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2100000025

第25章 菜根谭(11)

已经趋向于对他有利的就是有德性的,这是柳下跖的想法;巧于粉饰他的外表但言行不一,这是优孟传下来的风气。

一三四

啄食之翼,善惊畏而迅飞,常虞系捕之奄及;涉境之心,宜憬觉而疾止,须防流宕之忘归。

【译文】

寻找食物的小鸟,常因惊吓而迅速飞走,因为常常担心忽然之间被捕杀;经历境界的本心,应该一经觉悟迅速停止,以防止漂泊不归。

一三五

不虞之誉不必喜,求全之毁何须辞。自反有愧,无怨于他人;自反无愆,更何嫌众口。

【译文】

意想不到的赞扬不必欢喜,求免于毁谤反而导致的毁谤无须躲避。自问确有愧疚,那么就不要埋怨别人;自问确无罪过,又何必不满于众人的言论呢。

一三六

视民为吾民,善善恶恶或不均;视民为吾心,慈善悲恶无不真。故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是谓同仁。

【译文】

把百姓看成是在我治理之下的百姓,对善良和罪恶的区别,奖惩可能会不公平;如果把百姓看成是我的心,那么对善良者仁慈,对丑恶者悲悯没有不是真实的了。因此说:天地是同一个根源,万物是一个形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以仁慈之心同等看待。

旷达第五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警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译文】

人的身体不应该过分地劳累,但在闲暇的时候,让自己增加几分忙碌,这样也可以防止惰性的滋生;人的心性不应当过分地随意放纵,但是在经过长期的束缚收敛之后,让它轻松地发泄一下,这样也能使人内在的智慧和灵性得以充分地展现。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头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译文】

人一旦看透了世上的名利之类的世俗之物,心中自然不会滋生欲望的烈火和冷酷无情的争夺念头;只要破除了内心的狭隘和自私,那么生活中到处都可以体会到清风明月那样和谐愉快的美妙感觉。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文】

自己的血肉之躯要看得轻淡一些,那么世间万物在你的眼中就变得空虚,你的心就会经常保持虚无清静的状态,道德良知自然就会来占据心灵的空间;自己的精神品性则要认真对待,那么所有的道理都能容纳接受,内心自然就充实,各种世俗的欲望自然也就无法侵入。

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译文】

整个心灵清澈透明,就如同经常生活在明镜、静水那样的境界之中,那么世上自然看不到任何让你讨厌的事情;只要心平气和,宽容平静,就好像时常被风和日丽的美景所包围,那么自然就感觉不到天下有什么让你厌恶的人。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会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译文】

拿着彩笔对着空中描绘,笔所到之处不能留下任何颜色,天空自然也不会因此而被污染;拿着锋利的刀去切割水,刀不会因此而损坏锋刃,水也不会因此而留下伤痕。人们只要参透了其中的道理,以此为准则来修身处世,那么自己对生活中一切事物的感受和所采取的对策,都将会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适度,这样就会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译文】

一个人置身于时代之中而又善于纠正时代的弊病,就好比轻柔凉爽的风吹散了盛夏的酷暑;一个人被包围在世俗之中而又能够超然脱俗,就如同浅淡的月色与轻薄的云相映相宜。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仍集。

【译文】

只要明了心性,就可了却万物,就好像连根拔掉之后的杂草不会再滋生;逃避尘世,却不回避对名的追求,就如同羊肉的膻味尚存,仍会招来大量的蚊虫。

仕知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念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译文】

身在官场的人虽然显赫体面,若能时常想一想旷野山林中悠闲的趣味,那么追逐权势的念头自然减轻;人世间虽然纷乱繁华,如果经常怀念一下清幽自在的山泉美景,那么追逐利碌的欲望自然会变得淡一些。

梦里悬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虽真觉后假;闲中演偈谈玄,言言酷似,说来虽是用时非。

【译文】

在梦中戴金首饰、佩挂玉器,事事都很逼真,在睡觉时虽然“真”,但醒来后就是假的;人在闲暇时讲解道理,高谈阔论,每句话都好像头头是道,说得虽然很对,但到了实际应用的时候却往往面目全非。

一○

少壮者,常事事用意而意反轻,徒泛泛作水中凫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宜事事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为辕下驹而已,何以脱缰锁之身?

【译文】

年轻力壮的人,遇事常常太过于专注执著,注意力反而不能集中,结果只能像野鸭子浮水那样泛泛地了事,这样又怎能展翅飞上九天云霄?年老体衰的人,本来在处理各种事情时不应该感情用事,却又往往感情因素太重,结果只能终日忙碌,像驾车的马那样,又怎能解脱被缰绳束缚的身体?

一一

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为巢于幕上,可怜燕燕之偷安。

【译文】

猩猩因为嗜酒而受伤失血,让人耻笑;燕子筑窝在悬挂的幕布上,苟且偷安,实在可悲。

一二

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之大海之鹏,则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于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无若虚,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

【译文】

鹤独立在鸡群中,可以说是超然出众,独一无二了;然而,若再和在大海上展翅翱翔的大鹏相比,就自然显得非常渺小;但大鹏再和高空飞翔的凤凰相比,可知凤凰所在高不可攀,无法到达。所以,功德圆满的圣人常常显得虚怀若谷,好像胸中空虚无物;而德高望重的人也大多不会自吹自擂、自我夸耀。

一三

车争险道,马骋先鞭,到败处未免噬脐;粟喜堆山,金夸过斗,临行时还是空手。

【译文】

驾着车在险路上争道先行,骑着马一路扬鞭狂奔在前,一旦失败就后悔来不及了;平时喜欢把粮食囤积成小山一样,又夸耀自家的金子成斗论,最后临死的时候,也一样两手空空。

一四

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古人实受处,今人又虚度了一世。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

【译文】

古人闲悠坦然对待的一些东西,今人却为此而忙碌一生;古人从中受益、得到启发的一些东西,今人却视而不见虚度了一生。今人总是追逐虚幻的不真实的东西,只是因为看不透世俗的肉身,认不真永恒不灭的法身(大智慧)。

一五

人身只为欲字所累,便如牛如马,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

【译文】

一个人一旦为欲望所连累,就变得像牛马一样,被别人所束缚,听人摆布;就会变得像鹰和犬一样,为物质欲望所驱赶和鞭打。如果能够顿悟,头脑变得清醒,清心寡欲,淡泊名利,那么天地也不能动摇我,鬼神也不能奴役我,更何况其他那些渺小的事物!

一六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译文】

一场悠闲安逸的富贵,是凶狠地抢夺得来的,那么虽然得到了,但实际上却是损失;百年的好时光,忙忙碌碌过去了,那么虽然长寿,实际上与短命没有什么不同。

一七

昂藏老鹤,虽饥而饮啄犹闲,肯似鸡鹜之营营而逐食?偃蹇寒松,纵老而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

【译文】

孤傲的老鹤,即使在饥渴的时候,饮水啄食仍很安闲,哪像鸡鸭那样争先恐后去抢食?枝干倾斜弯曲、历经风霜的松树,纵然已很苍老,仍能显出风采英姿自在安详,哪会像桃李那样气势逼人,争奇斗妍?

一八

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以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悟性真如。

【译文】

处在冷静的立场来观察人世间的事物,即使是伊尹、姜太公那样的盖世功勋和巨大作用,伯夷和叔齐的坚贞节气和舍生取义,都不过是大海中漂浮的朽木烂草;若以悠闲超然的态度来欣赏万物内在的雅致和情趣,那么即使像木、石那种枯燥、拙陋,鹿、猪那种愚笨,也都是悟透大道、洞察物情的真实体现。

一九

富贵的,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的,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译文】

富有、地位高的人,一生得到许多荣誉宠爱,到死的时候反而增加了对现世的留恋,好像身挑重担一样沉重;贫穷、地位低下的人,一生一世生活在清贫困苦之中,到临死的时候反而解除了对现世的厌倦之情,就好像去掉了身上沉重的枷锁。如果世人能真心实意地想一下这种情形,就应当马上回心转意,不再贪恋富贵,而那些贫穷、低贱的人也应当立即舒展眉头,大可不必愁眉苦脸。

二○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洪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译文】

人的生命就好像巨大仓库中的一粒米,像转瞬即逝的耀眼的闪电,像悬崖上已经腐烂干枯的树木,像苍茫大海中的波浪。一旦意识到了这一点,人怎能不感到悲哀?怎能不感到庆幸快乐?怎能看不透人生而仍存有贪生的顾虑?又怎能不珍重生命而留下虚度光阴、浪费生命的羞耻?

二一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译文】

人晚上睡觉不过八尺长的一片地方,每天吃饭不过二升粮食,何必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有的人虽然读了很多的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是从没有听说过他安享过一天清闲的日子。

二二

闲看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观竞巢鸟,叹杰士空逞英雄。

【译文】

悠闲中看到苍蝇直往窗户纸上猛撞,忍不住要笑世上那些和苍蝇类似的执迷不悟的人,自我蒙蔽,不明事理;再冷眼观瞧那些争抢着归巢的鸟群,就会为世上豪杰们争强好胜、逞英雄的举动而深深地叹息。

二三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曾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译文】

谁也没有听说过东海的水波有平静的时候,所以人们不必为世事而悔恨叹息;也没有听说过北邙山的墓地为谁留有空位,所以人生在世只管放宽心,舒展眉头快乐地过日子。

二四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译文】

闲来无事,边煮山茶边听水在茶壶中翻滚的响声,从炉中的火候可以体会出阴阳之道;悠闲地巡视棋盘,静观棋局的变化,从手中落子的情形可以悟出决定生死的关键所在。

二五

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心怀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译文】

住在穷乡僻壤茅草屋中的人家,虽然耳目闭塞,见识有限,但他们的心胸却很开阔坦荡;腰系草绳、身穿破衣的山中老翁,虽然不懂那么多礼节客套,但思想观念却都是很真挚、真诚的。

二六

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开。

【译文】

一想到人死后的堆堆白骨和黄泉地狱,就连壮士也会心灰意冷,心有余悸;久坐在清澈的小溪边和碧草丛生的山峰前,就连那些粗俗的人也会变得胸襟开阔,超然脱俗。

二七

福莫福于事少,祸莫祸于心多。惟省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心平者方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

人世间最大的福莫过于事端少,最大祸莫过于疑心多。只有那些不喜欢招惹是非、不找事的人,才能体会到事端少是一种福气;也只有那些心地坦荡、思想单纯的人才能体会到疑心多是一种祸害。

二八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伏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译文】

奢侈的人虽然富裕却不知足,还不如俭朴的人虽贫穷却感到宽裕富足;有能力的人辛苦忙碌却牢骚满腹,还不如拙笨的人安逸自在,又能保全自身。

二九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哪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译文】

人们只知道拥有名声和地位的快乐,却不知道无名无位一身轻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人们只知道为饥寒交迫而忧虑,却不知道不为饥寒担忧而产生的其他忧虑才更为严重。

三○

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味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陈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实之论也。

【译文】

曾经把车拉翻过的马通过调教仍可以供人驱使,熔化之后翻滚的金属终究要被收容到模具之中。一个人如果一味地悠闲散漫,精神萎靡不振,那么一辈子也不会有所进步。陈白沙说过:“一个人身上毛病多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我所担忧的倒是一生中都没有毛病。”这真是确切实在的看法。

三一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培之;天劳吾以形,吾逸吾心以养之;天扼吾以遇,吾行吾道以通之。天岂奈我何哉?

【译文】

上天在降福方面对我刻薄吝啬,我就通过充实自己的德性来培养;上天劳累损耗我的身体,我就通过放松自己的心灵来休养;上天用意外的打击来阻挠我前进,我就借助自己内在的道义来开辟通道。那么上天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三二

贞士无心邀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译文】

正直而有节操的君子本来无心去盼求福气,上天就在他无心的时候遂了他的心愿;阴险奸诈的小人竭力要躲避灾祸,上天就在他最注意的时候让他失魂落魄。由此可见上天的机巧权谋最为神奇高妙,那么人的那点小聪明和手段又有什么用呢?

三三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憾的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译文】

只要内心时常把一切都看得圆满一些,这个世界上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缺憾的事情;只要时常把心胸放得宽容一些,公平一些,那么天下自然不会再有险恶难测、厚此薄彼的人情纠葛。

三四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烁矣。

【译文】

从小在富贵大家族中长大的人,对欲望的贪求像强烈燃烧的火焰,对权势的追逐像疯狂的烈火。如果不用冷静的、平和的心态来约束自己,这些欲望的火焰即使烧不到别人,也会把自己烧伤。

三五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身肢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的破,认的真,才可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的缰锁。

【译文】

如果从虚幻的现象来看,无论是功名富贵,还是人的身体,都不过是徒有形状的躯壳;如果从真实的状况来看,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世上的万物,都与我自身是一个整体。人能够看破、看透世上虚幻的现象,看清、认准人世间的真相,才可以担负天下的重任,也可以摆脱世间种种庸俗事物的束缚。

三六

同类推荐
  •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决定高度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修养、涵养、城府和情绪的综合反应。如果说,人的外表是其身体姿态的写照的话,那么人的态度则是其心灵姿态的投影。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日后成功的跨度和高度。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或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的时候态度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你对人对事付出了多少,你对人对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胡雪岩成功密码》内容简介:胡雪岩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他广交朋友,善于随机应变,精明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他富而不忘本,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 结果第一

    结果第一

    “结果第一”是每个优秀员工应有的执行精神与生存智慧。许鸿琴编著的《结果第一》为读者详细阐述了“结果第一”的理念,并提供了如何提高个人及组织执行力的方法与手段。案例新颖幽默,方案切实可行。阅读《结果第一》能让你顺利找到提高执行力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从而成为“结果第一”的高效员工。
  • 为人处世方与圆

    为人处世方与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越来越多样化了。朋友来往、同事相处、夫妻关系等等,每一个社交圈子都有其独特性,对于不善于处理这些关系的人来说,每一个圈子就是一道解不开的难题。只要懂得以方圆策略指导个人的社交行为,社交就会成为一件驾轻就熟的事情。为人处世知方圆,尽是人间四月天。
  • 哈佛游戏全书

    哈佛游戏全书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
热门推荐
  • 傲娇狼君太霸道

    傲娇狼君太霸道

    臭狼又傲娇了,看来是欠收拾;瞧这小嘴撅的,欠亲亲?想得美,夫君这种东西生气老不好,多半是惯的,打一顿就好了。
  • 樱花绽,许你一生

    樱花绽,许你一生

    皇后为了羞辱他过世的母妃,将绝世丑女赐给他当王妃,与太子同时大婚。一个是大火毁容的她,一个是天下第一美男的他,两人从此命运从此纠缠在一起,女有意时,郎无情,羽衣纷飞,她决绝跳下万丈深渊。他悔,悔自己有眼无珠,他恨,恨自己没能好好保护她。上天怜悯,她用记忆唤回生命,两人相见不相识。各国才艺大赛上,她身边多了一个温柔盛名的男子,他能否用自己的真心,留住她绝世容颜?当皇位、同胞兄弟与她做选择时,他是否会坚心中所爱?
  • 秀林

    秀林

    誉满金陵而又谤走天下的林大姑娘,一朝重生,仍旧是那崖岸之花,刺的仇人生疼、奸佞避之。人人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姑娘今生,便要遇风驭之。
  •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团体,是人们同居共产、共同生活的基本生活组织;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家庭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是首部《中国家庭史话》,它论述了自仰韶文化后期母系家庭出现至近代,中国传统家庭起源、奠基、发展、转型、衰落的全过程。认为先秦时代传统家庭从无到有,逐渐形成;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传统家庭的奠基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小型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为特点的传统家庭形态占据了主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综合经营的小农家庭生计模式逐渐定型;隋唐五代时期传统家庭迎来第一个兴盛阶段,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小家庭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小家庭与大家庭共存;宋辽金元时期是传统家庭发生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以壮年夫妇为核心的三代五口之家成为此后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传统家庭达到鼎盛;民国以后,传统家庭衰落、现代家庭兴起。全面展示了中国家庭的发展、演进历史。
  • 云涌水漫白驹过

    云涌水漫白驹过

    年年轮回,日夜更替,花有开有谢,雨,风,都会来……短篇古文,大家喜欢记得收藏哈
  • 流年梦苧罗

    流年梦苧罗

    净水无痕,却已经年累月,她,从小跟他生活在一块,但她清冷,孤独却又执拗,但却总是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因为心里背负得太多。他,从小陪着她,她的孤独与艰辛让他像是冬日的暖阳一般,为了她,从没有畏惧过任何事,一直守在她身边。直到风雪交加的那天晚上,“抱歉,我不爱你,我一直爱的都是另外一个男人,”她紧握着手说道。他满身是血地躺在雪地上,笑着看着她说完这句话,直到夜色将整个天空吞噬掉。“小呆子,鬼才信你的话呢,收了司空家的东西,别想跑掉,总有一天我会再把你拐回来的。”
  • 风眼

    风眼

    《风眼》这部小说集中讲述上海一家大型出版社一套经济常识丛书遭上级领导严厉批评而产生风波的故事,恰恰呈现出时代转型时的众声喧哗,从而勾画出知识分子的气节与精神。作家孙颙亲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出版历程,作为曾经的出版社社长、出版局局长,他有着对出版业风云变幻的体验与洞悉,以甘苦自知的体贴文字,心思细密地描摹了出版人的心境与生态。《风眼》不仅拓展了出版界知识分子小说的思想深度和生活广度,呈现出丰满而庞杂的编辑内心、精彩纷呈的出版业生态,而且更以令人惊骇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知识分子精神深处的图景。由于改革开放之初,党内对走不走市场经济道路尚未达成统一认知,因此,上海的这家大型出版社因这套书出版所起的轩然大波,让一批知识分子在狂风暴雨中面临抉择、经受考验,而真正的探索和坚守,才是暴风中的“风眼”,平静却扣人心弦之所在。中国特色的出版社,缺不了这些出版社掌舵者的管理经营,他们既承担着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上的风险,又时刻得为出版社谋求经济利益上的开拓,此中甘苦,由一个出版人讲来,尤其活灵活现。这部作品,以小见大,以一件发生在八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事件切入,带出了出版社生存状态和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情感和命运的波澜,尤让人叹息。
  • 小王子,在别处

    小王子,在别处

    易谌,我想起那天下午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童年。很多时候我会遗憾曾经的不告而别,它让我们错过了很多原本的可能。但它也同时让我们在彼此那里都变得深刻。但近来,我渐渐地明白,原来,深刻,并不等于接近现实。我的小王子,他在别处。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承冠

    承冠

    信仰会崩塌,神明会陨落。顾恒只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