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700000005

第5章 中国人是不是最讲中庸的族群

摩罗

某次刚刚下课,一位年轻学人问我:“你怎么理解中国人很中庸的说法?”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只是一种价值建构。而建构只是表达一种愿望,激发建构者形成这种愿望的社会现实可能与这个愿望恰恰相反。”

所谓中庸,通俗地讲,就是一种中正、温和、妥协的处世态度,这种处世态度懂得包容各种冲突,愿意化解各种矛盾,具有平衡各方意见和利益的智慧,遇事不走极端,善于与所有不同的权利主体共享权利,与所有不同的利益主体共享利益,善于与整个世界共享和平、均衡的局面。

中国古代的贤哲提出过这么一种哲学思想和道德境界,是不是因为中国古代人人都在自觉地践履中庸之道?

肯定不是这样。

动物的本性都是自私的、贪婪的,而且天生具有独占、垄断的欲望。在圈养的两只猪中,其中强势的那只猪总是四足霸占在食槽之中,不让弱势的那只猪公平进食。当那只弱势猪在食槽旁边怯怯地偷吃几口时,那只强势猪还会不断用嘴叼它,用头撞它,总之不断以武力压倒对方。这只猪垄断资源的欲望十分强烈,毫无中庸之意。

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在生命意志的自私性、垄断欲等等方面,跟其他动物并无区别。虽然人类在满足欲望、攫取利益的时候更加注重跟环境的协调,但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特征与其他动物一样明显。即使在某人很谦让、很中庸的时候,也应该看到这并不是他的本性,而是被相应的环境逼出来的。

是不是资源足够丰富,动物之间就不会争斗?比如,每只猪每顿需要进食5斤,两只猪需要进食10斤。食槽只有8斤猪食的时候,强势猪才会出现暴力垄断。如果有10斤甚至12斤猪食,强势猪就不必要进行暴力垄断了。

事实不是如此。即使食槽里有12斤猪食,那只强势猪还是会实施暴力垄断。为什么?有两种理由。第一,多余的猪食可以留到下一顿食用,以防下一顿没有新的猪食供应,这是基于本能的危机意识;第二,垄断本身具有权力的满足感,而权力的满足感是所有动物最大的精神享受,没有哪种动物能克服追求这种精神享受的欲望。为什么人类的“朱门”宁愿“酒肉臭”还要每年掠夺那么多,而且不想顾及“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现实?原因就在这里—掠夺和占有是一种精神享受。

那么,那只强势猪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讲究中庸之道,学会跟别人共享资源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只弱势猪终于强大起来,能够跟强势猪力量相当,足堪抗衡。当强势猪的掠夺不得不付出代价时,他会在垄断与掠夺的好处和代价之间进行权衡。假如食槽里只有8斤猪食,强势猪很想全部占有,或者自己吃5斤,让弱势猪吃3斤。可是弱势猪已经强大起来,会因此对他发起进攻。一架打下来,两只猪都被对方咬出几处伤口。强势猪认为,为了多吃1斤食,却身负重伤,划不来。不如平均分,各吃4斤。肚子虽然因此有亏欠,可是这样不需付出任何代价,更加合算。此后,强势猪不再四足站在食槽里用餐,而是跟另一只猪并排站在食槽边上。两只猪和平相处、共享资源的美好局面出现了。猪圈从此和平安详,犹如得了中庸之道的真传。那只强势猪可能因此被表彰为中庸模范、道德表率。实际上这样的局面完全是由势力均衡造成的,跟两只猪的道德面貌完全无关。

可见中庸不是一种道德品质,而是一种调节自私本能、更加低成本地捍卫自己长远利益的智慧。如果走极端不需要付出高成本、高代价,那么没有哪个群体愿意中庸。如果某个群体不愿意为长远利益克服自己的自私本能、适当放弃一点眼前利益,那么这个群体也就不会奉行中庸之道。

上述两种情况,我各举一个例子。

我们知道西方建立了一套国际法体系,其中关于战争的游戏规则,有不杀平民、不虐待俘虏的规定。这种规定本身,就是针对他们在战争中老是屠杀平民、老是虐待俘虏而制定的。可见制定这个规则之前,他们是很不道德的。那么这个规定本身是不是为了挽救以前的不道德而制定的?不是。西方的这些游戏规则是为了减少自己一方的损失,他不屠杀对方的平民是为了使得对方不屠杀自己的平民,他不虐待对方的俘虏是为了使得对方不虐待自己一方被俘的士兵,而自己的平民正是战争的供养者和力量源泉,自己一方被俘的士兵也依然是自己的有生力量。

如果屠杀对方的平民和俘虏不需要付出代价呢?这时候他们会不会出于道德考虑而执行这样的国际公约?肯定不会。比如,英国殖民者占领北美纽芬兰岛之后,政府下令殖民者追猎原住民,杀人越多政府给予的奖励就越多。那些既是平民又是俘虏的原住民很快就被全部杀光了。美国独立以后,杰弗逊在给追剿印第安人的将军下达命令时,就明确指示将军要将所追剿的印第安人部落灭绝。美国人向日本投原子弹的时候,向伊拉克发射导弹的时候,都没有想过国际法中规定的“平民”的豁免权。他们对待伊拉克的俘虏,也没有按照国际法的要求执行。为什么?因为他们这样做不需要付出代价,那些遭受屠杀的群体完全没有能力对屠杀者构成任何威胁。所以,那些人道措施,都是力量均衡的主体之间相互实施的,施之于人,为的是己。中国俗话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可见归还借物并不是基于道德要求,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有利于自己日后继续得到他人的帮助。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都是为着自己的利益考虑的。

被我们看作恶魔的希特勒,他虽然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却严格执行国际公约,没有屠杀甚至也没有虐待二战各个交战国的战俘。为什么?因为屠杀战俘要付出代价,屠杀犹太人不需付出代价。

这是第一种类型的例子。以下再举第二种类型的例子。

中国遭遇西方殖民者入侵和掠夺以后,满族的境遇非常微妙。面对它所统御的民族,它是一只强势猪,可是在殖民者面前,它和它的国家却是一只弱势猪。为了使中国由一只弱势猪变成与西方列强并立于世的强势猪,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社会组织模式,以便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而调整社会组织模式,势必关系到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19世纪70年代,郑观应明确提出英国强大的奥秘在于他们的议会政治即民主政治。王韬更是公开提倡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君民共治。后来汉族精英群体“宪政治国”的呼声越来越高,戊戌变法系其高潮。所谓君主立宪、君民共治,就是在保证满族皇室的权力和利益不被颠覆的前提下,让全国各族人民组成一个代表民意的议院和内阁,以此实现全国各个政治群体之间权力和利益的均衡。

当时的满族皇室,如果能够为照顾本民族本皇室的长远利益而稍稍“中庸”一下,君主立宪就可立即实现,皇室的荣华富贵不会受到影响。可是他们不愿意中庸,只愿意咬住眼前利益死死不放,满脸洋溢着独霸天下的无赖气。直到1908年,清朝才勉强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总算答应了立宪,不过还得等到9年之后才能实行。这个立宪步伐远远落后于全国的社会发育和政治发展。后来在各方势力的要求下,同意提前实行宪政,并于1911年5月成立了内阁。可是,他们拿出的内阁方案中,13名阁员名额被满族占了9名,皇族又占了9名中的7名。已经变成强势猪的汉族精英群体其实颇有一点中庸,他们不想将那只弱势猪咬死,只是善意地要求那只强势猪撤出食槽,跟自己并排站着共享天下美味。可是贪婪的皇族,闭眼不看汉族精英已经变成强势猪的事实,根本没有屈尊“中庸”一回的意思,依然四足站在食槽里垄断资源。

于是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仅仅半年之后,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全国立即响应。清朝皇室这才醒悟过来,赶快召见袁世凯,承诺从食槽里撤出来,并加快宪政步伐。可是,历史已经不再给他们机会。这个不愿意低成本地维护自己的长远利益的权贵群体,注定只能走向毁灭。最后的结局所有人都知道,满族皇室迅速覆亡,末代皇帝成了囚徒,子孙后代失去了所有的尊荣。

满族皇室决不妥协、非把自己玩完不可的歇斯底里心态,代表了人性的一种极端倾向,跟中庸之道完全是背道而驰。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多方面玩味。

那位年轻学人听了我讲的满族故事,接着问我:“那么,中国人是最不中庸的吗?”

我说:“也未必。如果我们说中国人最中庸,那么潜在的判断是别的民族不如我们中庸,这个判断是没有依据的。如果我们讲中国人最不中庸,那么潜在的判断就是,别的民族肯定比我们更中庸,以我目前对世界各民族的了解,不敢作出这样的判断。”

当今世界,西方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内部具有平衡各方意见和利益的智慧,善于与不同的利益主体共享利益,这方面确实颇得中庸之道。但是他们作为一只强势猪,在跟全世界的弱势猪相处时,从来没有中庸过,所以我也不想把中庸作为一种稳定的智慧和性格白白送给他们。

世界上不存在一只主动中庸的强势猪。那些弱势猪一般都是愿意中庸的,可是在强势猪拒绝中庸的情况下,他们也只有选择走极端。就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而言,中庸的锁钥乃是掌握在强势猪手中的。为什么孔子以来所有的圣贤都是对着强者说话?因为强者永远掌握着主动权。可是强者能不能很有分寸地运用自己的主动权,在无力霸占食槽时就及时从中撤出来,这就看他有没有中庸的智慧。

说得通俗一点,所谓中庸之道,就是用最低的成本维护自己最大的、最长远的利益。而为了维护最长远的利益,就需要将业已拥有的无限膨胀的畸形特权稍稍进行一些调整。谁没有这种胸怀和智慧,谁就只能像清朝那样把自己玩儿完。

我们希望所有那些强势猪,都能认清时势,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及时调整当下利益,也就是稍稍奉行一点中庸之道。

跟这种愿望相配合,我们依然需要像远古时代的贤哲那样建构和维护中庸的价值,呼吁人们学会中正、温和与妥协,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世界的血腥和苦难。

同类推荐
  •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东方文学、东方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先生一生著述丰赡,学术经历极其丰富。大半个世纪以来,他身体力行,做出楷模,被公认为中国的东方学、东方文学以及相关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中成就最大,资历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学术带头人。先生走了,先生不会再回来。我中心悲伤。只是突然又想起先生经常提到的陶渊明的一段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一段诗,先生说,他一直很喜欢。先生自己,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也许走得是安心的。
  •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苏联飞虎队: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纪实

    1937年到1941年,苏联共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包括空军志愿队2000多名飞行员。志愿队出现在几乎所有正面战场,击落日军飞机986架、战舰100多艘,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巡洋舰。谨以此书,纪念中华民族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为赢得反侵略战争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一书为作者李更在工作之余的所思、所想。有为图书而写的序及书评,还有对文化现象、社会热点以及文化名人的品评。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其文笔犀利,机智但不失幽默,对于当代文化时事嬉笑怒骂,品评人物则毫不留情。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热门推荐
  • 一念哀思

    一念哀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为了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他选择了重剑。他用情绪演化了一套剑法名为垂思当思念之意涌出之时,便是垂思斩断一切之时
  • 小狼狗喜欢我怎么办

    小狼狗喜欢我怎么办

    煜家有位少爷见沈佳佳第一天就发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要把她赶出煜家……可是从沈佳佳出国那一刻起,煜凉感觉自己少了点什么。陌上颜如玉,狼狗在家中。沈佳佳突然惊吓,我拿你当弟弟,你却要当我男朋友?现在她只想问:小狼狗喜欢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白云风云

    白云风云

    江湖有风波,武林无太平。人心有善恶,刀剑无仁慈。
  • 风知道我爱你

    风知道我爱你

    第一次看见慕允山的时候,陈左左是被未婚夫抛弃在山上,她没有看清楚他的样子。第二次看见慕允山的时候,陈左左在医院里面,看见的,仅仅是一个背影。第三次在舞会上面,陈左左没能认出这个男人来,却是被未婚夫从台上推下,让她成为了全市的笑柄。后来,慕允山牵着陈左左的手将那男人踩在脚下的时候,是慕允山给自己最大的宠爱。但是这样的宠爱,却要陈左左用尽一辈子的时间,去读懂。慕允山,山有木兮木有枝,而我,有你。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人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诸天万界修仙途

    诸天万界修仙途

    携带一符箓、一玉令、一古籍,穿越未知世界踏上修仙途……(无系统)
  • 东野圭吾经典作品(套装三册)

    东野圭吾经典作品(套装三册)

    本套装包括:白金数据,拉普拉斯的魔女,沉睡的人鱼之家。《白金数据》,推理天王东野圭吾的烧脑巨献。《拉普拉斯的魔女》东野圭吾的人性实验室,在日本上市旋即再版,上市5天,销量突破26万册!看似完美的一切,却潜藏着极度的恶意,从人性深处出发的可怕念头,比致毒的药物更为令人恐惧。《沉睡的人鱼之家》是《解忧杂货店》之后,东野圭吾又一部慰藉人心之作。既悲伤又温暖,这是一个让我们重新面对人生的故事。如果推理小说一定要有死亡,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
  • 至尊凰谋天下

    至尊凰谋天下

    身为将门之后,她一心为主,扶他上了皇位,没想到转头就被扣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赐死了。原本以为这一生算是完了,可再次睁眼,她竟回到了十七岁的那年……幸好,上天愿意再次给她机会,让她看清人心,守护最想保护的人。
  • 梦幻苍穹记

    梦幻苍穹记

    “辰杰,老夫看你今天是在劫难逃…………”这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圣斗士星矢。那西天佛陀看着圣斗士星矢得意忘形的样子,微微笑道:“阿弥陀佛,辰施主,贫僧看你修行不易,如若你就这般死去,贫僧心里也过意不去,不如你就此毁去一身修为,贫僧还能保你性命。”不过那北斗士南士却和圣斗士星矢一样,恶狠狠的盯着辰杰,仿若要吃人一般道:“辰杰,如若你就这么死去,实在是太便宜你了,我看你好歹也是仙界第一仙尊,如若让你变成一个废人………………”“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