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100000007

第7章 脾胃系病证(1)

烧脾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赤芍、干姜(炮)各20克,良姜(油炒)60克,甘草120克。

用法:上为末。每次6克,白开水调服,每日2-3次,不拘时候。

功效: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恶心,不思饮食,或喜食热物,舌淡苔薄,脉缓弱。

说明:方中赤芍散瘀止痛;炮干姜、良姜温中散寒、和胃止呕;甘草益气补脾、缓急止痛。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等病,本病病因复杂,目前多认为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改变所致。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赤芍有镇静、解痉及抗炎止痛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效果;干姜、良姜均有镇痛、抗炎作用,干姜还有镇静、止呕及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良姜还有抗菌作用;甘草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及镇痛作用,能调节免疫,且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诸药共用达到镇痛、抗炎、抗菌、止呕及调节免疫等目的,可以治疗慢性胃炎等病证。

愈痛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五灵脂10克,炒延胡索10克,煨莪术10克,炒高良姜10克,当归1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热醋汤调服,每日2-3次,不拘时候。

功效:活血行气,祛瘀止痛。

主治:胃脘刺痛或如刀割样痛,痛处固定不移,按之则痛甚,或见吐血、黑便,或见胁肋疼痛,或见腹胀纳差,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者。

说明:方中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高良姜温中止痛;当归和血止痛。热醋,热以通经,醋以缓急。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胃痉挛、慢性胆囊炎等病见上腹刺痛明显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五灵脂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有免疫增强作用;延胡索有镇痛及镇静、安定作用;高良姜有镇痛、利胆作用;五灵脂、莪术能改善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延胡索、莪术、高良姜均有抗溃疡作用。诸药共用达到镇痛、解痉、镇静等目的,可以治疗胃脘刺痛等病证。

泻胃汤《医学入门》

组成:大黄12.5克,葛根5克,桔梗、枳壳、前胡、杏仁各2.5克。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泻胃,宣畅气机。

主治:胃气实热,唇口干燥,便秘烦渴,睡流口涎,胃脘胀痛或灼痛,嗳气吞酸,喜食冷物,舌红苔黄,脉数。

说明:方中主以大黄通腑泻热,辅以葛根退热、升津止渴;枳壳行气宽中除胀;前胡降气化痰清热;桔梗宣膈利气;杏仁降气润肠通便;生姜和胃止呕。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本病发生多因进食了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口服了大量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饮食、药物等引起。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胆囊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大黄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有泻下作用,可明显促进胆汁分泌;葛根有明显解热作用;桔梗有镇痛、解热作用;杏仁有抑菌、镇痛及润滑性通便作用;前胡有抗菌作用;生姜能保护胃黏膜,有抗菌、镇痛、解热作用;桔梗、枳壳、前胡、生姜均可抗溃疡。

诸药共用达到抗菌、镇痛及泻下、解热等目的,可以治疗急性胃炎等病证。

组成:桂心60克,生姜60克,胶饴250克。

用法:前两药细切,加水240毫升,煮至180毫升,去渣。入胶饴烊化,分3次服。

功效:温经散寒,缓急止痛。

主治:胃脘痞闷疼痛,恶心呕吐,嗳气,不思饮食,或伴周身酸楚,或伴恶寒发热,苔白腻,脉迟涩或浮紧。

说明:方中桂心(肉桂)温经散寒、通脉止痛;生姜降逆和胃、散寒解表;胶饴(饴糖)味甘缓急止痛。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见胃脘疼痛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肉桂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缓解痉挛性疼痛,对胃肠刺激有缓和作用,可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且有抗溃疡及抗炎作用;生姜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保护胃黏膜,有镇呕、抗菌、镇痛、抗溃疡作用。诸药共用达到镇痛、抗菌、镇呕、解痉,缓和胃肠刺激,增进消化能力等目的,可以治疗急性胃炎等病证。

桂心三物汤《备急千金要方》

苍术茶《上海中医药杂志》

组成:苍术20克。

用法:上药冲洗干净,稍沥去水分,置杯中,用沸水200毫升冲泡,15-30分钟即可饮服。每日1剂。

功效:祛湿健脾,降浊升清。

主治:胃脘胀满,有振水音或水在肠间辘辘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或伴头昏目眩,心悸气短,嗳气,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或弦细。

说明:方中苍术苦温燥湿以祛除湿浊,辛香健脾以调和脾胃、兼解郁辟秽,使浊降清升。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胃下垂等病,本病的发生多与体虚、消瘦有关,而长期饮食减少可进一步加重体虚病情。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见胃脘胀满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苍术能明显促进胃肠运动,有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增进食欲,有健胃作用,另有解痉、抑菌及抗溃疡作用,可以治疗胃下垂等病证。

枳壳散《普济方》引庞老方

组成: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15克,香附子(麸炒,舂去皮)30克,槟榔9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次6克,米汤调下,每日3次,不拘时候。

功效:理气消积,健脾和胃。

主治:气滞食阻,心下痞闷或作痛,嗳气,呕腐吞酸,情志抑郁,喜太息,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脉弦。

说明:方中枳壳行气除痞、消积止痛;白术健脾燥湿;香附子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槟榔行气消积导滞。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胃下垂,以及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消化性溃疡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枳壳能调节胃肠收缩节律;白术对肠管收缩有双向调节作用;香附有麻醉、镇痛作用;香附、白术能增加胆汁流量,抑制肝损害;枳壳、白术对溃疡有防治作用;槟榔能使肠蠕动增加,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诸药共用达到促进胃肠蠕动,加速内容物排空等目的,可以治疗胃下垂等病证。

食后吐酸水方《寿世保元》

组成:干姜60克,吴茱萸60克。

用法:两药研为细末。每服15克,酒调服,每日2次。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主治:食后吐酸水,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遇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嗳气,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细弱。

说明:方中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解郁、降逆止呕。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等病,一般认为本病是在精神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不规则、药物刺激、遗传等作用下,导致胃肠黏膜被胃酸(或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缺损。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神经症等见食后吐酸水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吴茱萸有明显抗溃疡作用,能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对抗胃肠痉挛、有镇痛、止呕效果;干姜能明显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浓度,并有止呕、镇静、镇痛作用。两药共同作用达到抗溃疡及镇痛、止呕等目的,可以治疗消化性溃疡等病证。

黄芩茱萸丸《简明医彀》

组成:黄连(陈土炒)30克,苍术23克,黄芩(土炒)、陈皮、吴茱萸各38克。

用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6克,津液咽服,每日2次。

功效:清热燥湿,行气和胃。

主治:胃中湿热,吐酸泛恶,上腹疼痛,口苦口干,喜食冷物,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说明: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苍术燥湿健脾;陈皮行气化湿和胃;吴茱萸降气止呕、疏肝止痛。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以及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黄连有抗溃疡作用;黄连能显着抑制胃黏膜损伤;吴茱萸有明显抗溃疡作用,且有镇痛止呕、保肝利胆作用;黄连、黄芩均较好抑菌、利胆作用,黄芩还有抑制肝炎病毒作用;苍术能调节胃肠运动,有抗胃溃疡及解痉、镇静作用;陈皮能抑制胃液分泌、抑制溃疡。诸药共用达到抗溃疡、镇痛止呕等目的,可以治疗胃中湿热,吐酸泛恶等病证。

枇杷叶煎《灵验良方汇编》

组成:枇杷叶9克,橘红9克,生姜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加水煎煮,去渣,合并2次煎液,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降气化滞,和胃止呕。

主治:胸闷,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纳谷不香,舌淡苔白腻,脉濡。

说明:方中枇杷叶和胃降气止呕;生姜辛散温通、温中止呕;橘红理气宽中、调畅中焦。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反流性食管炎等病,本病多数是因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从而引起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反应。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胃神经症、急性胆囊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陈皮对胃及肠运动均有直接抑制作用,能抗胃溃疡,且能增加胆汁及胆汁内固体物质的排泄量;生姜有镇呕、抗溃疡、抗菌、镇痛及利胆保肝作用;枇杷叶有镇静、抗炎作用。诸药共用达到防治胃肠内容物反流等目的,可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等病证。

四味汤《奇效良方》

组成:半夏(以生姜汁浸一宿,汤浸切洗)、厚朴(刮去粗皮,以生姜汁浸,炙黄)、陈橘皮(以汤浸去白,焙)各30克,赤茯苓(刮去黑皮)60克。

用法:上锉碎,每服3克,水50毫升,入生姜如枣大,拍碎,煎至3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吐不利,饮食无碍,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腻,脉弦缓。

说明:方中半夏、生姜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陈橘皮行气化痰、健脾和胃;赤茯苓渗湿健脾、宁心安神。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癔球症等病,本病可能与咽肌或食管上端括约肌的功能失调有关,患者多有精神因素、强迫观念。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胃神经症、急性胆囊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

同类推荐
  • 解开成瘾之谜

    解开成瘾之谜

    人们通常认为各种成瘾是心理问题,因此要戒掉各种瘾,就是心病还需心药医。而本书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成瘾不只是心病,而是类似哮喘、糖尿病的身体疾病。
  • 带病活到天年

    带病活到天年

    本书将为你呈现如何从心理上理解疾病,当遭遇疾病时,如何与它和平共处;如何走出心病;等等。其实,一切很简单,最想说的是:请理解和接受疾病,我们可以改变疾病。
  • 膳食革命

    膳食革命

    最经典的民族传统膳食,最实用的营养美食大全。食药同源,膳药同功,看似简单的买菜做饭,其实蕴含着养生的奥秘,掌握膳食和就餐的十大平衡,真正做到身土不二,寓医于食。阅读本书,赶紧让你的家庭来一场膳食革命吧。
  • 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杂食者的两难+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套装共3册)

    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杂食者的两难+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套装共3册)

    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包括《杂食者的两难》、《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在本套装中,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 健康生活方式的智慧

    健康生活方式的智慧

    也许有人会问,怎样的生活方式才能称之为健康的呢?而这正是本书向大家讲明的一个主要理念,这本书将从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远离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改善饮食、科学运动、调整心态、养生保健、瑜珈健身等诸多方面向读者提供最新的健康知识,引导读者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本书从而帮助您从不同角度了解那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健康新知,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本书对于所有追求快乐、健康、长寿的人来说,无疑是必备的一本健康秘籍。
热门推荐
  • 我的导演生涯

    我的导演生涯

    这是一个小导演在另外一个世界拍电影的故事。
  • 老子是高手

    老子是高手

    这是一个少年寻找自己身世之迷的纯洁故事!
  • 天下一匹

    天下一匹

    一个少年,一段纵(骚)横(得)天(一)下(匹)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海滩之龙凤游

    上海滩之龙凤游

    动荡的局势,国仇家恨,我们一起面对,我们生死不离。。
  • 神凤倾柔

    神凤倾柔

    她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来到了以武力为尊的大陆“凌云大陆”,在这里,她遇见了他,这是一场好戏,更是一场男女追逐的好戏。[各位看官,请搬好小板凳,拿点瓜子,好戏开场了!]
  • 快穿之最淡定的猪脚

    快穿之最淡定的猪脚

    被911系统强行绑定的血族宿主黎初,趋于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去完成所谓的主神任务。反差萌莫锦初:“我们不是说好了要一直在一起吗?!”黎初:“……”校霸司喻:“宝贝,我们要一直在一起。”黎初:“……”人族轩辕凤轩:“我爱你”黎初:“……”但在这期间,却意外知道了自己一直沉睡的原因,并且获得了找寻自己千万年的……
  • 网游之天涯长枪

    网游之天涯长枪

    人生三十的王栋,生活中遭遇了困顿,对过往的生活也充满了厌倦,他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给他一摊死水的生活注入源泉
  • 混迹二次元的阴阳师

    混迹二次元的阴阳师

    当王冬发现自己穿越的时候是懵逼的,本以为这只是个拥有阴阳师的平行世界,结果却发现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天使,恶魔,巨龙,魔术师,阴阳师,各种角色纷纷出现。龙界,天界,魔界,神界,仙界向他掀开了这个世界的冰山一角。茨木、酒吞、妖刀姬、大天狗、一目连、辉夜姬……在前世只有两面佛的王冬泪流满面的跪在地上大喊:“我终于有SSR了!”现在可以公布的动漫情报:春物,俺妹,路人女主,女高,中二病,属性咖啡厅,龙女仆,珈百璃,笨女孩,游戏线上的老婆,邪神与厨二病,非人哉,快把我哥带走,一人之下……其余敬请期待。嗯,你没看错,这是综漫日常文,偶尔会有战斗的那种(很少)。燕山研究所:216670098,这个是老书的时候建的群,人不多,所以也就懒得新建了,大家一起来聊天吧!
  •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师承儒学大师荀子。当时,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度已经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