争论。结果,主张进入的观点占了上风,后来也就相沿成习了。

魔怔叔还说,年轻时候他去过四川,那里讲派头的大户人家办丧事不仅请吹鼓手,还要花钱雇嚎丧的,借以渲染气氛,壮大声势。嚎丧在那里成了一种专门职业,从业的要学会多种嚎丧调,什么《送魂调》、《追魂调》、《安魂调》、《封棺调》啦,一嚎就是三两个小时,而且,调门特别高亢,抑扬顿挫,回环曲折,都能收纵自如。一现在哪家的女人或者孩子,遇到伤心、委屈的事了,哭起来没完没了,嗓门又高,人们就说她们简直是“嚎丧”,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唱挽歌也好,嚎丧也好,既然都是他人的逢场作戏,也就难怪如此这般的装腔作势了。其实,那天吊丧的女客,多数我都认得。说是孝子、孝妇的七姑八姨,实际上,与死者并没有什么切近的关系,可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无非是左邻右舍,街坊邻居。但她们一个个却都装做“如丧考妣”似的深悲剧痛的样子,不过是走走过场,凑凑热闹,送个浮情。群众早就把参加这类活动叫做“随人情”了,实在是再贴切不过的。

当时,我注意到,一当这类表演式的举动进行得差不多了,伯母家里的当事人便及时过来加以劝解。只是,这些吊客非要做到“尽情尽意”不可,光是一般的嘴上劝说还不肯起来,必须有人上前一个个搀扶,并一再地说,千万不要哭坏了身子,才勉强站起。其实,这话也是拣好听的说,同样是一种“虚应故事”。哭也好,唱也好,不过是做戏给旁人看,哪里会弄得哀恸伤身呢!只见这几个女人站起来以后,没有过上五分钟,就同周围的人“叽叽嘎嘎”地说笑去了。

晚上掌灯之后,要给亡灵“送关门纸”,这也是“哭灵”表演最充分的时刻。伯母的三房子媳和女儿、女婿以及娘家方面来的亲戚,十几个人,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分跪在灵堂两侧,算做“陪灵”。每当亲戚故旧来到灵前祭拜,他们都要跟着陪哭一场。男客女客,分别由丧家的男人、女人陪哭。

走马灯似的人群川流不息宾主操着同一种腔调,带着同一样的表情,哭诉着同一种内容,例行着同一类的公事,大家都在围着这个亡灵忙碌着,应付着,敷衍着,使得那本来应该是极度哀伤的祭奠,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摆设,一种毫无意义的过场。回回如此,年年照旧。

任何人都看得出,这种借死人凑热闹、为活人争面子的吊丧活动,无非是做戏弄景,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违俗,敢于进行一番讲求实际的革新。因为,当一种习俗或者礼仪为某一人群所共同认可之后,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每一个体所必须遵循的准则。“随人情”的“随”字,精确之处就在这里。在传统社会中,如果有谁不肯随俗或者直接违背了它,就必然会遭到公众的非议,受到人们的耻笑。

这使人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孤独者》。那个魏连殳是精通这些治丧礼仪的,为他祖母入殓时,般般礼仪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因而赢得了别人发出“仿佛是个大殓的专家”的赞叹;可是,作为身戴重孝的长孙,魏连殳竟又“始终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只坐在草荐上”,这又太不合乎大殓的礼仪了,因此,“大家忽而扰动了,很有惊异和不满的形势”。

旧时代的丧葬、婚嫁习俗,是一个一切都以过去的成规为基准的文化领域。一些生活习俗、礼节仪式的传承,全是靠着模仿长辈的行为实现的。那些终身奔波于生计的劳动者,从来不会,也没有那份精力,去过问这些属于日常经验世界的事情。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们的答复总是“刻板”式的一句话: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那种年月里,对于这些乡亲,日常生活的长河似乎已经失去了鲜活感像一种无生命、无差别的静止的画面,被挤压在按固定程序与同一格式展开的模式之中。每个人每天都在重复着前一天做过的事情,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变化。从脱下胎衣、跨上摇篮到穿上寿衣、走进坟墓几十年间,每个人都同别人一样重复着那种平静、缓慢、庸常、单调的漫漫流程。

世世代代他们穿着大体上一样的衣服吃着相差无几的饭菜住着类似的房舍,种着同一品种的庄稼一切都是那么按部就班,那么机械、被动,每天都在“演奏”着没有任何变调的慢板,经历着生、老、病、死的种种近似于麻木的生命演绎。

有一件很小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傍晚,绰号“罗锅王”的大伯门前那棵半枯的老榆树起了火烟雾迷漫,呛得纳凉的人们一个劲儿地咳嗽。任谁都叨咕这烟实在呛人,却又谁也不肯换个地方,更不想动手把它浇灭,尽管不远处就有一眼水井。

人们就是那么因循将就,得过且过。讲故事的偶尔插上一句:“哎呀这棵树烧完了。”旁边有谁也接上说:“烧完了,这棵树。”听不出是惋惜,还是惬意,直到星斗满天,各自散去。

同类推荐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是一位海岛养兰人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数十篇散文,内容多是对于身边人、情、事、物富有哲理的思考记录,耐人寻味。无论是花鸟虫鱼、海边风物、自己的童年,抑或是身边亲人,在作者笔下无一不透露出淡定、智慧和心安,这是一种与现实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安宁与快乐。
  • 意象范畴的流变

    意象范畴的流变

    《意象范畴的流变》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以“意象”范畴为核心,以本体论为出发点,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意象”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从而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及其主要特征作出系统的阐释,对与其相邻或相近的审美范畴也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可为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热门推荐
  • 跟科特勒学营销

    跟科特勒学营销

    最实用、最全面的科特勒营销理念。本书总结了科特勒几十年的营销经验,并对他的营销精髓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结合具体的营销经典案例,教给大家全面、具体的营销实战操作方法和技巧,就如同“营销界的爱因斯坦”亲身传授你营销知识一样亲切、自然,能让你迅速领悟它的精髓。
  • 鸟市大街

    鸟市大街

    小说讲述了三个曾经的胡同发小,四十年后相遇,几度欢聚,却发现对方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寻觅变化的起因,不得不追溯到年少时混迹的市井江湖。四十年前,十五岁男孩刘根和两个同龄朋友江波、许津生结成异姓兄弟,和所有那个懵懂年纪的孩子一样,跌跌撞撞,一路摔打,一路成长。少年义气,稚嫩爱情,每个人都曾有过,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格外鲜活、感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吹笙引

    吹笙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妃逆天之异世逍遥

    神妃逆天之异世逍遥

    眼睛一闭一睁,死过一次的林楚音终于记起,自己是个穿越人士这个事儿来……林楚音生前是开过挂的:稀里糊涂被人买了去,从一个小奴隶一跃成为天下第一门派的掌门继任者,只用了四年,突破武圣,成为地表最强战力,完成了其他武修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功成名就,提前退休。呃,如果没有嫁给一个渣男,人生就更完美了。痴心错付,万箭穿身。若有来世,我林楚音杀你生生世世。临死前,林楚音发下如此誓愿。然后,林楚音就真的睁开了眼睛。同样的世界,全新的自己。魂魄完整了,武神有望了,文盲识字了,还会炼丹了,美得林楚音鼻涕泡泡都要冒出来了。这个完全版的自己还会易容和变声,可以模仿任何人的笔迹。战斗力与非战斗力领域,皆全面制霸。彪悍的人生,是不需要解释的。不过是回新手村重来一遍嘛,砍瓜切菜,都是恩典。这一次,除了灭掉渣男,还要把那个小时候一直护着自己的小白找回来。当年的奴隶小白,如今是太子小白了。他们国家有好多好吃的,委屈一下,做个太子妃,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嘛。爱富不嫌贫的吃货林楚音这样想着。【无敌流轻松爽文,女强男也强,偏重走剧情,1v1甜宠不动摇。没有误会,没有小三,不是朝夕痴缠,但会永远相伴。】
  • 冷皇的假面毒后

    冷皇的假面毒后

    初相见。他是江湖传言最最神秘的司星阁阁主,头戴面具,一身黑衣,冷漠毒舌;她是人称妙手无双魅公子的英俊少年,脸披人皮,女扮男装,游戏江湖。他请她易容扮作一位美貌女子,以偿相思之苦。她为了浇灌毒花四处寻毒,却不料他的血正是世间剧毒之物。一场名动江湖的鉴宝大会,两人心思各异,结伴同行。面具人皮之下,互不知对方是人是鬼,长相为何。一段传奇,就此拉开序幕。再相见。他是名动五国的天下第一美皇子加第一病秧子;她是毁誉五国据说谁娶了谁倒霉的蛮横丑公主。因一纸奇怪的箴言,她突然成了香饽饽,引无数皇子尽折腰,为了自由和美貌她选了那个病得快死的美皇子。原以为从此可以一生逍遥,寄情山水,可是……是不是嫁错人了?谁说他是病秧子的,给本公主站出来,我保证不毒死你!小剧场1:看着某人一拳打死了一只猎豹,苏子颜无语地问:“当初是谁说你手无缚鸡之力的?”某人悠闲地转了转拳头,淡定地指了指旁边站的人,薄唇轻吐:“你叫什么?”“回王爷,属下叫……小鸡。”苏子颜看着那个体壮如熊,走一步地都要抖三抖的呼伦奴,陷入了沉默。某人:“本王六岁时,确实手无缚‘鸡’之力。”苏子颜脸红扭头跑走:“不要脸。”某人:“……”小剧场2:苏子颜:“你为什么常年戴着银色面具?”某人:“因为本王太美,怕别人把持不住。”苏子颜:“……”某人:“那你为何戴着人皮面具?”苏子颜:“因为我是包子脸,怕被人捏。”某人双眼闪着精光:“谁捏过你的脸?”苏子颜:“……没,只是打个比方。”
  • 我真的不是亚瑟王哒

    我真的不是亚瑟王哒

    我叫亚瑟,我刚刚一不小心拔出了石中剑,对,就是那把你必加冕为王的破剑,然而,我还没有来得及把剑插回去,我的面前就被送来了一份长长的账单,以及前来收款的是鼎鼎有名的吸血鬼伯爵德古拉他女儿……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逆天废柴狂妃

    逆天废柴狂妃

    杀手穿越异界,敢欺辱我的人,十倍奉还!渣爹算计,渣妹白莲花,下毒毒害天才弟弟,害的弟弟惨被毁容,双腿残疾,天才殒落!被扣黑锅,侮辱清白,名声尽毁。灵根被整根挖出,堂堂嫡女却被赶出家门!怕什么!我有无尽灵草,神级炼丹术,神级天赋,拿丹药当糖豆吃!还被推下无尽深渊,却正好砸在了囚禁在崖底的男人身上……“我帮你解毒,你帮我逆天改命!”“好,代价,做我的女人!”男人拽她入怀,霸道宣告。当嗜血残忍的九王爷,身边多了一个大草包。强强联合,王对王!世界的命运,都将被改写!
  •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一部英国的“傅雷家书”

    《教子信札》是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兼作家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信札。当时作者的儿子远离家乡,去世界各地求学,作者就通过写信的形式,把自己积累的宝贵人生经验传授给儿子,最终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教子信札》是一部教人如何富有教养,善于在社会上处世以获得成就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