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4100000014

第14章 生命是宝(2)

少欲多施:把爱欲心去除一分,少贪取、少企求;把施舍心增加一分,多给予、多慈悲。过去日本有一个贫女阿照,由于布施一盏油灯供佛,终于和失散多年的老父亲团圆。这盏贫女的一灯,一千三百多年来一直供奉在高野山上,常明不灭,一个多月前,日本的几位佛教徒专程包机,把这盏千年长明灯送到了佛光山,少欲多施的功德可见一斑。

富贵要自己去耕耘,福寿要自己去播种,不知勤奋耕种而冀望有成,犹如守株待兔,终归幻灭。世间的财富虚妄不实,熊熊烈火、汹涌洪水、强盗贪官、不肖子孙,都可能夺去我们辛辛苦苦、血汗相濡攒聚的钱财,不如把它施舍出去,让穷困的人现世受益,并且德泽庇荫子孙于来生,享无尽福报,何乐而不为呢?怎样才有福寿?“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求得福寿之道并不困难,就看我们努力多少、实践几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讲演集》

当面对病痛

生存在现代社会的人类,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相当高,因此每个人都要有被撞上的心理准备和高度警觉。这不是触人霉头,而是先有居安思危的心防,才能临危不乱。不过,也不必杞人忧天,过多的担心和焦虑,只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有碍健康。致癌的原因很多,有些也尚不明确,应该定期作身体健康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平时则应保持饮食正常、作息正常、心情平稳,加上禅修等的精神修养,罹癌的可能性会减少一些。

一旦罹患癌症时,该怎么办?只有面对事实,积极治疗,试着放松自己的身心来面对,并且接受癌症的事实。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病人就会比较轻松,也不会让家人陷于恐慌悲苦的绝境中。我经常劝勉罹患重症的病人:“把病交给医生,把命交给佛菩萨(或者是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此一来,自己就是没有事的健康人。”而且我会鼓励发现患了癌症的人,想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想学什么有兴趣的东西,就去做、就去学吧,只要不太勉强自己的体力。

曾经有一位笃信佛教的医师罹患了癌症,他不但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把身上的癌细胞称为“癌菩萨”。意思是说,罹患癌症反而帮助他更积极地修行菩萨道,培养出更深厚的慈悲心与智慧心来。因为他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深刻体会病痛的苦,因而生起慈悲心,治疗后当他回到工作岗位上,便以无我的慈悲心看护所有的病患,一改他原本浮躁的脾气,变得温柔友善,乐意主动呵护病人。

罹患癌症本不是件好事,若从正向的角度来看待,也可以善用患病的机会来自利利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能够提前预知死亡,所以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自我净化的工夫。人的一生之中,说的好话通常不多,做的好事也不多,却还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但在患病的过程中,病人的人生观多半会改变,态度会转化,心灵会变得澄净——虽然身体患病,但是人的素质却提升了。何况罹患癌症,纵然已被医生告知要准备后事,只要不怕死亡,也不等待死亡,说不定还有奇迹出现。所以有不少人都说感谢癌菩萨使他们懂得人生,也度他们进了佛门。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乐于罹患癌症,而是劝勉癌症患者及病人的家属,应当做这样的正面思考。对家属来说,既然家中有人生病已是事实,就要坦然地接受它,除了细心照顾,自己不要也跟着急坏了、累坏了。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苦事,平时却很少意会得到,如果不得已罹患了癌症,或家里有人罹患了癌症,虽是大不幸事,但不妨就把它看做是现身说法的菩萨吧!癌是菩萨,患者是菩萨,是在共同宣说“苦圣谛”的无上佛法。要处理、要治疗,但不用怨怒愤恨,不必忧悲苦恼。

——圣严法师:《人间世》

生命是宝贝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间有贫富贵贱,但生命却是同等的宝贵。

路边的小草,从石缝中绽放出来,它也在展现生命的力量;河水干涸了,鱼虾躲在泥沟里,它也是为了珍惜生命。看到花草树木的生长,知道它们的生机,一如我们的生命;看到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这也是懂得对历史生命的珍惜。

有的人,一顶帽子、一双鞋子,能穿八年、十年,这也是爱惜物质的生命;有的人,本来可以用二十年、三十年的桌椅、沙发,但却任由儿童跳跃、践踏,只用一年半载就破损、毁坏,这不是缩短了物质的生命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所拥有的生命,生生不已。爱,就有生命;爱,就有生机;爱,就有存在;爱,就有延续。佛教倡导惜缘、惜爱、惜生、惜命,甚至喊出“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平等真理,可以说对生命尊重到了极点。

自然就是生命,天地就如我们的父母,日月山河,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民胞物与”,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一粒种子,可以生长千万的果实;一泓细流,可以长养无限的生命。春夏秋冬,都是在孕育生命;慈悲喜舍,都是在成长生命。生命的意义,不是奔走钻营;生命的目的,不是一宿三餐。人的一生,无上的尊严;人的一命,无价的宝贵。

人生不能空过,生命不能虚掷;人生的意义不在恋栈长寿,也不在永生不死,应该是如何发挥我们有限的生命,把它的内涵做无限的扩充;正如火花,虽然瞬间即灭,却为人间留下灿烂的光彩。

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愿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长久和平相处;根身器界是无常的,春秋岁月会带来四大离散;但是生命的宝贵,就在于能适应因缘,迎向美好的未来。

人的生命在平时固然值得宝贵,但在必要时能牺牲生命完成职责,更为可贵。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生以害仁者,虽生犹死;杀身以成仁者,虽死犹生。

人类为万物之灵长,如果能够真心呕歌生命的宝贵,何愁世界不能展现它的美好呢?

——星云法师:《迷悟之间》

不要杀自己

不要杀死自己。

——《佛陀语录·上篇·人品》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毋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是人;所以杀人犯罪,而自杀既不慈悲也无智慧,而是有罪。

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以自杀来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呢?因为当一个人在面对极度恐惧、无奈、厌倦之时,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对命运没有把握,看不到自己的将来,或者已预见未来将有大祸临头,觉得既然已无希望,生不如死,便会选择走上自杀的绝路。看似被迫走上绝路,其实是不愿意承担生命中应尽的责任。

殊不知,即使是一个最卑微的人,他的生命也有崇高的价值与分内的职责。除非意外死亡,或是自然死亡,否则只要活着,就有功能,就有责任。即使是绝症病患的生命,仍旧有其功能和责任,可以有念佛的功能、随喜赞叹好人好事的功能;也有接受病痛的责任,面对生命这个事实的责任。因此只要有一口气在,身而为人的功能就存在,身而为人的责任就存在,岂可轻言自杀。

我曾经认识一位重病久卧在床的老太太,她的女儿很孝顺,每天都去医院探望她、陪伴她。经年累月,老太太的病况既没有恶化,也没有好转,对女儿如此辛苦的照料,很过意不去,她觉得自己如此活着,只是增加女儿的负累,不如早早结束生命。有一回我去探望她,告诉她:“念佛的功德可以消除一切障碍,仰仗佛力,恶业亦可以化解,但也不必期望死亡,人只要活着,就有他的功能和价值。”老太太回答我说:“我活在世上,对我女儿来说,只是一块绊脚石,她每天都来探望我,我已亏欠她太多了,我想早一点死。”女儿在一旁噙着眼泪说:“我只有一个妈妈,你活着的时候,我还有妈妈,为了我,你一定要努力活下去。”这时老太太豁然开窍,原来她发现自己活着还是有价值的,之后就听从我的劝告,开始念佛了。

又有一回,我遇到一位服毒自杀而被救活的先生,自杀的念头依旧在他脑海里盘旋。我告诉他:“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选择以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这是逃避现实,在未来世,还是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即使今生现世,我们也是为了还债而来,逃债的结果仍将被追讨,甚至必须付出加倍的利息,但是,我们可以转变观念,把还债的态度转为‘还愿’。也就是说,吃苦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那么,既对我们亏欠的人有所交代,也会使自己更有尊严,即使必须因此多吃一点苦头,既能利人又能为自己培福,日子就会好过得多了。”

我又告诉他:“无债一身轻,选择自杀的人,债尚未还清。因此不可能就此解脱,甚至在死亡之后,自杀当时的情景与苦痛仍会不断上演,因为在我们的心识里,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即使超度,最好是在活着的时候多修行,自己超度自己,否则自杀死后,盼望亲友做功德超度,力量是有限的。”听完我这一席话之后,他便决定好好活下来了。

倘使大家发现周遭的人有自杀的倾向,就可以用这种观念来告诉他。只不过多半有自杀念头的人,旁人不易察觉,因此,最好每个人都能在平时就建立起三世因果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努力发挥自己这一生的价值。佛说人身难得,若不积功累德,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圣严法师:《人间世》

心灵的环保

有位叫源律师的人来问大珠禅师:“尚在修行时,需要下什么功夫吗?”

大珠禅师回答:“要。”

“是怎样的工夫呢?”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一般人都是如此的,师父的工夫就是这样吗?”

“并不一样。”

“为何不同呢?”

“别人该吃饭时不肯好好地吃,偏偏要百般思索;该睡觉时不安心地睡,还要千般计较。所以我和他们不同。”

饥来吃饭困则眠,这就是平常心,平常心是福。

──《佛教故事》

年9月份,法鼓山举办了一项宣导“大好月”的运动,邀集了台湾十大电视公司及各大平面媒体,在每天主要的新闻节目时段,报道一则好人做好事的新闻,又主播带动说好话,并且持续播出一个月名为“大好月”的一支公益广告。这些做法不仅在台湾传播且得到肯定,在海外,包括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地区,也都获得很大的回响。

“大好月”运动的核心就是心灵环保,内容是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转好运。2002年9月,我们继续推出这项运动,邀请资深广告人王念慈小姐制作一支三十秒的公益短片,内容主要是我的勉励话,希望以佛法观念作为引导,让大家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能够勇敢地面对,安然渡过困境。

例如,我曾经提出一个“四它”的观念,就是在遇到任何状况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个观念对很多人都很受用,并不一定局限于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才能够接受。

另外,我也提出,当遭受重大灾难或困境危机的冲击时,只要体会到还有一口气在,就表示仍有无限的希望。生命是无价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需要被尊重,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如果尊重生命,就会舍不得自杀,也不忍心伤害他人;如果知道生命是非常珍贵的,就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惩罚自己和伤害自己了。

惩罚自己的行为有很多种,有些人虽然没有自杀,但却折磨自己,使自己失去健康,影响亲友家人的生活,也使社会失去一个健康的人,而增加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表面上看来,折磨自己好像是个人对待自己生命的权利,但实际上既是自害也是害人,是增加自己的恶业,也增加身边人的负荷。若能思考到这一层,就知道我们是没有权利糟蹋自己的身心,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照顾自己的健康平安。

“大好月”活动推行以来,获得社会大众普遍的回响。有些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因为听到我们的勉励,观念因此改变,而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例如,就有人原本非常痛苦,想要自杀,但是在听到这些观念之后,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在2002年9月21日—22日法鼓山所举行的“心灵环保全民博览会”中,我也与天主教的单国玺枢机主教、歌手陶喆及作家吴若权举行了一场大型座谈会,主题就是尊重生命,会中讨论到自杀、杀人、堕胎等问题,与会者共同呼吁社会上的每一位成员,都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大好月”活动虽然已经过了,但还是希望大家延续这股精神,时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我们推动以好话取代恶语,但这不是拍马屁,也不是歌功颂德,而是随时给人鼓励、慰问,使得每个人都能尊重生命,照顾好自己。因此,说好话、做好事应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是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身体力行的。

——圣严法师:《人间世》

同类推荐
  • 经集

    经集

    本书是巴利文三藏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甚至最古老的经文,阐发了早期佛教的宗教思想和教义。本书不仅是研究早期佛教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佛教的发展变化也有重要价值,历来为东西方学者所重视。本书译文通俗易懂,亦堪称经典。
  • 儒家妙语话人生

    儒家妙语话人生

    用古人先贤修身、处事的理论与方法,来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我们的人生则会奋进而从容。提升生活品质,让我们浮躁的心得到宁静,使空虚的日子变得更充实。《儒家妙语话人生》一书,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依据,阐述了儒家关于什么是人,如何做人,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理想人格等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其睿智的人生的哲理,相信对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 佛国行者的故事

    佛国行者的故事

    本书广泛摘取了佛教经典中的一些故事,略作增删。其选材侧重于印度佛教经典故事,内容短小明快,通俗易懂,近乎寓言。
  •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逻各斯基督论(第二版)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逻各斯基督论(第二版)

    此著为作者的博士论文,以前在上海出版,现在重新修订后再出版。此书主要探讨基督教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学派之一——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哲学和神学思想。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是公元二至四世纪基督教哲学和神学的轴心,通过公元325年的尼西亚会议,它深深地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对于欧洲文明来说,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出现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哲学和神学理论是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希腊化时期两希文化结合的典范。在这一著作中,作者力图以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神哲学为基本视域,勾略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概貌和基督教哲学和神学的特点,从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欧洲文明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巨星崛起之绝对主动

    巨星崛起之绝对主动

    在一次意外之中穿越到十年之前的李牧突然发现自己不但有了异能还有奇怪系统的帮助!自此开始了成为全球最风光璀璨的那一个人。看超级巨星李牧是如何横扫歌坛、影视圈、体坛各大联盟、以及浩瀚商场的。粉丝交流群757598851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的难得情深

    你是我的难得情深

    叶北北一时不防被算计,嫁给身有残疾的顾大少。众人都以为她从此成了豪门少夫人,过上有钱又有闲的奢华日子。顾大少:呵呵,想太多了,洗衣做饭扫地干活,麻溜的。叶北北:为了生活为了报仇我忍忍忍。没想到这一忍,就成了顾大少的心肝肝。
  • 人类来了

    人类来了

    经过太阳粒子的冲击后,人类降临异世界。为了生存,人们的基因开始改变、觉醒,获得强大的力量。“吃着饭呢!昨晚不是报道上说好的,冲击波到不了地球表面吗?最后不但冲击到了,怎么人类还进行大转移了呢?”(主角觉醒吞噬的力量,吃就是他第一使命!)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想开一个店:咖啡商学院

    想开一个店:咖啡商学院

    庄雅婷领衔“文艺加萌研究所”策划推出的国内专业快乐开店指南+逛店秘笈分享。本辑“咖啡商学院”主题,告诉你好喝的咖啡哪里都有,而每间咖啡馆的灵魂都不一样。这是一本从情意到现实兼顾的书,我们会因为各种理由开各种类型的咖啡店,但是我们会为了开好这家店,学一个商学院的课程。咖啡界各成功人士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汇集在这本厚厚的书里,把温暖的梦想和冰冷的现实相融合,用漂亮的方式承载生活的美好和梦想。
  • 洪荒开天后

    洪荒开天后

    “什么?蚩尤大魔神和我爹是三千年前的结拜兄弟?是我的大伯?”水黎轩一脸绝望,颤声道:“我今年多大了?”“小主人,你今年13岁啊!两年后就要举行成人礼的,这是我弱水部落最盛大的日子?”老人小心翼翼地回复。一脸绝望:“小主人失忆了不成?蚩尤大巫作为九黎族的王,也是你的大舅,与魔神可是没有一点关系啊!”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言语等,都将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现实生化出发,对商务礼、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用餐礼仪、说话艺术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进行详尽地阐述,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 傲剑狂刀十二战神

    傲剑狂刀十二战神

    元朝末年,华山青年龙吟风15岁时下山历练,挑战武林各大高手。3年历练,结识好友诸葛雄,走遍大江南北,江湖人称傲剑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