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0900000020

第20章 古巴比伦的经济

巴比伦的经济

巴比伦疆域辽阔,其中有开垦的土地,也有未开垦的土地。没有开垦的土地一般都是荒草丛生,毒蛇猛兽经常出没。当然,这样的地方也成了猎人狩猎的最佳去处,同时也是贵族游乐玩耍的场所,尤其是表演狩猎和徒手搏狮。

巴比伦人还将目光转向了地下。他们在那里挖到了油、铜、铅、铁、银和金。斯特拉博宣称他在美索不达米亚挖到了“石油精或水沥青”。据说,有人向亚历山大报告说他在巴比伦找到了一种会燃的水。亚历山大凭借自己的常识,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当他看到那种“水”点着时才恍然大悟,相信了自己的眼睛。

聪明的巴比伦人很早就学会了染色和刺绣技术。那时的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羊毛。后来巴比伦人生产的布匹、呢绒经过商人之手转运到希腊、罗马,并在那里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得到了很好的称赞。在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很早就知道使用机器了,如织布的布机及制陶的转盘。巴比伦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砖,这种转是用黏土和稻草混合而成的。刚开始的时候,是经过太阳晒干制成的,后来人们渐渐使用火烘烤的方法来制砖。自从使用烘烤技术之后,生产转为一大行业。到了汉谟拉比时代,各行各业发展的速度都非常快。为了便于管理,出现了各种公会组织。

当时,社会通行的交通运输工具是驴车。马传入后,由于交通工具的革新,巴比伦的商务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这也为巴比伦累积了巨大的财富。为了更加广泛的进行商业贸易,尼布甲尼撒知道只有修筑道路,才能加速经济、贸易的往来。他曾对史官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一定要写下,是我把许多羊肠小径改成大道的。”道路的扩展,大大方便了贸易的往来。更多的商队涌进巴比伦市场,商品交易额迅速增多,巴比伦当时的商务之盛达到极点,其商务总额几乎占了世界的一半,就连巴比伦郊区也都成为外国人的投资对象。一位波斯富翁给波斯王居鲁士写过这样一封信:“这真的难以置信,我想这次我们这笔房地产,是没有人能够与我们抗衡的。它位于巴比伦郊区,交通非常便捷,即使是回来也不会大费周折。”

美索不达米亚疆域辽阔,政府管理起来非常费力,尤其是对经济秩序的维持。由于地方上常有割据把持之事,而盗匪时常出没,滋扰生事,让贸易受到很大阻碍。除此之外,政府还加大纳税份额,且征收通行税的关卡很多。巴比伦商贸之所以能繁盛,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两点,一是有安全宽广的国道;二是水路畅通。幼发拉底河从波斯湾至底比斯的水路非常畅通,而且往来非常便捷。这两点,都得归功于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征服了阿拉伯及泰尔,开通了巴比伦东至印度、西至地中海的道路。不过,这种开通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海道之路充满艰辛。当时虽然有大船,但是暗礁、未经测量的航线以及海盗的横行,使许多商家常常遭受生命财产的损失。货物起运,不知道会在哪里会遇见盗匪。

巴比伦文明诞生在肥沃的两河流域附近,但从其本质上来看,是属于商业文明的。流传下来的巴比伦文献,大多也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考古学家通过对古巴比伦买卖、借贷、契约、合伙、佣金、汇兑、遗赠、合同、期票、本票的细致研究,发现巴比伦的物质文明竟然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从那些流传下来的巴比伦作品中看到巴比伦人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当然,在这繁荣的背后,是大量的奴隶在辛勤劳作。

从尼布甲尼撒时代起,就存在着许多奴隶,他们常常与买卖契约有着很大的联系。当时奴隶的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是战俘,在战争中被抓来的俘虏;第二种是由阿拉伯人掳掠而来的外邦人;最后一种是奴隶们所生的子女。男、女奴隶的价钱也不一样。一个女奴隶大约值20—65美元;男奴隶,大约值50—100美元。奴隶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伺候主人。女奴隶更惨,不光有劳役,还要用身体为主人服务。在当时,有这样的风尚,即如果一个女奴隶不能为主人生下很多孩子,那么对于她来说反而是耻辱。奴隶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主人的。可以说,主人掌握着奴隶的生杀大权。逃出的奴隶,任何人不得收容;如果有人帮助捉回奴隶,会得到赏金。

奴隶也有服兵役及劳役的义务。如果奴隶生病了,主人有责任为他看病。对于年老体衰的奴隶,如果主人非常善良,就可以得到一份较为轻松的工作。如果主人同意,男奴隶是可以与自由女性结婚的。其子女,可以凭借母亲的身份成为自由人,而不再是奴隶。法律规定,如果男奴隶与自由女性结婚的话,死后其财产的一半归主人。当然,奴隶也可以从事工商业,但必须由主人出面。他们把自己的所得,即部分利润献给主人。如果奴隶有钱的话,也可以为自己赎身。如果主人比较宽厚,奴隶也比较忠诚,奴隶说不定还会获得自由。但这种情况并不是经常出现。由于奴隶的生育率非常高,甚至超过了自由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奴隶人口自然要高于自由人。这些奴隶终日在辛勤劳作,但也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隐患,那就是随时联合起来,对付主人,或者是发动叛乱。

发达的农业

苏美尔文明的起点,肯定是农业。公元前4000年,这里就出现了早期的农业,勤劳的苏美尔人已经学会了种植大麦和小麦等经济作物。除此之外,苏美尔人还学会了怎样控制洪水的泛滥、如何保护周边的庄稼以及如何疏导河水灌溉农田。他们学会了收割庄稼,也知道怎样储存粮食。后来,他们的农耕方式被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所继承。

两河流域经常会泛滥,农民害怕河水冲走沃土,冲毁庄稼,常常用土筑起很高的土堤。为了灌溉,巴比伦人修建了不少水库及水道。水是巴比伦的重要资源,水库及水道还设有水闸。如果干旱了,就打开闸,浇灌庄稼;如果不需要,把水闸关上,这样也保存了水资源。高处的田地,为了解决浇灌问题,巴比伦人便用水车进行灌溉。尼布甲尼撒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功绩无处不在。他曾修建水库,开通运河。据说他修建的一座大水库,灌溉良田无数,现在还能见到用文字记载的第一条水渠的几个部分。这条水渠起于底格里斯河,被人们称作盖里夫水道。它最初是由苏美尔的拉伽什首领修建的,后来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在艾特鲁什河用石块建造了一道水坝,河水通过一条绵延5.8万米的水渠流向尼尼微。

农业生活必不可少的就是家畜的饲养。牛、羊、马、驴是家里主要饲养的家畜。尤其是牛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可以作为生产的得力助手,还可以作为食物来源,真是一举两得。一般的情况下,人们是不吃牛肉的,除非是在重大的节日里,但牛奶是主要食物,它不仅可以用作饮品,还可以被制成黄油和奶酪。

在这些被开垦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除少量是自耕农外,大部分是佃农或农奴。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早期的巴比伦人使用的耕田工具是石头。目前,发现最早的农具是一把石锹,这把石锹大约是公元前1400年前使用的。当时耕地的牲畜一般是牛,用牛耕田时,犁端放个石锹,耕好田后,用一根圆筒播出种子。从早期乌鲁克时期的楔形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出现了一种简单的耕犁,叫“阿得犁”,时间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公元前6000年前,就出土了一种管状播种机以及一种木制的带有硬齿的打谷机。

据专家研究,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懂得了植物栽培和种植技术。在4000年前,古苏美尔人就知道用试错法区分海枣树的性别,以提高果实的产量。他们经过多次试验,知道不结果实的是雄性植物。为了不影响雌性植物的生长和结果实,会把雄性植物拔掉。他们还会把雄性海枣树的花粉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放在雌性海枣树的花朵上,使果实产量大增。

最早的商业银行

银行是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发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巴比伦的祭司在神庙就建立了信贷机构,也就是我们古代常说的钱庄。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银行。据泥版文书记载,祭司在经营钱庄方面很有经济头脑,很会做生意,很有信誉,而且比较地道。他们借贷对象主要是农民,对贫苦的农民还会免收利息。这样做,一方面表明这是神的恩赐;另一方面表明他们的仁慈宽厚。到公元前7世纪,这种商业银行在古巴比伦王国极为常见。公元前6世纪,得到了高速发展。

借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物借贷,一种是金银借贷。利息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收取,实物为33%,金银为20%。如果违反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偿还方式一般为分期付款,以一个月为期限。借贷契约写在泥版上,作为凭证。对于不同身份的借贷对象,偿还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借贷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就要本息一起归还;如果借贷人属于贫苦阶层,一般会免收利息。但要在契约上写明以某种财产作为抵押,通常是房屋、土地或奴隶。在签写借贷契约时,一般还要有5到8个证人,并盖上证人的印章。在借贷关系解除后,要当面把泥版砸碎。我们今天见到了一些契约泥版,说明当时还有人还不清贷款。法律是保护债权人的,规定欠债必还,但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也会保护债务人。比如,法律规定,农民以收成为抵押所欠的借贷,但是如果赶上天灾人祸,没有收成,本年的利息应该减免。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曾出现过一种可以用来流通的青铜环,到古巴比伦时期,这种青铜环逐渐被金银取代。当时,在市场上流通最为广泛的货币是银子。那时还没有铸好的货币,只能靠秤来称定金银的分量,最小的称重单位是“谢克尔”。有资料表明,在亚述时期,曾出现了一种半“谢尔克”的银币,上面印有伊什塔尔女神的肖像。

同类推荐
  •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

    《中国忌讳》分为“文化、娱乐之忌”,“生产、行业之忌”,“岁时、饮食之忌”,“人生、礼仪之忌”四辑,林林总总,共一百零一篇。作者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且对现实生活多有了解,“主旨依然是将传统国学草根化,从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切口——中国老忌讳深入进去,与大家轻轻松松地聊天、摆龙门阵”(《后记》)。举凡信札的书写格式,对联的正确贴法,祭文、悼词、挽联的撰写要则,古玩行的“捡漏”和“打眼”,演员应遵的行规,请吃河豚的规矩,如何有礼貌地谢绝上门叩访,怎样选择住房和布置卧室……作者皆能深入浅出地解说,往往涉笔成趣,令人击节。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为加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充分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教育部社科中心于2014年12月在辽宁大学召开“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与导向”理论研讨会,本书择优收入部分会议论文。同时还从其他学术会议论文和近年已发表的论文中选辑了部分文章。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创新基本理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热门推荐
  • 东汉王朝(一)·绿林聚义

    东汉王朝(一)·绿林聚义

    《绿林聚义》一经完成,便由长江文艺出版社重金打造,而于近日全线推出的《东汉王朝》系列,一出版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本书也延续了路兴录作品一直以来大开大合的气势,大情大爱的胸怀,朴素凝练的语言,令人不忍释卷的故事情节。
  • 重生校园之全民武时代

    重生校园之全民武时代

    【本文女强文,前期女主小白,后期性格转变,腹黑+毒舌】她肥胖,被丈夫漠视,被小姨子们嘲笑,被婆婆嫌弃。苏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肥胖的身躯还有因肥肉而模糊不清的五官,再低头看着手上长满了茧子…然而,一朝重生,回到初中时代,看她如何逆袭人生…但…这个世界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呃…
  • 系统之宇宙最强者

    系统之宇宙最强者

    沈苏阳得罪了一个女人,然后就被人从高楼抛下。就在沈苏阳认为自己生命要结束时,一个仙女一般的女神救下了他,同时沈苏阳还得到了一个系统。此后沈苏阳就开始了修炼之途,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 遁甲天书之术士传

    遁甲天书之术士传

    都市之中,妖魔鬼怪,奇人异事,从未断绝,然而此时,术士江湖上突然传闻,一仙人所写的遁甲天书出现,因此,一场搅动术士界的风暴,就这样来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老婆大人有点冷

    老婆大人有点冷

    腹黑总裁与冷清娇妻缔结契约婚姻,爱情于两人而言就像一场强势攻防战,你追我赶,却落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六年后,当她一身冰冷如斯的带着一个酷似他的小孩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乱,她的情也跟着乱了。欧阳瑞西:穆季云,我留下也可以,但是我只做那一个唯一。穆季云:我迟到了许多年,请你原谅我。人生若只如初见,恋君已是十二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纵观世界文学领域,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里的普柳什金,以及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最具代表性。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 梦想的边疆

    梦想的边疆

    “中国古丝绸之路”共六卷。全套书稿以时间为序,对先秦时期丝绸之路的滥觞,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五代、宋、辽、金、西夏时期纷繁背景形成的“丝绸之路”上的别样景观,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扩展,明朝水陆丝绸之路的经营,清代丝绸之路的衰落及现代人文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的复兴及其前景作了全景式的再现,以历史变迁中的人文景观为大的历史背景和叙述主体,整体、全面地展开对古丝绸之路的研究与叙述,是集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读物。本书是该套书中的《梦想的边疆(隋唐五代时期的丝绸之路)》分册,由杨献平编著,描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
  • 狂妃当道王爷请接招

    狂妃当道王爷请接招

    【玄幻言情《天降冥妃太抢手》已经开坑】六年前,她从陈国最受宠爱的小公主变成了阶下囚。在黎城阴暗的地牢中,那人用修长的手指亲自将这世上最毒的药丸送入她口中,俊秀的面容上却笑得如沐春风。当天晚上,她大病一场。三日之后,她从陌生的床帐内醒来,睁着一双澄澈如泉的眼睛望着他,白皙的小脸上满是惶恐。“这里是哪儿?你是谁?”“这里是黎城,我是……”他站在床边望着她的样子看上去依旧温文尔雅,却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顿了一顿。她歪着脑袋坐在床上疑惑地望着他,静静等待他的回答。他幽深如墨的的眸子望着她沉吟片刻之后勾唇莞尔一笑,伸出微凉的指尖扶了扶她细致的面颊。“我是你的远房表亲,你可以叫我昀哥哥。”从此,她与他朝夕相伴,一过就是六年。六年后,他落入她精心设计的圈套中,伤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鲜血滴落在他洁白的长袍上犹如一朵朵盛放的罂粟,衬着他温润的笑颜显得格外妖娆。他用那双依旧温润的眸子盯着她一动不动,缓缓凑近她耳边轻声问:玥儿,这就是你想要的么?
  •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Worldly Ways and Byw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