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8200000071

第71章 樵史演义(8)

时值东兵围攻宁远地方,兵道袁崇焕率满桂、赵率教出兵交战,得胜一阵,宁远围解。魏忠贤又攘为己功,荫弟侄一人都督佥事。有久在职方素谙边事时为顺天巡抚的申用懋上一本道:“蓟镇边垣,连年崩塌,班兵约量归蓟,齐力兴修,以保无虞。”魏忠贤反道是迂缓不切,只批得“该部酌议复奏”。有诗为证:

藿食争言肉食鄙,岂知讦谟付空纸?

奸珰但想攘边功,哪顾边墙半倾圮。

且说锦衣卫遣官旗张应龙、文之炳等六十余人,分头拿高攀龙、周宗建等七员官。校尉都在镇江分路。先是拿高攀龙的到常州府开读,府、县登时报知高攀龙。攀龙系无锡县人,自思身为风纪大臣,义难受辱,有伤国体,焚香告天、告君、告祖宗,一面安顿了校尉,竟自投河身死。留下亲笔遗表,表上写道:

臣虽削夺,旧系大臣,大臣受辱则辱国,故北向叩头,从屈平之遗则。君恩未报,愿结来生。臣高攀龙垂绝书。乞使者执此报皇上。

那时惊报府、县,府、县都同校尉来看验。只见高公在水中拱立北面,肃若对君。时校尉索诈不休,县官借势恐吓。幸得知府曾樱是个正气的官,保全了一家性命。

校尉到苏州,乃是丙寅三月十五日。投批抚院。吴县知县陈文瑞,平素敬重周顺昌,道是天下第一正人君子。没奈何,只得捧檄至其家。举家号哭,周吏部颜色不改。其妻舅秀才吴尔璋从旁劝道:“昔孟博嘱子数言,千古酸鼻。公独默然不语。诸郎君环地牵衣,何忍竟别!”周吏部笑道:“无事乱人怀抱。”回顾桌上有白匾一扇,周吏部道:“这是龙树庵托我写的。我今长往,若不践诺,也是一件不了事。”取笔写“小云栖”三字,后写“周顺昌题”。投笔而起,整衣出门。门外百姓号冤拥送,已有二三百人。周吏部到了都堂军门前,都堂是浙江人毛一鹭,虽不是魏珰的义子义孙,却也是他一党的人。那些号冤拥送的人渐渐多了,毛都堂叫中军官去看。中军官进去禀道:“约有二三千人了,手里执香,哭叫的有一大半。”毛都堂慌了,吩咐把周吏部安置空衙门,一日里移了四五处。阖城士民越越摇惑了,互相传说道:“其中必有缘故。莫非是假传圣旨么?”秀才们也聚得多了,内中有个秀才叫做王节,他便大声道,“莫管是假传不是假传。只是李实是织造的内官,如何一本参了许多大臣名宦?世界乱了,如何我辈还做秀才,可不辱没了孔夫子。”刘羽仪、王景皋又喧言相和:“今日晚了,明早大家出来与抚台、道、府去讲。”这晚渐渐散了。当夜一传十,十传百。到了十六日,这早起挑担的不挑了,开店的不开了,人心惶惶。一半是怜爱周吏部的,不忍他去;一半是怕激变了,如万历三十六年打税官故事,弄出事来。城中反乱的十百成群,填街塞巷。也有讲的,也有哭的,也有怒骂的,也有呼天叫地的,也有问卜求神问凶吉的。还有那白发老儿,三三两两说了哭,哭了说的。或道:“朝廷何故偏杀好人?”或道,“那关得朝廷事。这是魏太监那奸贼,要杀尽了天下的好人,夺皇帝做。”或道:“我们何惜一死,不替好人救护!”或道:“我们推几个会说话的做了头,连名俱呈,保周吏部去。”或道:“不如齐了几百人,往北京叫冤屈,方才有效。”人多口杂,喧喧嚷嚷。五更都来了,一更才回去。一日多一日。到十八日开读,足足有几十万人了。那日在胥门内西察院开读,自吴县前至西察院前,人山人海,都是执香号哭的。县官马不得前,挨挨挤挤,自辰至午还不得到。只见阴风回布,惨淡无光。飞霜坠雪,不过如此。有诗为证:

阴霾风日何飘萧,似应人心动地号。

士子有心提陷溺,兆民何计救焚烧?

英雄腔血非孤洒,烈侠头颅拚共枭。

万古阉人无此酷,羞将刘任问前朝。

且说众校尉已先在西察院了,只等抚、按到来,即便开读。少顷毛都堂一鹭、张兵备孝都已到了,百姓伏地号呼,如奔雷泻川,轰轰轰不辨一语。秀才原是王节、刘羽仪、王景皋、沙舜臣、殷献臣为头,带了杨廷枢、郑敷教、王一经、刘能、刘曙、朱祖文、卢伦、文震亨等,约有五六百人,跪满了一街。王节出声禀道:“周吏部人品名望,士民师表。一旦忤触权珰,不由台省论列,据刑臣李实风影之词,遂烦诏使。百姓冤痛,万口一心,愿为之死。诸生诵法孔、孟,所习者名节廉耻,若今日之事,则是朝廷所弃者贤良,所用者邪佞,诸生何颜复列青衿,居污浊之世?明公为东南重臣,不能回天意而慰民心,诸生窃为痛之!”说罢哄然大哭。毛都堂目动心战,流汗满面。忽然二三个校尉,从后堂执棍走到门首,高声喝道:“东厂拿人,妖魔小辈何敢言三语四,教你死在头上!”颜佩韦、马杰、杨念如为头,挺身向前问道:“我只道旨出朝廷,原来出自东厂。不消开读了!”一校尉骂道:“奴才该割舌头。旨不出东厂,出在哪里?”百姓齐声大叫道:“既不是皇帝差来的,我们不怕东厂,打死了这班充军胚,也替皇帝出气。”一齐拥上,扯住了两个校尉拳打脚踢。一个是张应龙,一个是文之炳。其余校尉都逃入后堂,扒墙走脱。百姓随后一拥而入。毛都堂慌了,逃入茅厕,急叫随身门子调兵来救。忽一带甲兵丁,舞刀入内,百姓大叫道:“不好了,都爷调兵来要杀尽我们了!”顷刻间,砖头瓦片乱打进来。兵备张孝大声吩咐道:“百姓须保身家,不可作乱。”急叫自己皂快,把舞刀兵丁拿下,重责二十板,百姓才不十分乱吵。知府寇慎,陕西人,平素极得民心,再三晓谕道:“周吏部奉旨拿去,未必至死。你们如此行径,反是害他了。如今已打死了一个校尉,你们快快散去,本府同上台还好替你们周全。”百姓齐声道:“太爷是好官,吩咐我们怎敢不依。”从此渐渐散了。毛都堂从茅厕里走出来,一班衙役攒攒簇簇拥着他去了。丢下周顺昌,又没人押着,立了一会儿,只得步行到军门去见毛都堂。那时毛都堂正调治药酒,去救治半死的一个校尉,并遣人寻觅逃生的二十来个校尉,哪里还有甚主意,只吩咐道:“着吴县陈知县安插停当。”又吩咐分头寻找众位钦差。哪知那些校尉,一路上妄自尊大,只道东厂大过天子,府、县官凭我们需索。需索不遂,就高声斥叱。谁料这里百姓恁般狠的,没一个不慌张了。跳墙出来,见了人只是磕头,道:“老爷饶命!老爷饶命!不干我事,都是厂爷害我。”正是:

纵教掬尽西江水,难洗今朝满面羞。

且说拿黄尊素的一班校尉,十八这一日才打从苏州经过。你道这些校尉都在镇江分路下来,为何有迟有早?只因张应龙、文之炳是有钱的头儿,只指望毛都堂那里趁一注大钱;驿递里小小需索,他不在意。拿高攀龙、李应升的,却是一府分的官,原只一起分做两封诏书,先开读了高攀龙的一封,一齐儿到无锡县索诈满了,才去常州府再开读李应升的一封,指望重新索诈起。只有拿黄尊素的校尉,道是浙人多诈,那里的赍发必不像意,一路备加留难,驿官诈过了又诈县官,所以十八日方到胥门。也不晓得今日苏州才开读,在驿里横索供应。那驿官已知城里民变,不受他欺凌。小校尉们又强攫平人活鸡猪肉,人不肯与他,他提鞭子乱打。驿卒跑进城报了,顷刻间聚集二千人,又地方上三四百人,一齐拥上,扯住几个便打。一个个带伤逃走,驾帖尽失。百姓把他两只船,也不管是他自己的、雇来的,扯上岸来,顷时烧毁。那一班校尉只得跑入城中,指望禀府、县拿究。到得城里,听得打死了两个校尉,没奈何了,一路讨饭往杭州去讫。

那无锡一班校尉,正索诈不了。忽然十九日听见了苏州的消息,连夜收拾起身。缇帅张有威平日原清谨的人,况见时势不好了,竟把驾帖送常州府不开读竟去。先往北京报苏州大变的事情,便以为头功了。

李应升在家,初然不知拿他。后闻无锡人传来说,校尉还要到江阴,他心里有些惊骇。及至苏州有变,他便哭拜了母亲,要辞他,出门迎那校尉去。哪知校尉已投了驾帖竟北去了。李应升道:“天嗄,还亏祖宗有幸,免了校尉一番惊扰。”忙忙收拾到府,先到驿里安置。见驿亭有方寿州题诗,凄然泪下。也题一首道:

君怜幼子呱呱泣,我为高堂步步思。

最是临风凄切处,壁间俱是断肠诗。题毕回房,再睡不着。拂灯起坐,忽想江上朋友送我行的惟有徐元修,倍觉关情,几于肠断。又作诗寄回别他,并托他死后作传。乃是二绝句,第一绝句道:

相逢脉脉共凄伤,讶我无情似木肠;

有客冲冠歌易水,不将儿女泪沾裳。

第二绝句道:

南州高士旧知闻,如水交情义拂云。

他日清朝好秉笔,党人碑后勒遗文。

写毕了诗,又作一折柬封好。略略睡了一会儿,次日府奉上司批文,即解往北京去了。

未知到京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众正囹圄再遭毒

异灾京邸忽飞殃秋老一声蝉叫,初晴山馆人间,长藤高柳夕阳天。池鱼新发水,盆菊乍生烟。却得良朋来至,杖头带有余钱,我歌君拍醉还眠。明朝拚晏起,搦管谱当年。

《西江月》

莫说江南校尉打死,忠良上路。且说朝里事情日变一日,小人越进,君子越退,通不成个世界了。有个河间府吴桥县的范景文,初中的时节,选了东昌府推官。出一门榜,道是不受嘱,不受馈,人称他做不二公。平刑敬狱,郡无冤民。任满,升为吏部主事。泰昌登基,超迁本部郎中。告假在家。天启五年,魏忠贤只道他是同府的人,或可招入党中,再三起他出来。他父亲号仁元,原任南宁太守,升部在家,晓得他守正不阿,必然招祸,有些不要他就职的意思。范景文道:“孩儿出去且看光景,必不至杀身以贻父忧。”单车就道,到京就上了一本。本上道:

今天下仕路混浊极矣!图职业之念,不胜其图荣进之念;爱名节之心,不胜其爱富贵之心。举国若狂,嗜进如骛。每怪古今同此人也,何遂辙迹澜翻。一旦至此,毋亦衡鉴之地,先自不清。巧营者一岁数迁,拙守者几年不调。顾天下中人多耳,此实教之使竞,而欲其恬漠寡营,讵可得乎?臣即不肖,不愿使奔竞之风,自臣身始。窃念升者有岁格,其久近不得而私也;迁者有资劳,其深浅不得而私也;特擢者有绩望,其高下不得而私也。一人欲私不可得,既欲私一人亦不可得,斯不亦明白显夷,与天下可共循乎?若不论三者,更于何论?其由别径,不问可知,将何颜以对天下?臣今与需次诸臣约,一行请托,臣不能为之讳。又与同事诸臣约,一听请托,亦愿诸臣勿为臣等讳。选人如林,鳞集都下,臣不能一人障其目而钳其口也明矣。臣自反生平,不惯侥仰,一意报国,秉正不私,宁忘交知破情面,而必不敢负君父以负此心耳。天地人材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为朝廷守了,天下万世是非公论,与天下万世共之。人还其人,我无失我,此臣心之可自信者。而四方之人,恐未必信臣之素,夤缘熟径,入人膏肓,不有以力砥之,而竞进无已,廉耻风微,其为世道安所终也。臣故预揭痴肠,苦口道破,无非欲天下各图其职业,各爱其名节,恬漠寡营,其偕于大道。岂曰小补之哉。

这本一上,魏忠贤还只道是到任的套子,不在心上,竟发阁票。天启皇帝批下来道:“这本说的是。以后升除推用,一循资望,可挽竞风,务着实行。如有故违请托的,指名参来。该部知道。”那时魏忠贤,趋奉他的多。只一个文选司范郎中不到门参见,他也那里记得许多,倒也忘怀了。

这范景文见周宗建、缪昌期先拿到的,都下狱了。这两个正人,却是景文同年,平昔道义之友,十分契厚的,心上好生不忿。想道:“我出山一番,且过了大选,再图归计。”不想到了四月二十五日大选的日子,魏忠贤、魏广微每人有十来个私人要升的,要选好地方的,把名帖手揭来嘱托他。范吏部拿住了名帖手揭,要具本参奏,忽然想道:“父亲才升南京营缮司员外。若做此事,我必被逆臣算计,父亲官也不保。”正在堂上,忽把舌头咬破,大叫一声,蓦然倒地。口里喷出鲜血,溅了衣领。本司长班扶救起来,唤轿抬回私衙去了,大选只得候委别人。正是:

因有不平事,聊存未坏身。

到了次日,请了平日相好的太医杨嘉祚、傅懋光诊脉。叮咛了他,只说病人腠理,急难痊可,须当早归,方可保无他虞。范郎中一连具了四呈,大堂才上了一本。两魏大怒,要加削夺。亏了阁老朱延禧再三劝解,才得放归调理。便衣暖轿出城,轿里做了《归来》诗一首。诗道:

素衣生怕染京尘,乞得江湖老此身。

无用将从樗栎伍,有家愿与鹭鸥邻。

桃源遁去何知晋,东海宁死不帝秦。

夜月几回劳北望,冲天黑气压青磷。

提过范郎中诈病乞休。且说李应升、周顺昌、黄尊素陆续到京,都下了镇抚司狱。只有周起元在福建,路远未到。那时因宁远报捷,魏忠贤矫旨叙功,阁老顾秉谦、丁绍轼、黄立极众等,与旧阁老孙承宗、魏广微,各锦衣卫世千户;东厂魏忠贤加恩三等,世袭都指挥使,好不恩上加恩,威震天子。

许显纯奉承恶珰,把先提到的周宗建、缪昌期日夜拷掠,死而复生,不消说起。四月尽,把后到的周顺昌、李应升、黄尊素又行严审,全副刑具,比前更惨,身无完肤。周顺昌骂了又骂道:“你们这班奸贼,不受人罚,必有天诛!料你们决不放我活了,我死诉之上帝,必不饶你。”许显纯见他比别人更恨,骂得更毒,吩咐把铜锤击齿。齿都打落,骂还不住。许显纯立起身来,听见他骂得含糊了,笑问道:“你还骂得明白吗?”周顺昌噀出口血,直喷他的面上,半明不白,骂越狠了。又把头触在石上,头额都碎。许显纯揩去脸上的血,喝教把这贼犯收监。不在话下。

且说国子监有个坐监的吴县监生施元善,五月初一日,起早往都城隍庙里进香求签。只因去得忒早了,庙门未开,香烟未起。忽听得里面吆喝声响,施监生心里恍惚,打从门缝里望望看,只见庙里许多红袍的神道,阶下许多执役的书吏。也不知几千几百,但只是塞满了一庙。吓得个施监生魂飞魄散,连跌了几跌。爬将起来,把额上扑了几扑道:“啐,啐,啐。”立住了脚,听庙里再有甚声响。只听得不远不近,不住的唱名。细细的听唱的名字,不甚明白。忽唱到何廷枢,施监生惊道:“何廷枢是现任屯院,谁唱他的姓名?真正奇怪的事了。”又细细的听那名字,都不认得。忽又听见潘云翼并妾某氏、某氏,知是现任在京的官。施监生慌了,不敢久留,依旧跑回下处去了。庙中王道士,四更起来小解,听见殿上唱名的声,心里疑惑。开房门出来,才至庙后,只见前殿穿红神道不计其数。一步一跌跑回房里,抖了半晌。次早你传我说,都道诧异。有诗为证:

造册呼名事太奇,应遭天谴自无遗。

留将大逆双双缢,刽子刀刀共戮尸。

且说初二这一夜,前门城楼角忽见青色荧荧,如数皆荧火虫,人人共观。正在惊讶,忽又合拢来大如车轮,光照远近。人都呐喊起来,才渐渐散了。

有一新选陈州吏目纪明信,寓在石驸马街,与邻近陈昭相交甚厚。初五这一夜,陈昭忽梦一金甲神唤了他,去到一个大衙门里。那些或锁或不锁的犯人,不知其数。纪吏目亦在其内。闻堂上呼唤,无脚的俱斩。忽点名至陈昭,旁一人道:“此人无罪。”堂上吩咐放他去。陈昭醒来,明明记得,不敢说与纪吏目,心里也替他担忧。不在话下。

有个钦天监周司历奏道:“候得五月初六日巳时,地鸣如霹雳之声,从东北艮位上来,行至西南方。有云气障天,良久未散。占曰:地鸣者,天下起兵相攻,妇寺大乱。又曰:地中汹汹有声,是谓凶象,其地有殃;地中有声混混,其邑必亡。”魏忠贤道:“他妖言惑众!”登时传旨廷杖一百,立刻打死。

同类推荐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依据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的作品。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用散文化的笔调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全书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此作品既是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书籍,也是一部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 午夜出租车

    午夜出租车

    出租车司机们有哪些喜怒哀乐、苦辣酸甜?在他们身上发生过哪些悲喜故事?本土作者张燕燕继2012年出版纪实文学《大化厂,大化人》之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午夜出租车……目前该作品已改编成广播剧。
  • 疑云

    疑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旅程结束时

    旅程结束时

    作家郭忠仁因为书的销量不佳,于是规划了一条路线打算采访不同城市的朋友们完成下一本书,不料中途遭遇车祸身亡,留下了还没有完成的几个采访地图路线。编辑刘德伟和小作家方文杰两人继续上路帮忙完成郭忠仁的遗愿,于是开始了这一次的旅程。在这次旅程中,他们遇见形形色色的被采访者;一直想要赢的自由博击手李国祯,当出租车司机是为了寻找女儿的李文豪,为了梦想跟父亲抗争的摇滚歌手林振兴,一直想要寻求真爱却无果的夏天,以及沉迷于“古惑仔”中义气的中二青年董宝忠。他们以各自的视角还原了那些人的处境和生活,他们大都是为了亲情,爱情,还有对于梦想和信仰的追寻。旅程中,刘德伟和方文杰也突破了各自的困境,找回了自己所丢失或是所逃避的一面。这场旅程虽然没有告别,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场旅程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
  • 爱人树

    爱人树

    许仙的小小说,更多的从生活出发,描写了日常的琐屑的生活,反映本真的生存行状,以及他们的灵魂被日常生活消解后的两难心理。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真的不想当大佬啊

    穿越之真的不想当大佬啊

    她真的不想穿越啊,尤其还穿越成一只小香猪!不过没想到这小香猪竟然是一只满级大佬!随便看看古书,做个药剂,不小心腰缠万贯。随便逛逛森林,逗逗妖兽,不小心收了一堆小弟。这怎么办?这不符合她低调的性格啊!头发都愁掉一大把!等等!这里不是一夫一妻?不行,一定要给某男洗脑,这样才能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 原振侠29:人鬼疑云

    原振侠29:人鬼疑云

    柳絮跟着原振侠来到希腊康维十七世的巨宅,希望借神通广大的帮助脱离组织,没想到康维第一眼就看穿了柳絮体内装有核子炸弹!原振侠只好将柳絮留在康维巨宅中,自行回到家中……康维从柳絮的脑电波中去除「忠于组织」的信号,却发现柳絮的脑中竟然产生了与组织同归于尽、为恋人陈庆国报仇的信号!此时已经爱上柳絮的康维想让陈庆国复活以阻止柳絮送死,于是他找到原振侠帮忙,原振侠找来「灵媒」阿尼密招魂,柳絮与陈庆国人鬼相会后,发现陈庆国做鬼还要忠于组织,于是两人产生分歧不得以分开。
  • 大唐极品驸马爷

    大唐极品驸马爷

    李世民:吾皇子虽多,可都不及贤婿一人!房玄龄:文采谋略,只佩服柳花明!程咬金:武力败在柳花明之手心服口服,就算失败,也要摆出豪迈的姿态!李承乾:天呐,怎么会横空出世这么一个妹夫坏我好事!谁来帮我对付他?李芷柔:我的夫君,就是极品!作为大唐驸马,奇门遁甲.降妖除怪.吟诗作对.妙手回春.装逼犯二,统兵打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此绝无仅有的驸马爷,谁又能不喜欢?!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本书是一部彻底解决孩子厌学、贪玩、偏科、不爱写作业、惧怕考试的教子宝典!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每天去上学,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一玩起来就没够,一翻开课本就头疼: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还有的孩子非常害怕考试,一到快考试的时候就不想上学……遇到这样的孩子,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甚至给他请来家教。但就是不起作用,孩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厌学了。
  • 上之于天

    上之于天

    一个不愿普通的心,一个不甘平凡故事...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极品女配好威武

    极品女配好威武

    “秋怡贞,女,23岁,未婚,父母双亡,现居S市,X大毕业后一直闲赋在家。”秋怡贞仔细的听声音的来源后发现声音是直接传到脑中的,有点类似于无线电的感觉,冰冷的机械音在准确的说出自己的身份信息时,秋怡贞就已经相信它是经常出现在各种小说中的任务系统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阴渡

    光阴渡

    老衫老被沤老屋,老箱老柜放老谷。老茶老酒叙老情,老夫老妻享老福。一位普通的八十一岁的老人,在一个普通的早晨醒来。有一刻,这位叫曾丰庆的老人,像婴儿一样的懵懂。再一刻,他回过神来,目光随即像是蒙上了一层滤色镜,暗淡而柔和。身边的被窝已空,老伴高彩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起床离开了。他穿衣,梳洗,打开房门,踱到阳台上,伸了几个懒腰。这是松口古镇上一栋三层的小楼,独门独院,半新不旧的。院子里散落地种着几棵荔枝和黄皮果树,枝繁叶茂。楼外,几百米远的地方,能看到一条清澈的大河,绵长深远。
  • 晚明之武者风云传

    晚明之武者风云传

    大明王朝灭亡前夕,农民起义遍地烽烟,满洲铁骑肆虐中原,庙堂权贵尸位素餐,各镇藩王醉生梦死,人命贱如草!隐藏在皇道大势之下武林更是风起云涌,各路江湖门派纷纷出手,逐鹿中原!穿越时空的而来的唐笑降生位于巴蜀的落魄唐门,且看它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