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900000006

第6章 走通大渡河(3)

——没什么,有的都给你看了。你没看到的只是那个木架子,上面积土,松松的,很滑。木头朽了,晃动,还吱吱嘎嘎作响,它在自言自语呢……进洞就能看到天,小小的一块天,亮得叫人头晕……它们都不可怕。可是,我确实怕过了。

不知以前进去的人怕不怕,他们进去,留下那张被她当做“绝命书”的纸……我在想象。她说她也在想。

——我能看见当年的景象,稍稍看到一点……

我总记不住她的名字。

——-你每天每天都给我讲个故事,你的故事真多。不全为写作,我爱听……我没有祖母和外祖母(她们死得太早),小时候白白过了,现在得补上。

我告诉她,我的故事都很乏味……永远是死亡和生存,活着的死了,死了的又活过来,颠颠倒倒的……没有爱情。山里,或许老熊野猪有爱情……赵子军曾那么专注地看着一对牦牛……我告诉她,其实,其实我是爱这条河的,虽然我极其恨它,咒它……有几次,我差点被它弄死,就差那么半步……苏富贵用鸭脚(你见过鸭脚),用鸭脚上的铁嘴扎进我的肋骨,把我勾上岸,像勾漂木……就是这样的故事,既不叫人落泪,也不叫人激动。现在听,现在讲,都觉得有点可笑,像顺口在吹牛,在编故事,在学你们这些作家。

——是真的。我来过了,我渐渐看见了……大渡河是不懂事的河,我懂事了……

不懂事的河在教人懂事,它教了许许多多人……我也算一个。现在,轮到我们来教它。我对她说了这层意思,她掏出了本子。我把本子拿过来,放在一边。我告诉她,我讨厌这种本子……停了一会儿,她坦然地说,她理解。

飞来一只漂亮的水画眉,又飞走了……

——-你说……

王海的电报将我召了回去。电报很短:

撤职速回

踏勘由许元元负责。他乐意负责。又派来三个。

我不算什么。没人能顶替古全良。王海再不肯放汪云易上山(他是现在的总工)。他跟汪工程师同吃同住同睡,恨不得将他捧着抱着。汪工程师因此烦他。

我是晚上九点到局的。王海从九点骂到十二点半,骂得我从此不打算做人。我宁可被他枪毙。我低着头听着,丝毫不为自己分辩……其间也有几次低潮,他要我坐下,我硬是不坐。我在路上走了七天才赶到雅安,还赶了几次夜路,碰到过一头豹子,我知道王海在等我。我从四家寨到二道桥,经康定、泸定赶到雅安。我只身翻过大雪山。

我为古工程师哀伤。

他要是不死,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故。许元元不会撤职。我说过,古全良是解放前的通河管事,知名于岷江。他懂。

当晚我睡得很死。睡得跟死了一样。王海将我活活骂死的。

天没亮,他破门而入,指着被窝又一顿臭骂……他边抽我的烟边骂。其实,点上后就没抽过。他的嘴没停,没空抽它。他说我为大水局,为川西北,为林业部,为各行各业办了一件大好事,功德无量!他说人人都会感谢我,顶礼膜拜,把我当佛爷,当祖宗……

突然,他住口。

我不敢起来,也不敢把头缩进被窝……

他竭力避免提到古全良的名字。我差点就见他哭(我从没见过)……这时,他想起吸烟,烟灭了,他连连吸了几口。

这以后,他再也不提。他像忘了。

祸是许元元闯的。他拍给王海的电报充满文学语言。

他把丹巴和泸定之间的一段河道在图上标作“十里长滩”,这名儿用到现在。他命的名,——他也写了历史。

乱石林立……

星罗棋布……

白浪滔天……

鹅毛沉底……

狗也跳得过……

他把中央都惊动了。省里局里一层层开会……上游,政府已投资一千万,三个森工局相继投产,十几万立方原木已经采伐……绰斯甲,足木足,梭磨,小金川,大金川,河边屯着原木的山,原木的河……

就等来年的洪水……

许元元挡不住了,十里长滩,十里乱石,十里恶浪……上报是责任……明年,几十万件单漂顺河而下,乱石绝不肯通融……码起拦河大垛,五公里十公里地堆起,一层又一层,高达一二十米,填满河谷……一条原木的河……摧毁堤岸,村寨,公路……地震,塌方,滑坡,泥石流……

犯罪呵……

没人不心惊胆战。

王海去看了现场,把汪云易也带去。河不通,他和汪云易全是多余的。他带上当时极其罕见的照相器材,也带着他的手枪。

“炸开!”

会上,王海说炸也要炸出一条河道,限时限刻炸开……沿河修通驿道。哪里堵住,工人上哪里把它扌造走……国家眼巴巴地等着木材……大渡河非通不可,他说,非得通。

“炸开!”

王海把我叫去,封我为泸定水运处主任,令我戴罪立功。他交给我一百二十个工人,并授权我当地招工。一百二十个人……朝鲜回来的复员军人,川南调来的业务骨干,张榜招收的失学青年……他命令我即刻出发。

“这回搞砸了……”

他瞪了我一眼,不说了。

可尔因很小,水运处所在的克什米也很小,三四十幢平房罢了。

两山夹一沟,夹得紧紧的。

她骑上自行车,去看“阎王土扁”(全河叫这名儿的不下五六处)。那里过去很险。

残存的驿道的痕迹……

我一一指着……

她有望远镜,儿童的望远镜,才三倍。

我们骑的是加重车,公路起伏,绕山而转……手表拼命拍打着手腕,龙头倔得厉害……来车了,停下,靠边,静候它扬起尘土……

很热很热,穿着衬衫出汗。

在回来的路上,她演出了惊险的话剧。

她忍住不捏刹车,她很快地从我身边飞过……她的衬衫像一只白蝴蝶,飘着飘着……瀑布有点做作地泻下,为她准备了水洼……她一闪而过。

急弯……

她优美地右倾,从肩到踝平服地擦地,自行车也擦地,一直滑到崖前……车轮在空转。

我下车,她从地上爬起,右侧在渗血……

——你举一下胳膊……

——刹不住,钢圈浸了水……没事,骨头不断就没事。

她择了倒地的办法。此外,还能撞山或下河……

在到丹巴的路上,她老实了一些。我给她提着行李。她有点跛。她说自己活该。

公路塌方,得绕道。塌得路基都没了。今年都修不起来。我们沿绰斯甲河向西,经观音桥,走俄日河;一百四十一公里变做三百三十六公里,够小张受的。

她上车,看了一眼路码表。

小张说,从没走过这道……

我们经过五个县境:马尔康、金川、道孚、乾宁、丹巴。

小张说,过去,这一带土匪出没……

午饭在红卫局503场吃的,它在俄日河边。它筑起森工小路……还是腊肉,还是莲花白……门前,晒着一竹匾菌子,有几只“猴头”……

缓缓上坡,能看见雪山了。

到折多山山顶是下午,手表指两点三刻……坡坦路宽。高山草场……远处黑黑的树林,呈块状分布……牦牛在闲逛,望见吉普,怔怔的,突然撒开蹄子,一群一群地奔逃。

路边,蜿蜒伸展的木栅没个尽头,粗糙,结实……草地金黄……俄日河学得文雅,宽宽的缓缓的,绕过帐篷……帐篷外林立的经幡……天葬台边的经幡……飞过几只神鸦……雪山立在远处,沉静,耀眼……白得像是假的……

高原的风……

她下车。和雪山合影,和牦牛合影,和路、天、帐篷、河合影……和风合影。

没法不喘气,喘得不卑不亢。根据植物的分布,可以推测我们已上到海拔三千五(杉树长到这个高度)。吉普也喘。

走来一伙藏人。脸黑得精神……全体骑马。腰佩藏刀……牦牛驮着帐篷什物,好大的一群牦牛。白色的牦牛尾,杂色的毛皮。黑色,黑得不夹一丝杂毛……

他们追寻水草去了。

——这才是藏民!

她说,她想找顶帐篷住住,茹毛饮血……

——别做梦了。

自从人干预自然,人干预人,连气候都变了。早先,巴望下雨,只消朝山上大喊几声,朝海子打上几枪,兴许还有冰雹……现在,温和了。

她老捧着她的本子(我看不顺眼)。车颠得厉害。

她的右手还可以,她为小张削梨。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一早从康定出发,走到二道桥看见太阳。它和硫黄泉同时出现(温泉,多远就能闻到臭皮蛋味)。再走,再走,再走……

一片雪山……

没有向导,把地名都走丢了。

二十个人的先遣队,一人一把雪锹,开路……我随大队行进,位置稍稍偏后。前面有林乐山……走了一天,回回头,还能看见康定的中谷……

把背包扔了,留着粮食。

山上下雪。雪横着扑来,像曳光弹,齐射,扫射……人人中弹,中弹也不在乎……四周一片银白,哦,大雪山……只缺追兵……我喘着气,和他们喘在一处,一喘接着一喘,一喘迭着一喘,有声有色……

(要说美也真是美,我们没有那份闲心,可惜了。)

天黑,露宿。没人肯拍堵挡风的雪墙。我也不肯。乏透了……把雪扒开,背靠背坐着。没柴,生不了火(真想火啊),人缩作一团。雪下着,一百多个圆圆的雪人。

“不许睡着!”

有人留着康定的馍……真硬!啃得挺费劲。

我想到二十年前的红军,非想不可……

有人在哭爹喊娘,叫声像风声一样凄惨……无法一一劝慰,我绕着人群走了一圈(“起来,谁也别睡着……”),派了哨。

我们强忍着……不约而同地都睡着了。我睁开眼,四周茫茫的一片白雪……白得那么可恶,叫人想吐。

人呢……

全都逃走了?

我每绊到一个,便把他弄醒。他们从雪下爬出来,动作僵硬……拍拍头上身上的雪粉,相互间用身体碰撞……我数了三遍,确实没错。

还剩四十八个,连我……

他们逃走了……这会儿,正吃着喝着围着火,咒骂着雪山,庆幸脱身……

哨兵找到了,他已冻成了冰砣砣……他被牢牢地捆着,嘴里塞着破布……他们撺掇他一起走,他没同意,他想嚷……他爬过朝鲜的雪山。

他们只想逃命,不想杀他……还是把他杀了。天杀的!

山白得叫人发疯。人是很容易就发疯的。

稍稍整理队伍,把哨兵埋了(他叫居一清)……雪能没到腰。再没有什么先遣队,雪锹丢了,粮袋也丢了,恨不得把自己都丢了……晚上还是露宿,好歹开了个会,我声明,愿回去的尽管走,别伤天害理……只走了十多个。后退并不比前进容易,后面也是雪。

第三天爬到山口。风大得能抬起飞机……哭叫声又起,最后一次哭叫了,哭得人心里发毛(我不甘心全军覆没)……雪把人缠住,死缠着,一个看不到另一个……我们在风里雪里飘行……用裤带拉着最壮实的也最好嚷的费丁山。一手提着裤子,一手拉他,他像死牛一样笨重……

头上飘过一页页纸。林乐山的书烂了……二十多本资料,他舍不得扔,死去活来地背了三天,风代他扔了。

……爬过山口,想走也走不成,坡陡……把手脚打开,连滚带滑,全凭本事,全凭运气……

滚到坡下……我庆幸翻过了山口,正整理队伍,后面传来林乐山他们的叫声,他们三个掉队了……他们拼命地叫,要我们等等。

雪崩!

他们的叫声把自己埋了。

她再次要求停车是在山顶。小张怎么都不肯再停。山上荒凉得可怕,连草棵都不见了,阴沉沉的……

植物呈垂直分布。雪线之下是裸露的岩石;然后,草棵,乔木;然后灌木;然后河与滩。

连藏民都没有了,无论骑马的还是步行的。没有帐篷……乌鸦、鹰,以至马、羊、牦牛通通不见了……只有天空,只有岩石。只有硬得发脆的空气……

她打开车门,小张及时刹住车。他骂她(他可不管那个梨)。

她说小便憋了。

小张恨恨的,说不出的恼火。

……她看呆了。

静得就像在月球之上……静得听到了自己。自己多闹……

一道锯齿般的山的横幅……蓝得发黑的空气……像玻璃一样脆弱的空气,纯得能敲地……绝无奇峰……山,均匀地,不动声色地,无休无止地起伏着。没有爬它的欲望……蓝得不带一星暖意……向两旁撑开,直撑到天的尽头,不可亲近……高原的威严……

那是西藏。当年,朝圣者转动经轮,朝那里走去。

我们才三十五个……

下山……

碰到的第一个人是麻风病人。他把我们迎进屋……屋小,我们轮流进去。我们在屋外生起火。我们饿了两三天了,他给我们吃的……我们吃得很香,没有麻风的恐惧……每人分到半块玉米馍馍,在火上烤着,没等烤热……

细细地咀嚼……我让它在口中充分搅拌,混合,感受,很慢很慢地下咽……喉咙口的一阵暖意,很短的一阵,暖极了……我们拜谢藏人。谢他不被麻风摧残的友善。

我们看见了大渡河……

从乾宁往丹巴一路下坡。

东沟的水洁白。它接来牦牛沟的更白的水。

藏民搭起帐篷,在温泉中洗澡……

水白得发光。它左一跳右一跳,在陡水崖变做一簇簇的泡沫和水珠,浮了过去。

——这儿该开辟旅游!

——这算什么!

小张对她不以为然。他上过黄龙寺、九寨沟、红原和诺尔盖草地。九寨沟有地球上最美的水。

下滑了一个半小时,终于从桥旁擦过。人多了。拐向丹巴以北的五里牌。踏勘完毕,许元元当过一阵这儿的主任。

——当年,这里只有一户人家……

大渡河蹦蹦跳跳地向南,乐着耍着,使着性子……河心的乱石不愿相让。河水啃它……恨它恨得咬牙切齿。

猴子在张望……我们站在崖上。我们是三十五个。

最经得起的三十五个。

我们和面前的河。

云母碎屑随风飘荡,衣上,头发上,被子上,到处闪闪发光。她对它失去了兴趣,不再慷慨地说什么“见者有份”啦。

座谈会上,她又记下数据和事实(她懂的多了,很少要求重复)……她走进宿舍、卫生所(当听到当年给藏民打一针要用六七个酒精棉球时,她连连摇头)……她在茶馆里买了碗茶,边喝边和他们摆龙门阵……她喜欢平等的、轻松的、面对面的,甚至一对一的聊天。

丹巴叫她十分失望。她又骑自行车了,听错了话,汗流浃背地把车扛上死路,收获是踩了一脚牛粪……她异常惊奇地说,看到了一条牛仔裤……当她推车走在建在坡上的丹巴镇时,引她注意的还有一张公判刑事犯罪分子的布告。她走进书店,很快又走出来……寄信时,她嫌邮局过于洋气。她说喜欢古老的木楼,不用一根钉的,她说,她是“木楼主义者”……

她执意要去经堂。

门关着。我们去找人……

她走上梯子,兴冲冲的,连厕所都张望了一下(它建在楼侧,简陋但实用)……经堂很暗,藏族老人为我们开窗。她得到允许后,敲了敲悬挂着的鼓,摸摸各种器具……她尝了一撮糌粑,说是“挺香的”……她用掌心抹去班禅照片上的浮尘……

老人展开珍藏的佛像,一卷又一卷……

那是一位喇嘛手绘的,他早已去世。她恭敬地接过,将佛像一一挂起,仔仔细细地端详……色彩很艳……

她请大家坐下,席地而坐,在佛像前合影……闪光灯亮了。

随后,她走上被磨光棱角的独木梯,高高兴兴地上到顶楼的平台……

手无寸铁……

断粮……

无论清河还是修建驿道,都没有肚中的饥荒来得实在。必须找到吃的。

山上有野猪、老熊、豹子、猴子、獐子……真该带上枪的!

我们学着神农在尝遍百草。全队唯一的医生周惟汉懂点草药,懂点而已。那天,我们找到了“癞皮瓜”(学名是什么?),全队为之精神一振。在我吃下去三个小时后,他们也吃了,人人急不可耐。可幸的是它确实无毒。

癞皮瓜非得煮熟,不然会恼人,吐个不休。它硬硬的,不容易煮垮。它是主食。配上崖边又香又绿的山韭菜,比赖汤圆,比夫妻肺片都好。

没盐没油……没房子,也没帐篷……就是没人叫苦……

我们比藏民还藏民。

广东人是很有眼力的,当我们终于吃起蛇的时候,便佩服他们的先见之明。蛇冬眠了,很难找到,我们还是不断地打搅了它们的清梦,来点小吃……还有田鼠……

四出探路……

邓六龙好样儿的,他终于走出乱石包,几乎是凭着嗅觉走到了孔玉。孔玉区的干部从未听说过我们,他们差点把邓六龙当成了野人……多谢他们的善意,我们吃到了苞谷籽籽,虽然不多,总算有了人的食粮。

两个月后,才建起若即若离的供应线。

晚上,她来看我,带给我巴底的珍珠石榴。它大如柚子,非常甜。她说,她想寄一个回家。

巴底的什么东西都大,当然,除了人。

我们坐着聊天。她抱怨丹巴的风沙太大,我说,只不过是“微风”,不算什么。

我对她说,有些事不容易忘记,不管是不是相隔二十多年。它一步不落地跟着我,跟走了。

不需要特别费心去记。有些事费了心也难记住。我爱经历能让人记住的事儿。

她问我怕过死么,停了下,又问:

——你为什么没死?

——我命大吧……

同类推荐
  • 凤凰琴

    凤凰琴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代表作,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获国内外多项大奖。本书包括《凤凰琴》《村支书》《暮时课诵》《挑担茶叶上北京》《白菜萝卜》《冒牌城市》等作品。在这些小说中,刘醒龙更多的是从世俗的人群寻找人性的闪光点,推举凡人百姓中的崇高,塑造平凡而不平庸的形象。因为这些作品的出现,文学界评价刘醒龙是“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
  • 同林鸟

    同林鸟

    小说从一对70后年轻夫妇面临婚变潮·爱拯救中的失同步化危机入手,讲述他们结婚十年里浓情渐淡、婚姻战争、婚变、爱拯救、心灵成长、重生或新生的婚姻病愈过程。从彼此亲爱彼此关怀,到彼此折磨彼此伤害,最终走过了十年婚姻中最艰难的磨合期,在背叛和温存中,渐渐衡量出了自己可以承担的幸福,他们代表了大多数70后男女已经、正在和即将经历的普遍而典型的20、30、40“婚姻成长模式”。
  • 古龙:陆小凤传奇(全7册)

    古龙:陆小凤传奇(全7册)

    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很酷!在《陆小凤传奇》里,酷就是根本懒得当大侠。读懂陆小凤,也就读懂了古龙!113部电影、104部电视剧、32个游戏、14部漫画不是真正的古龙,刀一样、诗一样、风一样、酒一样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古龙!古龙诞辰80周年纪念版!《陆小凤传奇》系列全七册,囊括《陆小凤传奇:金鹏王朝》《陆小凤传奇2:绣花大盗》《陆小凤传奇3:决战前后》《陆小凤传奇4:银钩赌坊》《陆小凤传奇5:幽灵山庄》《陆小凤传奇6:凤舞九天》《陆小凤传奇7:剑神一笑》七部经典 。人人都说陆小凤是大侠,其实他根本懒得当大侠,却因为好管闲事。被一次次卷入迷离诡异的案件中。陆小凤是一个人, 是一个最能令你永难忘怀的人 。他重情重义,却风流成性。 他是个天生懒人,却好管闲事。 他屡次被卷入危险,却总能逢凶化吉。 他是个混蛋,却是个可爱的混蛋。 江湖人称陆小凤“陆大侠”, 可他从不把自己当大侠, 他不想当大侠, 他讨厌当大侠, 他根本懒得当大侠。
  • 蒂森克虏伯之夜

    蒂森克虏伯之夜

    本书是是新世纪作家文丛第四辑中的一种,是作家弋舟继《丙申故事集》之后又一部颇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本书收录了《平行》《安静的先生》《空调上的婴儿》《赖印》等十七个传奇的故事,阅读的时候,仿佛每个人都能在这些故事中寻找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蒂森克虏伯之夜》是这些故事中最具思想深度的。弋舟以残酷的书写,宣告了成年礼仪式的血腥性,即源自包小强等单纯青年撞上“恶意的消费主义”这堵透明的玻璃墙之后而丧失主体性的必然结果。
  • 爱情故事(译文经典)

    爱情故事(译文经典)

    在传世爱情经典《爱情故事》里,名门之后奥利弗撞上他的“刁蛮女友”詹尼,两人一见钟情,口角不断却又愈爱愈深,但这深情的爱,却因詹尼魂归天国而陷入无限凄凉……小说谱写了一曲纯如秋水的爱情,有如一棵清嫩的小草,触动了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拨动了埋藏最深的心弦,令人刻骨铭心。图书甫一出版,立刻被千百万美国人争相传诵,连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感动得向全国人民倾情推荐。该书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长达41周,精装本在一年内重印21次;以30种文字在全球出版,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0世纪10大经典爱情”之一。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美国全球奖和奥斯卡大奖,亦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热门推荐
  • 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灭之辉

    不灭之辉

    宇宙意志洗涤世界。。。请输入20-300字介绍您的作品
  • 大家小书:诗词格律概要

    大家小书:诗词格律概要

    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为方便读者进行古典诗词鉴赏和诗词创作而写就的学术普及经典,讲述古典诗词格律最基本的知识,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有推陈出新的创见,严肃性与科学性并举,是王力先生在其对诗词格律研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精品。
  • 盛婚萌宠:首席BOSS,花样吻

    盛婚萌宠:首席BOSS,花样吻

    她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注定成为一名不凡的全能才女;他明明可以继承庞大家业,却靠本事成为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头!他迷上她,她无视他。他是小说史上最接地气的首席,她是校花界最具才华的女神。
  •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不生气,一切都会好

    在面对矛盾、面对挑衅、面对指责、面对谩骂、面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时,能始终不生气,能始终保持自己“真心”不变,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毕竟,生气也是要花力气的,而且生气一定伤元气。没有价值的生气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所以,聪明如你,别让怒火冲昏了你的头脑,当你又要生气之前,不妨轻声地提醒自己一句:“生气就是认输。输给谁?输给你自己的人生。”
  • 邪王追妻医妃别逃

    邪王追妻医妃别逃

    身为公主的她,虽然拥有高贵的身份,但是事实上呢?后宫争宠,母妃离世,小小年纪就伤痕累累,任人欺负。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医学鬼才,拥有和植物沟通的能力,处事随心随性,狂放不羁,一次试验失败,醒来却来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国度,灵魂附身在她的身上。从此,她变成了她,在这个世界大方异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麻姑

    麻姑

    首部根据昆嵛山区民间故事而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以散文的笔触,完整地描绘了昆嵛山麻姑的仙女形象。一身正气的麻姑为了保证昆嵛山的安全,和山上的妖魔鬼怪斗智斗勇,最终战胜邪恶!
  • 今天又是喜欢你的一天

    今天又是喜欢你的一天

    为了帮助朋友的欧阳瑞雪,在家人的安排下‘嫁’给了安律尘。她一边努力的经营着自己的慈善机构,一边跟安律尘维持着表面的平和。真正的欧阳瑞雪出现,打乱她所有的安排和计划,但也让她得到了解脱,成为了自由之身,不用再辛苦的维系和安律尘之间的关系。一场意外,她怀孕了,孩子的父亲,竟是她多年的挚友与合作伙伴……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本书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1936年在青岛写成。全书描写了从农村流落到北京城里的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讲述了在黑暗的社会环境腐蚀下,祥子怎样由一个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人力车夫,在生活上、人格上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变得浑浑噩噩的历程。祥子的命运,是旧中国广大城市贫民悲惨命运的缩影。祥子的悲剧真实地揭示了旧社会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祥子令人心痛的堕落是对腐朽的旧社会的有力控诉。
  • 徒弟个个想造反

    徒弟个个想造反

    穿越异世,开启外挂神器,获得修炼的速成法门。奈何,来自异界,天道不容,无法修炼。只能广收徒,多授业。却不想——大徒弟武功盖世;二徒弟丹术无双;三徒弟万古唯一僵尸王…六徒弟绣花针里造河山,七徒弟神级厨艺能调绝品香。横空而出的娃娃军团,所向披靡,横扫八荒,令世人闻风丧胆。众人面目丑陋道:“爵爷,敢问您一届凡人,当初是如何收下这些逆天徒弟的?”“捡的。”女孩撑着下巴,随意道,“有个从天而降顺手捡的,有个路边捡的,有个死人堆里捡的,有个…”“您别再说了!”众人捶胸高呼,“感情都是无偿捡来的,天道不公啊!”女孩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我还没说,我夫君身份万古独尊,也是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