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300000005

第5章 特搞(4)

鲁迅定居上海以后,结识了三个美国朋友。那就是:艾格尼斯·史沫特莱(1890-1950),埃德加·斯诺(1905-1972),加罗尔特·艾萨克斯(1910-1986),又译伊赛克,中文名伊罗生,这里,只说鲁迅和伊罗生的交往。

艾萨克斯,在鲁迅的日记和书信里多写作伊罗生的。关于他的简历以及鲁迅和他交往的情况,据《鲁迅日记》的人物注释,是这样的:

一九三〇年到上海,任上海《大美晚报》记者,一九三二年时为上海出版的《中国论坛》(《ChinaForum》)编辑。

一九三三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执行委员。一九三四年约请鲁迅和茅盾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草鞋脚》,随即往北平翻译。一九三五年七月回国。

在这些简单的记载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件事,就是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他和鲁迅一同参加了接待萧伯纳的活动,杨杏佛在宋庆龄家拍摄的那一帧有他在内的多人合影现在很容易看到。为了编译《草鞋脚》,鲁迅给他的那些信件现在都收在《鲁迅全集》第十四卷里。

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七月十二日:“上午伊赛克君来。”这是他们二人交往的开始。这时艾萨克斯是《中国论坛》的编辑。他在《草鞋脚·序言》中说:

我开始办《中国论坛》时也正好二十一岁。那时我来到中国已一年多。最初在上海两家英文报纸《大美晚报》和《大陆报》担任记者或编辑;后来游荡于长江上游,一直深入到川西,几乎到达西藏,回来时沿江而下,在一九三一年长江洪泛所造成的大批死难和无人过问的大灾难中,于当年仲夏返回上海。仅仅几天之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发动了进攻中国的新战争,首先占领沈阳,并开始侵占满洲。南京政府正倾全力镇压国内的反动派,宣布对日本入侵采取不抵抗政策。那一年的所有这些暴露、震动、遭遇和教训同时对我产生影响后不久,我在上海结识的共产党朋友和对党表示友好的人士就建议我能否自己创办一份报纸。我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结果创办了《中国论坛》。

《中国论坛》是一九三二年一月十三日创刊的。艾萨克斯说是上海共产党的朋友建议他办的,确实是这样,它实际上就是共产国际的一种出版物。在共产国际的有关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材料:

一九三二年四月九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会议记录:“听取关于资助《中国论坛》杂志(原注:应为报纸)的问题。决定:允许拨给一次性资助,数额为五百美元。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皮亚特尼茨基(签字)。”(同上书,第13卷,第135页)同年八月三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会议记录:“听取关于给《中国论坛》的经费援助。决定:在鲁埃格(夫妇)(注:即牛兰夫妇)的案子结束前,从一九三二年的备用基金中拨出五百(美元),资助《中国论坛》。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皮亚特尼茨基(签名)”。

在档案中,这个文件还有一个附件,即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波波夫的一份书面报告。这份八月一日写的报告简单说明了《中国论坛》的情况和作用以及应该资助它的理由:

《中国论坛》(报)是在孙逸仙夫人和美国编辑加罗尔特·艾萨克斯领导下于一九三二年一月十五日(原注:应为1月13日)在上海出版的。

按其内容来说,报纸倾向于反对在华的帝国主义,从道义上支持苏维埃中国并开展为释放鲁埃格及其妻子的运动。

近来,中国政府和美国领事方面因报纸的内容而加强了对它的严厉抨击。

在经费方面,报纸两次各得到五百美元。

为使报纸有可能继续出版,鉴于即将审理鲁埃格及其妻子的案子,尤其有这个必要,极需再拨款五百美元。

(同上书,第192-193页)从附录的这一报告中可以知道,艾萨克斯是在宋庆龄的参与之下创办《中国论坛》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营救牛兰制造舆论。办这张报,也就是营救牛兰这个大活动中的一项内容。报纸上确实刊登了不少有关营救牛兰的文章。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这本资料集里边,我们就可以看到从《中国论坛》辑录的这些文字(刊期从略):

牛兰夫妇在南京狱中绝食

牛兰夫人致宋庆龄书

宋庆龄电南京当局要求释放牛兰夫妇宋庆龄为牛兰绝食再致电汪(精卫)、居(正)

无条件释放一切政治犯北平政治犯的黑暗生活政治犯争求释放去打日本帝国主义这时,共产国际对《中国论坛》还是满意的。它的驻上海代表埃韦特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一日写给皮亚特尼茨基的一份报告中说:

《中国论坛》又改为每月出版两期(现在出的是第2期)(注:指第二卷第2期)。该刊影响很好,因为重要文章除用英文刊发外还有中文版。就其内容而言,除了存在政治上的不准确和错误提法外,还不够具体和通俗。但这种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南京政府迅速要求美国领事停止出版该报纸,这一要求目前已遭拒绝。(同上书,第345页)说“该刊影响很好”,也就是说,这时对该刊的编者艾萨克斯的看法很好。可是几个月之后看法完全变了。共产国际认为,艾萨克斯是托洛茨基分子。为此,埃韦特写了一封“绝密”的长信(1934年1月13日)给中共上海中央局:

亲爱的同志们:请你们讨论一下涉及《中国论坛》的问题和建议,以便我们能够在星期二的例行会议上达成协议。

首先,讲几句开场白。你们当然知道《中国论坛》编辑的政治面目,因为我们已经多次讲过。他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阶层,在美国受的教育,一段时间当过资产阶级的记者,没有任何革命经验,没有受过党的培训,他只是几年前对中国革命运动产生兴趣。一开始他同在上海当新闻记者的南非托洛茨基分子建立了联系。这个人一直对艾萨克斯有很大的影响,决定了他托洛茨基主义的“同情心”和越来越明显的托洛茨基主义思想倾向。大约在半年前,托洛茨基分子格拉斯(人们这样称呼从南非来的这个人)离开上海到美国去了。显然,他在那里立即同托派组织取得了联系,同样显然,他从美国给艾萨克斯写信,继续对他施加影响和给他作出指示。

有许多指令指出,艾萨克斯遵循这些指示行事,一些征兆表明,托派同艾萨克斯一起制定了为公开进行托派反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逐步建立基础的计划。

我仅举出几个事实:艾萨克斯越来越明显地不愿意同我讨论《中国论坛》

的内容问题;他对一些问题默不作答,因为在这些问题上他发表意见会把自己束缚起来;他在最近两个月特别明显地不愿意执行我关于一些文章的写作方针的建议并抑制这个方针;不愿意提及苏联及其社会主义建设(在11月号的一篇文章中,甚至没有提及两个五年计划和列宁去世以来取得的巨大胜利);他在同人们的谈话中把一些看法改变成在他看来容易接受他的观点的看法(我们通过一些人了解到他这样的看法,认为“苏联在执行民族主义政策”

等等)。

这里要补充另一个需要给以极大注意的很重要的因素,即组织《中国论坛》的读者协会。组织这个协会的想法最初不是来自艾萨克斯,实际上是很早(9到11个月)以前由党倡议的。它完全独立于这种想法的所有者。很自然,像《中国论坛》这样的报纸(唯一合法的报纸)的组织作用应该是很大的。工人和特别是承担定期散发《中国论坛》工作的学生小组,在寻找半合法的组织形式,来进行讨论,来扩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和在更大范围散发《中国论坛》这个在他们看来是最好的革命报纸的刊物。

我们已几次同你们讨论过委托可靠的同志或党团来领导读者小组的问题。我们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读者小组还不多,而且艾萨克斯的意向还不十分明朗。但现在,一方面,读者小组在迅速产生,而另一方面,艾萨克斯(和隐藏在他身后的托派分子)在打算利用这些小组作为继续搞破坏工作的组织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加强我们对这些读者小组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我们在这些小组中越强大,托派分子争夺它们的威胁就越小。

我们都赞同这样一个看法:我们都非常关心《中国论坛》的继续出版。这个重要刊物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具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在艾萨克斯手里,它可能成为有害的工具,至少在有限的时期内会是这样。问题在于,托洛茨基分子艾萨克斯在法律上可以以目前的名称出版这个报纸(而大家知道,名称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很大的意义)。还难于剥夺他在法律上的印刷权利和把这个权利赋予另一个可靠的人。

我曾努力寻求摆脱这种局面的出路,使问题得到体面的解决。因此,大约在四个月以前,当他对我说他打算写几本关于中国的书,但在这里他没有时间写时,我建议他到我们“家里”去。在那里,他不仅有时间,而且也有新的认识、新的印象。我给自己提出了两种任务:

第一,我把很大希望寄托在人们对他产生另一个方向上的影响;第二,如果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能把编辑工作委托给另一个可靠的人。

一开始,艾萨克斯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对我说,由于他需要调整一系列的工作(他在加瓦斯通讯社、在《中国论坛》报社等的工作),他要考虑考虑这个问题,也许他在一九三四年春天或夏天动身。我怀疑他给美国写信,询问了指示。

但几天前,我通过一个人得知,他在同你们的可靠朋友之一交谈时,无意中说出这样一句话:“建议他回家,这是试图收买他。”这种看法十分明显地表明,他的托洛茨基主义已发展得多么严重了。

我告诉你们这些细节是为了便于你们作出决定。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为了同艾萨克斯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同你们就所有措施充分协商一致。

还有某种(当然是微弱的)希望,意思是我们提出的措施,使我们能够避免发生公开的决裂,并对《中国论坛》建立有力的监督。但要对公开决裂做好准备。不管怎样,必须解决目前这种不能忍受的局面。

我们建议采取两种措施:

1.党的一般措施。

2.党对艾萨克斯的措施。

先谈后一种措施。

我们应该要求他:(1)社论和其他最重要的文章在付印前要交给党检查;每一期的内容在付印前应进行讨论,而每期最重要的文章应经我们检查。

(2)《中国论坛》现在或将来拥有的所有联系(同情者团体、读者小组等)也应转交给党。(3)艾萨克斯应该同我们一起工作,同托派断绝关系。

这是基本的几点。如果你们还有什么建议,请在星期二以前准备好。我认为,只能我们同他谈,因为你们处于地下,不便这样做。但需要你们对他说明,同他谈话的人是根据中国党的授权进行的。

至于党的直接措施,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把所有读者小组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要弄清楚,哪些人加入了不久前成立的委员会(原注:指《中国论坛》

读者委员会)并要加强我们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要把我们特别工作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危险告诉最可靠的同志。

同类推荐
  •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得为读者讲述了什么是保险文书,保险文书写作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及样板案例,实用方便。
  •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中西交流下的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

    记得2007年5月,我参加了广州暨南大学陈伟明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邢照华的毕业论文答辩。小邢是一位纯朴、勤奋、认真、执著的年青学人,他对学术充满了期待,具有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邢照华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这是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选题,但他做得很好。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作了前瞻研究,提出了建设“全球人才枢纽”的命题,并对未来人才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布局行了深研究,对推上海未来人才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订人才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吴三桂演义

    吴三桂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悬案九阙2之涅槃

    悬案九阙2之涅槃

    继第一部《悬案九阕》结局多年后,萧珏和霍汐大隐于市,继续为破解天下悬案而云游各地,并且生下了他们的儿子萧景毓。转眼多年过去,萧景毓早已长成仪表堂堂的英俊少年,并且因为他母亲霍汐的不死之身受到影响,十八九岁的外表,却早已活了近百岁之久。因为萧景毓得到陈国国君的赏识,萧珏和霍汐在途径陈国的时候听闻国君夫人抱恙,故而探望,却刚好遇见陈国国君养女陈姬被杀,死状凄惨,凶手对于现场的布置如同献祭,夷部的死亡符号更加吸引了霍汐的注意。霍汐萧珏再入乱世,春秋之始,破解悬案,揭开层层谜团,将恶鬼的阴谋暴露在光天白日之下,履行最初的承诺,“还天下以公道”。
  • 当超人登录玄幻

    当超人登录玄幻

    当拥有超人之躯的李凡登录玄幻世界,又会碰撞出怎样波澜壮阔的故事?
  • 管理的力量

    管理的力量

    《管理的力量》以科学管理为依据,着重从目标、决策、领导、创新、激励、人才等几个方面介绍管理知识,同时,又结合中国式管理的一些内容,希望能为广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管理,也希望借助我们微薄的力量,为你的管理工作排难解忧,为你的企业大厦添砖加瓦。为中国管理加油!为中国经济加油!为中国梦加油!
  • 少年住在云之彼岸

    少年住在云之彼岸

    少女徐晴一次奋不顾身的前行,竟消耗了她一生的惊喜。原来心心念念要接近的少年,竟只是他的替身!他是温柔天使,还是冰冷恶魔?她不知道的是这样代替的背后,隐藏着一件令人心碎的往事。错位的身世,对立的人生,少女将如何抉择?少女徐晴幼年时因为警察父亲而卷入了一场绑架案,死里逃生后难以面对父亲刚去世,母亲就移情别恋的事实,她关上了自己的心门。直到那个秋天,她来到海角上学,误入一座古堡,遇到了令她一见倾心的神秘混血少年。在徐晴的几番努力下,她与混血少年郑星成为了朋友。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徐晴发现郑星并不像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温良恭俭,不仅如此,他还与绑架徐晴的匪徒、杀害徐晴父亲的凶手有着什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都市之王者降世

    都市之王者降世

    谁说他四肢僵硬,惧怕阳光,林天成刀枪不入,照样可以行动自如,可以晒太阳。低调做王者,高调做保镖。
  • 本色

    本色

    珍琴和钟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他们两家,是相隔两栋房子的前后邻居;而且他们从小学到中学都在同一所学校里读,只不过,珍琴比钟粟要低两年级。两人小时候常常在一起玩,尽管那时候玩伴很多,但他们两人的关系要比旁人稍微亲近一些。因为珍琴性格安静不大喜欢玩闹,一般只是站在一旁看大家玩。而钟粟呢,由于他身子骨单薄,玩什么都比别人差一点火候,伙伴们大都不喜欢跟他玩,玩剧烈一点的游戏,就把他排除在外,所以他也大都只能在一旁看看。于是他们两人就时常凑在一起,玩一些用沙子堆房子呀,过家家呀,这些个比较安静也不需要体力比较适合他们各自性格和体力的游戏。
  • 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

    藏地白皮书(十年爱情见证版)

    众多驴友及文艺青年心中的“爱情圣经”!连和菜头、姬十三等网络毒舌及科学宅男都感动推荐的爱情小书!2003年,当21岁的傅真遇到25岁的铭基时,她是即将赴英伦留学的大四女生,而他是沉默内敛的香港男生。他们不约而同地在“非典”时期揣着一本《藏地牛皮书》,背着行囊来到西藏。他们对彼此的倾慕干净而透明,但各自的未来却显然通往不同的方向。然而年轻的爱因简单执着而自有一种力量。他们在拉萨分别后,克服重重阻碍定情于大理,最后飞越大半个地球于一年后在伦敦结婚。这个在网上被众多网友奉为“爱情宝典”的故事,却展示着比童话故事更丰富多彩的结局。十年已过,他们依然并肩走天涯,看尽长安花。
  • 千古霸业多少事

    千古霸业多少事

    “我有故人抱剑去,斩尽春风未肯归。”王权,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争夺,但又有几人能走完这条化龙之路……
  • 快穿佛系女配美如画

    快穿佛系女配美如画

    【1v1,强宠甜文】清晚觉得自己未来人生一片灰暗,别人家的系统都是各种吊炸天,她家系统简直是一言难尽,无奈,只好靠自己,一路上吊打白莲花女主,狠虐心机婊,顺便攻略个超高颜值的反派回家。某天,清晚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家出走,去撩别的小哥哥,哪知道才刚踏出家门就被某男给逮了回去。清晚欲哭无泪:“退货,我要退货。”某男幽深如墨的眸子微眯,将她揽入怀中:“老婆,你说什么?”,见势不对,清晚秒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