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5800000019

第19章 读诗笔记三札(4)

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

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

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

安居华屋者,应觉此身尊。

(宋·戴复古《江涨见移居者》)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

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

修篁已谢前人种,甘井何妨众口尝。

奔走从来成底事,安居到处漫为乡。

(宋·苏辙《将拆旧屋权住西廊》 )

当然,最能体现古人安居理想的经典诗篇,可以说非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莫属,特别是诗中的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早已成为流传千古之名句,更成了中国房产人的座右铭。

正因如此,笔者在1995年组织编写《安居梦》的电视专题片时,特别在解说词中增添了这么一句:“杜甫在成都西郊写下的这一诗篇,不啻为中国文人追求民众安居理想的第一声呐喊。”也正是因为如此,十多年来,笔者一直把雕刻着杜甫这一诗句的匾额高悬在自己的办公室墙上,它无时不在提醒着我:作为房管局长,心中是否真有“寒士”的位置?金房盖的房子,是否真正做到了“风雨不动安如山”?

六、求雅

“雅”,即:正的、合乎规范的、高尚美好的。雅,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崇尚的一个道德标准,故皆以“文人雅士”而自豪。在社会经济、建筑技术和生活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注重生活环境的生态环保、舒适宜居的同时,在建筑与装饰风格上究竟是走尽显华贵、富丽堂皇的“豪宅”之路,还是行注重内涵、讲究品位的“雅宅”之道?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清代文学家李渔的观点是“土木之事,最忌奢靡”,“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毫不隐瞒地说,笔者是赞同李渔之主张的,且古代文人雅士的诗词文赋之中,也留下了许多歌颂“雅宅”之名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名句,充分了解中国文人对居室风格和环境韵味的一贯追求与传统,并从中汲取提升中国现代居住文化水平的大量营养与钙质。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庄子·山水》)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南朝民歌《大子夜歌二首》)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

雅引发清音,丽藻穷雕饰。

(唐·封行高《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色》)

不掩盈窗日,天然格调高。

(唐·周朴《宿刘温书斋》)

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

(唐·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外重者内轻,内重者外轻。

(宋·林逋《省心录》)

天然宅院。赛了千千并万万。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风韵清高不受尘,冰为肌骨玉为神。

(宋·方一夔《别梅二首》)

雕馊太过伤于巧,朴拙相宜怕近村。

(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潇洒最宜三二点,好花清影不须多。

(元·明本《疏梅》)

豪杰向简淡中求。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明·计成《园冶·相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明·计成《园冶·园说》)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清·郑燮《题寓所联》)

居家则肃邕简静;居乡则厚重谦和。

(清·张英《聪训斋语》)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清·袁枚《秋海棠》)

善贾无市井气,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以上这20句诗文中,有的确不是直接谈论住宅风格及品位的。但正如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卷八》所说的,“大抵古人好诗,在人如何看,在人把做甚么用。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等句,只把做景物看亦可,把做道理看,其中亦尽有可玩索处”。为此,笔者只把这些名句摘录出来,就看读者们怎么去理解了,但愿不要嫌弃我选录的诗句太多。

2010年“五·一节”

① 本笔记篇名中的“乐哉仁者居”引自宋代郑刚中诗《拟和》;“清深趣有余”引自林逋诗《小隐自题》。

② 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③ 南朝·阴铿《新成安乐宫》。

④ 晋·江建《咏贫诗》 。

⑤ 宋·梅尧臣《岸贫》。

⑥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⑦ 唐·白居易《池上篇》。

⑧ 宋·欧阳修《蝶恋花》。

⑨ 宋·范成大《碧瓦》。

⑩ 转引自刘学军《中国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7页。

晋·卢谌《诗》。

唐·岑参《题梁锽城中高居》。

唐·杨浚《题武陵草堂》。

唐·白居易《松斋自题》。

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宋·朱翌《陪昆山邑游慧聚寺诗》。

宋·张炎《木兰花慢》。

元·马钰《南柯子·赠马怀玉》。

元·尹志平《西江月》。

元·王冕《满目青山轩》。

元·尹志平《江城子·别樊山先天观道友》。

元·王冕《悲苦行》。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清·李渔《闲情偶寄·房舍第一》。

山水有清音 十里稻花香

——栖居山水花木间与田园风情①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躯。如是,则可以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

这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仲长统在《乐志论》中的一段文字,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融于自然的居住理想之追求。大约由此开始,栖居山水花木及田园之间的“栖居诗”,便成了中国山水田园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形成表现中国民居文化的“诗之史册”。严格地说,山水、花木、田园,常常是融为一体的,但为便于归纳阅读,笔者恣意将这类诗分为“山水居”、“花木居”、“田园居”三个部分。

一、山水居

“居山水间者为上”,这是明代名士文震亨《长物志·室庐》中的一句名言,而孔子关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则是人们为什么喜好“山居”与“水居”的最好说明。清代的两位学者李渔和张潮也有两句相类似的话,前者为“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后者为“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可以说写透了栖居山水的韵味,也就是宋人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以,在历代栖居诗中,歌咏“山居”与“水居”者占了绝大多数。笔者粗略地翻了一下《全唐诗》,仅诗名中有“山居”、“山庄”、“山墅”的就达一156首,其中,仅诗人贯休,一个人就写了《山居诗》24首。

1. 就从笔者搜集的“山水居”诗歌摘句而言,窃认为以下10则堪称“千古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瞑》)

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唐·李白《游谢氏山亭》)

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

(唐·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杜牧《山行》)

门闭千峰雨,楼吞万壑云。

(元·袁泰《山居》)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战国·屈原《湘夫人》)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唐·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唐·杜甫《怀锦水居止》)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纵情山水、乐山乐水的佳句更多,这里仅选如下十余则,无须笔者多言,诗人们陶醉于山水之间的豪情或逸志,早已淋漓尽致地跃然在诗句行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古诗十九首》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晋·左思《招隐二首》)

山居是所乐,世路非我欲。

(晋·卢谌《诗》)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不是俗人闻。

(唐·王绩《山夜调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唐·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唐·韦应物《东郊》)

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

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

(唐·王维《送友人归山歌》

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

(唐·李德裕《思登家山杜岭》)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

(宋·范成大《鹧鸪天·席上作》)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宋·苏轼《南歌子》)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宋·秦观《鹊桥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宋·辛弃疾《贺新郎》)

山水平生爱,诗酒寻常债。情怀浩荡,浩荡情怀。

(明·冯惟敏《双调·殿前欢·归兴》

二、花木居

明代的杰出造园学家计成,在其《园冶·园说》中写道:“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

这一大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既是在谈论私家园林的建造要求,也是对古人所向往的优美居住环境的生动描述。其中,提到了“木末”、“竹坞”、“移竹”以及梧、槐、柳等树木,更说到了芭蕉、梅花、梨花等花卉,展示了一幅竹木绕屋、鸟语花香、幽静雅致的人居画卷。而林居诗、花居诗及竹居诗,则正是这一盛景的诗化。

1. 林居诗(选十首)

隐士托山林 ,遁世以保真。

(晋·张华《招隐诗》)

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

(唐· 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唐·张九龄 《感遇》)

云起山苍苍,林居萝薜荒。

(唐·司空曙《过终南柳处士》)

林下有志士,苦学惜光阴。

(唐·白居易《秋霖中过尹纵之仙游山居》)

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唐·上官昭容《游长宁公主流杯池》)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宋·林逋《小隐自题》)

深谷有幽兰,独抱林下姿。

(元·陈镒《古诗二首》)

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

(明·于谦《山居》)

数得林间趣,花开鸟亦言。

(明·吕大器《闲居》)

2. 花居诗(选十首)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赠孟浩然》)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唐·元稹《离思五首》)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

(唐·孟郊《看花》)

花里藏仙宅,帘边驻客舟。

(宋·姜夔《题华亭钱参园池》)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宋·朱淑真《秋夜牵情》)

破屋带花红掩陋,矮墙围柳翠添高。

(元·张养浩《书半仙亭壁自和二首》)

天上清虚府,人间香影家。

(元·杨维桢《月梅》)

好花一向仙家住,被邻莺争去。

(清·张祥龄《和圣朝·叶清臣韵》)

客观地讲,栖居林下,花丛绕舍,并不只是中国民居所独有的特色,凡森林植被较好的国度,都有这类融于大自然的生态民居。中国的林居与花居的个性特色,不仅在于树木与花卉品种的不同,而更在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首先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融于自然。西方人习惯于用征服者的目光来对待自然与居住环境,高大的西洋建筑,或是在大厦之下点缀一些花木,或是强行对花木进行修剪、整形,其居住区的花木,往往是被改造过的“人化的自然”。而中国人则习惯于生活在绿树成荫、花丛环绕的自然美景之中,即五代画家荆浩所说的“山头不得重犯,树头切莫两齐”,即使是精心营造的美景,也应做到明代计成所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也就是苏轼词中所写的“天然宅院,赛了千千并万万”②,使住宅与花木融成一片,使人与居住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中华文化又是一种和谐尚文的德行文化,讲究含蓄委婉,喜好托物咏志兴怀,以物拟人比德。所以,花木不仅在中国式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美化作用,还能起到一种提升人居品质的烘托作用。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中国古代栖居诗中的花木,常常成为居住者主观心性的象征,即唐代白居易在《庭槐》一诗所说的“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对旧亲知”及宋代赵时庚在《金漳点谱》中所写的“草木之生长亦犹人也,何则?人亦天地之物耳”。因此,便有了唐代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③和孟郊的“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④及宋代郑思肖的“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⑤等;甚至还成了房屋主人品德的代表(如曲阜孔庙的“柏”、屈原盖屋的“荷”、陶潜篱下的“菊”、王子猷门前的“竹”、林逋居处的“梅”等),所以,宋代朱淑真诗曰“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⑥,明代袁宏道也在诗中写道“主人无俗累,花性也清孤”⑦。

3. 竹居诗(选十首)

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

(南朝·齐·谢眺《咏竹诗》)

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

(唐·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唐·白居易《东楼竹》)

领得溪风不放回,傍窗缘砌遍庭栽。

(唐·崔涯《竹》)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宋·蔡确《书舍竹》)

万竹中央住,清心自爱持。

(宋·储泳《清必轩》)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元·倪瓒《居竹轩》)

半帘明月三秋影,万籁清风太古音。

(明·吴志淳《竹外居》)

万竹门外立,一家藏绿阴。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君子之人,四时清风拂拂。

(清·郑板桥《题画竹》)

以中国南方为主的东亚大陆,具有优良的竹林生态环境,中国也是世界上竹类品种最多的国家。所以,中华古人类依绿竹而居、以竹材为器、取竹笋为食、以竹干为笔、以竹简记事,并形成了世界所独有的竹头字、竹成语、竹诗文、竹楹联、竹书画、竹声乐、竹景观、竹楼居……所构成的中华竹文化,而竹居文化便是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室之竹景,不仅成为体现东方文化神韵的重要标志(如南朝谢眺的“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⑧、唐代李白的“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⑨、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⑩、鱼玄机的“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同时也是居住在竹林中的中国文人高尚品质的象征(如宋代方回的“竹绕屋之外,屋中人定贤”、宋代王淇的“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元代黄溍的“绮兰幽人操,绿竹君子德”)。正因如此,“竹居”已成为文人雅士的共同爱好,这正是杜甫所说的“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刘禹锡所说的“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苏轼所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几乎已将“竹居”作为了中国文人高雅居室的代表。

三、田园居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由古至今,农民始终占着全国人口的大多数,除去海洋沙漠与高山峻岭,田园也占着全国土地面积的绝大部分。几乎所有的城市家庭,其原籍或祖籍都是广袤的农村,多数人的故乡老宅,大都镶嵌在田园绿野之中。所以,可以说中国人对故居都有着无法割断的浓浓乡情,对田园都有着难以舍弃的深深眷恋。因此,包括园居诗在内的田园诗,便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最质朴、最清新且最具亲情的一枝奇葩。以下摘录的这些田园诗虽只有近五十首(句),但我却相信它们能给予读者沁入肺腑的馨香。

1. 乐居田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唐·王维《田园乐》)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唐·韦应物《东郊》)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城中桃李休相笑,林下清风汝未知。

(宋·谢逸《梅六首》)

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

(宋·晁补之《万年欢》)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宋·李之仪《鹧鸪天》)

仅得林间趣,闲寻菊本移。

(宋·何中《移菊》)

对一缕绿杨烟,看一湾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元·张养浩《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

禾黍小庄科,篱落棱鸡鹅。

五亩清闲地,一枚安乐窝。

(元·乔吉《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自适》)

同类推荐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一路向南

    一路向南

    《一路向南》是新疆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狄力木拉提·泰来提的诗歌精选集。诗歌赞颂新疆之美,描述地域文化,民族风情,以及诗人所到之处,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对祖国的秀美山川的热爱。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把新兴的市民阶级家庭生活搬上了舞台。恩格斯曾指出:“单是《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的生活气息。”19世纪,著名作曲家奥托·尼古拉把它谱成歌剧,成为最受人欢迎、最经常演奏的歌剧之一。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以车为载体,用采访实录的形式写了39个开车人的故事。39个故事或感人,或心酸,或有趣,或苦涩,呈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指尖的蝴蝶

    指尖的蝴蝶

    世间的爱情无奇不有,难以尽述。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终将消亡,爱情将会永存,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重生八零谈恋爱

    重生八零谈恋爱

    前世,他们遇不逢时,在彼此仅剩的微光中度过短短几年,最终惨死。她发誓。如果有来生,绝不会嫁给自己所认为的爱情,而是嫁给那个和狼羔子一样的男人。但是……谁能告诉她,年轻版的魏九,怎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 腹黑首席的天价宝贝

    腹黑首席的天价宝贝

    他是万众瞩目的姜氏集团总裁,却偏偏爱上了平凡的她。她以为他们会幸福一辈子,却在父母离异那天,他牵着怀孕的小三出现在她的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她以为他在玩她,他却对她温柔有加。“你能不能,不和她订婚?”她满心期待的祈求他。“不能。”两个字,凉彻心扉。“何时艾,你竟然想忘记我?”他朝她怒吼。“对。”她淡笑。不是说好了再见面是陌人吗?为何又穷追不舍?
  • 最强邪帝在都市

    最强邪帝在都市

    “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呵呵,这都是你逼得!”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传神行纪

    传神行纪

    天元纪,一个伟大的纪元。众生之神,他们的末世若是来临,当然也会选择接班人。神之所选,必有深远寓意,非凡夫俗子所揣度。就好比,平凡村落看星星的长歌,他只是在河边放了一条鱼。这样,就被选中了?会这么随意吗?当然不可能。九尾灵狐,神选之子?并不平凡的长歌。本书讲述的是浩劫动荡过后的天元大陆,一个由契约衍生的传神故事,爱恨情仇,尽在其中。
  •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

    人事之间,难在说服;说服之间,成在心理。对于现代人来说,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打动对方的内心,用语言控制对方,谁就能拥有非凡的影响力。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有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或者是你应聘的主考官。并且,我们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说服的技巧,就难以达到让他人理解认可的目的。本书从八个方面对说服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讲解了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成功说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帮助,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身边人的人生方向。
  • 绝境追凶:索命人

    绝境追凶:索命人

    自金环岛事件后,肖南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同时迎来了生命中一个意外的礼物。这时,他居住的城市里忽然出现了一个死神般的连环杀手,邀请他参与一个只有勇敢者的游戏。 肖南被逼无奈,只得为了自己心中挚爱加入了与死神赛跑的游戏。不断有人死于非命,一桩桩犹如刻意安排的死亡事件将魏雨晨也拉了进来。 当肖南疲于应付连环杀手“十殿阎罗”的时候,发现这一切竟然和在金环岛上死去的顾命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到底是顾命生的安排,还是命运已经走到了生死的十字路口? 是生,是死。 无论你怎么选,都逃不过。
  • 你也算法师

    你也算法师

    6月9日,本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放下担子放飞自我的日子。但是就在这一天的凌晨2点,醉酒后的林厉突兀的穿越了。这原本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也这只是众多穿越者的一员。凌晨3点,随着一阵异象我们的主角又再次穿越了回来。史上穿越时间最短的穿越者,就此诞生。就是这短短的一小时,对于林厉来说却是一生这么的漫长。在这一小时里他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天真,那么这短短的一小时他又获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