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100000009

第9章 扑朔迷离的三角关系(1899-1949)(9)

日本已决心对美开战,日美谈判不可能有结果。11月20日,日本向美国递交了日本的最后方案。但此时,美国已经知道日本的险恶阴谋,26日,赫尔向日本驻美大使递交了对日本方案的答复,即赫尔备忘录,其内容之严峻是前所未有的,要求日本无条件地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全面撤兵,否认满洲国政权和汪精卫政权,放弃在华各种权利,实质上放弃三国同盟。日本大使称赫尔备忘录关上了谈判的大门。然而,此时罗斯福还抱一线希望,就是想通过日本天皇来解决矛盾。但是罗斯福发给天皇的电报送到日本人手中时,离珍珠港事件只有三个小时了。当日军的炸弹投在珍珠港时,日本正在拍发答复赫尔备忘录的电报,通知美国停止谈判。当日本大使将电报递交给赫尔时,美国已经得到珍珠港遭偷袭的消息。美国政府长期对日本实行姑息、迁就的政策,最终把美国推向战争。

§§§第三节由中美同盟到美日同盟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中美日关系实际上处于调整过程。经过美国的两次政策大调整,三角关系又恢复到了近似于太平洋战争前的那种局面,即美国重日轻华,扶植日本,牺牲中国利益。

珍珠港事件打破了美国对日本的幻想,使美国长期推行的姑息政策彻底破产,也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战争期间,美国除了向中国提供大量的援助外,还积极扶植国民党中国,使其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战后初期,美国把国民党中国看成是它的势力范围,在中国内战中积极扶蒋反共。美国虽然很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无能,但在国共两党之间还是选择了国民党。美国实现了对日本这个亚洲唯一工业国的单独占领后,起初对日采取的是以打击和限制为主的政策,目的是使日本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从1948年起,随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并攻打锦州、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后,美国政府内部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和对日政策,将远东战略重点由中国转向昔日的对手日本,对日本由打击和限制转为扶植。以后,随着远东局势的变化,美国加快了对日本扶植的步伐,将之变成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和遏制新中国与苏联的前沿阵地。

一、蒋介石与罗斯福:不和谐的盟友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再也无法避免对日战争。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美成为盟友。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成了美国与中国结盟。如果没有日本这个共同的敌人,很难想象两国会这样迅速接近。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制度和实力上的差异,决定两国结盟的基础是脆弱的,在合作过程中肯定会充满磨擦与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在战略方针上很难达成共识,各打各的算盘。美国的既定方针是“先欧后亚”,与中国结盟后并未放弃这一方针,这就决定美国在参战初期不可能将主要人力和资源投入对日战争,因此它试图借助中国的力量来阻止日本在亚太的攻势。美国战时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使中国有效地进行对日战争,即“使中国打下去”。与此同时,美国也试图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支柱,因此也积极扶植国民党中国,使其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国民党政府基本上沿袭了清朝时就形成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想利用美国来对抗日本的侵略,同时通过与美国结盟来加强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与美国结盟后,国民党政府认为日本全力侵华的危机已不复存在,于是将主要精力用来进行国内的政治斗争,把它从美国所得到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主要不是用来同日本作战,而是用来对付共产党,坚持抗战不过是它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种战略方针上的对立,使中美两国成为不和谐的盟友。

直到1943年底之前,美国一直贯彻比较积极的对华政策,力图使中国军队成为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使中国成为最后对日反攻的作战基地。在这种政策指导下,中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美国战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决定在东侧以澳大利亚为基地守住菲宾律、荷属东印度群岛,抵御日军向西南太平洋的扩张;在西侧则以缅甸、中国和印度为基地,确保缅甸,通过滇缅路向中国提供大量物资,使中国恢复作战能力,发挥积极作用。1941年12月,在重庆举行了中美英三方联合军事会议第一次会议,确定设立中国战区统帅部,由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并授大元帅衔,名义上拥有指挥中国、泰国和印度支那境内盟军一切行动的权力。1943年初,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新的对华政策,要“使中国成为大国”。美国领导人认为,战后日本必定要衰落,而英国和苏联的主要利益都在欧洲,美国只能与中国合作来维持这一地区的均势。由于中国不会成为帝国主义,所以不会构成对美国的威胁;而且中国将来还可以成为抵消苏联力量的平衡力量。1943年11月举行的开罗会议是战时中美合作的高潮。蒋介石夫妇一到开罗,罗斯福就立即单独同他俩进行长时间的密谈。美国向中国保证盟国要彻底打败日本,使其无条件投降;归还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占领的一切中国领土;支持中国作为四强之一参加战后国际组织。这些保证都体现在《开罗宣言》中。会议期间,在讨论缅甸作战问题时,罗斯福私自向蒋介石许诺盟军将在孟加拉湾发起代号为“海盗”的两栖进攻作战。

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在战略方针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双方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国军队改革、租借物资的管理与分配、史迪威与陈纳德关于中国战场军事战略的争论、中国代表参加盟军军事会议、利用中共军队对日作战等一系列问题上,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到1943年初双方的冲突已表面化,美国的实施第二次缅甸战役的计划竟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抵制,并促使蒋介石与美国派来的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的矛盾尖锐化。

就在开罗会议前后,美国的战略已开始发生转变。其标志是在1943年12月举行的第二阶段开罗会议上,美国决定放弃十天前向蒋介石许诺的“海盗计划”和缅甸作战。此后,美国对日作战的战略重点就转移到太平洋上,而对中国的态度则转向消极,只要求中国战区维持下去不致崩溃,从而对日军起一个牵制作用。此前,由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一直不顺利,所以它特别倚重中国战区,把从中国发起进攻当成击败日本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越岛战术的实施,美军完全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中国作为最后反攻基地的意义已经不大;远程轰炸机B-29型的问世和大批生产使得美国可以不依赖中国沿海作为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苏联已在德黑兰会议上做出在远东出兵的许诺,使中国作为陆上的一支战略反攻力量对美国来说不再那么重要。这些因素导致中国的战略地位大大降低。尤其是国民党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作战不利,更使罗斯福对国民党政府丧失信心。

此后,美国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分歧日趋严重。首先表现在美国不再答应蒋介石的求援。开罗会议后,蒋介石要求10亿美元贷款,以补偿因取消“海盗计划”而造成的对中国军队士气的损害,否则他无法坚持抗战,中国将全面崩溃。此前,罗斯福基本都能满足蒋介石的要求,可是这次却一反常态。尽管国民党政府与美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讨价还价,最后还是以国民党政府退让而告终。

美蒋矛盾最突出地表现在“史迪威事件”上。史迪威与蒋介石在如何抗战上一直存在着严重分歧。史迪威主张积极抗战,认为这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为此他主张向中共部队提供租借物资并使用中共领导的部队作战;而蒋介石却坚持消极避战,以保存实力,同时积极反共。德黑兰会议后,史迪威反攻心切,不顾蒋介石按兵不动的命令,于1944年初率领由他亲自整训装备的驻印中国军队3个师发动了缅北战役。这一行动得到了罗斯福支持。在美国的高压下,蒋介石不得不派军配合史迪威的行动。与此同时,史迪威与蒋介石在处理租借物资问题和改造国民党军队问题上已出现激烈冲突。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中国战场形势恶化,为了扭转战局,罗斯福提议任命史迪威为全部在华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这等于剥夺了蒋介石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权。蒋介石反对这一建议,并要求罗斯福派人来调处他与史迪威之间的矛盾。最后,在蒋介石的强烈要求下,罗斯福召回了史迪威。这就是“史迪威事件”,它表明罗斯福企图通过扩大史迪威的指挥权来挽救中国战场危局的努力的失败,此后,罗斯福在军事上不再对中国寄予厚望。

然而,随着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美国开始从政治上考虑中国的战略地位,中美同盟又有了新的基础。从开罗会议开始,美蒋的战略关系就有了新的内容,已不同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中美两国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而形成的战略关系,它包含着美国对战后世界的设想,想要把国民党中国扶植成帮助它称霸远东的警察、抵制苏联影响的堡垒、控制联合国的伙伴。史迪威事件也表明,美国在国共之争中更加倾向蒋介石国民党一边,同时对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战政策由反对转向妥协。1944年12月24日,负责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帕特里克·赫尔利打电报给美国国务院,提出美国对国共之争的政策是:防止国民党政府垮台;支持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总统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尽管美国已经了解蒋介石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智慧或政治力量,但还是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导致美国与国民党政府成为战时不和谐盟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并未将中国作为一个象英国、苏联那样平等的伙伴来对待。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挥权之争,在深层次上是美国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美国热衷于改造国民党军队,除了对日作战的需要外,还试图控制这支军队,为美国的长远利益服务,这自然会引起视军队如性命的蒋介石的不满。在租借物资的处理问题上,国民党政府就与英国、苏联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丘吉尔和斯大林对美国援助的租借物资均能全权支配,而蒋介石却不能。史迪威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和控制所有美国对华防务援助事务。在德黑兰会议上,美国为了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竟牺牲中国利益,当斯大林提出苏联在远东需要不冻港时,罗斯福建议将大连作为国际自由港,并将他的意志强加给中国。在罗斯福的心目中,中国的利益只是处理美苏关系的一个筹码。在开罗会议第二阶段,盟军放弃“海盗计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的反对。罗斯福为了不得罪丘吉尔,竟对蒋介石出尔反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又拿中国的利益同苏联做交易,答应苏联:使大连港国际化,将旅顺港作为苏联的军事基地,中东、南满铁路由苏联和中国共同经营。美国还表示同意维持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根本无视与这个问题关系最大的中国的态度。

二、大转折:美国由扶蒋反共到弃蒋扶日

同类推荐
  •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个秘密情报组织,从他们最初的雏形到今天已经整整发展了300年。在这300年的时间里,两个机构为美国全世界战略作出了卓绝贡献。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二战,几乎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华盛顿、林肯等人也对美国的秘密情报组织赞不绝口。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特工加入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肩负起维护美国安全决策、刺探别国事务、进行机密资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职责,继续在美国的军政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书稿内容为作者发表于《大公报》上文字的结集,主要为评论性文章,主要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世界形势和两岸关系的时事评论,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对世界局势的持续研究判断与思考展望。其中心是批判某些“台独”分子的别有用心、揭露其伪装面孔,强调“一个中国”立场,呼吁两岸及全世界人民珍爱和平、维护统一,共同促进全世界人类福祉的实现。
  • 全球化与共产党(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全球化与共产党(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国共产党(包括执政的共产党)适应新形势以求有所作为的经验和教训做了系统梳理。苏东剧变之后,西方全球化进入以新自由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潮。历史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共产党是否还有存在的基础和生命力? 本书一方面总结了苏共最主要的教训——党的领导集团从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从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变为人民的统治者,把人民赋予的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权力变为实现和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权力。另一方面认为,西方全球化的推进造成各国共产党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坎坷,但同时也为共产党人的奋斗和探索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广阔天地。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就在于存在西方全球化,存在世界人民反对西方全球化的实践和从资本主义苦难中解放出来的要求。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一脉相承。《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所揭示的谶纬对东汉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帝国的日常运作及其意义、东晋南朝文化的特点和来源、十六国北朝的胡族政策、唐初对周边民族文化的整合、中晚唐对南朝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赵宋“祖宗之法”的基本精神、宋代士大夫对为政之道的探索和实践、元明政治的君主集权专制特征、宋明之际传统政治文化嬗变等,已大致显现出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脉络,提出了一些有新意、有价值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础研究有所贡献。
热门推荐
  • 梦回曹魏

    梦回曹魏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赤月当空,神秘少年出现曹营大帐。一个个谜团纷至沓来,一场场战斗一触即发。怪事频发,究竟为何?少年又如何在这三国生活下去,又会有何作为?他与曹操又有这怎么样的神秘联系?让《梦回曹魏》一一为您解答!(大部分均按正史改编,少部分因剧情需要等原因有稍许改动,还请各位看官见谅!欢迎大家多多评论观点与看法哦!本仙女会尽量一回复的!!)
  • 赞观世音菩萨颂

    赞观世音菩萨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胆小鬼

    总裁的胆小鬼

    总裁狂吐血发誓,一定要让这个小女人收回他不是男人的话.加油.号外:总裁后又开丫环系列,敬请关注,直接点下面的连接就可进入,更多精采不容错过
  • 仙旅征途

    仙旅征途

    世人都晓神仙好,可在天道的运转中,神和人又有什么区别?世间万物又有什么区别?传说中的主角光环不过是命运无聊的安排,当你认为逆天而行时,不过是顺天而行罢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如此幸运遇见你让我嫁给你

    如此幸运遇见你让我嫁给你

    “王漪雅。”“干嘛?”“没有,叫你一下。”“袁若寒。”“嗯?”“我也就叫你一下而已。”一个是集学业画画小提琴厨艺且话少于一身的袁若寒;一个是集爱吃爱玩爱笑爱说话且学渣渣于一身的王漪雅。他们从小认识,还住对门,从青葱校园到领红本本,跨越七年的相知相守,一个成为大学教授,一个成为人气作家。充满爱情、亲情、友情的点点滴滴,会让你相信爱情、懂得亲情、珍惜友情。作者:本文选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并进行改编、续写,与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点点滴滴。
  • 女扮男装之神族鬼域

    女扮男装之神族鬼域

    曾是活泼乱跳的小神仙,因爱而困,成为掌管鬼域的鬼神。悠闲度日塞神仙,昨日去百花庙摘花,今日去源果山爬山摘果,明日去万魔域欺负小兽……一次神鬼两族交战,鬼族落败,鬼王夜翎被晏卿封锁住。历经千百年,夜翎破石而归,王者不可挡也!鬼族子民们,朕又回来了!这次,朕定当保你们安康!!
  • 顾客为什么会埋单:乔·吉拉德的销售哲学

    顾客为什么会埋单:乔·吉拉德的销售哲学

    乔·吉拉德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的销售方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入。王刚所著的《顾客为什么会埋单(乔·吉拉德的销售哲学)》从不同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乔吉拉德的销售经验,并为读者整理出了这位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销售思想。语言平实易懂,描述浅显生动,指导性和实操性强。
  • 小学生必读古诗文辞典(双色本·第2版)

    小学生必读古诗文辞典(双色本·第2版)

    辞海版·新课标·学生系列辞书(双色本)第2版是在双色本原有基础上加以修订的一套小型系列辞书。这套词典品种齐全,编排合理,形式力求活泼新颖,以方便学生使用。全套共十本,精选了市场反映较好的品种优化组合,并请具有多年词典编纂经验的专家学者重新修订,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配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双色印刷,形式上更为鲜明醒目。本书即为其中之一。
  • 我讲给你的一千零一夜晚安

    我讲给你的一千零一夜晚安

    青春时代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最爱的女孩的韩轩,在将感情尘封多年后,意外遇见了一个让她又爱又恨的顽皮的小丫头苏梓夏,却也由此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内心,在经历诸多事情确定相爱后,却又忽然因一人的出现掀起了当年车祸的事情原委,让韩轩忽然发现了苏梓夏许久的隐瞒,从此两人……
  • 机缘下

    机缘下

    一场姻缘,一个机缘,一段被渐渐淹没的情愫,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性觉醒之旅,惊心动魄却又缠绵悱恻,到了了,只剩下一声慨叹--如果没有那个机缘,林寒霜可能还是那个精致鸟笼里的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傻女人!结婚七年夫妻恩爱,一招得知五好丈夫在外居然又有婚外女,无论如何也挽救不了她被践踏过的尊严,所以,她决定不再自欺欺人,不想再生活在繁花似锦的牢笼里,一飞冲天后,便是历尽寒霜可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