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7200000002

第2章

接下来的几天,几乎全是办理新民的后事。庆春的悲痛已渐渐被麻木代替。新民的办公桌先是由队里清理了一遍,把和工作上有关的材料及属于公家的物品取走。

剩下私人的物品队里叫庆春来清理,庆春拒绝了。她和新民毕竟还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法律上她无权以家属名义清理遗物。于是队里就通知新民的父亲来了。但是李春强把新民留在办公桌里的几封信交给了庆春。这都是前两年庆春出差时写给他的。

李春强同时给她的,还有从新民的皮夹里找到的两张去杭州的火车票。"要我找人帮你退掉吗?还能退。"他问。

庆春拿过那两张票,摇摇头。这是她和新民最后的纪念,怎么能退呢。她把那两张票还有一张她本人在新民追悼会上和烈士遗像骨灰的合影,仔细地收藏起来。

她在那西洋楼对面蹲守的时候拍的那些嫌疑犯的照片已经冲洗出来了,最后几张就是杀害新民的那个穿西服的嫌疑人。处里从中选出一张面目相对清楚些的,印到通缉令上发出去了。毕竟罪犯没有抓住,新民的牺牲因此缺少了壮烈而完整的色彩,无法像当年甘雷、崔大庆那样热闹地公开宣传。所以开完了追悼会,把烈士的骨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安顿以后,一个人的生命到此为止算是正式结束了。胡新民的名字也开始慢慢消失。新民的父母取走了儿子的烈士证书、追悼会上的签名簿和写着"献爱心、送光明、功德无量"的角膜捐献纪念册,以及总共不到两万元的抚恤金和各种捐助。所有人都忽略了他的未及结发的妻子,甚至没有给她留下一件可供留念的遗物。这时庆春心里想着的,只是新民留下的那双眼睛。这是新民没有死亡的唯一的身体组织,她觉得那双眼睛就是新民的整个儿灵魂和象征。

她去了医院。

她去得也许太早了。虽然没费什么劲就在一间阳光充足的单人病房里,找到了那个病人,但是她渴望看到的那双眼睛却还被纱布厚厚地蒙着。纱布几乎缠住了那人的半个脑袋,但从那挺出的鼻尖和那轮廓分明的嘴唇上,能看出这张脸的年轻和俊朗。陪着病人的是一个年轻姑娘,不算漂亮但挺文静,庆春进去的时候她正削了苹果一块一块用叉子叉了往病人的嘴里送呢。

庆春也带去了一兜水果。

她把水果放在床头的柜子上,同他们寒暄。她的身份及与病人的关系,那姑娘似乎已从医生那里知道,脸上自然堆满笑容,嘴上说着空洞而俗套的感谢的话。躺在床上的病人看不见她,不甚礼貌地沉默着。庆春坐在床边的小凳上,和他们聊天,她很想知道那男孩子的情况。

"你在上大学二年级吗?"

病人答:"啊。"

姑娘替他补充道:"应该上三年级了,他这一病都快半年了。"

"这病怎么得的?"

"咳,给他们系里一个辅导员教师家里刷房子,他和另一个同学拿白灰打着玩儿,让白灰迷了眼,把角膜给烧坏了。"

庆春看那男孩子只露了一半的脸,似乎看不出他是如此的顽皮,她问:"你在哪个大学呀?"'"燕京大学。"还是女的替他回答。

"他学什么专业呀?"她索性就问那女的。

"法律。他是主修经济法、民法的。"

"噢,那挺不错,搞这个现在挺热门的。"

"是吗,其实他才不适合研究经济法呢,他没那个经济脑子,又不稳重,干什么事都冲动得不行。"

"还年轻嘛,今年二十吧?"

"快二十二了,他晚上了一年学,到国外探了一年亲。"

"还有海外关系哪?"

"他爸爸妈妈是搞科研的,都长期在国外。"

"那你是他什么人呢?"

"我是他朋友。"

床上的病人一动不动地听着她们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当面议论自己,没有半点反应。庆春看着这张纱布脸,心里说不清是激动还是忧伤,那纱布里面就是新民的眼睛啊!她想,那双眼睛还会是那样沉稳、睿智、安详吗?

坐了一会儿,彼此便没有更多的话。她起身告辞,对病人说了些好好保重早日康复之类的祝福,那男孩子依然无动于衷地说:"谢谢。"

姑娘送她出来,为男孩的少言寡语做了抱歉和解释:"他刚和我吵完架,还赌气呢。真对不起啊,其实他真应该好好谢谢你,要不是你们捐了角膜,他且等呢。"

庆春说:"那倒没什么。不过你跟他说,生这种病不能总生气,眼睛上的病,最怕上火。"

她们在走廊上边说边慢慢往前走,姑娘说:"没办法,他就这脾气,这些年他父母一直在国外,没人管他。"

庆春笑笑,说:"那你管管他。"

姑娘很老实地说:"我可管不了,我一管,他就急。"

庆春站下了,看看他们这一对,都还是孩子,挺有意思。她问:"你和他是同学吗?"

姑娘摇头:"不是,我们两家算邻居吧。"

"他没有兄弟姐妹吗?每天只有你一个人照顾他?"

"他没有兄弟姐妹,他动手术那两天他妈从国外赶回来看了他一眼就又走了。

现在只能是我一个人在这儿顶着。人没了眼睛,什么也干不了。他们系的那个辅导员卢老师倒是来过几次,每次给带点水果、罐头什么的。肖童是给他家刷房子迷的眼,他不来也说不过去。他动手术之前他们同学也来过几批,不过也就是陪他聊聊天。他们功课都挺紧的,也不能总请假出来呀。我在医院都几天几夜了,我也快顶不住了,他还冲我发脾气。"

姑娘文文静静地发着牢骚,精神上却透着无怨无悔。庆春想了想,说:"这样吧,我晚上来替替你,你可以回去睡睡觉。"

"哎呀那怎么行,这已经够谢谢你们的了,哪能再让你受这个累呀。"

"没事。"庆春拿定主意,"这也算为了我爱人,为我自己吧,我也希望他早点睁开眼。"

姑娘不知是理解了她这份心情还是确实顶不住了需要有人替换,又客气了两句便说了感谢的话,两人就这么说定了。

那几天队里没怎么给庆春派工作。新民尸骨未寒,他们考虑到庆春的心情,所以想让她放松一段时间。而庆春却很想找点事做,来充实新民走后的空虚。她想,这也挺好,亲自去照顾一下病人,让新民的眼睛早点睁开,这对她自己,确实是一个安慰。

下午她回家想睡觉,可睡不着。晚饭时她和父亲说了这个想法,父亲迟疑着没有表态。他的暧昧使庆春刚刚兴奋起来的情绪受到挫伤,她问父亲:"这样不好吗?"

父亲低头往嘴里执拉着米饭,半晌才说:"我倒是觉得,你呀,应该早点振作起来。

人固有一死,更何况新民也算是死得其所。你总生活在怀念中,也不好。"

庆春低头吃饭,没有回答,吃着吃着眼泪珠子啪哒啪哒地掉下来,这似乎更证实了父亲的担忧。父亲宏观微观地又说了许多道理,庆春心情烦乱,似听非听。到了晚上八点多钟,她依然如约去了医院。她和那位姑娘做了简短的交接,熟悉了一下周围环境,姑娘就千叮咛万嘱咐地走了,临走前又专门告诫庆春:"他要和你发脾气你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庆春笑笑:"放心吧,我这么大了,哪儿能跟他一个小孩子生气啊。"

姑娘走了。她告诉庆春她姓郑,叫郑文燕,一个非常非常大众化的名字,和她的相貌气质倒蛮相配。她的躺在床上的男朋友叫肖童,听上去不土不洋,可男可女,也不像是有什么特别的个性。

欧庆春走回病房,病人仰面朝天躺着,纱布里那双眼睛不知是睁是闭。庆春在他身边坐下来,问:"吃水果吗,我给你削个苹果?"

病人摇摇头:"不想吃。"

"吃个梨?"

"不想吃。"

沉默了一会儿,庆春没话找话:"你叫肖童是吧?"

"啊。"

"我叫欧庆春,你叫我名字,或者叫我姐姐,都行。"

肖童应声:"噢。"

庆春仔细看了看这间病房,至少有二十米见方,日光灯照在雪白的墙上,既宁静又耀眼。靠床的墙上和天花板上,挂着吊着一些说不清是干什么用的医疗器械,窗户上拉起蓝色的窗帘,窗帘下摆着一只很大的双人沙发。总的来说,这是间挺阔气的病房。上次他们处里的马处长生病住院,庆春去看望过,也没有这间病房那么体面。

"这眼角膜,是你捐的吗?"

肖童突然主动问话,庆春连忙答道:"不,是我爱人捐的。"

"你们挺有感情的吧?"

这话问得既天真又老到,庆春没答,反问:"你说呢?"

"肯定感情特别深,不然你也不会到这儿来陪我。"

肖童的思维鲜明地带着青年学生惯有的咄咄逼人的率直和极端,话说得让庆春弄不清是舒服还是不舒服。她只好点点头,说:"啊,也许吧。"

两人的对话稍做停息,肖童又主动问:"他们说你是个警察,是吗?"

"没错,你对警察印象怎么样?"

"不怎么样,我挺讨厌街上那批警察的,没什么文化,有点权就倍儿横。"

庆春心中不悦,这本来是她感兴趣的话题,让他这么一说,几乎没法儿进行下去了。庆春想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可不像他这么不会说话。

"但我喜欢女警察!"

肖童的这句话又使庆春心里笑了一下,"为什么?"

"女的干警察,肯定有点本事。女人柔弱似水,警察凶悍如虎,两者为一,挺有意思的。女警察,女当兵的,女运动员,我都喜欢。"

庆春觉得挺好笑:"那你女朋友呢,她是干什么的?"

"你说文燕呀,"肖童嘴角带出一丝不屑,"她是在机关里当文秘的。"

从这短短的一两次接触中,庆春似乎已经能从文燕的身上感受到女人的那种多情,而从肖童的身上则体会到男人的无义。她想,现在的年轻大学生,都不讲什么感情,就更别提什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了。

又断断续续地聊了一会儿,肖童再也不出声儿了。庆春一看,这孩子已经睡熟。

这么大一个小伙子睡熟时竟静若处子,这一刹那庆春觉得他挺可爱。

早上,文燕不到七点就赶来了,她见了庆春就问:"没事吧,这一晚上他没使性子吧?"

庆春听得出来,文燕的语气与其说是关心她,还不如说是替肖童担忧。她笑笑,说:"没有,他睡得挺早。"

"你没睡会儿?没事,他睡你就睡。他要上厕所要喝水自然会叫你。"

庆春不置可否地又笑笑,其实她晚上睡了一会儿。肖童只是早上吃早饭前让她牵着去了趟厕所,并没怎么麻烦她。早饭也是文燕带来自己照顾他吃的,文燕说医院里的饭太没味。

庆春直接从医院到了单位,大家都在忙着,李春强和杜长发他们几个人还盯着那个贩毒的案子。供货的人跑了,线索基本上断掉了。他们只能围在从西洋楼里捉来的那个毒贩子市来审去。看来这人并不是什么大货色,只是个搞零售的小贩子。

在审讯中他交待他的货源都是由那个穿西服的人供应的。他知道那人叫胡大庆,——居然他也姓胡!——四川人,三十多岁,干这行时间不短了。都说他原来也是一文不名,因为心黑手狠,这几年靠大毒袅"罗长腿"的势力发起来了。每次审讯回来,杜长发他们都要把这胡大庆的情况跟庆春汇报汇报。也许因为这是杀她未婚夫的仇人!

"这小子,手里说不定有几条人命呢。整个儿一个亡命徒,活一天算一天的主儿。"杜长发的脚已经不瘸了。他抱着自己喝水的大玻璃瓶子,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他是从派出所刚刚调到刑警队来的,说话的腔调多少还带了些基层片警的味儿,"他出给那小子的货,要五佰块钱一克。按一般的行市,四号海洛因应该批四佰伍到四佰七十块钱一克,那小子不敢惹他。只能高价收。这圈子里的人,谁都怕胡大庆翻脸。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是图着他的货好,比较纯,供应也比较稳。好歹他是替'罗长腿'跑货的嘛。"

向处里汇报这个案子的会,庆春参加了。尽管主要线索断了,能抓的都不过是些自买自用的"瘾君子"。但处长马占福对这案子又出现了"罗长腿"这个名字,多少感到几分奇怪。

"又是'罗长腿',"处长说,"这些年几个大案子的案犯都提到过这个人。"

李春强说:"所以,我们分析,这不是一般的团伙儿。可能确实有一个比较大的,组织系统比较严密的贩毒组织存在。他们可能有自己的货源渠道,有自己的运输线路,有自己的销售网弟,咱们还真别小看了他们,别把他们都想成土头土脑的小混混。"

马处长一根一根地抽着烟,慢条斯理地谈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也难说,这些吸毒贩毒的人,我亲自谈过几个,我了解他们。城市吸毒圈儿里的大都是手里有几个臭钱的人,发了点横财什么都想试试。而且在他们那帮人当中,吸毒贩毒,那是有身份的事。是高消费,大买卖,所以这帮人都爱自己吹嘘自己,自己神化自己。

什么'罗长腿'、'罗短腿',越传越神。其实也许压根就没这么个人,压根就是江湖上的一个故事。"

杜长发和其他几个人——点头说没错。只有李春强没有附和。

处长又问:"对那个供货的,你们现在怎么搞?"

李春强答:"通缉令发出了,这几天还没有情况反馈。"

处长闭上眼,仰脸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说:"只能先这样了,要是不出现新情况,这案子只能先这么挂着了。你们也做一点长期部署,在弄别的案子时注意一下有没有这人的线索。"

处长最后的这番话让庆春的心沉了下去,她脑子里蓦然吗间充满了新民的那张脸。

那张脸除了微笑没有别的表情。但好像有另一个声音在为他喊冤!庆春的心颤抖起来,这案子难道真就这么挂起来了吗,就这么告一段落了吗?

整整一下午她非常沉默,晚上下班的时候,在机关门口碰上也正准备回家的李春强。李春强说陪庆春走一段,两人一起骑上车子出了大门。

路上,李春强问:"怎么样,现在好点儿了吧?"

庆春知道他问什么却答非所问:"队长,这次通缉令,发的什么范围?"

"你说胡大庆吗?"李春强说,"发得很广,通过公安部发到全国去了。咱们本市的机场、车站、旅馆、饭店都发了。"

停顿了一下,李春强又说:"不过你也知道,这通缉令是发了,可能明天就有线索传过来,也可能永远没有消息了。"

庆春无话可说,两人默默骑着车子。骑了一阵,李春强说:"你眼睛有点肿,脸色也不好,是不是晚上睡不好?"

庆春支吾了一下,没有把她去医院陪床的事讲出来,她怕李春强派生出一大堆劝她的废话。

到了一个路口,李春强应该拐弯了,但他说:"我不急着回家,再往前送你一段。"

庆春执意不肯:"不用不用,你这样我心里反而不好受。"

李春强不再勉强。"那好吧,"他说,"你最近心情不好,可以先调整一段,不急于上案子。过一段时间,你可以跟跟一般的小案子,多干点办公室里的活儿。

不用总出去跑。"

庆春看着李春强,突然问:"你相信真有'罗长腿'这个人吗?"

李春强一愣,笑了一下,说:"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吧。"

庆春点了点头,说:"队长,甭管是胡大庆还是'罗长腿',只要有线索,你让我上这个案子!"

同类推荐
  • 诡案罪3

    诡案罪3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死亡剧组命案”“网络作家杀人案”“深山分尸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城塞(全集)

    城塞(全集)

    关原之战结束后,德川家掌握天下大权。丰臣家自丰臣秀吉死后,逐渐衰败,至此已如困兽。德川家处心积虑,想要一举扫平丰臣家的势力。小说主人公小幡勘兵卫以德川家间谍的身份进入大阪。丰臣家年轻的主公秀赖由母亲及其侍女团操控,对德川家怀有强烈的敌意。在德川家的蓄意挑衅和安排下,丰臣对德川宣战。对德川家心怀不满的各地浪人纷纷云集大阪城,其中不乏能征惯战的名将和勇士。历史的两股激流,终于在此遭遇,将裹挟着的各色人物推上风口浪尖。
  •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宋金时代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西厢记》就是在这些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 吞噬鱼

    吞噬鱼

    马修一天早上醒来,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陌生人的模样,家里还多出一个奇怪的鱼缸,从那天起,他发现许多与记忆不符的事物。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半个瓜皮爬上来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半个瓜皮爬上来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热门推荐
  • 同城热恋

    同城热恋

    他:30岁,三维动画师,痴迷于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虚幻的世界。然而现实的生活彻底崩塌,妻子要离婚,情敌是上司,一切都很混乱的时候,又遭遇野蛮邻居……她:27岁,美女空姐,性格直率,行动野蛮。面对纠结又无望的爱情,她害怕孤独,又怕秘密被揭穿……他:30岁,最有人气的外科大夫,英俊帅气,但是人情冷淡,以自我为中心。不想因好奇而变得执着,所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遭遇失恋女后,一切就都变得不同了。她,26岁,貌美却有着小小的自卑,婚礼前遭遇背叛!偶尔能把自己伪装得很坚强,却经常神经大条把事情搞砸,希望自己变得自信。在这座时尚的城,年轻的城,高科技的城。一群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理想的青年男女。每天都发生着时而搞笑、时而离奇、时而浪漫、时而感人的故事……
  •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本书将心理学知识穿插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你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洞察一切,“读”懂他人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一番精确的评判,一旦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你就能在周围的环境中,识别出谁是可以改变你命运的贵人,谁将是阻碍你进步的小人,并读出潜藏在他人内心的秘密,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八面玲珑、游刃有余。
  •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谭慧编著的《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分为基本行政公文、规章制度、通用文书、会议文书、传播文书、专用书信、法律文书、经贸文书、社交文书等九个类别,以“实用”为出版理念,内容涉及各类公文的概述、写作模板和常用语汇。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公文种类,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公文写作方面的帮助。本书集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通俗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俗易懂、体例新颖,一册在手,必能帮助您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 三界最强继承人

    三界最强继承人

    听说是您将要继承那一百个亿的家产是吗?哦,我没有继承一百个亿的家产!我只是继承过漫威英雄的能力,萧炎的异火,唐三的秘籍,林叔的道术,哦,还有很多人求着我去继承他们的妞!
  • 迄笔

    迄笔

    一支笔,撰写升华篇章……两世迷,绝世布局施展……第三世,博这一生平凡……诸多悬疑事件浮出,昭示千万阴谋轮现。一切不可能,缔造必然事!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日常记: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山野的日常(套装共3册)

    日常记: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山野的日常(套装共3册)

    《各自去修行》本书记录了好几个寻常人生活,看起来令人向往,却又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实现的。它既是文学的,细腻的,温暖的,又是趣味十足的。能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就是拥有日常的喜悦。《唯食物可慰藉》本书收录与饮食相关的美文22篇,讲述生命中的深情故事。一蔬一饭的爱意源远流长,岁月深处的凝望穿越时光。那些滋味满怀深情,光阴流转间叫人感动落泪。一碗朴素日常的米饭,一道普通不过的番茄炒蛋,都有人生的哲学蕴含其中。翻阅此书,既满口噙香,又心旌摇曳。那些在乡野里度过的时光,如此美妙轻灵。看水流,听鸟鸣,摘野果,晒太阳;云在流,风在走。作者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写下自己的生活,也呈现出那时那刻与自然对话所领受的感悟与体验。《山野的日常》那样的诗意生活,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但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一一呈现。阅读这些美好的文字,身在闹市,心也可以去过一段山野的日常。
  • 大道圣裁

    大道圣裁

    饥饿、愤怒、无知、欲望,人失去了人性便不是人,若是失去了兽性,就无法活下去。也许创造人类的那个至高存在者,从未认真考虑过人类的命运。那么对自己的创造者高举屠刀吧!他要高喊着诸神已死、天道不义。以自己的道裁决一切!
  • 月如冰城如梦

    月如冰城如梦

    以梦为马,筑一座爱城;似月似雪,葬一座梦城!在萧条世间行走,用文字调染心存的画幕,让生活留点残香。
  • 制宋之红尘遗梦

    制宋之红尘遗梦

    大学女生赵如月去博物馆做志愿者不幸晕倒,醒来后竟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赵匡胤的长女。史书上早夭的申国公主?!看赵如月如何在兵匪横行的乱世逆天改命,一步步铸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