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2700000002

第2章 皇帝的家事(2)

其实,年羹尧跋扈不臣的事情,虽说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但我真的怀疑,当年的年羹尧是不是真的犯了那么些不法甚至意欲谋反的罪。得宠大发了,骄横一点肯定是有的,大家羡慕嫉妒恨久矣,皇帝恩宠一衰,墙倒众人推,什么罪过也就都有了。一代一代,都这么过来的,清朝也不会例外。伴君如伴虎,跟皇帝老儿论交情,是最不靠谱的事儿。一旦皇帝感情变了,别说翻脸,就是稍微有点不高兴,那么旁边等着使坏的主儿,不知道会有多少,就算你是金刚不坏之身,也扛不住。

只是,年大将军小命归西,事情还没完。在抄查年羹尧物件的时候,查出来好些当日一些文人写给年羹尧的诗。其中江南才子钱名世的一首有云:“分陕旌旗周召伯,纵天鼓角汉将军。”是说年羹尧堪比西周的召公,汉朝的卫青霍去病。马屁拍得是有点过,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写诗嘛,怎么能不往大了忽悠?可是,这首诗却惹得雍正皇帝龙颜大怒,马上下令撤了钱才子的职,赶回老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更奇的是,这还没完,皇帝还下令让群臣一起写诗批判钱名世,所有的大批判诗,归拢到一起,由皇帝亲自判定高下等级,分出一、二、三等,出了一本御制诗集,名日“御制钱名世”,印得特别精美,发给群臣,令他们传诵。其中第一名的诗有句:“名世竞同名世罪,亮工不减亮工奸。”是说钱名世的罪,跟当年犯了著名文字狱的戴名世一样,同时也跟年羹尧一样的奸恶(两人都字亮工),扯淡扯得好生工整。当年参加大批判的朝臣都是八股高手,作律诗没有问题,但这样的批判文字,怎么好得了?有这样一首用名字对仗对得很工整的,也真该得第一名。从这一点上论,雍正搞思想大批判,还真是别出心裁。“文革”的时候,大批判的大字报漫天都是,但从中央文革到各地的红卫兵造反司令部,谁也没想起这种招数,评一评大字报的高下,排个等级。单论大批判这事,也有个雅俗之分。

只是,年大将军声名赫赫之时,跟文人们诗酒唱和,诗人们吟诗拍拍大将军的马屁,属于情理之中的事。吃了大将军的,难不成让人当场开骂吗?诗人们怎么会知道你皇帝这么喜欢的人,日后居然成了你的怨敌?许你皇帝感年羹尧的恩,怎么可以不让文人拍年大将军的马屁?可是,跟皇帝哪儿说理去?雍正不仅发动和领导了对钱名世的大批判,而且还亲笔写了“名教罪人”四个大字,制成匾,赐给钱才子,让他挂在自家门上。

就这样,江南的钱大才子,成了御制大批判受害的第一人。摊上这样有个性的皇帝,真够倒霉的。

羞涩的帝王

中国这块土地上,盛产皇帝。皇帝虽然多,但出色的人物却少。一个朝代排班下来,没几个像样的,稍微有点亮色,马上就会被记录下来,放大开去。比如,那个被吹得了不得的康熙皇帝,被说成是文武全才,精通天文地理,还懂音乐,会弹钢琴。其实,他的全部音乐才能,仅仅是一次用手指在琴上比划了一下而已。

更多的皇帝,基本上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确切地说,是长于妇人和宦官之手。即使早早安排了老师,皇子面前,也不敢施展,能教点什么?教成什么样子?天才知道。从小到大,不仅高墙深院,而且见的人不是女人,就是缺关键零件的男人,如此成长环境,能长成何等人物,不问可知。所以,好些帝王,都有一个通病,一方面自负,一方面自闭,对人世间的事儿,不甚了了,也不大乐意见人。

明朝的皇帝这方面的毛病最明显,明成祖朱棣以下,多半的皇帝,都喜欢把自己关在深宫里,日日和太监宫女厮混。即便是内阁阁老们,想见皇帝一面,也难于上青天。好不容易出来一次,跪倒在下面的臣子还没等看清楚皇帝长什么模样,人家就喊声退朝,让你下了。皇权政治,皇帝不用出面讲话、发表演说,所有该说的都用书面形式。按道理,皇帝会不会讲话,问题不大,只要会坐那张椅子,会点头、摇头,就可以做皇帝的。但是,连自己的臣子都不乐意见,或者不敢见,还是有点过分。

当然,清朝的皇帝没这么过分。不管贤与不贤,都敢见臣子,不仅敢成群地见,还敢单个地见。见面时,也能说几句整个的话,尽管如此,能够大大方方地见外国人的皇帝也不多,也就康熙和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都足够羞涩,不管外国人怎么要求接见,都缘铿一面。要见,也只能随班按进贡外使之礼,在大殿之下,遥遥地看上一眼。咸丰时英法联军之所以打上北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咸丰皇帝不肯跟洋人建立“外交关系”,让外国公使驻在北京。最后虽然屈服了,却一直躲在热河养病,直到把自己养死。

接茬当家的西太后,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毕竟跟过她爹外出做官,见过世面。所以,清朝第一次外国公使觐见皇帝,是在同治朝,她垂帘的时候。不过,这样的觐见,只是礼仪性的,真正的中外交涉,还是由总理衙门的大臣们跟外国公使折腾开始的。当年总理衙门的人个个好脾气,不管洋人是和颜悦色还是咆哮大怒,他们都一样按部就班,以礼相待,果酒相迎。一直到庚子拳乱结束,西太后跑了又回来,总理衙门改了外务部,都是如此。顶多西太后拉几个外国公使夫人去颐和园玩玩,搞点夫人外交。真正的交涉,还是衙门里,不是在皇宫。毕竟,当时中国的领导人,还没有自己办外交的本事,更没这个习惯。不知道出访,也不知道接见来访的外国政要(干脆就不让人来)。

1908年底,西太后和光绪皇帝在不到二十小时内先后死去,接班人是三岁的小皇帝溥仪,小皇帝的父亲二十五岁的醇亲王载沣做摄政王,成为实际上的当家人。这个时候,已经去美国访问的外务部侍郎唐绍仪发来消息,说是跟美国人已经谈好,准备两国互相升格,双方使馆从公使级升为大使级。当年西方列强虽然刻意要跟清朝“建交”,但骨子里还是看不起中国,所以后来的使节都是公使级的。现在的国与国的外交使节,已经没有公使级的了,除非大使因事不在,由公使级人员暂时代理。但是,在那个时代,西方列强对于中国、日本这样的弱国,都只派公使。显然,此时美国肯平等待我,不管其动机如何,都是件好事,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但是,由于此事是由袁世凯主持的,而摄政王载沣,对于袁世凯这样的汉臣“把持”朝政,早就有看法,进而对于同光中兴以来,朝野汉重满轻的局面,大为忧虑。早就暗下决心,一朝大权在手,就要收权的。所以,即使是好事,他也疑虑重重,闻报后,要外务部和陆军部解释一下,一旦两国关系升格为大使级,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很快,在查阅了国际法和相关资料之后,在两个部门的汇报中,有这样一条,说是升格之后,如果大使跟外交部门交涉感到不满时,可以直接要求见一国的元首直接交涉。

其实,就当时的中美关系而言,这样的情况,只能是例外,很少发生的。所以,此事经过有关部门加注之后,当时主管外交的军机大臣袁世凯仍然极力主张要办。加上摄政王刚刚当家,此前不过是军机处一个学习上行走,而就军机处而言,袁世凯已经是前辈了。所以,说话也不太客气,断然没有往日见西太后那么恭顺。况且,他也实在不明白,为何这样的好事,摄政王就是不肯,而且说不出理由来。争执之下,看上去一向脾气不错的摄政王发了雷霆之怒,居然将桌案推翻。此时的袁世凯方才明白,人家这个时候已经是代理君主,跟他有君臣之分。君主掀了桌子,非同小可。震惊之下,袁世凯居然手足无措,腿都软了,一瘸一拐地退了下去。摄政王载沣余怒未消,尽管同为军机大臣的庆亲王奕劻和张之洞拼命地为袁世凯缓颊,还是不行。随即,一瘸一拐下去的袁世凯,被以足疾为由,开缺回家调理养病去也。其实,袁世凯的脚并没有毛病。

后来,朝中有传说,载沣此举,是为了给他哥哥报仇才这样拿袁世凯开刀的。还有的说是原来是要杀袁世凯的头的,经过庆亲王奕劻的力争,才改了开缺免职。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根据。其实光绪是否真的记恨袁世凯,就不好说。当年戊戌的事,要怪也得怪谭嗣同的鲁莽,不能怪袁世凯的所谓告密。这种传说,其实不过是一种事后的解释,在当时如果就有这样的传说,袁世凯无论如何都会事先防范的。载沣的确不喜欢袁世凯,但主要是因为袁世凯手中的权势,他要的只是权势的转移,从汉人手里把权拿过来。袁世凯被赶走,但跟袁世凯关系密切的奕劻却纹丝不动,依旧做他的首席军机,只因为他是满人亲贵。但尽管如此,驱赶袁世凯之事做得这样的快,这样的突然,还是跟此项外交事宜有关。摄政王载沣,虽然此前出过一次国,1903年去德国做过赔罪使臣,见过德国皇帝的,让德国人折腾得不轻。此番屈辱的经历,看来没有增加他跟洋人打交道的胆识,反而让他更羞于见洋人。跟美国外交关系升格,人家的大使可以直接见国家元首,也就是见他,这件事让他浑身不自在。可以理解,一个从没有过这样经历的代理元首,心情是如何的忐忑。虽然仅仅是王爷,但跟皇子一样,从小也是长在深宫里,见的都是太监和女人,虽然自负,但却羞涩。当场议论时,自己不满,面对袁世凯的侃侃而谈,却讲不出道理,于是只好掀桌子了。

满人好面子,王公贵族就更好面子。跟外国人打交道,在人们传说中,对方恰恰不讲面子,有话直说。一场场的外交交涉,总是外国人让中国人面子上下不来台。一来二去,形成了刻板印象,满人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几乎个个不乐意见洋人,跟洋人打交道。在这样的情形下,摄政王载沣怎么可能把自己放到直接和洋人交涉的情景中去?尽管在外国人,甚至袁世凯和唐绍仪看来,这不过是外交惯例,国与国之间的寻常事,但是,对于载沣,却是一种难堪到极点的尴尬事。

虽然一直以来就安心想去掉袁世凯,但却办得如此仓促,而且选择了这样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说不出道理的借口,实际上也没法明讲的借口。这样赶走袁世凯,实在是难以服人。诏令一下,除了袁世凯的政敌,没有什么人感到满意,连一向对袁世凯不太感冒的张之洞都觉得不妥。当时的学部侍郎严修,还公开表示抗议。各地立宪派和实力派,对此更是忧心忡忡,发起立宪请愿,其实就是这种忧心的一种表现。毕竟,想要开掉袁世凯这样的重臣,即使在西太后在世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的,没有这样的借口,只能说明朝廷自己乱了章法。

袁世凯被赶走了,但他的势力其实还在。做事如此鲁莽灭裂的满人亲贵,一时半会儿,没法收拾人心,彻底消除袁世凯的潜势力。换上的满人不中用,换上的汉人也不卖力,掺沙子掺到北洋六镇里的士官生还有叛逆危险。不用说,正是这种蛮不讲理的罢黜,埋下了日后袁世凯再出山最终出卖朝廷的隐患。

皇帝的膝盖

有人说,人有膝盖,就是为了下跪用的。这话让鲁迅先生很是愤愤,曾经大加讥讽。不过,在中国的古代,人活在世上,就是得经常性地下跪,跪父母、跪长辈、跪老师、跪官长、跪皇帝,反正碰上地位比你高的人,差不多都得跪。有点大事儿,比如祭祀、丧礼、朝廷典礼,就更得跪。丧礼上的孝子,要对每个前来祭奠的人下跪磕头,如果来的人多,膝盖和额头都要经受严重考验,考验不过去的,顺便跟已逝的亲人走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每年春节,臣子们参加皇帝的大朝会,会上赐宴,那顿饭实际上是没法子吃的,一会儿磕头,两会儿磕头,还要时刻注意不能失仪,头磕完了,仪式也结束了,如果自己不垫补点,专等着皇帝的饭,早饿得发昏了。

由此看来,彼时人生在世,无论地位多高、出身多高贵,都得经常下跪。但是皇帝呢?皇帝贵为天子,按理说人世间没有比他地位高的人了,他的膝盖也是用来下跪的吗?天下至尊的人,当然也有要跪的地方,祭天、祭祖都要跪,像清朝的皇帝,祭孔的时候居然也跪了,但这种时候能有多少呢?不消说,皇帝如果父母在世,当然也需要跪,不过,昏定晨省都是三礼上的说法,在现实生活中没多少人真的这样操练,皇帝自然也不例外。孝道都是拿来说别人的,弄到自己头上,就得两说。一般来讲,做了皇帝,老子多半已经翘了,老子没翘,做太上皇的情形,非常之少。没了老子,剩下一个娘,问题要简单得多。唐代武则天之前,论孝道,孝顺爹娘还是有分别的,对娘理论上可以马虎一点。虽然说太后专权的事时有所闻,但细论起来,其实还是太后不专权的时候多。因为凡是女主当家之时,史书上就格外留心,浓墨重彩,所以人们印象里,好像只要是太后,都要在政治上插一手。其实不是,多数的太后都不问政事。所以,皇帝的确不需要跪什么人。人生五达尊——天、地、君、亲、师,皇帝需要跪的,也就是天和地,加上祖宗牌位,老师不用跪,老子多半已经翘了,合并到祖宗一起跪就好,娘老子如果在,下跪也是偶尔的事儿。做皇帝虽然也是一个肩膀扛脑袋,也有两个膝盖,但硬是跟常人不一样。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有些皇帝不但需要经常下跪,而且可能比一般人跪得还多,晚清的光绪皇帝载湉就是一个。载湉是咸丰皇帝的同父异母弟醇亲王奕譞第二个儿子,由于长子夭折,载湉就是长子。载湉的母亲,是西太后的亲妹妹,醇亲王的福晋。由于载湉跟同治皇帝载淳是堂兄弟,按道理,同治死后,即使没有后代,也应该在溥字辈的皇室近支中找一个继承帝位,过继给同治做儿子即可。但是这样一来,当家的太后叶赫那拉氏就成了太皇太后,伸手干政,离得未免太远。所以,西太后力主找载湉,让载湉当她的继子,接茬做皇帝,自己接着过太后的瘾。满朝文武慑于老太婆的淫威,没有敢说话的,只有一个死心眼的御史吴可读,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尸谏了一下,也无济于事,大局遂定。

同类推荐
  • 唐时月

    唐时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地球上一个由讲英语的人口构成的宠大帝国——包括了不列颠、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强国——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而渐渐形成;它们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史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本套书旨在帮助青少年轻松了解中国历史,选材上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兼有一些充满话题点的趣味历史;叙述上简单生动,让青少年有兴趣阅读;内容与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结合,是不错的历史辅助读物。本书为两汉卷,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引领读青少年者走进历史现场,亲历汉王朝四百年的沧桑历程,再现汉王朝的风风雨雨。书中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不仅为青少年读者还原历史的真实与人物的生动,呈现一幅鲜活的两汉画面,还引领青少年多方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学习相关知识,从中受到启迪。趣看两汉:一代暴君秦始皇功在千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咎由自取?官三代汉武帝败家?汉朝女人专权,都是“明君”?
热门推荐
  • 流浪蜀山

    流浪蜀山

    灵魂逆旅,穿越梦幻。历经生死,流浪蜀山。返回家乡,参透机关。马湘后来对门下说,天下修士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就仙佛的,一种只能称之为其他修士。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地球篇)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创造和养育了众多生命的伟大母亲。然而,作为高等灵长类生物,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人类至今已经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解释许许多多地球上的谜团。
  • 魔幻图书馆

    魔幻图书馆

    旭日中学的旧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学校的校规里写着:“本校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第二图书馆。”该校规也适用于学校的老师。其实整个学校只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三人进过旧图书馆。可是,有天晚上,历晓天却亲眼目睹有人敲响了旧图书馆的大门,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名叫贝乐的男孩,是为了寻找6年前失踪的父母才冒险闯入图书馆的。那么,贝乐的父母到底在不在图书馆里呢?他们是生是死?他们的失踪跟旭日中学又有什么关系?
  • 起锚者,乌鸦信徒

    起锚者,乌鸦信徒

    这是晏洛就职【起锚者】工作室的履历表:——————姓名:晏洛代号:乌鸦信徒(由内部决定)实际战斗经验:不满半天虚拟游戏“战斗”经验:两年+工作目标:为【前线】寻回老职工/招募新成员其它:未成品【皮雷特-乌鸦信徒-提克斯】枪械选定的主人特征:通常情况之下,他与正常智慧生命体待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得非常沉默批复——“同意!”
  • 驭灵神后

    驭灵神后

    诞生在七月半这一天的我,被视为不祥,母因我而死,父惧弃,我还来不及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就被无情的抛弃,险境横生,阴邪大黑蛇将我卷入一古老的地洞中,未曾想这竟是一个千年古墓,我的到来,似乎唤醒了沉睡了上千年的灵魂,至此,我竟被一个神秘的千年美男父亲养育成人。长大后,外出历练,发现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想要成龙的大蛟龙,深海的美人鱼,各种奇形怪状的恶鬼凶灵,好刺激,好危险。逆天神魔体,阴阳眼,收灵宠,降神兽,我不得已与药神融为一体,在不平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尽头。什么?你问谁最宠我?这个我得想想......
  • 笙岚醉

    笙岚醉

    一声阿笙,一声阿姐,一场算计,一场报复,让两人结下缘分,这场报复中,连玉兰她本人都不知道,她会失算,但是,这场算计中,操纵者是她,但局中人是沐笙,沐笙也没想过,她会在报复中找到曾经的自己,找到迷失已久的心,她不知不觉爱上了温寒,但,命运注定会将二人分开,在这场算计中,谁胜,谁负,谁丢了心,谁又寻回了本心,阴谋中生长,一切不过就是早已编制好的美梦罢了温上玉公子,寒若笙之女这或许便是描绘两人最好的话语吧
  • 乱世医凰

    乱世医凰

    一句话:腹黑王爷扮猪吃老虎,将老丞相家的小白兔和整个大盛江山都不动声色地摘下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文艺向:——孤王有疾,卿为药引。她是医学奇才,继承师父之志,此生惟愿治病救人。他是野心家,多年伪装,他已布好局,手执各色棋子,只待时机一到,他便能一举夺回属于他的皇位。……初见时,她是朝中清贵独女,而他只是个落魄无势的皇子。再见时,她便轻易捕获了他的真心。从此,如画江山,与卿携手共赏;红尘十里,伴君一世同行。
  • 聪明女人情绪操控术

    聪明女人情绪操控术

    情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情绪的好坏,关系到女人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职场发展。因此,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每个女性一生中都必须学习的重要一课。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不让自己永远处于不良情绪的包围之中,要懂得给心情换“跑道”。掌控和调节我们的情绪,能使女性愉快和轻松地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 所有瞬间都是你

    所有瞬间都是你

    为了家族利益,林粤和叶慎安结婚了。他们一个是百分百优秀的酒店总经理,一个是纨绔蠢萌的等闲公子哥。婚礼当天,新郎迟到。婚后第一天,新娘留下一纸便条,不知所终!因为莫名其妙的“绿帽危机”,叶慎安远赴巴黎追妻,终于化解了重重乌龙,和林粤开启了蜜月时光,却因为一个突然闯入视线的女孩的背影,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原来在轻狂的年少时光,林粤已埋下了关于叶慎安的秘密……两人回国后,世悦酒店的经营不断遭遇挑战和危机,前男友陈伟廉回到林粤身边深情守候,叶慎安的追妻套路只得再度甜蜜升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