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9000000016

第16章 背水陈兵败陈余

命运掌控二女中,遗恨未可依蒯通。能征惯战淮阴侯,落得鸟尽折良弓。

——《忆淮阴侯韩信》

(一)

主力部队被调走后,韩信的手中只剩下几千名汉军和代军俘虏。如此一来,韩信就失去了乘胜取赵的最佳时机。不过,韩信也十分清楚,不攻破赵国,就没办法北击燕国,东伐齐国,更没办法完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因此,他立即派人前往荥阳,请求刘邦允许他自建军队,攻打赵国。刘邦勉为其难地答应了。韩信闻讯大喜,立即在代国征召士卒,加以训练。

韩信破代的消息传到赵国后,赵王歇立即召见相国陈余,商议御敌之策。陈余胸有成竹地对赵王歇说:

“大王请放心,韩信虽然已经击破代国,但要想东向伐赵并不容易。我赵国有井陉之险,料他韩信也不敢来犯;再者,张耳乃是国之大敌,臣早就想杀掉他了。如果他和韩信胆敢来犯,臣定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赵国与魏、代之间隔着高大险峻的太行山,其间只有几座隘口可以通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井陉口。井陉口地势险要,两侧山壁夹峙,道路十分狭窄,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列入。汉军如果要从此而过,只能排成单行长队而行。届时,韩信的部队首尾不能相应,赵军只要守住出口,就能击败汉军。而对赵军更加有利的是,井陉在赵国一边的出口处还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斜斜穿过。汉军进入赵国之后,就会面临前有赵军、后无退路的局面。

赵王歇认为陈余说得有理,立即命陈余着手准备御敌之事。陈余领命,立即集结了20万大军择日开赴井陉,死死控制了隘口。

赵国的谋士广武君李左车闻知韩信正整兵来犯,便对陈余说:

“臣听说韩信很了不起。不久前,他渡过黄河,一举消灭了魏国;接着又大败代军,在阏与俘虏了夏说。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啊!我听说,他现在已与张耳会合,正领兵来犯赵国。”

“正是这样,这个韩信确实是个人物!”陈余回答说。

李左车又说:

“韩信一路乘胜而来,远离后方根据地,深入到敌境作战,其势锐不可当。不过,兵书上说,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师不宿饱。这就是说,从千里之外给军队输送粮食,士兵就得挨饿;如果再临时打柴做饭,士卒更会经常吃不饱饭。现在韩信的弱点也就在这一点上。”

陈余忙道:

“先生所言极是,那么你有何破敌之计呢?”

李左车回答说:

“井陉口的通道十分狭窄,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列走,韩信又是远行数百里来到这里,他的粮草肯定都在军队后方。如果相国肯拨给臣3万奇兵,臣愿意从小路绕到汉军后方断其粮草。届时,相国再领兵坚守隘口,不让汉军通过井陉口进来,也先不要同他交战,等到我从后面把他的粮草供应切断了,韩信自然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必然大败。臣向相国保证,不出10天,就可斩杀韩信和张耳。请相国慎重考虑臣的建议,否则,我们都会成为汉军的俘虏。”

李左车的计策相当高明。如果他的计策被陈余采纳了,韩信肯定不敢贸然进入井陉。但陈余素来迂腐,根本没听李左车的意见。他还常常对外宣称:

“拥有道义的军队不用诈谋奇计攻打敌人。”

对于这一点,韩信早有耳闻,这也正是他敢于东向伐赵的原因。为打探赵军的军事部署,韩信早已派细作打扮成赵国百姓的模样潜入赵国都城。细作闻知李左车向陈余献计,急忙返回军营向韩信报告。韩信得讯大惊,不禁说道:

“如果陈余采纳李左车之计,我等就只好班师回荥阳了。”

(二)

韩信担心陈余会采纳李左车的建议,不敢贸然出兵,只得再派细作前去赵国打探消息。细作刚到赵国,就听说陈余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陈余对李左车说:

“兵法上说:十则围之,倍则战之。韩信之兵虽然号称数万,实际上也就是区区几千人而已。汉军远道而来,到达井陉口时已经疲惫不堪,我军以逸待劳,定然会大获全胜。如果这次正面迎敌的话,今后若有更强大的军队来犯,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不战,天下诸侯只会轻视我们,说我们胆小无能,甚至派兵来犯。”

汉军的细作闻知陈余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立即又快马加鞭,抄小路返回军中向韩信汇报。韩信闻讯大喜,立即领兵向井陉方向进发。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的一天,汉军来到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韩信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然后就地安营扎寨,准备迎敌。

半夜时分,韩信召集众将,吩咐说:

“立即挑选2000名精锐骑兵,每人带一支汉军的红旗,从隐蔽的山间小道潜伏到赵营附近。”

灌婴不解,低声问韩信道:

“我军只有3万人,而赵军多达20万,本来就寡不敌众,左丞相再分兵的话,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韩信笑道:

“将军不必忧虑,韩信自有破敌之计,明日我就会亲自领军与敌人交战。届时,我军佯败后撤,赵军必然会轻装来追。你等伺机突入赵营,把他们的旗帜全拔掉,换成我们汉军的红旗。”

灌婴顿悟,随后立即挑选2000名精锐之士,连夜潜伏到赵营附近的树林里。

灌婴走后,韩信又让诸将分发一些食物给士卒,并对他们说:

“让大家先吃点东西垫垫,等到我们打败了赵军就吃早饭。”

诸将虽然按照韩信的吩咐去做了,但心里都狐疑不定。要知道,20万赵军占据地利,守住井陉口,怎么能是一朝一夕可以击败的呢?但韩信却信心满满地对将士们说:

“赵军已经先占据便利之地扎寨安营,如果不见到我的将旗,他们肯定不会出击,他们担心我等遇到险阻就会退下来。陈余要等我们全部进入赵地之后,围而歼之啊!”

说着,韩信又派一万人马悄然走出井陉口,背靠湍急的河流安营扎寨。按理说,背水扎寨乃是兵家大忌。一旦两军交战,背水的一方就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必败无疑。因此,汉军士卒见主帅让他们背水扎寨,皆满脸不情愿,议论纷纷。

赵军士卒看到汉军走出井陉口,背水扎寨,慌忙向陈余汇报。陈余问:

“汉军有多少兵马?在何处列阵?可曾见韩信的将旗?”

士卒回答说:

“约有万余人,背水扎寨,未见韩信的将旗。”

陈余大笑道:

“都说韩信用兵如神,我看也不过如此!背水扎寨乃兵家之大忌。此次定叫他韩信有来无回。”

赵军诸将忙问:

“丞相,是否趁汉军立足未稳之际派兵袭击他们之?”

“不必。韩信不在军中,打败他们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等到明日一早,韩信也走出井陉口,我等再围而歼之。”陈余得意洋洋地说。

韩信闻知赵军按兵不动,便安心上床睡觉去了。直到天已大亮,他才和张耳一起不慌不忙地领兵走出井陉口。这时,韩信命令士卒高举他的将旗,擂鼓而行,有意吸引赵军的注意力。

见到韩信竟敢擂鼓而行,赵军士卒义愤填膺,立即向陈余汇报。陈余闻知韩信和张耳已经出现在阵前,大笑道:“韩信和张耳这两个老小子送死来了。”

说着,陈余便令赵军倾巢而出,迎战韩信。韩信见陈余中计,心下大喜。两军混战一阵,韩信见时机已到,便向张耳使了个眼色,张耳会意,立即命令士卒丢下将旗,佯装败退。汉军且战且走,退到河边,与原先驻扎在那里的部队合兵一处,摆开阵势,重新迎战。

陈余见韩信败退,便立即下令:

“立即追击,把他们全部赶到河里去!”

赵军士气大振,追到河边,将韩信重重围了起来。

(三)

在危难之际,韩信一马当先冲到阵前,振臂高呼道:

“兄弟们,前有追兵,后无退路,若不死战,我等皆会被赵军俘矣!还等什么?跟着我冲出去,杀出一条血路!”

汉军士卒在绝望之中只得跟着韩信向前冲去,个个以一当十,勇不可挡。赵军虽然势大,但面对拼死抵抗的汉军也无可奈何。两军混战一阵,难分胜负。

就在这时,早已埋伏在赵营附近的曹参领兵杀出,直奔赵营而来。士卒冲进空空如也的军营,迅速拔掉赵军的旗帜,遍插汉军的红旗。

韩信趁机令士卒高喊道:

“赵军的兄弟们,不要再打了,左丞相已经令曹参将军袭取了你们的营地。”

赵军士卒纷纷转头向军营方向望去,只见营地上遍插汉军的红旗,顿时丧失斗志。韩信将手中的令旗一挥,汉军士卒一拥向前,杀入敌阵。赵军士卒拼命后退,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陈余见自己的部队已经败退,忙令诸将重新组织兵力,但在兵败如山倒之际,众人已无心再战。而3万余名汉军却越战越勇,赵军士卒纷纷缴械投降,当了俘虏。曹参又在此时领着2000名精锐之士从赵军背后杀来,加入混战。

陈余只得领着败兵向河边逃去。韩信在阵中穿梭如风,令士卒分割包围敌军,不一会儿就将赵军全部消灭了。代王、赵国丞相陈余在混战中被杀,赵王歇也被汉军士卒生擒过来。韩信以3万汉军击溃了20余万赵军,大获全胜。

战役接近尾声时,韩信忽然下令:

“谁也不准伤害广武君李左车。谁能将其生擒过来,赏千金。”

不一会儿,几名士卒便押着李左车来到大帐。韩信急忙起身相迎,亲自为李左车松绑。李左车微微一笑,凌然说道:

“丞相不必如此。要杀便杀,李左车不愿做汉军的俘虏!”

韩信将李左车拉到上座,自己则退到下首,向上深深一躬,诚恳地说:

“先生满腹韬略,乃千古奇人。如果陈余采纳先生之计,韩信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如果先生不嫌弃,就请收下韩信这个愚陋的学生吧!”

李左车没想到韩信这么谦虚,不禁被韩信的真诚感动了。他慌忙走下座位,扶起韩信,叹道:

“如果陈余能像丞相这样虚怀若谷,赵国也不至于灭亡啊!”

韩信又让李左车东向而坐,自己坐在下首,与其讨论天下局势。

不一会儿,汉军诸将清扫完战场,拿着战利品来到大帐邀功。一位将军很不解地问韩信:

“兵书上说,行军布阵应该背山面水,而丞相却下令背水布阵,还对我们说打败了赵军再吃早饭。起初,我等皆以为丞相在说大话。但我等按照将军的部署行事,果然大获全胜,这是什么道理呢?”

韩信笑着说:

“兵法上确实说行军布阵应背山面水,但也有‘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说法。你们想,我现在带的这支军队是新组建起来的。我对士卒们并没什么恩惠,他们不可能为我而死战。只有将他们置于死地,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才会奋勇杀敌。不然,士卒都逃走了,我们的仗还怎么打呢?”

诸将听了韩信的分析,皆叹服道:

“丞相果然用兵如神,我等自叹不如啊!”

韩信谦虚地说:

“其实我们今日能够取胜完全出于侥幸。如果陈余采纳了广武君的计策,我等都要葬身此地了。”

诸将闻言,对李左车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更加佩服韩信的容人之量。李左车叹道:

“陈余不肯采纳在下的计策,乃是丞相之福啊!”

(四)

平定赵国后,韩信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击燕伐齐了。想到这里,韩信领众将向李左车深施一礼,请教道:

“我打算北击燕国,东伐齐国,先生有什么高见?”

李左车慌忙起身,满面羞惭地说:

“我听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如今在下已成为丞相的俘虏,还有什么资格和您讨论军国大事呢?”

韩信忙说:

“先生过谦了。春秋时期的百里奚本在虞国为官,后来随着虞国被晋国所灭而成为晋国的奴隶。秦穆公用5张羊皮将他从晋国赎出来,拜为大夫,结果百里奚帮秦穆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千秋霸业。同样的一个百里奚,并不是在虞国时愚蠢而到了秦国就变聪明了,能否成就霸业,关键要看国君是否愿意采纳他的意见。足下乃千古奇才,如果陈余听从您的建议,韩信早已被俘;正因为陈余不肯采纳您的计策,韩信才得以侍奉在您的左右啊!”

李左车听了韩信的一番议论,深受感动。韩信接着又说:

“我是真心实意向足下请教,您就不要再推辞了。”

李左车见韩信一片真心,这才缓缓地说: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说:‘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虽然在下的建议未必可用,但仍愿为丞相尽忠。”

韩信忙趁机道:

“请先生不吝赐教!”

李左车分析说:

“陈余并非无能之辈,素有百战百胜之计,但一着不慎弄得满盘皆输,自己也兵败身死。由此可见,任何人在战斗中都需要谨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丞相率领数万士卒渡过黄河,一路灭魏擒魏豹,擒夏说灭代国,威名大振,如今丞相又一举攻下井陉,只用一个早晨的时间就大败20余万赵军,杀了陈余,俘虏了赵王。这一系列的胜利都让丞相的名声传扬四海,声威震动天下。各国百姓闻知丞相大军即将来临,无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穿好的,吃好的,打发日子,等待死亡的来临,这正是丞相在策略上的长处啊!不过,眼下百姓劳苦,士卒疲惫,很难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如果丞相以疲惫之师北击燕国,势必会被坚固的城池所阻,陷入苦战。时间一长,丞相的粮草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一定会拒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两国不肯降,楚汉之争的胜负就好不说了。这些正是丞相在战略上的短处啊!”

韩信听了李左车的分析后,心下暗惊:

“广武君果然是千年一遇的奇才啊!如果不是他及时点醒我,我恐怕真的要犯错了。”

李左车见韩信陷入沉默,又接着说:

“我虽然见识浅薄,但也认为丞相攻燕伐齐乃是不智之举。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会拿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丞相应当以己之长击燕、齐之短,方能获胜。”

听罢李左车的建议后,韩信忙整理衣衫,向李左车深施一礼,说道:

“请先生教我该怎么做。”

李左车回答说:

“如果让在下为丞相作打算的话,不如按兵不动,先安抚赵国,抚恤阵亡赵兵的亲人家属;方圆百里之内,每天送来的牛肉美酒都用以犒劳将士。然后,丞相再整顿三军,开赴燕、赵边境,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而后派出说客,拿着书信,在燕国显示自己战略上的长处,燕国必不敢不从。燕国顺从后,丞相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齐国定会闻风而降。即使聪明睿智的人,也不知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如果这样做,夺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谋求了。用兵本来就是先虚张声势而后再采取实际行动,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韩信听完李左车的分析,连声赞道:

“好,好!先生的计策果然非同凡响。”

同类推荐
  • 极限人生

    极限人生

    这是一部以作者为生活原型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石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负重伤,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回到村里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牺牲多年的“烈士”突然回村,且面目丑陋,村民大骇,演出了一场“打鬼”闹剧。从小和石痴订了亲的方巧兰,新婚之夜发现了石痴隐秘处的伤情,吓得赤身裸体跑出洞房一去不返。疗养院护士李艾荣冲破世俗的束缚,勇敢地与石痴结合,甘愿终世照顾他。后来,石痴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困面貌,并几经磨难,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 体会《论语》

    体会《论语》

    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可用狄更斯《双城记》刚刚开始的几句话来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欺骗的时代……”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全面论述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颇有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一类以书内外史实为依据,精细描摹明代的权谋机变、财色兴衰及人情世故,极得文学家的春秋笔法。本书讲述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大明十六帝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刻画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彰显繁荣与衰落的规则,抒写朝野众生权谋机变与铁血柔情紧密交织的激昂人生篇章!本书兼具研究家的较真精神与文学家的优美笔调,让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阅读享受!
  • 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

    本书介绍了民族英雄岳飞的生平,内容包括:英雄出世遇洪灾、箩弹清沙受母训、拜师学艺得绝技、校场巧试九枝箭、乱草冈力服牛皋、宗泽慧眼识英才、岳母刺字精忠训等。
热门推荐
  • 望已陌尘

    望已陌尘

    插画师莫欣尘与丈夫江翌凡青梅竹马,情比金坚。当深爱的人变成魔鬼,欺骗、救赎、重创、新生、阴谋轮番登场,在理性与感性的挣扎中,她该何去何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Pathfinder

    The Pathfin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叫我歌神

    别叫我歌神

    谷小白不想当歌神,他只想当大物理学家。但系统不同意。没关系,还可以两开花。(学霸+音乐,偏专业向,非抄歌流,一切情节围绕音乐展开,基本不涉足其他娱乐或商业领域。)群:8520910
  • 宿主日常内心戏

    宿主日常内心戏

    【1V1双洁】#我家男神太宠我#某辞(内心小人疯狂嚎叫):男神他甜炸天,控制不住,怎么办!!!某白统(小心措辞):“宿主,你看男神那羞涩的秋波(误),一定是喜欢你没错了,不然你就…从心?先谈一个甜甜的恋爱怎么样?”某辞(一本正直脸):“不我不要,我得做任务。”某白统:……宿主你内心戏可不是这样的。(5秒后——)某辞:算了忍不了了还是谈恋爱吧!#系统日常诱惑我不务正业系列#(你永远不知道内心演了多少出戏之女主汐辞×你永远不知道废了多大力气才追上老婆之男主玄黯)
  • 第七块鳞片

    第七块鳞片

    压抑昏沉的海底,四周都是冰冷流动的涟漪,躺在沙地上呼吸。像落在云里,坠在罅隙,刺耳又美妙的歌颂响起。眼前是一瓶墨绿色的药剂,味道是可口的雨期。耳边的是呼唤?在星子的光辉下,我听见……“我喜欢你。”-----------------------------------------------沙雕小甜饼!!!!绝对甜!!!!不甜你咬我!!!ps:今年六月份之前,有一条评论我就写一篇番外!!!!!说到做到!!!!
  • Letters on Literature

    Letters on Litera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远天真多情的我们

    永远天真多情的我们

    风筱绮,天才女学霸,怼得赢全世界,也能凭武力制服敌人。景骁,桀骜不驯的打架王,对心上人嬉皮笑脸,忠犬又耐心。高三那年,景潇第一眼见到筱绮后就再也无法将思绪从她身上移开,而他们各自带领的两个放牛班本是死对头,但在经历了或奇特、或惊险、或乌龙的事件后,居然产生了奇妙的感情……只是那时他们不知现实会让他们天各一方,此去经年。
  • 无双七绝(1)

    无双七绝(1)

    春秋吴越争霸,贤臣文种忠而被诛,绝世奇冤,终酿成千年后武林惊世之争。范蠡设下一局“国破山河在”,以悼亡友,却为武林留下了千古奇谜。宁勿缺一介文弱,却以满腹经纶,赢得绝世武学与奇物血蝉。几番山穷水尽,几番柳暗花明,终洞悉惊天阴谋,在功尽人废之时,凭其天赋奇禀,临阵悟出至高武学,力挽狂澜。
  •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