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4700000003

第3章 奴隶制五刑(1)

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根据刑罚的出现、确立及作为主刑使用的时期的不同,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黥、劓、刖、宫、大辟。其中除了大辟即死刑外,其他四种是对肉体的刑罚,而且受刑后无法复原。奴隶制五刑在奴隶制社会逐渐确立后,在汉文帝之前一直通行,其中有的刑罚甚至一直延续到后世。这五种刑罚并未完全包括当时的所有刑罚,但通行时间较长,因此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黥刑

黥刑,也叫墨刑。这种刑罚实施时,先割破人的面部,然后涂墨,这样伤好后便会留下深色的伤疤。古有“中刑用刀锯,其实用钻凿。”的说法,其中凿就是实施墨刑的工具。

起初,黥刑是在额部刺墨。因为额头在脸的上部,因此墨刑也曾被称为天刑,即所谓的“黥凿其额曰天”。据《尚书·大传》《尚书·吕刑》《周礼》等书记载,夏、周规定的以黥刑处罚的罪行均多达一千条,该刑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

到了战国、秦国时期,黥刑的使用仍较为普遍,并且还有了不同的种类。如《秦简·法律答问》中规定有对奴妾“黥颜頯”之刑。颜,指眉目之间,即面额中央,頯(kuí),是面部颧骨的意思。黥颜頯就是在人的面部中央及颧骨处刺墨。此外,《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了“城旦黥”,这应为对城旦所施加的特种黥刑。而对于处以其他刑罚的劳役犯人,秦也可能对其施加各种不同的特种黥刑,其区别可以表现在刺墨的位置上,也可能表现在刺墨的纹络或图形上,此时,黥刑不仅作为主刑出现,也变成了其他刑罚实施时的一种附加刑罚手段。

由于黥刑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因此,具有很强的标记作用。到了汉代,人们逐渐认识到罪犯也可以改过自新,而黥刑等肉刑使人一旦受刑便终身难以再重新做人,不符合当时所倡的儒家治国以教化为先的原则,不利于通过教化使人改恶从善,因此汉文帝毅然废除了黥刑等肉刑,改黥刑为髡钳城旦舂,即五年劳役。从此,黥刑被废除,经过魏晋隋唐,都没有再使用过此刑。而在汉代废除此刑六百多年后,南朝宋明帝统治时期,再次使用黥刑,并且其标记作用更加明显,因为在施行黥刑时,给人留下的标记更加明确、具体了。明帝四年(468年),制定了黥刖之制,规定:对于那些劫窃执官仗、拒战逻司、攻剽亭寺等应当处以斩刑的罪犯,如果遇到赦免,则“黥及两颊‘劫’字”。即在罪犯的两颊刺上“劫”字,这样,罪犯虽免一死,他人一见便知其犯了“劫窃执官仗”等死罪。这种制度虽然在宋明帝死后便不再使用,却为后人开了个恶头。在以后的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的定律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

秦汉以前的黥刑或者作为主刑单独使用,或者作为城旦等劳役刑的附加刑使用。而在汉后再次兴起的黥刑,则多与其他刑并用。如上文提到的南宋的黥刖之制施刑的完整过程是“黥其两颊‘劫’字”,断去两脚筋,再徙付远州,实际上是黥、刖、流三刑并用。像这种黥刑和其他刑罚并用的制度发展到五代、宋、辽便成了刺配。后晋的刺配是以墨刺面并将犯人流放,即合黥刑、流放二刑于一身。而宋代的刺配则是合“决杖、黥面、配役”三刑为一身,《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及时雨宋江、打虎英雄武松等均受过此等刺配之刑。

宋初所用刺配之刑,是延续后晋的制度作为对死刑的宽恕之法来使用,多由皇帝亲自决定。据《宋史·刑法志》记载,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发布了“岭南民犯窃盗赃满五贯到十贯者,决杖、黥面、配役”的诏令,使刺配成了定制。后来,这类诏令越积越多,使刺配成为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刑罚而失去了其起初的宽恕死刑的意义。刺配之刑中,决杖,就是用杖击打犯人的脊背。而配役起初多是送往西北边区令服军役,后来由于犯人常逃亡塞外勾结外族入侵,因此改为发配到登州(今蓬莱)沙门岛、广南(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通州(今南通)等地区,有时也发配内地他州。而刺配之刑中的黥面即古代黥刑的复用。魏、晋时期屡议重设肉刑,但一直并未真正复兴,而宋代虽从无此议,却承五代之制恢复了古代肉刑中的黥刑。宋代刺墨的位置有刺面、刺额角和刺耳后等区别,刺墨的纹络也有不同,有的刺字,有的则刺上其他图形。如对强盗罪不处死刑的,在罪犯额头上刺“强盗”二字,这与南宋在两颊上刺“劫”字如出一辙;对于一般的盗窃犯,在其耳后刺上环形,对应当受徒、流刑者刺成方状,应当受杖刑者则刺成圆状,而屡次犯罪,应当受杖刑的,则在脸上刺环。刺墨的深度也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般依据发配地区的远近而定,配本城的刺四分;配牢城的刺五分;配沙门岛和远恶州军的刺七分。

五代实行刺配的制度后,除宋代广泛采用外,辽也加以使用。辽圣宗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发布诏令,规定三次犯盗窃罪的人,在额头上刺墨,并判三年徒刑;犯罪四次的人,则在脸上刺字,并判五年徒刑,这是黥刑与徒刑的并用。而后,辽兴宗考虑到犯罪者也有改过自新的可能,而若在其脸上刺字便会使其一生都带着耻辱,于是便又规定那些被判终身徒刑的罪犯,只刺其颈部,而犯盗窃罪的人,初犯在其右臂上刺墨,再犯则在其左臂上刺墨,第三次在其颈部右侧刺墨,第四次则刺在他颈部的左侧。

金代辽之后,则制定有“刺字充下军”之刑。到元代,刺刑的使用更加普遍。在元代的法律中,已不是规定在什么情况下用刺刑,而是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免刺”。元代的刺刑有同流放刑并用的,也有和杖刑并用的。其刺墨的位置也有分别,有刺臂、刺项等。如初犯盗窃者刺左臂,再次犯者刺右臂,第三次则刺项。因为元代使用刺刑较多,因此出现了许多特别的情况反映到法律中,使法律对此刑有十分详细的规定。如应该刺犯人左、右臂时,而其臂上有“雕青”,则要在无“雕青”的地方刺墨;如果罪犯将被刺之字自行除去而又犯了新罪,则要补刺;若已被刺臂的人把整个胳膊都刺上花纹,以掩盖原刺字样、纹络的,如果再犯盗窃罪,就要在背部刺墨;如果屡次犯罪,其左右项、臂都刺了字的而再次犯罪的,则在项下空处刺墨。然而,元代法律又特别规定:蒙古人及妇人犯罪的,不刺字,如果审判官擅自将蒙古人刺墨,要对其施以杖刑七十并给予除名的处罚。

明清两代也延续使用了黥刑。明律规定,凡是白天抢夺别人财物的人,在他的右小臂上刺“抢夺”二字;若再犯此罪,则对右臂施以重刑;凡是盗窃偷得财物的,初犯的人在其右小臂上刺“窃盗”二字,再犯则刺左小臂。另外,明代还规定,若被刺者擅自清除字样的,补刺。在清代,窃盗罪也有刺字的规定,一般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第三次则刺右脸,第四次则刺左脸,有时还会分满汉两种文字。

黥刑,自早期奴隶制时期出现,直至清朝光绪末期才被彻底废除。这是一项标记性的刑罚,罪人一旦受此黥刑,则要一生都生活在耻辱中,难以再为人,而于其他人则有了很强的警示作用,这正是统治者想要的,因为他们朝思暮想的就是如何禁止臣民犯罪,如何有效控制犯了罪还想再犯罪的人,而是否该给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或许也曾想过,但在前者面前,这一想法便做出了让步。这或许就是黥刑虽几经存废,但从辽宋直至明清相沿不废,一直使用至封建社会末期的原因吧。

(二)劓刑

劓,会意字,顾名思义,劓刑的行刑办法即割鼻子。

战国时期,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女,楚王非常喜欢,但楚王原来宠爱的一个名为郑袖的妃子非常嫉妒,便设计陷害美女。她开始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喜欢那位美人,用尽一切方法讨好她以消除美人对她的戒心,同时也蒙骗了楚王。天长日久,美女把她当成姐妹,非常信任她。于是,她便对美女说,楚王不喜欢你的鼻子,你要故意常常捂住鼻子,这样楚王就会永远喜欢你了。美女信以为真,入见楚王时,坐在楚王身边便总是捂鼻。楚王不解其意,便问郑袖是何缘故,郑袖便借机进谗言说是美女嫌楚王身上的气味难闻,楚王听后心中自然不悦。郑袖见已挑起楚王对美女的不满,便告诉楚王身边的人,如果楚王有命令,必须立即执行,不得有误。一次,楚王与那位美女、郑袖坐在一起,美女坐在楚王身边,又遵循郑袖的“忠告”一次次地捂住鼻子。楚王见状,大发雷霆,就大叫:来人,把这贱人的鼻子割掉!其手下也早已听从郑袖事先的吩咐,立即对该美女实施了劓刑。

一个人被割掉鼻子,即使再漂亮也会变成丑八怪,劓刑就是这样一种毁人容貌的刑罚,比起黥刑,更加残忍,一旦行刑不仅会使人承受肉体的痛苦,还会留下终生的残痕和羞辱。由于容貌被毁,难以掩盖,受过劓刑的人势必会遭到社会的鄙视,并且终身会受人监视,他们一旦行为不端,其他人就会起而制止、告发。这样,劓刑便也具有了善恶标记的作用。统治者用这种刑罚作为其维护统治,禁奸止过的手段。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在场的每一位都跟我一样,非常关心中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冠军文化。(2)中国的每个知识分子应该不断地思索:中华文化,这个曾经是冠军的文化是不是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又变成一个冠军的文化?(3)一个强势文化指的是什么?强势文化指的无非就是经济基础好。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现代化。即使这样,我们还要努力,争取自己文化的核心价值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到那时,我们今天的讲坛所追求的冠军这个奖杯就会有机会回到我们的手中。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主要内容包括:周有光:大同是理想,小康才是现实;何光武:不敢乐观,也不敢悲观;齐邦媛:我用诗的真理写他们;许纪霖:我们这一代“真诚的虚伪”;徐友渔:作为知识分子,我充满了自我怀疑;余世存:知识分子要对这个社会的犬儒负责任等。
  •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重构人的精神生活

    本书基于对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研究,回答了什么是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多维度探索了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衡量尺度和发展规律,结合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问题的实践,通过对改革开放与社会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文化、高科技发展等社会际遇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突出问题的大胆探索,有针对性地指出培育改革共识、增强全民法治和德治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与发展多样文化相结合、培育人与科技互动中的主体性、做高科技时代真实存在的自我等应对措施,进而提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总体对策研究,从目标、原则、方式、路径几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
热门推荐
  • 恶作剧之恋:别惹王子殿下

    恶作剧之恋:别惹王子殿下

    他眸子忽然闪过一丝玩味,一步一步地向她走来。“你是跟踪我来这里的粉丝?现在的女孩是越来越大胆了。”“哎,你要干嘛?”他离她太近了,近到让她的心脏嘭嘭地狂跳,脸上已绯红一片,背贴着树干,她有种困兽的无力感。“我想……”他眸子闪出煸情的火花,使他整个人像极了魅惑的花花公子。“你知道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单独在一起,该是要发生一些事情的……”
  • 南夏未辞

    南夏未辞

    【原名《第99次离婚:老婆我错了》】 “你有没有遇见过一个人,他如冬雪般寒冷,却独愿做你黑夜中的那抹星辰。” “你有没有遇见过一个人,她将自己隔绝于世,却独愿对你敞开心扉。” 很久以前,那个眼底总是铺满冰渣的男生凭借一己之力将她从火海中救出,俯身,在她耳旁温柔地低语道,“你不是玫瑰,因为玫瑰是小王子的,而你是我的。” 从那时起,一切就已尘埃落定。————【本文首发原创,属慢热文,前期微虐,后期甜宠】 短篇《我在树下等雨停》连载中,欢迎入坑……
  • 再见我的男友

    再见我的男友

    没有天长地久,只有日久生情。没有海枯石烂,只有悲欢离合。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 狼牙

    狼牙

    “狼牙少帅”刘猛最受赞誉作品,无数军迷心中难以超越的经典!《狼牙》是以中国第一支陆军特种部队的创建及成长作为背景,描写了从南疆保卫战之后至今的漫长历史事件,揭开了特种部队的神秘面纱。小说以大跨度、大场面、全景式的描述将中国第一支陆军特种部队从出生到享誉世界的铁血成长历程完整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狼牙》中人物棱角鲜明,以“狼牙特种大队”的创建为主线,讲述了军长刘勇军、大队长何志军、政委耿辉等职业军人鲜为人知的故事,刻画了刘晓飞、张雷、林锐等新青年士兵激情澎湃的热血传奇,同时,还描写了何小雨、刘芳芳、方子君等百合一样军中之花的爱恨情愁。
  • 霜暖长安

    霜暖长安

    “若是有人知道你的身份,便会叫你妖女。”妖女就妖女,想在这样的江湖活下去,怎能选择宽恕和善良?
  • 等车的办公室小姐

    等车的办公室小姐

    从二十几岁到而立之年,只是几个转身,大把的青春不知不觉地挥霍去了。而立之年却仍然孑然一身的OL,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青春年少,曾经游刃有余的办公室游戏愈来愈不得心应手……面对年龄的压力、明争暗斗的职场和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单身的OL如何在夹缝中等待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我不是被剩下的人,只是宁缺勿滥罢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无论如何,保持好心态才是单身OL最重要的。===============================================感谢点击!本封面感谢“无名指的束缚”友情提供!
  •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嚣张皇妃

    嚣张皇妃

    一觉醒来,她落入陌生时代,无处走可只好依靠纳兰老爷,谁知道她竟然莫名其妙成了皇子妃,又莫名其妙的乾隆的儿媳妇,又莫名其妙的怀上了孩子!天哪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神魔武林正传:武痴情魔引(上)

    神魔武林正传:武痴情魔引(上)

    天下第一高手、四大剑客之首“不败剑尊”罗名尊遇害,究竟是何人为之?武林从此巨变,血雨腥风,江湖恩仇,孰是孰非?川中双煞为何遁入空门?丁忧孤独之子,又为何屡遭劫难?大开大阖,波澜壮阔,述不尽的拳技剑道之奥,写不完的抵死缠绵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