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65300000002

第2章 中国卷(1)

管仲

名人档案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推荐,被任命为相。在齐国改革内政,整顿军队,确立选拔人才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使齐国国力大振。又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终使齐桓公成就霸业。

名家名言

1.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名人故事

善打“经济战”的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是邻居,表面上友好来往,其实暗地里恨不得一下子将对方吞并。有一天,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对大臣管仲说:“现在鲁国发展势头很好啊,照这样下去,它的综合国力总有一天要超过我们齐国,到那时候就麻烦了。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限制一下鲁国呀?”管仲胸有成竹地说:“这好办,从明天开始,大王和众大臣只穿鲁缟(鲁国生产的一种绢)做的衣服就行了。”齐桓公将信将疑,但最后还是按照管仲的建议去做了。

齐桓公和王公贵族们都穿着用鲁缟做的衣服,这一现象立即在齐国引起一股以穿鲁缟为荣的流行浪潮。管仲还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缟,要求所有衣料都要从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缟就供不应求了,价格猛增。鲁国人见织缟有利可图,就一窝蜂地织起缟来。管仲还派人张贴公告: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可以获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可以得到五千金。顿时,鲁国从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纺机响,户户忙织缟”的狂潮,所有鲁国人都沉浸在发财的梦想中。

就这样过了一年后,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任何人不得从鲁国购买任何纺织品。听到这个消息后,鲁国人全傻了眼,堆积如山的鲁缟再也卖不出去半尺。更糟糕的是,由于鲁国人都忙于织缟,农田全荒芜了,粮食严重短缺,家家户户只能盯着满屋子的鲁缟饿肚皮。鲁庄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派人到齐国去采购粮食。管仲把粮价一提再提,最后几乎把鲁国的国库都掏空了。鲁国受此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对于管仲这种做法,齐桓公赞叹不已,甚至躬下身子,问管仲怎么就想到了这样的妙法。管仲笑道:“与其说小臣的方法巧妙,倒不如说是贪心导致鲁国人陷入困境啊。当一个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诱惑的时候,他怎么还能看到更远、更深的利害关系呢?”

之后,管仲如法炮制,又用这种“经济战”击垮了楚国。

齐桓公一直把楚国看成是自己成就霸业的最大敌人,整日里都在琢磨如何削弱楚国,但楚国的军事力量很强,这让齐桓公很头疼。他问管仲:“楚国是一个强国,其人民精通格斗的技巧。我们要举兵攻伐楚国,恐怕力不从心。一个楚国就如此麻烦,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啊?”管仲却胸有成竹地说:“大王您高价购买楚国特产的鹿吧,这一招准管用!”齐桓公尽管并不能深刻理解管仲的计谋,但他还是立即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价格是八万钱一头。

楚王听说了这件事情后,乐不可支地对令尹(宰相)说:“金钱是人人都喜欢的,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而鹿不过是禽兽而已,楚国多的是,即使都不要也无所谓。现在齐国出那么多钱来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这是我们楚国的福气啊!老天让齐国这个傻帽儿来便宜我们,太好了!赶快发布命令,让老百姓赶紧捕捉活鹿,尽快把齐国手上的钱换过来!”

管仲还郑重地对来自楚国的“官方营销”人员说:“你能给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赏赐你黄金十斤;弄来两百头,你就可以拿到一百斤黄金了。这样,楚国就算不向老百姓征税,财政收入也够了。”于是,楚国上下都轰动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男女老少都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不久,山林中的鹿就被捉光了,于是楚国人就把大批良田毁了种草养鹿。

这时,管仲对齐桓公说:“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安心地去攻打楚国了!”齐桓公还有些犹豫:“这样就行了吗?”管仲回答说:“现在楚国国库里有数不清的金钱,但他们忙于捉鹿养鹿,误了农时,毁了良田,粮库里极其空虚,他们一定会去他国收购粮食的,我们去封锁楚国边境就行了。”齐桓公恍然大悟,于是下令封闭与楚国接壤的边境,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楚王派人四处买米,都被齐国截断,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占了楚国人口的四成。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就向齐国屈服了。

孔子

名人档案

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收徒讲学,相传弟子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开办私学。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语录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

名家名言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名人故事

勇挑重任的孔子

“娘,娘,你怎么了?”孔子和哥哥放学后一进门就看到母亲直挺挺地躺在灶台边。父亲死了,外公也死了,母亲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孔子的心揪得生疼,恐惧感像乌云一样铺天盖地般压了过来。孔子兄弟二人急切的呼喊声引来了邻居曼家大娘。曼家大娘指挥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把母亲扶到床上,利落地帮她盖上被子,又叫孔子煮了姜汤喂他的母亲喝,足足折腾了一个时辰,孔母才慢慢醒来。

孔母看到孩子们惶恐的样子,顾不得身体的虚弱,起身想给孩子们准备吃的,谁知刚一起身就又晕了过去。其实,家里能有什么吃的呢?这冰天雪地的,草鞋卖不出去,野菜也挖不到,就凭帮邻居拆洗衣物挣的那点儿工钱怎么能填饱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的肚子呢?

孔子看着病床上的母亲,他决心不去上学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为了他和哥哥这么受罪。身为男孩子,父亲死了,外公也死了,哥哥又有残疾,照顾母亲的责任理应由他来承担,他决心再也不让母亲过这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了。他知道母亲一直非常希望他和哥哥能够学有所成,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勇士,并且能够像祖父一样光耀门楣,但是现实是他必须得让一家人活命,他决不能再静静地坐在私塾里学习,让母亲过这种贫病交加的日子了。

接下来的几天,孔子在照料母亲吃完饭和药后,都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出门,但是他没有和哥哥一起去上学,他要去给村里的孙家放牛,他还央求哥哥不要告诉母亲。他安慰哥哥说:“我功课好,少上几天课没关系,这事儿要是让母亲知道了可不得了,你可千万不能说。”忠厚老实的哥哥虽然也不想让弟弟退学养家,可是他更担心母亲的身体,更何况自己又是跛足,又能干什么呢?

就这样,孔子偷偷跑去给孙家放牛了,但是孔子可不是盲目地找活儿干。

孙家是当地有名的诗书世家,他在给孙家干活儿前就首先谈好了条件,每天放牛的时候他要借孙家的书来看。孙老爷很喜欢这个爱学习的孩子,便爽快地答应了。这样,孔子每天边放牛边看书,野外安静,空气又好,孔子读书读得很用心。他常常边读边想,还用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情去验证书里面的内容,一旦有不理解的,他就抓住机会向人请教。往往一个问题他会求教多个人,这样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个问题给了他不同的答案,他总能抓住要点,博采众长,这样他的学业一点儿也没落下。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孔母就知道了儿子没有去上学,却给人家放牛去了。一天晚上,恨铁不成钢的孔母把孔子叫到了面前。她从箱子里取出了一个小木匣,又从木匣里取出一个红色的小包裹,然后郑重地把包裹打开,原来里面是一个精致的小铜鼎。孔母用双手捧着铜鼎递给了孔子,说道:“你给我读一下上面的铭文。”孔子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么一件宝贝,不解地接过这个铜鼎,然后把铜鼎拿到灯下仔细观看,原来上面真有几行小字:“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孔子刚念完,孔母就说道:“孔门世代贵族,虽然现在落魄了,但是谁敢小瞧我们?如今你忘记自己高贵的出身,去给人家放牛,难道你就这样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吗?我无论多么辛苦,总盼望你们能够光宗耀祖,可是现在你太让我失望了。你看看这鼎,就如同看到你的先人,你说你对得起自己的祖先吗?”

孔子跪在地上不敢起来,他知道母亲的痛苦。一直以来他从不敢忘记自己的使命和母亲的期望,但是现实生活让他觉得他应该活得更脚踏实地一些,眼界更宽广一些,而不仅仅是用贵族的身份束缚住自己去死读书,苦熬日子。另外,他觉得劳动并不低贱,他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比书本里的更鲜活,更实用。但是他没有反驳母亲,他只是坚定地告诉母亲,这个鼎会陪伴他一生,鼎上的铭文一定会鞭策自己一直走下去。

孔子就这样勇敢地承担起了生活给他的重任,并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判断着自己的道路,所以孔子才会有那么多的收获,才会走得那么从容和坚定。

庄子

名人档案

庄子,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属河南)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合称为“老庄”。他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文章想象丰富,富有表现力。庄子及其后学著有《庄子》一书。

名家名言

1.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名人故事

剑客庄子

战国时期,赵国的惠文王爱看击剑,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的王宫内供养着三千多名剑客,日夜搏击个不停,忙得他根本就没时间去管朝堂上的事,这时周围的各个诸侯国可就蠢蠢欲动了。

赵国的太子把一千两金子送给庄子,请他前来。庄子问:“太子有什么事情吗?为何要赐我千两黄金呢?”

太子诚恳地说:“先生的大名我早有所闻,一直以来很想去拜访您,可又觉得有些唐突,所以才送上点儿俗物供先生使用。如果先生不肯笑纳,我就是有事相求,也不好意思说了。”

庄子见太子说得诚恳,自己也就坦诚相见了。他说:“我听说太子想让我去劝谏大王,这件事弄不好会有杀身之祸的。本来我想明哲保身,但太子如此至诚,我也就冒险一试吧。”

太子一听,觉得总算有了些希望,就说:“大王平时只接见剑客,您怎么才能见到大王呢?”

庄子淡淡地回答说:“我会使剑。”

太子疑惑地说:“我看见父亲找来的那些剑客都蓬头垢面的,样子很吓人,只会动不动就发火打架,连正经话都不会说,只有这样的剑客我父亲才认为称得上豪侠。您穿着宽袍儒服,恐怕不行。”

庄子笑着说:“那就麻烦您给我准备好剑客的衣服吧。”

三天后,庄子穿上太子准备好的服装,然后在太子的引见下,去拜见赵惠文王。赵王早已拔出宝剑在等着呢,一见面就问道:“你会击剑,本领如何?”

庄子桀骜不驯地说:“说起我的剑法,十步以内随随便便就能击倒一人,在方圆千里之内我也算横行无阻吧。”

赵王一听高兴了,急忙说道:“那不是天下无敌了吗?你先下去休息,我马上派人和你一比高下。”不大一会儿,赵王就选好了剑客,并问庄子:“你要用什么样的剑呢?”庄子答道:“长剑、短剑我都在行。我这里就有三种剑,可以献给大王使用,不知大王喜欢哪种剑?”

赵王一听来了兴趣,说道:“好吧!都是哪三种剑?”庄子回答说:“我的三种剑分别是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赵王好奇地问道:“天子之剑是什么?”

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国的石城作为剑尖,用齐国的岱山作为剑刃,用韩魏作为剑把,它依据五行的道理来支配天和地。谁要是启用此剑,可以镇抚诸侯,得到整个天下,这是天子之剑。”

赵王听了早已神游万里了,他不知所措地问道:“那诸侯之剑又是什么呢?”

庄子神态悠然地说:“诸侯之剑是用勇士作为剑锋,用廉洁之士作为剑刃,贤良之士作为剑脊,忠圣之士作为剑环,豪杰之士作为剑把。这把剑也是把好剑,它所向无敌,能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完成百姓的心愿。若用此剑,那诸侯各自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赵王听了,心早有所属,却还是忍不住往下问道:“庶人之剑呢?”

庄子冷冷地回答道:“庶人之剑便是蓬头垢面,鬓发张扬,只会搏杀,和斗鸡类似,是对国家没有多大用处的剑。现在,大王身处天子之位,不用天子之剑,却用庶人之剑,有些不当啊。”

赵王听完,惭愧万分,他走到庄子跟前,深施一礼。此后,赵王专心于朝政,再也不请剑客玩剑了。

孙武

名人档案

孙武,亦称“孙子”,春秋时期军事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曾携所著兵书13篇见吴王,被吴王重用。后与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实施破楚击越,而后争夺中原之方略,使吴国成为一方之霸。其军事思想丰富而深邃,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学的奠基之作。

名家名言

1.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名人故事

棋中求知的孙武

孙武很小的时候就常见祖父孙书和父亲孙凭对弈。那方格棋盘上黑白分明的棋子,以及祖父和父亲专注的神情,都给孙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奇又淘气的孙武有时摸摸棋盘,有时摸摸棋子,有时干脆抓起一把棋子就跑。慢慢地,他开始留意祖父和父亲的对话,知道了很多关于围棋的知识。他听祖父讲,围棋是尧帝为教育儿子丹朱而发明的。尧的儿子丹朱智力愚钝,品行也不怎么好。尧想了很多办法来教育儿子,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尧根据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制造了围棋。棋子用黑白两色分开,用以表示阴阳变化。后来,丹朱迷上了围棋,长期对弈,不仅开发了他的智力,也陶冶了他的性情。孙武喜欢听祖父讲故事,他觉得祖父就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随时都能翻找到他想听的故事。

孙武并不满足于听故事,他还主动学习起下围棋来。一天,在与祖父对弈时,孙武问:“爷爷,您和父亲为什么都喜欢对弈?”

孙书不假思索地说道:“对弈是以智力取胜的一种游戏,在进退、取舍、攻守、纵收当中,主动权全都由自己掌控,而且,对弈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所以我喜欢,你父亲也喜欢。”

“那决定对弈输赢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孙武总是这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祖父毫不犹豫地说道:“算。决定对弈输赢的关键是‘算’,‘算’就是对弈的核心,布势运子都是‘算’在棋盘上的体现。对弈就如两军对垒厮杀。两军作战,一方主将缺少智谋,没能做出充分的战前准备和通盘考虑就能够战胜敌人的,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对弈也是同样的道理,多算则多胜,少算则少胜,不算则绝无取胜的可能。”

祖孙俩对弈的结果自然是祖父取胜了,虽然孙书有意让着自己的小孙子,但是孙武毕竟刚刚开始学下围棋,水平有限,所以输棋是很正常的。

当两人分拣棋子,准备开始第二局时,孙武又问:“爷爷,哪一种开局算最好的呢?”

孙书望着这个问题多多的孙子,笑着说:“棋无定式。开局如何落子,那要看棋手的基本功和对棋局的领悟力。‘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腹中棋路最多,但是很难把握,只有成为高手之后,有了功力才敢这样落子;边地狭浅,较容易进攻,所以初学者一般喜欢走边;而有了些经验的棋手更愿意占角,角虽然不如腹中开阔,但总比边要强一些。这就是‘边不如角,角不如腹’。”

孙武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把棋子落在了角的星位上。

孙书有意让着爱孙,让孙武执黑先走。孙武虽然知道爷爷在让着自己,但还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他俏皮地问:“爷爷,对弈中获得先手能有什么好处呢?”

孙书马上明白了孙子的意图,笑着说:“对弈就好比打仗,谁能够占据先机,谁就有了主动权。‘自始至终,着着求先’这一点很重要。谁要是得了先手,那就是得了‘势’,就能更好地控制局势,必要的时候‘宁丢数子,勿失一先’。不过,你要记住,先手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双方攻守的转换,先手也应该不断转换。有的时候为了全局,不得不采用弃子的方法,去别的地方,重新开辟天地,重新占据先手,以取得优势。所以当你看到对手弃小而不就时,就一定要想到对手已经有图大之心了。”

对弈到中局时,孙武忍不住又问祖父:“爷爷,中局对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孙书不紧不慢地说:“中局对弈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虚实变化。对弈中随着‘势’的转变,常有虚与实的变化。虚的时候容易攻破,实的时候不易攻破。要做到可进而进,知难而退,避实而击虚。同时,还要善于制造假象,用示弱的方法来吸引对手进攻,然后把他包围歼灭。实战中,对一切变化要做到心中有数。”

孙武听了爷爷的话,琢磨了一会儿,疑惑地问道:“难道对弈必须要以诈取胜吗?”

孙书看着自己的爱孙,觉得这个孙子实在是太聪明了,他的反应早已超出了常人,想到这里,老人的心中一阵感慨。他极其和蔼地说:“兵有王者之兵,有败国之兵。棋有上品之棋,有下品之棋。下品棋举无思虑,动则变诈;上品棋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棋子虽小,有正道在里面。真正想下好棋,务必要邪正结合,以正为主。”

孙武认真地听着。虽然爷爷这番话他还不是太明了,但是他知道这是爷爷的心得体会,需要自己去品味。那也许要很长时间,花费很多精力,但是他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这一局当然还是孙武输了。孙书抚摩着孙武的头,无限怜爱地说:“最后你还要记住一条,下棋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需要专心致志,切不可一心二用。”

孙武把祖父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平时除了看书、习武外,他一有时间就琢磨棋艺,只觉方寸之间,藏有千秋。

孙武的棋艺不断进步。终于,父亲孙凭不是他的对手了,祖父孙书有时也会败给他。正是因为孙武这样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以及刻苦钻研、不断学习,他才具备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这也为他撰写《孙子兵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生活无小事,处处留心皆学问。

孙膑

名人档案

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的后代,著有《孙膑兵法》。孙膑曾与庞涓是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为齐国实现霸业奠定了基础。

名家名言

1.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2.见胜如见日月。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

名人故事

智斗庞涓的孙膑

魏惠王想要寻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于是他花了好些金钱招揽天下豪杰。当时有个叫庞涓的魏国人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的道理。魏惠王听了挺高兴,就拜庞涓为大将。

庞涓的确有些真本领。他天天操练兵马,先从附近几个小国下手,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后来连齐国也被他打败了。从那时候起,魏惠王更加信任庞涓。

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的同窗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才能过人,很会灵活运用《孙子兵法》中的计策。

魏惠王也听到,有一次就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便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谁知庞涓心存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治了罪,在他的脸上刺了字,还对他使用膑刑,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孙膑”这个名字也正是由此而来。

此时,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于是孙膑借机求助。使者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就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对孙膑的才能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儿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疾人,当了大将,会被人笑话。大王还是请拜田忌为大将吧。”

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帐的车子里,为田忌出谋划策。

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打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会放弃邯郸,返回去救援。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

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去做。庞涓率领军队此时已经攻下邯郸,忽然听说齐国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刚退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地方,正碰上齐国兵马。两下里一开仗,庞涓大败。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国,却直接去攻打魏国。

庞涓收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此时齐国的兵马已经攻进魏国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佯装败退。庞涓察看了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又数了数炉灶,只剩下供5万人吃饭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仅剩2万人吃饭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得意地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10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于是,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一直追到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有很多障碍物。庞涓恨不得立刻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被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大都倒在了路中央,只留下一棵最大的。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被刮去了树皮,上面影影绰绰地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得并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几个兵士点起了火把。趁着火光一瞧,那树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但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支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每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了魏兵会在这个时辰到达马陵,于是预先埋伏好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甚至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

从此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屈原

名人档案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辞官。楚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国家遭难,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自杀。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篇,开创了“楚辞”这一诗歌体裁,对后世文学具有极大影响。

名家名言

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人故事

醉心民谣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的世袭贵族,但他从小丝毫没有骄横和顽劣之气。他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勤奋。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去学堂,最后一个离开,有时天黑了也还没回到家里,这可让家里人有些担心。每次他如果回家晚了,他的姐姐总要跑到学堂去找他。

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了,可还是不见屈原的踪影,姐姐跑到学堂找他,他竟然不在学堂,这下可把姐姐给急坏了。就连好心的邻居也开始帮着到处寻找。一同上学的小伙伴也都问过了,都说没有看到他。最后姐姐连村外的小河边也找了,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直到后半夜,屈原才自个儿回到了家。家人连声追问他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却只是摇头不说,气得姐姐连打他的心都有了,可就是下不了手。

第二天,不等他放学,姐姐就躲到了学堂的附近,她要看看屈原放学后到底要去干什么。

放学后,屈原最后一个走了出来,却没有走向家的方向。姐姐就一直远远地、悄悄地跟着他。

谁知到了一条小溪旁,屈原一下子就不见了。姐姐走过去仔细寻找了半天才发现,在树藤的后面竟然有一个岩洞。只见屈原在洞里面点好了油灯,正一心一意地诵读手中的书呢。

姐姐听了半天才发现屈原读的都是楚国的民歌。姐姐觉得又好笑又可恨,原来弟弟每天放学后并没有到处游玩,而是怕别人打扰,自己躲到岩洞里来学习了,看来他定然是嫌家中太吵闹了才这样做。姐姐安心了,只要弟弟不和人打架,没有疯玩,就让他在这里读书吧!姐姐悄悄地回去了。

这一天,屈原又像往常一样放学后没有回家,来到了岩洞里。这里他已经备好了石桌石凳,他喜欢在这里朗诵民歌。

只见他时而低声吟咏,时而举目四顾。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远古,他听到了那宛如拍岸的惊涛一样的回声。他那澎湃的思绪逐渐安定了下来,开始静静地闭目遐想。

恍惚之中,他看见一个人来到了他面前,此人双手捧着一沓泛黄的竹简,然后郑重地交付给他。屈原赶忙下跪参拜。等到他接过书一看,原来是一部《楚声》,书里面竟然都是楚地民谣。

屈原吃惊地问道:“地上发生的事情,神仙怎么会都知道?”他再抬头寻找给他书的人,却什么也没看到,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茫然地问道:“好诗难求,仙人何处?”

话音刚落,屈原发现自己手里的书也没有了。这时屈原听到了一个温婉的女子的声音:“真诗人间处处有!”屈原茫然四顾。“仙姑你别走!”屈原急切地喊道,却听不到任何回答。

屈原一惊,从梦里醒了过来,原来他竟然睡着了,这时他发现姐姐站在了他的身边。原来,姐姐今天特意来找弟弟回去,却见弟弟趴在自己搭的石桌上打盹儿,看到弟弟这可爱的模样,她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却无意中听见他说梦话,真是又可气又可笑,就随便答了他一句“真诗人间处处有”!屈原愣了半天,才清醒过来。

姐姐一边责备弟弟,一边收拾他掉在地上的书,然后拉着他的手朝洞外走去。

来到洞外,远处山上传来悠扬的山歌和叮叮当当的伐木声。屈原忍不住央求姐姐说:“咱们听一会儿山歌再回去吧!”

“河水清哟,波纹像环,栽秧割稻哟你不管,凭什么千捆捆你往家搬……”歌声中的幽怨和不甘重重地敲击着屈原的心。

姐姐记挂着家里的事,山歌虽然好听,吃饭才是最要紧的事,她催促着弟弟,终于把他拉回了家。

屈原太喜欢往山里跑了,几乎每天放学都去,山里面的樵夫、猎户、渔翁、蚕女,甚至巫师和庙祝,都成了他的朋友,都成了他的歌手。他广泛地搜集民间歌谣,然后来到独属于他的岩洞内开始整理、归纳。此时你明白了吧,屈原的诗歌为什么那么受欢迎?这是因为他的诗歌本身就来自于劳苦大众,反映的都是最朴素的民生问题。

秦始皇

名人档案

秦始皇,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三岁时继承王位。亲政后,任用李斯为相,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名人故事

刚毅果断的秦始皇

嬴政十三岁时继位成为秦王,相国吕不韦开始掌握重权。到二十岁的时候,吕不韦不肯放权,嬴政依然是个傀儡王。

当秦王嬴政的胞弟成蛟因为率军攻打赵国中计被困屯留后,吕不韦不但不奏报军情,反而软禁了报急的军使,扣押告急文书,只让成蛟他们固守,同时对朝中众人说一切都很顺利,不用担心。

成蛟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苦苦坚守着。他知道朝中有人拦截了自己的告急文书,也知道自己的哥哥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此刻战士们正在受苦,眼看城中饥饿的士兵已经开始抢吃尸体,心急如焚的成蛟不得不悄悄派人,让他无论如何也要面见秦王,详细地告诉他这里的一切。因为他坚信,即使自己的哥哥还没能亲政,他也一定会想出办法解救自己和这些出征在外的勇士们。

深夜里,成蛟派来的亲信终于打通了渠道,辗转见到了秦王,把前方的情况一一禀告了秦王。

在前线将士被困多日就要被活活饿死的情况下,吕相依然称前线无战事,这是多么大的谎言啊!秦王打发来使秘密回程,在给弟弟的信中亲笔写道:

援军即到。

嬴政

第二天,秦王嬴政高高坐在议事大殿当中,大臣们所奏之事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长久以来,他只是一个摆设。昨夜,报信的人走后,他一夜未眠,认为是该解决国事国权的时候了。

今天他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调动军队的令符就在母后手中,不亲政,就无法调动兵马,如何救援成蛟,如何把长期以来的政权矛盾解决,他思考了一夜。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群臣奏议完毕,司仪官刚想喊“退朝”,秦王却无比坚定地说:“慢着!”

众人一惊,从不过问朝事的秦王怎么突然发话了?

只见秦王面向吕不韦问道:“前方战事如何?”

吕不韦一惊,但很快就冷静地回答道:“屯留被困。臣正要救援。”

看到吕不韦一改往日措辞,秦王知道自己昨夜秘密接见来使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了。“吕不韦的耳目真多!”秦王内心冷冷一笑。看看大殿之上,吕不韦的心腹虽然把持着各个重要部门,但拥护自己的宗室大臣人数也不少,还是能够一搏的。

秦王提高了嗓门儿问道:“你已知屯留被困,为何还不发兵相救?”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屯留被困?前两天不是还一切顺利吗?”

吕不韦看看周围,只得说:“我也是刚刚得到战报,正要和太后商议发兵救援。”

“太后还在雍地,救兵如救火,令符即刻作废……”

“可是,这不合礼制……”吕不韦的心腹吕执出列阻止道。

“住口!”秦王猛喝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国君既然有权发放令符,当然有权废除。”秦王一改往日软弱之态,不容置疑地说道,其无比威严的神态震慑了所有人。

对秦王的教育和培养,吕不韦从未懈怠过,之所以不放权,更多的是因为不放心,毕竟统一六国也是他一生的抱负。秦王此刻露出了君王应有的本色,他的内心是五味杂陈。

“国尉!”秦王喊道。

“老臣在。”年迈的国尉出列领旨。

“限你两天之内制出新的令符,我要亲自出征。”这个决定太突然了,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

“这个万万使不得,按照秦律,除非国家危急,否则,国君是不能亲征的。再说……”

还没等吕不韦说完,秦王就笑着说:“相国不必担心,成蛟是我手足,我定不能辜负了前方将士。”此话说得斩钉截铁,不容反驳。

“长吏。”不等吕不韦再说话,秦王的下一道命令又发出了。

“臣在。”血气方刚的蒙武出列答道。

“令尊是先王托孤重臣,常年征战,积劳成疾,过早离世,卿秉承父志,勤勉有加,今任命你为仆射,今后凡是政令施行之事,必得你和相国共同签署才能生效。”

“遵命。”蒙武高声应道。吕不韦气得青筋暴跳,但是现在的情势已非他能掌控。

“寡人再宣布最后一件事,从现在开始,寡人正式亲政,行冠礼之事待到回师之日再议,退朝!”

就这样,三言两语间,吕不韦权倾朝野的时代就结束了。遇事不慌张,当断则断,努力培养自己的决断能力,这应该是我们从这则故事中获得的启发吧。

韩信

名人档案

韩信,西汉军事家。淮阴人。早年家贫,常寄食他家,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参加项羽部队,因不受重用,改投刘邦,被拜为大将军。楚汉战争中,刘邦采纳他的建议,攻占关中。刘邦、项羽在荥阳相持时,他率军袭击项羽侧翼,占据了黄河下游地区,后被刘邦封为齐王。公元前202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击败项羽。楚汉战争结束后,他被解除兵权。后被吕后设计诱杀。

名人故事

屈伸自如的韩信

韩信小时候,父母双亡,远房的哥嫂收留了他。哥嫂名义上是看他可怜,实际上却是为了把他当成免费的用人,整天让他干活儿。韩信白天在田里干活儿,晚上则躲在屋子的角落里刻苦读书。嫂子是个很刻薄的人,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这样浪费灯油。韩信刚开始很感激哥哥嫂嫂的收养,可是慢慢地,他发现了自己处境的尴尬。但是他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得比别人懂得更多,所以他忍受着嫂子的冷言冷语,依旧每夜读书。

离韩信的住处不远,有一位给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她十分同情韩信的处境,总是想方设法留下一些饭食接济韩信。要知道正在长身体的韩信几乎每天都是饥肠辘辘的,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因此韩信由衷地感激老婆婆的一片好心,他真诚地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报答您。”

老婆婆摸着这个可怜的孩子的头,说:“我一个孤老婆子,已经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贪图你一个孩子什么报答,等你长大了,我也入土了。”

但是韩信记住了老婆婆的好处。后来,他终于成为汉朝名将,被封为楚王。他立即亲自回乡寻找这位恩人,可喜的是好人有好报,老婆婆历经乱世,竟然还活着。韩信把老人接到自己府上,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侍奉她。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待到年纪稍长,韩信已经学有所成,他开始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这天,一个泼皮无赖正在街上舞枪弄棒,虽然不过是一些不实用的花拳绣腿,但人们最怕得罪这种人,所以都离他远远的。韩信刚到此地,正在寻找机会干一番大事,没想到刚一上街,便被无赖盯上了。这个无赖上前一把拽住韩信说:“你站住!就你这柴棒般的小身体还佩剑,趁早把剑扔了吧,别丢人了!”

韩信最不屑和这种人打交道,没理他,只是挣脱了,想走。

见韩信好像有些怕他,此人立刻来了精神。他挑衅道:“你是个男的吗?还没打就想溜,别在世上丢人了。如果想活命,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大爷我就开恩放你走。”

此时的韩信早已熟读兵书,文韬武略已非寻常人可比,别说这么一个无赖,就是十个八个也不是他的对手。但是,想到自己正在寻找真正的豪杰共谋大事,如果因为这种泼皮无赖而惹祸上身,岂不是耽误了正事?此人虽然可恶,毕竟不足以让他费神。他环顾四周,看到人群中还有几个吊儿郎当的人,恐怕是他的同伙。若是在大街上出手教训了这个无赖,恐怕一时难以脱身,闹不好还会惹上人命官司,他岂能因鲁莽而生出事端?

于是,韩信慢慢跪了下去,缓缓从那人裆下钻了过去。这可是天大的耻辱啊!在场的人皆瞠目结舌,不一会儿嘲笑声、指责声就响了起来。当然,这样的结果韩信早已预料到了,他站起身后,拨开众人就忙着寻找赏识自己的人去了。

不久,韩信投奔了项梁的军队,只是他在军营里是个无名小卒。项梁死后他又跟随项羽,尽管有些谋士已经发现了他的才能并向项羽推荐,但他还是没被重用。直到遇到萧何,韩信才算真正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他投奔了刘邦,协助刘邦制定平定天下的方略,并率军开辟北方的战场,先后击破魏、赵、齐、楚,为汉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司马迁

名人档案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名家名言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名人故事

巧训小偷的司马迁

夜色渐深,窗外一弯残月孤寂地挂在天上,司马迁放下手中的竹简,双手扶着书案,直起腰,慢慢起身,想站起来活动一下,忽然好像听到了什么动静。有呼吸声?他警觉地抬头向梁上望了一眼,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唉,看来今夜加班的不止他一人啊。

世事艰难,连年的征战让老百姓的生活更为艰辛,自己家也好不到哪儿去,又有什么可偷的呢?司马迁站在窗口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慢慢地转过身走进了内室,把正在熟睡的妻子叫醒,让她把孩子们都叫起来,说他要检查孩子们的功课。

不久,妻子就把三个孩子都叫了起来,孩子们睡眼蒙眬的,都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司马迁有时候会检查孩子们的功课,可从来没有深更半夜地把孩子们叫起来过。

来到外屋,只见司马迁早已经把油灯拨亮了些,书案边还放了一把铜质的戒尺,脸色十分凝重。妻子望着司马迁的脸,想从上面探寻出一些端倪,孩子们近日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今天是怎么回事呢?

“一郎,背一下‘子曰:富与贵……’这一段话。”司马迁严肃地对大孩子说。“是,父亲。”老大司马临望望严肃的父亲,忙打起精神认真地背了起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不错!”司马迁点了点头,转向老二说道,“观儿,你也背诵一遍!”

老二司马观平时有些贪玩,最怕的就是背书,刚才听到母亲说父亲要检查他们的功课,他心里就有些打鼓,现在见父亲真的让他们背书,他一下子就蒙了,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只见司马迁用戒尺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说道:“平时就数你不努力,今后如何做人?一郎,你给他提个醒儿,让他好好听听。”

司马观本来还有些迷迷糊糊,此刻,戒尺的拍打声一下子让他惊醒了。哥哥司马临赶紧低声地提醒道:“子曰:富与贵……”

司马观结结巴巴地复述道:“子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就这样哥哥背一句,弟弟复述一句,终于背完了,司马观出了一身的冷汗。

司马迁看了看孩子们,问道:“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孩子们点了点头。“我今晚叫你们起来,就是要你们一辈子都要记住这段话。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一定要分清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即使是世道艰难,也绝不可做梁上君子,记住了吗?”孩子们认真地点了点头。就在这时,从梁上跳下来一个人,他伏在地上就对司马迁磕头,并且呜咽着说:“谢谢大人教诲,小人一定改过自新,绝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原来司马迁让孩子们背书是给这位梁上君子听的呀!司马迁没有把他送到官府,反而让妻子去取了一些衣物和吃的送给了这个人。

同类推荐
  •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

    幻想国世界经典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

    小女孩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很古怪。她还遇到了一大堆奇怪的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三月兔、睡鼠、丑陋的公爵夫人……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清醒的。她不断探险,不断追问“我是谁”,不断认识自我,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时,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 新黑猫警长第二辑:双重危机

    新黑猫警长第二辑:双重危机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能听见一切可疑的声音!对了,我就是黑猫警长!我用智慧、果敢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着白猫警士们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侦破一个又一个案件,誓死保卫森林市的安全!黑猫警长的形象和故事已经在中国少年儿童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经典不会随时间的磨砺而黯然失色,只会在岁月的砺炼中愈加璀璨!你瞧!黑猫警长又出发了!全新的黑猫警长系列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大家将会领略到黑猫警长利用高科技破案的风采,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增长知识和智慧!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

    0~3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启蒙期,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最好的人生开端。陶红亮主编的《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特点精选了500个益智游戏。每个游戏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寻找相同形状的积木可以训练记忆能力;自创童谣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彩泥游戏可以启发创意思维……《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中孩子通过玩游戏便可以使左右脑协调并用,使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包换小米粒历险记、贪婪的指针、泡泡的世界、一半鸡、小鱼鲮鲮历险记、猫鼠大战、玫瑰花精灵、三国手指、我最喜欢的一棵大树、荷花、假如我是魔法师、蚂蚁世界的非凡旅行等篇章。
  •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上)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上)

    《格林童话(上)》是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其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等极具人生意义的主题,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有益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一版《格林童话》包含《青蛙王子》《莴苣姑娘》《小红帽》等名篇,并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教授翻译,在准确性与趣味性,以及译作的可读性上都保证了上佳质量,可以说是《格林童话》众多版本中的权威版。
热门推荐
  • 我灿烂的青春时代

    我灿烂的青春时代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性格迥异的大学生,在青春岁月中的成长。胆小自卑却又自尊心极强,渴望成为不一样的人的周大伶,她遇到了搞怪又温柔的喻晓、外表狂傲的音乐才子李责,独立有个性的叶丽盈,娇娇女陈澈等各种朋友。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中,他们或张扬,或叛逆,或隐忍,或努力……这其中都有你我的影子。青春是一道必考题,我们终归会前往各自的方向。但幸好能与你相遇,让我的自传里曾经有你。
  •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本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该书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 朋友Friend

    朋友Friend

    第一部曲/缘起无声呼唤光明出生于中国西南部偏远山区的“小七子”从小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小七子通过眺望星空感知到宇宙的神奇,至此有了人生志向。小七子想翻过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想去当兵,想保护自己的祖国(中国),想去宇宙星空之中。天真无邪没有烦恼的小七子在大山的深林中结识了一群朋友,他们陪着小七子在山林之间奔跑,在悬崖边上睡觉,在大山之巅戏耍云彩。1997年,7岁的小七子突然间能感知到万物的声音,仿佛这个世界都在向小七子诉说心情。小七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深深吸引,随意在刚生长出来的树叶上敲打,一阵悠扬的声音映入脑海,就这样开启了小七子与宇宙星空文明的访问与探索,人类命运从此系在小七子的身上,而不同宇宙的毁灭性战争爆发也只在小七子的一念之间。
  • 空中铁爪

    空中铁爪

    谢尔曼·鲍德温所著的《空中铁爪——一位美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作战经历》讲述了美国海军“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的作战经历,作者回忆了在航空母舰上服役的经历和感受,叙述了舰载机的日常训练的过程,以及参加海湾战争中的经历及作战过程。内容详细,文笔流畅。《空中铁爪——一位美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的作战经历》适合研究舰载机飞行及战法的相关人员参考,也可供军事爱好者阅读。
  • 博异志

    博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建国后,老舍由“抗战派”转向了“歌德派”。据曹禺回忆,老舍建国后常说:“我无党无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产党之德的派。”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了老舍建国后文学创作包括旧体诗创作的总主题。一九五八年,老舍在大跃进中重新开始写旧体诗,他写的第一组诗《元旦试笔》(二首),就是歌颂的“昂头迎晓日,风物美无边”的新中国。一九六五年,老舍含冤死去的前夕,他依然在《诗二首》中真诚地实践着自己当“歌德派”的诺言。
  • 超级睡梦人

    超级睡梦人

    【2019-创世新起奇大作--超级睡梦人】“宿主放心,小梦怡情,梦房,梦地,梦美女!大梦初觉,撑天,震地,傲仙家……”梦人:凡侠帝王跟我走!梦仙:仙尊仙帝在我手!梦神:封神榜被我拿走!玉不琢不成器,梦不做不犀利!一梦在手,天下我有!万界之巅,藐视苍穹,“宿主伴你装逼,伴你飞,我们一起嘿!嘿!嘿!”欢迎加入星迷河粉,书友群交流QQ:963229862
  • 和时光的契约

    和时光的契约

    本书主要讲述了苏黎的一个梦,梦中失去你,梦醒时再遇你。某天,他有些忐忑的对她说:“我喜欢你。”而她嫣然一笑:“好巧,我也喜欢你,而且……很久了呢。”话落,他将她拥入怀中,久久不舍放开。
  • 佛说呵雕阿那含经

    佛说呵雕阿那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