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00000033

第33章 掀起全民族的抗日战争(6)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者先后攻陷上海、太原,大片国土沦丧,全国抗战出现了十分困难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民族投降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内的阶级投降主义有了发展。为了提醒全党同志注意,延安举行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毛泽东应邀作题为《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演讲。会议气氛庄严凝重。毛泽东站在台前,两眼扫视着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心情沉重地分析太原上海失陷后的严峻形势,提出争取由片面抗战转到全面抗战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鉴于党内和社会上投降主义开始泛滥,毛泽东明确地提出,在党内在社会上均要反对投降主义。在党内要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在全国,要反对民族对民族的投降主义。如不反对投降主义,就不能变片面抗战为全面抗战,就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毛泽东把反对投降主义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来认识,指出这是关系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谁领导谁的问题。

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犹如一副清醒剂,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开始有所认识。然而,11月7日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后,问题变得复杂化了。

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党内第三次“左”倾错误的主要代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他离开国内到莫斯科,担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并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这无疑给王明头上增加了神秘的光环。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毛泽东在全党全军中领袖地位的确立,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和对王明的态度也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王明知道这种变化后,一方面在公开场合下也不得不提到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但是在暗中却散布毛泽东只知道孔孟儒家学说,只能以孔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去治国安邦,不懂马克思主义,不能成为党的领袖。

应该承认,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王明也曾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他在1935年8月1日起草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在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过程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曾经说过,“八一宣言”是我们党搞统一战线的一个“源”,没有这个源,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的“长流”。

正因为如此,1937年11月7日,王明到达延安时,毛泽东带领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及军队领导人前往机场迎接。毛泽东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直接受害者,但却无缘相见。延安机场是他俩的第一次见面。当王明走下飞机时,毛泽东伸出手,说道,欢迎你给我们山沟里送来马克思主义!王明听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如果说,王明回国之前,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还只是一种倾向,一种现象,一种情绪的话,那么,王明回国后,就将这种倾向、现象、情绪发展成新右倾投降主义。

王明回国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大多集中在延安。12月9日至1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在会上作了题为《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一方面讲了要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重点是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过去对国民党的根本转变认识不够,对国民政府开始起到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的作用和国民革命军开始起到全国统一的国防军的作用估计不够;过去太强调解决民主、民生问题,没有把握“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的原则;过分强调独立自主,没有采取“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他不同意公开批评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认为这种提法太尖锐,使人害怕。他不赞成毛泽东在8月27日政治局常委座谈会上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南京国民党营垒中有左、中、右三派的提法,认为只能以抗日或亲日为标准;也不赞成国民党和共产党谁吸引谁的提法,认为不应空喊领导权,不应说谁领导谁,而是国共“共同负责,共同领导”。

由于王明传达的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指示,而且他引经据典,讲得很有煽动性和鼓动性。因此,与会者中多数同志对王明产生了盲目的信赖,一时不能明辨是非,许多人还根据王明所提出的观点,检查总结过去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得失,承认过去有“狭隘观念”和“不策略”的地方。

对王明的讲话以及产生的影响毛泽东感到震惊,甚至感到出乎意料。他明白,王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按照王明所提出的主张去指导抗日战争,去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无疑会重蹈陈独秀的覆辙,重演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悲剧。同这种观点斗争那是不可避免的。鉴于与会的大多数同志被王明的讲话所迷惑,毛泽东决定暂时不正面交锋,而是正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他对独立自主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国民党营垒左、中、右的不同倾向,国共两党谁吸引谁,群众救亡运动中的迁就主义,统一战线中的“和与争”的对立统一,改造政府和改造军队的必要性等问题,作了辩白和进一步的解释。

毛泽东虽然强调了自己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看法,但他这时对从政治上组织上改造国民党,进而建立统一战线的国防政府的可能性也抱有期望。因此,毛泽东表示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共同负责、共同领导”的意见,并表示赞同王明关于在现有基础上帮助和改造国民党政府的看法。于是,政治局通过了王明的报告,并在基本方面肯定了共产国际提出的策略和主张。

但是,会议在毛泽东等人的坚持下,并没有形成决议。因为全党对问题的认识还未统一,如果草率地作出决议,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会议决定增补王明、陈云、康生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张闻天仍主持党务等日常工作,毛泽东负责军事,王明负责统一战线工作。会议决定由周恩来、王明、博古、叶剑英组成中共代表团,负责与国民党谈判。正是由于这些措施,抑制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在全党的发展。

王明被分配到武汉去负责长江局的工作。他到达武汉后,继续推行右倾投降主义,在未经中共中央同意的情况下发表与中共中央相左的意见,并擅自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谈话。王明在长江局的独断专行、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以及在统一战线问题上过分退让的言论,引起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的不安。

1938年2月27日至3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王明把右倾投降主义观点鼓吹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提出了“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纪律、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动”的主张。

对于王明的观点,毛泽东还是没有给予正面的批判,而是非常有针对性地着重讲了军事问题。他指出,要充分认识战争的长期性、国民党的腐败和共产党力量的不足、英美等国帮助日本多于帮助中国、苏联对中国也不能有更多的援助等情况。这些情况,造成了中国抗战的长期性。毛泽东强调,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的胜利,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为此,要在将来战争发展过程中创建许多抗日区域,如陕甘、绥远、山西、山东、鄂豫皖、湘鄂赣、皖南等,形成敌我之间的包围和反包围。在这种情况下,以分散指挥,更便于发展。

毛泽东是在部分保留意见的前提下贯彻共产国际的新指示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对王明采取不去正面冲突的态度。但是,王明对国民党的种种让步,却到了毛泽东所不能许可的限度。于是在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毛泽东开始注意积极发挥中央的领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限制和纠正王明的错误主张。

3月政治局会议后,中央决定派任弼时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和抗日战争形势。任弼时到达莫斯科后,共产国际负责人从任弼时的汇报中了解到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发展趋势和前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情况,国共新合作的特点、困难与阻碍,共产党的方针和任务,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任务等方面的情况。这样,共产国际加深了对中国革命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毛泽东的认识。6月11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就中国革命问题作出决议,肯定抗战以来中共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不久,任弼时接替王稼祥,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稼祥准备回国。

王稼祥回国之前,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接见了王稼祥。季米特洛夫很关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党内团结问题。他请王稼祥转告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都必须支持毛泽东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领袖。而且还请王稼祥转告王明,指出,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王稼祥回国后,在193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如实地传达了季米特洛夫的讲话。

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口信,犹如收缴了王明的尚方宝剑,使他失去了依托,相反,共产国际对抗战以来中共中央政治路线的肯定和对毛泽东的支持,又有利于巩固毛泽东在中国党内的领袖地位。特别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只能帮别人的忙,而束缚自己的手脚。

到此,清算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六届六中全会。王明不服从中共中央决定,心怀鬼胎地要求中央把六中全会的会址移到武汉。毛泽东和中央坚决拒绝了王明的要求。六中全会于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举行。会议地点设在延安城内的一座旧教堂,这里曾经是周恩来和张学良第一次会谈的地方,因此特别引人注目。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领导干部47人云集这里,王明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回到了延安。教堂外寂静无声,然而里面却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会议开始后,王稼祥再次传达了季米特洛夫的临别赠言,这对全会克服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起了重要作用。

在会上,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及《战争和战略问题》的总结报告。他科学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阐明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任务,着重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和神圣职责。他指出,抗战15个月来的经验证明,抗日战争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战略方针是持久的而不是速决的,最后胜利是中国人民的,悲观论者是毫无根据的。毛泽东认为,中共中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在实践中已经取得巨大胜利。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任务就是克服困难,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全党同志必须团结一致,认真地担负起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使命。

毛泽东尖锐地批判了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关门主义和投降主义的偏向,着重批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他科学分析了抗日时期统一战线的统一性与独立性、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正确关系。他说,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阶级斗争必须服从抗日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在此原则下,保持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保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不是因为合作和统一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而是相反,坚持党派和阶级的一定限度的权利,这才有利于合作,也才有所谓合作,否则,就是将合作变成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毛泽东在批判“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时,指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那就是一切经过蒋介石、阎锡山,成为单方面服从,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先奏后斩”、“先斩后奏”、“斩而不奏”、“不斩不奏”等对策。

毛泽东对战争形势和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作用作了阐明。针对王明在发言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的乡村能否战胜敌人城市的怀疑,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情况跟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又有了今天这样的新的政党、军队和人民,完全可以在乡村坚持长期的广大的战争,去反对占领城市的敌人,用犬牙交错的战争将城市包围起来,孤立城市,从长期战争中逐渐生长自己的力量,变化敌我形势,再配之以世界的变动,把敌人驱逐出去而恢复城市。为此,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

毛泽东针对王明等人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告诫全党不要把马克思主

同类推荐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本书为畅销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全新修订版。是国际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写给大众的王阳明通俗传记。冈田先生于六十八岁高龄提笔撰写此书,九十三岁完成,花费了二十五年的心血。作者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研究成果、历经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冈田先生以心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史料互证,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探讨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冈田先生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当时真实的内心,并由此补充了许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 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一生要知道的中国文化名人

    本书介绍了各个时期最优秀的作家,透过他们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或是学习他们的成败之道,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建国后,老舍由“抗战派”转向了“歌德派”。据曹禺回忆,老舍建国后常说:“我无党无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产党之德的派。”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了老舍建国后文学创作包括旧体诗创作的总主题。一九五八年,老舍在大跃进中重新开始写旧体诗,他写的第一组诗《元旦试笔》(二首),就是歌颂的“昂头迎晓日,风物美无边”的新中国。一九六五年,老舍含冤死去的前夕,他依然在《诗二首》中真诚地实践着自己当“歌德派”的诺言。
热门推荐
  • 那么爱你为什么

    那么爱你为什么

    为了岌岌可危的家族,他娶了她。她以为这是她幸福的开始,可不想,这只是他的忍辱负重。当他终于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他站在她面前,看着她卑微跪下的样子,冷笑:“夏悦心,你准备好把一切欠我的,还给我了么?”她不懂,她只不过是爱他,只不过是想要嫁给他,她到底又做错了什么。直到她脑癌发作,她眼睁睁看着他无情离去的瞬间,她才终于明白,她最大的错误,就是爱上了这个男人。
  • 全世界还有谁,比我们更绝配

    全世界还有谁,比我们更绝配

    本书是一本讲述年轻恋人之间相爱日常的青春文学作品。本书由“驯夫记”“恋爱未解之谜”“那些甜到齁的日常”“她们的爱”几大部分组成。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和爱人相识、相恋、结婚的一些小故事,同时对生活,事业,成长也有一些正面、积极的思考,全文充满了温馨和美好。作者笔调幽默风趣,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生发出一些相映成趣的小故事,令人读起来会心一笑,读后有所思考。
  • 我在晚唐当大兵

    我在晚唐当大兵

    正在“小题狂练”的楚奇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大唐。可这是阉宦当道、藩镇割据的晚唐!朝廷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是神策军,飞扬跋扈,横行无忌。是同流合污,还是力挽狂澜?是自立门户,还是精忠报国?十七岁的楚奇,似乎面临很多选择。
  • 我的手机刷万界

    我的手机刷万界

    出身豪门的谢铭意外重生,获得一个登陆万界交互任务终端的系统,由此将自己的目标设为星辰大海,结果星辰是扫把星,大海有怪兽......就看谢铭如何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坑底深处走去吧......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至尊兵王都市行

    至尊兵王都市行

    他是正义化身;他是杀戮机器;他就是华夏最强兵王!伤愈归来,且看绝世兵王,在都市中翻云覆雨,搅动风云。
  • 快穿之女主是个小妖精

    快穿之女主是个小妖精

    珑五这辈子没什么大的理想,就想吃遍天下美食,睡遍天下软床,除了有点小懒,偶尔想一出是一出,没什么大毛病,但是!但是!但是!谁告诉她睡觉睡穿越是几个意思,她看过那么多小说都没见过这么扯的。还有一个什么九世系统你这是强买强卖你懂不懂?还有,拯救世界这么大的责任真的不适合她,请送本宝宝回到那软乎乎的大床上让她继续挺尸,慢走不送,谢谢。
  • 大明成化红阳劫

    大明成化红阳劫

    天下为棋局,巨手相博弈。执黑者破局生劫侵扰天下,执白者布局对弈守卫河山!可是时光悠悠,天地浩大,众生芸芸,森罗万象,谁又是黑?谁又是白?蒙元铁蹄南下,攻城如破竹,屠人如草芥,赤地千里,血流成河,是执黑者。不过崖山一役,元帝一统,横扫天下,莫与争锋,是执白者。太祖兴于乱世,黄河暴动,红巾军起,兵戈所向,烽火连天,是执黑者。不过南平陈友谅、张士诚,北驱元庭,使鞑虏饮马不过长城,定鼎南京,开元洪武,是执白者。成祖靖难乱起,以藩镇螳臂之力逆抗建文巨擘正统,是执黑者。不过奇兵突袭,天下在握,迁都北京,从此天子守国门,是执白者。人生如朝暮,总被红尘误,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 灵机禅师语录

    灵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铅水彼岸

    铅水彼岸

    带着女王的任务和叮嘱,旅行了二十一年零两个月的我,终于来到了地球进行一年的探测任务。经过长期的进化,我族人的身体从一出生就储蓄了足够使用一千年的能量,我们无需进食,消化系统与排泄系统,就连生殖系统也早已退化,这仿佛是最顶级的进化结果。唯一的弊端便是我们身体里的能量与外界只有一个出口,那就是眼睛,这便意味着,我们一旦哭泣,便会因为流失能量而立刻死去。这样身份的我,却遇上了这世上最好的男人颜岸,和最纯真的女孩小雪。种种误会,种种顾虑,终究让我失去了一切。就像是被诅咒的彼岸花,花开无叶,有叶无花,生生相错。若有轮回,若能重来,再次相遇,我要怎样选择,才能到达铅水彼岸,让我所爱的人,都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