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1700000015

第15章 情商育儿培养(11)

若你继续追问:“你们为什么为孩子而活着?”

他们会说:“因为孩子身上寄托着我们全部的希望啊。”

的确,中国的父母差不多大半生都在为孩子忙乎着:从孩子出生到抚养长大,到上学、工作,到结婚成家,到生儿育女,全过程恨不能全承包。这虽不是制度,却是一种风尚,一种沉淀千年的传统。直到“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大面积涌现且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时,才发现,这种爱,除了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有益的因素和养料。

实例之一:

春城昆明,一家庭,儿子从出生之日起,便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夫妇俩人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恨不得孩子要月亮,他们就上天去摘,孩子幼小的心灵便滋长了不尽的需求欲,终于有一天,“败家子”再一次将家中电脑上的主机板拆下来卖了。母亲终于忍无可忍,痛心疾首地数落儿子的种种劣迹。儿子听了,心头恶火猛窜,刹那间,他举起一把斧头向着亲生母亲狠命砍去。那颗曾用爱浸泡过他的头颅顿时耷拉下去。他又很快找来一根绳子套在母亲的脖子上,拼命勒着。母亲用最后一丝力气呼救,丧心病狂的儿子竟而紧缠三圈,并狠狠地打一个死结。然后将尸体翻过去,使她脸贴地面,“我再不愿看你了……”

实例之二:

与上面这个结局不同,辽宁披露一起母亲手刃亲生子的悲剧。“剧情”之惨,令人感叹。

十多年没吃过一顿好饭菜,没穿过一套好衣服的母亲,却尽其所能地宠着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儿子对母亲就只有一个需求:“给钱!”

有一天,儿子对母亲说:“我都18岁了,就因为没有钱,才娶不上媳妇。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卖房!”

“那咱上哪儿住?”“这招不行,你就嫁人。再不,卖身挣钱!”

“儿呀……”母亲泪若断珠,儿子抽出一把刀:“你自杀算了!”

“儿呀,千万别这样。要啥,妈答应。”母亲“扑通”一声跪倒在儿子面前。

“那好,你给我写张欠条,欠我一万元。”儿子还限定母亲:两月还清。

母亲痛苦不堪地在街上走着。“得让儿子死。”她下定了决心。

当儿子再一次挥拳而来时,母亲猛地抽出身上携带的匕首,照着儿子的前胸就是一刀。接着,又扑上去,-刀接一刀,连补八刀……

然后,母亲倒在血肉模糊的儿子身旁。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这,是血的教训!

孩子是爱的结晶。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然而,教育毕竟是一门艺术。

中国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情不可谓不真:“我愿为你牺牲一切。”这似乎已成为中国父母的赌注。

结果呢?与父母期望大相径庭的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了;一批“贪得无厌,好逸恶劳”的败家子产生了。

我国古代人民曾发出过“养不教,父之过”、“慈母怀中出逆子”的教训,但时至今日,仍有许许多多的父母仍没有走出溺爱的圈子。

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一味爱极易导致孩子有害的生活态度。教育家多伯森告诫我们:

童年生活的前4~5岁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是孩子能够被授予正当观念的时期。这些早年得到的观念具有相当的持久性。然而,这几年的良机一经错过,最优秀的接受能力通常消失殆尽,永不复返。倘若有意使孩子谦恭和气,慧眼独具,举止文雅,充满爱心,那么,这些品质就应当教授之,而不是空想,如果我们想在孩子身上看到诚实、真挚、无私,那么,这些品质就应该纳入我们的早期教育过程之中;如果培养彬彬有礼,有责任感的年轻公民是重要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并着手据此塑造。道理明显:遗传不会赋予孩子正当的观念。

孩子们学到的是他们被授予的东西。

由此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爱”和“教”上。选择不是非此即彼,因为真理不是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

过去,我们的先人倡导“棍律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于是,一切都是父辈说了算,而孩子是被任意塑的泥团。

然而,孩子虽经父母而出生,但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父母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给他思想;父母可以照顾他们的身体,但不能左右他们的灵魂。父母停留在现实的世界之中,而孩子却代表着未来。所以,我们应当:救救孩子!

但是,年轻的父母们刚刚从“棍棒教育”的酷刑下解放出来,又将“溺爱教育”实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也就是EQ教育之所以能实施的重要原因。

其实,这时他们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天大的谎言:孩子的优秀品质是在父母的爱的泪水中流出来的。父母只要为孩子献出了爱,就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就能使伟大的崇高的形象永远树立在可爱的孩子心目之中。其实,他们的爱缺乏理智,爱得盲目露骨。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律满足,一概无原则地迁就,甚至把孩子的缺点也当成优点来爱。结果,他们采撷到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痛心的苦果。

无独有偶,美国的“纵容民主主义”理论也给美国人民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这种理论要求父母把管教孩子的责任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理论的结果造就出来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代。

我们在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应该吸取一下它们的教训。

有位儿童文学家说:不同爱心的选择是不同命运的选择,这既是个人命运也是民族命运的选择。

的确,教育是件大事情。竖着瞅,哪朝不是教育兴则国兴,横着看,兴衰无不关连着教育。

家庭是造就人的摇篮。

社会教育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所以,家庭教育缔结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提倡EQ教育,愿天下父母从溺爱的怪圈中走出来,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而奉献。

批评需要技巧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也同样需要技巧,讲技巧的批评对事情的解决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明知故问比如,女儿玩拼图游戏,由于老半天拼不出图来,就生气地把拼图板摔了。我就过来拾起,问她:“拼不好了吗?,,她不说话,我就拿起拼板一边给她拼,一边说:“这样,哎,再这样……,后来她就能将拼图拼好了。我再说:‘以后还这样吗……,不许生气,要这样……’这种方法需在批评时诱导孩子思维。

让她知道自己错了,这比一通恶言批评为好。

通过询问原因来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做错了事,我还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孩子,以便促进孩子的逻辑分析、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孩子对事物了解的透彻些,让她在自己的思维中树立正确的看法。

用连锁问话来引导孩子掌握、补充答案连锁问话即在一次问话中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对于儿童,一般采用散性的连锁问或阶梯式的连锁问。发散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用多个假设,让孩子考虑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它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

阶梯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把力度不断加深,使孩子对答案有深层的了解。它可以增强孩子由浅入深的思维、理解事物的能力和加深对答案的巩固。在用连锁问时应注意问话时不要过快,这会使孩子的思维跟不上,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用似问非问来表达否定态度实际上,似问非问就是反问,但它不像反问那样带有强烈的斥责语气,它的语气较委婉、软弱,感情宣泄不猛激,使孩子易接受。比如:“什么时间了,该去吃饭了吧?!”这句话也就是说:“已经到了吃饭时间,该吃饭去了。”这样的命令语气,似问非问由于语气不强烈,易为孩子所接受,不产生对立情绪,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融洽。

有些孩子爱“撒野”,一遇到这种情况大人便束手无策,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可以试一试下面几种方法。

视而不见,暂时回避其实,孩子“撒野”时打也好,骂也好,摔东西也好,目的是给大人脸色看的,以示对大人的反抗。如果你采用视而不见,暂时回避的态度,孩子的这些目的就不能达到,“撒野“

也就失去了意义,孩子自觉识趣,即使闹也就没了底气,等气氛缓和了再教育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消极防范,以退为进如上述方法实施了,不奏效,再使用此法。

孩子撒起野来,往往又踢又打。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且战且退”,一旦孩子对自己有所“触及”.便故作疼痛难忍之状,使孩子产生恻隐之心,停止进攻,找机会再教育孩子。

针锋相对,游戏计取孩子“撒野”,若是“肆无忌惮”,软的方法无济于事时,你可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把孩子置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境地,然后用游戏方式,逗孩子哭笑不得,以缓和双方紧张气氛。

讲技巧的批评易被受批评者所接受,这样,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及感情的情况下就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同类推荐
  •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

    本书从真爱、品质、信念、习惯、求知、交友、金钱等方面总结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智慧精髓,从头到尾都由引人胜的有关犹太人的故事所组成,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直、鲜明地体现了犹太人的独特的家庭教育观念。相信中国的父母一定能从书中发现适合自己孩子的完美教育指南,培养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
  • 好妈妈用心学“婴语”:轻松养育0:2岁宝宝

    好妈妈用心学“婴语”:轻松养育0:2岁宝宝

    通过对0~2岁宝宝肢体语言、睡眠语言的解读,让妈妈轻松地读懂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的小宝宝的心思,在与宝宝的哭式交流和感知交流中,准确了解宝宝的情绪,给予宝宝更多的爱与安全感,更好地对宝宝进行护理,与宝宝从小就建立起良性、健康的亲子关系。
  • 0~6岁儿童情绪管理百问百答

    0~6岁儿童情绪管理百问百答

    想让孩子更加快乐,在未来能够成功,那么就必然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能够很好地引导自己情绪的人。但宝宝闹起脾气来,让许多父母都束手无策。如果没有好好对待宝宝的情绪,采取呵斥、压抑,甚至无视的态度对待这些情绪问题,将会对宝宝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本书以百问百答的形式详解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儿童情绪问题。问答设置不仅局限于直接的情绪问题,更从生活细节着眼,将日常生活中能够引发孩子情绪波动或向负面发展的事也进行了一一阐述,给爸爸妈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情绪管理生活实践课,教会父母如何通过日常小事引导宝宝的情绪,养出自信、乐观的高情商小孩。
  • 养育完美女孩全书

    养育完美女孩全书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质的家庭教育,造就很好的孩子。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好父母成就孩子的一生。
  • 加油,小子!(美国高中陪读笔记)

    加油,小子!(美国高中陪读笔记)

    为了给儿子一个健康的少年时代,作者带儿子来到美国读高中,整个陪读过程引发了作者大量的思考和改变。原以为带儿子脱离中国教育就是走出了苦海,但事实是儿子适应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也并非一件易事,来到美国后不可避免地成为外乡人,如何融入当地生活颇具考验,近距离接触美国教育,作者对如何教育一个品格完善的孩子也有了新的思考……本书既是对中美教育、少年成长之对比反思,也是少年留学生家长必备的文化预习,以帮助孩子在巨大差异中尽快获得平衡,更好地放眼这个广阔世界。
热门推荐
  • 穿越三国之我是曹昂

    穿越三国之我是曹昂

    周昂被一条白龙给爆了,千年的修行就这么给了周昂,而周昂也穿越了,睁开眼睛后懵逼了,我是谁?我在哪?我居然成了曹昂,买糕的!我这是要横行汉末的节奏啊?但周昂却有了一项他绝对想不到的技能,就是给别人技能。
  • 温故(十一)

    温故(十一)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 邪王霸爱:腹黑萌妃不好惹

    邪王霸爱:腹黑萌妃不好惹

    燕、赵、齐三大国鼎立,燕国境内,有大将军王恒毅,丞相沈枫,国舅赵祁鼎足而立,皇帝年迈,丞相支持的皇长子萧元翊,大将军王支持的皇三子萧元齐,国舅支持的皇五子萧元章开始了夺嫡之战。
  • 绝世皇帝

    绝世皇帝

    林谦,地球的国战游戏达人,标准的人民币战士!发生意外后,重生到异界。然而,在这异界之中,除了修炼天赋好点,却没有特殊的一技之长。炼丹他炸炉,炼器成废铁,更别提阵法这些其他生活技能,一窍不通。不过林谦却偶然发现,他前世在游戏里称霸服务器的庞大帝国,不仅跟着穿越。原本只是一堆数据的无敌武将、军团长,以亿为单位的帝国大军,拥有了生命,活了过来,对他誓死效忠!新书:不死尊皇
  • 斗战仙穹

    斗战仙穹

    新书《我在诸天尽头摆渡》这里是一个仙力主宰的世界,科技文明只能作为辅助。一个不一样的地球,曾经的四大古都,在这里被列为禁地,古老的城池漂浮在空中,无人敢靠近。那些在曾经的地球上的名胜古迹,全都笼罩上了神话的色彩。这里是平行时空?还是古老的神话世界?姜灵空被迫崛起于这样一个神话世界,一剑在手,断宿命,斩神话,一人当镇压星河。完本作品《万古独尊》、《大圣道》。读者兄弟群377252282
  • Lectures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Lectures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有蛇夫好纳凉

    家有蛇夫好纳凉

    唐家御妖传人,带着美男蛇夫一起叱咤都市,嚣张校园,纵横妖界。他们一起冒险、夺宝、见识色彩缤纷的世界。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她看着压住自己的美妖男,顿时怒道: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主人在上,萌宠在下,你有意见吗?主人在上!滚床单的话让小的在下就好了!今晚如此热,主人你不来深入探讨下纳凉的问题吗?
  • 余生只对你心动

    余生只对你心动

    高三二班的苏倾喜欢着班长霍越已久,在毕业的时候终于对他说出“我喜欢你”四个字。而那个高冷,傲娇,腹黑的霍越也表态了,微微的勾唇,“是吗。”没等苏倾反应,就亲了下她的额头,撩人的声音说“我也喜欢你。”[短篇、宠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旅行的地球人

    旅行的地球人

    在离开自己的世界之后,地球赋予了他60亿人的庇护。年轻的人,终究会有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