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94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给 不同意我的朋友

以纯朴的眼光看,人类至少面临四项普遍约束:(1)东西不够;(2)生命有限;(3)互相依赖;和(4)需要协调。人类种种制度安排,一概是为了应付这些约束而衍生的。粗略地概括,这四项约束对应着四类经济理论:(1)需求定律;(2)利息理论;(3)制度理论;和(4)宏观理论。这既是通过经济学原理看社会万象的视角,也是本书排列文章的基本框架。

一,所谓“东西不够”,就是稀缺。稀缺不仅指资源不足,同时也指欲望无限。只有野菜的时候,人想要馒头。有了馒头,就想要喝酒,想要吃肉,想要备足了馒头和酒肉到远方去捕捞海鲜,还要用馒头、酒肉和鱼虾喂养艺术家来拍电影。某登山家在攀登珠峰时借助直升飞机越过了一段路程,遭到纷纷指责,那是因为人们不乐意稀释登顶的荣誉。为了争夺这种人造荣誉,就得花费真金白银和时间精力。物质越丰富,欲望越新奇,所以物质无限丰富、人类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的日子是不会到来的。

与稀缺相连的就是竞争。稀缺和竞争,是同义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为了争出胜负,就必须确定竞争规则;不同的竞争规则,就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和不同的后果。其中,所有制是竞争规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有制、全民所有制和政府所有制——不是理想与否的问题,也不是道德与否的问题,而是它们所导致的经济效果,人们能否受得了的问题。

二,所谓“生命有限”,就是指由于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人们不乐意延迟消费的事实。把今天可以吃的苹果推迟到明天吃,就不仅有早晚之别,还有有无之别——明天不一定能吃得上这个苹果了。所以,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早一点消费总比晚一点好。

人们往往以为,利息产生的原因是资源有增长的自然趋势。问题是,如果增长是确定无误的,那增长就早落入预期之内,并反映在资源的现值之中,其现值就不会再出现任何意外的增长。事实上,形成利息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延迟消费会带来潜在的风险,这使得以期货换取现货的人,必须向出让现货以获取期货的人给予充分的补偿,否则没有人愿意延迟消费。这部分补偿,是真实利息的本源。不论资源是否增长,也不论增长快慢,只要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利息就会存在;而不确定性越大,真实利息就越高。现货与期货的交易,构成了金融活动的基础。

三,所谓“互相依赖”,就是指没有任何人是绝对可靠的、但我们又不得不与无数人相互协作才能改善生活的事实。人是自私的,但也有同情心——人们会设身处地地揣度别人的感受,并把这种揣度当作个人感受的一部分。人间因此充满了关爱。然而,人的这种揣度能力,会随着交际网络的扩大而削弱。所以,每个人的爱都只能波及很小的范围。爱心有限,但人无时无刻不需要千万人的帮助,市场便填补了空白。在家庭和朋友圈里,人们重视感情;离开了小圈子,人们仰仗市场和制度的力量。这个连续的光谱,是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的起点。

只要社会上超过一个人,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存在知情不告、尔虞我诈、过河拆桥和互不信任等现象。于是,各种合约安排、组织结构和防范行为便应运而生。环顾我们的社会,法庭、警察、家庭、企业、学校、协会和政党,婚姻中涉及的钻戒、礼金、嫁妆,朋友之间的喝酒、喝酒时夹杂的粗话……种种现象,无一不是为了防范“人际依赖”的隐患而衍生出来的对策。

四,所谓“需要协调”,是指只有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参照系,才能将个人自发的行为导向社会和谐,而不是导向社会混乱的事实。三个人制砖,两个人砌墙,本来合作得天衣无缝。后来一位砌墙的因为熟能生巧而加快了速度,五人的合作便出现了“失衡”,砌墙的劳动力出现了“闲置”或“失业”。要摸索出新的“和谐模式”,不论是让一位砌墙的人转业去帮助制砖,还是改造制砖设备以提高生产率,都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种种宏观经济理论试图刻画、解释和调节的,不外乎是这种因为需要协调而产生的困境。

货币是典型的协调工具。哪怕最简单的铅笔,也需要成千上万人来参与生产。他们不认识对方,不说对方的语言,不信对方的宗教,甚至彼此蔑视和憎恶。世上没有任何人能独自掌握生产铅笔的全部知识,然而铅笔却神奇地被这些独立而分隔的人造出来了。协调这成千上万人的自发行为的参照系,就是价格。如果价格本身受到人为的扭曲,那经济就必定会失调,社会就必定会撕裂。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就是理解社会的协调机制,以及探讨刻意的协调是否会造成更严重的失调等问题。

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如果我们反复从这四类约束来理解社会,我们就很容易察觉人类社会的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

首先,人类主要以社会的方式而不是自然的方式展开竞争。在大多数场合里,我们不是直接肉搏,而是依照各种各样的人际安排和规则,迂回地争名逐利。生产、经营、求学、交友、成家、结社、诉讼、发表、集会和选举,都是既文明礼貌,又毫不含糊的竞争。认识这些人际安排和规则,几乎就是认识竞争的全部。

其次,竞争与合作不可分。两个原本单独卖烧饼的人,结成团队来卖烧饼,貌似竞争由于合作而消减了,但他俩合作恰恰就是为了与其他对手以其他方式展开更激烈的竞争。增加合作,并不意味着减少竞争;要鼓励竞争,也未必要靠遏制合作来实现。我们深化对合作的理解,也就是深化了对竞争的理解。

再有,贫与富未必有关联。除了抢劫和征税等短暂效应外,贫穷和富裕并非总是因果相关的。社会中的少部分财富,是来自于自然界并且可直接享用的,比如山鸡、野果、阳光和空气;但大部分则源自于技术和制度创新,并以无中生有的方式创造出来,比如汽车、轮船、电影和软件。纵观全球,有些地区一贫如洗,有些地区则灯红酒绿,其间的差异绝大部分是技术和制度创新造成的。也就是说,穷人往往不是富人的牺牲品,而富人也往往没有亏欠穷人。

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力量是惊人的。人类因荒诞观念而招致的伤亡,包括战争、政治清洗、宗教迫害、计划经济导致的饥荒等,往往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伤亡不相上下。令人深思的是,打着善意的旗号所犯下的罪行,也往往比明目张胆的犯罪造成的破坏更深重。在美国“9·11”事件中,恐怖主义者公然地杀死了三千人,而以美好愿望为诱因而引发的战争或饥荒,则可以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伤亡和病残。

用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世界。本书提供另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此时此刻,你可能认为(1)保障房能降低房价;(2)减少份子钱,能够增加出租车司机的收入;(3)药品价格过高是药品流通的环节繁冗导致的;(4)民主能够遏制政府乱花钱的趋势;(5)要减少失业就必须创造就业机会;(6)同工同酬法能够帮助妇女提高收入……但只要你翻一下这本书,就会发现这些在社会上根深蒂固、在你看来不言而喻的观点,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化,你将逐渐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衡量;你知道不仅要看“局部”,而且还要看“全部”;你不仅能看见“别人看得见的”,还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你会发现“事实是什么”比“别人怎么形容”更重要;你还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其实颠倒过来才对。

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阅读本书的后果,就是“世界观”的转变。

薛兆丰

2015年6月8日

北大朗润园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全书共分为七篇,从日常生括、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技术的发展时常出于偶然,而天才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对于现实生活的洞见。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真正改变经营形态、商业模式甚至全世界的时刻,是在人们将那些看似并不十分神奇的“新”技术放入到现实场景中的瞬间。技术与现实、用户之间,正在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结合与关联,下一个“iPhone”般的革命性创新或许正孕育于其中。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波将会对当下的商业形态产生强烈的震动,但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其中。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经济的本质

    经济的本质

    本书是“雅各布斯‘城市经济’三部曲”的第三部。雅各布斯从“人类是自然界中遵循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这一前提开始,试图从自然世界中总结出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并综合分子生物学、学、进化论的视角进行阐述,将经济的发展、扩张、和崩溃用系统的机制来重新解释。本书采用柏拉图式的对话体例,对话在五个虚构的人物之间展开,在日常情境中,通过问答来推进,使读者更轻松地进入讨论的语境,也更便于答疑解惑。从城市经济,到国家财富,再到经济的本质,形成了系统的关于这一话题的颠覆性论述,解答有关城市和经济的所有重要问题。
  • 北大经济课

    北大经济课

    “经济”是个无处不在的东西:无论是政治、商业,还是职场、社交甚至婚恋,都有或深或浅的经济学知识贯穿其中。《北大经济课》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事例对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各类经济现象进行全新解读,让你用更睿智的头脑洞悉世事。
热门推荐
  • 修罗模板

    修罗模板

    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年,凭借神秘的角色模板成为了掌握波动之力的剑士。修罗之道,蹒跚前行。他会怎样书写属于自己的传说?
  •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2018年版)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 离开地球表面

    离开地球表面

    本书科幻元素满满,描写了未来世界的14个相互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所处的时代各不相同。有的故事描绘的是150年内的近未来,有的故事描绘的是150-200年后的中远未来,有的描绘的是300年后的远未来。14个故事所属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没有生硬的时代背景介绍。都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展开对时代的介绍。将每个时代的时代特色在各个时代的小人物的背景、经历、价值观中体现、展开,以小见大。
  • 黄粱梦

    黄粱梦

    当你的身体异变的时候,或者并不是坏事!但是,任我怎么想,我都想不到……我会长出翅膀,浴火涅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旁门左道

    旁门左道

    南宋初年,宋金持续交战,中原人口大量南逃。饥荒外逃的三人石决明、水芜菁、冷无心路途结缘,靠“卜卦称骨”度日,遭遇了众多啼笑皆非的奇遇。在三人一系列欢乐生活的交织当中,他们结实无数伙伴,在寺庙里发行“赎罪券”救济百姓、在军队里玩“十面连环计”歼灭金军、开药铺发明“痔疮内裤”赚钱、创办“兴义书院”接纳落榜书生,给予希望……然而此时,他们却被朝廷盯上了……
  • 樵史通俗演义

    樵史通俗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以为自己穿到总裁文之后

    以为自己穿到总裁文之后

    丁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边躺个大帅哥,她以为自己穿到了霸道总裁爱上我,万万没想到......
  • 少女与老人最后的拍拖

    少女与老人最后的拍拖

    小说讲述了一个老人与少女的畸恋故事。已近垂暮之年的翁行天一生中曾邂逅了很多女性。正是这些女性,使他的触觉、嗅觉、听觉、味觉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他成为生命意义上的出类拔萃者。所以他吸引了青春少女桑乐。少女对老人的爱在老人的家庭里激起了一连串的变故,而翁行天对少女桑乐的爱其实质乃是对生命的依恋,带着这种不悔的依恋,他演出了生命最后的浪漫。小说的另一条故事线索曲折跌宕,悬念丛生。它叙述的是桑乐的精神创伤及桑乐对童年时父亲死因的追探。青春少女桑乐复杂的童年和复杂的家事,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类性心理的复杂。毋庸赘言,婚外情既酿下苦酒,又给家庭与社会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
  •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收录了石评梅的大部分散文及小说作品,介绍了石评梅自身的情感苦旅和内心的彷徨与迷惘,揭示了“五四”时代知识女性在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挣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光明的渴望,以及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呐喊,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