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6800000035

第35章 逝去的足迹(下)(4)

那年,吴栋梁背回洪之明时,是在夜间。城里在闹文革,武斗很凶。洪之明是教育局长。他的背上插着块白色的木牌子,被人押着游街。到了县政府大院门口,游街的人停下了。那里变成了临时会场。他们就地批斗洪之明。有人在声讨,更多的人呼口号。群情激愤。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潮互相挤撞,一忽儿涌到这边,一忽儿又涌到那边,场面失控。而那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年轻人还在声嘶力竭地喊叫。他们在圈子里边围着洪之明。但是没人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的声音被淹没了。他们可能是为此而感到愤怒。于是他们开始殴打洪之明,这不是第一次打他。有人解下了腰间系着的军用皮带,用皮带抽打他。抽打他的头部。洪之明举起双手,抱着脑袋。他们还踢他,都穿着皮靴。皮靴踢在他身上,发出闷响。一下一下的,就像在夯地基。洪之明蹲下了,依然抱着脑袋。他们没有停止,继续踢打。他坚持不住了,蜷在地上。像是趴伏着,整个身子曲成一团。吴栋梁那天去城里买农药,生产队安排他去买“敌敌畏”。他喜欢看热闹,让他赶巧给遇上了。他站在人群最里边,他还没见过这样往死里打一个人。拳头,皮带,和带铁钉的皮靴,砸在人身上,可以发出那样的闷响。闷哼哼的!他们一边打,有人还一边问,还不说你的罪行?说,把你的罪行都说出来。洪之明一定是晕厥过去了,就算他要说,他愿意坦白,也没人能听见。几个人对着他的左腿又一阵猛踢。吴栋梁清晰地听见了骨头断裂的声音。洪之明的腿被他们踢断了。他在地上痉挛。疼痛使他的眼前发黑。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还在打。可能以前也这样打过。洪之明一动也不动,就像是昏死了。殴打者中有人意识到有些不妙,先停下了,说是不是打坏了?还有人去探了探鼻息。他们聚在一块小声商量着。一个人说不管他,又在装死。其他人将信将疑。吴栋梁这时说话了,他是个旁观者,往前挤了挤说,听声音好像是骨头打断了。

那些人转过头来,发现是个农民,手里提着瓶“敌敌畏”。他们冷笑着,一个人抖了抖皮带,说骨头断了也能听出来?

好像是。

懂这个?那你给他弄一下。

说着,那帮子人扬长而去。吴栋梁本想不理这事,但渐渐地人都散了,洪之明还躺在地上。吴栋梁试着去背起了洪之明,准备把他送到医院去再悄悄走开。他摸了摸洪之明的腿,果然断了。

洪之明说我的腿怎么了?

他还能说话。吴栋梁说我以为你昏过去了呢。

装的,洪之明说,不装死,他们还要打。

真装啊?刚才他们就有个人说你装死。

是装死。

你问你的腿吗?它断了。

这是洪之明趴在吴栋梁背上时他们说的话。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吴栋梁突然觉得很亲切,一个落难的局长,和一个农民。

你这是要背我去哪?洪之明问。

去医院。

我不想去医院,去医院治好了,又会被他们抓走。

他们不会放过你吗?

不会。

那你就坦白吧,坦白完了你的罪行就没事了。

哪能呢?坦白完了这些罪行还有另一些罪行等着你,他们永远不会满意。

那你想怎么办?

我没地方去躲。本地的一些“走资派”都躲到乡下去了。我是外地人,乡下没有亲友。

听这么说,吴栋梁就站住了。要不,去我那儿吧?正好我老婆还识得几样草药,能接骨和治些跌打损伤什么的。

那可太好了,洪之明挺了挺身子,差点从他的背上掉了下来。

他们去车站坐车到了白龙镇,到白龙镇天就黑了。吴栋梁深一脚浅一脚地从镇上背回了洪之明,那已是夜间了。我们说他是城里的远房亲戚,接过来养腿伤的。村里人都知道我会治跌打损伤,却没听说过我还有城里的亲戚。我就说是隔得很远的亲戚,人托人送来的。

我帮洪之明把断了的骨头接上,每天从山上采些草药敷在伤处。在我家里,他吃得好,睡得好。话也慢慢多起来。他跟我讲他的身世,讲他读过的书。他说他从小就有理想,这辈子一定要做些大事出来。哪怕是受了这样的磨难,他也不怕。他还说,我们是一家子好人。吴栋梁和我,都是。我们有恩于他,他总这么说。因为疗伤,我会经常地陪着洪之明。他说我很漂亮。到后来他的眼睛老是躲着我。我喜欢听他说话。他的口音很有意思,和我们这儿的口音不一样。在我家里住了二十几天,伤口早就愈合了,断裂了的骨头也快长好了。那些地方在生长的时候总是奇痒无比,我给他换药时总能看到他紧咬牙关。大约一个多月后,镇上来了人。还是那些人,来抓洪之明。得到这消息的,是村里几个去镇上赶集的人,他们提前回来给我们通风报信。

洪之明说,他不想被抓走。那怎么办?我们想了想,决定把他藏起来,就藏在村东头的红薯窖里。村子的顶东头,有个红薯窖,正对着一排牛圈。冬天,生产队就在这窖里储藏红薯。窖里以前还曾出过人命呢。每年,村里都会把富余的红薯放在这里越冬。窖很大,快有一间瓦房那么大。窖口由一块厚重的青石板封盖着。而在窖的顶部,正中间,有一个茶杯大小的透气孔。村里的野孩子们,就从这儿偷红薯吃。他们把长长的木棍子削尖,从透气孔处狠狠地扎下去,扎上一个红薯后就提上来。大人们都不知道孩子们的把戏,或是知道了也懒得去说。他们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扎上小一点的红薯,都能提上来。若是大一点的,就弄不出来,因为透气孔太小了。这样窖里的很多红薯都被扎烂了。它们在里面流水,腐烂。加上那年冬天又有些暖和。窖里的一小半红薯都烂掉了,可是没人知道这事。窖里的事谁知道啊?还是被密封着,里边热烘烘的,都是毒气。那气浓得,吸一口就能昏倒。匡家三兄弟就死在这里面。他们家住村东头,离红薯窖近。兄弟仨身高体壮,总是缺吃的。每年冬天,都会从红薯窖里弄些吃的。他们也不贪心,弄个几筐度下饥荒。三人一合力,正好能挪开窖口的青石板。这年他们又半夜里去弄吃的。挪开石板后,老大先下去,没声响。老二下去了,好半天也没声响。最后,老三也下去了。兄弟仨就这么被毒气呛死了。那下面是有台阶的,三人一顺溜地躺在那儿。他们一下去就呛上了毒气,都没来得及挣扎一下。因为出过命案,晦气,这窖后来就不用了。估计里面安全,我们让洪之明就躲在这里。

那些人果真来了,找到了我们家。面对他们的质问,吴栋梁承认有这么一个人,也确实住过几天。可是他已经走了。那些时,到处都有城里做官的人躲在农民家,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他们搜查了我的屋子,又像模像样地到村子里去找了一圈。当然没有找到洪之明。他们骂骂咧咧地离开了,说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洪之明走了。还扬言他们就住在镇上,第二天再来复查。

害怕那些人还会杀“回马枪”,我们不敢让洪之明上来。我做了些饭菜,给他送去。那会儿,他死死地盯着我看。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就做了那种事。想不到啊,我们都不是成心的,之前没一点那意思,但还是做了。奶奶说了这么长时间,好像就为了说这个。洪小伏看到她的脸有些发红,是那种害羞的样子。她说,饭菜都被掀了,碗和筷子滚得到处都是。洪之明是猛一下扑过来的。事后,他狠狠地扇自己的耳刮子,痛哭流涕。他说他自己真是个忘恩负义的畜生。我一声不吭地往后缩着,因为我看见吴栋梁也进来了,他已下到窖底。而洪之明没看到吴栋梁,他还在扇自己耳光。吴栋梁提着一把锤子,那本是他带在身边自卫用的。你滚吧,吴栋梁低声吼道,就在今夜里滚出烟灯村。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丑事。洪之明站起来,向窖外走。吴栋梁说,你等等。洪之明又站下了。吴栋梁说,你坐下。洪之明就坐下。伸出你的左腿。那是刚被治好了的断腿。我知道吴栋梁要干什么?我说不要伸。可洪之明还是伸出来了。缩回去。我还没说完,吴栋梁就在断过的地方敲了一锤子。我们都听到了重新断裂的声音。洪之明在那天夜里离开烟灯村,他一瘸一拐地走着。我不顾羞耻地冲出去,送给他一根木棍,让他夹在腋下当拐杖。洪之明断了一条腿,吴栋梁把他背回烟灯村。他离开烟灯村时,那条腿又断了。他拄着我送的木棍瘸着离开。就是这么回事。奶奶微笑着,为终于对我说出来了而如释重负。

讲完这些,天都快亮了。哦,父亲的腿疾。洪小伏问她,这事吴福生知道吗?不知道。奶奶说,吴栋梁是个爱面子的人,谁也不会知道。他的后半生非常仇恨洪之明,这也只有我和他两人心中有数。说着,奶奶又瞅着洪小伏。瞧这眉眼,长得真像。像我父亲?真像,比你哥还像。那地窖呢?还在吗?我想去看看。没啦,被废了。还在村子顶东头,做了粪窖,成了个大粪池子。

同类推荐
  • 拾叶录

    拾叶录

    一个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字数不长,博君一笑
  • 短小小说集

    短小小说集

    一些自创的短小说。感谢阅读,不喜勿扰,勿喷。谢谢
  • 白马探花陈庆之

    白马探花陈庆之

    乱世出英雄,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大乱世,乱得惊心动魄,乱得不同凡响,乱得有滋有味,世人皆知有魏蜀吴三国鼎立,却不知周齐陈三分天下,而这个故事就要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开始说起。
  • 属于我的慢时光

    属于我的慢时光

    如果生命突然变成了七天,你会怎么去安排接下来的时光?是笑着去面对,还是坦然的去接受?是该疯疯该吃吃的去玩闹还是在家里暗自伤心度过接下来的时光?是偷偷的去见一次埋藏在心底深处的人,还是去享受一次从未感受过的感觉?对于这些问题,她从来没有考虑过,她有着自己独立的生活,有着爱她的家人,可是却偏偏没有找到那个能爱她一辈子的人。一场奇奇怪怪的梦,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到底是周庄梦蝶,还是蝶梦周庄。属于自己的168个小时,到底想要做什么?“我想谈一次恋爱。”“我想牵一次手。”“我想拥一次抱。”“我想感受一次亲吻。”“我想...”我想余生好好的,我想时间慢慢过,让自己好好过。
  • 生命最后的时间

    生命最后的时间

    时间王国,时间代替了金钱交易体系,所有的人从出生开始就拥有着100年的时间可以花费,一个全新的世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腹黑夫君猎逃妻

    腹黑夫君猎逃妻

    “穆萧,我求求你,好不好,求求你,放过她们。”陌上瑾的语气更加卑微,为了妍妍,为了宇文家,她可以付出一切代价。“你凭什么要求我放过她们?你有什么资格?”穆萧的薄唇吐出伤人的话,果然,陌上瑾再也说不出任何的话来。没错,她是谁,她凭什么这么要求穆萧?“穆萧,你到底要怎么样才肯放过她们?”陌上瑾突然觉得很累。“你该知道我想要什么的。”冷冷的说完,穆萧挂断了电话。陌上瑾看着已经结束通话的手机,心底悲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A Little Book of Eternal Wisd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冬境领主

    冬境领主

    这里是一片极寒之地,林立的冰之巨剑不规则的斜插在这片萧索的冻土之上,像是古老的守护者一般层层围绕在最中心的冰座四周。落座在冰之王座上的是一个黑发黑瞳的人类少年,他和眼前的这片冰之领域一样面如冰霜,唯一能给他送去些许温暖的是蹲坐在他肩上的一只黑猫和那如烟火一般明艳的赤发。阴谋、诡计、迷局,一切都隐藏在看似简单的表象之下,诈欺者露出得逞的冷笑。坚信着“一无所有就不会失去”的魔王候选人最终学会了握紧手中的剑,他要守护自己仅有的珍视之物……
  • 我是大侠吗

    我是大侠吗

    什么是侠?上官无不明白,他只是被系统逼着成为大侠而已。系统走了,没人再逼他,他也自认为没做什么好事,可还是有人称他为侠。他真是侠吗?
  • 重生之醋娘子

    重生之醋娘子

    定远侯府嫡女前世被继母害死,得上天怜悯,重生到了十三岁那年,扒了继母的伪善皮,揭穿庶姐的虚情假意,抢回了自己的男人。为了把嚣张不可一世的平阳王教导成完美相公,天天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精彩大戏。
  • 盛女求生

    盛女求生

    三十岁之前,她的生活平淡无奇。三十岁之后,各种奇遇:拜师学武、学中医、演戏、练射击、参军,凭借伯乐和个人努力,终于活出自己。他是年少成名、星图跌宕起伏的帅男明星,低谷时遇上她,相爱相杀,期待余生相依。出身于重男轻女家庭、未婚的她,比起男人更重视事业;单亲家庭、有过一段失败婚姻、恋爱经历坎坷的他,始终对真爱、婚姻充满向往。两人相遇,结局是否早已注定……
  • 这个看脸的世界!

    这个看脸的世界!

    清心寡欲品学兼优的医学生陈江宁对肤白貌美的女神沈璐一见钟情。直到他发现女神是个表面光鲜亮丽,生活自理能力一塌糊涂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女蛇精病。眼高于顶脑洞大开的女神沈璐对英俊成熟的经理梁晖一见钟情。直到她发现经理热爱韩剧,常将自己代入狂霸酷拽的总裁,自动开启装逼/深情/邪魅/苦恋等模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Kennedy Years: From the Pages of The New York

    The Kennedy Years: From the Pages of The New York

    The year 2013 is the 50th anniversary year of the assassination of John F. Kennedy, who still ranks as one of the top five presidents in every major annual survey. To commemorate the man and his time in office, the New York Times has authorized a book, edited by Richard Reeves, based on its unsurpassed coverage of the tumultuous Kennedy era.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Bay of Pigs,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Vietnam, the space program, the Berlin Wall—all are covered in articles by the era's top reporters, among them David Halberstam, Russell Baker, and James Reston. Also included are new essays by leading historians such as Robert Dallek and Terry Golway, and by Times journalists, including Sam Tanenhaus, Scott Shane, Alessandra Stanley, and Roger Cohen. With more than 125 color and black-and-white photos, this is the ultimate volume on one of history's most fascinating fig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