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00000043

第43章 反抗5

两人一直用这样的语气争执着,那位太太总是慷慨激昂地高唱着。终于有一天,克利斯朵夫冷然说道他总算看明白了,她的天性如此,无法改变。但既然她的歌唱不好,那就干脆不唱,把它从节目中删掉。但是,那时已是音乐会的前夜:众人都已知道音乐会上有她的歌,而她也在外宣传过。况且她也有一定的音乐天才,能够欣赏歌中的一些优点,因此,克利斯朵夫临时改节目对她是一种侮辱。然而当她考虑到第二天的音乐会或许可以奠定青年音乐家的声誉,也就不想同这颗明日的新星伤了和气。故而她突然妥协了,在最后一次预奏会上,完全依克利斯朵夫所说的去唱,不过她暗下决心在下一天的音乐会中一定要以自己的风格演唱。?

这一天到了。克利斯朵夫毫不着急,他脑中满是自己的音乐,无法对之批评丝毫。他明白作品中总有些要被人笑话,但那又何妨?人若怕被讥笑,就写不出伟大的作品。要想深刻,就要敢于把体面、礼貌、羞耻以及压迫心灵的社会谎言全部抛开。若不想惊动任何人,就只能毕生替庸人们搬弄那些他们所能承受的庸理,就永远无法跨入人生。只有将这些顾虑尽踏于脚下,一个人才能变得伟大。克利斯朵夫这样做了,可能人们会讽刺他,而他有把握不让他们安静。想到熟人们在听到曲中的一些大胆的部分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时,他心中暗自好笑。他准备遭受尖锐的批评,故而先在心里暗作准备。但不管怎样,谁也不能否认他作品中的力量——除了聋子。当然人们是否喜欢这一力量又是另一回事。但那又何妨呢?……讨人喜欢?……有力量就够了,就让它如莱茵河一般把所有东西都卷走吧!?

大公爵的缺席使他碰了壁,爵府包厢中只有几个无关的人,以及在府中作随从的太太们。克利斯朵夫愤愤不平,想道:“这家伙同我怄气,他不知怎样对待我的作品,他怕为难,故而他不来了。”他耸耸肩假装无所谓。然而看见了的人却很在意;这是克利斯朵夫的第一个教训,而对他的前途也有威胁。?

听众也不比主人热情,三分之一的座是空的。克利斯朵夫不由得想起童年音乐会的盛况,心中一酸。他若有些经验就会明白:演奏上品音乐时听众人数当然少于演奏一般音乐时。大多数人感兴趣的是音乐家而非音乐;而且一个与常人无甚分别的音乐家自然不如一个穿短裤的儿童音乐家有趣,能让傻子们开心。?

克利斯朵夫等了一会儿,决定开场。他让自己相信这样更好,认为“朋友虽少却都是知己”,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并不持久。?

音乐一曲又一曲地奏着,场里寂静无声。有一种寂静是大家极度激动,感情即将涌出的缘故,然而眼前的寂静却什么也不是。人们仿佛熟睡了,每一个音符都坠入了漠然的深渊。克利斯朵夫背对听众,全神指挥,但他依然能感觉到场内的情况。真正的艺术家都有精神上的直觉,能知道听众是否对他的作品有所共鸣。他照常指挥,很兴奋,然而来自池子和包厢的沉闷气氛让他心凉如水。?

《序曲》奏完了,大家冷淡有礼地鼓了掌,而后便是静寂无声。克利斯朵夫宁愿受人嘘斥,哪怕是怪叫一声也好!至少对他的作品有点儿活的表示,有些反响!……然而什么也没有。他看看观众,观众也彼此互看,互相从目光中探寻意见却又毫无所得,于是又现出漠不关心的神色。?

音乐重新开始,到交响曲了。克利斯朵夫几乎不能等到终曲,多次想扔下指挥棒甩头就走。他也被人们的麻木传染,竟然不知所指挥的为何物了;他觉得坠入了烦闷的深渊,连他预想的到某些段落时听众会交头接耳议论的俏皮话也没有。人们都专心地翻阅节目单,他听见了纸张哗啦啦的声音,之后又是静寂无声,直至曲子终了;之后又是一阵有礼的掌声以示明白一曲奏完。众人静下来后还有几下零星的掌声,由于无人回应而不好意思地停了。愈加空虚了,而这一小事故更显得听众何其厌烦。?

克利斯朵夫坐于乐队中,不敢东张西望。他想哭,气得直哆嗦。他真想起身大喊:“你们太讨厌了!……都给我滚!……”?

听众清醒了些,等女歌唱家登台,那是他们听惯、捧惯的。那些新作就像大海,没有指针的他们只得彷徨;而她则是德国的陆地,不致令人迷失。他了解众人的想法,轻蔑地一笑。女歌唱家也知道听众都在等她,他去通知她时,她傲气得像个王后。他俩敌视地对望了一眼。按理克利斯朵夫应搀着她,但他却双手插于袋中,让她自个儿上场。她怒冲冲走过去,他极不高兴地尾随着。她一出现,立刻就满堂喝彩。众人都松了口气,脸上放光,来了精神;所有的眼睛都瞄准了她。她对自身魔力满怀信心,开始歌唱,无疑是按自己的方式,全不听从克利斯朵夫头天的吩咐。他脸色剧变,这种捣乱未出他所料。一发觉她走了腔,他立刻敲着钢琴,怒道:?

“不是这样!”?

然而她不管,他就在后面用沉重而生气的声调提醒她:?

“不!不!不是这样!……不是这样!”?

这些愤怒的嘟囔,台下不知,但乐队的人却句句能听到;她一急,拼命拉慢节奏,不该停时也停。而他并未注意,兀自弹奏,以致歌和伴奏差了一节。听众毫无所知:他们早已认定他的音乐既不悦耳,拍子也不准。然而克利斯朵夫不这样想,他脸扭作一团,像疯子一般,终于发作。他突然中止,嚷道:“住嘴吧!”?

她一口气收不住,唱了半节后停住了。?

他又粗暴地嚷道:“得了!”?

全场为之一震,一会儿,他冷冷地说道:“咱们再来!”?

她愕然了,看着他,双手哆嗦,想把乐谱摔到他头上;事后她不明白当时为何未那样做。然而她迫于他的威严,只好从头开始。她全唱完了,一个拍子都没敢变动;因为她认为他会毫不留情,而一想到会再受侮辱她就吓得全身发抖。?

她唱完后,台下掌声不断,并非捧她的歌(她唱别的作品也会博得同样的掌声),而是捧这位著名的老资格的歌唱家:赞赏她是不会错的。同时大家还想补偿她所受的羞辱。他们隐约察觉她刚才唱错了,但认为克利斯朵夫当众指出实在没有礼貌。大家喊“再来一次”,而克利斯朵夫则坚决地盖上琴盖。?

她并未发觉这一新的侮辱,心乱如麻的她根本不想再来一次。她匆忙下台,躲到化装室里把郁积的恼恨、愤怒一齐发泄出来,又哭又叫,骂了克利斯朵夫一刻钟,狂叫声传到了门外。据进去探望她的朋友们说,克利斯朵夫用对下等人的态度待她。众人的议论在戏院中飞传开来。因而当他登上指挥台,演奏最后一曲时,场中颇为骚乱。而这曲子不是他的,而是奥赫的《欢乐进行曲》。听众喜欢这平凡的音乐,故而也不必嘘斥克利斯朵夫,就极简单地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他们故意替奥赫捧场,鼓掌热情要求作者出场了二三次;奥赫自然不放过如此机会,而到此音乐会也完了。?

大公爵以及宫廷中人,那些百无聊赖而又好说长道短的内地人,清楚地知道音乐会的情形。而和女歌唱家有关系的几家报纸都绝口不提那件不快之事,只一道恭维她的技艺,在报道她所唱作品时仅只顺便提及了那些歌。关于克利斯朵夫的其它作品,却只是只字片语。所有报纸都相差无几地评论:“……对位学很有水平,风格烦琐而缺乏灵感,没有旋律。只是头脑而不是心灵的产物,不真诚,只想独树一帜……”——下文则是讨论真正的独创,抬出那些故去的大师,“不刻意追求却自然独树一帜的”,如莫扎特、贝多芬、吕威、舒伯特、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来作证。之后笔头一转又谈到不久当地剧院将重演克莱采尔的作品,于是便把那出“永恒的清新美丽的歌剧”长篇大论地描述一番。?

总之,即便对克利斯朵夫最为欣赏的评论家也全然不懂他的作品;而毫不喜欢他的人自是表现得阴险敌视;而大众,由于没有批评家,无论善意或是恶意的领导,就只能默不作声。需要大众自主思考时,他们干脆不去思考。?

克利斯朵夫心灰意冷极了。?

其实他的失败并不奇怪,他的作品不受欢迎的原因不止一个,而是三个。其一,它们不够成熟;其二,它们太新奇,不能让人顿时领悟;其三,教训这无所顾忌的青年是众人都很高兴的事。然而克利斯朵夫不够冷静,不承认失败是必然的。真正的艺术家在长期被人误解后,看透了人类无可挽救的愚蠢后会心胸开阔;然而他却还谈不上这一点。他相信群众,相信成功,认为那是一触即发的,毕竟他具备条件:这种幼稚的信心现在破碎了。有敌人他认为很正常,但他颇以为奇的是一个朋友都没了。他觉得可信的,一向对他的音乐颇有兴趣的人,在音乐会后再无一句鼓励之辞。他设法试探他们,而他们却总含糊其辞。他一再追问,欲图知晓其真正思想:结果是最真诚的人把他从前的作品,那些幼稚的东西拿来与之比较。

连续几次,他听人以他的旧作作为尺度评论说他的新作不好。但几年前那些作品还是新的时,他们也认为那不好。新的就不好,这是普遍原理。而克利斯朵夫不懂这些,便惊叫起来。别人不喜欢他可以,他不仅容忍,而且还很欢迎,因为他不愿做众人之友。但别人喜欢他却不让他成长,要他一生都做一个小孩,那可不行!十二岁时是好的作品,到二十岁时就不好了;他希望不总停滞于同一阶段,要变,变,一直变下去……要阻止一个人的生长而不让其推进,那不是混帐吗?童年时的作品有意思就是由于有股无限的潜力在那儿,而非由于它的天真幼稚!而他们居然要把这前程毁掉!由此可见他们从不理解他,从未曾爱过他;他们喜欢的是他的庸俗,是他与庸人无异的地方,而非真正的“他”,他们的友谊实则是一种误解……?

或许他夸大了这些情形。一般而言老实人不会喜欢一件新作品,但它若有二十年了,他们就会真挚地喜好——这是常有的。新事物的香味太过浓郁,他们虚脱的头脑承受不了,必须靠时光冲淡这一味道。艺术品一定要积满成年灰尘后才会有人领悟。?

然而克利斯朵夫不能容忍别人不理解现在的他,而是等他成为过去后再来了解他,他宁愿别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根本不了解他,故而他十分愤怒。他妄图被人了解,为己辩理,与人争论,然而这徒劳无益,那等同于改变整个时代的品味。但他却很自信,发誓要彻底改变德国人的品味,无论他们是否愿意。事实上他根本不能如此,几次谈话并不能说服一个人;况且他在谈论时总用词不当,面对作为大音乐家的谈话对象他甚至十分傲慢,这自然只会徒增敌手。殊不知他在迫使别人听他发言之前,先得理清自己的思路。?

而他的命运,他的霉运,却正好给予他以说服别人的机会。?

在戏院食堂,他和几个乐团同事围坐于桌前,听着他的艺术批评,他们惊呆了。他们也并非意见统一,然而却都不满他的大放厥词。拉中提琴的老克罗斯为人忠厚,是个很好的音乐家,且一直真心喜欢克利斯朵夫,于是他假装咳嗽,想找时机说句笑话引开话题。克利斯朵夫却全然不顾,径自越发有劲地谈论,使得克罗斯失望了:?

“他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天知道!心里这样想可以,可那也不必非说不可呀?”?

最困惑的是,他也如是想过,怀疑过这些问题——克利斯朵夫的话勾起了他心中的诸多疑问,然而他不敢承认,一半是怕冒不韪,一半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谦逊。?

吹短号的韦格尔则一句也听不进去。无论什么,无论好坏,天上的繁星或是地下的煤气灯他都同等看待,只愿赞美。他的赞美没有差别,只知道赞美、赞美。这于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一旦受限就会痛苦。?

而大提琴师哥赫更加痛苦。他一心一意地喜好一般音乐:凡为克利斯朵夫所嬉笑、怒、骂、妄加批评的,都是他所热爱的。他本能地挑出一些最为陈旧的作品,对它们充满浮夸的、轻易流泪的感情。他对一切虚伪大人物的崇拜完全发自内心。一些勃拉姆斯的信徒认为在他们的上帝身上能找到旧时天才们的感觉:他们在勃拉姆斯身上爱着贝多芬。哥赫则更进一步,他因勃拉姆斯而爱贝多芬。?

同类推荐
  • 傍晚的尖叫

    傍晚的尖叫

    红番小区有些年纪了,前两年沾某活动的光,刷过一次外墙,很快就像老年妇女脸上的粉,斑驳干燥,透出没有营养的底色来。到处都是横空而过的线缆,阳台一律封死,窗口处投降般伸出些长长短短的衣物来,无论款式还是质地,都在向上天证明,住在这里的人,生活谈不上讲究。但它却在上海寸土寸金的位置,拐到弄口,就是整齐而辽阔的商业区,空气中嗡嗡作响的仿佛不是电流,而是钞票在以光速流动。小小每次从小区走出,穿过两百米弄口,拐到马路上等车,都会有种新生儿奋力钻出母体的感觉,一刻还是憋闷不堪,一刻就天高地远了。
  • 我是谁

    我是谁

    令李清海始料不及的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自己竟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和无奈之中。而所有的尴尬和无奈都在于:他除了能口头申明自己是李清海以外,便再也拿不出丝毫有力的佐证来了……李清海下了车以后,站在一面玻璃镜前照了一下,看到自己面目全非的样子,觉得还是给老婆王玟打个电话,让老婆对他令人恐怖的尊容有个思想准备比较好,免得突然相见之下被吓坏了。他先把电话打到家里,没人接。便又打到了老婆的单位。接电话的是个女士,李清海清了清嗓子,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你好,请叫王玫听电话。
  • 我在豪门的日日夜夜

    我在豪门的日日夜夜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在六岁那年无意中接触豪门,从此在心里便埋下了一个绚丽无比的豪门梦。我从不否定它,也一度为它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拥有进入豪门的资本。可是经历过几段感情之后,我几乎认为那只可能是我年少时生命里一个梦想,越到后来便越不再抱这样的想法。可是命运真的很神奇,当富可敌国的林从我生命里消失,当富二代公子KING再度回来找我再续前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心如止水,拒绝KING后的我已经不再坚持豪门梦,却被命运奇迹般地推到子寒面前——一个隐瞒身份的豪门巨子。因着子寒的宠爱和执着,半年后,我接受他的求婚,告别父母,来到美国纽约比弗利山庄,在这个被誉为“全球第一富人住宅区”的山庄里,在这个成龙、丁邵光亦有宅邸的山庄里,我不知道等待我的生活将会如何,我不知道豪门生活对于我而言。是天堂还是地狱?
  • 买税

    买税

    一大早,镇长许国平又像往常一样背着手在镇政府院子里转悠,脑壳里尽是远远近近的事。现在他最为头痛的是昨天县安委提出交纳安全生产保证金。他和邹书记要各交三千元。如果涛沙镇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县安委给他和邹书记各奖三千元。这样名目繁多的保证金还多着咧,比如廉政建设保证金、计生工作保证金、防疫工作保证金等等,他和邹书记两人一年七七八八算起来,总共要交五六万块钱。说白了,拿公家的钱交上去,年终时奖励是奖励给他和邹书记个人的。对乡镇主要领导来说,这个政策再好不过了。当然,也不是非交不可,但不交的话即便工作再优秀也得不到先进,更拿不到奖金。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热门推荐
  • 贾茹

    贾茹

    王茹变成了贾茹,这不是魔术师的杰作。生于1968年的王茹在1987年高考时总分只得了250分,竟拿到了省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生于1969年,和王茹是同级同学的贾茹,高考得了480分,却入了打工者一族。被王茹代替了的贾茹比王茹小一岁,是农村的姑娘,被替代后竟浑然不觉。考了二百五十分被录去了,考了四百八十分却落榜了,全是因为王茹的父亲王天冲和贾茹的父亲贾继贤的身份和地位不同造成的。王天冲是青山县教育局的一名管财务的干部,是周局长很喜欢的一个人。周局长常常夸他殷勤、谦和。不过其他人,包括分管基层的副局长都不这么认为。
  • 海贼之陆军元帅

    海贼之陆军元帅

    一名陆军不幸身亡,穿越至海贼王的世界。从这一刻起,海贼王的世界多出了一支名扬天下,令敌人闻之便感到恐惧的军队——陆军!军队总元帅——钢骨空:“陆军,这是一支实力恐怖的军队,一支真正能够背负正义二字的军队!”海军三大将——赤犬:“陆军元帅,是我最不想招惹的人!如若哪一天他的行为真的与我心中的正义背道而驰,那么我宁愿退出海军!”海军三大将——黄猿:“不是说光的速度是最快的吗?为什么你的速度会比光还要快?”海军三大将——青雉:“这个世界,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就是他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正义!”陆军元帅——洛宁:“陆地,乃是人类的母亲,陆军理应崛起于这个世界!”(唯一读者群:758190777)
  • 妖灵笔录

    妖灵笔录

    那是剧毒,掩埋于骨髓深处,我不知如何才能解脱,只有一步步走向地狱。
  •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增订本)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增订本)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流派纷呈,作家辈出,无论诗歌抑或戏剧,小说抑或传记,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影响波及世界文坛。而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与文学所经历的跌宕起伏中,法国文学的身影清晰可见。作者在百年来中国对法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中细致梳理,探本穷源,从法国文学流派与代表性作家着手,全面展现其在中国因时因势而变的译介与研究历程,以及对中国文学乃至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荒诞派戏剧等对中国文坛和社会的影响逐步扩大;法朗士、罗曼·罗兰、纪德、普鲁斯特、杜拉斯、罗兰·巴特、勒克莱齐奥等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知;傅雷、盛澄华、罗大冈、柳鸣九、郭宏安等在译介与研究上孜孜不倦;戴望舒、路翎、王小波、余华等的创作从法国文学中受益良多……本书首次以中国视角全面描绘出一幅二十世纪中法文学交流图卷。
  • 腹黑圣王狂妃

    腹黑圣王狂妃

    她是狩猎家族的狩猎者,以猎杀吸血鬼为己任。他是血族冷魅残酷的王,高高在上,无人可攀。床榻之上,他捏起她的下巴:“记住我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王,你的皇。”神圣教堂,他邪肆一笑,步步紧逼,“你杀我一次,我毁你终身,冷子夕,这一生,我们注定纠缠,你跑不掉的。”***传说,血族本性凉薄,绝不轻易爱上人类,若是爱上,便是永生永世,万劫不复。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快穿第五人格:漫漫攻略之路

    快穿第五人格:漫漫攻略之路

    千筱在现实世界中:“呵,小丑,敢放我血,等老娘自摸起来溜到你叫爸爸!”托托的人皇,小丑无限冲刺?放板子翻窗户,实在不行给他个回手掏。终有一日,千筱来到了庄园。“所以我还要攻略?”【是的,随便附身在一个人身上,攻略相应cp】“全部?”【是的。】“可再出新角色怎么办?”【那就一个一个全部攻略呗。】“如果一直攻略不完我还不能回去?!”【没想到玩家智商居然在线】“mmp......”
  • 我的小萌娃

    我的小萌娃

    这是一本道尽现实让人压抑的书,也是一本让人捧腹大笑充满爱的书,‘我’只是个普通人,用普通的视角感慨自己的人生。
  • 快穿女配要上位

    快穿女配要上位

    (推荐枕头新书《惹火娇妻,撩上瘾!》日更~)作为命定的快穿终极女配,东方娇玥的任务就是逆袭女主刷三观,带着系统开外挂,挖墙脚、装偶遇、抢男神、卖萌打滚求抚摸、吵架撕逼样样来!被剧情雷得外焦内嫩不说,偏偏找上她的男神个个是‘奇葩’!太子殿下囧萌呆傻超粘人!狐狸跟班高冷傲娇不忍直视!男神保镖动不动就以身相许!娇玥表示——一入系统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
  • 我很帅

    我很帅

    我不修炼,一样可以登临绝顶。管你什么宗门大能,还是世家老祖,在我面前全部都是渣渣。哪怕面对千军万马......算了......人太多,搞不过。3000字/章。
  • 爱转角遇见了谁

    爱转角遇见了谁

    《爱转角遇见了谁》由顾七兮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七年之痒、丈夫出轨、母子隔离……为了夺回孩子,做了多年家庭主妇的她毅然重新杀回职场,却发现——离婚那天差点撞死自己的冷酷高富帅居然是公司总裁!这是老天有意捉弄,还是爱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