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5200000001

第1章 长生福地养长寿根脉

如皋,这是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神奇所在?说实话,十年前,我与你一样对它一无所知。而正是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走进了这座滨江临海的小县城。这一来,还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因为它的古朴自然,因为它的天蓝水碧,因为它的热情好客,更因为它颐养出那么多的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百岁寿星。

让世界惊叹的如皋长寿现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能让人长寿的地方,要么是深山老林,要么是高寒地区,它们都是远离都市、远离工业化、远离污染的“世外桃源”。然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却以其众多的百岁老人跻身世界长寿之乡的行列,让见多识广的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惊叹连连:“从高加索地区到帕米尔高原等地,长寿乡都位于比较偏僻的地区,但如皋这个长寿之乡却处在平坦的经济发达地区,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更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的寿星们生活质量都很高,100多岁了,生活大多可自理,而且还能下地劳动——这真是个不一样的长寿之乡。几十年来,我走遍世界各大长寿之乡,走访了上千位百岁老人,如皋的百岁老人是头脑反应最敏捷、最聪明的百岁老人。”在这样一方平淡无奇的地界,却神奇般地养育出那么多“活蹦乱跳”的百岁老人,这其中道理在哪里?原因在哪里?秘诀在哪里?这些无不吸引外界好奇的目光。

我也是想来如皋探秘的无数好奇者之一,有幸来到如皋才发现,在别的地方,人活到80岁就能称寿星,可是在如皋,活不到100岁,你都不好意思称寿星。为什么?因如皋的寿星多得出奇。

这个“盛产”寿星的长寿福地究竟有多少百岁老人呢?有人告诉我,在如皋142万人中,常年“鲜活”着270位左右的百岁寿星,且80?90岁的健康老人正以一个庞大的基数向百岁迈进。联合国“长寿之乡”的认证标准是每万人中存活0.75个百岁老人,而如皋每万人中竟拥有1.87个百岁老人,超标两倍还多。如此高比例的长寿数字,不得不让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的人心折首肯,堪称一奇。

早在1998年,香港《明报》报道如皋已被列入全国六大长寿地区时,如皋人还蒙在鼓里。直到2011年,有人敲锣打鼓地将“世界长寿之乡”的认证牌匾送到家门口时,如皋人这才淡淡地问:“真的吗?长寿,都世界级了?”当地人对此事淡然的态度,更加体现出如皋就是这么个不显山、不露水,老百姓认认真真怀着一颗平常心过自己小日子的长寿福地。

在见识了如皋寿星多得出奇之后,我还发现,如皋不光寿星多,寿星们个个还都活得十分硬朗。来如皋转一转,你就会发现,这话不假。菜市场里,看到拎着菜篮子正“挑肥拣瘦”的老太太,一问,百十岁;井台边,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从井里打水汰衣裳,一问,百十岁;老街里巷,追着一段“西皮二黄”推开一扇院门,原来是位老翁在自拉自唱,一问,百十岁;田间地头,一位老汉坐在小凳上拔草间苗,一问,又是百十岁……至于有人将神奇的如皋比作一块发面用的“老酵头子”,任意摘回一块,和上面,都能蒸成一款吃后能延年益寿的大馒头。

“穿针引线”“下厨上灶”“读书看报”对如皋寿星来说,那真是小菜一碟。这些长寿老人的精神面貌,让人不禁感慨,他们身上存在的长寿方法,值得我们探寻。

2004年,在如皋东方大寿星园,政府举办了一场“五世同堂合家欢”的大型联欢活动。有40个五世同堂的家庭,代表全市400多个五世同堂的家庭参加了活动。那些百十岁上下的“老祖宗”们,不用搀,不用扶,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他们不光看别人表演,还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93岁的陈朱氏眼神特好,她拿起针线,与年轻人PK迎风穿针,毫不落后。94岁的崔秦氏牙口杠杠的,嚼起干炒蚕豆来如吃豆腐。97岁的蔡本山喜好书法,他当众挥毫疾书,其字遒劲有力令人赞叹。99岁的沈松英老人飞刀走枝,顷刻间一盆造型别致的盆景成型,吸人眼球。活得健康、活得滋润,这是如皋寿星最动人,也最能服人的神奇之处。

有人将神奇的如皋比作一块发面用的“老酵头子”,看着不起眼,谁知这“不起眼”里却蕴藏着巨大的活力。相信后文介绍的,都是一块块掰开揉碎的如皋养生长寿的“老酵头子”,你任意摘回一块,和上面,都能蒸成一款吃后能延年益寿的大馒头。

滋润如皋寿星的“三养”

在如皋听说的养生方法可谓是丰富多彩、简单实用。粗略捋一捋,我将其归纳为“三养”——饭菜养“身”、多动养“筋”、怡情养“心”。

先说说饭菜养“身”。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本义只是就“养命”而言。如皋人讲究的是“民以食为寿”,虽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如皋人对生命养护的更高要求。

如皋人在吃方面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有当地人给我看了一副对联:“青菜豆腐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是清代书画大家郑板桥在如皋白蒲生活一段时间后的有感而发。这与如皋人常说的“青菜豆腐保平安”对缝合榫,由此可见如皋人对饮食的讲究,其实是很“草根”很接地气的。当然,粗茶淡饭保的平安,只是身体的平安。

从饮食习俗看,一些刚刚为大众所接受的饮食习俗,如“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饭吃七分饱”“若要身体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如皋人早就对它们习以为常,并上传下教,代代沿袭。

一日三餐,如皋人习惯早晚喝粥,中午吃饭,这种“一干两稀”的饮食模式很有道理。早晚喝粥既能及时补充人体水分,又可以让人保持适度的饥饿状态,防止营养过剩,这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现代病的发生概率。

如皋人喜好喝水,尤其是天水。在如皋,近八成的老人常喝白开水。如果要在水里加点什么的话,常见的是芦根、竹叶心、藿香、佩兰、薄荷、茶菊……这些草本都是老人们的最爱,它们都具有去火、败毒、清心、明目的功效。

从饮食结构上看,如皋人喜吃蔬、不忌荤。一年四季,如皋地区可食的新鲜蔬菜有近百种,叶类、瓜类、根类、茎类、葱蒜类、水生菜类、食用菌类……轮换着“尝鲜”,变着法地烹调,将人体调得“碱碱的”,想不长寿都很难。如皋是生猪、禽类的生产大县,又是河网密布的水乡,所以能吃到最新鲜的肉、禽、鱼、虾,让营养均衡,让肠胃精神。

此外,如皋人还讲究“粗细搭配”“生熟搭配”“土洋搭配”,而“搭配”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食材的营养价值,利于人体吸收,让人在吃得舒服、吃得健康中延年益寿。

从饮食偏好上来说,如皋人偏好“淡、杂、鲜、野”。

淡,是讲求“粗茶淡饭”,以素为主。在如皋总能听到许多反映“粗茶淡饭”的谚语:“鱼上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冬吃萝卜夏吃蒜,生姜四季保平安”“子饭,糁儿粥,身子长得富足足”“大麦糁儿加把米,吃了能活九十几”。

杂,就是吃的品种杂。如皋九成以上的百岁老人吃饭从不挑食,尤其喜欢吃五谷杂粮,所以营养吸收也比较全面。

鲜,如皋人吃东西的讲究一是要“离水鲜”即新鲜,二是喜吃新成熟或新上市的食物。这样做除了卫生健康以外,如皋还流传着一种心理安慰的说法:吃了新粮,一年不慌。

野,就是喜食野菜。在如皋人眼里,野菜是大自然灵气的精华,是护佑生命的天赐美食。这些让如皋人大饱口福的野菜种类十分丰富,春天有香椿头、枸杞头、马齿苋;夏天有芦笋、小蒜;秋天有胡萝卜缨、毛老虎、紫花草、苜蓿、蕈子……扁担欺不了有力的,冷天冻不着出力的,长寿少不了勤力的。

再说说多动养“筋”。如皋有这样一句谚语:“扁担欺不了有力的,冷天冻不着出力的,长寿少不了勤力的。”老百姓以最生动直白的语言,说穿了运动与长寿的关系。

中医把人的皮、肉、筋、骨、脉称为“五体”。古籍《易筋经》中就有对于筋与健康的论述:“筋弱则懈,筋壮则强,筋和则康。”而如皋人早就认识到“筋骨”是人体之本。多动能强筋健骨的道理,也早已深入人心。

如皋的百岁老人们在旧社会度过了半辈子,他们大多从事体力劳动,虽然辛劳,但却练就了一副好身板。步入老年后,他们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轻微的田间劳动外,开始自觉进行适度、适合的体育运动,诸如散步、长跑、跳舞、打拳、打门球、放风筝……老人们这些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既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消化能力,又可促进细胞更新、延缓衰老进程。

如皋长寿形象大使陈鑫老人说:“在家蹲蹲,头脑昏昏;出门走走,精神抖擞;活计做做,快乐多多。”浅显直白的几句话,却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长寿真理。

最后说说怡情养“心”。

心情心情,看来这“心”与“情”最是亲密无间。

情绪能养心,情绪也能伤心。我发现如皋人似乎天生就知道这一条看不见的健康通道。所以如皋人总是变着法地让自己快乐一点、洒脱一点,轻易不肯让心累着一点。

我所看到的如皋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脸笑、心情好。再深究这点,我发现,这些长寿老人的快乐都是自找的。他们中有自娱自乐的,如拉拉胡琴、唱唱小曲、摸点小胡(一种长牌)、喝点小酒、读书写字、画画作文,有的乐善好施、念佛吃斋、积德行善,有的含饴弄孙、老少合伴、夫妇和乐,有的看破世事、与世无争、逆来顺受、苦中作乐……这些看似简单的寻乐手段,却是有效的情绪“调节剂”,是生长在如皋这片乐土的人们千百年来的实践传承。这种更高层次的养生方法,确实值得我们这些想要健康长寿的人们去探讨、去学习、去效仿。

愉悦的心情是一条看不见的健康通道,我们也应该像如皋长寿老人一样,变着法地让自己快乐一点、洒脱一点,轻易不要让自己的心累着一点。

学如皋人养生,人人都能寿满天年

如皋的百岁寿星很多、很旺、很出名,然而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与全国大多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大同小异。如皋人与我们一样,担心环境污染的危害,也有对食品安全的隐忧,还有心浮气躁的干扰……可他们当中却轻松活出那么多“高质量”的百岁寿星。正是看到这种不过分讲究各地气候环境的因素,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一套可以轻松“复制”为我所用的长寿方法,简单、易学、有效,只要从我做起,就能长命百岁。

在如皋,我所见到的百岁老人,如果你问他(她)能活百岁,有什么秘诀吗,他们除了冲你憨笑,并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如果你跟他聊喜欢吃点什么、做些什么,那他就有话可说了。喜欢吃肥肉,肥肉又糯又香;喜欢用小勺到糖罐里舀糖吃;喜欢喝点小酒(黄酒);喜欢串门子拉家常;喜欢家里来客人,人多热闹……簇拥在一旁的晚辈们,一边七嘴八舌地补充着,一边撺掇老人给来访者表演拿手“绝活儿”。寿星们也就如同“人来疯”的小孩子一样,表演起来。他们或唱段小曲,或拉段胡琴,或打几声号子,或打一圈自创的健身拳……大家哈哈一乐,送客。走了老远,回头还能看到老寿星在向你挥手。

我终于明白,如皋的寿星是“活”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一代一代人“传”下来的,而不是靠几个科研人员“写”出来的。那些养生之道,就在这一餐一饭、一举一动、一欢一乐之间,长寿自然就能慢慢滋养出来。如皋的长寿现象,就像一张黑白照的底片,只要你乐意,你就可以洗印、放大无数张。所以,无论你生活在何处,无论你年龄大小,只要你能从中学到一两招如皋的养生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改善体质并不是难事;如果能学上四五招,那精神面貌的改善也不在话下;如果能学上个十招八招,那健健康康活上百十岁也是件轻松的事。

说到长寿秘诀,如皋老人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寿星绝对都是“活”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你看那还活跃在田间地头的老人,在家也闲不下来的老人,他们很少有不长寿的。

如皋养生小知识

如皋的祈寿风俗

长命锁

如皋妇女生了小孩,娘家的“月子礼”中少不了银质的长命锁、项圈、手镯、脚镯等小孩饰物。古人认为,银饰在身,能养生袪病。戴银饰能“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更多的还有祈寿的祝愿。旧时婴儿成活率低,为了保住婴儿,民间想出了许多法门。古人利用银子的辟邪作用,在长命锁上刻上“长命百岁”“福寿双全”等祈寿的内容,加之锁、圈都有将婴儿锁住、扣住、圈住的含义,故借指小儿就此得以“生根”。

过百路

如皋的小儿生下来百日这天,家中的长辈要赶在卯时(上午5?7时)左手怀抱小儿,右手执小笤帚(有辟邪之意),前往县城内的“长巷”和“百岁巷”走一趟。途中抱婴儿者要不断念叨:“某某(婴儿名字)长命百岁啊。”此后还要走过集贤里、状元坊,其意企盼小儿将来不光长命百岁,还能成为“状元郞”。远乡的村民进城不便,也要抱婴儿过百岁桥、百岁坊、百岁庄。这些就是俗称的“过百路”。

“偷”百岁碗

如皋百岁老人寿宴用碗被称为“百岁碗”。凡参加寿宴的来宾吃完饭后,无须主人同意,就可以将百岁碗偷偷带回去给家中小孩吃饭用,以沾喜气。主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人“偷取”。后来,这种“偷”百岁碗的习俗越来越普遍,主人家索性事先做好许多特制的百岁碗作为礼品回赠宾客。现在,这一风俗已由客人“偷”百岁碗变成了主人向客人赠送百岁碗。

千叟宴

康熙五十二年,为庆贺康熙皇帝60大寿,特邀千名人瑞举行盛宴——“千叟宴”。如皋有两位长寿老人——如皋白蒲81岁的老人吴际昌和77岁的画家施景禹奉旨同入宁寿宫参加盛宴。时至今日,这段寿典佳话还让如皋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豪。

此后,知县杨受廷主修《嘉庆志》时,首次独辟“耆寿”栏目,开创了如皋地方史志记载长寿现象的先河。以后县志的“贞寿”栏目,都实录了数以千计长寿老人的姓名、年龄,还记述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和高寿者的个性特点等。仅清嘉庆、道光、同治三志及民国志记载的长寿老人数量就达1806人,其中百岁寿星52位,90?99岁的人瑞215位,80?89岁的长寿者1053位。

同类推荐
  • 带病活到天年

    带病活到天年

    本书将为你呈现如何从心理上理解疾病,当遭遇疾病时,如何与它和平共处;如何走出心病;等等。其实,一切很简单,最想说的是:请理解和接受疾病,我们可以改变疾病。
  • 糖尿病科学保健指南

    糖尿病科学保健指南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昏迷。本书主要分别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各种食物等做了全面、科学系统地阐述,并介绍了防治糖尿病的食疗药膳方,对每一个食料保健方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 癌前革命

    癌前革命

    2012末日的预言已被瓦解,癌症的梦魇却依然盛行。从“癌症受害者”到“健康创造者”仅一步之遥,快来恶补防癌策略,一起加入逃生训练营。
  • 女性健康与保养

    女性健康与保养

    本书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方法对女性健康与保养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供广大女性朋友参考和应用。
  • 肝病食疗菜谱

    肝病食疗菜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肝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菜肴色、香、味俱全。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肝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热门推荐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酥油花

    酥油花

    柔软的夕阳穿过窗棂,一根根铺洒在佛龛上。像谁的纤纤玉指,想要拭净那如有如无的微尘。金黄的阳光中,原本烟雾弥漫的佛龛显得更加神秘庄严酥油灯的灯花跳跃着,在夕阳中闪闪烁烁,形成无数个黄白相间的光环,好像佛菩萨真就存在,并发出智慧和慈悲的光芒一根根光线攀上另一阶佛龛,落在那鲜艳的酥油花上。光线一下变得格外轻盈,生怕弄伤那绝尘的圣洁花朵扎西老人盘腿坐在牛毛绒卡垫上,神情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那碗酥油。多年以来,除了经营他的小货店,他就这样不停地捏着各种颜色的酥油花。好像哪一天,他终究会把那坨酥油捏成银元金元宝似的。
  • 你的怪兽男友

    你的怪兽男友

    《你的怪兽男友》丁丁张全力主推!知乎脑洞大魔王首部故事集,如果你的男朋友长不大,就看这本书。一派胡言可是荒唐有趣,怪力乱神偏又处处深情,欢迎来到不合逻辑不靠谱不存在却又妙趣横生的不正常恋爱研究中心。本书内容脑洞大到如下:我是一头生活在城市郊外的怪兽,每天打劫落单路人,敲诈勒索,以此为生。——《怪兽凶猛》。每天回家都能看到女朋友死在床上。女朋友批注:是真死了……——《孤独的城市》。王二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叫王二。爷爷说:为了纪念王小波。——《遗落在光年之外·三》。
  • 把他送回家

    把他送回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如此这般小女子

    如此这般小女子

    一个正正经经,小肚鸡肠,呲牙必报的女子。扑倒?还是反扑倒?这都不是问题。只是……夫君,你这肚子也太大了吧。群聊号:七七一520七一六
  • 快穿:男神他又撩又宠!

    快穿:男神他又撩又宠!

    “哥哥,不要打我,求求你不要.....”“拿钱出来,快拿钱啊!”时妤满身青肿,浑……
  • 私人订制的异能

    私人订制的异能

    关于一个表和十二件饰品的故事。各自有不同际遇,却殊途同归。不要让前文赘余的铺垫蒙蔽了双眼,此文绝不后宫种马!绝无扮猪吃老虎装逼打脸!
  • 只是怀念,别再相见

    只是怀念,别再相见

    一纸婚约,沈陌然每次做完,都会不屑的丢给安夏一塌钱!“既然做了拜金女,就要做的敬业!这样才有职业道德是不是?安小姐……”沈陌然恨安夏,恨她的所有。可安夏却是苦涩的笑了:“谢谢老板!”如果这纸婚姻是场赌约,那安夏赌他一定会爱上她!可这所有的一切,却是在那个一地鲜血的夜晚,戛然而止!“沈陌然,我们只是怀念,此生都别再相见了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个王妃不怕冷

    这个王妃不怕冷

    她,本是殷家村里人人避之不及的“扫把星”,因阴年阴月阴时阴刻出生的煞阴命格,自出生之日起便被全村人“发配”到村子里最偏僻的角落“隔离”起来,一道圣旨却让她摇身一跃成了王妃。他,本是不受待见的贤王爷,因遭暗害沾染怪疾而百药不治,为医病他不得不娶这个平民女子为妻。她有自己的爱好,收集奇形怪状的石头、学习边塞语;他有他的追求,跟边塞侧妃岑澐一生一世一双人。原以为自己会跟他相安无事而后孤独终老,不成想暗流涌动、步步杀机的王府终究没能让她独善其身,丞相女儿的羞辱、侧妃的陷害、太子的接近、才子的邂逅,遭误会、受酷刑……一次无意间的偷听,让她窥探出一个惊天的秘密,家国面前的爱恨情仇她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