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5700000090

第90章 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贾敏这才想起来孩子们还没和嬷嬷见礼呢,拉过俩孩子道:“正是呢。这个是我的女儿,小名黛玉,这个是小儿子璨玉。来,你们快来见过苏兰玛嬷,当初娘在宫里的时候,可没少受苏兰玛嬷的照顾。”

姐弟俩刚应了一声是,要弯腰拜下,便被苏兰嬷嬷一手一个揽到怀里,制止了他们拜下的身子。口中慈爱的道:“可不用这样。真是两个小宝贝。敏儿,我们这就过去吧,太后只怕已经等急了。”

“劳太后等着,真是敏儿的罪过。嬷嬷,那咱们这就过去吧。”于是两个人一人牵一个孩子,向太后的宁寿宫款款行去。

到了宁寿宫。贾敏拉着两个孩子在外边等候传召,苏兰嬷嬷则是先一步进殿去通报。

苏兰嬷嬷进去的时候,太后正在盯着门口张望,期盼的眼神让苏兰嬷嬷都忍不住开心。还没等她走近,太后就一叠声的问道:“苏兰,敏丫头还没到吗?你不是去接她们娘几个了吗?”

苏兰嬷嬷看太后急切的像个小孩的样子,忍不住安抚她,“太后别急,敏儿已经到了。正在殿外候着呢。带了两个金童玉女过来了,真是讨喜的很。太后您看了肯定喜欢。”

“是吗?那赶快让他们进来吧。秋兰,你去。快把林夫人还有小姐少爷带进来。听你这么一说,我更期待了。可惜璟玉琼玉两个小子没能过来。哀家现在还记得那俩孩子小时候的机灵劲。敏丫头教的好啊。也不知道这两个小娃娃怎么样?敏丫头可是林家的大功臣,看看如今林家的日子过的多美满!哀家当初的指婚真没错。”太后一脸怀念的说起当年指婚的事来。

“说起来,那时候还担心配成一对怨偶。谁能想到,如今敏丫头有儿有女,又解了林家子嗣单薄之忧,两人过的和乐买满,就是哀家看着也高兴。”

“可不是吗!当初也是太后和皇上恩典,将敏儿指给了林大人,要知道当初看好林大人的可不少呢!再看看如今,谁不得说一句太后英明。您一会就看到了,那俩孩子宛然就是菩萨身边的金童玉女,粉团似的,声音脆生生的,这一叫人啊,那小嘴甜的,任谁见了都得爱到心坎里。”

太后听了苏兰嬷嬷的话待要再说,正在这时,却看到门口那边一个眉目宛然二八年华的美少妇一手拉一个小孩子,正从门口进来。看那少妇的眉眼,轻灵俊逸如二八少女,却又带了几分少妇特有的风韵,那不是她的敏丫头又是谁?

只是眉眼间竟没一点时光的痕迹,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她竟似没什么变化似的,只是多了成熟的韵味,倒是更美了。就像是一朵空谷幽兰,嫁人之前就是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如今却似花开正艳,可见她这几年真是过得不错。虽然听说生过一次大病,如今却完全看不出来,大概早就养过来了。

太后就这样看着贾敏拉着黛玉和璨玉一步一步走进,神情却似乎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当年贾敏还在她身边的时候,每天想着法的逗她乐,尽心尽力的做些汤汤水水,为她调理身子,若非当年贾敏的功劳,她的身子这几年也不会这么硬朗,都是托了贾敏的福啊!

苏兰嬷嬷看到太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像是想起来当年贾敏在身边的日子了。她就知道,太后这几年一直都惦记着贾敏的,那一年听说贾敏在往南边去的途中生了大病,太后这里急得什么似的。差点都要派太医过去给贾敏诊病了,亏的遇到一位大师,才救了她,太后听说贾敏已然无恙了,又收到了贾敏的亲笔书信,这才放下了心。

要说太后和贾敏这一对主仆啊,倒不像主仆,倒像亲母女,至少比起那个贾老夫人更亲近。不过贾敏也不亏待太后的疼爱,确实是个好孩子。当年的事她都在旁边看着的。这贾敏对太后那是真尽心。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就没有她照顾不到的,太后当年那真是依赖她,若不是怕耽误了她的姻缘,太后还真不会那么早就把她放出去嫁人。

抬眼看到太后还没回过神来,苏兰嬷嬷笑吟吟的说道:“太后,您不是一直盼着敏儿回来的吗?怎么如今见了真人,反而不说话了?”

太后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贾敏和两个孩子已经走到她面前了。正要拜下请安,忙让苏兰拦着她们母子母女三个,“苏兰,快,拦着敏丫头。到这里还讲究那些个礼数做什么。敏儿快免礼。这是你的小儿子还有花朝节出生的丫头吧?真是讨喜。来来来,到皇玛嬷这来,让皇玛嬷看看。”

太后既然不让行礼,贾敏就从善如流,反正她和太后很亲近。拍拍身边的两个孩子,“太后太过夸奖他们了,他们也不过是长得略整齐一点罢了。去吧,给太后娘娘请安。告诉太后娘娘,你们叫什么名字。”

“是,额娘。”两个孩子整齐划一的回答贾敏的话,然后向前两步,一齐跪下请安道:“黛玉、璨玉给太后娘娘请安,祝太后娘娘万福金安!”清脆的声音就像百灵鸟一般,让人听了就觉得浑身舒爽。

太后看这俩孩子,乐得合不拢嘴,“快起来,这俩孩子真是让人爱到心坎里了。快起来吧,还有,以后叫我皇玛嬷就好,可别再叫太后娘娘了,那是给外人叫的。来,叫声皇玛嬷来听听。”

贾敏无奈的笑,“太后,这不合礼数。”

“什么礼不礼的,哀家就认他们是哀家的乖孙孙。来,哀家的乖孙孙,快来让哀家看看。可让哀家想的,如今总算是看到了。”

俩小孩对视一眼,又同时看了一眼他们的母亲,见到母亲没有反对的意思,齐步上前,开口:“黛玉、璨玉见过皇玛嬷。”

这样整齐划一的动作,脆生生的声音,还有那小大人似的表情,真是萌翻了一大片母性泛滥的女性。每个人的眼中均染上了笑意。太后更是笑得脸上的褶子更深了,更显慈爱了。

两小孩也更受鼓励,再上前两步,围到太后两边,一口一个皇玛嬷,叫的太后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同类推荐
  • 这个战神有点不称职

    这个战神有点不称职

    三十三重天的小战神被自家死老头连带着一只狐狸一起踢到下界体验生活。小战神表示:emmmm......呆了个十几年后认识了一大堆家伙。还在某天遇到了一个无理的要求,看好魔界没有认祖的魔界小皇子。一段时间后。小战神:死狐狸,小爷不想养这只家伙了。狐狸冷冷一笑,扭头就对着魔界小皇子道:小白脸!某人不想要你了。小皇子从书海里挣扎出来,眨了眨眼睛:你不要我了?小战神:∑(??д??lll)小爷没有,谁说的!造谣,不可信!小爷怎么会这么做!小皇子抬手就指着狐狸:他说的。出卖的毫不犹豫。小爷当然知道是他说的......然后的然后就是死狐狸鼻青脸肿的抱着自己的尾巴默默诅咒。
  • 符后无双

    符后无双

    姜倚舒本以为,自己穿越的这个身体,只是个身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娃。可没想到……什么?我有一个天仙娘亲,天仙娘亲的身份还不一般!什么?我那渣爹的身份也不一般!什么?我捡来的男人其实本质里是个美男!他的身份同样不一般!姜倚舒表示,有靠山的感觉,真爽啊!某男真情语录:倚舒,我爱你,愿你同我在一起,可我更愿你活着。倚舒,你便是我的道。倚舒,你是我的一切。倚舒,别怕,我会保护你。倚舒,你没事便好。倚舒,没了你,你让我怎么办?倚舒,我会守着你,陪着你,永远……
  • 凤倾凰之霜绝天下

    凤倾凰之霜绝天下

    南宫霜,地球一个普通人。月无霜,一个既修仙,又是学霸的人。官无,声音苍老(其实是装的),自称神界之人。你敢相信他们都在一个人体内吗?
  • 萌爱娘子

    萌爱娘子

    她是生杀予夺的特工,不懂情为何物,只知道让自己活着就好。他是万年历练成人的魔宠,他用一生在等待他主人的转世。一朝穿越,她成十三岁的将军府废才二小姐一个。苦苦等待,却只守来了她,然而她终究不是那个自己等候的人。在这群魔乱舞的异世大陆,她要怎么才可以生存?墨发飞扬,血染指尖。【小白爱情有,腹黑强大主角有,修炼玄幻斗气有,萌宠天才有,强大PK有】
  • 谁曾想那一眼便触动了芳华

    谁曾想那一眼便触动了芳华

    明月当空,一个女婴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九年后,一个男婴也来到了这个家庭。只可惜,好景不长。明月天山,苍茫雪海。一轮明月,钩挂天空。一生的杀伐争斗,换得权倾天下,一世的爱恨情仇,方得锦绣年华。那年,天山月满,她和他相遇。一瞬间,她竟痴了。那年,月满盈缺,他和她相爱。一瞬间,他竟呆了。她曾对他说过“我可以为你付出所有,只要你要,只要我有。”他曾对她说过“我可以给你所有,只要你要,只要我有。”那月,他们并肩走在死一般的寂静里,一个孤高自傲,一个桀骜不驯。那天,明月破海,天地变色,黑暗冲破了最后一层的屏障,笼罩在她的心间。他把她堵在墙角,问道“你曾说过的,嫁人当嫁季安白,否则就终身不嫁,这个,还作数吗?”“…作数。”那时,他们四目相对,眼中尽是不舍与决绝。后来,她离开了他。离开后,各奔东西。还好,我们彼此之间,从来不曾有过那些虚假,这样,我们便可以各自安好。谁曾想,那一眼便触动了芳华。
热门推荐
  • 观念成就财富

    观念成就财富

    “贫富之分,最大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观念。”的确,观念成就财富,观念改变命运,观念决定人生。本书精选了非常有代表性的20位世界富豪,他们有着超前的观念、敏锐的商业嗅觉,他们的创富过程都是白手起家的奋斗史。要成为一名未来的富豪,最简单的捷径就是学习富豪们的创业精神、致富观念。如此,才能借鉴他们的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追求财富的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 我只是一位路过的看客

    我只是一位路过的看客

    嘿,朋友!喜欢旅行吗?不喜欢啊,如果是免费的那种,而且包吃包住。那走起。
  • 神州奇侠正传1(下):跃马乌江

    神州奇侠正传1(下):跃马乌江

    五月十五。本日午时修坟扫墓加上不论凶煞。锦江成都西郊,浣花溪萧家。四川有两大名家。一是蜀中唐门,一是浣花萧家。唐门暗器冠绝天下,纵横江湖四百余年,唐门还是唐门,当今江湖上暗器名家,无一可与之匹比。萧家是剑派,浣花剑派。掌门萧西楼。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当中最令萧西楼忧喜无常的就是小儿子萧秋水。萧秋水就是萧秋水。萧秋水也许没什么了不起,但萧秋水有朋友。
  • 都市无敌雷尊

    都市无敌雷尊

    豪门弃少沈霄,偶得雷霆仙尊附体,以伤败之躯,悍然崛起。一柄长剑动九霄,一记惊雷撼寰宇。我本无敌,雷震天下!
  •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What is the most unforgettable place you've ever taken a refreshing sip of a cold beer? In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Chris Santella explores the best destinations to crack open a cold one, reflect on the day, and take in the scenery. The book features the world's top locations for imbibing, from beautiful landscapes to beer festivals, breweries, classic drinking establishments, and brand-new, under-the-radar spots. With a mix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laces to visit —Asheville, Denver, Prague, Munich, Vienna, and more —as well as firsthand accounts from contributors such as Jim Koch (founder of Boston Brewing Company/Samuel Adams) and Joe Wiebe (author of CraftBeer Revolution), this book will make you want to trek to each must-see destination. Packed with beautiful, vibrant photographs that bring each locale to life,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will leave you craving barley and hops and eagerly planning your next trip.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守财奴的另类人生

    守财奴的另类人生

    想当守财奴,首先你要有钱,钱钱钱......哇!!!我要赚钱,赚很多的钱........
  • 沧海一刀

    沧海一刀

    传统武侠,致敬古龙金庸先生,致敬邵逸夫先生的邵氏电影。
  •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通过对蒲柏诗歌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发现并揭示蒲柏诗歌中伦理思想的多层内涵并探讨其思想形成的传统、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并结合精神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新批评等,对蒲柏早期作品《论批评》、《夺发记》和《温沙森林》,后期的伦理诗歌《人论》和《道德论》,以及大型仿英雄史诗《群愚史记》进行细读,阐释其从整体上体现出来的以“和谐”为基点,以“自然”、“理性”、“中庸”和“秩序”为核心观点的伦理思想体系。本书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界对于蒲柏作为英国重要诗人的忽略和疏漏,重新认识其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