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6200000004

第4章 引言(2)

人类创造力的加速度

当大数据占据人类信息社会的中心舞台时,人类同样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个变化了的世界。传统知识观中的因果律遭到极大的挑战,而相关性让人们从对过去的理解中释放出对未来的预测。从知识论的角度看,大数据像量子力学一样,帮助我们进入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或许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气运观,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大数据所揭示的新世界。钱穆在《中国思想通俗讲座》中是这样阐述的:气是如何演变出宇宙万物的呢?气是能动的、不安静的,在聚散,在分合……“聚而和者为气之阳,称为‘阳气’。分而散者为气之阴,称之为‘阴气’”。一阴一阳,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道”。一切的气数与运道都可以在阴阳循环、消长中体现出来。在没有大数据的工业时代,阴阳观无法像西方哲学那样解释直线的因果关系,可能与迷信、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大数据的兴起,使人类第一次有了直接的工具来衡量阴阳的变化、预测气运的消长。阴阳五行之说,可以直接在谷歌算法的各种迭代相生相克中论证出来。如果席勒所说的“动物精神”理论真的可以预测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循环周期,大数据所揭示的阴阳循环,或许可以帮助人类提早对下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做好准备。

从更广的层面说,未来的趋势就是让每一个平民都能自由接触到大数据的分析(而不是专业机构垄断)。要知道,公共领域的数据是一个社会的基础性数据,因此其开放和权利问题备受重视。2010年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一段话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新的‘数据权’最令人激动。这将确保人民有权向政府索要各式各样的数据,用于社会或者商业创新。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最开放、最负责和最透明的政府。使用这些数据、开发这些数据,让我们负起责来,一起努力,创建一个现代民主的典范。”而美国政府在2009年便设立Data.gov开放公共数据,其目标和使命是这样描述的:“Data.gov的主要目标是开放联邦政府的数据,通过鼓励新的创意,让数据走出政府、得到更多的创新型应用。Data.gov致力于政府透明,全力把政府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高度。它带来的开放将巩固我们国家的民主,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基于Data.gov提供的数据,受众得以推出航班延误分析系统、商品召回手机查询系统等具有社会创新意义的应用。

英国在2010年开设“data.gov.uk”网站,试水公共数据开放,政府规定各部委需公开重要公共数据、政府财政支出,犯罪高发区域、市政工程施工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需优先公开。法国在2010年成立专门组织“ETALAB”负责推进公共数据公开,并负责协调各个部委间与数据公开相关的事宜。巴西在2012年颁布《信息自由法令》,法令明确规定公共机构需公开数据,以提高政治的透明性和行政效率。

2012年7月,日本的《电子行政开放数据战略》指出,需以便于二次利用的数据形式公开数据,同时兼顾商业利用,消除公共数据在商业利用中的障碍。由内阁官房和经济产业省、总务省主导战略实施,内阁官房负责数据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并提供使用公共数据所需的工具。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先于其他部委实施公共数据对外公开,并提出“DATAMETI”构想。在实验性地进行数据开放后,经济产业省还将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共享数据开放的经验,开设网站公开各种统计信息、政策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和应用程序。总务省将构筑融合医疗、农业、行政等不同领域数据的信息合作平台,外界可以利用应用程序获取各种数据,而且还将面向交通和灾害领域提供各种数据应用服务。除政府部门外,民间团体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公共数据的灵活利用。2012年7月,51个企业、团体和6个地方政府共同组建开放数据流通促进联盟,旨在通过产学官合作推进公共数据的有效利用。目前全世界至少已经有31个国家和地区都开放了公共数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就是,数据不再是小说《1984》[1]中写的世界中冰冷的老大哥控制的机器,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个体的因素沉浸在系统中,影响系统的方向与决策,人的各种因素:风险、意外、热爱、冷酷,甚至错误,都可以在大数据中的阴阳变化中体现出来。人类的各种自觉、创造也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更快的实验、更多的探索。人类灵感产生的各种火花第一次可以通过大数据多方面多层次爆发出来,这将是个美丽的新世界——人类的创造力可以在大数据中充分得到精彩的发现!

2007年信息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达文波特就前瞻性地指出:“一些公司已经把它们商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数据收集、分析和行动的能力之上了。所有的公司都可以从它们的成功当中学习。”人类的各个层面、各种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和市场情绪的变化,都可以在对广告的分析中展现出来,用户的画像将会实时展现得无比真实,如何分配和优化媒体投资,精准地定位……一个无比强大的工具将改变商业的许多决策。

不过大数据能否取代创业家呢?小米、特斯拉、微信、QQ等产品虽然可能得益于大数据驱动的用户画像与产品循环迭代,但创业家的灵感、承担风险的勇气、对市场的敏感与触觉,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天时地利中的运气,则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对数据的提炼、应用、解读、判断的各个环节,都对人类的想象力,提出了永恒的挑战。

天下之大,其兴其亡,尽在大数据的宇宙中。而这为开发大产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注释·

[1]《1984》: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出版)所著小说。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技术民主化

从相对微观的层面看,技术不仅已经部分地推平了信息自由流动的藩篱,而且还正在加速创建着一个更加开放、平等、民主的商业环境。

前所未有地,技术与人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只要能与互联网连接,只要能接收到运营商们的基站发射的无线电波,那么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使用技术,利用计算能力。“技术面前,人人平等”越来越不是一句空话。在这样的场景中,你看到云计算的破坏力了吗?

对普通人而言,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意义是因技术而产生的智商增量,我们姑且将之概括为“技术智商”。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聪明了,他们生产、消费、娱乐、吃喝,在几乎所有的生活轨迹中,将这种技术智商增量运用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时代,人类本身就是一坨数据,“手机就是另一个你”,在某种层面上,技术已经具有了“人格”;这个互联网,已经有了“生命性”;现实中的你和虚拟世界里的“分身”正在和平共处,一起变老。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闪烁着绿色光芒的代码了,这个所谓的虚拟世界已经有了自主性,它是用凯文·凯利笔下的“技术元素”[1]所勾连起来的,这种技术元素,不仅是几块CPU、几行代码,还包括文化、艺术、思想以及哲学。

随着这种网络大社区的形成,企业以前要面对的是一群陌生人,是分散而相互之间关联度很低的大众(Mass),而现在,企业的受众群越来越演化成彼此间有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的群落或者说是部落(Community)。在当下的商业社会中,由于技术手段的丰富和普及,群落中充斥着大量能够充分掌握信息和充分释放信息的个体,其能量惊人,且影响力也正在迅速上升。个体意见的表达渠道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而且,个体的力量被成倍放大,甚至成为影响群落决策的起点。

个体力量的上升将会改变商业社会中很多既成现实和传统规则。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全球化理论奠基之作《凌志车和橄榄树》一书中曾经描述了很多商业元素的“民主化”趋势。虽然他提出的技术民主化、资本民主化和信息民主化的概念笼统晦涩,甚至有些牵强,但他坚信,人们沟通、投资和了解世界的方式,正在由于互联网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一个“人人时代”[2]里,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正在爆发出越来越惊人的破坏力。克莱·舍基在他的《人人时代》中认为,这绝不仅是来自草根的随兴狂欢,而是在昭示着一种变革未来的力量在崛起。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经历,人和人可以超越传统社会的种种限制,灵活而有效地采用微信、微博、移动电话、网络通信工具、网页等载体联结起来,一起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这种力量既可以摧枯拉朽般打破传统商业世界的一些藩篱,也可以成就一件产品、一家公司乃至一个行业的急速崛起。

“大产品”的兴起,由此被打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

·注释·

[1]技术元素:是凯文·凯利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凯文·凯利认为:“技术元素不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

[2]人人时代:被业界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写过一本书《HereComesEverybody》,该书由胡泳、沈满琳翻译成中文后,曾在2009年以“未来是湿的”为名出版过。后在2012年8月经过修订,改回《人人时代》的原书名重新推出简体中文版。

同类推荐
  • 快乐工作与幸福生活的七组密码

    快乐工作与幸福生活的七组密码

    工作与生活是构成我们人生的两大部分。怎样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资深企管顾问邓元炜将二十年来的丰富培训经验、情绪控制技巧和成功诀窍凝结于此,向渴望成功、渴望快乐的人士提供了七组密码。全书从克服压力与忧虑、情绪控制、很好领导、人际沟通、表达力、开心生活和成功诀窍这七个角度入手,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真实生动的事例,鼓励和引导人们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情绪,生活中的挫折,向成功和幸福迈进。
  • 打开文化管理之门:企业文化调研理论与实践

    打开文化管理之门:企业文化调研理论与实践

    本书为企业文化调查研究的专著,具有较强的开创性、基础性和应用性。全书20万字,主体内容由调研计划制定、调研计划实施和调研资料诊断三章构成。对于企业文化调研的特点、调研课题的提出、调研内容的确定、调研方法的选择、调研计划的确定和落实步骤、问卷设计、活动组织、资料收集,以及审核与整理、分析与诊断、报告与落实诸问题,从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有效便用的角度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本书还附有四篇分量较重的企业文化调研报告,是对企业文化调研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也是企业文化调研的现实应用案例。正如“文化力研究第一人”贾春峰先生所言,本书不仅是以徐文中院长为首的课题组殚精竭虑、不辱使命的智慧结晶,也是读者,特别是企业界相关部门及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必读”和“向导”。 一本《企业文化调研》在手,犹如握有一把打开企业文化建设之门、打开企业文化管理之门的金钥匙。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人才经济学、民生经济学、生活经济学、情感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常识。
  •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拿在您手中的这本书,不是关于一个企业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我建议您把往下的阅读,当做寻找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企业哲学根基的开始。 中兴,一家位于深圳的通信企业,在它的同城兄弟——华为的神秘光芒笼罩之下,除了通信圈和证券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我作为一名经管类图书编辑,也是在编辑本书的姊妹篇《华为真相》时才了解到,无论是在每一个产品线上,还是在国内和海外的征战中,中兴都是华为的强劲对手。
  •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喜欢谈论兵法和战略战术,而儒家却打着“仁义”的旗号去治理国家。事实上,道家和儒家各有妙道,与儒家相比,道家更像一位良医,处在变乱的时代,治病救人。而儒家如同休养生息的农人,春种秋收,在和平的年代着力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
热门推荐
  • 影帝诞生

    影帝诞生

    草根群演逆袭荧幕的影帝一次次演技征服观众他是票房保证,他是话题争议者。主持嘉宾在台上打开信封:“获得第二十三届最佳男主角的是………辛华!”台下观众似乎已经提前知道了结果“又是辛华,简直没有意外啊”“都拿多少次了?准备拿到手软吗?”“是已经手软了,不用准备了”“谁还能拦住他拿影帝啊”………………
  • 武动山河恋

    武动山河恋

    一场战争,分离了一对情人;一个贪念,搅动了整个天下;一份仇恨,粉碎了几个宗门。江湖从来因人起,世人如何离江湖?七情六欲不能断,恩怨情仇不可消。
  • 庶门风华

    庶门风华

    刚毕业的菜鸟规划师颜彦因救人意外穿越到大周定南侯嫡长孙女颜彦身上。刚一睁眼,发现自己正躺在门板上等着入殓呢。……
  • 领导人脱口秀

    领导人脱口秀

    领导人脱口秀也叫领导人即兴说话,是领导者在事先未做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临场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景而发、因情而发的一种说话方式。领导常常需要在未知的场合说话,这就要求领导有较强的即兴表达能力。即使是在谈判、演讲、大会发言这些有备而来的场合,没有即兴的发挥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领导人脱口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说话水平的高低、其领导能力的高低。
  • 亭以雨名

    亭以雨名

    下雨的城市,每一帧都美的出画。雨水是一种信号,是故事开始无言的预告。在我深陷泥沼,无法前进时,你在没有阳光的雨天给了我希望。直到大雨归去,我们也会成为某个人的光。大雨芳华散去,人间依旧匆忙。
  • 我双眼看见诡

    我双眼看见诡

    一双能看见死亡的眼睛,这双眼睛的主人叫尹双双,是个21岁的女大学生。她刚出生就“克死”自己的母亲,没多久又“克死”自己的父亲,当她从病房醒来时,什么都忘记了,只有一张陌生的脸告诉她,他是自己的父亲。当那个所谓的“父亲”领她去另外一个家时,她竟然预见了别人的死亡……她是被诅咒的人,还是天生拥有不寻常的眼睛?她是悲剧的始作俑者,还是一个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异能者”?她在世俗的目光中战战兢兢,却在最狼狈的时候遇见了他,他叫杨硕,初次相遇时,他们还是两个4岁的孩子,懵懂无知的年纪,却在心里最深处留下了烙印,各自长大后再次相遇,以为是上帝眷顾,却无意间解开了二十一年前的重大秘密,笼罩在她和他身上的谜团因为一个不速之客的闯入而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她究竟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方?
  • 重生之废物修仙

    重生之废物修仙

    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战战兢兢生活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中。一次意外来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走上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废物之旅
  •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是日本画家兼诗人竹久梦二创作的童趣小品集,展现出一个诗人和父亲用纯粹的童趣,对少年时代的纯净追忆。书中收录了竹久梦二创作的58篇童趣小品文,以及110余幅手绘儿童画,可以说是国内迄今为止收录竹久梦二儿童文学作品(不包括童谣)最全的中文译本,体现了他在儿童插画、儿童故事创作领域的成就。
  • 先做推销员再做总经理

    先做推销员再做总经理

    为了使怀揣无限梦想的推销员们能够精准地采摘到成功的果实,《先做推销员再做总经理》在阐述有关推销各方面知识的同时。结合众多曾经通过推销这个行业积累经验,并且最后走向成功的中外知名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CEO的真实事例,进行分析、阐释。从他们的经历中寻找他们为了实现梦想而勤奋努力,并最后获得成功的真谛。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名没有进取心的士兵的命运始终掌握在别人手中。同样,一个不想当老板的推销员也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打工者”:虽然整日在外奔波劳碌,但最终却一无所成。
  • 大隐隐于婚

    大隐隐于婚

    阴差阳错,林晚晚去相亲的时候,去错了桌子见错了“顾先生”顾凯。第二次她被相亲对象鄙夷的时候,顾凯适逢经过,替林晚晚解围。不久后顾凯认出了她,又厌倦了无休止的相亲活动。于是提出跟林晚晚秘密结婚,就是所谓的“隐婚”,并替她承担成为植物人母亲的所有医药费。他说服顾家二老,将林晚晚调职到自己的身边,甚至将她“骗”至在外的公寓一起生活。因为工作的缘故,林晚晚重新遇上了四年前一起参加钢琴比赛的宋晨,并被这位“钢琴王子”热切追求。一边是新任的丈夫,一边是有着相同过去、曾经憧憬的同道中人,材晚晚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又会走向伺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