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300000007

第7章

“我敢肯定,整件事全部都是政府惹出来的!”弗雷德·格林说,“要是哪天这事被弄清楚了,发现政府也在其中插了一脚,我可一点儿都不吃惊。可能你们并不是要让所有的死者复生,但是,我打赌五角大楼的那帮家伙肯定知道,要是那些死了的士兵都能活过来,他们就赚翻了。”弗雷德闭紧嘴巴,仿佛准备让自己新一轮的攻击更有力量。他张开双臂,好像要把整个教堂都纳入自己的思路中。“你们难道看不明白吗?你们派一支军队上战场,‘砰’的一声,一个士兵中了弹,然后你们只要按一个按钮,或者给他扎一针,他就又站起来,手里端着枪,冲向刚才崩了他的那个混蛋!这他妈就是你们的末日武器!”

人们点点头,好像已经被他说服了。最起码,他的话已经引起了他们对政府的怀疑。

贝拉米探员平静地等到人们听完这个老头的话,才开口说道:“的确是末日武器,格林先生,给人们带来噩梦。想想吧,前一分钟还是个死人,后一分钟就能复活,然后又被射杀。你们有多少人愿意报名干这事?反正我肯定不会报名。”

“你错了,格林先生,我们的政府虽然很强大,但绝对操控不了这种事,就像他们无法操控太阳发光一样。我们要做的只是避免自己遭受伤害,仅此而已。我们只是希望能有所进展。”

这真是个好词:进展。只要你觉得紧张,就会忍不住用这个词来遮掩。这种词很安全,即便跟你父母说,也不用担心。

人们又看着弗雷德·格林。他并没有说出像“进展”一样让人放心的词,他只是站着不动,看起来苍老、渺小而且愤怒。

彼得斯牧师挪动着自己庞大的身躯,站到贝拉米探员右边。

贝拉米探员是政府中最差劲的那类人:他是个诚实的人。公务员绝对不能告诉公众,政府对某件事情不了解。如果政府都不了解,那么到底还有谁能了解呢?至少,政府应该体面地撒个谎,假装一切都尽在掌握。任何时候,都要假装他们能够采取某种神奇的解决之道,或者决定性的军事行动。就复生者这件事来说,简简单单一次新闻发布会就够了:总统穿一件毛衣,坐在壁炉边,一边抽着烟斗,一边耐心温柔地说:“我有你们需要的答案,一切都会好的。”

但是贝拉米探员跟其他人一样对这件事一无所知,而且他一点也不因此觉得羞愧。

“该死的蠢货。”弗雷德说完,转身就走,人群也立即散开,给他让出一条道来。

弗雷德·格林走了之后,教堂中的人群按照南方特有的方式平静下来。大家轮流发言,向调查局官员和牧师两个人提问。问题并不新鲜,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国家、任何教堂和市政厅,以及任何网络论坛和聊天室,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被太多人问过太多次,变得十分枯燥。

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同样无趣,无非是下面三句:我们不知道;我们需要时间;请耐心等待。回答问题时,牧师和公务员倒是一对完美搭档。一个负责引导人们的公民责任感,另一个则唤起大家的精神追求。要不是他们配合默契,还真是很难想象镇上这些人都能折腾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因为,威尔逊一家突然从教堂后面的餐厅里走了出来。

他们已经在餐厅里住了一周左右,几乎没什么人见过他们,也没人说起过。

吉姆和康妮·威尔逊,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汤米和汉娜,是阿卡迪亚全镇人最大的哀痛和愧疚。

阿卡迪亚镇上从未发生过谋杀案。

但只有这一家人的案子是个例外。很多年前,威尔逊一家人在他们自己的屋子里遭遇枪杀,凶手至今逍遥法外,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起先,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叫本·沃特森的流浪汉干的,他好像没有家人,总是在各个小镇之间流浪,就像迁徙的鸟。他通常在冬天游荡到阿卡迪亚,占据某家人的谷仓,希望尽量待久一些而不被主人发现。但大家都觉得他不是那种暴力的人,而且威尔逊一家遇害的时候,本·沃特森正在两个镇子之外的监狱里,因为在公众场合酗酒而坐牢。

后来还传出一些其他说法,不过一个比一个更不靠谱。甚至有人说是因为秘密的婚外恋,有时候说是吉姆的错,有时候又说是康妮的错。不过这个说法也没持续多长时间,因为大家都知道,吉姆不是在上班就是在教堂,要不就待在家里;而康妮不是在家里,就是去了教堂,或者和孩子们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吉姆和康妮从高中起就是一对恋人,从没有分开过。

出轨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

这一家人活着的时候,露西尔和夫妻俩都走得很近。吉姆跟镇上其他一些人不同,没有对自家的亲戚关系作过什么研究。当露西尔告诉吉姆,自己和吉姆的姨婆是同一人(不过她记不得那人的名字)时,他欣然接受了。露西尔有时候会邀请他们,他们就会去拜访。

谁也不会拒绝亲戚的款待。

在露西尔看来——直到这家人死了好几年以后,她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亲眼看着吉姆和康妮生活、工作以及养育孩子,就相当于亲眼目睹她自己本来应该过上的那种生活。雅各布的死,将这样的生活从她生命中夺走了。

威尔逊一家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怎能不把他们当作家人呢?

威尔逊一家被谋杀之后的漫长日子里,镇上的人在他们特有的沉默中达成了一个共识——凶手不可能是阿卡迪亚人,一定是某个外乡人。谋杀这种事情只有其他地方的人才干得出,也许是有人发现了地图上这个特别的隐秘地点,发现人们都过着平静的生活,所以他才来此犯案,结束了一直以来的和平与安宁。

教堂中的人群深思着,沉默着,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家人一个接一个地从教堂后的门口走出来:吉姆和康妮在前面,小汤米和汉娜安静地跟在后面。人群就像稠乎乎的面糊一样分开了。

吉姆·威尔逊刚过三十五岁,还很年轻,有着金色的头发、宽宽的肩膀和方正而坚定的下巴。他看上去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总是能为人们带来新东西。他的身上有一股力量,足以与人类与生俱来的堕落相抗衡,从而也更加有所作为。正因为这样,他活着的时候,镇上的人都很喜欢他。他简直就是阿卡迪亚镇居民的典型形象:勤奋有礼、颇有教养的南方人。但是现在,他以复生者的身份出现了,镇上有些人的反应便截然不同,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没有预料到。

“你们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吉姆低声说,“你们今晚早些时候问过的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呢: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处置我们?”

彼得斯牧师插嘴说:“行了,没人打算‘处置’你们。你们是人,你们得有地方住,我们已经给你们找了个地方。”

“他们不能永远待在这里吧。”有人说。其他人嘀嘀咕咕地表示赞成:“总得想办法处理他们。”

“我只是想说谢谢你。”吉姆·威尔逊说。他本来有好多话要说,但是在阿卡迪亚全镇居民的众目睽睽之下,现在全说不出口。有些人的目光多少有些敌意。“我只是……只是想说谢谢你。”吉姆·威尔逊又重复一遍。然后他转过身,带着全家人从进来的原路出去了。

接下来,大家似乎都有些为难,不知道该问什么、说什么,或讨论什么。他们磨叽了好一会儿,偶尔嘀咕耳语两句,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大家突然都感到疲惫而沉重。

人们鱼贯而出离开教堂,贝拉米探员逐一给了他们一通安慰。他们经过身边的时候,他跟他们握手;他们问起来,他就说自己会尽一切努力,搞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告诉他们自己会留下来,“直到事情水落石出为止”。

人们正是指望政府能解决这件事,于是他们暂且将恐惧和怀疑先放在一边。

最后,那里只剩下牧师、他的妻子和威尔逊一家人。这家人生怕再引起更多麻烦,便一直安安静静在教堂后面自己的房间里待着——让所有人都眼不见,心不烦,就好像他们从没回来过。

“我猜弗雷德有一箩筐话要说。”哈罗德说话时,露西尔已经坐进卡车里了。为了给雅各布扣上安全带,她两只手费劲地拧了半天,正一肚子火。

“怎么这么……这么难弄啊!”安全带“啪”的一声扣上了,她的抱怨也戛然而止。她扭了扭窗户的把手,来回折腾了好几次,终于把窗户打开了。露西尔一下把胳膊抱在胸前。

哈罗德打上火,汽车轰鸣着发动了。“我看,雅各布,你妈这是又咬着舌头了。她大概整个大会期间都没说一句话吧,是不是?”

“是的,先生。”雅各布一边说,一边笑着抬头看着爸爸。

“别这样,”露西尔说,“你俩不要这样!”

“她那么能说,但是根本没有说话机会,你知道这对她有什么影响,对不对?你还记得吗?”

“是的,先生。”

“我没跟你俩开玩笑,”露西尔说着,自己也忍不住被逗乐了,“否则我可下车了,让你们再也找不到我。”

“有其他人逮着机会说什么惊世骇俗的话吗?”

“世界末日。”

“呃……这个嘛,这个词绝对惊世骇俗。你在教堂里面耗的时间太长,‘世界末日’就该来了,所以我从不去教堂。”

“哈罗德·哈格雷夫!”

“牧师还好吗?我看不上他的信仰,不过这个密西西比小伙子人还不错。”

“他还给了我糖。”雅各布说。

“他真是个好人,是吧?”哈罗德说着,加了把劲将卡车开上一个斜坡,向回家的方向驶去,“他是个好人,对不对?”

教堂里又安静下来。彼得斯牧师走进自己的小办公室,坐在深色的木头书桌前。远处,一辆卡车正咔哒咔哒从路上开了过去。一切都简简单单的,这样最好了。

那封信就躺在书桌的一个抽屉里,上面还有成堆的书本、等着他签字的文件、各种没写完的布道词,以及所有慢慢在办公室里堆积起来的东西。远处墙角边的一盏旧台灯给整个房间罩上了不太明亮的琥珀色光芒。沿着墙放着一排书架,彼得斯牧师的那些书把书架挤得满满当当。这段日子,这些书籍给了他些许安慰。但是,那一封信却让所有的一切前功尽弃,让书本上的那些话变得毫无意义。

信上写道:

亲爱的罗伯特·彼得斯先生:

国际复生调查局通知您,一位名为伊丽莎白·宾奇的复生者正在积极地寻找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复生者首先要寻找的是他们的家人。同时,根据我局的政策,复生者不得从我局获取他们家庭之外成员的信息。但是,宾奇小姐强烈希望找到您的住处。因此,根据复生者管理制度第21章第17款,我局特此通知。

彼得斯牧师盯着这封信,好像是第一次看到一样,对自己的整个人生都产生了怀疑。

让·里多

“你应该找个年轻姑娘。”她对让说,“这些事她能够帮上你的忙。”她坐在一张铁支架的小床上,装出生气的样子,“你现在成名人了,而我只是个碍事的老太太。”

年轻的艺术家从房间另一头走过来,跪在她身边,把头靠在她的大腿上,吻着她的手心,这反倒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双手已经满是皱纹,而且最近几年连老人斑都出来了。“还不是因为你?”他说。

三十多年前,他曾经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很久以前,她一路磕磕绊绊上完大学,误打误撞遇到了一位落魄画家的作品。一九二一年一个温暖的夏夜,这位画家在巴黎死于一场车祸。现在她得到了他,不仅是他的爱,而且完完全全得到了他的肉体。正是这一点让她害怕。

屋外,街道终于安静下来,人群已经被警察驱散。

“如果当年我也能这么出名的话,”他说,“也许我的生活就会不一样了。”

“艺术家只有死了以后才会得到认可,”她笑了笑,摸摸他的头发,“谁能想到还有人会死而复生,欣赏自己的艺术成就?”

她花了好多年时间研究他的作品、他的人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竟然会陪在他身边,就像现在这样,嗅到他的气息,感受到他下巴上细细的扎人的胡子。他特别想留胡子,但是好不容易才长出一根来。他们整夜不睡,什么都聊,只是不提他的艺术,因为媒体已经谈得够多了。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新闻标题就是:让·里多——艺术家复生。

他是众多艺术家中第一位复生的,文章中说:“一位天才雕塑家复生了!过不了多久,艺术大师们就会纷纷回到我们这个世界。”

所以他现在出名了。他一个世纪以前的作品,那些当时仅仅卖了几百法郎的作品,现在已经卖到了好几百万。而且还有了一批粉丝。

但是让只想要玛丽莎。

“是你让我得以存在,”说着,他将脑袋依偎进她两腿间,就像一只小猫,“当我的作品无人问津时,是你让它们延续了下来。”

“我只是为你代管这些作品。”她说完,用手腕将几根松散的头发从脸前拂开——她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而且日渐稀疏,“仅此而已,对吧?”

他抬起头,用那双宁静的蓝色眼眸看着她。她曾经研究多年的他的照片都是黑白的,画面粗糙,但是即便如此,她也知道这双眼睛有着特别美丽的蓝色。“我不在乎我们的年龄,”他说,“我只是个资质平庸的艺术家,现在我知道,我那些作品的唯一用途就是指引着我找到你。”

然后他吻了她。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

    进入战国后期,天下汹汹,列国之间用兵日益频繁,年年大战,血流漂橹。而秦军愈加强大,逐步攻陷关东六国的军事要地。另一方面,战乱频仍的血腥乱世中却孕育了百家争放的思想之花,荀子、墨子、韩非、吕不韦等伟大人物共同演绎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此时,秦国人才辈出,名将白起、王翦率军斩首以百万计,更辅以名相范雎、吕不韦和李斯的远交近攻战略和政治谋划。自秦穆公年代开始的秦国统一天下大略,终于在一个名叫嬴政的年轻人身上得到了实现!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怀旧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怀旧卷

    希腊神话中正是回忆女神摩涅摩绪涅与宙斯的交合诞下了九位文艺女神,从此以后回忆与文艺永远成了彼此缠绕的情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哈尔滨,北京,上海,湖南,江苏,福建,汉族,满族,藏族,操持不同乡音的作家通过文字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进行了一次次地新与旧,过去与未来的对话,在怀旧中去捕捉时间之手抚摸过的痕迹,重新雕刻那逝去的时光。新世纪像一个新的父亲一样,重新把30年代、40年代、……80年代拥抱入怀,无限的可能正在开放。
  • 拍部电影给爹看

    拍部电影给爹看

    婶子还在哭,说你爹喝药躺进棺材后,药性还没完全发作,还有点多余的时间。他就索性爬出棺材,又把菜园整理了一遍,移了棵树。自己发了香,点了蜡烛,烧了纸钱。还了一把锄头给邻舍。将放完的鞭炮纸箱垒起来,好让儿子卖钱。开始口吐白沫的时候,父亲才又躺进去。要婶子帮了忙。父亲成全了儿子的大孝。棺材下葬后,难怪有人说听到棺材里有捶打的声音。其实,我,也曾,听到。
  • 凰图腾

    凰图腾

    同名电视剧《凰图腾》由郑爽、白冰、张默、张翰主演。缪风燕和宁彩蝶是公主府的一对姐妹花,一主一仆却情深意重,怎料二人同时倾心于青梅竹马的丞相之子段飞鸿;正当彩蝶意欲退出之时,一场阴谋使得二人的主仆身份在一夜之间改变,风燕冒充彩蝶成为皇妃,彩蝶以风燕之名潜入宫中,宠妃诞下疯狗、先皇遗物莫名失火、段飞鸿患失魂症……令她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另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每个人都不可抗拒地成为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当友情与爱情卷入宫廷争斗,在爱与恨、情与仇、权利挣扎与欲望斗争交织的环境中,谁能保持最初的纯真?谁才是冥冥之中命运的王者?
热门推荐
  • 无声之别

    无声之别

    直到许多年以后,面对着生活中一个个被揭开的谜团,巫丽娜不停的对生活和世界进行着重新定位,可是谁又能知道,兜兜转转之后的恍然大悟,是爱之深、恨之切,是离别时的念……
  • 爱情会在不远处等我

    爱情会在不远处等我

    在医院里给老娘买药的时候,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头摔倒在地上。我前面的人逃开了,我只好跟上一步扶起他的上身,扯开嗓子喊门诊室里的医生。我要他们快点帮忙把老头送急救室。没想到我这一喊,医生就认定我是老头的儿子,从此再也脱不了和老头的关系。我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一女朋友和我分手了。这不怪她。是我,也一定会和自己分手。这话有些拗口。我是说如果我是文敏,也一定和那个叫王维的家伙分手。这下你听明白了吧?我说话一直就是这样,读文学书不多,所以说话没有条理。而且最气我父亲为什么把我和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取一样的名字。
  •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小学只考三道题作文

    上篇通过大量作文考题,对小学生作文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从大量考题中分析出小学生只考三道作文题: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下篇分三大章。作者通过对大量小学作文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小学生作文考试的三种类型,即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并通过大量材料的分析,对这种总结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本书实践性较强、总结系统,非常适合用于应试作文考试。作者武丽平为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作文考试的审读把握。
  • 美人入殓

    美人入殓

    徐诗黎,生于入殓师世家,祖辈从汉代开始就为当朝显贵甚至是帝王入殓,数代低调行事,延续至今。她性格大胆率真,天赋很高,从小跟奶奶学习入殓的手艺,行走世间为往生的各色人等入殓。于她而言,每处理一具尸体,就像翻阅他们的一生,不仅送上轮回交替的慰藉与祝福,更是坚持利用自己敏锐的五感破解秘密发现真相让亡灵得以真正安息。她百无禁忌地从事着生死交界的职业,却认识了晕血、恐高、怕水、怕虫、怕黑,有严重洁癖的叶昭之。七年前她一脚将他踹下蹦极台,七年后重逢她被他百般戏弄,两人如同自然天敌一般斗气排斥,爱情的萌生却如地心引力一般不可抗拒。当她一次次孤身犯险,却发觉身边人一直以各种方式尽心保护……
  • 我在诸天修文物

    我在诸天修文物

    穿越至诸天万界的古生,获得万界修复系统,可修复装备和提升装备。于是开了一间修理铺。从此以后各个面位耳熟能详的大神前来登门求助。……“悟空,你拎着半截破棒子别插队啊。”“这谁的倚天剑都断成这样了,要加钱才给修!”“吕布兄,我帮你提升下装备,你帮我教训下项羽,想要天魔缭乱?还是末日机甲?”“狠人大帝,你这口青棺连棺盖都弄丢了?可我这是修理铺,不是卖配件的……”“……”
  • 这样经营人脉最给力

    这样经营人脉最给力

    人脉仿佛是一条看不见的经脉,又仿佛是一张透明的蜘蛛网,人虽看不见却能感觉得到它有着巨大能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一切与成功有关的“好东西”,都是给人脉给力的人准备的。人脉高手们左右逢源、四通八达,对他们而言,没有趟不过的河,也没有翻不过的山。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找亲戚帮忙;亲戚解决不了,可以找朋友;朋友帮不上忙,可以找领导;再不成,还可以找朋友的领导、亲戚或邻居来帮忙,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脉像一条巨大的章鱼那变幻莫测的触须,幽幽地发出它的信号,从容穿过那些七折八拐的甬道,猎取到自己的猎物。
  • 无敌弃妇要逆天

    无敌弃妇要逆天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她可是天天被蛇咬啊,谁让她救了个蛇王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蛇大大总是邪魅的笑。So,你邹是这样报恩的?救命啊。
  • 女人35岁前必读

    女人35岁前必读

    本书将通过新颖的视角、具体的事例、深入的分析和丰富的提示,帮助你成为一个好妻子。书中不仅有细致、可行的计划,还有很多别出心裁的方法,帮助你拥有更完美的婚姻。时代变了,你不希望自己做个只会煮饭带孩子的家庭主妇吧?这里有实际的方法,帮助你自尊自立,让你在事业和家庭上获得双丰收!
  • 虹藏不见

    虹藏不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奥黛丽·赫本传:独行不知芳华久

    奥黛丽·赫本传:独行不知芳华久

    于赫本而言,浮曳生姿的社交圈,声色犬马的好莱坞,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她孑然行在其间,身侧是艳羡的目光,身后是追逐的人群。从世俗的定义和标签中走出,将品位与情绪定格在喧嚣之外,她赋予了生活特立独行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