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4100000011

第11章 父母是佛(1)

悟思

人之生命,来自父母。《诗经》中早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孝子经》中记载:“亲之生子,怀之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既生之后,推燥卧湿,精诚之至,血化为乳。”从一个新的生命进入母胎,似乎就注定了父母一生的苦与乐,父母对子女的爱从入胎开始直到离开世间,父母之恩重如山。“人生五伦孝当先,自古孝为百行原。”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年事渐高,很难说什么时候他们就弃我们而去。“若待父母去世后,想着尽孝难上难。”如果我们不及时尽孝,到时我们会追悔莫及的,岂不留下终生的愧疚和遗憾?

有人也许会认为佛教出家遁世,逃避世间,对于忠孝之道无法恪尽本分。由此出发,佛教在历史上受尽非难。其实佛教和儒家一样,非常重视人伦关系、道德纲常,尤其注重忠孝的实践。在许多经典中,佛陀都曾经针对忠孝的问题,谆谆告诫弟子如何去奉行。《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告诉我们,父母对我们有十恩,第一恩“怀胎守护恩”;第二恩“临产受苦恩”;第三恩“生子忘忧恩”;第四恩“咽苦吐甘恩”;第五恩“回干就湿恩”;第六恩“哺乳养育恩”;第七恩“洗濯不净恩”;第八恩“远行忆念恩”;第九恩“深加体恤恩”;第十恩“究竟怜悯恩”。十恩之下,父母是佛!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此时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众善缘,当他们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当他们开始在吃饭时弄脏衣服,当他们梳头时手开始不停地颤抖,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众善缘,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只要你在他们眼前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他们的心就会很温暖……

佛教孝道观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较量。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维: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遂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悯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皆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他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

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所谓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与乐,是把你教养成人,给你种种家业、财物、学问、道德,使你自觉、自立、自治,这都是父恩之处,而母恩在拔苦方面尤大,如在幼小时期,有病及种种饥渴、寒热诸苦恼事,而母一一能去其苦恼。其实父母都有慈悲之恩,不过在特胜的方面有父慈、母悲的不同罢了。在母亲方面,慈悲的意义格外深切,往往在畜生之类只知有母,而人类在理性上才知道有父的恩在。社会上往往有忤逆不孝之子,不但不报父母慈悲之恩,而且不知父母慈悲之恩的所在,甚至有去杀害父母之生命者,这简直比畜生还不如!假若能知母恩,即是菩提种子。因为要报母恩,对母即有亲爱孝顺之心,能把利己之心转移到知报母恩心上去,则不会有极端利己的行动。因为知报母恩,即能稍去自私心而去孝养父母,即是人间道德的根本。由此推而广之,菩萨心也就是如此,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而去代众生劳苦,使众生得幸福。所以,大乘菩萨行是以众生为父母,由大悲心而生起救众生苦恼之事业。

今且再为种种比较,令知母恩之深重:假若有人以种种物品供养恭敬一切有学问、有道德诸超人者,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品供养母亲,到比前面供养诸超人等的功德要多百千万分。这是显现供养功德的大小讲到真正报母恩,纵使你每天割身上肉来孝养父母,亦还不能报父母一日之恩,因为初在母胎中,始经十月受诸苦恼,既出母胎之后哺乳长养成人;故这种恩德,报之难尽。中国向有的割股疗亲,亦是此类了。

世间人子,往往在生日欢乐,胜过平常。实不应以生日为欢乐,当知生我之日,即生母极苦之日,能作如是想,必可不作忤逆。若有拂逆母意处,使母生不安之念,那就很容易堕落;虽有金刚、天人亦不能救护。人生最有幸福的事,即是父母在堂,所以人生的幸福不幸福,以父母存留为标准。

父母之恩很多,报之难尽,与其向外去供养诸上善人,不如在家供养父母。古云:家中有二尊佛,即父母之谓。以供佛供母,在福上没有差别;唯要求出世的法,则非供佛不能。

——太虚法师:《太虚大师全集》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现在我告诉诸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孝道。所以古代臣子对皇帝上有关文化、或社会风气的奏章,如果这个皇帝很倔强,有不是的地方,不肯纳谏,便往往祭出一句很严重的话,“圣朝以孝治天下”,用来给皇帝当高帽子戴,使他无法胡闹,乖乖做个好皇帝。

的确,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对于那些西洋来的外国朋友,我常说,你们西洋以基督教为主的文化,是“丁字架文化”,我们东方文化才是道道地地合于十字架的形式。什么道理呢?西方文化偏重父母爱子女,而忽略了子女长大后对父母的孝养,只要儿女一成家,男跟女,女跟男,夫妻一对,其他兄弟姊妹都不大管,代代如此,这不是后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缺了“十”字上面那个部分,成了“丁“字了吗?

而我们中国,上自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通到久远前的老祖宗,乃至佛菩萨、上帝等等都包括在内;下则由自己传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千代万代,生生不息延续下去。并且横的关连,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样需要仁爱,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族社会,纵横交错,恰是“十”字形的文化。

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现在的孝道文化可怜啊!我有许多好朋友,大部分上了年纪,七老八十的,虽然地位钱财不缺,儿女三五个的不在少数,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硕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老两口躺在医院不能动,老太婆和老公公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那么多儿女,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来陪伴。你说这有多可怜,多悲哀!

儿子是国家的,女儿是人家的。

现在一个儿子讨了老婆,等于嫁出去了一样,往往跟岳父母好得很,而疏远了自己亲生的父母。再者,就算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媳妇也不见得能孝敬公婆。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你很好,又有儿子又有女儿。他说我有什么好?儿子是国家的,女儿是人家的,我有什么?!这又是一种情况,讲的都是真话。反正这一代的孝道出了问题,文化也出了问题。

我们的孝道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这孝道文化从哪里来?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宗族社会来,古代维系这大家庭社会的中心力量就是孝道。孔子的学生曾子还因此著了一部重要的书籍,叫做“孝经”,作为孝道的典范。这本书现在大家很少看,像我们老一辈的,在小时候便已经读得很熟了。记得年轻时有一次我回到家里,父亲听说我研究佛学,研究得还不错,要我讲一点佛经给乡人听,他也要参加。我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家孩子,长到几十岁,从外面回家,看到父母亲都会赶紧跪下来磕头。父母亲坐在旁边时,孩子不敢随便坐。我父亲讲话很威严,我听他讲话有时还会畏惧,畏惧并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很自然诚恳的恭敬而已。

平常家里的客人不少,因为我那时有点小名声,常常有人来找我谈话。每当我父亲走过来,我一定马上站起来听父亲吩咐。他老人家看了便说,你长大了,以后不必这样守礼,马虎一点可以,可是我一直不敢。这是因为自小受了老式文化教育很深影响的关系。我父亲要我讲佛经,他也要听,我说您不能来,您来了我就讲不出来。最后不得已,我对父亲说,您真要来,那我讲孝经好了,父亲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讲这玩意儿?我说现在的青年不得了,家乡的子弟们先要懂一点孝经,不然学个什么佛?!我父亲想想,也认为有道理,因此我在家乡曾经讲过一次孝经。孝经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基础,现代人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孝子呢?真正的大孝子,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能孝顺天下人的父母。所以我常常跟一般老年同学和青年同学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儿女看得那么重,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呢?如果将心量放大了,以天下人的父母为自己父母,以天下人的儿女为自己儿女,那该多好!

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本来我自己的儿女很反对我这种看法和态度。他们说,爸爸你是看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儿女?看自己的儿女如一切众生?我说对啊。我一个儿子就曾坦白地跟我讲,他起先很不喜欢这样,反感得很,但是不好明白表示,后来他在社会上经历多了,有更深一层的生活体验,倒反过来赞成我的观念。他说这样很对,又何必一定要只爱自己的儿女呢!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这正是孝经的根本道理。真正令人钦佩的孝子,其行止如何?“大孝于天下”。这种精神同佛家要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行愿,正好不谋而合。并且孝与忠也是同样一回事,国家危难时,顾不了自己父母,勇敢地做个忠臣而为国牺牲,一点都不后悔,这也是孝,孝自己的国家,孝自己的民族。孝经的意义太广大了!

由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始终讲究孝道,因此中国历代皇帝最敬畏的也是自己的父母——“太上皇”和“皇太后”。皇帝到前殿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要向他下跪,威风凛凛。可是一旦皇太后出来,皇帝只好恭恭敬敬侧身肃立,不敢随便坐着,等到皇帝到后宫见太上皇或皇太后,给妈妈请安,那就得跪下来,妈妈要骂照样骂,要打照样打,根本不敢有什么反抗。我们看宋、明、清代的历史,那几个皇帝的太后更是厉害,皇帝怕得很,如果出言顶撞把局面弄僵了,老太太一生气,板起脸孔,怎么样?!好,你是皇帝,大家听你的,我也听你的。皇帝一看情势不对,赶紧跪下来说,皇太后不要生气,您老人家要怎样,就照着办好了。这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我们并不提倡不合情理的盲目顺从,但是现代尊敬父母的孝道精神,的确逐渐地衰微了。

这个孝道思想表现在中国的政治上、文化上,什么时候最为特出呢?——大约在一千六、七百年前,汉末三国时期这个阶段。东汉以后,中国的儒道文化非常兴盛,当时只要你做人真正合于孝的标准,便有机会出来做官。清朝时代功名中的举人,另有一个旧名称,也叫“孝廉”。孝廉这个制度,在汉朝是由地方上推举品德高尚、孝敬父母的士子出来任职,再由皇帝封给官位,一步一步升迁的。

由于两汉籍仕途来提倡孝道思想,因此到了三国以及两晋以后,直到清末,孝道精神更重视得不得了。一个家族出了个不孝子,那便由这一家族辈分最长的族长出面,开祠堂门,严加惩治,毫不留情。就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佛教传进了中国。若是照一般儒家知识分子所言,佛教是“无父无君”,不要父母,不要国家,那么佛教又怎能顺利地传入中国大片土地,甚至最后成为民间根深蒂固、最普遍的宗教信仰呢?!

孝顺父母的佛陀。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鸿爪雪泥:袁志鸿修道文集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原是道教正一派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2008年5月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该庙已建立起了北京民俗博物馆。
  •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本书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语言风格入手,辑录了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引文引言,共70个词条,对其语源、语义、理论价值以及社会反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阐释,以期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新颖的、可读性强的、“接地气”的读本。
  • 当我徒弟吧

    当我徒弟吧

    茫茫人海中,易川微笑着对一位懵逼的少年伸出了手掌,“当我徒弟吧!”……宗门种田、徒弟养成系列。欲问成仙法,先寻自在心。始悟存真道,归听众妙音。群:718496289
  • 痞子王爷

    痞子王爷

    一朝穿越,她竟然捡到一个孩子,意外的成为了他的娘亲。为了他,她应征做了丫鬟,却遇到一个明明有着婚约却只嚷嚷着要自己嫁给他的痞子王爷——洛天逸。谁知一向不愿意留下的儿子竟然认了这个痞子王爷做爹?要毒药,斗青莲,意外学的一门功夫,待再次回城时,痞子王爷婚期已定,前世的渊源今世的结,撇开喜欢上这个痞子王爷的情愫,她毅然决定嫁给痞子王爷的大舅子。只是当一切都朝着美好的一面发展的时候,交自己功夫爷爷失踪了,给自己毒药的阿峰死了,整个洛王府更是被诬陷谋反,随着事情的不断变化,几年前的皇宫旧案被翻了出来,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由这桩旧案而起……
  • 忌日重置

    忌日重置

    曾今的闻祥是个无神论者,他认为死亡便是事物的终点,直到他死过一次之后……鬼怪……邪神……外星人……在他的世界里轮番出场……然后他明白了,死亡对他来说不是终点,而是一切的起点!
  • 全境污染

    全境污染

    “我是旧神之子,还是天外来客?”读书会信主、巫师联盟荣誉大魔法师、超人协会灾害顾问、绿焰兄弟会首领之父、守秘人、奈亚使徒……夏仁。旧日阴霾笼罩,冥河亘古流淌,惨白月光注视大地,可憎之物在深渊中等待着苏醒。慈悲母树、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旧印、文明烟火、时间停滞块……疯狂山脉、阿卡姆市、印斯茅斯、敦威治、塞伦……拉莱耶在深海中沉浮,谁会带来末日?审判之星苏醒时,人类又将何去何从?迷雾中,夏仁一步一步,在古梦见证隐秘过往,撕开世界的真相。“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会害羞!”…………这是一段深受污染,意义不明且难以理解的数字:662373688……
  • 重生之嫡女为庶

    重生之嫡女为庶

    前世,她是名满京都的左相嫡女,精通巫蛊之术,嫁与王室亲王为妃助夫君成就千秋霸业,却被弃之若敝,以巫术害国妖女惑世为由,于烈火中含恨而终。重生,她是右相庶出小女,利用巫术权谋在朝堂和后宫中搅弄风云,精心布局苦心谋划,只为毁掉那人一手打造的倾世王朝。本无心招惹却命犯桃花,那姻缘桥头月老庙前,他将一朵桃花戴进她发钗之间,笑容温柔,绝世无双。她说:“我命中带煞,凡靠近之人必不得善终。”他笑:“你既如此希望,我便为你颠覆那天下又有何妨?”
  •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教育在学校,培养在家长!培养好孩子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首先向父母们分析了孩子的哪些特性是先天注定的,哪些特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先天注定的特性,如男孩女孩的区别,好动与好静的区别,才艺方面的区别等等,我们尽量不去违背而是引导。对于后天可以培养的,我们又从父母、环境、心理、德商、情商、智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争取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性格有特点有能力有智慧的好孩子。
  • 不装

    不装

    王小柔最新段子《不装》延续以往“把日子过成段子”叙事风格,全书文字与日常息息相关的话题直抵人心,涉及话题从都市白领的职场生活到从侧面观察教育及亲子关系,从互联网包裹的游戏人生到闺密的相处。每一个话题由头都是从大众关注点出发,不失热度,把最真实的百姓日子用风趣幽默的态度呈现出来。
  • 属于我的慢时光

    属于我的慢时光

    如果生命突然变成了七天,你会怎么去安排接下来的时光?是笑着去面对,还是坦然的去接受?是该疯疯该吃吃的去玩闹还是在家里暗自伤心度过接下来的时光?是偷偷的去见一次埋藏在心底深处的人,还是去享受一次从未感受过的感觉?对于这些问题,她从来没有考虑过,她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活,有着爱她的家人,可是却偏偏没有找到那个能爱她一辈子的人。一场奇奇怪怪的梦,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到底是周庄梦蝶,还是蝶梦周庄。属于自己的168个小时,到底想要做什么?“我想谈一次恋爱。”“我想牵一次手。”“我想拥一次抱。”“我想感受一次亲吻。”“我想...”我想余生好好的,我想时间慢慢过,让自己好好过。
  • 映山花开的村庄

    映山花开的村庄

    洪山村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在映山红花开的季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了。原来的老村主任不愿意继续干下去,要带着儿子到城里赚钱。而他的儿子贾宇田是部队复员军人,决心为改变山村的贫穷面貌而竞选村主任。此时,村里在城里当包工头的钟德元带着小蜜回来了,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结巴儿子卫华推到村主任的位置上,以便好谋取村里的利益。为了给儿子拉票,他不惜花费巨资,捐款为村里修公路,行贿领导。在第一轮选举时使儿子的选票名列前茅。为了改变村里的贫穷面貌,贾宇田在村支书钟子民的支持下,决心发动群众捐款,修好出山的公路。在群众的支持和上级的关心下,修路工作顺利展开。与此同时,贾宇田同钟莉莉,钟子民与翠花嫂之间的爱情也在这映山花开的季节成熟起来,充满了幸福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