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0700000002

第2章 宽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能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虽然“心外无物”的看法与唯物主义观点相悖,但王阳明关于从人的内心去寻求真理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古人云:“相由心生。”意思是说人的心思会呈现在其外在表征之中。如此推敲,人的言语、行为等外在表征,则多为其复杂内心的反映。按照王阳明所言,欲使人的言行举止符合一定的规范或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则要从其内心入手,而不是人心之外的事物。只有当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举止才能表现出善的一面。

贪泉,泉名,据史料记载,贪泉地处广州北郊30里的石门镇。传说人饮此水,便变得贪而无厌,故名。西晋时,朝廷派往广州的几任官员,差不多都以经济犯罪而被撤职查办,人们传说他们是因为喝了贪泉的水。后来,朝廷派去一位廉洁的名吏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到任之日,他领随从来到贪泉边,从中取水而饮。随从劝他说:“以往进入广州的官员都要饮上一杯,以示风雅,但是这些官员都贪赃枉法,爱钱如命,此泉饮不得。”吴隐之问随从说:“那些不喝泉水的老爷们是否清廉了呢?”随从说:“还不是一丘之貉。”吴隐之连饮三瓢后动情地说:“贪财与否,取决人的品质,我今天喝了贪泉水,是否玷污了平时为官清廉的名声,请父老乡亲们拭目以待吧。”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果然,他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并没有因饮贪泉水而贪污,留下了饮“贪泉”而不贪的千古美谈。

贪与不贪,并不在于一泉,没有饮贪泉水的人,也会照贪不误。所以,贪泉只是那些贪污的人的一个挡箭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一个人贪与不贪,本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并不在于外在的条件。

做人若问心无愧,坦坦荡荡,对于每天里遇到的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也能应对自如,而不会被其搅乱心情,也就可以傲视天下。在儒家先贤眼里,这是君子风范的标准之一。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而沉重的心则令人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晓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对于身处纷繁世界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便知道理应如此,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

其实,修心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不断净化内心的污垢,便能摆脱俗事的困扰。

看破繁华,不动于气

“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

——王阳明

孔子人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求心安。心若安定了,那外面的风吹雨打便都可看作过眼云烟。就其对儒家之“礼”的阐释——“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繁杂,不如节俭,正如丧礼那样,与其在仪式上准备得隆重而周到,不如在心里沉痛地哀悼死者,因为心中之礼比其外在形式更重要。

求心安,即保持一颗安定、清净的心,不因外界的打击和诱惑而摇摆不定,不过于狂热地去追求心外之物。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著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了懊恼、欢喜,那么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曾向他请教:“为何天地间的善难以培养,而恶却难以去除呢?”王阳明认为,因为心中有善恶之念,引发好恶之心,才导致为善或为恶。他在回答中举出“花草”的例子:当人们想赏花时,就认为花是好的而它周围的杂草是恶的,因为那些杂草影响了赏花的效果;而当人们要用到那些杂草时,则又认为它是善的。这样的善恶区别,都是由于人们的好恶之心而产生的,因此是错误的。王阳明指出,应该心中无善无恶。他所讲的无善无恶,与佛家所讲的不同。佛家只在无善无恶上下工夫而不管其他,便不能够将此道理用于治天下。而圣人所讲的无善无恶,是告诫世人不从自身私欲出发而产生好恶之心,不要随感情的发出而动了本心。

有一天,深山里来了两个陌生人。年长的仰头看看山,问路旁的一块石头:“石头,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吗?”“大概是的。”石头懒懒地答道。年长的没再说什么,就开始往上爬。年轻的对石头笑了笑,问:“等我回来,你想要我给你带什么?”石头一愣,看着年轻人,说:“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顶,就把那一时刻你最不想要的东西给我,就行了。”

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人往上爬。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久,年轻人孤独地走下山来。

石头连忙问:“你们到山顶了吗?”

“是的。”

“另一个人呢?”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石头一惊,问:“为什么?”

“唉,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世上最高的山峰,但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同时,也就没有了人生的目标,这就好比一匹好马的腿断了,活着与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

“他从山崖上跳下去了。”

“那你呢?”

“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的,但我猛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

“那你就来陪我吧!”

年轻人在路旁搭了个茅草屋,住了下来。人在山旁,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画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名画家,绘画界还宣称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接着,年轻人又开始了写作,不久,他就因他的文章回归自然的清秀隽永一举成名。

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对着石头回想往事的时候,他觉得画画、写作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心中无我才能超越。

这位老人的境界不可谓不高。确实,更高的山在我们的心里,只有心中无我时,人才能攀越这座高山。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做错事,而是心中动了歪念。倘若内心摇摆不定、狂热偏激,就会动歪念,就会继续做错事,这个时候就只有倒空了自己,才会发现虚无。

一位佛学大师曾说:“心是最有反应、最有感觉的器官。我们看大自然的山川鸟兽、花开花落。我们看人生的生老病死、苦空无常,我们看世间的生住异灭、轮回流转等待,都会因心的触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现。”世间的风动幡动,其实都是因为心动罢了。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静态时候的表现,有善有恶是气动的表现。在起心动念间,如果我们自己的内心茫然,就会不知所住,甚至连自己究竟是对是错都分辨不清。因此,唯有秉持一颗安定、清净之心,才能将世情看破,身处繁华闹市而不为所动。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王阳明

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欧阳崇一问:“平时意念思想常常很忙乱,有事的时候固然会忙,无事的时候也忙,这是为什么呢?”王阳明回答说:“世间万物的变化本来就没有瞬息的停止。然而有了一个主宰之后,变化就会有所依据,有秩序可言,虽然千变万化,但主宰却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人世间生存。如果主宰恒定不变,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永不停息,即使日理万机,却也从容自在,这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没有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由此可知,要做到“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便要有一颗不忙不乱、不焦不躁的“主宰”之心。具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是要用心去体悟繁杂中的快乐,学会用一颗平静的心去享受忙碌的价值。

现实当中有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而盲目地工作,以此来填充自己的人生。工作带来的种种压力,不断侵蚀着内心的安宁,让人倍感焦灼,于是渐渐地,人的身心就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慌乱之中,完全理不清头绪。此时,唯有从内心闲下来,静下来,才能转变观念,学会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而不仅仅是赚取金钱谋取地位的工具。如此,才不至于将人生变成炼狱。

如道家所言,将自己的心放到天地间,去体悟自我的渺小与天地的广大。与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相比,包容天地万物的大自然,更能令人身心舒畅。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将自己的内心倾向自然,正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当我们走进自然的怀抱,沐浴春风与阳光,尽览山河之宽广与博大,便会明白,那些长期困扰我们的身外之物,皆由一颗远离自然的心而起。当我们身处自然之中,便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博大胸襟,感受到万物的和谐共处,从而在大自然的安逸与恬静中把握心中那份从容与自在。

忙碌的生活虽然令人身心疲惫,但也可以充满乐趣,成为一门令人身心愉悦的艺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放慢心的脚步,让你的心松口气。正如攀登高山,若一心只想着登上顶峰,难免疲惫不堪;但若能静下心来,欣赏沿途赏心悦目的风光,那将是一种别样的感受,更是一种忙而不乱的人生。

人的内心既是一方广袤的天空,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也是一片宁静的湖面,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更是一块皑皑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纵然世间的纷纷扰扰难以平息,生活的智者总能在心中留一江春水,淘洗忙碌的身躯,以一颗闲静淡泊之心,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王阳明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心胸狭隘之人,往往放不下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的怨恨。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因为情感纠葛、诽谤中伤或竞争对手的打击而深受伤害,心中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耿耿于怀地痛恨着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其实,怨恨是一种极为被动的感情,不仅不能缓解心中的伤痛,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对对方造成影响,仅有的用处,便是伤害自己、折磨自己。怨恨就像一个不断扩大的肿瘤,挤压着生活中的快乐神经,使人们失去欢笑,整日愁容。更有甚者,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怨恨,将报仇作为生存下去的唯一信念,最终只能香消玉殒,为怨恨陪葬。

《传习录》中记载,有人就“有所怨恨”一说向王阳明请教。先生指出:“像怨恨等情绪,人的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一点也不可以有罢了。当人怨恨时,即使是多想了一点,怨恨也会过度,这样就不是心胸宽广无私了。因此,有所怨恨,心就难以保持正直。如今,对于怨恨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心中不存一分在意,那么心胸自然会宽广无私,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平和了。”

心胸狭隘之人,容不得别人比他好,猜忌心重,为芝麻绿豆的小事都能折腾好几天,只因为触碰到了他的利益。与放不下心中的怨恨的人相比,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伤害更大。因为他的心胸狭隘,身边的人难以与之深交,基本的友好关系和信任感无法建立,除非靠强权压迫或金钱利诱,否则得不到半点发展的机会。历史上不乏由于昏君佞臣的猜忌而令无数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走上断头台的例子。

心胸狭隘会给人带来无穷祸患,而心胸宽广则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慰藉心灵。无论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发展的机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只有时刻保持宽广的胸怀,心存一份豁达,才能放下怨恨,重拾笑颜;才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共同进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心中的豁达就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赵王有个卫兵,名叫少室周。少室周力大无比,在一次比武会上,有五个士兵摔打少室周一人,都被少室周摔倒在地。少室周因此得到赵王的赏识并被任命为贴身卫兵。

没过多久,一个叫徐子的人找上门要与少室周比试摔跤。摔跤的结果是,少室周连输三回。

少室周满面羞愧地将徐子带到赵王跟前,对赵王说:“请您用他当您的卫兵吧。”

赵王很奇怪,问道:“先生的勇武名震四方,很多人都想取代你,为什么你要推荐他呢,我并没有这样要求你呀?”

少室周回答道:“您当年是看我力气大,才让我当卫兵的。如今,有了比我力气大的人,如果我不推荐他,天下好汉会嘲笑我的。”

赵王很钦佩少室周的胸怀宽广,最后,让他们两人都当了自己的贴身保卫。

豁达是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我们凡事都喜欢斤斤计较,终日锱铢必较,久而久之不但心胸变得狭窄,而且常常对别人产生嫉妒和愤恨,对于身心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只有敞开胸怀,才不会被俗世尘埃所扰,才能安心地关注当下,保证身心的纯净。只有做到待人处世不胡乱猜忌,面对摩擦和误会能放下心中的愤恨,心胸宽广坦荡,不以世俗荣辱为念,不为世俗荣辱所累,不为凡尘琐事所扰,不为痛苦烦闷所惊,才能包容万物、容纳太虚,才能活得轻松潇洒、舒心自在。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意思。就是要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广阔,拥有宽广的胸怀,我们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

空心,才能容万物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

——王阳明

王阳明曾言:“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王阳明以纯金作比,意在说明圣人比凡人更高明的地方,不是他的才能,而是一颗只存天理而无贪嗔杂念的空明之心。

宇宙万物,因为虚空而含纳包容,所以能拥有日月星河的环绕;高山因为不拣择砂石草木,所以成其崇峻伟大。世人常说“海纳百川”,便是将“大海”作为浩瀚胸襟的形象代表。而人心的包容,是大海与高山都不能比的。所谓“心空”,即内心无外物羁绊。修养内心的最高境界,便是将心腾空,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包容万物。

苏不韦是东汉人,他的父亲做司隶校尉时得罪了同僚李皓,被李皓借机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年仅十八岁,他把父亲的灵柩草草下葬后,又把母亲隐匿起来,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发誓复仇。但几次行刺都没有成功,这期间李皓反而青云直上,最后官至大司农。

苏不韦就和人暗中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挖到了李皓的卧室下。一天,苏不韦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于是杀了他的小儿子和妾,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屋后大吃一惊,吓得在室内设置了许多机关,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心里又气又恨,又不敢说什么,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李皓因一点个人私怨就将人置于死地,结果不仅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连老婆、孩子都跟着倒霉,甚至是死去的父亲也未能幸免于难。而苏不韦从十八岁开始就谋划复仇,此外什么也没做成。这两个人最大的缺陷都是被仇恨所牵绊,没有一个宽大的心胸。人有时候如果能宽容一点,甚至一笑泯千仇,将干戈化为玉帛,不但能为自己免去毁灭性的灾难,还可以放下心灵的包袱,让自己变得轻松,而生活也能变得更加幸福和祥和。

从内心深处摆脱周遭的羁绊,进入心无旁骛的至高境界,就是踏上了心灵的解脱之路,内心感受到的万物便会远远超过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一切。此时的内心,呈现的是一种空无的状态,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空明之心。空,才能容万物。即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才能畅所欲言、和平相处。与其用金钱权利、名誉地位将内心满满地填充,何不索性全部放下,将心腾空,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呢?

因此,普通人若能学会抛开杂念,使内心纯净空明,那么,即便才能有高下之分,也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同类推荐
  • 思维的本质

    思维的本质

    本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胡适终生佩服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观点的影响。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反省思考为目的,他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考时的不同过程。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列举的200多个经典定律,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精华。书中总结了管理、经济、心理、人生、教育、事业、家庭、感情等方面最经典的定律、法则和效应,全方位地扫描人生的全过程,交给我们一把又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点亮一盏又一盏指路的明灯。把握这些定律,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多重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神奇的法则、定理来驾驭你的一生,改变你的命运。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五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第五卷)

    本书为2013年第4季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文库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之一种。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角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毛泽东是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作者力图历史地、客观地分析毛泽东在这些问题上的成功和失误,提出自己的看法。
  • 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守望家园:中国哲学的当代性反思

    本书的主旨是从中国当下思想的存在出发,来考察中国的思想、文化、学术作为哲学的主题、方法与思考路径。历史中的中国本土思想与文化给予我们的存在方式到了近代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使我们原有的生存存在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原来本土既有的可以代表我们的身份的本土思想文化遇到了“为天下裂”的境遇而发生了变异。正是在这个“存在”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作为问题被呈现出来。通过哲学之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可以认识到:“中国哲学”不在“哲学”之中,而在“哲学”之外。就是要让“中国的哲学”从纯粹的“哲学”象牙塔中走出来,在具有生命意义的历史中寻找属于中国的“哲学”之“性”。这样的“哲学”需要的是中国这块土地的滋养和润育,中国哲学之“道,行之而成”。
热门推荐
  • 失忆密探

    失忆密探

    【据说直接跳看“饕餮盛宴”章节会好看】比我好看的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没我能打,比我能打的还没遇见过。毕竟,我接第一个任务的时候就已经失忆了。之前是否有人赢过我,我不知道,但是之后,我不想输。
  • 我家夫人是只妖

    我家夫人是只妖

    【3元订阅全本】从我记事起,我就在做着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渡魂。他们都说渡魂,是因为我身上有太多的罪孽。而我不知道我到底犯了什么错。*阎王说,“白扇,你是渡魂的鬼差,不该有感情。”繁花说:“扇子,别对任何人动情,不然就完了。”我谨记在心,将一个又一个的鬼魂送上奈何桥。而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喝了孟婆汤,走过奈何桥,会是如何。*算命先生说我是妖孽转世,该诛。我笑,不置可否,却不晓得我到底是怎样的妖孽。直至那日,我站在奈何桥上,看着对岸边一身白袍的他。他笑的清浅,对我说,“扇儿,我来带你回家。”我惊诧,原来,我竟是有家的。
  • 绝色极品妾

    绝色极品妾

    一朝穿越使她成为了相府绝色倾城的傻子三小姐,再睁眼眸底闪过一道冷光。原想安安份份演好自己的角色,却在她爹把她送人当妾之后有了一丝变化。他是高高在上,传说中冷性绝情的残暴王爷,新婚夜粗暴的夺取了她的身。他说他会宠她爱她,要她替他生下他的子嗣,却在她渐渐爱上他的那刻把她推下了深渊。她静静地站在远处看着他手揽深爱的女子,那强忍的坚强伪装终于在手捧他亲赐的毒药时化为了碎片。无声的泪滴落在碗中,她笑着饮下那碗毒药,刹那间唇边的血染红了白色的衣。那张带血的绝美容颜,灼痛的又是谁的心?红颜劫,四国乱,当最初的纯净不复存在,一个个强势的男人臣服在她的脚下时,只能感叹岁月无情,造化弄人。人物介绍:东方磊:如果可能我会带你离开皇宫这个吃人的地方,可是我肩上的责任不充许我这么做,所以我只能用我的方式保护你。东方煜:如果只有站在顶峰才能得到你,那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爬上那个至高点,哪怕要我撕毁多年的伪装。端木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只想守护着你,一生一世。李玉淳:是你该死的让我心动了,所以即使是血染山河,也别想逃开我。情景一:“娘,外面有个男人来找爹看病。”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跑到一个正在悠闲喝茶的绝美少妇那里。“让他等着,你爹在给娘研制嫩肤露呢。”绝美少妇对着小男孩如此说道。“灵儿。”东方磊从外间闯了进来,看着正在喝茶的绝美少妇,如寒潭般的星眸中满是不可致信,心在这一刻狂喜莫名。“娘,这人你认识?”趴在绝美少妇怀中的小男孩抬起了头。“不认识。”绝美少妇眼也没抬的回答了一句。“滚。”与东方磊相似的小脸上嫌恶的白了来人一眼。“爹。”接着下一秒小男孩从绝美少妇的身上下来,扑入了一个身着白衣,风华绝代的美男子怀中。“灵儿,要救吗?”“不救,死了清静。”“好。”好文连接:《毒寵药妾》《总裁的羔羊》《婚后的誘惑》《黑道教父的寡情妻》《甜心女王爷》《错入总裁房》《帅哥们别追了》《嫁个将军好过年》完结《独占七夫》完结《绝色妖姬》《邪医“傻”妃》新文
  • 记事珠

    记事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门娇

    将门娇

    大盛朝边疆狼烟起,镇国一家五子慨然赴阵,随时都可能为国捐躯,临行前,老太君泪求圣旨,要替五郎求娶传说中特好生养的安定伯府崔氏女。安定伯府有女儿的,不是装病就是玩消失,只有崔翎觉得这是门好亲——门第高,没人欺;贼有钱,生活水平低不了;又是小儿媳,不担责任日子好混;没有三年五载回不来,乐得清净;要是丈夫不幸了,那就是遗孀,享受国家补贴的!这对勾心斗角了一辈子,今生只想安安稳稳过养老日子的她来说,诱惑太!大!了!一片混乱中,崔翎淡定开口,“我嫁!”
  • 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人生像年轮

    人生像年轮

    很多人想回到过去弥补一些我们遗失的东西,人生没有那么完美,年轻时不好好珍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

    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初遇的时候,一个是沉默内敛却心事纯白的懵懂女生,一个是大方开朗,敢爱敢言的陌上少年,季苏和罗宋,遇见,爱上,一切简单的就像是喝水吃饭那么的自然只是谁知日后,竟然会成为彼此的梦魇,日日纠缠,直到两个人的力气,都这么消失殆尽再见的时候,一个是风华正茂的新锐设计师,一个是默默无闻的报社记者,一个身边有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助理,一个身边有了倾心相陪的骑士直到最后,季苏才终于相信,罗宋已经变成了她爱过的人,所以即使是拥抱,都只能是以最疏离的方式!如果可以,全世界借我一秒,让我遗忘你,从此你的生活,再怎么的活色生香,也与我无关——【季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乔的窝,【26333692】,敲门砖是文里任一文名,没啥特殊情况,乔一般都会在的,欢迎大家来这里找乔啦,么么,爱大家!么,乔的新坑:《唯爱不欢》http://m.pgsk.com/a/256064/青春校园坑:《寂静欢喜,不来不去》http://m.pgsk.com/a/295544/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如果多年后,他若未娶,她若未嫁,那么他们能否在一起?还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唯爱不欢的华美骗局!!
  • 山海妖界

    山海妖界

    他原本出身在一个美好的地方,他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原本是一位充满欢声笑语的孩子可是却因为那一件事让他美好的生活烟消云散,父亲战死,母亲为保护他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所居住的地方也毁于一旦。只有他的妹妹应托付给了别人才逃过这灾难,他也同时死在那场灾难中,却因为奇迹再次有了重生的机会,即使发生了这些事情他都没有抱怨,他不想再看到这样的事发生,励志要让这混乱的妖界再无任何斗争,重建以前毁灭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