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5900000010

第10章 范仲淹(3)

范仲淹奉调回朝后,面临着一场比抗御西夏更为艰巨的斗争。

北宋政治,弊端丛生,尤其是“冗官、冗兵、冗费”问题极为严重。宋太祖开国时,设官分职本有固定的数目,但以后随着征召官吏、恩荫官职、祠禄官员的日益泛滥,北宋的官吏队伍急速膨胀。仁宗天圣二年(1024),录取诸科进士竞达1067人。而且录取以后,就直接任官,两三年功夫,经科举新录用的官员竟增加一倍以上。而恩荫得官的,那就更多了。宋代官吏不仅多,而且素质极差,办事能力很低,但官员们的待遇却特别优厚,所谓宋朝优待文官,说的就是这些官员,除正俸之外,还供给一定数量的春冬衣料,还有职钱等名目繁多的补助,国家开支不断增加,再加上皇室大兴土木,任意挥霍,政府财政日益入不敷出。而这种负担又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因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发生,内忧外患连年爆发,国家面临重重危机。

范仲淹针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和腐朽的官僚政治,力陈改革时弊。

在危机面前,仁宗也感到形势严峻,想摆脱困境,免掉了保守无能的宰相吕夷简和执政王举等人。重用范仲淹,并把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也安排在要职上。主张革新的人在朝廷中占了优势。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革新主张:

(一)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朝廷中不是大功德的人不能升迁。在京任职的百官,不是靠选举获现职的,必须任期满五年,才可磨勘升迁。这几乎就是考官员政绩的一种法规。

(二)抑制侥幸。严格限制官僚子弟恩荫特权。恩荫制度使贵族、大官僚每年都要奏荐子弟做官,因而官员滥进的现象十分严重。范仲淹提出,限制恩荫特权,今后两府及两省的官员,遇郊祭大礼奏一子充京官,大臣不能推荐自己的子弟担任馆阁职务,这样任子制度才不致于冗滥。

(三)严密贡举制度。进士参加各种考试都取消在试卷上把姓名糊贴掉的办法,参考平时品行确无缺陷的人,才可把名字上报朝廷。进士先考策论,后试诗赋,各科要录取兼通经书义理的人。赐策以上的高等人,都由皇帝的诏书作出裁决而后宣布。其余优等的,可免吏部铨选而直接注册授官,次一等的,由本科发给凭证,而等候吏部铨选。这样进士的考试方法,就会遵循其名去要求其实了。

(四)选择地方长官。推选地方长官,现任刺史、县令,“不问贤愚,不较能否”一概充任,因而素质低劣,多为蠢民害物之辈。“降诏,委托中书省枢密院首先选拔转运使、提点刑狱、知州,其次再委请两制、三司、御史台、开封府官、各路监司举荐知州、能判;知州、通判举荐知县、县令。限制各官推举人数,在举主多的人中,让中书省先选官任用。

(五)均公田。解决职田分配不均问题。职田是官吏在职外补贴的官田,范仲淹反对废除职田,主张“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之,有未给者给之”。使官吏有足够的衣食养活自己,然后才可以要求他们廉洁守节,而犯法的就可以处死和罢官了。

(六)注重农桑。重视农业生产。由于国家不务农桑,因而“粟帛常贵”、“府库日虚”。范仲淹请求降诏诸路,令所属各州令所属各州军官民向政府陈报有关“农桑可兴之利,可去之害”和应整治的堤堰、陂塘、河渠等水利工程。凡属可行的,由州县官员计足工料兴建,这样坚持下去,数年之间,即可农利大兴。

(七)整修武备,加强京师防卫力量。由于京师卫兵多远戍西北,因而京城空虚。范仲淹建议在京师附近招募强壮男丁五万人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所募壮丁,每年三季务农,一季教战,既可节省军费,又可增加防卫。

(八)推广朝廷恩泽与信义。皇帝大赦令中的恩惠应有所施行,主管部门有延迟或违反赦令的,要依法重处,另外派出使者到各地去巡视施行的恩泽是否施行得恰当。这样各地就没有废弃滞搁皇上恩泽的人了。

(九)慎重颁布命令。严肃朝廷政令。由于政府下达的政令,“烦而无信,”因而“上失其威,下受其弊”。范仲淹要求制定政令应慎重,不得经常更改,一旦颁行,必须严格遵守。

(十)减轻徭役。现在州县户口减少而上供增多,应该把户口少的县城改为镇,把使院和州院全并为一院。职官厅的杂役,可以让州兵承担,其中不应接受役使的人全部放归务农,老百姓就没有了重役困扰的忧虑了。

范仲淹的十项改革,是他挽救政治危机、缓解财政困难的重要措施,中心是整顿吏治。在他看来,“内外皆得人,未有天下不大治者”。官吏贤能,“生民之病必救,政事之弊必去,纲纪之坏必茸”。

皇帝此时正信任和偏向范仲淹,因此全部采用了他的建议,范仲淹提出的十项革新主张,仁宗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十月开始,先后以诏书形式颁布全国。在庆历这一年,北宋的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也实施了几件重大的举措:

十月,范仲淹和富弼请中书和枢密院选拔各路运转使。经过严格挑选,任命张昌之为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王素为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沈邈为京东转运按察使。到各地考察地方官吏,选择有才能者任知州,不胜任者奏请罢免;并由知州挑选知县、县令,不能办事者奏请罢免。范仲淹还亲自在班簿上勾掉了那些不称职的转运使;同月,仁宗降下诏书,更定“磨勘法”,即对政绩卓著者可提前晋升,非有善政者,不得按时升级;赃罪者,文臣增为七年磨勘,武臣增为十年磨勘。还规定,朝官迁升员外郎、郎中,少卿监,必须三年没有私罪,要有五名有声望的官员作保,才能磨勘。待制以上官员,六年无过才可迁升,有过则延期晋升,至谏议大夫为止;十一月,仁宗降诏更定荫子法。凡郊祀奏请恩荫者,除长子不限年岁外,其他子孙必须年过十五岁、弟侄年过二十岁才得恩荫。得到恩荫的“选人”,限半年内赴尚书省考试;合格后,再由京朝官三人保举,才可到远地任官。凡不赴试又无保举者,永不预选;同月,仁宗又降诏限职田,对州县官吏职田均作出数量上的规定;庆历四年三月,仁宗降诏,改革贡举法。诏令州或县皆立学,应举者必须在校学够三百天,才准参加秋试。过去已参加考试的,学习一百天。考试内容,进士科废除考帖经、墨义,改为“先策、次论、次诗赋”;三史科,“取其明史意,而文理可采者”;明法科,考试断案,取“合律令、知法意”者。

庆历的改革,使腐朽的北宋暂时出现生机,使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开始发挥了较好的运行效率。

然而,庆历新政,对权贵官僚的种种特权,作了严格限制,因而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那些权贵官僚串通一气,散布流言蜚语,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结为“朋党”,更为阴险的是,他们竟伪造事实指控富弼要另立皇帝。仁宗虽然不轻信,但范仲淹和富弼却十分不安,感到新政已难以推行下去。恰巧西北有警,范仲淹请求巡视边防。庆历四年一六月,派他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同年八月,富弼也出任河北宣抚使。范仲淹和富弼离开朝廷后,反对派对新政的攻击更加猛烈。仁宗也于此退缩了,在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罢范仲淹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和邠州兼陕西路沿边安抚使。同年十一月,又罢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州。富弼也贬知郓(yùn)州,韩琦、欧阳修等革新人士,也先后被赶出朝廷。庆历新政就此结束。

皇祐四年(1052)正月,范仲淹徙知颖州,在赴任的途中因病在徐州逝世,终年六十四岁。仁宗悲伤不已,亲笔为他的墓碑撰额,称为“褒贤之碑”。后谥“文正”。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温和,天性极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他正贫困,后来虽然富了,但没宾客上门就绝不吃两种荤菜。妻儿的衣食,仅仅能够基本自足。但他乐于施舍,在家创办义庄,用来赡养本族穷人。他博爱众人,乐于行善,很多读书人都出自他门下,即便是平民百姓都能说出他的名字。他去世那天,各地听到死讯的人,都为他叹息。范仲淹为政崇尚忠厚,所到各地都施有恩德,邠、庆二州的老百姓与归附宋朝的羌人,都为他画肖像,立生词以纪念他。到去世时,羌族酋长几百人,像哭自己的父亲那样为他痛哭。斋祭了三天才散去。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自传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自传,讲述其从一个苏格兰穷小子一步一步成长为钢铁大王的故事,他建立起庞大的产业,积累起巨大的财富,然后又主动地、有条不紊地把所有的财富奉献给社会,用于启蒙人类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这是一部鼓舞无数美国青年的作品。自传还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颇富艺术鉴赏力的卡内基。
  •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记录的是毛泽东在1936年至1946年之间的外交活动。严格地讲,毛泽东在此期间的外交活动只能算是一种“民间外交”。
  • 变法强秦的政治家商鞅

    变法强秦的政治家商鞅

    本书介绍了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商鞅的生平,内容包括:少好刑名之学、怀才不遇、西行入秦、觐见秦孝公、舌战群儒、立木取信、大刀阔斧、酷刑维法等。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热门推荐
  • 叶茵素语

    叶茵素语

    每一次的创作都来源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扣响心灵之门,每一次的创新都是汇集了一个又一个有灵气的人物形象,每一次的执笔都是去想方设法地去演绎不同的人生百态!希望我的作品不只是抒发我内心的真挚情感,也能帮助广大的读者找寻自己愿意追寻的影子。——『叶清荷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齐天

    齐天

    新书<第一横〉已经上传,希望大家喜欢。一不小心就成了三大祸害之首,又不小心受到女剑仙的重托,铲除三大祸害,你是要我除掉自己吗?
  • 特种兵王1:利剑出鞘

    特种兵王1:利剑出鞘

    军区大院长大的孟军,被自己老爸逼着参加军校选拔考试,以优异成绩去军校学习提高,在军校期间凭借良好的身体反应,过硬的军事素质,不断挑战自我。在各种训练、演习的过程中,他英勇无畏,智谋过人,和战友一起不断推陈出新,出其不意地取得演习的良好分数,也逐渐转变了以前太过桀骜不驯的心态,有着“军中小霸王”混号的他,很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带领小团队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
  • 阮阮不软

    阮阮不软

    顾城:“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要是谁敢跟我抢,我就弄死他。”木槿年:“我想陪你作诗看景,为你画地为牢。”一个是高冷霸气的总裁,一个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这两个人掐在一起,让生活原本平静的阮阮开始头疼了……
  • 武极昊天

    武极昊天

    神话天庭,一代天骄横空出世,光照万古!从此,神话不再是神话,传奇就是这样产生!在这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看天骄少年如何逆天。红颜环绕,成长曲折,接踵而至的磨难不断地锻炼着少年的心,是什么让他如此的坚强?等待他的又是怎样的结果?一切都还在迷雾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反顺

    反顺

    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当社稷危难,大厦将倾,出自草莽的少年,到底是挽狂澜于既倒的擎天白玉柱,还是压垮大顺江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 柯南之五十岚镜

    柯南之五十岚镜

    这是一名腹黑警探的故事,明明想悠闲度日却不得不应对凶杀案件的他,今天也在聪明的偷懒中。
  •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本文正在全面修改中,暂停一段时间,希望大家理解)一朝穿越成了一个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几岁的小乞丐,却被一个杀手组织收养了,十年的杀手生涯她俨然变成了亭亭玉立、性格乖张的美少女战士~奉命进宫保护公主殿下,呃~为了报恩去吧~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做个挂名王妃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却因为他的一个笑容泥足深陷~坊间传言:得凤鸣者得江湖,得斩风者得天下~却偏偏这两个烫手的山芋都在自己手中~悟空大师对她说,穿越妹纸不成王妃便成皇后~誓死保卫爱情斗小三这是个魔咒!?她焦小柳就不信那个邪了!天地之大总有一个能容身的地方!且看他焦小柳如何将高高在上一尘不染的冰山美少年王爷拉到田里为她做牛做马!