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900000005

第5章 大学生活始末

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托尔斯泰

(一)

在比拉盖亚姑妈身边时,托尔斯泰曾用两年的时间准备报考喀山大学。他想成为一名外交官,准备进喀山大学的东方语言系,因此就必须掌握阿拉伯文和土耳其鞑靼文。

托尔斯泰学习很努力,并于1844年6月参加了入学考试。但这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法文、德文、阿拉伯文和土耳其鞑靼文等都是优等,英文、数学和俄国文学为良好;但他不太注意的拉丁文、历史和地理三门功课却完全失败,得了最低分。

为了能顺利升入大学,托尔斯泰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几乎足不出户,全力补习三门不及格的课程。暑假结束后,他被允许补考这三门不及格的科目,最终都顺利通过,被录取为东方语言系阿拉伯土耳其语专业的学生。

在得到被录取的消息后,托尔斯泰欢喜雀跃,庆祝自己终于成为大人。他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马车,到处都受到礼仪的待遇,岗警也要向他敬礼;而且,谁也不能阻止他抽烟了。刚满16岁的托尔斯泰对他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

东方语言系是喀山大学最出色的一个系,在整个欧洲都享有盛誉。该系集中了一批精通波斯语、汉语、蒙古语、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的专家,是俄国培养东方学专门人才的摇篮。由于当时俄国东方政策的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很抢手,所以该系也成为许多青年学子慕名投考的对象。

托尔斯泰报考东方语言系,可能还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父亲在世时,曾与外交界朋友时有来往;他的亲戚中也有不少在这一行工作的。加之托尔斯泰有语言方面的才华,因此他最初产生当外交官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

当托尔斯泰身着貂皮领子的大衣,佩带着大学生短剑,戴着三角帽和白手套跨入大学校门时,他的感觉棒极了!自小在家庭教育圈子长大的托尔斯泰,第一次置身于同龄人中间,新鲜感自然也十分强烈。

高大宏伟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走廊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属于这个欢乐大集体中一员的意识,这一切都令托尔斯泰感到愉快。

但很快,托尔斯泰就发现自己对东方语言的学习并不敢兴趣;相反,枯燥乏味的课程令思想活跃和求知欲强烈的托尔斯泰感到深深的失望。从一开始他就断定,像大多数同学那样每天忙于做课堂笔记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愚蠢的。

所以在课堂上,托尔斯泰经常心猿意马,有时甚至干脆就不去上课了。不久后,托尔斯泰就开始沉湎于上流社会的各种舞会、晚会和招待会当中了。

喀山位于伏尔加河的中游和卡马河流域的中心,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光优美,是个非常繁华的城市。在漫长的冬季,这里的贵族社交活动总是显得异常活跃,

在比拉盖亚姑妈的怂恿和诱导之下,这年冬天,托尔斯泰也开始频频出入于显贵之家,出现在宴会、舞会和庆典之类的场合中。一连串的舞会,时而在省长官邸,时而在首席贵族府上,时而在罗吉昂塔诺夫学院;另外还有家庭舞会、贵族俱乐部化装舞会、绘画展览会、音乐会等等,一个接着一个,让托尔斯泰应接不暇。

但是,他却远不及同龄贵族大学生那么受上流社会女士们的垂青。他常常流露出一种奇怪的固执和腼腆。他性情孤僻,动作呆笨,总是怯生生的。因此,人们都嘲讽地叫他是“哲学家”。

在这方面,托尔斯泰非常羡慕自己的二哥谢尔盖。谢尔盖很善于博得上流女士和小姐们的欢心,并能左右逢源、应付自如。托尔斯泰认为二哥是个彻头彻尾的“体面人物”。为此,他也以二哥为样板,努力结交那些志趣并不相投的人物。

显然,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对年轻的托尔斯泰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与他的理想追求又非常不和谐。在托尔斯泰看来,他的理想是建立在4种感情基础之上的:

第一种感情是对“她”,一个幻想中女人的爱情……;第二种感情是对爱的回报,我想要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人人都爱我……:第三种感情是希望一鸣惊人,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如此执着,以至于弄得我神魂颠倒;第四种也是最主要的感情,是自我厌恶和懊悔,但懊悔和对幸福的希望混合到那样的程度,以致它没有了任何悲哀的部分。

可见,此时的托尔斯泰正面临着“成长中的烦恼”。他有自己的理想境界,又受现实生活中种种世俗的诱惑,因此难免感到彷徨和迷茫。

(二)

在喀山贵族女子学校校长扎格斯金纳举办的一次舞会上,托尔斯泰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少女季娜伊达·莫罗斯特沃娃。季娜伊达是托尔斯泰的妹妹玛莎的同学,性格活泼,喜欢幻想,与托尔斯泰有共同的语言。

两个年轻人很快就沉浸在初恋的甜蜜之中,常常漫步在阿尔西叶列伊花园中,一起谈天说地。可是,两人谁都不想破坏这种纯洁和诗意的情感,以致最终也未能向对方吐露自己的新曲。这段初恋也成为托尔斯泰美好的人生回忆。

在大学时代,托尔斯泰继续与吉雅科夫保持着友谊,同时他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当时就出身来说,托尔斯泰的大学同学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承袭了祖先封号的贵族学生,一类是小公务员、小商人、手工业者等平民阶层的子弟。

贵族学生们依仗着家境的殷实,衣着讲究,生活阔绰,谈吐举止似乎也十分高雅;而平民学生生活拮据,大多依靠优异的成绩缴获“官费”求学,清贫的生活往往令他们不修边幅,也不看重所谓的“礼节”。

在与这两类学生相处时,托尔斯泰充满了矛盾心态。作为一个从小在贵族社会环境中长大的青年人,他注重上流社会的“体面”和“礼节”,因此不由自主地向那些贵族学生靠拢。可他很快发现,那些“体面”的贵族学生大多庸俗不堪,华丽的外衣里面,是空虚和浅薄的心灵;相反,那些外表不够体面的平民学生却大多目光敏锐,聪明好学,颇有修养和追求理想的热忱。

对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喧嚣逐渐产生厌恶感后,托尔斯泰继续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开始潜心阅读和研究黑格尔、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哲学着作,其中对法国作家卢梭的哲学和文学作品尤为倾心。在大学期间,托尔斯泰就读完了卢梭的全部20卷着作,深受其影响。卢梭的作品也激起了他对真理的向往。他甚至觉得,阅读卢梭的作品就好像在阅读自己的思想一样,只不过是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补充。

在大学期间,托尔斯泰还写下了《论哲学的目的》等9篇文章,阐述了卢梭的思想和字的见解等。

1845年夏天,托尔斯泰回到亚斯纳亚·波良纳度假时,还曾尝试过一种朴素的原始生活。为了不被干扰,他单独住在一栋侧楼中,而且不需要仆人侍奉,自己收拾房间。白天,他或在房间中静思,或到树林中散步,手里总是拿着一大本哲学着作。他还给自己缝制了一件又长又宽的布袍,每天穿着,即使有客人来也不换。

也是在这时,托尔斯泰第一次感觉到老爷地位的可耻。他后来回忆说:

“当我17岁时,我穿着一件普通的制服走路,却听到他们(农民)叫我‘狗少爷’。”

这让托尔斯泰既感到刺耳,又觉得羞耻。不过,这种羞耻感是一种向善心态的反映,因此托尔斯泰“喜欢这种情感”。

托尔斯泰的精神追求还令他对宗教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尽管这时他对宗教的态度还是游移不定的。童年时,托尔斯泰曾受过洗礼,并在信仰东正教的环境中长大。对这种信仰的第一次冲击,是发生在他11岁时。

那年,有个名叫沃伦杰卡的中学生来到他家,声称有一个特大新闻,那就是: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到处宣扬的教义都是无稽之谈。

这让托尔斯泰和他的哥哥们非常兴奋,认为这个说法是有可能的。随后,托尔斯泰“开始大量阅读和思考问题”,并对教义的否定态度更加坚决了。后来,托尔斯泰在他的《忏悔录》中写道:

我从16岁开始就不作祷告,自己主动不上教堂,不作斋戒祈祷。我不再相信小时候教给我的一切,但我总还是有某种信仰。究竟我信仰什么?我自己也讲不清楚;我也相信上帝,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不否定上帝,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上帝?我也讲不清楚。我也不否认基督和他的学说,而这些学说的实质是什么?我同样讲不清楚。

托尔斯泰认为,当时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完善,而且主要是道德的完善,可同时又有“比别人更能够有名气、更重要、更富有”的愿望。这种矛盾,十分符合正在探索人生的托尔斯泰的心态。

(三)

一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托尔斯泰没能通过升级考试,他的德语和历史两门功课都得了最低分。此时的托尔斯泰,宁愿离开东方语言系,也不愿意重读一年。因此在1845年8月,他转到了法律系。与东方语言系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相比,法律系简直是相形见拙。而且,当时攻读法律系的大部分都是劣等生,差不多全是一些纨绔子弟。

但是,该系也有几名才华横溢的教授,其中担任俄国法律史的梅耶教授更是鹤立鸡群。托尔斯泰刚到法律系不久,梅耶教授就注意到了他。有一次,梅耶教授对托尔斯泰的一个同学说:

“我发现他压根儿就不想好好学习,真是令人惋惜。他的脸孔是那样富有表情,眼睛是那样机智,我相信,他只要努力学习,独立钻研,是会成为栋梁之才的。”

为了引起托尔斯泰对法学的兴趣,梅耶教授让托尔斯泰对孟德斯鸠的《法意》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法典》进行比较研究。托尔斯泰这次的确是下了功夫,他在日记中称这是“第一次严肃地用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比较,托尔斯泰得出了一系列独到的结论。他认为,专制主义是反人民的,“专制主义靠什么来维持呢?或者靠人民的不够开化,或者靠受压迫的那一部分人民力量不足”,在专制统治者可以随意改变法律的情况下,法律是不可能保障人民的权利的;女皇不会放弃专制主义精神,她只是借来孟德斯鸠的共和思想,“当做为专制主义辩护的工具”。而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因此女皇这样做“多半不会成功”。

最后,托尔斯泰给《法典》的评价是:

“浅薄多于真切,俏皮多于理性,虚荣心多于对真理的爱……爱自己胜过爱他人,它给叶卡捷琳娜带来的荣誉多于给俄国带来的利益。”

通过研究《法典》和《法意》,托尔斯泰认识到:大学里这种经院式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他钻研问题的障碍。如果处于大学的围墙之外,他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而不必受教授课程的约束。

1846年秋,托尔斯泰兄弟三人(此时大哥尼古拉已前往高加索服役)搬出了比拉盖亚姑妈家中,住进了一栋单独的住宅里。在这里,托尔斯泰将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博览群书之中,他所涉猎的文学作品也更加丰富。他曾在回忆往事时谈到自己17岁那年迷恋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恩仇记》和《三剑客》的有趣情景。他还为开过这样一份书单,谈到对他14-20岁期间影响最大的书,其中包括卢梭的《忏悔录》、《爱弥尔》和《新埃罗绮思》,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席勒的《强盗》,果戈理的《外套》和《死魂灵》,斯泰恩的《感伤的旅行》,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等。

当然,托尔斯泰在这期间阅读的书籍远不止这些,歌德的《浮士德》、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等,都在他的阅读行列中,他阅读的作品已经达到几百本了。就俄国作家来说,当时托尔斯泰最推崇的是普希金、果戈理和莱蒙托夫。

在大学阶段的后期,托尔斯泰还可以系统地写日记,并将其作为“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在日记中,他曾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生活准则,并不断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毫不留情的剖析。从1847年初到1910年托尔斯泰去世前4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托尔斯泰的日记很少有过中断。这些日记也成为记录作家真实生活和创作历程的珍贵文献。

1847年4月,托尔斯泰终于下定决心退学。虽然喀山大学校长、俄罗斯着名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劝他留下来,继续完成学业,但托尔斯泰还是毅然选择了退学。

后来,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复活》的一个版本中,这样写主人公聂赫留道夫退学的原因:

……他离开大学,没有学完课程,是因为他认定:大学里没有什么可学的,学过的那些课程都无关紧要,以致在考试复述它们时不但没有什么用处,简直让人感到羞辱……他觉得,那些着名的、然而大部分又都是很没有远见的学者,披着绝对正确的科学的外衣,贩卖的却只是辞藻华丽的大杂烩。

这段话,正是当年托尔斯泰自我心态的记录。

4月底,校方批准了托尔斯泰以“健康不佳和家事牵累”为由提出的退学申请。一个星期后,他回到家乡亚斯纳亚·波良纳。

同类推荐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热门推荐
  • 假装爱过

    假装爱过

    七岁以后,她的目标就是能找到他,嫁给他。辛苦寻找多年,她都没有放弃,后来,那个男人站在自己身边说,苏染,你嫁给我吧。她认为自己是开心的,可是找不到一点兴奋的理由。程浅阳说,苏染,你就假装相信我爱你,这样不好么?不好。
  • 成年孤儿

    成年孤儿

    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一部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近20年口碑流传经典,美国《图书馆杂志》特别推荐。“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当那一刻来临,为什么要坚强以对?为什么不敢放声哭泣?剥去成年的外壳,我们只不过是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孤儿。成年丧亲,其实是极普遍的现象,那种失去归属的感觉,需要受重视、受疼惜,却往往被社会避而不谈,更被我们自己刻意视而不见。可是,如何为失亲之痛找到出口,面对身边关系的转变,并重新定位自我,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失去了爸/妈,我要如何自处?悲伤,又能如何面对?不去想,它会自己消逝吗?”
  • 甜宠萌妻:校草,么么哒

    甜宠萌妻:校草,么么哒

    亲眼见证闺蜜天怡的离去,这件事一直让南宫娇不能释怀。直到有了高佳的出现,有了高佳的陪伴,让原来不能释怀的南宫娇渐渐相信这就是缘分。后来又有南宫慕的宠爱,家人的疼爱,她心里的阴影才稍有释怀。
  • 穿prada的月饼(财蜜eMook)

    穿prada的月饼(财蜜eMook)

    又是一年中秋,月饼界风云突起,五仁升级为十仁卷土重来、鏖战群饼;韭菜月饼以其王八绿的外观,鸡屎黄的内核跻身月饼界的杀马特;酸辣牛肉月饼更是立志于以老坛酸菜和老干妈辣酱的超级组合酸爽你的人生。小伙伴们表示月圆之日再也不想团聚了。 与此同时,商务月饼界一年一度的包装show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普通人家出身的月饼,加个好外壳好logo,身价瞬间翻倍,虽然稻香村和威斯汀的月饼尝起来差不多,但是身份悬殊得紧。大伙卖的不是月饼,而是故事,说得财经点儿,那就叫品牌价值。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社交与礼仪

    社交与礼仪

    这是一本为现代职场白领量身定做的礼仪读本,介绍全面、结构清晰、讲解深入、内容翔实,涵盖仪表礼仪、谈吐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生活礼仪等诸多礼仪细节,为读者们介绍了在不同场合、与不同对象接触时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内容丰富,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 甜妻撩人:狂傲老公太嚣张

    甜妻撩人:狂傲老公太嚣张

    一场精心设计,让她在婚礼当晚被陷害出轨,成为了世人眼中最是不洁的女人。心累了,她要逃,他却开始反悔。“混蛋,你放开我!”“想逃?”“既然是逢场作戏,你又何必在乎我要不要孩子?”“你怎么知道我就是逢场作戏了?”所以,他们之间,其实不是逢场作戏?
  • 重生之创世武修

    重生之创世武修

    被人害死,巧有第二生的林筱,得到了一个新的身份,新的背景,为了复仇次次与死神握手,为了保护身边的人,次次突破极限。化神入魔,只为回到她们所在的世界,争龙夺凤,只为寻她而来(此书为异生修神之路的后续)。
  • 这世间不复留恋

    这世间不复留恋

    人死不能复生,那些曾经爱你的人或者你爱的人或许早将你忘记,而你却仍记得那些年一起走过的时光。而这世上竟真的存在他外表高冷不近人情,却在你死后还给你留恋世间的机会,让你以魂魄的方式再走最后一次,看看还放不下的地方和人。不过每一次的条件都由来定……
  • 丑妃撩人:王爷请接招

    丑妃撩人:王爷请接招

    一道赐婚圣旨,两人从此纠缠不清。她霍兮容这么多年费尽心思,都是为了躲避皇家之人,怎么到最后竟功亏一篑。本以为凭借自己的‘美貌’,即使王爷不与自己合离,两人也会相敬如宾。可如今是什么情况,这频频护自己、秀恩爱的男子,就是传说中满身戾气的璟王吗?但,既然木已成舟,自己已坐上王妃的宝座,那她便涅火重生,叫天下众人皆不敢欺她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