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00000018

第18章 复兴革命的伟大长征(1)

转移途中的思想裂变

伍修权说:“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原本未把毛泽东列入参加转移的名单,后来考虑到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才允许他一起转移。

长征出发前,毛泽东要求把王稼祥、张闻天和自己编在一个纵队。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因大病初愈身体不佳坐担架行军,王稼祥因受伤伤口未好也坐担架行军,两个人的担架常常碰到一起,创造了边走边聊的绝好良机。

战略转移最初的决定是于1934年5月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作出的,并报共产国际批准。此后,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准备红军主力的转移,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由博古、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但转移的具体军事行动计划,没有充分听取政治局成员的意见。当时,“三人团”处理一切。在“三人团”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博古和李德。虽然周恩来督促军事准备计划的实施,但并不能参与所有的事情。

9月29日,张闻天以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在《红色中华》上发表了《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文章。善于从字里行间揣摩中央意图的高级领导干部们,从这里得到了准备突围转移的信息。但是,他们不知往何处去。

直到突围开始行动时,红军总部才向部队发布突围命令,总政治部指示部队学习张闻天的重要文章,广大红军指战员才知道,他们将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了。

至于红军主力为什么要退出中央苏区,这次转移向何处去,下达的军政命令中没有明确的解释,而且明明是战略退却,还特别指出反对把这次行动曲解为“退却”。

此行何处,事关这次战略转移的重大战略意图,当时最高决策者博古和李德一直秘而不宣。事实上,连他们自己也是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这时他们想的,只是先把“家”搬到湘西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后再作计议,其余的都顾不上了。

就像转移的方向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一样,留下的名单也是由最高“三人团”一手决定的。在研究留守人员名单时,博古、李德向周恩来征求了军事方面的干部的意见,其他方面只告诉他一个数字。最高“三人团”最后决定的名单是:成立以项英为书记,陈毅、贺昌、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陈潭秋、毛泽覃、汪金祥、李才莲为委员的中共中央分局;项英兼任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贺昌为军区政治部主任。同时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地方部队一万六千余人,坚持革命斗争。

另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何叔衡被留下;江西“罗明路线”的邓、毛、谢、古中的毛泽覃和古柏也被留下。

刘伯承曾激烈地反对过李德的瞎指挥,被列入留守名单,经周恩来力争,才允许随主力红军转移。

留下的许多中共优秀党员如瞿秋白、何叔衡、刘伯坚、毛泽覃等都在主力红军转移不久,相继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下,死得都十分英勇,十分悲壮。

被剥夺了党政军大权的毛泽东,当然也无权参与突围进行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但是凭着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形势分析,毛泽东已预感到战略转移在所难免了。

毛泽东非常关心人员的去留问题,尽管自己的处境不佳,但对战友的生死去留仍挂怀于心,曾多次向中央领导人提过建议。博古等曾想把王稼祥作为重伤员留在当地老百姓家养伤,毛泽东知道后,马上提出意见,说王稼祥是军委副主席和总政治部主任,重任在身,必须随军行动。其他一些同志也提过同样建议,博古最后只好同意。王稼祥参加长征,对党的集体领导是一个很大的加强,对遵义会议的成功和长征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何叔衡、瞿秋白、刘伯坚、贺昌等一大批战友没能一同参加转移,毛泽东心情很沉重,为他们留下后的生死而担忧。事实上,毛泽东连自己的去留也把握不了。伍修权说:“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原本未把毛泽东列入参加转移的名单,后来考虑到他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才允许他一起转移。

10月上旬,毛泽东在于都正式接到中共中央有关准备转移的秘密通知,并获知有30名女战士被批准参加转移,其中包括贺子珍。想到贺子珍还不知道允许她同行的消息,以为这一别将难以相见时,毛泽东立即派警卫员到瑞金云石山通知贺子珍做好出发的准备,并叮嘱她一定抓紧时间把他们的儿子小毛安顿好。同时毛泽东也迅速赶回瑞金梅坑,召集临时中央政府各部的领导人开会,布置善后工作,向大家宣布和说明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毛泽东向在场的干部们激动地说:“同志们,如果红区全部被敌人占领了,你们也不要怕。要时刻想着党,相信党,依靠党,要坚信红军是一定能回来的。你们是贫苦工农的带头人。革命不能动摇,一定要坚持秘密工作。不能公开活动,就搞地下活动。你们一定要树立信心,艰苦奋斗,经受困难的考验,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1934年10月18日下午5点多钟,出发的时间终于到了。毛泽东和20多名工作人员在于都与路经的中央纵队会合在一起,踏上了转移的征程。毛泽东带了一袋书、一把破伞、两条毯子、一件旧外套、一块旧油布,留下了他那有多个口袋的旅行包。

“长征”是后来才有的名词。红军开始踏上征途时,并不知道‘转移”之路将有多长。那时对外公开的说法是“北上抗日”;内部的说法叫作“西征”,因为红军突围的方向是从根据地的西南方向,沿湘桂边界的五岭山脉前进,试图与红二、六军团在湘西会师。

西征的红军,像一条灰色的长龙,缓缓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全军达8.6万多人,其中红一、三、五、八、九这五个军团为7万多人,其余为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共有1万多人。

按照李德的“设计”,这8万多人作“甬道式”前进:左翼为红一军团,其后为红九军团;右翼为红三军团,其后为红八军团;中间为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后卫为红五军团。倘若将军委纵队、中央纵队比作坐轿者,那五个军团便是前后左右呼拥着的轿夫。

这支庞大队伍还携带了很多辎重。驮着印刷厂、兵工厂和造币厂机器设备的大批骡马,挑着各种“坛坛罐罐”的几千名挑夫,摇摇晃晃地掺杂在行进的队伍中。这哪里是在行军打仗,简直就是一次“大搬家”。如此庞大的队伍,为躲避敌军,又只能走荒僻的山道,往往一个钟头走不出半里路,一夜只能翻一个山坳。

尽管长征前夕,红军曾与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达成秘密协议,从而使红军比较顺利地突破了转移路上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但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时,持续三个月的湘江战役,使红军遭到重大损失。

红军通过第一道封锁线时,损失了3700多人。通过第二道封锁线时,损失了9700多人。通过第三道封锁线时,损失了8600多人。而通过第四道封锁线,损失和减员竟多达3.05万人。这样,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

战争如此残酷和无情,使一切参与者感到心在流血。当这场战斗的指挥员博古看到到处是溃不成军的队伍,遍地是横躺着的红军尸体,而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指挥失当时,他感到无地自容,痛苦地拿起手枪,对准了自己……幸而被路过的聂荣臻发现,才避免意外的发生。

是啊,对于当时年仅27岁的博古来说,这个责任是太重大了。但这主要是由于年轻和无知带来的失误吗?不是,是由于狂妄和自大,是由于排斥了毛泽东正确路线的指导。

还是刘伯承说得对。他说: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后,“广大干部眼看反第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第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增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一江鲜血,洒在红军西征的路上,也洒在红军战士的心头,更使红军的缔造者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痛苦难忍。

他再也不能容忍李德瞎指挥,再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崽卖爷田”了!目睹湘江的大败,毛泽东尖锐地提出:“要讨论失败的原因!”

毛泽东不是一个没有胸怀、不讲斗争策略的人。早在1931年4月中央代表团到达中央苏区起,毛泽东就开始看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并逐渐加深对这种错误的认识。但是,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还没有这种认识。毛泽东从革命大局出发,不争不闹,不搞非组织活动。他只是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在党的会议上坚持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在被剥夺党政军实权而成为空头政府首脑以后,也不计较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潜心搞调查研究,尽其可能为中央决策提供积极的建议,等待多数同志的觉悟。

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一年里,虽然毛泽东曾与“左”倾中央进行过激烈的抗争,但他的初衷还是希望中央能接受他的意见,纠正错误,胜利粉碎敌人的“围剿”,那时绝没有撤换中央领导人的想法。可是现在,长征途上的红军已面临全军覆没的命运,大多数人甚至包括曾经犯过错误的人也开始不满中央的领导了,毛泽东终于挺身而出,开始酝酿发动一场撤换博古、李德等“左”倾教条主义者领导的斗争。

毛泽东开始谨慎地在中央政治局成员内寻找合作伙伴。他首先争取的是已有所觉悟的“左”倾领导中的成员王稼祥和张闻天。

长征出发前,毛泽东要求把王稼祥、张闻天和自己编在一个纵队。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因大病初愈身体不佳坐担架行军,王稼祥因受伤伤口未好也坐担架行军,两个人的担架常常碰到一起,创造了边走边聊的绝好良机。

王稼祥是喝过洋墨水、吃过洋面包的。1925年19岁那年他投身于革命洪流,来到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一所大学——上海大学学习。在中国共产党老一代著名领导人邓中夏、张太雷、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的影响下,王稼祥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那里他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但同时也卷进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旋涡。1928年王稼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由于回国不久,对国内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王稼祥支持和拥护了当时共产国际的某些错误观点,执行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

1931年4月,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被派赴中央苏区。到苏区后,在江西龙冈地区王稼祥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毛泽东向他详细介绍了苏区中央局内部争论的问题。毛泽东从政治,谈到军事,简明扼要,有理有据,展现了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使王稼祥开始对毛泽东感到由衷的钦佩。毛泽东后来在党的七大上曾说:“王稼祥同志参加了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的战争。当时,我们感觉到如果没有代表团,特别是任弼时、王稼祥同志赞助我们,反对‘削萝卜’的主张就不会那样顺利。……当时,如果没有代表团,特别是王稼祥同志赞助我们,信任我们——我和总司令,那是相当困难的。”

第四次反“围剿”开始后,在毛泽东受排挤的情况下,王稼祥与朱德、周恩来一起,灵活地运用了毛泽东的战略原则,抵制“左”倾的军事冒险主义,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然而,就在这次反“围剿”斗争中,王稼祥在带领大家防空时不幸身负重伤,肠子被敌人扔下的炸弹弹片戳穿,被送进瑞金中央红色医院。尽管医院尽了全力,挽救了他的生命,但由于医疗条件太差,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长征开始前,王稼祥一直担心自己是“左”倾教条主义者不受欢迎的人物,在两年前的宁都会议上曾力排众议要求保留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权,十有八九会被像甩包袱一样留在苏区。后来得知是毛泽东替他力争,他才得以随主力红军一起转移。

眼下,久病不愈坐在担架上行军的王稼祥,与自己敬佩的毛泽东同行同宿,心里感到极大的宽慰。行军途中,一天黑夜,王稼祥与毛泽东同在一个宿营地休息。互问病情后毛泽东狠狠地嗅了一口烟味,对王稼祥说:“烟瘾好过,生病也能挺,可打败仗的心病难治啊!”

此话正问到了久积王稼祥心头的大事,王稼祥索性坐起来问道:“泽东同志,正好请教你一下,你对当前局势怎么看?”

毛泽东停了一会,却反问道:“你呢?你是何等看法?”

王稼祥不假思索回答道:“一句话,再让李德他们这样指挥下去,可不得了!”

毛泽东附和地点了点头,然后对王稼祥说:“蒋介石已经布置好了一个大口袋,引诱着我们去钻,可是我们的发号施令者,就是看不见这危险,或者是看见了,却无法改变,非要钻进去不可,你说傻不傻?”

王稼祥认真地说:“明明预见到危险,当然不能当这个傻瓜,不能往敌人的口袋里钻!”

毛泽东说:“对,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敌人在湘西布下口袋阵,我们就另辟生路由他去。”他抬手往西一指,对王稼祥小声说:“我们已从情报中获悉,贵州方向敌人兵力不多,更没有堡垒工事和设防体系,我们满可以乘虚而入,改变路线,不去湘西,折向贵州,让蒋介石白白操劳扑个空。”

王稼祥点头说道:“博古同志本来就不会带兵,李德虽有丰富的军事学识,却对当前形势视若无睹,进入苏区以来尽瞎指挥!”

毛泽东深思地说:“问题正在于此,李德那些军事学识从何而来?是本本上来的,是西洋外国来的,是从一般战争以至帝国主义战争中来的。而我们的战争,是在中国,是在革命根据地,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反‘围剿’战争,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战争性质更不同,他拿十万八千里以外的和几十年前以至上百年以前的战例战法来硬套,焉有不败之理!”

王稼祥点头:“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绝不能让李德再瞎指挥!”

就这样,毛泽东首先和王稼祥达成改变红军前进方向和路线,不能让博古、李德再指挥下去的一致看法。

张闻天,又名洛甫,他是毛泽东争取的另一位重要领导人。长征开始时,他也同毛泽东走在一起,不过不是坐担架,而是骑马。

张闻天与王稼祥一样,也是喝过洋墨水、吃过洋面包的中共领导人。不过他不止留过苏,还留过日,留过美,是党内为数不多闯荡过世界的大知识分子。

同类推荐
  • 重建的世界

    重建的世界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作家的后花园:想象有你的全世界

    作家的后花园:想象有你的全世界

    当灰袍巫师甘道夫白发飘飘出现在荧幕上,当小矮人比尔博·巴金斯获得万众喜爱的时候,人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名字——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当哈利波特坐着火车驶向魔法学校,此时的罗琳好像被人施了魔咒,她已经沉浸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故事细节就像在霍格沃茨寄宿学院的那数百只送信的猫头鹰般哗然而至。……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想象有你的全世界》,带你走近10位海外作家:托尔金、J.K.罗琳、菲茨杰拉德、司汤达……看他们构建的另一个世界。
热门推荐
  • 何故惹惊鸿

    何故惹惊鸿

    这日,街道满是人流,大家都想一睹碧华即将远行去和亲的郡主风采。只见穿着大红金丝婚服的人缓步走出,那只玉手,轻抚了下腰封云鹤。发鬓两侧各垂下绞成两股的珍珠珊瑚流苏和碧玉坠角,遮住了她的神情却挡不住她的芳华,这位佳人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向婚车,忽得顿足回头望了眼皇宫的方向。她想,此刻,那边也该热闹得很。她为自己盖上喜帕,遮住满目冰冷与寒凉,头也不回踏上喜轿,她终究还是要离开这里。顷刻间,喜乐喧天,长龙般红色车队开始缓缓前行……
  • 张云飞打官司

    张云飞打官司

    新千年元旦刚过,天寒地冻。一大早,张云飞熟睡中被电话铃吵醒,抓起一听,原来是老同事周国荣,说是厂里买断工龄名单公布了,别人都拿到了钱,惟独没有他们几个,大家正准备去找局长评理,叫他赶紧过去。张云飞心里窜出一团怒火,一把掀开热被窝,急忙穿好衣服,顾不上吃早饭,跨上自行车朝工业局急驶而去。工业局门前,十二名职工聚在一起,骂骂咧咧涌进大楼。大楼外表看似破旧,但里面局长办公室却装修得十分豪华,摆着几张真皮沙发,一张宽大的老板桌。林局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矮子,头发梳理得油光贼亮,让人觉得像个美发厅老板。
  • 囚灵世

    囚灵世

    一本想到什么写什么的都市奇异小说
  • 锦鲤不等闲驯夫正当时

    锦鲤不等闲驯夫正当时

    盛糖凑个热闹转发了条微博,无意间就成了国民锦鲤!在即将领着诸多福利踏上人生巅峰的时候,穿越了!还是穿在一个寄人篱下的女娃娃身上!惆怅啊惆怅,有什么比中了滔天大奖却又一瞬回到解放前更让人惆怅。大幸是!曾经中的奖也统统跟着来了!只是,看着这债台累累的“篱”,唯有一声叹息,一步步来吧。片段一:“躲着哭有什么用?”“我哭,他们会笑。不能让他们笑。”“你躲着哭他们下次就不会再欺负你?”“还……会……””傻子!没出息!“片段二:“怎么又有东西忘带了,真是傻子!”元泽委屈地低下头。盛糖能怎么办,“好了好了,我日后都看着你收拾。”只见那低下的头有隐隐笑意略过,忽又消失不见。
  • 萌妃太甜

    萌妃太甜

    容兕断奶没几年,就被云祁双那个混账盯上了。他混账,欺百官揍权贵,一天天的以欺负某孩为乐,站墙角骗零钱,把某孩套路的明明白白,还有脸坦坦荡荡的找理由:“她哥让我养着玩。”她呆萌,拆家捣乱揍同学无所不能,活生生一枚欠收拾的熊孩子,小小年纪就敢彪悍放话:“我能把他头拧掉。”放眼长安,这二人‘狼狈为奸’黏黏腻腻,势要用狗粮塞死那些单身狗。结果某日大舅哥回来了,云祁双战战兢兢死鸭子嘴硬:“我会看上你妹?怎么可能?奶大点娃娃能干啥?”一战七年,昔日纨绔少年郎侯爵加身荣耀而归,结果混账还是混账,打郡主怼皇上,唯独某只小可爱温温柔柔赖皮撒娇。权利地位和美人,他都要,御前抢亲,带走自己心爱的姑娘,纵使她还没长大,也要先去回家里慢慢养着。权欲倾轧,他初心不改,势要把自己的小可爱宠的嗷嗷乱叫...注:本文CP极多,群像演绎,甜多虐少。旧群无法搜索已解散,新群号:1044579717新文《驸马是个高危职业》开始更新了,欢迎入坑宠幸!!!
  • 曼荼罗(华音系列)

    曼荼罗(华音系列)

    是命运的放逐,还是自我的贬谪?遭天之妒,寂寞于一隅。她枉拥匹敌神明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容颜,却主宰不了沉浮不定的命运,和自己那颗追求无限力量而不得安宁的心灵。于是,她离开了。在永世轮转的曼荼罗阵中,她那颗抗拒天地的心平息下来,犹如一株在荒原上寂寞绽放的牡丹……云裳如花,风华绝代。这是牡丹的繁华,也是牡丹的寂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生余烬

    浮生余烬

    涪陵仙山才得到点化成仙不久的三尾猫妖湫时,被师父派遣下山去渡化凡人芷渊,之后陡生变故,不得不自断两尾以其修为化解,才发现她历来不放在眼里的凡人芷渊乃是天界三宫之首的祁墨上神,她也在一系列事件中逐渐发现自己的身世之谜……
  • 星至

    星至

    一群美丽少女长伴身边,温柔善良情有独钟的女友,不屈的性格,诡异的对手,妖异的力量,演绎精彩的寻求之旅。
  • 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

    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