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俊担心陶瑶瑶遇到了什么不测,也不顾潭柘寺里众多香客的奇怪眼神,飞身上了房顶,寻找陶瑶瑶的身影。正焦急间,只见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面有人朝着自己招手,定睛一看,正是陶瑶瑶。
“你疯了啊,像个猴子一样在房顶上跳来跳去。”还不待章俊走到跟前问话,陶瑶瑶跺了一脚说道。
章俊委屈地说道:“还不是担心你出什么乱子。你倒还怪我。”
陶瑶瑶闻言,心中一喜,红着脸轻声问道:“你真的这么关心我?”
章俊被陶瑶瑶的目光盯的心里发憷,颤声说道:“你别这么看着我,我,我~”
陶瑶瑶问道:“你怎么了?”
章俊纵身向后一跃,说道:“反正以前你这么看着我的时候准没好事。”
陶瑶瑶气的再次一跺脚骂道:“你!你个笨蛋!不理你了。”转身朝着寺外走去。
章俊飞身堵在陶瑶瑶面前,说道:“等等啊,还有事情和你商量呢。”
陶瑶瑶问道:“什么事情?”
章俊说道:“咱到这里给燕王府送信,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那可是燕王府啊,咱俩怎么进去?”
陶瑶瑶瞪了章俊一眼说道:“翻墙进去啊,你不是盗王嘛?”
章俊瞪大了眼睛说道:“翻墙?你是没看见,王妃带的那几个侍卫,个个都是高手。至少都到了柳公子说的湖川境,燕王府我又不熟悉,我要是翻墙进去,还不被剁碎了扔出来啊。”
陶瑶瑶笑了笑说道:“也是啊,把你剁碎了喂狗多好啊。”
章俊说道:“别闹,跟你说正事呢。所以我想了下,要不咱把信交给王妃,让她带给燕王爷不就行了吗?”
陶瑶瑶看着章俊说道:“看来你不笨啊。”
章俊说道:“那就这么定了?”
陶瑶瑶说道:“定什么啊?你和王妃很熟吗?”
章俊笑了笑说道:“嘿嘿,不熟,不过咱小俊哥自有妙计。”
其实章俊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趁人不备把信放到燕王妃的轿子里,毕竟那个轿子里只有燕王妃一个人。而且刚才自己在房顶上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停轿子的地方,轿子旁边也只有两个侍卫。不一会儿,章俊就回来了。
陶瑶瑶笑着问道:“妥了?”
章俊说道:“这种小事,对咱小俊哥来说,那是不费吹灰之力。”
当夜,燕王府的后堂之中,灯火通明,一个身着锦袍的男子正在拿着一封信细细地端详。许久,沉声说道:“是皇叔公的笔迹。到底是谁送来的呢?”此人正是燕王朱棣,日后的明成祖。
王妃说道:“我在潭柘寺看到朝华了。”
朱棣眼睛一亮,问道:“哦?朝华还在北平?”
王妃摇摇头,说道:“和救我的那个少年在一起。想来,信也是他们送的。”
朱棣说道:“这孩子,回来了也不回家。”
王妃笑着说道:“朝华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的,府里的侍卫都让她捉弄扁了,谁见了都躲着她。”
朱棣说道:“出去跑一跑也好。”
王妃问道:“一个女孩子家的,在江湖上打打杀杀的成何体统?”
朱棣说道:“据我所知,她可不是一个人,你今天见到的那个少年只是其中的一个,放心吧,朝华不会有事的。”
王妃摇摇头说道:“武林人士倒是不用担心,可是今日之事难保不会再次发生。”
朱棣笑了笑,说道:“那根本不是允炆的人。”
王妃问道:“王爷为何如此肯定?”
朱棣笑着说道:“允炆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魄力。而且皇叔公不只为咱们写信了,估计允炆那里应该比咱们先接到信,父皇那里听说回春堂的鬼针也送信过去了。”
王妃笑道:“皇叔公可真是有心了。”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皇叔公为了我大明,可真是呕心沥血了。当年鄱阳湖一战,父皇也意识到了武林人士的力量不可小觑,所以才许下了‘朝廷不问江湖事’的诺言,不过也同时定下了‘江湖人也不可插手朝廷之事’的规矩。要不是皇叔公的回春堂上下联系朝廷和江湖,平时盯着那些个名门大派,那些江湖门派能那么安分吗?”
王妃说道:“是啊,要不是父皇定下的那个规矩,恐怕允炆那里的江湖门派应该都挤破头了吧。”
朱棣冷笑了一声说道:“如果真是那个样子,不知道咱们燕王府里会有几个门派?”
王妃嫣然一笑,说道:“王爷又乱想了。”
朱棣叹了口气说道:“可惜现在皇叔公已经过世,姑姑可能镇不住回春堂那帮人啊。”
王妃再次一笑说道:“这位小姑姑可是心疼王爷的紧呐。”
朱棣笑道:“你又拿我说笑了。”
王妃说道:“其实小姑姑也真是女中豪杰,可是这辈分却当真没办法啊。”
朱棣没有应答,只是盯着手中的信,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