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2000000006

第6章 南京安魂曲(2)

《狂野之夜!》是欧茨一本很怪的短篇小说集,由五篇作品构成,分别讲述爱伦·坡、艾米莉·狄更生[3]、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4]、海明威五位美国文坛大师的故事。故事当然是虚构的,欧茨以这些作家的背景和作品作为参考,虚构他们在人生最后阶段经历的事情。透过这样的写作,她其实是在向这些伟大作家致敬,在回顾的同时注入自己的观察,分析作品与作家的人生之间的关系。

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陈腔滥调,比如爱伦·坡以侦探悬疑著称。她写这位作家时,笔下也有点这种感觉。写艾米莉·狄更生时,她好像要秉承某种女性主义的观点,把狄更生写成一个虚拟般的人物、一个看不见的女作家。写亨利·詹姆斯时,她把他写成一个非常纤细、自闭、远离现实世界的人,跟大家对他的印象相同。尽管有陈腔滥调的倾向,但这本小说仍然很好玩,假如你热爱文学史,读起来会很过瘾,因为它好像真的写出了这些作家会遭遇的事情。

亨利·詹姆斯是我喜欢的一位作家,他在世时已被称为大师。他的文体特别华丽、精巧、优美,美丽纤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而他本人也常被认为非常自闭。他一生回避爱情,伤过一些女人的心,被很多人认为是同性恋。他伤女人的心,并非因为背叛她们,而是他从来不愿意敞露心房,躲避现实世界。

亨利·詹姆斯后来离开他讨厌的浮华美国,移居到英国住了几十年。七十几岁,在他声誉最高的时候,他忽然做出一个非常古怪的行为:离开干干净净的优雅生活,跑去一家医院,给从一战战场上回来的重伤军人做义务看护。其实,亨利·詹姆斯非常怕血,非常怕脏。当年美国南北战争招募军队的时候,他怯懦地躲开了,现在居然去做这种事。

这个老派绅士跟医院血腥、混杂的环境格格不入,护士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他看到伤员流着血,疮上流着脓,蛆都要出来了。他跟伤员说,亲爱的孩子,坚强些,在英国的土地上,你现在非常安全,你会在这里得到最好的治疗,然后回家跟亲人团聚。这些话原本可能出自满脸堆笑的政客嘴里,不知怎么却由这位大师说了出来。他不清楚这些话从何而来,也不清楚到底是真是假,但他被一个事实震撼了:生平第一次,他用这种方式接触另一个人,而且还是个陌生人。

在医院里,这位大师居然到了打扫便盆的地步,到了被护士用棍子殴打的地步。他端着便盆清理时,手无意中抖了一下,难闻的脏东西一下子溅到地上。他必须马上把地板拖干净,被人呼喝道:“手脚麻利点,伙计。”他不由得想到,他的作品从未提及便盆,从未写过任何排泄物,甚至连排泄物的味道都只字未提。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那个精巧、繁华的文学乐园之外未曾触及过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肮脏的,蟑螂四处攀爬,水沟里粪便漂浮,充满恶臭。但他说:“这就是天堂,我还没死,上帝就准许我先进来看看。”这句话写得太好了,很耐人寻味。这样一个地方,对一个见到血会发晕的人来说,为什么是天堂呢?这句他本人笔记里的话,被欧茨引用到小说里。

《狂野之夜!》里还有一篇小说,我觉得也非常特别,篇名叫《爸爸在凯彻姆,1961》,写的是海明威。海明威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人物。他喜欢冒险,喜欢打猎,喜欢参加战争,喜欢标榜雄性气概;喜欢征服女人、欺骗女人、玩弄女人,然后抛弃她们;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但又觉得所有人都不了解自己。他一直追求文学上某种更高的境界,觉得自己尚未写出最好的作品,然后在这条道路上变得虚弱乏力,最后选择了自杀。

小说从海明威一次未遂的自杀写起。当时,海明威离开心爱的古巴,跑到美国内陆凯彻姆一个庄园居住。篇名为什么用“爸爸”这个称呼呢?因为海明威有个外号叫“爸爸”,此外,这篇小说是从他儿子的角度写的。海明威觉得儿子从小欠缺男子气概,就逼儿子开枪射杀动物,带儿子去妓院找妓女,让儿子经历人生中第一次性爱。这篇小说用儿子的视角去描写这个几乎摧残掉他整个人生的爸爸。

当海明威垂垂老矣,身上长满脓疮,上厕所时肛门会排出血块,平常坐着会小便失禁时,他想到了自杀。但如果发出声响,说不定他很讨厌的第四任太太会来阻止。他就幻想先开枪把太太干掉,想到这儿他变得兴奋起来,按捺不住激动,手都不由得颤抖起来。他最真实的生命潜藏得如此深藏不露,年少时他就知晓此理,成年之后无论是喝酒聚会、招待客人,还是扮演大家喜欢的小丑爸爸,他都深谙此道。当他身穿散发着汗臭味的睡衣睡裤躺在床上饱受腹痛失眠之苦时,他更加深信不疑——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带枪的人注定孤独,不需要他人陪伴。

很多人认为,海明威自杀是文学困境造成的。这本小说不能免俗地从这个角度理解,但写得很好。它写道:精确是句子的生命,句子的质地类似于钢,它看似细小微弱,却包含着坚硬和韧性。句子之外就是段落,那是一只拦路虎,令人望而生畏,它将通行的道路拦腰截断,让你的车辆寸步难行。一想到段落,海明威就觉得头昏眼花,天旋地转,血压骤升,心跳耳鸣。人生最后阶段的写作,海明威居然要翻字典来找有什么词可用。

(主讲梁文道)

2666

诗意连贯的奥秘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no,1953-2003),智利作家。1977年定居西班牙。著有《荒野侦探》《遥远的星辰》《智利之夜》等,被《明镜周刊》誉为“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胆大的作家”。

各种声音的回响、各种奇妙的耳语,在一部语词密林里闪闪烁烁。

《2666》这个书名太古怪了,很多评论家根据作者生平及其他作品加以揣测,但在这本将近900页的厚书里实在找不到线索。如果真要追究这名字有什么意义的话,我觉得是这本奇书应该写成2666页。它由五部长篇小说构成,内容非常密集,其中任何一个段落换成其他作家来写,都可以铺张成更长的篇幅。

按照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的遗愿,五部小说原本想分开出版,一年出一本,以保障子女有较为长期的经济来源。大概家人觉得这不重要,就按照文学的完整性合在一起出版了。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独立的五部小说,但你最好一口气读完,然后会发现非常有意思。

罗贝托·波拉尼奥是智利作家,小时候不是好学生,中途辍学。他热爱阅读和文字,受不了学校那一套,就跑出去跟朋友办剧场、写诗歌等。后来他们家移民到墨西哥,他又辍学回到智利,参与当时拉丁美洲风起云涌的左翼运动。

20世纪60年代以前,很多拉美作家只在本国享有声誉。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拉美文学大爆炸,改变了拉美各国文学界交往不密切的状况。那时期出现了灿若群星的伟大作家,如马尔克斯、略萨等。他们关注的不再是本国现象,而开始谈及拉丁美洲共有的问题,如独裁统治、印第安人跟殖民者之间的血泪故事等,一起将这个满是伤痕和神秘色彩的大陆带进世界文坛。这一场爆炸炸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名词,如魔幻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结构写实主义等。但是当大爆炸结束,已成名的作家都被封为大师之后,拉美文学好像就有点疲软了。

随后出现一批非常激进的左翼青年,他们喜欢介入政治运动,搞文化革命的同时搞政治革命。罗贝托·波拉尼奥就是其中一员,他回到智利就是要搞这样一个运动,去支持心目中很重要的一个政治人物——智利前总统阿连德[5]。阿连德死后,皮诺切特[6]将军执政,大肆追捕左翼青年。罗贝托·波拉尼奥被捕了,坐了几个月牢,后来逃回墨西哥。

当时罗贝托·波拉尼奥还推动了一场叫作“Infrarrealism”的诗歌运动,追求一种很纯粹的文学,认为将写作当成职业是不道德的,写诗尤其不能成为职业。所以,他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干其他工作,比如酒吧守门人、水管修理工、洗涤工,干完杂活后晚上写作。他的写作条件非常艰苦,最苦时趴在地板上写,因为他买不起桌子。

后来他移民到西班牙,可以说是自我流放,这也是很多拉美作家走过的道路。他住在巴塞罗那附近一个海边小镇,与一位西班牙女子结婚生子。有了孩子之后,他的想法变了,很显然写诗或者做零工养不活孩子,而且他知道自己有病,想留一笔遗产给子女。他50岁就因肝病去世,留下的遗产就是《2666》。早在《2666》出版之前,罗贝托·波拉尼奥就声名鹊起,被公认为西班牙文学新一代大师。他的《荒野侦探》引进中国后大受欢迎,被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但我觉得它比不上《2666》,《2666》是本奇书,是21世纪第一本大师级巨著。

这本书开头讲述四位欧洲学者想寻找一位神秘德国作家的下落,结尾讲到这位奇怪的作家为什么隐姓埋名,跑到遥远的墨西哥城镇隐居。第一部《文学评论家》用一种很轻盈的喜剧写法,描写一群欧洲学者充满纠葛的小世界。有评论者说它像戴维·洛奇[7]的《小世界》,好像在讽刺学术界。但是,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笔调很轻,你并不觉得他在讽刺什么,或者说,这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2666》五部小说采用完全不同的叙述方式,第一部有点轻喜剧的感觉,到了第二部《阿玛尔菲塔诺》,开始有很多拉美文学常见的超现实、魔幻的东西出现。第二部的主角是四位欧洲学者在墨西哥城镇认识的智利学者,他有很多奇怪的遭遇,做了一些奇怪的事,让你感觉他发疯了。比如他找到一本很奇怪的书叫《几何学遗嘱》,他觉得对待这本书的好方法是把它挂在自家院子一根晾衣绳上,让它经受风吹雨打,然后天天研究它。更怪的是,他听到有个声音跟他说话,一开始他以为是父亲的灵魂,后来觉得是爷爷的灵魂,总之是他家先人在跟他说话。那个声音有时会问他,你教哲学吗?你讲授维特根斯坦吗?你想过没有,你的手是一只手吗?他回答说,想过。那个声音说,可现在你有更重要的事要想,我说错了吗?他回答说,没错。那个声音说,为什么你不去苗圃商店买些种子、植物,甚至一棵小树,栽种到你的后花园里呢?

这是一种非常梦幻的语调。但到了第三部《法特》,变成有点像美国钱德勒[8]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写法。主角叫法特,在英文里是“命运”(fate)的意思。他是一个美国黑人记者,专门报道与黑人文化有关的东西。他跑到墨西哥城镇是为了报道一场拳击赛,可他发现这里有一连串针对女性的血腥谋杀案,一直没有破案,非常神秘和恐怖。

这一部体现了《2666》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跑题跑不停。它总是叙述到某个人物时忽然岔开一笔,沿着这个人物一路说开去,洋洋洒洒二三十页后才返回来。比如法特认识小镇前黑豹党成员希曼,跑去听他布道。希曼说他要跟大家分享五个问题:第一是危险,第二是金钱,第三是食物,第四是信心,第五是用处。他分享的内容非常荒谬,但居然全文照录。比如讲到第五个问题“用处”时,他一开始批评现代人笑容的虚伪,接着谈到生活质量如何改善,最后劝信徒们多吃蔬菜,并开了一个食谱,教大家做一道菜。这本书充满了这种莫明其妙的细节,难怪很多人看着看着就晕了。不过,有些细节非常吸引人,是对社会现实的辛辣讽刺。比如谈到墨西哥拳击赛,说因为饮食、体型等问题,墨西哥很少有重量级选手,然后岔开讲到如今墨西哥有了一位比美国总统个子高的总统,这事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过去墨西哥总统顶多到美国总统的肩膀,有时头顶勉强超过美国总统的肚脐眼。

不停跑题,加上如此丰富的细节,使我们看整本书的主要线索和人物关系时,感觉层次很立体,非常有质感。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无数的细节和人物使你对汴河及其流贯的汴京有了丰富的美学感受。这种作用在第四部《罪行》里体现得最为明显。第四部是全书篇幅最长也是最惊世骇俗的一部,写墨西哥与美国接壤的一个城镇上,1993年至1997年间发生了一百多起针对女性的谋杀案。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它有现实作为参照,墨西哥与美国接壤的一个城市确实在那段时间发生过连环谋杀案,罗贝托·波拉尼奥花了很多时间做这方面的研究。

在小说里,他像法医报告一样,将案件按年代一一罗列下来,陈述那些女人是怎么死的:有些女人是被勒死的,舌骨碎裂;有些女人的死状是头被埋在地下,身子倒卧在泥土外面;有些女人被短剑砍杀或被枪杀;有些女人生前被强奸或轮奸。他用一种非常冷酷的写法,不带感情地写一个个案件,让你觉得读的不是小说,而是一连串案情报告,整个人的感情都麻木掉。但它不是一般的案情报告,夹杂了大量正在办案的警察、法官、检察官的形象,还有关心这些案件的媒体、百姓、政客等。他采用跟现实平行的写法,把人间地狱的景象活现在读者眼前。他写凶案如何在城镇引起恐慌,然后大家麻木,开始习惯罪恶。

五部小说每一部都有鲜明的特色,但是有一些共同的色彩贯穿其间。罗贝托·波拉尼奥是个诗人,他最爱的始终是诗。他对细节的诗化处理贯穿全书,尤其是第五部《阿琴波尔迪》。这部写一位德国作家意外翻到一个俄罗斯年轻作者的手稿,又从这部手稿里认识了一位俄罗斯科幻小说家。在那个大家轮流被整肃的年代里,名叫伊万诺夫的科幻小说家坐了牢。他蹲大狱期间,和一只老鼠成了朋友。这只老鼠半夜出来跟他进行长时间的对话,他们不谈文学,不谈政治,只谈各自的童年。他很想念母亲,跟老鼠讲起母亲的故事,讲起兄弟姐妹的故事。老鼠窃窃私语,说起莫斯科的阴沟,也说起母亲的温情和妹妹们的顽皮行径。有时他情绪沮丧,一手托着下巴问老鼠,他俩的未来会怎样。老鼠用半忧伤半困惑的眼神望着他,他明白了,这只老鼠比他还无辜。后来,他被人从后脑勺一枪打死了。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非常美丽的段落,而这样的段落充斥全书。所以,尽管这本小说有那么多残暴的描写,有那么多性爱的场面,有那么多令人咋舌和冷血的图景,我仍然觉得它很美。尽管整本书由五篇小说构成,情节不够完整和连贯,但我相信任何一个读者都会忍不住想把它看完。我们过去有一种想法,觉得小说应该是有机体,就像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配合是有机的。在这本小说里,我读到的是一种诗意的连贯,把五部分内容贯穿起来的不是人物,不是情节,也不是笔调,而是某些很奇特的形象、姿态和语言。这些诗意的联系,有情节上的重要性吗?没有,但是里面充满了各种声音的回响、各种奇妙的耳语,在一部语词密林里闪闪烁烁。

(主讲梁文道)

同类推荐
  • 平生最爱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平生最爱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平生最爱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老舍旧体诗

    老舍旧体诗

    老舍作为小说家,众人皆知,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长篇小说蜚声海内外;老舍作为剧作家,有口皆碑,他的《茶馆》等剧本誉满全球。然而,如果把老舍说成是一位诗人,那就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了,而本书就是为了向广大读者展示老舍先生深厚的诗词功底,书中收录了大量先生所作的优秀旧体诗,其斟词酌句可见一斑。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魂武至尊

    魂武至尊

    天朝高中生意外穿越到灵武大陆,附身在凌家废物少爷身上,阴差阳错开启魂珠,得远古强者传承,逆天修炼,踏天而行,碎日月,断星辰,历诸天劫难,独战八方强者,我要这天地为我而颤抖,我要这万族美女因我而失眠……。
  • 快穿女配苏苏苏

    快穿女配苏苏苏

    病娇暗黑*独占欲无敌主神,深度黑化,每个世界都想关女主小黑屋。时离淡笑,这点段数跟我玩?她来教教他们什么才叫真变态。-学什么修炼啊,来,为师教你。-我这么可爱,你难道不想见到我吗?主神大人往致命黑化无药可救的路上狂奔。双手沾血,笑容蚀骨。三千世界,荣耀归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尊王朝之这次换我来爱你

    女尊王朝之这次换我来爱你

    上一世,慕容若欢放着对他千百般宠爱的相公不要,被渣男所骗,被白莲花害死,这一世她一定要好好对她相公,夺回属于自己的人生!
  • 新婚无爱,替罪前妻

    新婚无爱,替罪前妻

    新文已发《贵女重生:侯府下堂妻》继妹刚死三个月,她执意要嫁给准妹夫。全世界都认定楚氏掌门人楚律的新婚妻子害死自己的继妹,勾引了自己的妹夫。她的亲生母亲残忍的说:别叫我妈,我没你这么恶毒的女儿。她的新婚丈夫在婚礼:我不会吻你,你让我恶心。闪光灯一片记下她所有尴尬局面。他羞辱她,夏若心,你不就是为了搭上我?我会让你生不如死。后来,她真的生不如死,他为了自己生意,将他送到另一个人的面前,他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女人正名,将她送到一堆人的面前。后来他再婚,洞房花烛,而她在一个冰冷仓库,生下了一个女孩。那一年,一颗大树之下,男孩说,长大了,我会回来找你,娶你做我的小新娘。
  • 农家俏媳来掌家

    农家俏媳来掌家

    梁俏俏没有想到一朝穿越白得个夫君,白得个儿子。看着父子二人还有身旁的包袱,他们这是被撵出来了?
  • 人间与实践

    人间与实践

    《人间与实践》提出人间佛教的蓝图、思想和建设,并分别谈论了佛教现代化、现代佛教的四化与建设、今日佛教的希望、佛教的未来观、佛教寺院经济来源等问题。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二次元终结者

    二次元终结者

    莫名其妙,成了二次元的终结之.....神。简介短小无力,想看大雕,请看“正文”。。
  • 亡灵法师与超级墓园

    亡灵法师与超级墓园

    格林穿越之后,从寒夜中苏醒,随身带着超级墓园,注定成为一切亡者的君王!新书《转生眼与超凡世界》已经上传。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