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4100000002

第2章 序章 为什么要懂经济学

舶来品的简历: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恐怕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占领了各大学的课堂,成为最热门的专业。就算是街边百姓也几乎无人不晓其意,甚至连小饭馆也用广告语“经济实惠”招徕食客。

但是你有所不知,经济学是确确实实的舶来品。

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由于彼时的古希腊实行奴隶制,经济活动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研究家庭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此继续下去,经济学可能只是一门家庭管理学科,相当于今天的理财。只不过,有幸遇上色诺芬,“经济”终于迈上正轨。

色诺芬知道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他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所规定的奴隶主的经济任务,是更有效地剥削奴隶,以增加由奴隶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

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的职业。农业繁荣,则百业兴旺;土地荒芜,则百业凋零。农业是奴隶制自然经济的物质基础。但色诺芬对手工业抱着鄙视的态度。

然而最重要的是,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尽管不论在治学态度上,还是在取得的成就上,他都难以与修昔底德或希罗多德相比。但作为经济学这个名词的原始发明者,色诺芬的身份无人能及。

如果说2000多年前西方经济学的萌芽已经形成了的话,那么直到16世纪,它才进入到了一个发育阶段,这是因为公元1500年以前的西方世界几乎没有贸易往来,尽管货币早已存在,但是没有被广泛使用,强大的国家和一体化的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形成,当然也就没有任何经济思想流派形成。

公元1500年以后,地理大发现导致了市场与贸易迅速扩展,货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拥有统一经济的国家成为主导力量。各种经济学派随之出现,各自代表了系统的经济思想和相应的政策体系,经济学的春天不期而至。

此后,经济学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儿在很多人的扶持下,开始由小到大成长起来。慢慢地,经济学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成长为独立行走的大人,它的成长过程分为多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典经济学,核心的一点是强调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就是亚当·斯密。斯密之后,1817年,英国人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开创了经济学的演绎法,把经济学的分析引领到科学轨道。他在书中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比较优势原理”。

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发生了一场革命,史称“边际革命”。微积分方法被引进经济学,这也标志着经济学进入新古典主义阶段。1890年,英国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在他看来,商品的价格(价值),既取决于劳动等客观因素,即供给;同时,又取决于效用等主观因素,即需求。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价格。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也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第三阶段是凯恩斯经济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宣告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此后,经济学就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和。从主流经济学出现到凯恩斯主义破产,不过20多年的时间,之后经济学流派纷呈,百家争鸣。

现在意义上的经济学似乎始终和东方文明古国相距甚远。其实,中国很早之前就有“经济”这个词儿了,只不过此“经济”非彼“经济”。

公元4世纪初东晋王朝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内涵,古代名联中一句“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面的经济就是经纶济世的意义。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这个词语在古代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责任,而且是非常有深度、广度、高度的一个词语。

能做到“经济”二字的人必须文能安邦兴业,武能御侮却敌。古代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家学派的众人,会按照《大学》中“三纲八目”的要求去做学问、做人,而“三纲八目”最高的要求就是做到“治国平天下”,这个也是古代“经济”一词的最外向的表示。

至于现代的“经济”一词却是我们引进日本人翻译的结果。在清朝末期,日本人掀起工业革命浪潮,接受、吸收、宣传西方文化,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在新文化运动中,日本所学习过的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故而“经济”一词亦被中国引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学”正式和中国人见面。中国最早开设经济学的学校是北京大学,讲授者中也包括日本人,他们把这门课叫做“经济学”。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和严复先生,很早就接触到“economics”这个词,将其翻译成“计学”或“生计学”,也就是“家计之学”,不过这个译法没有被后人认可。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历史上没有产生系统化地专门去深入研究类似社会分工这样的经济问题的思想家或者哲学家。西方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扩展深化,最终形成了一门可以称为社会科学的学问。因此,今天我们讲的经济学其实是西方经济学,所以很多经济学教科书的名字还叫做《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

有位博学的经济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经济学是经济学家的事情。”由此看来,为经济学下定义并非易事,要想让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接受更是难上加难。经济学家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绝不仅仅是关心价格、商业和政策。100年前为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事情,不可能是今天的经济学家感兴趣的话题。

人们总是对生活的现状感到不满,对自己没有的东西充满向往。为了解决人们不断变化的现世需求渴望,经济学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但无论怎么改变,经济学仍旧为了解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带来快乐而存在——它是一门使人快乐的学问。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肖伯纳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中蕴涵着“逐渐消除贫困和无知的希望”,作为一门“财富的学科”,“追求幸福”是经济学的伟大目标。从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来看,也的确是这样。经济学里的很多概念来自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欲望有五个层次,它们的关系是渐次递进的。

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要。这是最低层次的欲望,包括充饥、解渴、穿衣、居住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生存就成了问题,遑论其他?

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要。不愁吃喝了,就在乎安全了。平安是福,我们总是祝人平安。

第三层次是感情上的需要,包括友爱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人是感情动物,人人都需要友谊和忠诚,希望得到爱,这在小孩子中最明显了。人还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的需求,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且相互关心和照顾。

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渴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承认。对别人有礼貌,是希望自己不要被冒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都反映了人们获得尊重的愿望。

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人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当然,这是需求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实现和满足的。

人的快乐的满足需要以资源作为支撑。资源是人可以利用、满足欲望的手段。有些资源,无穷无尽,不是问题。比如空气、阳光,这是上帝的恩赐,取之不竭,这些东西不足虑,经济学家也不考虑这类资源。但是,跟我们的需要相比,再多的资源也显得不够。这个不够的状态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来概括就叫“稀缺”。稀缺当然是少,可是这个少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少,而是相对意义的少——相对我们要的量显得少。

为了满足人们获得稀缺资源以得到快乐的需要,经济学从三个方面着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面对稀缺的资源,我们只能选其一,这个问题叫“生产什么”。这是人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生产什么商品和劳务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并不是每两年或每四年到选举场所去投票,而是每天都在作购买决策。他们支付给企业收款机的货币最终变成了工资、租金和红利,这些名目再由消费者以劳工的身份收回,作为其所获得的收入。

从厂商方面看,企业会受利润最大化愿望的驱使。厂商在进行生产之前一般都会确定自己的生产计划,而在生产计划中的最重要一项便是确定“生产什么”,然后再根据生产计划制订物料需求计划。我们必须要作出决策来确定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以及尽力确保我们的决策在大部分时候是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的。

生产(也包括消费)的方式有多种,不同方式的后果不同,这是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生产,生产的产品质量如何,生产的速度如何,生产中能源消耗如何,都是会对生产者产生影响的。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对付价格竞争和取得最大利润,生产者的最佳方法便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以便将成本降低到最低点。

为谁生产?是为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还是为极少数官商特权阶层的利益?社会生产的目的性,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满足大多数人民需求而进行社会生产的政治经济模式,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必将促进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生产并不是目的,消费才是。产品只有到达消费者手里,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产品到个人手里的过程,叫做分配。如何分配,即“为谁生产”——谁将获得这些产品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20世纪20年代福利经济学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研究的视角放在了社会福利和民生问题上,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了。正如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所指出的,经济学还是应该回到它的出发之地,不管经济学如何发展,它总要回答两千年前苏格拉底提出的命题,即“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经济学最终要回答的是人类如何才会快乐的问题。

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生活得比较轻松快乐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利用经济学的知识。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个人理财、家庭消费、职业规划、经营管理等,我们都可以从经济学中获得十分有益的启示。

比鹦鹉聪明,你就可以学好经济学

经济学虽然庞杂,但是要学明白其实也不难。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如果能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这只鹦鹉就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一位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网上讲了一个自称真实的故事。

一天,快上课了,一位学生匆匆忙忙地往教室赶,偏偏这个时候电梯十分紧张,他发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也在一楼等电梯上楼。但是,接连几部电梯都是开往地下室,这位学生叫道:“真是的,为什么每个地下室的人偏偏都要在这个时候上楼凑热闹!”阿罗立即严肃地纠正他:“你把供给和需求弄混了。”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向我们说明了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独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成为经济学家常用的分析方式。

市场,当然不只是牛奶面包、电视冰箱的市场而已,在交换和交往的关系里,以及其他许多领域里,都可以由市场的角度来认知和分析。不过,牛奶面包的市场里,有具体的牛奶面包,还有明确的价格。其他的市场里,要怎么看供给和需求呢?

供给是站在商品生产者的角度,而需求则是站在商品消费者的角度,不过这种界限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一个商品的消费者也是该商品的供给者。在西方经济学中,无论是商品的供给还是需求都是自愿的且都是有能力实现的,因此供给和需求都是有效的,被称为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

我们生活中一般用“提供”或“供应”或其他更加感性的词汇而很少用干巴巴的“供给”,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简·爱》中的经典台词:“假如上帝赋予我财富与美貌,我一定会让你难以离开我正如我此刻无法离开你一样。我们需要财富和美丽,但是上帝并非向每个人都提供这份厚礼。”

由此看来,我们日常说的供给往往是“我想给你”、“我一定给你”而不是“我能给你”的意思,这和经济学里“我能给你”的供给不一样。

供给量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生产者又叫“企业”,是指能独立作出生产经营决策的经济单位。供给需要有两个要件:第一,企业愿意生产,在假定企业的行为是获取利润的条件下,供给的数量取决于利润的多少。这意味着企业总是愿意生产价格最高、成本最低的产品;第二,企业的生产能力,这大致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装备和资源的稀缺程度。两个要件缺一不可,它们共同组成有效供给。

作为生产者,我们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安排我们的生产供给以便得到最大的利润或收益,所以我们在生产商品时总是思前想后举棋不定,作为消费者,我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安排我们的消费需求以便得到最大的享受或满足(经济学上称为最大效用),所以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货比三家,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把握住了消费者的需求(或潜在需求)并能适时提供满足该需求的产品,谁就能收获财富、荣誉和地位,当然谁能够牛到创造需求的地步,那他就是商界的国王。

美国苹果公司在2010年3月推出平板电脑iPad,上市仅仅80天就已经售出超过300万部,这一数字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2010年5月底,苹果公司一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

苹果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乃是因为公司老板乔布斯抓住了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潜在需求(这里的潜在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商品存在着强烈的需求但该商品还不存在),而且在别人之前率先生产并向消费者提供了该产品。曾被自己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的乔布斯之所以东山再起大获成功,原因在于乔布斯深谙产品开发营销策略:激发消费者的内心欲望,不仅满足需求,更要创造需求,终极目标是超越“需求”,成为“想要”!

日常生活中往往把需求称为需要,而且往往不考虑自己的支付能力,我们可以把这种需求称为潜在需求。比如,尽管你手头没有那么多现金,但是你确实需要一套房子,这种需要就是潜在需求。在一定条件下,潜在需求会转化为有效需求的,比如当你有了实力之后,你就能把住房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但有些需求是永远不会实现的,比如“真的好想再活500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种需求不切实际,我们通常称为奢求。

人的一生总是与需求和供给分不开,人们总在需求着什么,同时也在供给着什么,所以需求和供给就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如此说来,经济学将需求和供给列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恰恰是它被视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原因所在。

掌握供给和需求就是掌握经济学的命脉,只要你带着需求和供给的眼睛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很多事情就会豁然开朗了。

35岁前,让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35岁前,你会在生活、工作、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遇到各式各样的新问题。

为什么收银员多找了钱,人们往往愿意主动退还?可要是某件商品没被收费,却很少有人退呢?

为什么地产经纪人常带客户看两栋差不多完全一样的房子,可其中一栋比另一栋既便宜,环境又好?

为什么你经常前去喝下午茶的咖啡厅会提供免费续杯业务呢?

有些问题会让你百思不得其解,有些会让你哭笑不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济学家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可是人们在一些情境下往往会缺乏理性。比方说,银行加息,人们会调整存款方式,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会这么做的,有的人由于不太了解存款的方法和期限,所以把钱都存为活期的,同时他觉得利息也没多少,可能把钱存在银行就不管了。

个人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有很大一部分的判断是受到心理的影响。两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已故的阿莫斯·特沃斯基曾经专门进行过相关的实验,来研究个人心理对于经济决策的影响。

在一个实验中,实验者请一群受试大学生估计一下,非洲国家是联合国成员国的比例有多高。大多数学生对此毫无头绪,可他们的任务就是弄出一个数来。这个实验的玄机在于: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实验者还让学生们转了一次数字转盘,该转盘会随机转出l~100的数字。

学生们显然明白,这个数字跟问题的答案毫无逻辑关系。可在转盘上转出10或者更小数字的学生,给出的平均估计值是25%,而转出65或更大数字的学生,得出的平均估计值为45%。

转盘上的数字给人们的平均值估算造成了无形的干扰,转出数字较大的人容易得出较高的平均估算值。在个人决策中,有很多这种类似的认知错误。在做决定时,人们有时会依赖错误的信息,还有些时候,他们会从正确的信息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的重复出现,35岁前的你需要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来思考问题。

如果你经营着一家小店,在进货的时候,你会考虑到底进多少货物才能使自己的单位成本最低,并且又能都卖得出去。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不仅仅是经济学家,我们每个普通人每天的生活都和经济密不可分,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投资策略,想要处理好这些大事小事,需要我们对经济学有所了解。

时代发展到今天,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说句“经济学热”并不为过。但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对现代经济学了解多少?自觉地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人又有多少?

人们经常要求经济学家解释造成一些经济事件的原因,或者,有时也要求经济学家提出改善经济结果的政策建议。一旦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17世纪时,英国著名科学家和数学家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有一天在一个苹果树下看书,在他抬头的一瞬间他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之后,好奇心油然而生。经过认真观察,他发现身边所有的物体坠落都是由上往下进行,这种现象引发了他的思考。

在反复的思考和观察中,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这个理论不仅能解释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且也适用于宇宙中的任意物体。其后对牛顿理论的检验表明,该理论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生作用(尽管正如爱因斯坦以后强调的,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发生作用)。由于牛顿的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以现在全世界大学物理课中仍讲授这一理论。

虽然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一个极为平常的现象,但是由于牛顿观察到了,并且进一步观察思考进而形成了我们今天众所周知的牛顿定律。对大多数的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就要了解经济学的深层内容并不是一件易事。如果说这样的思考存在难度,那么为什么不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学会观察是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第一步。

经济学家毕竟不用试管或望远镜进行研究工作。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经指出的:“所有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而已。”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通过冷静地观察思考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这种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研究一国经济,就像适用于研究地心引力或生物进化一样。

咖啡厅的续杯服务看似平常,但是也暗藏着经济学的基本道理,那就是成本与价格和利润的关系。看似续杯使消费者赚到了便宜,但是实际上,很多消费者为了续杯而点了一些需要付费的点心,这么一来,咖啡厅在点心上赚得的钱超过了咖啡厅为续杯而承担的成本。几乎可以肯定,餐厅是稳赚的。这个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就蕴涵着经济学知识,可是你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了吗?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不一定能直接帮助我们致富,却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让我们聪明。

同类推荐
  • 激荡百年:大国金融

    激荡百年:大国金融

    这是细述中国金融历史真相的书,深度揭秘扑朔迷离的百年金融内幕。波谲云诡,谁掀起了百年来中国金融的腥风血雨?以史为鉴,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谱写辉煌?
  •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徐丽梅等编著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和经济环境的限制以及现有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原有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有存在的必要,但也同时存在着缺陷和风险。《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在考虑目前法律框架的前提下,探讨了创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做法,包括改革依据、基本特性、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等内容;其次,对于债务融资模式,分析和探讨了“准市政债券一市政债券”的发展路径,并对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政债券融资的方向提出建议。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1

    《中国经济大讲堂》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我国高端人士,以通俗、生动的演讲形式,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纵论中国经济方略,向广大读者传递丰富的经济知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的权威之作。对书对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深刻、有针对性的诠释,使各领域、各阶层人士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清晰、系统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进而精确地把握中国经济脉搏。
热门推荐
  • 阮总又来了

    阮总又来了

    主要人物:阮珩封叶小竺 他拥她入怀,夜已深,露水重,她会着凉。她抬头,浅笑,比那夜的星与月都耀眼。他愣。她喜欢他的味道,淡淡的皂香,很干净。他低首,低沉的嗓音散在清冽的夜中。 “有我在。”他们迷路了,在这不知名的地方,连手机也没了。 “有你在我不怕。”他们往这小径上下了注,沿着它一直走,会不会有尽头呢……
  • 深海来袭

    深海来袭

    当最后的执剑之人离去,当那扇不该被打开的门陷落,当深海进入那扇门,门后的我们该怎么办?
  • 名门盛婚:慕少的小娇妻

    名门盛婚:慕少的小娇妻

    什么?被壁咚了?苏韵晚一脸蒙圈的顶着十万个为什么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持美行凶无节操无下限求亲亲要抱抱的慕泽易。这是想干嘛?“我醉了。”慕泽易说的一脸理直气壮。“然后呢?”“扶我回房。”好嘛,孔子说过,看到老奶奶都要扶一把,更别说是帅哥了。只是等等,这是什么情况,不是醉了吗,不是走不了路吗,不是需要人扶吗?圈圈叉叉个大爷,怎么画风不太对啊,这这这……这是要闹哪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元素敌人

    元素敌人

    从天才到废才,更与贵族结仇,众人都以为罗炼将会一生如过街老鼠般活着。但是罗炼不认命。且看他如何将魔法力量与枪械艺术结合,在魔元世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绝世武侠系统

    绝世武侠系统

    重活一世,得到大武侠系统,里面拥有前世武侠世界中所有的武功!小李飞刀,例无虚发;一剑西来,天外飞仙;九阴九阳,道佛秘典;……在这敝帚自珍,连三流武学都严禁外传的天下武林,石小乐我行我素,频施绝艺,一路狂歌,终成武神之名!群:304032856(全订可入)
  • 某穿越调查员的不可名状日记

    某穿越调查员的不可名状日记

    很明显,白起穿越了。没有自带外挂,坑儿子的父母也很不幸的没有双亡,青梅竹马?不存在的。面对陌生的世界,白起感到迷茫——特别是在体验了一个月贫民生活后。虽然想着回家却一直找不到办法,白起本以为自己要在穿越后的贫穷中无奈的度过一生——但紧接着,他察觉到了某些本‘不该被察觉的事物'。隐藏在黑暗之下的是巨大的未知的恐惧,不可名状的阴影肆意变换的嘲笑着认知,熟知的现实宛如微风中的泡沫一般逐渐瓦解,神秘而诡异的低语回响在耳畔。所以“邪神大人到底发不发糖啊?不发我走了昂。”“唉,这位鱼人先生,请您冷静点把鱼叉收起来,我不是可恶的种族主义者。”问:调查员的基本素养是什么?答:作!往死里作!
  • 至尊凰妃

    至尊凰妃

    一朝国破,她被迫逃亡,因缘际会,成为敌国女相。帝王愿以天下为聘,娶她为后,她不愿。邻国太子为了她愿终生不娶,亦不能使她动心。外臣妒之,内宫祸之,阴谋陷害,接踵而至。但,几次命悬一线,总有一个男子立于她身前,保她无恙,护她周全,为她出生入死!
  • 巾帼红颜 

    巾帼红颜 

    家中生变,情郎变心。杜如月感觉没有比自已更加倒霉的人。为了救出自已的父亲,杜如月女扮男装,参加科举,一举中的头名。却不想被王爷识破,对她穷追不舍。“王爷,请你离我远点!”“这样远吗?”王爷几乎与杜如月紧贴面问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请按套路走

    请按套路走

    简介无能,请看正文胎穿+星际+异能+1v1+宠文一日某女问:“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某男答:“因为你是我妻子。”某女问:“难不成我不是你妻子你就不对我好吗?”某男危险看人:“你还想当谁妻子?”某女直摇头,“就想当你妻子”某男满意吻了吻某女眼角说道:“既然想当我妻子,那你就要好好霸占你的位置哦!”这剧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 盗墓之问鼎长生

    盗墓之问鼎长生

    千年前,长沙王刘发得知一个惊天大秘。之后,其五世孙光武帝刘秀为大汉延国祚两百年。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不为人知联系?千年之后,又是谁借天命之手,执子苍生。远古传说究竟是真是假,山海经记载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当一切被掩埋在黑暗的地下墓宫,是谁撬开大门,将谜底解放。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道术、蛊术、血脉究竟谁能更胜一筹。【故事正在开始,各位读者请准备好瓜子饮料矿泉水,啤酒麻辣爆米花,一起来探索这个世界——最后的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