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2300000012

第12章 长实——长江滚滚向东流(1)

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确信,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换句话说,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一、地产——雄图地产,招招领先

1.投资地产另辟产业

李嘉诚如是说: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李嘉诚在塑胶花领域捷足先登,开拓先河,并一举赢得“塑胶花大王”美誉。按说,轻车熟路、成就全球霸业才是正道。但李嘉诚清醒地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攀到了巅峰,就必然要走下坡路。塑胶花亦不例外。塑胶花的成功,滋长并坚定了他建立伟业的雄心。淡出,并不等于是撤出。在其后的10余年间,他在逐步淡出塑胶业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着在香港塑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这为他开创新事业积累了数以千万的资金。所以,生产塑胶花,只是他积累资本的手段。他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展示人生的价值。

李嘉诚千方百计地寻求新的投资方向。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挺进地产业。在这里需要提及的一点就是,李嘉诚虽有高远的目标,但绝非好高骛远之人,他总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向既定目标迈进。他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部署。除非紧要关头,他才会迅速决策。

在千方百计寻求新的方向的时候。李嘉诚也绝不是看到别人在哪一个行业成就高就会选择哪一个行业,他要从众多别人当时不怎么看好的行业中,以他自己独到的慧眼,挖掘这一行业的潜力。李嘉诚放眼整个香港的商业环境,从香港的特殊环境和社会发展大势中,洞察出了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在今天的香港,拥有百亿身家的财阀,十之八九是地产商或兼营地产的商人。足见李嘉诚确实具有远见卓识。这是由香港特殊的环境造成的。但在当时,大富豪分散在金融、航运、地产、贸易、零售、能源、工业等诸多行业,地产商在富豪一族中并不突出——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并不是人人看好的行业。

其实,进军房地产还有李嘉诚自身的感受。身为一业之主,李嘉诚也曾不止一次地为厂房伤透脑筋。要找到交通便利、租金适宜的厂房实在是太难了。好几次扩大生产规模,都是在现有的厂房内重新布局。在各个车间里,设备、人员、制品,无不挤得水泄不通。香港工业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使物业商们喜笑颜开,于是便趁势提高租金。许多物业商只肯签短期租约,待用户提出续租时,业主又大幅加价。用户苦不堪言,李嘉诚自然也对此有切肤之痛。李嘉诚在每次为寻租厂房而大伤脑筋之时,都会想:我要有自己的厂房该多好,那就用不着再受物业商的任意摆布了。

当然,李嘉诚做出这么大的决断并不是仅仅从这一点出发的。李嘉诚看到了一个事实,香港长期闹房荒,房屋的增加量总是跟不上需求量。最明显的现象,是香港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快速发展。1951年,人口才不过200万,到1950年代末,已直逼300万。人口增多,使住宅需求量大增,再加上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急需大量的写字楼、商业铺位和厂房。香港是弹丸之地,不仅狭小,而且多山。三四百万人挤在区区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是当今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而且,“三世同堂”的大家庭格局逐渐被抛弃,随着独立的小家庭增多,社会对房子的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港府执行高地价政策,更使得寸土寸金,房贵楼昂。

从多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周密部署之后,李嘉诚敢想敢干,他知道,许多现实和成就便是由梦想开始,经过努力而达成的。梦想可以是基础,可以是动力,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但关键是要切实可行。李嘉诚进军地产业的壮举就是源自一个梦想,由这个梦想所触动,他进行了踏踏实实的可行性研究,认准了地产的广阔前景之后,这才毅然挺进。于是,李嘉诚于1958年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幢12层的工业大厦,正式揭开了进军房地产的序幕。1960年,李嘉诚又在新兴工业区柴湾兴建工业大厦。这两幢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从此,李嘉诚便在地产界一发而不可收,开始成就他的霸业。

创业感悟:“不要与业务谈恋爱”,这是李嘉诚经商的一个重要的模式。当我们正从事的行业前景注定不妙时,应及时抽身。与此相应,当我们有把握确信一个行业的美好前景时,就应果断地进入。不然,就会丧失先机。这就需要练就一双审时度势的火眼金睛。审时度势的眼光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形成的,它是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不忘充实自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然后再找机会加以验证。久而久之,必有收获。

2.稳健入市眼光长远

李嘉诚如是说: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最重要的是要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行为。

在李嘉诚还没有正式入市房地产行业之前,香港房地产行业就有了卖楼花的绝好先例。所谓卖楼花,就是一反原来地产商整幢售房或据以出租的做法,在楼宇尚未兴建之前,就将其分层分单位(单元)预售,得到预付款就动工兴建。卖家用买家的钱建楼,地产商还可将地皮和未完成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可谓是一箭双雕。银行的按揭制日益完善,用户只要付得起楼价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以把所买的楼宇向银行按揭。银行接受该楼宇作抵押,将楼价余下的未付部分付给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宇者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付还贷款的本息。无疑,银行承担了主要风险。售楼花的创举加速了楼宇销售,加快了资金回笼,弥补了地产商的资金不足。因此,许多地产商纷纷效尤,蔚然成风。

李嘉诚虽然经过长期酝酿分析,吃准了房地产业的乐观前景,但他仍采取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方针。在当时,房地产还不像今天这么热门,一般的大商人大多数都分布在金融、航运、地产、贸易、零售、能源、工业等诸多行业,房地产还不是谁都看好的行业,但是也绝非是冷门。房地产已经成行成市,个中好手已在其中创出了许多新意。

虽然卖楼花在当时的地产行业有很好的发展途径,引起许多地产商的纷纷效尤。李嘉诚是房地产业的新手,按理也应效仿这一作法,但他未这样做。他从物业入手。后来,他这一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1959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为: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04.85港元;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1668.44港元;住宅用地每平方米164.75港元。而到1980年,这三类拍卖地价分别狂升为每平方米29549.03港元、124379.06港元、13728.30港元。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82.2倍。地升楼贵,李嘉诚后来真可谓是“坐享其利”。他拥有大批物业楼宇,储备了大量土地,逐渐成为香港数一数二的地主。当然这已是后话。

之前,李嘉诚就认为,地产的利益与银行休戚相关;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真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所以过多地依赖银行,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根据高利润与高风险同在的简单道理,按照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总原则,李嘉诚制订方略:

1.资金再紧,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以加速建房进度。

2.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3.不牟暴利,物业只租不售。

李嘉诚认为,收租物业,虽不可能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而且物业将逐渐增值,时间愈往后移,其效益就愈能显现出来。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的聚宝盆。

针对李嘉诚这一谨慎入市的做法,许多人都认为保守。但是,一切就等事实来证明。1961年6月,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证实了李嘉诚稳健策略的正确性。廖宝珊是当时的“西环地产之王”,他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皮兴建楼宇,并在中环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为了高速发展地产,他几乎将全部的存户存款掏尽,终于引发了存户挤提风潮。这次挤提风潮,令廖宝珊在情急之中突发脑溢血而身亡。廖宝珊是青年李嘉诚深为敬重的潮商中的成功人士,这次变故,使李嘉诚更进一步意识到了地产业与银行业的风险。然而,许多地产业和银行界人士仍未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后来,银行真正危及到了房地产业,引发了一次房地产危机。由于李嘉诚事先预见,避免了这场危机。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决定于1966年实施。许多地皮拥有者,为避免新条例实施后吃亏,纷纷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从而引发了一股建房狂潮。在这股热潮中,银行不仅提供按揭,积极资助地产商,而且自己也投身其中,直接投资建房,这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时间炒风空前炽热,大量职业炒家应运而生。

什么是长期利益,什么是短期利益,李嘉诚看的很准,他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掉长远的利益。在这股风起云涌的炒风中,李嘉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深深地知道,投机地产与投机股市一样,“一夜暴富”的背后,往往是“一朝破产”。短期利益带来的往往会有危机。因此,他丝毫不为短期暴利所动,仍一如既往地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营建厂房。他尽可能少依赖银行贷款,完全是靠自有资金建造了几幢工业大厦。长江公司下属的塑胶部经营状况依然良好,盈利也很可观;地产部已由最初的纯投资转入了投资收益期。随着新厂房的不断竣工出租,租金源源不断地涌来。李嘉减的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那些从事房地产投机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1965年1月,本埠小银行——明德银一号,因参与房地产投机,流动资金倾尽,丧失偿债能力发生挤提,而宣告破产。这一破产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大部分存户的恐慌心理,使全港挤提风潮由此爆发,其势头发展极为迅猛,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只好被迫出卖股权给汇丰银行才免遭破产。

形势危急,为稳定香港经济,港府采取紧急措施,才遏制住挤提风潮,但银行危机并没有马上消失,一直持续了一年有余,不少银行虽未倒闭,却只能“苟延残喘”。在银行危机的剧烈震荡下,兴旺热闹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一派肃杀。地价楼价暴跌,脱身迟缓的炒家,全部沉沙折戟,血本无归。靠银行输血支撑的地产商、建筑商纷纷破产。而在这次大危机中,李嘉诚损失甚微。这完全归功于李嘉诚稳健发展的策略。李嘉诚安全地避过了地产大危机,在地产低潮中依然稳步拓展。

经营无定式,管理无定法,强调的是权宜机变。我们不能说李嘉诚的做法就是标准的,就是唯一正确的。关键是我们必须从李嘉诚的做法中吸取有益的启迪。李嘉诚初入地产行业,羽翼未丰,他输不起赔不起,因此他采取不输不赔,资金回笼缓慢、赚头不大(与卖楼相比)的只租不售的稳健发展策略。这也符合李嘉诚与生俱来的一贯性格。因此,在制订经商的战略战术时,应该考虑那些符合自己性格特点和实力的做法。而不能一味的跟风,不顾自己的长期利益。

创业感悟:做生意要赢利、要发展,还要提防时时存在的商业风险。眼光必须要放得长远,能准确把握入市之后可能产生的危机。要小心谨慎,因为商业上的风险一般都很难预测得到,谨慎入市,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危机。李嘉诚给自己立下了座右铭:“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这也成了他一生的行动准则。

3.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如是说: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着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如同人生一样,做生意不会一帆风顺,企业家时时刻刻都会面临危机,能在危机之中得以幸存并且可以利用危机获得利益的企业家才是大企业家。李嘉诚也知道在危机面前自己也难以躲过,但是他相信只要把握好时局,不采取盲目的做法,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看到希望,一定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1966年,中国内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并很快波及香港。1967年底,北京发生了“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并触发了香港的“五月风暴”。各种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从而引起了二战后香港第一次较大的移民潮。这个时候,经过1965年的危机的低迷的香港房地产到1966年底开始恢复了一些生机,地价、楼价开始回升。银行经过一年多“休养生息”也逐渐恢复了元气,已有足够的能力重新资助地产业。地产商们又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大干一场,一扫前段日子的晦气。可是这一次移民大潮使得刚刚出现一线曙光的香港地产业,再次转入迷雾笼罩之中。

这次移民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们无不焦头烂额,一筹莫展。拥有数个地盘、物业的李嘉诚也是忧心忡忡,坐立不安。他不得不更加密切的关注时局的动态,他明白他自己的生意离不开时局的变化。他时刻注意听广播、看报纸,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研判,他认为香港“五月风暴”不会持续太久。

基于对时局的分析,李嘉诚毅然做出了“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并且将此看作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他的这个决策当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从宏观上看,世事纷争,乱极则治,否极泰来。

在这一决策下,李嘉诚在整个大势中逆流而行,在整个地产行市都在抛售的时候,他却不动声色地大量吃进。此时,许多移居海外的业主,急于把未脱手的住宅、商店、酒店、厂房贱价卖出去。李嘉诚认为这是拓展的最好时机,于是他把塑胶盈利和物业收入积攒下来,通过各种途径捕捉售房卖地信息。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时期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李嘉诚的行为确实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捏着一把汗;同业的地产商,也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但李嘉诚依然不改初衷,继续逆潮流而行。

同类推荐
  • 如何实现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如何实现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领导者是否有足够的应对能力以处理市场变化及其重新平衡后的新情况。 作者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为视角来阐述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读者答案和实践操作的练习。
  • 华为管理:任正非的12堂管理课

    华为管理:任正非的12堂管理课

    华为,从当年的深圳小厂到如今的商业巨头,任正非是如何做到的?本书从用人、制度、危机、合作、影响力、供应链、方向、成本控制、流程等12个方面,多个角度展现了华为的发展历程,以及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心得,并加入了任正非的部分精彩语录。书中阐述的华为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尤其值得每一个企业家和个人学习、借鉴。
  • 推销员必知的100个故事

    推销员必知的100个故事

    做一个好的推销员什么最重要?答案可能有许多种:知识、技能、技巧、机会等,似乎每一个都不可或缺,但这些也许都不是最正确的。因为成功本身就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你自己。不管你从事我么艰难的工作,只要你全力以赴就能够取得成功。本书从推销员的自身出发,精选了100个简短动人、可读性强、寓意深刻的故事,可帮助广大推销员扬长避短,真正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使推销员充满自信,积极迎接抵消战,最终获得得成功。
  •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在前3本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的研究基础上,收录了基于调研取得的最新雇主品牌研究成果、雇主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热点事件及部分优秀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本书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雇主品牌研究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品牌管理者、营销管理者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由朱勇国、丁雪峰等著。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训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训

    本书可作为财经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训教程,同时,对所有想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来提升其财务分析能力的朋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诸天之人皇

    诸天之人皇

    远古纪元,蛮荒时代,汤谷扶桑有十日横空灼烧大地,寸草不生,沼泽之地有相柳凶兽蛇身九头,食人无数,亦有青丘之山,绥绥白狐,九尾庞庞,东海之滨传闻中龙伯巨人一族钓海为生。这是一个神话与传说并列的时代,这同时也是一个人族多灾多难的时代,苍茫大地,百族共存,强者占据九霄大地,幽冥洞天,弱者兢兢战战,无寸土立足之地;人道薄弱,犹如点点星火,顷刻之间便会覆灭。朕名姜苍,自虚空外界而来,手持天赐重宝,穿梭诸天万界,当带领人族平妖,定水,足食,自强,补天,浴日,开邦,建国,开人道煌煌大世,建万族朗朗乾坤!低仙(北宋年间,狐妖小红娘,待定)中仙,中魔(异界兽医,超神学院,低端洪荒,待定)高仙(遮天,人道至尊,一世之尊,灭运图录,帝霸,仙逆,求魔,待定)
  • 李老西的今天

    李老西的今天

    棋龙在病床上躺了十天,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就悄悄地逃出医院。棋龙跑到离渡春城一百八十里远的三官洞,发现洞中的恐龙蛋还在。棋龙笑了,只要恐龙蛋在,就还有希望。这是他的最大秘密,他还要去贩卖恐龙蛋。他再也不会傻儿吧叽的当街叫卖了,他已经有了经验,再也没有人能逮住他了。棋龙做梦都想有一辆自家的车跑客运,他决心再也不像他父母那样活着。
  • 虚无神宇

    虚无神宇

    家庭破败。小人物偶然一次机会得到他人都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曾想为他招来杀身之祸。为了追寻杀他之人以及杀害亲人的人,一人独自踏上修道之路。路上一直在寻找变强的自然法,一直在暗查那群害得他无家可归的人。最终看破红尘……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末世杀神重生

    末世杀神重生

    他是末世现代人类第一高手、龙城城主庞元贞,重生末世一年前,为了改变人类灭亡的命运,他必须要提前布局,为了现代人类的生存,他必将不惜一切代价!
  • 和傲娇竹马官宣了

    和傲娇竹马官宣了

    【完结宠文】转学第一天,竹马校草竟然当着全校的面强吻了她!还宣布她是他的女朋友!他一路宠她、护她,虐渣渣,掐桃花,就是傲娇的不承认自己喜欢她。直到有一天——【宠文√】【青梅竹马√】【禁止转载与改写√】
  • 逆元辰界

    逆元辰界

    是命运在捉弄还是有人在背后操控?是顺应天意还是逆天改命?一个梦境,一个世界……一层又一层的谜团……请看文昌真君新书《逆元辰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逍遥修仙小神农

    逍遥修仙小神农

    一位落魄的乡野小村民,意外获得修仙秘籍。从此修仙在手,美女我有。修仙我最强,都市我称王。一位乡野小村民的崛起史——
  • 梦回汉时

    梦回汉时

    穿越到东汉,见到周瑜的她,哈喇子都要流到地上……若是在21世纪,周郎不红,天理难容啊。可她也不差,小乔可是妥妥的大美女。这这这,红颜祸水,惹来桃花朵朵开……桥婉儿:我不准你英年早逝!周瑜:……你怎么知道我会英年早逝……她拼尽全力,要让周瑜长命百岁,却发现……逆天改命,要遭雷劈!桥婉儿哭着问天:嘤嘤嘤,我可不可以把他带回21世纪!天:………………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