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700000001

第1章 特稿(1)

章培恒先生和《中国文学史新着》

谈蓓芳

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着》增订本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于二○○七年九月联合出版后,与二位先生以前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出书后的情况相仿,迅即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从某种视角来看,这次的反响更为广大和深刻,因为不但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专家人数更多、地区更为广泛(包括中国社科:文学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术机构的着名专家),而且还有许多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着名专家给予了衷心赞扬,尽管钱理群先生同时也坦率地提出了他的某些疑问和不同意见,而上次研究现代文学的专家公开加以赞誉的仅个别人。毋庸讳言,我国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无论就思维模式或研究方法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别,几乎是各有体系,所以,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和前现代文学发展史的着作能同时为这么多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所关注和肯定,确实意味着它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倾向。也正因此,《悦读MOOK》的编辑嘱我撰文介绍章培恒先生在此书撰述过程中所体现的独特性和作用时,我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是我想,这恐怕不能光就章先生主编此书(包括对许多章节的撰写)的具体过程来说明,而必须联系其以前的有关事情来阐述,于是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章培恒先生的学术基础的夯筑;二、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个案研究起步;三、对中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创造性思考;四、《中国文学史新着》的构思、撰写及其增订本的成书。

一、学术基础的夯筑

一九五二年十月,章培恒先生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读二年级下。可以说,这也就是他在中国文学史研究过程中夯筑学术基础的阶段。

在这以前,他已读过两个私立大学。第一个是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那时他很想当作家,以为通过新闻工作既可以认识社会,又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但读了一年后到《文汇报》去实习,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一工作,就在同年转入了上海学:中文系。可是他并不满意那里的教学情况,因而经常不去上课,而是自己找书看。这样过了半年,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忽然想改读医科,便向学校申请退学,但没有被批准。转而申请休学半年,获得了同意,就在家里认真地温课迎考。不料在那一年的大学入学考试前不久,教育部颁布了明确的规定:大学的在学(含休学)学生一律不得参加高考。同时在这年的夏秋间进行了全国性的:系调整,上海学:奉命停办,其中文系并入了复旦大学。章培恒先生只好赶快去复学,从而成了复旦大学的学生。

那几年正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集中了许多杰出的学者。他在那里虽只读了一年半(根据当时中央政府的规定,1949年、1950年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是三年毕业),却决定了他一生的治学方向。

在这一年半里,对他影响最深的教授,先是贾植芳先生,后为朱东润先生。

贾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是“胡风派”(后来一度被称为“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作家,又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成就卓着的学者。章先生因为曾经想当作家,看过许多新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都很感兴趣,一下子就被贾先生的课吸引住了。贾先生对学生又很热情,许多学生都爱到他家里去聊天,章先生也在其中。在贾先生的熏陶下,章先生懂得了:要研究文学首先必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必须读马、恩原着,不能依据通俗性的小册子;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必须读现代文学的原作,尤其是鲁迅的小说、杂文,同时在研读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真地分析,结合那个时代的特点和文学发展的趋势,得出自己的结论,千万不能不动脑子,跟着当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论着人云亦云。

朱先生是英国留学生,曾在武汉大学教英文,由于该校的文学:长闻一多请他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他就改而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他所着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中国出现的第一部从先秦一直叙述到清代的文学批评史着作(在这之前陈钟凡曾写过一部自先秦至清代的文学批评史,但全书只有七万多字,很难说是有系统的文学批评史;郭绍虞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全部撰成则在朱先生之后),朱先生更是以现代文学观念为指导来研究文学批评史的中国第一位学者(参见朱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卷首章培恒先生撰写的《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探讨方面,他也勇于创新,绝不为众人之见所惑。例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把《诗经》中的《国风》作为出于民间的作品成为一种被广泛推崇的新潮,朱先生就公开撰文加以批驳;他在一九五○年代初期对《离骚》等赋的作者提出新见时,被位高气盛的郭沫若等人扣上可怕的帽子大加斥责,他夷然置之。章先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本来比对现代文学的要差得多,但朱先生一开始就对章先生寻根究底的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大为激赏(参见朱先生《朱东润自传》368-370页,《朱东润传记作品全集》第4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在朱先生的鼓动和引导下,章先生对古代文学研究的迷恋已经不下于对现代文学的了。不过,真正打动他的,与其说是古代文学研究本身,还不如说是朱先生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特立独行的人格和敢于创新、大胆向世俗之见挑战的精神。

朱先生和贾先生的教导,培养了章先生尊重理性、独立思考、重视理论、立足于实证、决不盲从的学术品格。这为他以后的学术研究带来无穷的好处,但也使他较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坎坷。

章先生是在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前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那年他十五岁;建国初期大学里的党员很少,像他那样少年时期就入党的更少,毕业后就留在了学校,党委对他也很重视。但由于上述的学术品格,在一九五四年文艺界掀起对“胡风派”最杰出的小说家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的批判时,他认为这种批判是站不住脚的,就撰文为路翎辩护,路翎在自己的反批评文章中还特地提到了这一篇辩护之作;在周扬发表《我们必须战斗》对胡风猛烈开火时,章又向《人民日报》投稿,说周扬的批判中存在错误之处。仅仅这两件事就使他在“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中在劫难逃,何况他又与被定为这个“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的贾植芳先生关系密切,所以运动一开始他就遭到了市里某机构的隔离审查。幸而当时复旦大学党委的正、副书记杨西光、王零先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作了保护,先后担任复旦中文系总支书记的李庆云、蔡传廉先生也对他有所帮助,最后仅被定为“受胡风影响的人”,开除党籍(直到1979年才恢复),调到复旦大学图书馆去当职员;而且不到一年就又调回中文系任助教。

经过这场劫难,章先生已经明白研究现代文学容易惹祸,希望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其实他在图书馆工作期间,就已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研读古代文学作品了。当时的文学教研室主任朱东润先生也赞同他的想法。他本想研究明清文学,因为他对明清的小说、戏曲很感兴趣,朱先生却对他说:“光就明清文学研究明清文学是做不出大成绩的,你还是从先秦、两汉弄起好。教先秦、两汉文学的蒋天枢先生重视打基础,对年轻人很严格,你跟他学要吃一通苦,但对你将来很有好处。”于是他成了蒋天枢教授的助教,同时向蒋天枢学习——根据当时中文系的制度,教授同时是自己的助教的导师。

蒋先生出身于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是梁启超、陈寅恪的学生。治学谨严、深入,贯通文史,精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对目录、版本、校勘学也深有心得;一生恪守陈寅恪的绝不曲学阿世的传统。他教导章先生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必须打好中国历史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础,而且要具备目录、版本、校勘方面的基本知识,懂得中国古代学问的若干常识,包括天文历算、历史地理等等。按照这样的要求,蒋先生为章先生制订了前三年的学习规则:第一年读《通鉴》和《说文》段注;第二年校点《史记》,研读《尔雅注疏》;第三年校点《汉书》,研读《尔雅义疏》。在这同时,再系统学习目录、版本、校勘学的知识和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阅读诸如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德辉的《书林清话》、唐兰的《中国文字学》、王力的《汉语音韵学》之类的书籍。那三年章先生可真是艰苦备尝,如有一天能睡上五个小时就已心满意足了。虽然后来由于“大跃进”等运动,第三年的学习计划没能完成,但这两年多的学习已使他在学术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他后来在考证上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文章(从《大招》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年代、西汉已有五言诗、传世的李陵诗和书信均非伪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写定于南朝、《玉台新咏》为陈代的宫廷女性——很可能是张丽华——所编,直到《辨奸论》非邵伯温伪作、百回本《西游记》非吴承恩所作等),在学术界均引起强烈反响。据他自己说,作为论文的根底的怀疑精神源自朱东润先生,考证的功力则源自蒋先生的培养、指导。而且,他在研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细致、周密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认为也是在蒋先生指导他读书时所要求的谨严的、一丝不苟的作风所培养而成的。

二、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个案研究起步

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开展起来以后,章先生不得不告别了通过系统的学习来夯筑学术基础的生活,并成了复旦中文系从事科研工作的骨干。从一九五○年代后期直到一九七○年代后期,除了“文革”时期的前四五年外,他的主要任务都是搞中国古代文学的个案研究。

其实,就他个人来说,从事古代文学的个案研究是从“大跃进”以前的一九五七年就开始的。蒋先生在年轻时写过一部规模颇大的《全谢山先生年谱》,据说曾受到陈垣先生的重视。章先生为了更好地领会蒋先生当年的治学精神和研究方法,也想写一部类似规模的年谱,只是拿不定以谁为谱主好。正在此时,恰好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洪昇的诗集《稗畦集》和《稗畦续集》,那在以前是很难见到的书。所以,章先生就想以此为依据,编写一部《洪昇年谱》。工作进行起来以后,他发现材料越来越多,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自己的进步也越来越大、越快。

不过,这是他个人在进修之余所从事的科研。“大跃进”开展起来之后,系里原先让他在蒋先生指导下系统进修的事就停下来了,从事集体科研项目则成了他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对他个人的成长最为重要的,是参加刘大杰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和《辞海》中国古代文学条目的撰写和修订。

在“文革”以前,章先生有将近两年时间参加《辞海》此项条目的撰写、修订;“文革”开始以后,他虽然进“牛棚”、挨批斗,但从一九七三年起又以“一批二用”(先批判,后使用)的“白专道路”的典型的身份参与修订、撰写《辞海》的工作,约经三年。在前后共五六年的时间里,他由此阅读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千数百种(包括诗文集、词集、小说、戏曲等),细读的和浏览的约各占一半。这为他以后的主编、撰写文学史作了较充分的材料的准备。

参加刘大杰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写作始于一九六二年,章先生承担的是明清的小说、戏曲批评和晚清文学批评。在“文革”以前,刘先生只将此书的上册改定并出版。至于章先生承担的部分,因在全书的最末,故除关于金圣叹的一节外,刘先生并未拿去看,一直存放在章先生处。“文革”时经过抄家,稿子全都丢失掉了。但参加这一工作对章先生却关系重大。他后来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学说作为其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指导思想,实以此事为最早的契机。

明清小说戏曲批评的重镇是李卓吾。因为章先生承担的撰写任务不多,可以从容不迫地工作,加以刘先生在上海图书馆借了一个大房间作为他们的工作室,借书很方便,于是章先生就把当时能够找到的李卓吾的着作全都借来读了一遍,从中发现了这么两段话:

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也。(《焚书》卷一《答邓明府》)

夫唯以迩言为善,则凡非迩言必不善。何者?以其非民之中,非民情之所欲,故以为不善,故以为恶耳。(《道古录》卷下)

而且,在李卓吾的其他文章中也常有类似的见解,看来这是他的主导思想。但根据当时的观念,这可是标准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意识。而自“五四”以来,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李卓吾都是已有定评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怎么来解决这一矛盾呢?他想到了回避一法:好在他们要写的是文学批评史,不是思想史,这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不谈。但回避显然不符合章先生的性格。这问题不解决,他心里老是放不下。于是他想到了贾先生以前对他说过的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读马、恩原着的那些话,决心通过读马、恩的书来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他连续读了好多种马、恩的着作,终于从《神圣家族》中发现了这样一大段话:

……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同十九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共产主义的联系,则还需要详尽地阐述。我们在这里只引证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和边沁的着作中的一些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段落。

(1)爱尔维修。“人并不邪恶,但却是服从于自己的利益的。因此,应该抱怨的不是人的劣根性,而是那些总是把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对立起来的立法者的无知。”——“……在新奥尔良,只要妻子讨厌丈夫,她就有权离弃自己的丈夫。在这样的地方就没有不贞的妻子,因为妻子没有必要欺骗自己的丈夫……”

(2)霍尔巴赫。“人在他所爱的对象中,只爱他自己;人对于和自己同类的其他存在物的依恋只是基于对自己的爱。”“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一刻也不能脱离开自己,因为他不能不顾自己。”……但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要爱别人,因为别人是他自身的幸福所必需的……道德向他证明,在一切存在物中,人最需要的是人”……“人若没有情欲或愿望就不成其为人……人若是完全撇开自己,那么依恋别人的一切动力就消失了。人若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毫无情欲,自满自足,就不成其为社会的生物……”

同类推荐
  • 如何做田野笔记

    如何做田野笔记

    近几年,许多人类学家开始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而众所周知,民族志写作的起点和基础是研究者的田野笔记。那么,如何做田野笔记呢?为此,三位具有丰富田野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人类学家,给出了一系列实用而又指导性的建议。本书通过大量的正在撰写的、“未完成的”田野笔记实例,考察了田野研究者如何将亲身经历和观察写成田野笔记的过程,讨论如何运用田野笔记来讲述民族志故事的方法,以及帮助研究者基于田野笔记撰写民族志的关键步骤。本书致力于提出一套实用的田野笔记写作指导,以帮助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口述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因为田野研究和人类学方法在以上学科中都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政治学、商业管理、传播、社会福利及公共卫生等学科,田野研究和民族志也可以作为次一级的辅助研究方法。《如何做田野笔记》系美国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埃默森等撰写的一部有关人类学研究专著。田野调查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而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作田野笔记。此书结集的数位人类学家的经验谈,对此项工作作了详尽、清晰的阐述,也是该学科基础方法的指导之作。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热门推荐
  • 这辈子我会好好爱你

    这辈子我会好好爱你

    很难说我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恶人,但我愿意在知道这个世界有多糟糕之后,再悄悄把我的真挚和善良寄存给你......
  • 十一次重逢

    十一次重逢

    草根少女萧缨没有像别人故事里的女主角那样积极上进,多有贵人相助,如鱼得水,最后成功逆袭,她和大多数出身不是很好的人们一样,不愿意正视自己,浑浑噩噩地享受当下。可是,来自生活的一次次逼迫,她也终于知道,永远只会靠别人去解救的人,是要吃大亏的。就比如,大学四年,她换了十六任男朋友,总结起来居然是一种类型,而更离谱的是,其中十一任都是一个人。萧缨时常在想:“我难道这辈子只招这一种桃花?”看来,目前是这样没错。说来啊,这个担当了萧缨十一任男友的人,年纪不大,居然也算是身经百战。每次想到这,萧缨都很拧巴,“不是说越多经历的男人越会疼人么?怎么不是这样的呢?”“缨子,别傻了,他就是不爱你”了解内情的人都会这样说。萧缨每一次打扮好准备前往复合之路时,都静静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可是,感情是要坚持的不是吗?”坚持就是一次次重来吗?究竟要多少次才能知道,复合这种事,往往只有折磨……
  • 微笑吧大婶

    微笑吧大婶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概不负责。
  • 重生之丶无怨无悔

    重生之丶无怨无悔

    有记忆以来她就在篱园,她知道这一生她都不能看到外面的天地,所以她只能在书海中遨游。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一生的忍让换来了一家族的灭亡。她重生了,这一次谁也不能阻止她。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只蛇

    只蛇

    苇名城危在旦夕,内府如野火侵入,此刻又有忍者内乱,实是危亡之秋。吾弦一郎如若能保全家国,纵身死不惜也。
  • 神纹战记

    神纹战记

    骨纹:附在骨头表面的一种神秘符纹,可以激发出各类力量。骨化:激发骨纹力量,将人类瞬间变成为一个鳞甲覆盖的狰狞杀戮机器,骨纹初级形态。铠化:如同战争机器一样的存在,浑身覆盖着无视任何热武器的可怕护甲,拥有毁天灭地般的威力,战斗力不亚于一枚核弹。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因为一块星空外来的【骨头】而被颠覆改变,你是否会相信?地球,不过是一个残酷的猎场。卑微的我,却必然执撑这个世界;踏破虚空,只为了寻找那浩瀚星辰背后的秘密,打开这一扇对人类封尘着的光门。
  • 绝境狼王系列:冰川狼魂

    绝境狼王系列:冰川狼魂

    本书是美国“动物奇幻小说女王”凯瑟琳·拉丝基的力作,它以被弃小狼——福狼的传奇故事为线索,将狼族生活与文学想象巧妙融合,编织成一套磨难成就传奇的神奇小说。从狼的生存,到狼的等级,从狼的情感,到狼的战争——狼族生活在本系列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深沉的母爱,到坚定的信念,从温暖的友情,到超常的智慧——福狼与伙伴们不屈不挠的冒险经历被描写得细腻真切。
  • SERMONS ON THE CARD AND OTHER DISCOURSES

    SERMONS ON THE CARD AND OTHER DISCOUR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迦勒底所长

    迦勒底所长

    试问,在fate世界中,除了蓝色枪兵以及Stellaer以外还有什么高危职业呢?没错,就是迦勒底的所长,死亡率100%,虽然样数只有2,但是从这两位的死都并非是自然死亡来看,就足以证明不是什么好活。“莱瑞,组织上决定就由你来接任所长一职,好好干吧!”端着茶杯的奸商达芬奇如此说道。“什么组织上的决定明明就是你一个人决定的吧!独裁专制反对!”“总之你先去把人理烧却的问题解决了再说这些如何?”以日服FGO剧情进度为基础(只玩国服会存在大量剧透)后面会加入时计塔的内容(《君主·埃尔梅罗二世事件簿》)仅限于Fate世界,不会加入TYPE-MOON社旗下其他作品内容群:611395119(迦勒底干员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