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200000211

第211章 粉妆楼(31)

且言前厅众人与马爷见过了礼,重新摆宴款待。上坐是马爷、柏爷、祁子富、李全、卢宣、金员外、王太公,下坐是裴天雄等相陪。众人饮了一会儿酒,马爷说道:“现今沈贼欺君,有谋篡之心,陷害忠良,常怀叵测,须要请教众位,用兵讨乱才是。”柏爷说道:“正在商议此事,却好亲翁到此,实乃天助成功。”马爷道:“还须柏亲翁运筹才是。”卢宣道:“依贫道愚见,请大人总理人马,掌兵为帅,请柏大人镇守山寨,此乃一定不移之理。”众英雄齐声应道:“卢师父之言有理。”裴天雄恐二人谦让,忙起身将兵符印鉴捧上说道:“如不从者,当折箭为誓。”谢元道:“明日乃黄道吉日,就此请马大人起师。”马爷推辞不得。当晚席散。

次日五鼓,马爷起身,拜谢元为军师,祭过帅旗,大小头目齐集听候。只见谢元写出一张点将的单子,上写道:

第一队,罗灿、秦环领三千人马为前部先锋;

第二队,胡奎、王坤、李仲、杨春、金辉五人为左翼;

第三队,马瑶、王俊、章琪、洪恩、洪惠五人为右翼;

第四队,罗焜、赵胜、卢宣、卢龙、卢虎五人为左救应;

第五队,程佩、孙彪、王宗、王宝、王宸五人为右救应;

第六队,裴天雄、鲁豹雄、李定、史忠、王越、尉迟宝、徐国良、张勇为中军都救应;

第七队,戴仁、戴义、齐纨、齐绮、祁子富五人押运粮草;

第八队,孙翠娥、程玉梅、马金锭、祁巧云四员女将带领女兵为后营救应。

点了八队人马,共三十六员大将,连马元帅、谢军师,共是三十八名大将,外有四员女将,领了五万喽兵,杀下山来。其余的大小各头目,都随柏爷同李全守住山寨,不表。

且言马元帅别了柏爷,领了大队人马,传令三军:“不许骚扰百姓,如违令者,斩首示众!”真是军威齐整,号令严明!吩咐:“放炮起营!”一声令下,马步三军一齐起身。一路上,但见旌旗蔽日,剑戟如云,杀奔登州府而来。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八回谢应登高山显圣

祁巧云平地成仙

话说马成龙领了大队人马,离了鸡爪山,向登州进发。前面先锋队里,设立两杆金字大红旗,上面写道:

报国安民,除奸削佞。

中军帐内高挂榜文,申明号令,细分条款,写道:

上阵退避者斩。旌旗靡乱者斩。金鼓失次者斩。妄报军情者斩。妖言惑众者斩。乱取民财者斩。克减军粮者斩。

奸人妻女者斩。泄漏军机者斩。不遵号令者斩。

那十条禁令一出,军中谁敢乱动。真乃是鬼伏神钦,秋毫无犯。又作一道檄文,在各州府县张挂,上写道:

钦命云南大都督世袭定国公马成龙,为除奸削佞,报国安民事:切因奸相沈谦凌虐天子,暗害忠良。图谋篡逆,扰乱朝纲。卖官鬻爵,贿赂成行。妄开边衅,耗费钱粮。暴虐百姓,亵渎彼仓。如鬼如蜮,另有肺肠。擢发难数,罪恶昭彰。亲离众叛,帝用不臧。我等起义,为国除奸。枭除元恶,易如探囊。岂容尔辈,跋扈跳梁!为此草檄,告于四方。如敢抗逆,降之百殃。如顺义旨,降之百祥。同心协力,仰报君王。须至榜者,以翊大唐。

大唐某年某月某日示这一道檄文传将出去,那些附近的各州县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都知沈贼的罪恶。那些被害的一班臣子,闻知鸡爪山兴兵前来除奸报国,人人欢喜,都备了牛羊酒礼前来迎接。马爷一一优待,安抚军民,秋毫无犯。那些百姓见马爷爱民如子,家家顶礼,户户焚香。所到之处,皆望风归降,势如破竹。马爷心中十分欢喜,吩咐三军缓缓而行。

那日午后,来到太行山下,只见前面都是高山峻岭,翠岫青峰。山凹之中,露出两根朱红旗杆,内有一座寺院,四面都是怪石如虎,苍松似龙,十分幽雅。马爷问军士道:“这是何处?”军士禀道:“此乃太行山。”马爷吩咐安营。一声令下,只听得三声大炮,五营四哨,大小三军,早已扎下行营。马爷带领众将,都上山来游玩。行到寺院之前,只见那院宇轩昂,山门上有三个金字,上写道:“升仙观”。旁边有一段石碑,碑上有字。马爷同众英雄近前看时,原来是隋朝谢应登在此修行得道成仙之处,因此后人起这寺院在此侍奉香火,碑石乃谢应登先生一生事迹。谢元惊道:“此乃我高祖升仙之处,不想士人乃能立庙奉侍!”马爷感叹。

忽见观门开处,走出一位白发道人,到马爷面前一揖道:“请诸位大人入内献茶。”马爷道:“你寺还是僧家,还是道家?”那老者道:“此观并无僧道,乃是先高祖昔日在此修行成仙,故我们就在此间侍奉香火。”马爷大喜。谢元亦喜,一齐进了山门,但见十数间殿宇,苍苔满地,翠柏参天,一派幽景。众人颇有超凡出俗之想。先是谢元参拜了祖宗的神像,次后马爷领众英雄拈香礼拜。

进了后堂,那老者夫妻两个同一个女儿,出来迎接。见过了礼,捧上茶来,谢元叙起谱系,是谢元五服内的堂兄。谢元甚喜,认了兄嫂。那女儿名唤灵花,也来拜见叔叔。那老者道:“此女虽小,倒颇通武艺,求叔爷指教!”谢元道:“我们随行也有女将在后。”老者道:“何不请来随喜随喜?”谢元遂令人下山,请四位女将军上山少坐。

不一时,马金锭、程玉梅、祁巧云、孙翠娥四员女将进了升仙观,拜了谢应登的神像。进了后堂,早有谢灵花前来迎接,见礼坐下。众位小姐见灵花年纪虽少,生得一貌堂堂,全无半点俗气,心中大喜。马金锭遂问她的兵法,程玉梅就盘她的战策,谢灵花对答如流,众小姐十分欢喜,连马爷也十分爱她。那老者备了素斋,留众英雄饮酒,谢灵花留众位小姐在后堂饮酒。当晚席散,马爷等回营。谢灵花留住三位小姐并孙翠娥在观中歇宿,夜间邀入松园内玩月,真是一轮玉镜当空,四壁苍烟凝霭。当下玩了一会儿,各各回楼安寝。

且言祁巧云见谢灵花仙风道骨,生得潇洒平和,全无半点红尘俗态,暗暗地叹息,想道:“奴家年登一十七岁,经过了百折千磨,终身尚无着落。倒不如谢灵花独坐深山,不染尘俗,真乃万虑齐空,无挂无碍,强似奴家父女二人,不知后来怎样结果?”不觉凄然泪下。见众人睡了,她独自一人,在后楼上推开窗子观月,玩了一会,不觉神思困倦,倚窗而卧。

方才合眼,朦胧见一对青衣童子走上楼前说道:“奉谢真君的法旨,请仙姑相见。”祁巧云问道:“你是哪里来的?”童子道:“就是本观谢真君差来奉请的。”祁巧云又惊又喜,就随那两个童子下了楼,出了后院,转弯抹角,到了一所洞府。进了洞门,但见两旁总是苍松翠竹,瑶草奇花。上面是三层玉阶沿,五间大殿,殴上是金砖碧瓦,画栋雕梁,高耸云霄,霞飞虹绕,甚是雄壮。祁巧云见了,不觉地心中恐惧,上了回廊,童儿入内禀过。只听得一声“请”,珠帘起处,早有童子引祁巧云上殿。

祁巧云抬头一看,见那莲花宝座上坐了一位高仙,朱唇皓齿,黑发长须。祁巧云倒身下拜,那仙翁吩咐看坐。祁巧云坐下,仙童献茶。祁巧云吃了茶,说道:“老祖师见召,有何吩咐?”仙翁道:“贫道乃隋朝谢应登是也。虽未食唐朝之禄,而本家子侄皆是唐室之臣。乃因奸相沈谦逆天行事,陷害忠良,此处交锋,该汝建功立业之时,后与白虎星君有姻缘之分。再者,日后征番,那番营内有个木花姑,妖法厉害,难以取胜。故贫道特请你来,传你一卷天书,教你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之法。”说罢,令童儿捧出天书,交与祁巧云,说道:“若遇急时再看。”又令童儿教她呼雷驾云神咒。祁巧云一一记在心头,收了天书,谢了仙翁。那仙翁又令童子送她回去,祁巧云轻移莲步,出了大殿。仙童引路,出了洞门,只见一天月色,四壁花阴,仙鹤双双,麋鹿对对,看不尽观中之景。

走无多步,忽见前面有一座独木桥,桥下是万丈深潭,潭内银涛滚滚。祁巧云大惊道:“方才来时未曾过此,这桥怎生走得过去?”仙童道:“女星官休要骇怕,你只随我来。”祁巧云没奈何,只得战战兢兢,随那两个仙童一步一步地步上桥来。望下一看,只见深潭急浪,好生可怕!祁巧云才走到中间,忽见那童子大叫道:“有大虫来了!”吓得祁巧云回头看时,被那两个童子一推,说道:“去罢!”祁巧云大叫一声,跌下桥去了。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九回粉脸金刚枪挑王虎

金头太岁锏打康龙

词曰:

义气心高白日,奢华尽赴青云。堂中歌啸日纷纷,多少人来趋敬。

秋月清风几度,黄金白璧如尘。开门不见旧时人,冷落谁来偢问?

话说祁巧云被童子推下桥来,大叫一声,不觉惊醒,乃是南柯一梦,吓得浑身香汗淋淋。睁眼看时,只见皓月当空,正是三更时分。祁巧云道:“好生奇怪,分明是谢先翁传授我的兵法,回来跌下桥去,怎生仍在楼上?”遂将那呼雷驾云的咒语一想,句句记得;再向怀中一摸,一卷天书明明白白现在怀中。祁巧云不觉大喜,忙忙展开,就在月下看时,上面有四个字,是“急时再看”,再揭过两版,字迹全无,却是几层白纸。祁巧云大疑,暗道:“并无字迹,要它何用?”因又想道:“且待我将驾云的法儿试试,看是灵也不灵。”遂走至楼下,来到天井,望空打了一个稽首,口中念念有词,喝声“起”,只见脚下风云齐起,身体甚是轻快,不知不觉早起到空中。祁巧云大喜,又喝声“落”,果见脚下的祥云又缓缓落将下来。祁巧云望空忙忙下拜,拜谢仙翁;复回楼上,忙将天书包好,藏在身边;进房睡了一刻,早听得鸡唱天明。

众位小姐一齐起身梳洗,早见马爷到了观内,入后坐下。祁巧云遂将夜来谢应登显圣之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如若不信,天书现在,只是上面并无字迹,不知何故?”马爷同众小姐闻得此事,个个惊异称奇,忙忙取出天书。大家乍看,果见几版白纸,字迹全无。众人不解其意,程玉梅道:“从来仙机难测,且到急难之时再看便了。”祁巧云收了天书。那谢灵花说道:“奴家昨夜也梦见仙童来与我讲究些兵法,故也略知此事。此书将来必有应验,速速收好。”众人大喜。

马爷见谢灵花生得伶俐聪明,有心要她为媳,便向谢道翁商议;随后谢元也到了,力主其说,谢老夫妇好生欣喜,愿谐秦晋。马金锭便要谢灵花同去出征,谢灵花依允,辞了双亲,欣然同众位小姐下山,一面入了行营。放了三个大炮,调动三军,起身往登州进发。早有流星探马飞报米吏部去了。

且说那米顺领了三万人马,带领王、康二将,到镇江府会合了米良、王顺,又调了二万人马,共是五万大兵、百员战将,来征剿鸡爪山。人马才进登州,早有探马报说:“云南总督马成龙为帅,会合了鸡爪山的人马,一路上得了多少城池,所到之处,望风而降。今大兵到了,离城三十里扎寨安营,请令定夺!”米顺听得,吃了一惊,说道:“他的兵马为何如此神速?再去打听!”米顺随即与众将商议:“闻得马成龙兵法厉害,更兼鸡爪山一伙强人俱系非常骁勇,凡是交战,众将各要小心在意。”众人都道:“谨遵严令!”当晚无话。

到了次日,五鼓造饭,平明调拨大队,点齐人马,出了登州,摆开阵势。早见尘头起处,旌旗招展,鸡爪山的人马蜂拥而来。当下两军相对,压住了阵脚。米顺带领众将出营看时,只见马爷大队的人马,旗分五色,兵拨八方,盔甲鲜明,马壮人强,果然军威整肃,名不虚传。

米顺正在看时,忽听得一声炮响,绣旗开处,拥出两员小将,往左右一分。左边一将,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龙眉虎目,头戴银盔,身披银甲,手执点铜枪,跨下一匹银鬃马,绣带飘飘,威风凛凛,乃是左先锋粉脸金刚罗灿。右边一将,黄面金腮,头顶金盔,身披金甲,手执金装锏,跨下一匹黄骠马,相貌堂堂,英风凛凛,乃是右先锋金头太岁秦环。这二位英雄如天神一般分为左右。正中间一面大红帅旗,马元帅全副戎装,红袍金甲,带领三十二位英雄,一个个都是锦袍金铠,分在两边,犹如雁翅排开,分外齐整。

米顺见马爷军兵如此威严,早有三分怯惧。马爷纵马出营,高叫:“米顺打话!”米顺只得强打精神,纵马出营,开言叫道:“马将军请了!皇上封你世袭公侯爵禄,为何同强徒谋反?今日天兵到来,快快下马受绑,免你死罪!”马爷听得大怒,骂道:“你这奸贼,勾合沈谦,通同作弊;番兵入寇,你不添兵征剿,反害罗增性命,是何道理?又想灭尽了众位公侯,思想谋篡,罪该万死!今日本帅到来,一者除奸削佞,为国安民,二者替众公侯伸冤出气。”说罢,将手中刀一指道:“谁与我将贼擒来?”罗灿应声道:“待末将擒之!”拍马摇枪,直奔米顺。

那米顺的先锋姚伦舞刀来迎,二将交锋,战无十合,罗灿手起一枪,挑姚伦下马,复上一枪,结果了性命。随即一马冲来,要擒米顺。米顺大惊,说道:“谁去擒来?”大将王虎拍马抡刀,大叫:“来将休得撒野,快报名来!”罗灿道:“俺乃定国公马元帅麾下左先锋、越国公的公子罗灿是也!来将通名,你少爷枪下不死无名之鬼!”王虎喝道:“俺乃吏部天官加封平寇将军、米元师麾下大将王虎是也!反叛快快下马受死!”罗灿大怒,举枪就刺,王虎舞大刀劈面交还,二人战在一处,只见刀来处冷雪飘飘,枪到处寒光灼灼。一个是惯战的英雄,一个是能征的好汉,一来一往,大战了四十余合,不分胜败。罗灿见胜不得王虎,心生一计,回马败走。王虎随后赶来,罗灿回头见王虎来得切近,扭转身躯,喝声“去罢”,一回马枪直奔心窝挑来。王虎吃了一惊,叫声“不好”,将身一闪,闪不及,那一枪正中左肩,早透了三层铁甲,险些儿落马,大叫一声,伏鞍而走。罗灿回马赶来,那米顺阵上一连十五员战将前来接应,救王虎入营去了。

米顺阵中恼了康龙,拍马抡枪来战罗灿。罗灿正欲交锋,秦环在后大叫道:“哥哥!这场功让与兄弟罢!”早舞动双锏来战康龙。罗灿便回马观阵,只见秦环同康龙两马相交,枪锏并举,好一场恶战。这一个双锏运动,浑身滚滚起金光;那一个钢枪起处,遍体纷纷飘冷艳。枪来锏架,锏去枪迎,大战三十回合。秦环卖个破绽。康龙不知好歹,一枪挑来。秦环将左手的锏将枪逼住,右手一锏望康龙脑门上打来。康龙躲过了头颅,左肩早着了一下,撇下枪跑回本阵。秦环大喝一声:“哪里走!”拍马追来。

马爷见秦环已得胜了,将手中刀一指,调动了那三十二位英雄,领了大队人马,一齐冲杀过来,犹如兵山一般。怎生迎敌?米顺大队已乱,一齐拨马败走去了。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回沈谦议执众公爷

米顺技穷群爵主

话说米顺见马爷的兵将猛勇,势不可当,料难迎敌,回马往本阵就跑。三军见主将败走,谁敢迎敌?呐声喊,不依队伍,四散走了。后面鸡爪山的大队人马追赶下来,如天崩地裂,海沸江翻。这些吓慌了的官军,哪里当得起?只杀得叫苦连天,哀声遍地,丢盔弃甲,抛旗撇鼓。五万兵丁,伤了一半,伤箭中枪者不计其数,急忙逃进城中,紧闭四门,吊桥高拽。米顺吩咐众将:“小心防守要紧!”这一阵,只杀得米顺胆落魂消,将免战牌高悬。

不表米顺败进登州,紧守城门,不敢出战。且言鸡爪山的人马大获全胜,马爷也不追赶,吩咐鸣金收兵。五营四哨将校兵丁闻得金声,即归队伍,安下原营,立下大寨。马爷升帐,查点兵将,未损一卒。众军得了无数盔甲弓箭、枪刀器械、旗鼓马匹,上帐请功受赏。马爷上了功劳簿,重赏三军。当晚摆宴,庆功饮酒。

同类推荐
  • 血字的研究

    血字的研究

    为英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柯南道尔的一篇中篇小说,讲述了从阿富汗战场受伤退役的华生医生,和福尔摩斯合租了伦敦贝克街221号乙的一套公寓。很快,他发现这个人具有超越常人的缜密观察力和非凡的推理分析能力,同时,时常有一些神秘的访客出入他们的寓所。直到有一天,他们卷入了一起谋杀案之中。本作推理引人入胜,结构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明,涉及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 宝石转经筒

    宝石转经筒

    灰白色的毡包外,僵立着一个状如蒙古包似的钢丝牢笼。笼子里的小白狐突然蹦了起来。它后肢着地,两只前爪死死地抓着冰冷的钢丝网,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似乎被胸膛里的心火灼烧得痛苦不堪。它那宝石般的、黄红相间的眼睛,疾速地扫视着被寒风捆绑的四周,目光中迸溅着惊喜和惊慌,如电光石火,恨不能将四周剪成碎片,立刻显露出隐藏的妈妈。虽然是在深夜,可四周围并不黑暗,那几乎触手可及的星空中,银灰色的寒光闪烁着、流溢着、穿梭着,将牢笼的周边辉映得如同月夜里的雪地——寂静的清晰中,缭绕着淡蓝色的、薄薄的朦胧。
  • 林场幽灵

    林场幽灵

    国家重点艺术院校——西江美院又开学了。然而,谁也不会想到,正当大家为新学期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学院副院长的女儿大玉突然失踪了!大玉是两天前独自外出写生时,于当天晚上与家里失去联系的。那天晚上,她还给家里打了电话。当时她爸妈都不在家,是妹妹小玉接的。小玉问她住哪里,她说住在一个招待所里。还说那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服务还不错。小玉正要问那里具体叫什么地方时,电话突然就断了。当时,她想可能是电话线路出了故障,或是手机没电了什么的。第二天上午,小玉又打大玉的手机时,没想到还是关机。
  • 刀锋之先

    刀锋之先

    在《刀锋之先》中,马修·斯卡德走进了匿名戒酒会的大门。他受到委托寻找一个已经失踪三个星期的女孩,案情毫无进展,这个女孩就像空气一样的消失无踪。她独来独往,可是不常待在她的套房公寓里。她这么寂寞能去哪儿?她会去公园,跟鸽子说话吗?与此同时,戒酒协会的朋友埃迪,在满腹心事来不及说出口的状况下,被斯卡德发现吊死在住处。本书获夏姆斯奖1990年度长篇小说奖。
  • 晚餐

    晚餐

    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联姻故事。新瓶装了旧酒,熟悉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时代重新开启,年轻人的反抗能否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一主菜两道:烤三文鱼、葱烧海参。素菜四道:清炒芦笋、和风汁浇秋葵、清炒西芹百合、芥末木耳。汤一款:素鱼翅,一人一盅,装在红色小南瓜里。主食两款:金银米饭和亚麻籽油杂粮窝头。菜品精致高颜,荤素合理,低脂,低热,粗纤维,符合健康的晚餐理念。当然,还有红酒。今晚开的是小拉菲。妈妈是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她每年都要出国几次寻访美食美酒,家里的红酒都是她从世界各地的酒庄挑选回来的。
热门推荐
  • 抗日之浴血战神

    抗日之浴血战神

    林锐,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单兵作战机器!意外魂穿1937年上海,成为一个名扬江南的纨绔子弟,同时还是税警总团的一个连长!值此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他拿起了枪,开始了一段浴血传奇!阔别三载,再铸热血,三郎出品,必属精品!
  • 上神有劫

    上神有劫

    正经简介:上古神一族死了个干净,只剩下最小的小十三,在无聊漫长的生命里等待着最后的劫数。但劫数来得慢,上神越等越无聊,就在她忍无可忍就要祸害三界的时候,一个魔族青年从天而降,落到了她的山头上。上神猜中了这可能是她的劫数,却没猜中这劫数预谋已久。————————————————————————沙雕简介:孤家寡人流氓上古神×翩翩君子心机小少君无年龄差本文又名《魔族少君竟是追星boy》沙雕书名不要当真……“少君,我在坊间看到了上神的画像。”君寒:“买。”“可是那画像只有一个背影。”君寒:“买。”“少君,神族宴会的请帖送到了。”君寒:“不去。”“听说上神也要去。”君寒:“请帖拿来我看。”“少君,上神好像要出山了。”君寒站起来收拾。“少君您去哪儿?”“去偶遇。”……今天的少君为了追星也很用心————————————————————————
  • 墓影妖踪

    墓影妖踪

    一个灵异作家,为了自己的作品素材,进入那诡异难测的地下世界。开启新一轮的恐怖之旅。我叫宋华宇。我是盗墓人。
  • 我的天师女友

    我的天师女友

    他和她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命运的必然?他八字超轻,命盘不稳多遇邪秽;她天赋异禀,除魔斩妖诸法皆能。在一次乱点鸳鸯谱的婚约事件中,命运的红线将他们牵到了一起,从那十指相扣的那一刻起,邪事诡事也一件件的发生了。
  • 奔 丧

    奔 丧

    报丧的电话是午夜打来的。当时,老公正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准备跟她颠鸾倒凤。老公到省城去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一去七天,傍晚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来。俗话说,小别胜新婚。眉眼之间,两个人都有了那个意思。所以,饭碗一推,老公就站起了身,抹着嘴说:“我先去冲冲身子,你赶紧把她喂饱哄睡。咱还得上课呢!”——这是两个人从一则短信上学来的黑话。说有对夫妻把“上课”为做爱暗语。一日夫在麻将桌上激战正酣,妻发信息来喊他回家上课,夫回:“今晚自习,明早补课。”翌早,夫凯旋而归。跟妻嚷道:“抓紧,补课!”妻莞尔一笑,“对不起,昨晚已请过家教了!”
  • 道德故事

    道德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粉样华年

    粉样华年

    24岁的姚夏是一家实业集团篮球部的签约球员,打一手漂亮的篮球,尤其擅长三分球。性格有点温吞的姚夏想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实现,在恋爱上也是一样,虽然已经有了漂亮的担任拉拉队队长的女友罗珊,但是仍然感觉生活中缺了什么。罗珊虽然很爱姚夏,但是她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表面上是温柔可人的女孩,但是背地里却背叛着姚夏。姚夏无论是在篮球上还是恋爱上,总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无法发挥实力。偶然间,姚夏认识了邻居如漪,如漪是个小提琴手,他们经常在一个篮球场上遇见,渐渐熟悉,并成为可以交谈的好友。但此时如漪的追求者竟然是姚夏所效力篮球队的教练:成熟稳重的男人岚沙。如漪虽然被姚夏所吸引,但又为了岚沙的告白而怦然心动。性格优柔的姚夏、双面娇娃罗珊、性格直率的如漪以及稳重优雅的岚沙,他们的事业之路究竟通向何方?而他们又该情归何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冥帝的绝世狂妃

    冥帝的绝世狂妃

    她本是被人称为红杀猎鹰的杀神特工,只因为她从不轻易出手,一出手便未曾失手。一场阴谋,一桩看似简单的买卖,却换来一场华丽的葬送,身首异处的她莫名穿越到异世大陆凤家七小姐凤七夜身上。凤家小姐凤七夜天生废材无灵力,更因那一头火红长发被家族之人视为不祥之兆,被送往沧澜国凤家禁地成为那传说中魔兽的祭品。当黑眸睁开,灵魂已换,杀神降临,凤凰于飞!从此御灵兽,斗渣姐,炼神丹,走魔林,跨四海,一双素手,一根银针,活死人肉白骨。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而今欺辱她的,她必百倍还之!当身为红杀猎鹰的她,踏上这片大陆开始,就必定将掀起一番惊涛骇浪。且看废材崛起,凤霸天下!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却不想一道圣谕,将她许配给大陆另一个废材傻王---君天夜。世人皆言:妖邪凤女,废物夜王,绝配!哼,想主宰姐的幸福,姐先让你无“性”可福!***片段一:月色浮影之下,她摸到傻王的床边。以匕首抵住他的脖颈威胁道:“小朋友,乖乖的,明日去给那狗皇帝说说取消和姐的婚约,否则,我切了你下面那玩意!”暗夜之中,他胸膛敞开,玉色健硕的肌肤裸露在月色之下。性感得某女一脸血,却还一脸哀怨邪魅道:“还未嫁娶便想谋杀亲夫,为夫甚恐!”“你不傻!我靠!你是谁?”凤七夜惊呼,眼前的邪魅男子,哪里与傻沾上边。可是以她识人辨物的能力,居然看不出!“我与你做一笔交易如何?”君天夜调笑着开口。“嗯……护我一时安稳,还你一世无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片段二:本以为只是两人之间不过是一场利益之间的交易。奈何不但走了肾,还走了心?只因他的一句无忧,她便将痴傻的他纳入羽翼之下!“欺他,就是欺我!我凤七夜的男人,就算是傻子,也只有我欺负得了!”说完,也不管对方是什么皇朝圣女,照打不误。那一日,痴傻的他为她挡住那灵兽凶猛一击,她指天立誓,非他不嫁。那一日,当那红发鲜衣的少女为了他而差点殒命,他浴血而来,屠戮天下。“她的狂爷宠的,她的傲爷惯的,她的人都是爷的,敢伤她,可有问过本帝?”当傻王不再痴傻,妖女不再废材,只为与那身边之人携手笑傲三界。***“你是夜王,可我不愿做那王妃,你当如何?”红发女子巧笑颜兮,依偎在他的身侧。墨发男子轻笑:“那你我便做这三界的双夜之王。”***PS:本文男强女强,不虐不坑,玄幻为主,里面医学用词皆是行文需要,请勿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