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800000010

第10章 发散思维,异想天开 (2)

蚝汤与蚝油

李锦记的创办人李锦裳先生是广东新会人,当年在家乡开罪了当地的权势,后避难于南水,经营茶寮小生意。他的茶寮,除了一般茶水外,还供应一些特色食品,这就是他精心炮制的蚝汤。蚝汤是用蚝煎成的汤,这都是由于李锦裳先生过去在家乡养蚝甚有心得之故。蚝汤虽然味道可人,但并不是每天都能卖完的。把蚝汤存积起来,汤色越来越深,味道越来越浓,再经过加工之后,便成了蚝油。蚝油味道更加鲜美,用来调味,大受欢迎。于是李锦裳先生干脆关闭茶寮,全力经营蚝油事业,宝号名为“李锦记”。李锦记的蚝油及其他酱料产品,从此成为横跨欧美的庞大企业。

创意点评:

李锦裳先生是一个善于捕捉灵感的人,蚝汤长时间积存,色香味发生变化,启迪了李先生,使他萌发了“蚝汤”到“蚝油”这种“微乎”、“神乎”的元素转换的创意。所谓元素转换,就是指构成对象的元素,诸如物品、材料、构件等,主观、客观条件或因素之间的替代。李锦记的发家,就靠由卖蚝汤到卖蚝油的神来之笔,用好这支笔,你就能书写出成功的篇章。

橡胶的妙用

1493年,哥伦布在美洲的海地岛发现当地儿童都喜欢把天然生橡胶捏泥丸一样将它捏成一团,捏成弹力球。哥伦布觉得这种玩具很有趣,就带了几个球回欧洲,并引种了这种树木。但是,这种生橡胶的性能不太好,受热易变形,发黏,受冷又易发脆。因此,它的功能受到了局限。后来美国的一个发明家在橡胶里加入了硫磺,这使橡胶的熔点、牢固度大大增强,后来又有人在橡胶中加入了炭黑,使之更加耐磨,橡胶的用途也日益增加。

苏格兰有一家用橡胶生产橡皮擦的工厂,厂里有一位像法拉第那样梦想成为科学家的工人,名叫马辛托斯。一天,马辛托斯端起一大盆橡胶汁往模型里倒,一不小心,脚被绊了一下,橡胶汁淌了出来,浇到了马辛托斯的衣服上,下班后,马辛托斯穿着这件被橡胶汁涂满了一大块的衣服回家,正巧路上遇到了大雨。回家换衣服时,马辛托斯惊奇地发现,被橡胶汁浇过的地方,竟没有渗入半点雨水。善于联想的马辛托斯立即想到,如果把衣服全部浇上橡胶汁,那不就变成了一件防雨衣吗?雨衣也就应运而生。

后为苏格兰的一位医生骑自行车在石子路上行驶,当时的自行车没有充气的轮胎,因此颠簸得很厉害,这个医生就用橡胶管子圈在车轮上,充上气,这样骑车就又快又不颠簸。从此,橡胶的用途越来越广,它既可以做轮胎,鞋,也是很好的绝缘材料,还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体育用品。

由于天然橡胶产量有限,人们又通过对橡胶成分的研究,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合成橡胶,这种橡胶为高分子合成,它具有耐腐耐磨、耐高温、耐氧等特点,通过人们不断努力,橡胶终于从孩子手中的弹力球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全球橡胶制品在五万种以上,一个国家的橡胶消耗量和生产水平,成了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化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弹力球到雨衣,到车轮胎、鞋等,人们的联想一环套一环,犹如步步登高,把人们引入更高的创造境界。

创意点评:

植物界存在植物链,动物界存在食物链,假如这些链脱节,就会造成生态不和谐,甚至造成某种损失和灾害。创造者必须具有普通人所想不到的联想才能运用联想的“链条”从而取得连串的创意。

聪明的老花工

新中国建国初期,某大学的一个研究室需要弄清一台进口机器的内部结构,可是却没有任何有关的图纸资料可以查阅。这台机器里有一个由100根弯管组成的密封部分。要弄清其中每一根弯管各自的入口与出口,是一件相当困难和麻烦的事。研究室负责人找来了一些有关人员。他提出,完成这一重要任务,时间既不能拖得很久,花钱又不能太多。他希望大家广开思路,从多方面去想,不管是洋措施还是土法子,一定要想出一个简便易行的有效办法来。

参与此事者纷纷开动脑筋朝四面八方想,先后提出了分别往每一根弯管内灌水,以及用光照射等许多办法。有的人还联想起了唐太宗出题考藏王松赞干布的特使禄东赞的故事,提出让蚂蚁之类的小昆虫去钻一根一根的弯管。大家提出的办法虽然都是可行的,但都很麻烦费事,要花的时间和要付的代价不少。后来这所学校的一个老花工提出,只需要两支粉笔和几支香烟就行了。他提出的做法是:点燃香烟,大大地吸上一口,然后对着一根管子往里喷。喷的时候在这根管子的入口处写上“1”。这时,让另一个人站在管子的另一头,见烟从哪一根管子的出口冒出来,便立即也写上“1”。其他的那些管子也都照此办理。采用这样的办法,100根弯管,不到两个小时便把它们的入口和出口全都弄清了。

创意点评:

人们碰到某个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不管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是简单问题还是复杂问题,大都是采取一种态度、一种方法,满足于解决问题而很少考虑办法的优劣、代价的大小,其实只要我们多动脑筋,从多个角度考虑,朝四面八方去想,一定会找到更合适的办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孙宝断案

西汉时,孙宝担任京兆尹。有一天,一个卖油炸馓子的小贩,在城里被一个农民撞了一下,馓子掉在地上,全都摔碎了。农民认赔50个馓子的钱,可卖馓子的小贩坚持说,总共有300个。馓子全碎了,已不可能再数清究竟有多少个。正当二人相持不下,围观的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孙宝经过这里听说了这件事。他叫人去买来一个馓子,称了这个馓子的重量。同时他又叫人把掉在地上的碎馓子全都收集起来,称出了它们的总重量。这时,他根据摔碎了的馓子的总重量,便计算出了被摔碎的馓子的个数。最后他叫农民按照计算出来的馓子的数目赔钱给小贩。孙宝对这件事的处理,众人交口称赞,卖馓子的小贩也口服心服。

创意点评:

孙宝破案的高明之处,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来看,就在于他巧妙地将不可能办到的“计算馓子个数”的问题,转换成了可以办到的“称馓子重量”的问题。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只需要换个视角,就能柳暗花明,开辟出一条大路,将复杂困难的问题转换为简单容易的问题。

另类的求职方法

有位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想找个记者工作却没有门路,于是致函马克?吐温,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马克·想找到一份工作,打发我的无聊,我会在报社好好地干。一般情况下,报社不会拒绝一个不要薪水的求职人员。你在获得工作以后,就要努力去干。所采写到的新闻给他们看,然后发表出来,这样,你的名字和业绩就会慢慢被别人知道。如果你很出色,那么,社会上就会有人聘用你。然后你可以到主管那儿,对他说:‘如果报社能够给我相同的报酬,那么,我愿意留在这里。’对于报社来说,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一个有经验又熟悉单位业务的工作人员的。”

年轻人虽有些怀疑,但还是照马克?吐温的办法做了。不出几个月,他果真收到别的报社的聘书。而这家报社知道后,愿意付出高出别人很多的薪金来挽留他。

创意点评:

马克?吐温的求职创意,对这位青年求职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求职创意的创新,不同于应聘等其他办法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这位青年学有专长、积极进取的条件,把求职作为一种提高才能、积蓄力量的手段,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两步到位”,不是直线的,而是曲线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舍才有得,人们在创意的过程中,首先要借用现有的知识来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构造出新的设想来。

从屎壳郎到拖拉机

1975年8月的一天,四川省汶川县白岩村的青年姚岩松,劳动之后坐在地上休息。他意外地发现,脚下有一只“屎壳郎”在向前爬行,而且正推动着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这一现象引起了姚岩松的兴趣,他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了好久,似有所悟而又好像越来越迷惑不解。第二天一大早,他在山坡上又找到了一只“屎壳郎”。为了作进一步观察,他用白线拴了一小块泥土套在这只“屎壳郎”的身上,让它拉着走。奇怪的是,这一小块泥土比昨天的那块要轻得多,而这个“屎壳郎”却怎么也拉不动。姚岩松接着又找了好几只“屎壳郎”来作同样的试验,情况都一样。这时姚岩松悟出一个道理:拉比推更费劲,能够推得动的东西会拉不动。

姚岩松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早就发现在电影上看到的那些各种各样的耕作机械,不可能行驶在自己家乡的又狭又小、又高又陡的山地上,他深深感到遗憾。这时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推土,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

按照他的这一联想,他把从山上采摘来的茅花秆一节一节地切断后,又一节一节地制成“把手”、“机身”、“犁圈”等,忙碌了几天,他终于制作出了一台用茅花秆和小铁丝做成的耕作机模型。三个月过后,姚岩松耗费数千元制作的耕作机开进了地里,但它却不听使唤。寝食不安的姚岩松,有一天在岷江河畔被一台推土机所吸引。他看出推土机主要是由于机下有履带,所以稳定性强,着地爬动力好。这时他又联想到,耕作机同推土机一样,要稳定性强,着地爬动力好,不也可以装上履带吗?

又是几个月过去后,姚岩松的第一台“履带式耕作机”终于问世。但这还不是最后的成功。后来又经过数百次改时、试验,直到1992年2月,他才成功地拿出了第十台“屎壳郎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耕作机械传统的结构方式,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在国内属于首创。

姚岩松发明的这种“屎壳郎耕作机”,体积小,重最轻(64公斤),一个人就可以背上山;可以在石梯上行进,还能抓45度的坡,两小时耕的地就相当于一头牛一天耕作的地,而它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一头牛。由于它具有这些优点,问世后,要求联合生产的厂家络绎不绝。

创意点评:

姚岩松由“屎壳郎”推土块的力量比拉土块的力量大,从而联想到可以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机身动力的前面,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是姚岩松以上联想所具有的特点。这样的联想可以称为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指在头脑中可以根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性质或作用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相似性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某种新设想,创造出新事物。

同类推荐
  • 侦破秘密(走进科学)

    侦破秘密(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1(纵横三国卷5):天子之争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1(纵横三国卷5):天子之争

    帮助刘备三分天下的关键人物赵云、诸葛亮登场。同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着大军扫荡中原,而袁绍已经雄踞北方,一场大战在这对共同长大的朋友之间一触即发……
  •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2:寻找月光宝石(地心)

    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2:寻找月光宝石(地心)

    《新童话·包小龙大方块历险记(2):寻找月光宝石(地心)(冒险小王子升级版)》主要内容简介:终于走出了海底异世界的三个小伙伴,接下来就要踏上寻找月光宝石的征程了,听说月光宝石被遗落在神秘的地心世界,大家好不容易找到了地心世界的入口,却被看守入口的北极狐巫师给拒之门外,小龙他们能说服北极狐巫师,进入地心世界寻找宝石吗?
  • 焦金流石:旱灾与高温的防范自救

    焦金流石:旱灾与高温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本书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热门推荐
  • 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你的老板

    挖好了坑把老板推进去是不现实的,应该远远地设好包围圈,慢慢地从四面围起来,诱导老板自愿按照你的意思走进去,才是一种智慧。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快穿之璎珞赋

    快穿之璎珞赋

    璎珞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又要去哪里。她能听见那些死去人的愿望,也有穿越时间和空间去实现他们愿望的能力。她能做的只有这样,奋斗吧,璎珞!女主成长
  •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根本大和尚真迹策子等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盏余香

    半盏余香

    记事,记情,记前尘往事,记所有想记之事。
  • 艾泽拉斯大领主

    艾泽拉斯大领主

    艾泽拉斯拥有无数条时间线,而这正是玩家们赖以生存的‘服务器’。每一个服务器都是全新的、与众不同的故事。而在众多的服务之中,有一条服务器即使是青铜龙也不愿意轻易踏入其中。因为那里生活着一个被死亡所眷顾的人!
  • 放弃执着

    放弃执着

    我们之间的距离,有时隔着一座山,有时隔着一片海。或者弹指之间皆是你。而所有人的舆论,我们怎么承受得起。舒楚,如果当初我不认识你,你应该会很好。会特别好。
  • 愿此生不负

    愿此生不负

    他们说喜欢一个的时候,看向那人时眼睛里是有星星的,如果你不知哪种模样,请你看看我看向你时的眼睛
  • 女扮男装江少是女生

    女扮男装江少是女生

    掌握着全球经济命脉,世界三大组织的统治者江少来到帝都了,为了查明真相,来到帝都大学,在这里,遇见了他们。以为自己一辈子不会动心,但在看见他时,让他沉淀多年不曾有亮光的眸子,一瞬间明亮了,他的爱是否能让少年感受到。【异世重生,女强,异能,吸血鬼,女扮男装】
  • 纵马无疆

    纵马无疆

    《纵马无疆》讲述了: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一种量子生命曾一度拥有灿烂的文明,他们在全球各地建造了巨大的塔城,以光为能量来源。但随着地球环境的逐渐变化,这种生命体渐渐不再适应地球,为了解决生存危机,种族内部分化成数个派系彼此争斗,纷纷逃离地球。科学家房宿被敌对派系暗算,意外附着在实验体(外型是一匹巨马)上无法离开,成为少数留在地球上的量子生物。因为拥有漫长的寿命,房宿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机缘巧合地参与历史事件,与多个历史人物交集。北魏六镇起义时期,鲜卑将领独孤信偶然遭遇史前文明双翼巨马房宿,一度曾对房宿产生依赖。房宿几乎全程参与了六镇起义初期独孤信、宇文泰等人袭杀卫可孤事件,数次救了独孤信,间接参与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