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2300000014

第14章 长实——长江滚滚向东流(3)

为储备足够的现金,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许诺长实可以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如此,李嘉诚可调动的现金约有4亿港元。这样,李嘉诚已做好了充分的资金准备,使方案的具体实行有了保证。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参加竞投的财团、公司共有30家,创历史最高纪录。它们是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辉白美公司、恒隆地产等。各竞投公司频频与地铁公司接触,都准备好了保密的投标书及附件,在限定期限内交了上去。公开招标为各公司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投标书内容属机密。各公司都知道,在投标中,若过多考虑己方利益,则中标希望微乎其微;若条件过于优惠对方,自己就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因而,各家都对投标内容精心设计,却又秘而不宣。一时,香港媒体上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舆论界自然一致看好置地,因其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面对记者的采访,置地大班纽璧坚,显得高深莫测,只是用自信的口气说:“等着看结果吧。”而结果太让舆论界感到意外,也令置地感到不可思议。1977年4月5日,香港各大报纸纷纷用大幅标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次投标结果:“长实击败置地!”

请看当日《工商日报》对此事的详细报道:

“时值约2.4亿港元,为30个大财团争相竞投的中区地王——旧邮政总局地皮,终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得……

据地下铁路公司透露,主要原因是长江所提交的建议书列举之条件,异常优厚而具有诱惑力,终能脱颖而出,独得与地铁公司经营该地的发展权。

“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已同意,在签订协议时,付给地铁公司一笔现金,并继续交付现金若干次,保证地铁公司无论如何都可以获利。”

“地下铁路公司董事局昨日已经批准协议条款,规限长江实业公司在地铁未来中环站上盖占地2270英尺、建造37层高的商厦与办公室混合的单塔型建筑物一座。

“4月4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和李嘉诚签订了中环站上盖发展物业协议,并决定两天后签订金钟站上盖协议。”

1978年5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开始分层发售,时值地产高潮,用户购楼踊跃,广告见报后8小时内就已全部售完,交易总额5.92亿港元,创下了香港楼价的最高纪录。1978年8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业总值9.8亿港元,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的最好业绩。后来,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这两幢发展物业,总计为长实获得7亿多毛利,纯利近0.7亿港元。

这个盈利水平,实际上低于当时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甚至还可以说是亏损。然而,李嘉诚却由此获得了无法以金钱估量的无形利益——形象和信誉,而这恰恰是李嘉诚参与竞投的主要目的。李嘉诚的“一飞冲天”,向全香港庄严宣布,长实不再只是一家只能在偏僻地方盖房的地产公司。李嘉诚和他的长实从此树立起了一流地产商的形象,也为取得银行的信任、股市的声誉,以及继续在中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的长江实业,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加速了拓展的步伐。

此一举,眼前看是亏了一点,但从长远看,实在是大大地赚了。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眼光。自古高手作战,从不纠缠于一地一时之得失,而以大局为重,以最后之成败论英雄。李嘉诚在这场历史性的大决战中,取胜的秘诀在于:

其一,沉着冷静,保持低调,以麻痹对手的警觉。

其二,知己知彼,吃透置地和地铁公司两方。然后,满足地铁公司之需,一举中标。

其三,李嘉诚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次牵动全香港地产界乃至全香港市民关注的地王大战,改变形象,树立声威。因此并没有太多计较眼前利益。

当时也曾有记者询问李嘉诚与地铁公司合作成功的奥秘,李嘉诚谦虚地说:“奥秘实在谈不上。我想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

经商求利,但不能只为利而采取令人心跳的手段。小商人总会在各方面挖利润,但大商人则是舍小利,求大利。这不是简单的互换原则,而是对获利之道的聪明之举。李嘉诚认为,一个只图小利的人,终究成不了大商人。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些人相信贪利,才能暴富,是的,这些人叫暴发户,而不叫大商人;真正的大商人都是舍小取大的财富巨子,他们敢舍敢收,心态开阔,打造自己的财富天下。

创业感悟:我国古代兵法讲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商战中同样如此,再强大的企业也有它自己的薄弱环节。要明确对方的弱点,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同时坚信自己的优点,从自己的优点上去战胜对方的弱点。这样以弱制强的战役,未免会有损失。如果在商战上损失了眼前的利益,也不应该斤斤计较。高手作战,从不纠缠于一时一地之得失,而以大局成败论英雄。

6.树立形象赢得“财神”

李嘉诚如是说:信誉是不可以用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

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一役,使李嘉诚名声大振,信誉猛增,从而奠定了他与汇丰合作的基础。从此,长江背后有了“财神爷”的依托,李嘉诚这个“香港地王”更快更稳的成长壮大起来了。

说起汇丰,港人无人不晓。香港经济界的人常说:“谁结识了汇丰大班,谁就高攀了财神爷。”汇丰是香港第一大银行,又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庞大的国际性金融集团。汇丰的声誉,还不仅仅限于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更重要的是,它在香港充当了准中央银行的角色,拥有港府特许的发钞权(另一家获此特权的银行是渣打银行),港人使用的港币,几乎全是汇丰银行发行的。在数次银行挤提危机中,汇丰不但未受波及,还扮演了“救市”的“白衣骑士角色。”一个多世纪来,经汇丰扶植而成殷商巨富的人,不计其数。20世纪60年代起,刚入航运界不久的包玉刚,就是靠汇丰银行提供的无限额贷款,而成为闻名于世的一代船王。

汇丰的中文全称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创设于1864年,由英、美、德、丹麦和犹太人的洋行出资组成,次年正式开业,后因各股东意见不合,相继退出,成为一家英资银行。现在的汇丰是一家公众持股在港注册的上市公司,1988年股东为19万人,约占香港人口的3%,是香港所有权最分散的上市公司。汇丰一直奉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原则,其管理权一直操纵在英籍董事长手中。

1974年,汇丰行已购得华人行产权。因华人行位于高楼林立的中环银行区,原来的华人行已年久失修,显得十分破旧矮小,与该地段的摩天大楼极不相称。1976年,汇丰开始拆卸旧华人行,决定清出地基,发展新的出租物业。由于此时正处于地产高潮时期,该物业又处于黄金地段,因此地产商们闻讯后莫不跃跃欲试,除了想在这一物业中分一杯羹,更想藉此搭上与汇丰行的关系。在地铁上盖竞投中一举中标、声名鹊起的李嘉诚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他原以为会经过一番激烈竞争才能取胜,没想到竟然十分顺利地如愿以偿。沈弼在接到李嘉诚的合作意向材料后,当即拍板确定长实为合作伙伴。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那一场并没有给李嘉诚带来多少利润的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一役,在这场战斗中李嘉诚显示出的大智大勇,以及由此带来的声名和信誉,令汇丰现任大班沈弼对这位地产“新人”格外关注,欣赏有加,并产生了合作意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李嘉诚在“虎豹别墅”上的做法。

在香港,有一场景点“虎豹别墅”。虎豹别墅为大名鼎鼎的报业豪门胡氏家族的祖业。胡氏家族,即全球华人无人不晓的“斧标祛风油”的创始者。虎豹别墅,与其说是一座私人花园住宅,倒不如说是一个规模宏伟、饶有特色的公园。这里有巍峨屹立的白塔、红墙碧瓦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波光潋滟的游泳池,崖壁上布满了动物雕塑,还有各种传说中的人物泥塑及假山、山洞、展览馆等,集参观、游乐、购物、休闲为一体。凡到过虎豹别墅的人,它的美丽多姿、富丽堂皇,使众多游人流连忘返交口称赞。因此,它成了香港较为著名的一处旅游胜地。

1977年6月,李嘉诚继地铁中标后,又购入虎豹别墅的部分地皮计15万平方英尺。李嘉诚购得地皮后,在上面兴建了一座大厦。游客们多有非议,纷纷指责大厦与整个别墅风格不统一,破坏了整个布局的统一和美观,影响了原有的人文景观。李嘉诚得知此情后,立即下令停止在那块地皮上继续大兴土木,尽量保留别墅花园原貌。李嘉诚深知,如果不顾公众舆论,一意孤行,就会损害自己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形象,降低自己的信誉。失去公众,就等于失去顾客;失去顾客,就等于自绝财路。

李嘉诚经常这样说:“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占小便宜,否则就没有朋友,我想经商的道理也该是这样。”事实上,占小便宜,就会失掉大的赚头。正因为李嘉诚有“不占小便宜”的思路,因此,他才能从大局着眼,既顾及利益,又重视形象,争取赚那种“漂漂亮亮”的钱,而不赚那种引人非议的“滥钱”、“黑心钱”。

汇丰银行的沈弼通过这一件事更加信赖李嘉诚的为人和经商的气魄。李嘉诚靠的是一贯奉行的“诚实”,以及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自然,他苦心塑造的企业形象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凡此种种,构成了他与汇丰银行合作的基础,也是沈弼格外“钟情”于他的奥秘所在。

李嘉诚就这样轻松地与汇丰银行攀上了关系,业界莫不惊奇李嘉诚“高超的外交手腕”。其实,李嘉诚本是一个言行拘谨、稍嫌内向的人,他绝不像一个能言善辩的外交家,他没有什么高超的外交手段,他靠的是他的诚实和信誉,还有形象。这些都是李嘉诚无价的财富。

李嘉诚十分珍惜香港首席财神爷的青睐。他深深知道,首次与汇丰联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样才能更加稳固业已形成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并保证与汇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汇丰的信任,为日后长实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实与汇丰共同组建了华豪有限公司,着手筹建新华人行物业。李嘉诚不负众望,果然以最快的速度建起了华人行综合商业大厦。

新华人行楼高22层,大厦面积24万平方英尺,外墙用不锈钢和随天气颜色深浅变化的玻璃构成,室内温度、湿度、灯光以及防火设施等,全由电脑控制。整个大厦装饰豪华典雅、融民族风格与现代气息于一炉,气势非凡。整个工程耗资2.5亿港元。一俟建成,大厦写字楼和商业铺位便被抢租一空,盈利丰厚,合作双方皆大欢喜。

1978年4月25日,华豪公司举行隆重的华人行正式启用仪式。汇丰银行大班沈弼出席典礼剪彩并发表讲话,称赞新华人行大厦的“建筑速度及效率不仅在香港,在世界也是惊人的”,并称赞该大厦“不愧为代表本港水平的出色典范”。新华人行被人们视为长江的招牌大厦。李嘉诚的诚实、信誉和气魄,为汇丰银行大为赞赏。经过这次成功的合作,沈弼也与他结为好友。先于新华人行大厦正式启用的3月23日,长江集团总部也迁入其中。从此,长江集团正式立足于银行、大公司林立的中环地区,地位更上一层楼,这为李嘉诚成为香港地王进一步铺平了道路。

李嘉诚与汇丰合作的良好开端,终于发展为李嘉诚期待已久的“蜜月”——后来,汇丰力助长实收购英资洋行,并于1985年邀请李嘉诚担任汇丰的非执行董事。应该说,李嘉诚能有后来的辉煌,汇丰银行功不可没。“财神爷”当然给了李嘉诚巨大的资助。

所谓提高企业形象,绝非财富的简单提高,而是财富与能力、信誉、人际关系等的多向提高。如果将财富形容为房子,那么,能力、信誉、人际关系等就是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坚实,房子才能安然不动;否则,房子越高大,越容易遭殃。

创业感悟: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关键是看能不能树立起企业的形象。这种形象就是能够替消费者着想,诚信为消费者服务。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不可以时时事事计较眼前利益,而应以大局为重,时时注意维持良好的形象,以求得未来更大的收益。有时,良好的形象和良好的信誉,远远胜过千金万银。

7.屋村计划改弦易辙

李嘉诚如是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也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效率为核心,重建企业形象。

为了进一步超越置地,李嘉诚另辟蹊径,制定了屋村计划。这是李嘉诚扬长避短的方法,他把发展重心放在土地资源较丰、地价较廉的地区,大规模兴建大型屋村。后来以量而最终取胜,掀翻置地。

李嘉诚在租楼还是售楼问题上的作法就充分显示了随机应变这一点,即:若手头资金较为宽裕或楼市不景气,楼价偏低时,宜采取稳健策略,只租不售;若急需资金回流,加快建房速度,或楼市景气,楼价被炒高,售楼利润能得到保证时,以售楼为主。

1979年,长实拥有地盘物业面积急速增加到1450万平方英尺。而同期置地只有l300万平方英尺。从1972年长实上市,李嘉诚提出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仅仅7年时间,这个目标就实现了。可谓奇迹。当初对李嘉诚所制定的目标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从心底里佩服他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气魄。但李嘉诚很清醒,置地是中区地产大王,地盘物业皆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而长实在黄金地段的物业寥寥无几。虽然在面积上看来,长实超过了置地,但在物值上依然相差甚远,要完全战胜置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长实虽然在地铁中标,在中区的发展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李嘉诚依然不急于在中区发展,他更看好中区戴九龙尖沙咀以外地界的发展前景。于是他决定独辟蹊径,迂回出击,推出大型屋村计划。大型屋村的优点是:综合能力强,集居住、购物、餐饮、消遣、医疗、保健、教育、交通为一体,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屋村之外,还有相配套的工业大厦及社区服务物业。这种大型屋村适合大众家庭。

李嘉诚推出这一计划,主要是顺应时势,为大众家庭推出的,决定建立卫星市镇。1978年,港府采取半官方的房委会与私营房地产商建房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建成的房分为公共住宅楼宇与商业住宅楼宇两种,前者为公建,廉价出租或售给低收入者;后者为私建,以出售中高收入的家庭为主。一个大型屋村,往往由政府与多个地产商共同开发,屋村周围,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工业大厦及社区服务业。李嘉诚看到了大型屋村的发展机遇。

同类推荐
  •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他们每日操纵着数十亿计的美元。他们的交易速度如此惊人,似乎没人能力阻止他们。他们占据了美国股票市场超过60%的成交量和欧洲股票市场超过40%的成交量。仅仅用了10余年时间,这些新型的投机者就已经完全掌控了金融市场。
  • 战略转型:赢时思变

    战略转型:赢时思变

    作者重点挑出三家有代表性的公司:零售巨头乐购(Tesco)、糖果饮料集团吉百利公司(Cadbury Schweppers)以及英国老牌医疗设备公司施乐辉(Smith & Nephew)。这三家公司不仅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表现出色,并且在改变经营策略和更换高级管理层的同时也保持了出色的业绩。然后,几位作者着手寻访相关过程的目击者,他们采访了三家公司的前管理人员,还通过挖掘公司的档案来寻找种种蛛丝马迹,研究这些公司如何做到这一点,以及他们为什么比类似行业的三家对应企业更为成功。
  • 超级IP: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营销

    超级IP: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营销

    “超级IP”不仅是概念,还是未来,是正发生的现实;“超级IP”的核心不是创意,是“互联网时代创意的跨界整合”;《超级IP: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营销》倡导的是观念转变、思维革命和全新的营销模式,是商业模式的颠覆。超级IP讲的是思维,不是产品。产品是载体,思维是IP。《超级IP: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营销》告诉投资者和创业者,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创意能力足够强,只要学会了这种跨界整合的大IP思维,就能做出自己的超级IP。
  • 7-11连锁业真经

    7-11连锁业真经

    鲜度管理:7-Eleven特别注意产品的新鲜,只要食品一过食用期限,立即从陈列架上撤掉进行丢弃。7-Eleven的重视信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保持畅销品的齐全。7-Eleven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为年轻人,年轻人对电视的商品广告极为敏感且反应迅速,如果店主在广告刊登后,没有进货,那些年人对7-Eleven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因此,适时订货、迅速交货,是7-Eleven奉行的宗旨之一。
  • 责任与忠诚: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第N项修炼

    责任与忠诚:造就优秀企业和员工的第N项修炼

    责任和忠诚,是人的一种品行和美德,责任和忠诚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当中脱颖而出,每一位老板都渴望得到负责、忠诚的员工,老板或者说领导者也应该保持对企业和员工的忠诚,信守责任。这部书和您交流关于责任和忠诚的不同看法,我们都始终相信——责任和忠诚是人性的尊贵,是高尚的品行,是社会的良性纽带,是财富的源泉,是成功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商业精神。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心口难开

    心口难开

    “不可能的。他说过,不会让我找不到他的。永远都不会。”她不可置信,拽起一旁的铁锹,又是一铲子。旁人看着发狂的田芒,都呆若木鸡。这气势,简直要命了。她指挥着另外两个人换了一角,自己下去一锹,站到铲子上,掂了掂,又下来,再感觉一下。“呀。”田芒感觉到什么,忙抽出铲子,蹲在地上,下手猛挖。殷里丁的头先露了出来,他似乎还有知觉,被刚刚轻轻一铲,顿时吃痛,旁边的石头险些就压住自己。
  • 成就好男人

    成就好男人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结交的“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人生得一知己足焉。虽然友情是珍贵的,但为交友而交友,良莠不分,则是危险的。“交不信,非吾友也”。莎士比亚说:“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结交贵乎谨始。”酒肉朋友不可交,有福可以同享、有难不可以同当的人不可交,当面好话说尽、转眼又损别人的人不可交,恶毒之人不可交,谄媚势利小人不可交,不正派的人不可交……要知道战国时代孙膑因为交友不慎,差点被恶友庞涓所害,这种例子太多了。最亲近的是朋友,若朋友反目,最恶毒的也是朋友。
  • 斗罗大陆之武魂制服

    斗罗大陆之武魂制服

    一个少年突然穿越斗罗大陆世界变成一个女孩,出生的村长和唐三一样,和唐三一起觉醒武魂,但是意外的发现自己的武魂是最没有攻击性的武魂之一,衣服或者说校服衣裙更加明白,先天魂力觉醒只有二级,在这个大陆上实力为尊的天下,最合适她的就是衣服的贩卖,但是她不甘心,她带着自己没有魂力的双胞胎妹妹不断前进,她决定走出和任何人不一样的道路,同样都是穿越者,她绝对不会立刻就像唐三这个穿越者投降,不就是衣服吗?你蓝银草都可以开发到神级,我就不相信我办不到,看看谁先站在这个世界的顶峰吧!唐三。
  • 酒馆里的九

    酒馆里的九

    法术/美食/成长北宋年间一位姑娘名为小九,离开家乡寻找母亲,在岳阳酒楼里当个店小二。一把银刀,一间旧书店,一个蓝衣少年,一次次遇见将她推向一个神奇的法术世界。讲述一个拜师学艺,点迷津,破封印,处江湖之远,看清风云万变,自我成长的故事。
  • 本宫要休夫君

    本宫要休夫君

    世上女子都向往宫廷的荣宠与权贵,只有她明白那红砖绿瓦下的凄凉与悲伤。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却无端卷入皇室纷争的漩涡中,成了天下人口中的红颜祸水。两朝皇妃,帝王江山,终究不是她想要的……
  • 第五人格之虚实分裂

    第五人格之虚实分裂

    每个人都有五个以上的人格,但是每个人第五个人格必定是个恶念人格,然而耶瑟的人格数量为零。神与撒旦眼中的异类,世界的异端。虚与实,生与死,乐与悲,光与暗,爱与恨……一个个都化为一个问题。不过很可惜,这个问题无解!
  • 我这该削的能力

    我这该削的能力

    穿越到新世界后,林乞面临一个问题。生命如何才能处于生与死的状态?植物算生命吗?十几株化血草被他连根拔起...小蚂蚁算生命吧?整个窝的蚂蚁被他一只只的用来做实验.....
  • 空间小农女:少侠江湖见

    空间小农女:少侠江湖见

    “你是玉,人家也是玉,你咋不能给老娘一个空间呢,你…….吧啦吧啦一顿”林雨绯受到各种空间文的荼毒,某日被领导训斥后回到家里,把脖子上的玉坠解下来,手指着某玉第N次抱怨。某玉终于受不了林雨绯的聒噪,玉坠光一闪,林雨绯就房间内消失了。醒来后,林雨绯发现自己到了一个架空的朝代,看着家徒四壁,破烂的衣衫,什么鬼?怎么是个种田的人设,我要的空间,不是穿越啊……还好拐到腹黑大少爷陪我种种田田,秀秀恩爱,虐虐渣,日子倒也过的舒心。靳言:“宝贝,不对你好点,你哪有心思虐渣。”某绯:”…….”(宠文,一对一)
  • 二部僧授戒仪式

    二部僧授戒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