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6200000002

第2章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语意:可怜我的父母,为养育我而付出了许多辛劳。

简释:哀哀:悲怜、痛惜。劬:劳苦。

语出《诗经·蓼莪》。

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语意:如果悲哀或欢乐不合时宜的话,灾祸一定会到来。

语出(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年》。

捱不过底事,莫如早行;悔无及之言,何似休说。

语意:拖延不过的事情,不如早点做;来不及后悔的话,不如不说。

简释:捱:指拖延。底:的。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语意:矮板凳,暂且坐着,总会等到自己一展身手的时候;大好光阴,不能让它白白度过。

语出(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语意:矮子看戏,因为身高不够无法看清台上的情形,对情况不明朗,只有根据别人的评论或褒或贬。

语出(清)赵翼《论诗》。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语意:付出爱的人就能得到爱的回报;为别人谋福,别人同样也会为你谋福。

语出(唐)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群书治要·贾子》。

爱戴高帽,自受圈套。

语意:喜欢接受他人的奉承,实际上是在自愿接受别人给你下的圈套。

简释:戴高帽:吹捧恭维。

语出(清)牛树梅《天谷老人小儿语补》。

爱儿不得爱儿怜,聪明反被聪明误。

语意:爱怜自己的子女却得不到子女的爱怜,自作聪明往往会被聪明耽误。

语出(清)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语意:因为追求完美,所以写诗时从来都感到难以下笔;一首诗要经过千百遍的修改才能觉得心安。

语出(清)袁枚《遣兴六首》。

爱君切者,不知有富贵;为己重者,不能立功名。

语意:深切关心君主的人,不会看重荣华富贵;只为自己着想的人,不足以建立功名。

语出(南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

语意:疼爱自己的子女却不加以教导,犹如不疼爱;不教给子女以良好的品行,犹如不教。

语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右第三十六章》。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语意:爱自己的父母,就不会对别人的父母产生厌恶的情绪;恭敬地对待自己的父母,就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

语出《孝经·天子章》。

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实是害己。

语意:没有道理地去爱一个人,这其实是害了他;没有道理地去厌恶一个人,这实际上是在害自己。

语出(清)魏际瑞《伯子文集》。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语意:爱人深切的人,必定会急于寻求贤能之士的帮助;乐于得到贤能之士帮助的人,必定会宽厚地对待他人。

语出(西汉)黄石公《素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语意:爱戴别人的人就会得到别人永久的爱戴;尊敬别人的人就会得到别人永久的尊敬。

语出(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爱人者必见爱,恶人者必见恶。

语意:爱他人的人必定会得到他人的爱戴,厌恶他人的人必定会受到他人的厌恶。

语出(战国)墨翟《墨子·兼爱下》。

爱我者之言恕,恕故匿非;憎我者之言刻,刻必当罪。

语意:爱我的人批评我,言语宽恕,总是会对我的错误避而不谈;而憎恨我的人批评我,言语刻薄,但总是能一针见血。

语出(清)陈确《陈确集·别集·瞽言》。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语意:重重绿叶的海棠花爱惜自己的花蕊,不肯轻易绽放出自己的芬芳,暂且就先让那些艳丽的桃花李花占据春天吧。意思是指留出位置,让后辈们出人头地,表达了作者为了提携后进愿意有所牺牲的高尚品德。

语出(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语意:爱惜精力,留着日后用来担当天下大事;如果虚度光阴,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够报答恩情。

简释:蹉跎:虚度光阴,让时间白白浪费。

语出(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爱在心里,狠在面皮。

语意:内心宠爱,而表面上严厉。

语出(清)佚名《醉醒石》。

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语意:用从容的步行代替坐车,晚一些吃饭就好比吃肉。指安贫乐道。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安分身无辱,是非口莫开。

语意:如果能够做到安分守己,那么自己就不会受侮辱;对是非不要随便开口,以便明哲保身。

语出(明)申时行《百字铭》。

安分身无辱,知机心自闲;虽居人世上,却是出人间。

语意:安分守己就不会招来侮辱,知道事情发展的规律自然会感到内心安闲;虽然这样还是居住在世间,但这份逍遥自得让自己仿佛已成了超脱人世的神仙。

语出(清)钱德苍《解人颐·安分吟》。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语意:习惯吃粮食的人能够强壮,断绝粮食的人就会死亡。

语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安民可与行义,危民易与为非。

语意:善良的人,可以与之一道做好事;而危险的人,便容易与之一道为非作歹。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安莫安于忍辱,乐莫乐于好善。

语意:天下最能获得安乐的处世方式莫过于忍辱负重,天下最能获得快乐的事情是乐善好施。

语出(西汉)黄石公《素书》。

安贫守分随缘过,便是逍遥自在仙。

语意:能够安分守己、安贫乐道地过日子,就是逍遥自在的神仙。

语出(明)罗念庵《醒世诗》。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语意:怎么能够只贪求一时的名誉呢?应当期望垂名千古才是。

语出(北宋)梅尧臣《寄滁州欧阳永叔》。

安上在于悦下,为己存乎利人。

语意:想要安定地位高的人就要先让地位低的人满意,要想让自己得利就先要给别人好处。

语出(西晋)陆机《五等论》。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语意:无论处境是安全还是危险,都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无论事业险阻还是顺利,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愿。

简释:贰:改变。革:改变。

语出(唐)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群书治要·昌言》。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语意:一个国家的安危在于它所颁布实施的法令,一个国家的存亡在于它所任用的人才。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

安危在是非,不在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多寡。

语意:一个国家安全与否,在于君王是否是非分明,而不在于其力量的强弱;一个国家的存亡,取决于君王是否掌握了实权,而不是手下人的多少。

语出(战国)韩非《韩非子·虚实》。

安卧扬帆,不见石滩;靠天多幸,白日入阱。

语意:安闲无忧地躺卧在扬帆行驶的船舱中,自然就看不到礁石和险滩;任由上天的安排而心存侥幸,这样即使是在大白天也会掉入陷阱。

语出(明)徐祯稷《耻言》。

安于知足,死于无厌。

语意:人因为知足而生活安乐,因为贪得无厌而身败名裂。

语出(明)吕坤《呻吟语》。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语意:安乐在于得到人心,危亡在于做错事。

语出(西汉)黄石公《素书》。

安者非一日而安,危者非一日而危。

语意:安全的处境并非是一天就形成的,危险的处境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意思是指人和事物所出现的状态,都是经过不断累积形成的。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语意:桌上摆放的书籍不要太多,而心中网罗的书籍不能太少。

语出(清)金缨《格言联璧》。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语意:自己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因思念自己而流的泪水会更多。说明母亲对子女的情谊胜过子女对待母亲。

语出(清)倪瑞裀《忆母》。

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

语意:不要暗箭伤人,在对事物机警和聪明的同时,要学会装一些糊涂。

语出(明)申时行《百字铭》。

昂昂独负青云志,下看金玉不如泥。

语意:胸有壮志的人,在他们的眼里,金玉连泥土都不如。

简释:昂昂:气宇轩昂。青云志:比喻高远的志向。

语出(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语意:傲慢的态度不能任其增长,世俗欲望不能放纵,志气不可不着边际,安乐不可到极致。

简释:敖:同“傲”。从:同“纵”。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同类推荐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哲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在于它能够给人的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每天都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是非善恶、得失成败之间的选择经常让我们痛苦不堪,同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会面临着如何选择生活的态度,生老病死、痛苦欢乐的遭遇时常让我们措手不及。一个人的选择构成了他个人历史的进程,一个选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人所有的努力化为虚无,而让个人的成功与幸福遥遥无期。好在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始终走在一条光明大道而不是羊肠小路上,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说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一本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集或者说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行藏录。这部作品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本书以散文诗体写就,宣讲“超人的哲学”和“权力意志”,通过主人公查拉图斯特拉阐述出:人类是处于超人和禽兽之间的物种,人类的进步方向是超人;上帝已死,唯有让上帝死才能进化为超人;人类的道德便是超人甘于坠落自己的意志等哲学思想,用诗歌的语言,讲述了尼采对于人生、人类、痛苦、快乐、期待的深刻领悟。这本书是一部哲学书,却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一部关于“超人”的圣经。
  • 熊逸说经典作品集(套装共4册)

    熊逸说经典作品集(套装共4册)

    熊逸说经典合集共包括: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纸上卧游记、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一共4本书,颠覆经典熊逸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国学世界。
热门推荐
  • 毒女子的奇遇

    毒女子的奇遇

    大战之后,一朝穿越,竟来到二十一世纪。懵懂无知,谁知遇上一莫名男子要娶她为妻,从此平静生活不再......
  • 总裁的恋人

    总裁的恋人

    我对我大学的第一天充满了期待。那新的人生画卷啊,就要闪亮巴巴的在我面前就地铺开了啊。前方各色的国货蟀哥在向我微笑。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我得瑟了十九载还是混在了自己门前上学。蟀哥们呐……可知我的辛酸泪啦。想我洛洛芳龄十九,风华正茂的年纪啊!硬是还没有将自己推销出去,我既没缺胳膊少腿,也没歪鼻子斜眼。为什么广大的蟀哥朋友就没对我芳心暗许滴捏?不是说中国一直没摆脱男多女少的怪圈,为啥在我面……
  • 神针王

    神针王

    方寒乃九阴绝脉之体,入尘世寻找下部《黄普针经》以求自治,却阴差阳错下成了医科大学的一名保安。
  • 教主,你又变身了

    教主,你又变身了

    在正派林立的江湖上,作为邪魔歪道的弟子,秋秋表示压力很大。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下,对于名字一听就很炮灰的她来说,压力也很大呀。她急需抱大腿,一不小心——错抱了动不动就会变身各种怪兽的教主大人……这下事情大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放飞武道梦

    放飞武道梦

    还在为一点点资源拼的你死我活吗?还在为未婚妻离你远去而撕心裂肺吗?还在为天赋不如被人而自卑吗?信我楚某人,这些统统不是问题!!!
  • 此案不关风与月

    此案不关风与月

    林岚本是个私家侦探,干着找找失踪人口,抓抓出墙红杏的活当,不曾想一朝穿越,来了个柯南体质,走到哪命案跟到哪。捡了个郡主身份不说,还白捡了个未婚夫,嗯。。。。看在你长的这么帅的份上,我就收了你吧。本文是正经的破案文。
  • 我成为了精灵宝可梦

    我成为了精灵宝可梦

    一个历代精灵宝可梦资深玩家穿越到了宝可梦的世界,还成为了一只刚刚出生的利欧路。得到了经验兑换系统,开启了在精灵宝可梦世界的冒险。ps:本书还叫,我成为了神奇宝贝、我成为了口袋妖怪、我成为了宠物小精灵。
  • 基地之帝国崛起

    基地之帝国崛起

    优秀军校毕业生唐涵最大的梦想就是叱咤沙场,为国征战。直到有一天,梦想照进了现实,他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片陌生的世界,并且随时带着游戏中军事基地。唐涵接受了现实,大笑三声,从此一个超级帝国从零开始迅速崛起的传奇故事开始谱写……备注:本书为有限无限流基地流架空历史文,作为蓝本的即时战略游戏有:《要塞2》,《帝国时代3》等。
  • 我家娘子又重生了

    我家娘子又重生了

    别人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颜落眼一闭一睁,又特么重生了?!重生就重生吧,次数多了也习惯了!可是每次重生都回到刚穿越来的地方是得罪了谁?而那个相爱相杀了几辈子的男人,这一世怎么人设说崩就崩了?楚白:恭喜娘子喜提重生!颜落:喜你妹,闭嘴,老娘现在慌得一批。楚白:莫慌,有我在呢!颜落:泥奏凯!你在老娘才慌!【1V1宠文,先苦后甜,美滋滋】
  • The Voyeur

    The Voyeur

    Mathias, a timorous, ineffectual traveling salesman, returns to the island of his birth after a long absence. Two days later, a thirteen-year-old girl is found drowned and mutilated. With eerie precision, Robbe-Grillet puts us at the scene of the crime and takes us inside Mathias's mind, artfully enlisting us as detective hot on the trail of a homocidal maniac. A triumphant display of the techniques of the new novel, The Voyeur achieves the impossible feat of keeping us utterly engrossed in the mystery of the child's murder while systematically raising doubts about whether it really occur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