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8900000003

第3章 引子:西方与世界(2)

第六个因素,现如今,健康与福利已经演变成了社会的一种权利文化。人们对社区的责任感越来越低,要求却不断提高。以公共医疗服务为例,目前的状态不可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媒体,曾经守卫公正公平及社会责任与义务,今天同样成为社会道德的破坏者及强大的政治操纵者。

众多的实例可以证明英语文化圈抛弃了自己的核心价值——个人创造力、社会责任、地方主义、精简政府,从而失去了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无法成功过渡到21世纪的现代化环境。在准备写作本书时,接受我访谈的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应该回顾过去,分析哪些价值与行为导致了英国文明的形成,判断它们是否可以复活和恢复。其实,西方所有国家或多或少地都被上述问题所影响。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今天的中国,它以其特有的对待权威、家庭和教育的态度为基础,推动着创造、创业和创新,为实现国家复兴而百倍努力。鉴于中国的现状,许多英国人认为,我们应该重新探索英国文明赖以成功的优秀品质,重新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

在人类财富创造过程中,世界发生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一个是17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另外一个是从1992年开始中国出现的经济腾飞。二十余年来,中国充分吸收了工业革命的经验与教训,而且规模远远超过了今天的英国。然而,英国并不是微不足道的:据高盛集团预测,到21世纪中叶,英国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世界上人均最富足的国家之一。当然,前提是英国必须打扫好自己的房屋,避免重蹈希腊、西班牙和某些西方国家的覆辙,出现极为严重的社会危机。

在我们观察中国民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拥有克服困难和超越昔日成就的乐观精神,但是英美民众却对自己非常失望。当年促使英语文化圈从欧洲大陆以外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政治强国和最终的文化强国的英国精神已经了无踪影。

英语文化圈为何崛起?

多少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国王和知识分子都轻视商业活动,认为它丑陋、充满剥削,因此国家必须对商业欲望进行抑制和控制,才能实现社会和谐。通常,国王只是希望坐享商业成果;知识分子声称,最优秀的社会应该人人平等,享受同样的待遇;其他人则认为,只有国王和贵族才有权拥有非凡的资源……国王为了控制普通民众的饮食和财富,因此下令控制能够进行买卖的东西。

当然,我们现在很清晰地认识到:贸易是人类的本能,是进步的关键。里德利[1]说:“没有贸易,就不可能出现创新。贸易对技术的意义犹如性爱对进化的作用。贸易能够刺激创新。”他接着说,“专业人士知识的持续积累使我们每个人消耗的东西越来越多,产出却越来越少……这是人类故事的核心本质。”

中国明朝时期,英国开始成为一个商业社会。英国商人和商贩毫无畏惧地开展各种贸易活动。但是大洋彼岸的明王朝却垄断了从生铁到食盐等各种生活必需品,并对商业和贸易进行严格控制。明朝的当政者允许官员阻挠创新和创业,这一点,英国的做法正好相反。英国各个城镇中的商人和工匠试图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之[1]马特·里德利(MattRidley),英国科学家兼作家,他的几部著作在英语文化圈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2010年)阐述了经济解放对技术发展和商业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作人类物质和精神进步的核心条件。他指出,历史上政治精英对经济的控制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人,甚至在财富和权势方面与地主一争高下。企业家或者普通商人充满信心地将自己辛辛苦苦赚取的财富再投资,因为他们相信只需缴纳法律规定的税赋,法律就会保护他们的个人财产。与欧洲大陆国家和亚洲国家相比,英国商人相对更为自由,也更安全。

在英国,财产的法定权利古已有之,对企业文化发展具有根本意义。此外,个人主义也是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个人主义并非当代英语文化圈的极端个人主义,它不排斥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感,不会奉行个人满足至上的原则。相反,这种个人主义使年轻人早早离家创业;农民能够根据权利平等的思想与当地权贵斗争,尽管他们没有什么财富,也没有什么文化;妇女也渴望并尝试着追求财富和地位的平等,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她们都以失败告终;人们经常展开辩论,激辩个人主义与法治哪个更重要……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学所谓“英国例外现象”的基石,使英国从当时所有的其他国家中脱颖而出。

法治:英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英国对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是法治,即所有人必须服从法律的社会运转机制,包括法律的制定者。当少数国家存在并执行着这种理念时,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所有人权利平等的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18到19世纪,大英帝国试图将法治理念推广到印度和非洲的某些地区。

即使今天,大多数国家仍然担心法律只是强权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规则;人们担心并拼命维持着实施这些规则的法律效力和秩序。

西方世界的法律有两种来源:大陆法和普通法。这里的法律,和传统穆斯林国家一样,法律条款由法官编纂和解释,或者由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创立和通过。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人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众的利益。这些法律的来源与东阿尔弗雷德国王是英国律法的第一位编纂者。传说他在全国微服私访,向百姓学习。有一次,一位女士请他照看炉上的饭菜,但他因为陷入深深的思考而忘记了正在烹饪的食物,结果食物全部烧焦了。女士回来时,大骂他没有用。

对英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英国皇家司法院,俗称法院大楼,位于英国伦敦西敏市内的河岸街,可以免费参观,部分庭审可旁听。

亚国家是不同的。在东亚,君主及其任命的地方官员和法官几乎没有区别,所以适用于民众的法律和统治者的意志也几乎没有区别。

公元9世纪,英国国王阿尔弗雷德对部族法律进行了系统整理,要求立法行为与立法内容必须获得公众认可。11到12世纪,诺曼底国王强化了公平法和普遍法的现有体系,腐败国王试图规避法律,但是贵族强迫他们遵守。基督教宣扬的个人灵魂和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对英国固有的个人主义理念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这些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认可。

基督教,或者说罗马教会教义,对英国传统也构成了威胁。现在看来,英国若要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必须对基督教予以抵制。中世纪,英国违背罗马教会意愿,推行了与之敌对的普通法。在欧洲大陆,教皇(基督教中的罗马天主教分支领袖)成功实施了他们的法律形式。与精英决策相比,这些法律形式对公众传统的表述相对较少。

经过英国统治者与罗马教会的不懈辩论,16世纪30年代,英国抵制了来自外国的干涉,建立了更适合本国国情的独立教会,包含了极为不同的传统和极为不同的未来。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议会支持下与罗马教会决裂。此时的议会是民众代表组织,这一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9世纪的阿尔弗雷德国王。尽管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缺乏足够效力,但它的意义却是不容小觑的。当然,亨利八世与罗马教会决裂也有其个人原因,因为教皇不允许他与妻子离婚;此外,政治利益也促成了此次决裂,因为决裂更有利于改革派说服国王支持改革。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该法案宣布英国国王为教会最高领袖。

17世纪末,由于查尔斯一世腐败无能,议会成为英国不容置疑的权力机构,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它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议会首先赢得了针对查尔斯一世的内战,然后以叛国罪对他处以死刑。二十多年以后,一位外国王子登上了国王宝座。制定这些决策的过程中,议会进一步强调国王必须遵守法律,而法律则源自普通法包含的民众习俗和民选议员制定的法令。

除教皇以外,欧洲大陆的国家也将英国视为一种思想威胁和政治威胁。于是,从16世纪到18世纪,英国遭受了数次侵略,而这些侵略都获得了教皇的许可。有些政治家认为这些侵略反映了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持类似观点的包括西班牙的查尔斯五世(1519—1556)、法国的拿破仑一世(1769—1821)和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贸易:因交换而发展

当英国让世界感到震撼时,英国还不是一个民主选举的国家。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实现进步的一些重要政治条件已然存在,最重要的应该就是法治,因为它维护了财产权、平等权,以及其他形式的法律权利。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条件已经具备了呢?比如对中央权力的限制、对立法干涉的限制、经济活动的自由、本地决策本地制定等。

法治是商务活动的基础,如果基础法的权威高于某个强权人物的个人意志,商务合同便能得到履行和支持。在法治环境下,世界范围的贸易活动将会变得更加容易。艾伦·麦克法兰[1]提出了一些法律效力的指标:

(1)人们同意通过法律而非暴力方式解决争端;

(2)人们遵守法律的决定;

(3)人们感到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4)具备陪审团制度,类似群体可以见证事件相关人接受的诉讼处理过程;

(5)具备非职业法官群体,确保适用普通民众司法的本地性、非集权性和可理解性;

(6)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法律符合他们的利益,而不是改造他们或改造社会的工具,法律才能发挥效力;

(7)人们感到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维护社会法律。英国民众真正感知到国家法律是从他们将法律管理者和警察视为自己的服务人员开始的。英国最早的警察是一些本地志愿者和兼职人员。英国警察的工作十分有效,因为他们非常了解自己所属的社区。他们不配备枪支,而且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他们的制服都尽可能地与军队制服区别开来。现在英国极富专业化和军事化的警察部队只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它代表着遥远的权威,且这一形式来自欧洲大陆国家。

自由:实现发展的不变基石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询问,自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为什么比许多资源更丰富、[1]艾伦·麦克法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荣誉教授,就英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人类学出版过20本专著和大量文章。麦克法兰最著名的作品是《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1978年)和《英国的婚姻与爱情》(1987年)。他阐述了英国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结构特征,分析了它们与欧洲大陆国家的显著差异,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英美国家卓越经济成就和具体政治策略的根本原因。

人口更少、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国家发展得还要快。答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实施了高度自由的经济制度和本地决策机制;第二,中国善于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例如重视责任、尊重教育、求真务实、乐观自信、家庭和睦、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在商业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这些文化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英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样得益于经济自由度和本地决策机制。由于英国人比中国人具有更高的个人主义思想,所以他们不能像中国人那样从“家族和睦”和“人际关系”中获得巨大利益。但是,那时的英国人同样非常务实:推动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几乎都是由一些从未进过大学校门的人实现的。他们虽然不太懂科学,但是善于数学计算和语言运用,更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态度。

一个商业社会要发展,离不开文明进步。商业将人聚集起来,形成各种团体、联盟和商社。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集思广益,制定决策;心胸狭隘和残暴凶狠消失;艺术繁荣;关爱他人。慈善和基金的某些具体形式似乎只是商业成功的副产品,许多富足的商人希望以某种方式分享自己的财富和美好时光。交流促进进一步创新。任何记得“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都会认同上述现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与外部世英国早期繁荣的贸易活动为英国社会转型积累了资金基础,也是英国成为大国的重要因素。

界严重分隔,人们不能相互进行贸易或旅行,甚至害怕与其他人交流;经济采用中央集权管理,并自认为实行了公平分配。事实上,那是一个冷酷和缺乏善意的社会,任何创新活动都会遭到鄙夷。今天,中国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则是这些变化的基础。

历史上,当英国人只了解法国和西班牙时,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是一个“自由”社会。当时,他们并没有现代选举制度,所以他们所说的自由与选举无关,指的是文化上的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大胆地追求创新,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这些思想并非仅仅局限于聚敛财富方面。

文明:从社区团体开始

我的家乡伍德布里奇,是伦敦东北的一个集市小镇,人口只有7500人。它没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只是在唐高祖在世的最后一年,即公元625年,我们最早的国王之一雷德沃尔德碰巧被葬在了伍德布里奇河岸对面。但是,他的坟墓早在20世巴特西猫狗之家是英国最古老、最著名的猫狗收容中心,位于英国伦敦巴特西地区。该中心由自愿捐款来维持,仅2010年就获得了1220万英镑捐款。

同类推荐
  •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相关概念的简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体系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转型、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创新以及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的实践研究等。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政话语分析创新、转型的建议。
  •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探索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探索

    本书稿是一部关于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专著,本书通过对国内“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透析了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科技发展的作用。对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框架体系、模式、机制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梳理了联合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策略。以期能够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推进地方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长远发展。
  •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本书是作者对年轻记着“成才”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作者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探讨记着成才的必备条件。除了勤奋敬业、讲究方法、把握机遇,还应做到“不分心”“有点忘性”“不争功、不诿过”。增订本保留原书的主体部分,补充了2003年以来作者对“成才”问题的思考成果,适合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爱好者阅读。
  •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上海保卫团研究(1924至1946)(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上海保卫团研究(1924至1946)(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共分为五章, 主要内容包括江浙战争与上海保卫团的兴起 ; 上海保卫团的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 ; 压制、利用与改编: 上海保卫团与党派政治 ; 1937-1946年间的上海保卫团。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画筌

    画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触动心灵的小事

    触动心灵的小事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道系女配她又双叒叕被黑了

    道系女配她又双叒叕被黑了

    黑料满天飞的著名小花旦在怼天怼地却见了某位霸总秒怂的沙雕少女模式与没有感情的机器模式无缝切换的精神分裂日常。
  • 血统之潮

    血统之潮

    用古神的眼眺望虚空,以巨龙之翼掀起湮灭之风,精灵的血,泰坦的脊梁是他坚实的后盾,他以凡人之躯一力容纳无数血脉,他是诸神和血统的猎人。“要做怪物,便要做最伟大的怪物”“我内心的黑暗谁也无法驾驭,但我双眼之中不乏光明”当他成为凌驾整个虚空的存在时,规则与命运都将向他低头。
  • 我变成了卡牌大师

    我变成了卡牌大师

    如果英雄联盟里的英雄们来到了现实世界,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这天,石墨捡到了卡牌大师,从此,平凡再与他无缘
  • 毒医倾天

    毒医倾天

    "你是我的!"女子一脸凶残的把某人摁倒在床榻,女上男下。"嗯。"男子低声回应,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难道,阿颜没有什么需要做的吗?""没有!!"女子恶狠狠地瞪着,准备撒手,却被男子捏住手腕,瞬间变成男上女下,"嗯?阿颜真是…可爱。可是,我有。""唔……"一朝重生,慕倾颜手撕白莲,脚踩渣男。执指一划,四方皆阵。是医是毒,本是一家。【女主人前小可爱,人后凶残and病娇。】
  • 总是会说再见

    总是会说再见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会走向死亡。我们都不知道何时会面临死亡,亲人朋友也会与你别离,也许是你送别他们到另外一个美好世界,也许是他们送别你。所以请在你有限的生命里,珍惜与亲人的每一分每一秒,父母在,不远游,记得要常回家看看!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为安以和

    为安以和

    我们的故事和世界比起来很渺小,但哪怕在小,我们任然是最独特的一位。致最独特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