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300000015

第15章 (14)

记得在报纸或是杂志上有这样一篇文章,说巴金老先生活着的时候,曾说过,我的一生是写作的一生,当我不能再写作的时候,我活着已经没有了意思,不想让家人再为他继续治疗。

还有茨威格,这是一个具有世界主义视野的作家,他的人性至上,使他脱离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正是他这一点使他倍感绝望,虽然他居住在风景秀美的南美巴西,过着舒适悠闲的生活,但最后还是和妻子一起自杀。所以,我们推崇珍惜生命的尊贵,但也应该尊敬死者的崇高,因为他的悲观自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人类,我对他的死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必须活得有意义,当然仅对我自己而言。我们不能选择生,但可以选择死,但死要死得其所。无谓的死是一种逃避,勇敢的死是一种壮举。

2007年2月4日星期日

何冰为什么反对何冰

《南方周末》九月六日戏剧与电视版刊登了记者对何冰的采访。其中的一段话很有见地,对创作者来说,值得特别注意。

何冰说:我一边看(卡桑德拉大桥)一边想,现在的戏就是描述一个结果,想表达什么结果就直奔着去,没有对生活的感受,人物的历史感呢?比如他们的背后是什么?没想清楚,写得出这个人吗?

作为创作者来说,必须对生活有看法,对人有了解,有认知,才做得出来。这不是靠演员纯演出来的,你得写出来。包括《刺客》也是这个问题。他欠缺什么呢?就欠缺这个。

大家都急着编故事,对人物没有琢磨明白。故事能够变化万千全是从人这儿出发的

我们更多的是生产,是工作,而不是创作。

从以上这段话,我们可以认识到何冰对艺术的认识。之所以何冰能成为何冰,读了这几句话也就明白了。

抛开戏剧,就小说而言,这是一种共性。比如目前的流行作者,他们的生产量可谓惊人,一年一部长篇。他们的目的性很强,就是得到“日进斗金”的目的。我想这种作家充其量也就是个写手而已,能给文学上留下什么呢?他们在“娱乐”别人的同时似乎也是在“娱乐”自己。

何冰的观点,对写作者来说是值得注意的。艺术是相同的,这句老话说得对。故事应从人物出发,为编故事而编故事,可能人物是苍白的,人物立不起来,缺少血肉,所以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那么你的创作是失败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首先是从人物出发的,当然肯定也有从故事“生发”出人物的。这样如果你是个“大家”还好,能使人物起死回生。如果你是棵“青葱”,趁早作罢。

何冰对于《刺客》的解读那段话说得极有道理:我们企图表达的一个结果就是,每个人无论他的行为色彩多么的华丽,多艰涩,终极原因是他自己。赵襄子也不是什么有道明君,豫让恐怕也算不上有义之士。

他们要完成的是自己的道德圆满。

最后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

这是我喜欢濮存昕、何冰这类演员的原因。看他们的戏过瘾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是有思想的人,能从中受益。

何冰的观点对我日后的写作起码有着警醒的意义,因为我有意无意也在犯着类似的错误。

……

你定的目标愈高,你才能走得愈远。

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

心灵的阻塞谁来疏导

——影片《撞车》撞出的人性误区

美国,不用我说,谁都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经济高度发达,文明程度居世界前列。但是,保罗·哈克斯的影片《撞车》告诉我,在美国这样高度文明的国家,同样也存在着令人沮丧的痛苦,保罗像一位外科医生,拿着犀利的手术刀和放大镜。通过这种普通生活中的小事,《撞车》给我们一一放大了一些平常人的“病态”,这不纯粹是美国人独有此症状,好像坚挺的美元一样,流通于世界各国……

保罗·哈吉斯的《撞车》是从探长格雷姆办案开始的,他的车被人撞了,他的女搭档下去后和撞她车的亚裔女士发生口角,女搭档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警官,请在报告里写上,我为一位亚裔司机的劣行感到震惊无比。请注意,这是格雷姆的搭档,是一位有教养、有地位的人。

她的下意识、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带有浓重的种族歧视,而那位亚裔女司机也说:你们这些墨西哥人。

接下来是探长独自绕开了她们的争吵,走到了案发现场,蹲下去抬眼望去,他愣住了,他望到了什么?现在无从知道,直到影片结尾,我们才知道他看到了自己苦苦寻找的弟弟,但他已经死了。

这是影片的开始。故事从昨天讲起。

一个阿拉伯裔的小店主,去枪店买枪,遭到了店主的恶劣对待:“你们这异教徒另外找时间来策划圣战吧。”一句话把小店主排斥在异教徒的行列。小店主遭受侮辱,“滚出了”商店。接着,格雷姆的弟弟和他的黑人朋友是两个偷车为生的人,他们出了小吃店,边走边说白人服务员对他们的冷遇:服务员知道他们是黑人又不会给他们小费,所以故意让他们等了一个半小时。姑且认为这是他们自身的不良感觉,但接下来的却不是他们的错觉。地区检察官克里的妻子简的动作激发了他们的犯罪念头。简看到对方过来两个黑人的时候,下意识地挽住了丈夫的胳膊。这个动作让他们看到了,她是感到冷吗?还是看到我们心寒。我们像黑社会吗?瞬间激发了他们的犯罪,他们掏枪抢劫了克里夫妇的车。

当妻子简回到家时,看到正在换锁的锁匠丹尼尔是个光头,脖子上有刺青,认为他一定是黑社会的人,一定要丈夫明天一早重新换锁。实际上丹尼尔是一个谨慎、靠勤奋度日的好人。

丹尼尔回家后和女儿的对话可以看出,丹尼尔一家曾遭受暴力,有屡次搬家的经历,应该是一个柔弱的人。第二天他给小店主换锁时,又遭到小店主的辱骂,丹尼尔忍气吞声说:可以不给工钱只给锁钱行吗?

最后丹尼尔一无所获怒气冲冲地回家了。没过多久小店主的商店被砸得支离破碎。我们并不能确定是丹尼尔所为,但小店主提着枪去找丹尼尔,这时危险的一幕发生了。小店主拿着枪对着丹尼尔,他的女儿隔着窗户看到了,飞奔着冲出屋子去救她的爸爸。扑向爸爸的怀抱时枪响了,子弹击中了女儿。丹尼尔悲恸欲绝。妻子也看到了这可怕的一幕,绝望地心灵的阻塞谁来疏导

扑向女儿。女儿轻轻地说:没事了,爸爸回家吧。丹尼尔愣住了,搂起女儿的衣服,女儿竟毫发无损……丹尼尔夫妇惊魂未定抱着女儿回家了。

小店主愣在了那里,他的女儿为什么没死?我近在咫尺明明击中了她?他百思不得其解。

好了,我不再赘述故事情节了。

在影片中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流氓”警察,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搜身时,摸着导演妻子的下身,甚至把指头放在女士的阴部,使女士受到天大的侮辱。而导演却听天由命,甚至是无助的,他只是忍耐,因为他是个黑人。这后来导致他们俩离婚。然而,就是这个流氓警察,在撞车现场面临熊熊燃烧的大火,却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这名曾经被自己侮辱过的女性。

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在影片中,到处充斥着误会,误解。这是影片的一大特点。人们都在用自己固有的观点来诠释别人以及生活中的事件。这是最可怕的事情。这是影片给予我的思考。人们的心灵被现实的尘埃蒙上了,也导致心灵的视角出现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通道被阻塞了。这一点不是个例,甚至是不分国界、肤色、种族,是人类心灵中的一种通病。

我由此而得到一种启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有时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甚至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想到这儿的时候我不寒而栗。

撞车是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然而,保罗·哈吉斯却在其中发现人性的误区。我想这也是这部影片能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重要原因吧。

2006年9月12日

何时翻越“盲山”

看电影《盲山》时,已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它难道还会比《盲井》

更触目惊心?生活的锤炼已经将我那颗脆弱的心包裹起来,我不再叹息。

愤怒已化作“邮递员”的坦然。虽然我没有接受李德贵的好处,但我是山村的一员村民,我已漠然……我随着剧情一直往前走。

等到那个小孩儿李青山告诉雪梅,你的信被邮递员转给了李德贵时,我的眼泪终于禁不住地流了下来。盼望已久的能够走出盲山的通道终于发现了一丝曙光。

《盲山》这部影片,让你无法愤怒。因为他们是我的兄长、姐妹,是我的母亲。他们都是贫穷的,也不乏善良。如果愤怒,你可以向所有的人发怒。所有的人都无法得到上帝的宽恕,可是,他们压根就没有希望让上帝宽恕他们。

李德贵无疑犯了强奸罪,他的父母亲是帮凶,是同案犯。问题是他们浑然不觉,他们不以为然。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他们已经触犯了法律。

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我娶的媳妇是花了钱的。如果你告诉他这是犯法,他会说,城里人娶媳妇花得钱更多。这是谁的责任?俗语说不知者不为罪,错!不知者也是罪。我在痛恨这些父老乡亲们不仅仅是无知而是无德的时候,只是痛恨他们的无知、无德。而面对现实生活中不时地冒出一些贪官污吏的时候,这些人可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他们可是什么都懂啊。他们既不无知,也不愚昧,可他们会一样地犯罪。为何?他们和山民们一样,丢失了道德的准绳。中国人似乎集体进入了盲山。

雪梅是有许多机会可以逃出去的。比如,第一次她如果有三元钱,或者那个人发一丁点儿善心捎她一程,如果村主任能够尽到基层政府的责任,如果上级领导的检查能够认真一些,如果那个司机不为了那一颗烟,如果邮递员不贪小便宜,如果德贵的表弟德城真的倾心相助,也许雪梅就走出了盲山。如果,如果……一切都是假设了。最终雪梅没有逃出去,受尽百般凌辱,终于在小孩子李青山的帮助下走出了盲山。这是我颇感痛心的事。能够照亮盲山的竟是一个不懂事的毛孩子。盲山的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的缺失:漠视、漠然、麻木不仁。

其实,贫穷并不可怕,比贫穷更可怕的是道德体系崩溃后人性的贪婪与自私。别小看自私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足以让人吃人。

我曾依稀记得一位伟人这样说过:中国的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毁掉一两代人的。这话真的应验了。可毁掉的仅仅是两代人吗?

为了过上好日子,我们义无反顾地走进盲山,我们何时能够走出盲山?

不过,我看到了希望,就是那个失学后有些懵懂的李青山,尽管年龄还小。我为他而感动。在影片中他是亮点,他在黑暗无边的盲山点燃火把,不仅照亮了雪梅回家的路,也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

2007年12月23日星期日

误读《断臂山》

——有感于电影《断臂山》

当知道李安的《断臂山》获得奥斯卡金奖,又冲着李安是一个华裔人士,忍耐不住好奇想看一看。看之前,我想未必能看懂,因为这毕竟是西方人推崇的影片……

在未看《断臂山》之前,我对同性恋抱有很深的成见,这当然是我的孤陋寡闻。

我深深被李安所演绎的故事所打动。欧尼斯、杰克这两个牛仔的感情经历,令我动容。即使他们每天徜徉在风景如画的断臂山上,也无法排遣内心的孤独和精神的寂寞,他们必须释放人体所聚集的能量,这是人性的使然。两个青春如潮、激情澎湃的“牧羊人”将人性的本能释放出来,如火山般澎涌出的岩浆为断臂山涂上浓浓的一笔。欧尼斯、杰克散发出人性本能的光芒和“断臂山”美丽自然融为一体。

应该说欧尼斯和杰克在“断臂山”上的经历为他们的同性恋找到了合理的注解。这一点是能经得起推敲的。试想,作为有着正常功能且青春勃发的男人,有着如此的性行为,实在是无可厚非的。在断臂山的经历无疑对于青春期的欧尼斯和杰克来说,这段感情经历无疑是刻骨铭心的。否则的话,不会事隔几年,双方见面仍有着难舍的情结。欧尼斯是一个负责的男人,他不想游离于家庭之外,他曾试图拒绝杰克,他也认为自己有家庭有孩子,不能再过断臂山那身心自由的日子,但是他见了杰克还是有着不可遏止的冲动。这不是李安的故弄玄虚,人的性心理就是如此的矫情和复杂,和人的性格环境以及性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欧尼斯和妻子做爱的时候,欧尼斯其动作都留下了和杰克的痕迹。这一细节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欧尼斯和杰克的心理体验。

所以他俩的同性恋得到了我的认可。

坦率地说,在我未看《断臂山》之前或在我有限的认识范围内,我对同性恋是不认同的,甚至认为是所不齿的。

《断臂山》中的欧尼斯、杰克改变了我的认识。当然,也不能以此认为李安导演就是为同性恋唱赞歌的,这样说未免过于浅薄,也许李安导演通过影片传导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这些。但是,影片给予我的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抱有博爱、宽容、善良和认同感。这一点似乎是美国文化的精髓,当然政治除外。美国文化对全球的认同和包容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这个国家的特征之一,其重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吸引上。这是任何国家所不可比拟的。

回到影片上来,欧尼斯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他不是一个自私而无所顾忌的人。他曾坚定地拒绝杰克,但还是被妻子发现了。当妻子不能容忍欧尼斯的行为的时候,他们理智地分手了。在法庭上欧尼斯流下了痛苦的泪水,这表明他并不愿和妻子分手,但妻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和妻子分手后,他不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我想是对女儿的爱恋,不愿让女儿清楚自己的行为,以免影响自己的女儿。

杰克对妻子的爱也是真挚的,当自己的儿子没有听母亲的话时,不惜动怒骂自己的丈人:“婊子养的。”这一点有失杰克的风度。杰克为什么如此愤怒。这一细节开始我无法理解,仔细想想,他是在扞卫妻子的尊严,还是教育儿子母亲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惜丢掉自己的尊严,是否通过这一细节可以表达出自己对妻子的爱恋和尊重。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爱必须是单一的,单一才是纯真的,才能体现出对对方的真意,否则就是心有旁骛,用心不专。这一点是西方人和东方人格格不入的地方。在这个影片中,欧尼斯、杰克是正常人,是健康人,在断臂山的生活使他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有了特殊的意外。这是环境的使然,是人性的使然,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人灵魂深处的渴求,是人性所必需的,不能以崇高与渺小来做道德的结论。

相反,凡是符合人性的、符合自然法则的都是崇高的,也许是非理性的,因为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理性和感情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协调、统一的。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痛苦。也许道德家会批驳这是一种谬论。当杰克死后,欧尼斯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他对杰克的怀念我们一点儿也不怀疑是虚假的。这时候,我对欧尼斯有着深深的同情。同情、宽容、善良、博爱是我们追寻的理想的“断臂山”。我不知道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真有个地方叫“断臂山”,还是作者安妮·普罗克斯杜撰的。但愿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真实的“断臂山”。因为,那是“真”的境界。

同类推荐
  •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是杰克·凯鲁亚克的一部剧作,它久被封存而今又首次被发现。作品写于1957年秋天,正是凯鲁亚克的经典小说《在路上》发表的同一年。剧作叙述了凯鲁亚克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也是他的另一个自我——杰克及其朋友们酗酒、赌马与吸毒的一天,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实地体现了“垮掉的一代”当时的生活写照,真实、自然又不乏颓废,全剧本穿插着对宗教的讥讽和对现实的反叛。
  •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是穆齐尔“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个人遗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叙事性作品同样也是随笔精神的体现,它们通过对细微、“渺小”的对象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心灵的微观世界所作的思考,这些微观世界是对大时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许并不亚于具有更大关怀视野的作品。
  • 天之魂

    天之魂

    本书包括的文章有:大漠魂、大水、温多尔·罕山上的圆石、哭润的沙坨子、古犄角、荒漠三魂、大漠的落日、空谷、沙路、狼子本无野心、一只老蝈蝈。
  •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恭王府文评》是一本散杂文作品集,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学研究员郑恩波。《恭王府文评》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新中国文学目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刘绍棠的文学作品和点评文字;第二部分主要收集了作者关于一些诗词作品的感悟、对阿尔巴尼亚文学、电影,以及卡达莱、高莽、张抗抗、范承祚等人述、文学艺术的浅评;第三部分主要辑录了作者曾经为自己作品和友人作品做过的序言、前言等文章。
  • 铁未销集

    铁未销集

    《铁未销集》作者是一位爱书人、读书人,数十年阅书无数。集中收录了作者平日读书之后的一些思绪碎片,知己之论,书评推介等,文字内外,都能看出作者与书、与社会思想的碰撞火花,精致的文字中蕴含了睿智的因子,也可见出作者的一些新观察视野。文笔清简而沉郁,内容博洽而通融,书里书外、物事人情,都能以文字见分晓。一册在手,游目驰怀,信可乐也。
热门推荐
  • 航天英雄杨利伟

    航天英雄杨利伟

    迄今,中国人跳高的记录是2.39米,登山的最高的记录是珠穆朗玛峰8848米。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的冲天一飞,为中国人在茫茫太空书写了新的高度。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是人类的航空事业中伟大而精彩的一笔。然而,这不是中国人的目标。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小读者中就有人穿着宇航服来改写这个记录,会飞得更远更高,那将是我们企盼的也是为之骄傲的。
  • 人间痴绝

    人间痴绝

    她是孤独万年的天山神女,因在神界之时一念起救了魔尊,引发浮玉山失衡,最后散尽修为将浮玉山封入了人界天山……这一世,她是人间的妙手神医,医人万千却不能自救。身负红莲业火异术的折磨。 这一世,他是煜王凌轻尘,亦是江湖客沈煜风,他步步小心,初见之时便一眼倾心,一次次舍身相救。 当江湖中被一只魅搅的风云变色之际,寻了她百年的魔界至尊终于找到了她,可她却倾心与自己分离出去的三魂…… 他说:若有来世,我定会护你无恙。 他说:若你欢喜,无妨对我淡薄。 只是,这一场人间的救赎,没有谁分了输赢。
  • 我的脑洞是个世界

    我的脑洞是个世界

    如果有一天。语文变为魔法,数学化作斗技。文综成为了魔法的进阶,理综变做了斗技之精要。甚至连高压电塔这种东西,也被离奇的称作……法拉第战神之塔。你是否会怀疑,这世界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但事实上,出问题的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苏牧自己的大脑。因为所有的错乱,全都源于……苏牧自我的妄想!我的脑洞,竟然成为了世界?
  • 混沌星辰诀

    混沌星辰诀

    北大高材生林峥,在观看一场流星雨之时却灵魂附身,来到一个神秘的修仙大陆。天生‘废材’的他,遭受众人奚落,嘲讽,喝斥。然而,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结合前世对天文学识的理解,机缘之下窥视出人体与宇宙的奥妙,创出一套惊天地泣鬼神的功法——混沌星辰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多元宇宙惩罚者

    多元宇宙惩罚者

    这是一个新近流传惩罚者的故事在怜悯凋零,怨恨旺盛之地在同情绝迹,残暴横行之地不需要圣母给予仁慈不需要上苍赐予希望所有的犯下的罪只配被彻底惩罚
  • 凤家有女初长成

    凤家有女初长成

    某王府后花园中某位王爷面有愠色的嚷道:“凤红鸾,你要给我去哪里?”某女不理会某男双手叉腰挑衅的道:“你是谁啊?和我有关系吗?既然没有关系你又为何管我?”某王爷闻言咬牙切齿道:“你是本王爷八抬大轿娶的王妃,怎会没有关系?”某王妃恍然:“哦!我怎么不知?你不是已经把我休了吗?正所谓好马不吃回头草。只要我们没有入洞房就不算有关系。”某王爷闻言一脸坏笑:“哦!可本王也听说过,好女不伺二夫。既然娘子急着入洞房,为夫只好遵命就是了。”某王妃闻言当场石化:“你……,你,你不要脸,下流。”
  • 娇蛮弃妃:帝君太霸道

    娇蛮弃妃:帝君太霸道

    谁说弃妇没人要?即使烂桃花在身边朵朵开,也总会有不烂的那一朵出现。前半生,他们害了她的父兄,害得她失去腹中的孩子。同床的夫君看似彬彬有礼衣冠楚楚,却一直都在利用她,折磨得她痛苦不堪。再次醒来,却还是要低人一头。但因为一场久远的偶遇,她被他惦记着,牵挂着,甚至在她被夫家扫地出门后,愿纡尊降贵带她回宫。从此她随心所欲斩妖除魔,把坑害过她的人狠狠教训一遍。只是,这看似冰冷的他是怎么回事?弃妇也敢要?还一直缠着她?
  • 逆天成凤

    逆天成凤

    末世佣兵穿越,被人嘲笑为废物,看她如何打脸。丹药,秘籍,萌宠,法宝,她样样具备,什么阴谋阳谋,全部打碎!且看废材如何逆天成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爱因斯坦最为推崇的女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陈筱卿译作,经典作品权威呈现。居里夫人用一生诠释: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把梦变成现实。比成功更可贵的,是一个纯洁而高尚的灵魂。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