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100000045

第45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冷战后三角关系的变化(1989-1999)(11)

从美国方面来讲,美国的对日战略经历了一个反复过程。布什政府开始比较重视美日关系。1990年6月,布什与海部首相就《日美安全条约》修订30周年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在今后日美两国寻求世界中的伙伴关系的过程中,《日美安全条约》将继续成为确保两国的自由与安全、促进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表明美国也同样要坚持日美同盟。海湾战争对日美关系造成巨大冲击。日本因受和平宪法制约不能向海外派兵,而最初只对多国部队提供了10亿美元的资金合作。这引起美国的不满。一些人说日本只是“纸上盟国”;舆论调查也显示美国人对日本的信任感在急剧下降;布什总统的访日行程也一拖再拖。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反美情绪也在高涨。一些专家惊呼,如果日美关系继续恶化,有可能爆发日美间的全面经济战争,甚至解散日美同盟。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首先做出了姿态,决定向多国部队追加9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海部首相也在日本“地方选举”正在高潮之时匆忙访美,以修复日美关系。在这次访问中,美日两国首脑通过会谈,建立了所谓“乔治—海部”关系,确认了日美“全球性合作关系”。1992年初,布什总统回访了日本,与宫泽首相举行了会谈,双方发表了《有关日美全球伙伴关系的东京宣言》和《全球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两国确认,在冷战后时代,日美同盟关系仍需坚持下去,这是“日美全球伙伴关系”的基础。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在经贸关系上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一度使美日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与此同时,“日本威胁论”在美国影响增大,认为日本公司侵蚀美国市场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日本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是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威胁,对这种威胁,美国应像对付苏联共产主义一样进行“遏制”。“日本威胁论”对克林顿政府的对日政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以至于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德在1994年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认为,美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已趋于全面紧张,日美战略同盟已面临“岌岌可危”的地步。然而正是这种状况促使美国重新考虑对日战略。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促使“日本威胁论”逐渐消退,比如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美国产业复苏,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中国威胁论”的出现。1993年,美国发表了由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及部长助理约瑟夫·奈参加的阿斯彭战略小组的报告,题为《扼制日本:美国对日本作为全球大国崛起的战略》。报告提出:美国必须制定新的对日战略,这一战略应包括四个要素:必须以明确的美国国家利益概念为基础,但在执行时必须考虑到美日两国的共同利益;必须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结合起来;必须从国内和国际的机构上表现出来,以使对日战略长期存在下去;必须植根于长远战略,只能是对付国际新秩序挑战和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1995年,美国发表了在约瑟夫·奈主持下完成的《美国对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战略》报告,针对日本提出:对美国来说,“没有比美日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无论是对美国的太平洋安全政策,还是对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而言,美日关系都是根本性的;美日同盟是美国亚洲安全政策的基石。对日本来说,这份报告的出台表明美国需要日美同盟体制的意向已十分明确。美国坚持日美同盟的意图是:继续把日美安保体制作为其亚太安全的基础;继续在日本保持军事存在,利用其制约中国、控制日本、维护亚太的安全利益;分享和控制日本的尖端技术;促使日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人员、物质、资金的支援,以维护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虽然日本政府仍然坚持日美同盟,但是毕竟冷战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美同盟原有的基础已经丧失,所以必须对日美安保体制进行重新定义。1996年4月17日,两国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提出日美安保体制的“新定义”;1997年9月23日,两国又公布《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规定了日美安保体制的实施细则。新的日美安保体制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变化。首先是安保体制的地理范围扩大。原来的安保体制只包括日本本土和远东地区,而现在则正式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此外,双方还确认,日美安保体制也是构筑两国在解决全球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基础。其次,日本在双方军事合作中的作用范围加大、程度加深。原来的安保体制规定,日美军事合作的范围主要是维护日本的安全和远东的和平与安全。而新的安保体制则用一个“周边地区”的概念取代了“远东”的概念。日本政府在解释“周边地区”的具体范围时虽未作正面的回答,但根据日本近年出版的《防卫白皮书》,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政府所理解的“周边地区”是指原苏联的远东地区、太平洋地区、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以及印度。在军事合作程度方面,新体制决定:在军事技术领域推进对导弹防卫的研究;在后勤保障领域互相提供后勤、物资、劳务方面的合作;在发生作战行动时日本向美国提供扫雷和海上封锁等合作。再次,日美两国将新体制明确地直接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以及国际救援行动联系起来。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的战略意图,即以日美同盟为核心,以联合国为舞台,争取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美国战略意图,即让日本在联合国维持和平、救援行动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充分利用日本的力量来为自己的全球战略服务。

日美新安保体制出台后,引起了亚太地区各国的极大关注和批评。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日美同盟这一冷战的遗产本应消失,然而日美两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但未解除同盟关系,反而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将矛头指向更多的亚洲国家,这完全是冷战思维的反映,也是美国要搞全球霸权主义和日本要搞地区霸权主义的反映。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正当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冷战的遗产——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1999年4月27日和5月24日,日本众、参两院分别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即周边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和日美相互提供物资和劳务协定)。小渊惠三首相在众议院通过法案后在国会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希望此法案的通过能使日美同盟的纽带更紧,更有效地发挥日美安全保障的作用。”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报》批评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是战争法案。认为日本基于该指针对美军提供援助是违反宪法的战争行为;会给亚太地区带来军事紧张和武力冲突的危险;将为参与美国的先发制人的攻击战略开辟道路。联系北约新战略和科索沃危机,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日美同盟就是一个亚太地区的“小北约”。正如日本《赤旗报》1999年5月13日社论所指出的:北约空袭南联盟是“周边事态的欧洲版”。

§§§第四节面向新世纪: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70年代形成的中美日三角关系是在共同对抗苏联威胁的情况下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冷战结束虽然使三角关系原有的基础丧失,并且三角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但这个三角关系并未发生质的变化,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存在下来。三角关系原有主要特征也依然存在。

首先是互补性。中美、中日、美日三边关系相互影响、制约、促进,构成互补性的、可以良性互动的三角关系。这种三角关系不同于中美尖锐对峙状态下的三角关系,也不同于1949年以前的中美日三角关系,更不同于冷战期间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后几种三角关系,或者是某两方与第三方处于尖锐对抗状态,或者是某一方处于不完全独立的状态。在新三角关系中,三国之间不存在敌对关系,也不存在某一国处于完全被动、受制于其它两国的状况。三国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和分歧,甚至美国曾一度将中国和日本看成其未来的潜在对手而试图加以遏制,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总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三角互动、互补。从1972年中美缓和、中日建交到1978年中日缔约、中美建交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中美缓和虽然对日本形成“冲击”,但并未恶化美日关系,而是使美日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在尼克松为访华做准备的同时,美日于1972年1月就归还冲绳施政权问题达成协议;以后,1973年,在日本做出让步的前提下,美日贸易磨擦也得到缓解,为此,尼克松再次将日本称为“平等的伙伴”。中日缔约更是在美国的鼓励、支持下实现的。中日、中美关系的发展使中国政府改变了对美日关系的态度。邓小平在1978年10月下旬访日期间,表示认可日美安全条约,并强调维持它的重要性,还强调日本需要加强自身防卫能力。这与70年代前中国政府对美日安全条约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进入90年代后,日本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解除对中国的制裁,从而牵制了美国的对华制裁政策,进而推动美国解除对华制裁。中日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美关系。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美前夕,桥本首相访问了中国,而桥本的访华又对江泽民访美成功起了推动作用。

其次,中美关系是三角关系中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从新三角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在三角形中是影响全局的关键的一条边。每当中美关系有重大进展时,中日关系就相应发展,美日关系也比较健康、和谐;而当中美关系停滞或出现波折时,中日关系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如1974—1977年这段时间。这一特征在冷战后表现得也比较明显。进入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不时出现危机,中日关系也不和谐;1997年江泽民访美,中美关系出现新局面,在此前后,中日之间也实现了首脑互访,关系有了改善。实践证明,三角关系稳定与否,朝什么方向发展,关键在于中美关系如何。

同类推荐
  • 重塑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

    重塑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

    近年来,在我国具有“小政府”之称的政务服务中心发展迅猛,由集中审批、集约办理再到集成服务的发展历程,是对传统官僚体制及其观念习惯的深刻变革。本书基于丰厚的实践基础,勾勒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逻辑脉络,揭示了政务服务中心发展的基因密码,阐述了它的存在价值、未来走向和生命力等问题,填补了公共管理的学科空白,是我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百科全书。
  •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本书分为四个专题: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对《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目的、特点、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宪法资源在两岸关系中的运用,并对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进行论述;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法律机制的构建方法和主要内容,提出并论证“两岸法制”的概念,并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两岸交往机制、行政机关合作机制、海洋权益保障、投资权益保障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海峡两岸和平协议研究,研究和平协议的性质、基本原则和主体等关键问题,和平协议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研究。
  •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中情局绝密档案之希特勒性格分析报告

    希特勒无疑是20世纪最为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出身草根,却从列伍小兵,一跃成为帝国统帅,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纵使往日君临天下的帝王也无法比拟。他对“臣下”颐指气使,唯我独尊,同时又草菅人命,以致整个欧洲流血千里。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绝世”演讲天赋,居然能“忽悠”千百万的德国民众狂热不已,将其看成帝国振兴的人选。希特勒是什么样的人,希特勒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从这份中情局专门提交给美国决策高层的秘密报告中,读者将能获得彻底的了解。
  •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译文经典)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新理念:五大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作者作为智库专家,主要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进行专题研究。
热门推荐
  • 生死金

    生死金

    不知何时,网络上出现了一家神秘的网站——生死金,网站上声称只要有人先支付100万元,然后在网站上写上一个人的名字和具体信息,就可以在24小时的时间里帮你杀了他。由于要先支付100万元,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恶作剧或是一个骗局。富二代景伦在大学的宿舍里闲来无事,在女友金玲玲的怂恿下,真的支付了100万元,写上了一个女友死敌邱蓉的名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邱蓉这个名字赫然出现在了网站首页,而名字后出现了24小时的倒计时,倒计时后写着个“生”字,和一个加号,规则是如果有人再加注100万元,那么这个人就将被豁免死刑。一场金钱和生命的交易就此拉开了序幕,名字被写在生死金网站上的人是否还有生还的可能?生死金幕后之人到底是谁?真相让所有人骇人难解!
  • 午夜撞见爱伦·坡(爱伦·坡悬疑惊悚小说集)

    午夜撞见爱伦·坡(爱伦·坡悬疑惊悚小说集)

    本书精选编译了爱伦·坡的惊悚悬疑短篇小说,旨在为爱伦·坡的文学爱好者和喜好惊悚推理小说的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读本。因为爱伦·坡的行文风格独特,文字描写细腻繁复,为求准确传达作品内涵,故在编译过程中,我们酌情参考了一些前辈翻译作家的版本,谨此表示感谢。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灵陆异世界

    灵陆异世界

    少年们们紧闭双目.神色凝重,像是在等待着神灵的降临,长长的黑发根部用丝布扎起,发尾部跟随丝丝淡蓝色灵气飘荡起来,犹如谭水中的波纹四处飞散,天使瀑布的流水让位于瀑布底下的潭水不停晃动,一丝丝淡蓝色灵气也随着晃动时从潭水中挣扎的钻出来,并进入附近少年的气流只内。
  • 雨落xx

    雨落xx

    顾扬在给江欣雨辅导作业时一眼喜欢上了嘟着嘴写作业的江欣雨,便开启了羞涩的追妻之路……“她雪白的皮肤,乌黑的头发,令人充满了保护欲。”他本以为别人看不出来自己喜欢谁,却没想到乔珞还是一看破了他:“你……你喜欢不会江欣雨吧?!”
  • 嫁女

    嫁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观林诗话

    观林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疯爷傻妃闹翻天

    疯爷傻妃闹翻天

    现代特工千羽寒在一次暗杀行动中饮弹身亡,醒来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同名同姓的傻女千羽寒身上。千羽寒人虽傻,出身却好,父亲是骠骑大将军,母亲是皇上嫡亲长姐,她是骠骑大将军府的嫡长女,还与当今太子指腹为婚。因此,她遭到府中庶妹的多次迫害,就连太子也嫌弃她是傻子,生死关头弃她而去。这也就罢了,还被人设计嫁与西凤国的疯癫王爷奕绝。据说,无忧王爷药石无灵,颠狂起来,就挖人的眼珠子当弹珠,割人的耳朵当鱼饵,剁掉人的手脚去喂狗;据说,无忧王爷愚不可及,行为荒诞不经,在府中乱点鸳鸯谱,逼公狗和母鸡成婚,母狗和公猫洞房。据说,无忧王爷酷爱女色,为了选妃,下令在民间大招美女进府,却无一合意。结果无忧王在所有的女子脸上写了个大大的“丑”,让他的三千家丁押着这群丑女浩浩荡荡游街示众。好吧,既然这段姻缘上应天意,下顺民心,那她嫁吧!本以为他们一个疯一个傻,便可躲过皇宫那些明刀暗枪,活得逍遥自在。谁知阴谋一个个接踵而至,各派势力欲置他们于死地而后快!来而不往非礼也!谁让她吃一分苦,她便还谁十分难!哼!不让她活?她偏要风风光光地活着,将那些鬼魅魍魉狠狠地践踏在脚下!精彩片段一:“有山贼?太好啦,绝哥哥,我还没见过山贼到底长什么样呢,我想去瞧瞧呢!”“寒儿想去瞧便去!”奕绝宠溺地刮刮羽寒的琼鼻,将羽寒从马车里抱出来,共骑上一匹系着大红花的马,“踢踏踢踏”地朝队伍前去会山贼去。来到队伍的最前排,奕绝从西凤国带来的那三千兵马早已一字儿形竖开,一千人左右的山贼队伍,劲装黑衣朦脸,横排在我方队伍之中,首领朗朗开口:“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新娘来!”“噗!”千羽寒忍俊不禁,难道这群山贼只劫色不劫财?离开东辰国前,可是有东辰皇赏赐的黄金万两,珠宝无数,绫罗绸缎几十车,他们却明言只抢新娘子?真是让人好生纳闷儿。“放你娘的狗屁!”还不等羽寒开口,一旁的奕绝竟然脸红脖子粗骂开了,“敢抢本王的新娘子,看我不将你们全俺了,卖去伶人馆作娼!”听到堂堂无忧王,竟然这么不顾仪态开骂,千羽寒笑得更欢了,暗赞这爷真是对姐儿的胃口!“杀!”贼首领大概是嘴上功夫不怎样,被奕绝骂得愣了一小会,直接抽剑高喊,“抢新娘!”一时,双方立即展开了血战。精彩片段二:“洞房!”千羽寒如墨般的眸子眨了眨,嘴角微微弯起一抹狡黠的狐度,“顾名思义,就是在房里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